也说 “花舌”小技巧

合集下载

练好花舌的良方

练好花舌的良方
(四)
我可以用舌的兩側頂上牙齒上,令吹出來的氣流全由舌面上流動,只要有足夠的氣流速度及舌尖放鬆,也可吹出花舌,而不用舌尖頂上上鄂!那就證明舌尖頂上鄂不是花舌的必要因素!就如你向一張紙面上吹氣,紙會上下震動一樣原理!
(五)
是用一点点力,而不是放松。花舌做得巧,则舌头抵上颚的力量可以尽量减小,但无论怎样,必须用一点力。舌头不是纸,又厚又重,靠气流带动震动是不可能的。
无事是仙人,无心是圣人 走进美国人家,让我惊呆了!(组图) 很好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更多>>
最后祝每个没有练成花舌的人都能成功!
补充:
(一)
花舌是二力间断平衡的结果,舌尖必须用一定力量顶上颚,看看如下循环过程:舌尖梢用力顶上鄂,体内有意识对气体加压
如果这个压力减小或消失,比如小草断了,则弹起后失去再次自动压向水面的机会,抖动循环over。(芙蓉王)
(三)
不管前花舌后花舌,都是气流冲动舌而发出的细碎气流,在这里舌是被动的,还有一种是舌主动在口腔里搅动,而发出的气流音,它虽没有前两者的细密,但也能达到象珠子滚动的另一种效果。(竹海一笛)
练好花舌的良方
关于花舌的训练,我在uc房间里曾讲过方法,不知道听过的人有没有练出来。这几天看了cctv器乐大赛,深深被秦川情震撼。现在把我讲过的方法整理成文字,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我的历程:大家看了这么多,估计觉得我的是名家的方法,其实不是的,这是我的笛子启蒙老师教的方法,在我们江西的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一开始我也不会,而且老师教了我,让我回家练了后,我还没有练出来,但是我是师弟练出来了。因为我一开始老是喝一口水太多,水老是冒出来流的我衣服上到处都是。或者水太少,或者舌头搭触牙龈的部位太少,带动不了舌头的颤动。后来我师弟根据他练习出来的经验,在我旁边亲自教我,我只用了两分钟就找到了舌头弹跳的感觉,然后是我自己没空时根据感觉多打嘟噜,一天就可以打的稳定而且很长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个方法,方法对了,才能很快的成功。

葫芦丝的碎舌方法

葫芦丝的碎舌方法

葫芦丝的碎舌方法葫芦丝的“碎舌”技巧,最早见于赵洪啸老师的《野狼》,据说是让舌头在音孔上“横向快速摆动”,断开气流发出的音效。

那么葫芦丝碎舌方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葫芦丝的碎舌方法,一起来看看吧!葫芦丝碎舌方法“碎舌”也叫“碎音”是将“舌尖快速横向摆动”,赵洪啸老师用精练的八个字对碎舌音的吹奏方法进行了描述。

嘴唇收紧,略向前突出,口腔形成一个圆锥筒的形状,舌尖也缩成一个圆锥体形状,吹奏时舌尖是主动的,左右横向摆动,舌尖每次扫过葫芦丝嘴口,发出不间断的酥噜声。

这时可根据需要控制气流的大小和节奏;仅《野狼》《风叶恋》的碎音是采用舌尖横向快速摆动的方法演奏,但碎舌和碎音的概念不一样,碎舌是碎音的集中之一,广义上讲碎音范围广,击鼓、敲锣、二胡的碎弓、琵琶古筝的轮指摇指、洋琴快速击打,都是碎音效果;从吹奏角度讲,碎音比碎舌概念大。

另一种则是采用碎吐的方法;极快地快速双吐所产生的音效—为碎音,碎舌音对于高低音都表现的很完美,补救了花舌音的不足。

葫芦丝练习长音的目的不仅仅在学习的开始阶段要练习长音,长音应该伴随每一个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

因此,我们始终强调长音的重要性,希望朋友们不要烦呀!长音是吹奏乐器的基础,音乐作品都是有音符组成的,长音练习就是要演奏好每一个最基本的音符,而当每一个演奏好的音符组合起来时,我们就会演奏好一个音乐作品了,因此,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呀音乐作品,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练习长音。

长音练习还可以使我们学会控制气息,保持气息平稳。

没有气息,就不可能发出声音。

但是我们毕竟是演奏音乐,而音乐又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形象,要求我们用不同的声音来准确表达。

因此我们必须先学会控制气息,使气息平稳,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从而制造出不同的音色,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长音练习可以使我们发音准确,发音准确包括音准准确和发音器官配合准确,不要以为能吹响葫芦丝,音准就不会有问题,实际上葫芦丝仍存在音准问题,气息方向的变化可以引起音准的变化,气息量的变化也能够引起音准的变化,此外还有一些因素都能够影响音准,因此练习长音实际上可以解决音准问题,发音器官配合不当,或者说气息与舌头配合不好,会引起音头不准确,或者气先出而音却没发出来,或者音头与音腹有间隙,都会引起发音的不准确,长音的练习,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_笛子花舌如何练习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_笛子花舌如何练习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_笛子花舌如何练习花舌是笛子的常营技巧之一,那么笛子花舌练习有哪些方法?下面店铺整理了笛子花舌练习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花舌练习的注意事项花舌是笛子演奏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它适于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能增加笛子的音量,状如急风骤雨,具有强烈的气势,另外也能奏得如淙淙流水,欢快流畅。

虽然如此,但它却不像吐音那样运用广泛,因为在一首乐曲中,如果花舌过多,则可能使人感到繁杂吵闹,因此更准确地说,花舌在笛子演奏中,则更多地是担任点缀的作用。

花舌如运用得当,可以有力地表现出乐曲的强弱对比和明丽谐趣的良好效果。

在一般的教材中对花舌的技术介绍大都比较简单,在演奏实践中,花舌的技巧也的确比较容易掌握,但在练习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吹奏花舌时,要注意舌根适当用力,稍向后缩,舌尖松弛且富有弹性,经过舌尖和上腭间的气流需急促有力,且要密集连贯。

二是在吹奏花舌时,必须保持正确、稳定的吹奏口型。

三是花舌与吐音的结合要巧妙,一般情况下,长花舌的碎音效果是“吐噜噜……”,短花舌则有“吐噜”和“吐吐噜”等,需要灵活巧用。

另外,显然用内吐的方法是无法达到以上效果的。

希望会对大家更好的学习笛子起到一个更好的帮助作用。

建议找个镜子天天对着练,以免口型漏风,气息过散,因为养成坏习惯以后很难纠正,更重要的一点是影响音质,其次,照镜子对手型控制和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笛子花舌吹奏的小技巧1、演奏前要保持口腔的湿润,干燥时吹奏吃力,吹出的音色不太好带涩,而且影响唇,舌,气技术发挥,还有不宜过饱和饥饿吹笛。

影响气息控制发挥。

2、笛子内要有一定的湿润度音色才圆润清亮,我以前不懂什么的时候,为了让笛子音色更美,就把笛子用水冲洗,再贴笛膜,吹出来音色明显比不冲洗时好许多。

所以说演奏前要充分地溜溜笛,增加笛子内的湿润。

音色会更好点。

3、贴笛膜时摸粘胶不宜浓,宜淡,稍有一点粘性就好,这样不影响吹奏,便于调整。

历音、花舌口型

历音、花舌口型

吹笛的口形,是在唇肌和面部肌肉的协调配合下形成的。两边嘴角微向后收(像微笑时一样),贴住牙床,利用嘴角适当收缩的力量,控双唇向两侧伸展后移。近嘴角的上下唇两侧,像捏饺子一样合拢并微向里包,人中部位微微凸起。双唇中央部分形成椭园形风门。舌体微向后收,自然伏于下腭处,舌尖与下牙床似挨非挨。位于口腔、气管之间的喉头向口腔一方呈喇叭口状打开,并同时带动上下口盖向四周扩张,以使口腔开扩增大容积。吹奏时,双唇内侧的软膜(海绵状薄膜),受气流冲击,会自然向前游动。这样的口形便是正确的口形。
通常所谓“口劲”(嘴劲),实质上就是指吹奏中唇肌和面部肌的伸缩力。所谓“风门”,就是指气流通过的唇孔。
吹笛一般要求口劲适中,两边嘴角力量均衡。风门要位于唇中央,呈椭圆形,大小适中,与笛子吹孔相适应。风门切忌窄长,窄长时,气流难于集中饱满,还会从吹孔两侧漏气,发出“哺哺”声。上下唇的位置要求前后基本一致,但上唇略微靠前。要使风门向前(稍下)开放。切忌一唇过于靠前,一唇过于靠后。若上唇过于靠前,气流向下,发音闷暗;下唇过于靠前,
花舌是一种特殊的竹笛用舌技术,类似二胡的抖气弹拨乐器的滚奏,在北方的说唱音乐伴奏中,经常用到它。
吹奏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民间一般称为“打哮噜”,可先训练舌头“打嘟噜”,必须速度、力度均衡、持久。
吹奏的口形
吹奏的口形是指吹笛时口的形态。口形与发音直接相关。吹奏中口形正确,才能取得良好的发音效果。口形的控制训练和呼吸训练一样,都属于吹奏的基本训练。
控制口形的主要力量,是唇部的肌肉和而部的肌肉。因此,唇肌和面部肌伸缩力的大小和向置就成了关键。
唇的伸缩变化,是面部肌肉总体收放的结果。面部肌肉通过嘴角与唇发生联系。因此,吹奏时口形肌肉的力量主要是集中在嘴角上,而不是在唇中央,双唇只需适当收缩并有所支持。若将主要力量集中于唇上,不可避免地将使唇缝变窄,呼出的气流不可能充实、丰满。

笛子花舌常用的练习方法介绍

笛子花舌常用的练习方法介绍

笛子花舌常用的练习方法介绍笛子花舌是笛子演奏的最基本技巧之一,它对于笛子演奏的准确性、连贯性和技巧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笛子演奏家,必须要掌握笛子花舌。

但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笛子花舌的学习和掌握并不容易,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笛子花舌练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初学者们,让他们更快地掌握笛子花舌技巧。

一、基础练习笛子花舌技巧的基础练习主要包括口型和气息的掌握。

口型的掌握是指在吹奏笛子时,要注意口型的正确形态,使气流在到达笛子内部时不会受到干扰,保证吹奏音准。

气息的掌握是指控制气息的强弱,使笛子吹出的声音连贯不断。

这种练习一般是从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曲子,例如《小兔子乖乖》、《茉莉花》等,进行口型和气息的熟练掌握。

二、双唇花舌双唇花舌是笛子花舌中一个比较基础的技巧,要求演奏者在吹奏器乐时快速地开闭唇间距离,来控制气流进出,从而产生连续的声音。

针对这个技巧,可以采取下面的练习方法:1、口型练习首先,你需要调整嘴唇,使其能够轻松闭合,但不会太紧。

然后,以自然的形态吹出气息,观察双唇震动时产生的变化。

练习时要慢慢调整深度和力度,力求保证双唇在震动时不会跳动和松弛。

2、快速花舌练习采用快速花舌的方法练习,可以增加花舌控制的精确度。

在笛子上吹奏《小星星》时,以两个八度的倍速进行练习,即每个音符持续时间为1/4拍。

音符长度不一,有长有短,需要加强掌握力度和适应能力。

三、单唇花舌单唇花舌是比较高级的笛子花舌技巧,要求演奏者在吹奏笛子时,运用单个唇口的控制技巧,使笛子吹出稳定的、连续的音符。

与双唇花舌相比,单唇花舌的技术难度更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耐心。

1、特定音符练习在掌握基本的单唇花舌技巧之后,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音符进行练习,例如《小星星》中的嗡、八度等。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加强对单唇花舌技巧的精确掌握。

2、尝试演奏不同的乐曲在熟练掌握单唇花舌技巧之后,可以尝试演奏不同的乐曲,例如《二泉映月》、《梁祝》等,来加强技能的练习和提高演奏技巧。

笛子调音的方法是如何

笛子调音的方法是如何

笛子调音的方法是如何弹奏笛子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音不准的情况,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调音了,那么笛子应该如何调音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笛子调音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笛子调音一、筒音八度音程调试:通过调整笛木塞把筒音的八度音程关系调到位。

两个八度必须都要准确,只要出现一个八度不准即弃之。

二、泛音2调试:全按指法上吹出泛音2,以此泛音为标准音高来校对四孔2的音高,两者的音高要一致。

【一般四孔2音易偏低】。

三、大二度调试:以四孔2音高为标准,与五孔3音进行大二度调试,最终确定3音的准确音高位置。

四、泛音3调试:以五孔3的音高与泛音3(开一孔)进行比较,把两者音高调到一致【一般泛音3易偏低】。

五、五度音程调试:试吹全按5----1(开一、二、三孔)之间的五度音程,把他们之间的音程关系调准。

【一般1音易偏低】。

六、小二度(半音)调试:把4和7两个音与各自邻近的音做小二度调试【一般7音易偏低】。

七、吹一首自己熟悉的旋律,检验是否顺耳。

八、用校音器测试标准音高是否准确,整体音偏低可将吹孔向膜孔方向扩大。

九、调音时,要缓吹为妙,不可顶着气吹。

笛子技巧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先6后7.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

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

叠音(又):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

6是主音,而717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

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

也称导音。

吐音(TK):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

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吹好葫芦丝花舌技巧

吹好葫芦丝花舌技巧

解读“三舌”(花舌、呼舌、碎舌)技巧!一、三舌的作用:将三舌的吹奏方法引入葫芦丝的演奏中,大大丰富了葫芦丝的表现力,在继承葫芦丝轻、飘、柔特点的基础上,又扩展了悲、愤、昂的另一面,开创了葫芦丝演奏的新阶段。

1、何为花舌?花舌就是将舌尖顶上额,舌的前半部分放松,气流呼出时带动舌尖快速震动,发出的一、三舌的作用:将“三舌”的吹奏方法引入葫芦丝的演奏中,大大丰富了葫芦丝的表现力,在继承葫芦丝“轻、飘、柔”特点的基础上,又扩展了“悲、愤、昂”的另一面,开创了葫芦丝演奏的新阶段。

1、何为花舌?“花舌”就是将舌尖顶上额,舌的前半部分放松,气流呼出时带动舌尖快速震动,发出的酥噜声就是花舌音了;花舌是一种特殊的竹笛、唢呐、笙乐器用舌技巧,又称“打嘟噜”,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碎音效果。

首先,气流是主动的,舌尖被气流带动,上下拍打上额。

花舌音只能吹奏比较低的音符,如低音5、低音6、低音7和中音1音等,再高的音符效果不太好。

在吹奏花舌时,首先必须保持正确、稳定的吹奏口型;二是在吹奏花舌时,要注意舌根适当用力,稍向后缩,舌尖松弛且富有弹性,经过舌尖和上腭间的气流需急促有力,且要密集连贯。

花舌它适于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但它却不像吐音那样运用广泛。

花舌又可分为大花舌小花舌,由舌头震动产生的花舌称为大花舌,由咽喉上的小舌头震动产生的花舌称为小花舌,都是笛子的常用技巧,大花舌震动频率比较低,震动幅度比较强,小花舌震动频率比较高,震动幅度比较弱。

在乐曲的华彩段或旋律进入高潮部分,采用本技巧烘托气氛,增加音乐色彩!2、碎舌又称碎音:“碎舌”也叫“碎音”是将“舌尖快速横向摆动”,赵洪啸老师用精练的八个字对碎舌音的吹奏方法进行了描述。

嘴唇收紧,略向前突出,口腔形成一个圆锥筒的形状,舌尖也缩成一个圆锥体形状,吹奏时舌尖是主动的,左右横向摆动,舌尖每次扫过葫芦丝嘴口,发出不间断的酥噜声。

这时可根据需要控制气流的大小和节奏;仅《野狼》《风叶恋》的碎音是采用舌尖横向快速摆动的方法演奏,但碎舌和碎音的概念不一样,碎舌是碎音的集中之一,广义上讲碎音范围广,击鼓、敲锣、二胡的碎弓、琵琶古筝的轮指摇指、洋琴快速击打,都是碎音效果;从吹奏角度讲,碎音比碎舌概念大。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那么笛子花舌练习有哪些方法?下面整理了笛子花舌练习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笛子花舌练习方法:花舌练习的注意事项花舌是笛子演奏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它适于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能增加笛子的音量,状如急风骤雨,具有强烈的气势,另外也能奏得如淙淙流水,欢快流畅。

虽然如此,但它却不像吐音那样运用广泛,因为在一首乐曲中,如果花舌过多,则可能使人感到繁杂吵闹,因此更准确地说,花舌在笛子演奏中,则更多地是担任点缀的作用。

花舌如运用得当,可以有力地表现出乐曲的强弱对比和明丽谐趣的良好效果。

在一般的教材中对花舌的技术介绍大都比较简单,在演奏实践中,花舌的技巧也的确比较容易掌握,但在练习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吹奏花舌时,要注意舌根适当用力,稍向后缩,舌尖松弛且富有弹性,经过舌尖和上腭间的气流需急促有力,且要密集连贯。

二是在吹奏花舌时,必须保持正确、稳定的吹奏口型。

三是花舌与吐音的结合要巧妙,一般情况下,长花舌的碎音效果是“吐噜噜……,短花舌则有“吐噜和“吐吐噜等,需要灵活巧用。

另外,显然用内吐的方法是无法达到以上效果的。

希望会对大家更好的学习笛子起到一个更好的帮助作用。

建议找个镜子天天对着练,以免口型漏风,气息过散,因为养成坏习惯以后很难纠正,更重要的一点是影响音质,其次,照镜子对手型控制和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影响气息控制发挥。

2、笛子内要有一定的湿润度音色才圆润清亮,我以前不懂什么的时候,为了让笛子音色更美,就把笛子用水冲洗,再贴笛膜,吹出来音色明显比不冲洗时好许多。

所以说演奏前要充分地溜溜笛,增加笛子内的湿润。

音色会更好点。

3、贴笛膜时摸粘胶不宜浓,宜淡,稍有一点粘性就好,这样不影响吹奏,便于调整。

4、冬天防备水汽沾湿笛膜,可在笛膜孔四周厚壁上涂点白蜡,不匀时用一小金属棒,在开水里汤热抹匀。

不要搞到笛筒里有突出的蜡点。

5、笛子的发音点在吹孔处,演奏时宜将吹孔对着话筒附近,注意不要让气流对着话筒,发出气息冲击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说“花舌”小技巧
大家好,看了许多朋友发言谈到对于练习花舌的苦恼,我们借助这个版块来商量一下,看看用这个小方法能帮上你的忙不?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觉得对于花舌的练习最忌讳的,就是太紧张和太在意舌头的灵活程度,根据花舌的字义去作理解,你就特别想弄出些动静来,于是便鼓出十分的力气在舌尖上,胸腔、口腔、头脑都处于专注和紧张的状态,反到收不到好的效果。

实际上是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化了。

我的建议是要求你能在意念放松中完成这个作业,把舌尖打嘟噜儿这事情和玩儿一样随意唱在舌尖上最好不过了,首先一点是必须放松心情,转移你的思路,不要去特别在意的练,那样会搞得舌头僵硬、紧张,既消耗了宝贵时间又挫伤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是背谱子,且需要全神贯注的去做才对呵呵。

有个小窍门不妨试试,例如我学花舌那阵儿,因为心里常琢磨这个事儿,一日正在厨房忙着锅碗瓢勺,楼下传来发动摩托车的声音,就跟着那个声音学,嘟噜儿嘟噜儿嘟噜儿嘟噜儿嘟噜儿嘟噜儿......到尾音时就把噜儿噜儿......练下去,甚至可以比摩托车发动的声音拖的再长些,让整个舌头震动起来,试试吧,不是很难,关键是学习什么东西都要保持心情愉快,练的次数多了,偶然的顿悟会使你开心的像个孩子般笑起来。

别把它当做负担,要相信自己,付出必有收获,功到自然成。

我的观点,葫芦人之路的舌尖儿基本功要坚持。

贵在用心用计,珍惜时间,得空儿就练,走路练,睡前练,睡醒练,手工劳动时练,总之能想到就练。

再告诉大家,“快乐学习法”有着它很神秘的速成作用。

它与甘苦是并存的。

你只管坚持开心的练曲,在模仿中找窍门,在对照中找差距,抓住难点不抛弃不放弃,怎么会拿不下胜利果实。

我练双吐那阵儿老伴儿说我像兔子一样嘴里总在嘀咕,哈哈,那段日子每提着菜筐子转市场时,家务活儿占着手时,坐汽车、火车时,坐在电脑前钻论坛看资料时,舌尖从不闲着,自踏上这条路无不想着我的葫芦丝,日积月累,总算灵些了,真是偷着乐啊。

这里要提醒注意的一点,是稍微偷懒或自满便会明显退步,所以我不敢停!你如果下决心想把葫芦吹的理想,绝对要把气息上的掌控、舌尖上的功夫、手指上的灵巧这三件大事日日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再就是心情放松,安静看谱,试唱和标谱,在独处时细细琢磨,当个有心人,你才会赢!
其次,每到学习一个新曲子的快板部分,或需要用花舌的地方,万不能急于求成,还是要从慢着手,由慢渐快,反复练唱,反复折腾,让舌尖对你所熟悉的每支曲子都形成有规律的“自由链”(这是我胡起的名字^_^)到了那一段,你就不会紧张,轻松搞定。

例如:茶歌的花舌你便可假想那个音就如同在夏季里听到树上的蝉在鸣叫,(知了...知了...嘟噜了... 嘟噜了...)再结合原曲的意境反复地、舒畅地练习这句和这一段曲子,便会相当熟悉和轻松的吹出这个花舌音。

坚持练习吧,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论坛内许多老师的经验很宝贵,我得好好学习。

今天写出的这一点儿小方法有说的不妥的地方望各位指正。

乔志忱谈循环换气方法
我们演奏葫芦丝平时运用的换气方法是“吸”和“吹”,而循环换气是“抽”和“挤”。

循环换气的奇妙之处是演奏时声音连续不间断,而又让人看不出演奏者在换气。

因此,循环换气时要强调不鼓腮、不动喉、不提肩、不挺胸。

看不到外在的辅助动作。

练习循环换气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一是先闭住嘴,将腹腔四周肌肉扩张,使腹内气压小于体外,气流自然就通过鼻腔抽进肺里。

如同查体时抽血,或用自行车气管子抽气的原理一样。

腹腔越扩大,进气越多。

此时鼻子像闻花一样配合腹肌抽气,让气流进入肺叶的底部。

二是我们口腔里存在一个空间,自然也就存在一点气体,把这点气挤出来(而不是吹出来)就能振动葫芦丝的簧片,发出声音。

我们在练习收拢口腔内壁肌肉,将口内的气体挤出口外时,把手掌放在嘴外面,可轻轻发出“伯.....伯.....”的声音,感觉到有挤出的气流就对了。

三是练习抽气和挤气必须同时进行,绝不可一先一后,这是循环换气的关键。

先练快换气,再练慢换气,练会换气过程长一点,吸气就可以多一点,深一点。

四是练习让挤气和吹气的力度达到一致。

由挤气转换成吹气的衔接处,声音往往会抖一下。

这是由于挤的气弱,吹的气强,强气流突然冲动簧片的缘故。

练习时可先控制吹气的力度,使之与挤气的力度一致,声音就平稳了。

这是循环换气的第二个关键。

当我们用以上方法,在葫芦丝的高音区、低音区,以及咕音区都能轻松自如地运用循环换气,而不显露出明显的换气痕迹时,就真正掌握了循环换气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