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四)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B级)临考猜想卷(4)(教师版)

2015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B级)临考猜想卷(4)(教师版)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2015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B级)临考猜想卷(4)(教师版)试卷题量:37题试卷总分:100分试卷限时:150分钟测评/引用码:SrA2kCX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认知的内驱力B、情感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的内驱力【答案】B【解析】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包括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A、 B、IQ-MA/CA×100C、 D、IQ=CA/MA × l00【答案】A【解析】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IQ=100+15×(X- )/SD。

3、耶克斯—多德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B、倒“U”形关系C、正“U”形关系D、平行关系【答案】B【解析】B4、内部学习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好奇心和( )A、主动性B、积极性C、求知欲D、成就感【答案】C【解析】5、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记分都是45的儿童属于( )A、轻度弱智B、中度弱智C、重度弱智D、极重度弱智【答案】B【解析】中度智力障碍:智商55~40分,同时具有中度的社会适应障碍。

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记分都是45的儿童属于中度弱智。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B【解析】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7、认知结构迁移说认为,迁移的中介是( )。

A、刺激反应联结B、学习者的顿悟C、认知结构D、关系转换【答案】C【解析】C8、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个10岁的儿童属于认知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解析】9、(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四)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心理的发展可以因发展的速度、完成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这是指心理发展的()A.连续性B.定向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2.()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B.过度焦虑C.强迫观念D.交往困难3.4—5岁是以下哪种功能发展的关键期()A.书面语言B.口头语言C.形状知觉D.人际交往4.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征。

这是为学生提供()。

A.比较B.变式C.正例D.反例5.根据维果斯基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划分,以下哪些机能属心理的高级机能()A.感觉B.有意注意C.机械记忆D.形象思维6.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教学计划B.教学过程C.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7.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评价D.自我监控8.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9.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能否自觉关注学生B.能否自觉关注情境C.能否自觉关注自我D.能否自觉关注课堂10.教师()的流畅性与他的教学效果有显着的相关。

A.记忆B.思维C.想像D.观察11.在具备了“金属”概念后,学习“金”、“锡”、“铜”概念,这是一种()A.并列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总括学习1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讲解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指导法13.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这是指学习策略的()A.内化性原则B.特定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14.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15.态度的哪个成分是其核心成分()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16.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7.过度的抑郁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怖症D.人格障碍1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

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19.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A.提示教学目标B.引起学生注意C.提供学习指导D.适时给予反馈20.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A.情感B.意志C.性格D.气质二、填空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21.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_________。

22.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

这是一种_________概括。

23.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_________性。

24.心理学家从四个方面对性格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包括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_________特征。

2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_________,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6.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_________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7.在学习有关钢的性质时,教师先向学生强调金属和合金的异同、各自的利弊和冶炼合金的理由,这是_________的教学策略。

28.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_________。

29.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_________。

30.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在达到_________水平,再提高到概念学习水平。

31.桑代克在阐述练习律时,实际上是用_________说对遗忘作解释。

32.操作技能形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_________。

33.有人记忆马克思生日“1818年5月5日”,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

这是记忆术中的_________法。

34.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种:一是直觉的,二是想象的,三是_________。

35.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_________。

36.艾里斯提出_________辅导方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3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外部条件主要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及_________。

38.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_________的过程。

39.学校心理评估具有两种模式:疾病模式和_________。

40.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松散群体、_________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主要内容。

42.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

43.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44.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5.简述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46.简述认知—结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47.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与报告?【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2.B 【解析】题干是过度焦虑的儿童的表现。

3.A4. D【解析】适当运用反例,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对概括和规则的本质认识。

5.A6. C【解析】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7.A8. B【解析】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9.A10. B【解析】教师思维越流畅,教学效果越好。

11.C12. C【解析】题干是对练习法的解释。

13.B14. B【解析】问题解决题的解答过程需要学生进行组织、选择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

15.B16. B【解析】这是记忆术的~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17.B18. D【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19.B20. C【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二、填空题21.课程22.感性23.自律24.性格的意志25.条件作用26.增加27.先行组织者28.避免失败的动机29.成败经验30.符号学习31.痕迹衰退32.操作熟练33.谐音联想34.伦理的35.过程36.理性情绪37.同伴群体38.问题空间39.健康模式40.联合群体三、简答题41.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一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42.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及先行因素影响。

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和归因方式。

43.(1)从客观条件来看,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心理是可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学习者必须具备能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以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44.(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高45.(1)接受(2)反应(3)形成价值观念(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5)价值体系个性化46.(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四、论述题47.【答案要点】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

另外,绝对标准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的差异,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

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

相对标准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对应于常模参照评价。

相对标准的评价不仅与学生自己的成绩有关,还与其他同学的成绩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