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寻访大师的童年 3教案 浙教版
二下品德教案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寻访大师的童年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2、了解几个大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二、教学活动设计:(一)、走近大师。
1、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感知大师。
2、小赛台:“大师知多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大师知多少”竞赛活动。
以说出大师的名字多的小组为胜方。
3、课件出示“大师风采展”,学生谈体会、感受(大师们真了不起啊,有那么多发明创造。
(二)、寻访大师的童年1、每个小组合作表演一个爱迪生童年时的趣事。
(1)、爱问为什么的孩子(2)、爱迪生捐马蜂窝(3)、爱迪生孵小鸡(4)、爱迪生配“助飞药”2、听了爱迪生的这些故事,思考:他们和我们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交流感受:原来伟人爱迪生小时侯和我们一样也是那么的调皮、可爱。
三、教师小结:你还了解哪些的大师的童年?找一个自己喜爱的大师寻找他童年的故事,下一次我们将举行“大师的童年”故事会。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重年的感受,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二、教学活动设计:(一)、大师童年故事会1、导语。
2、故事会:指导学生讲清、听清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事情发展的经过。
公布评比标准,设表演奖、口才奖、故事大王奖等。
全班讨论:听故事的秘诀。
3、小组(4——6)人内先交流故事,每个小组推荐讲得最好的这个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我做的好吗?听故事()讲故事()我听了个关于大师的童年故事我喜欢的是。
4、全班进行评选:表演奖、口才奖、故事大王奖等奖项。
(二)、“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辩论赛1、同学们看过辩论赛吗?今天我们举行一个“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的辩论赛。
2、每2个大组推荐4名选手。
3、辩论方法和过程的指导:1.语言要文明在.认真听对方的叙述并动脑筋反驳;3.不打断别人的话人引导学生以事实说服对方。
4、进行辩论赛三、教师总结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师们小时候的故事,也知道了他们从小好学好问,我们小朋友也要像他们学习。
2019-2020年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寻访大师的童年 1教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寻访大师的童年 1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2. 了解几个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3. 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童年的感受,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教科书分析:本课以校园伟人廊中常出现的居里夫人、李时珍、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大师的头像导入,从孩子们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大师:他们是谁?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们生来是天才吗?他们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本课的设计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
课文重点讲了大发明家爱迪生“孵蛋”、“捅马蜂窝”、“配助飞药”等几个童年的小故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也可采用其他大师童年的故事,旨在从不同方面展示作为大师的童年与普通儿童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课文中设计的大师童年故事和“大师生业就是天才吗”辩论会,是在儿童对大师童年进行探究基础上的一系列开放性活动,目的在于强化和提升儿童了解大师童年生活后的体悟。
课文还以加油站的形式,概括了“讲故事”、“听故事”的方法以及“辩论”的秘诀,培养儿童的相应技能。
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1. 认识大师2. 小赛台:“大师知多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大师知多少”竞争活动。
以说出大师的名字多的小组为胜方。
活动中一般只要求说出大师的名字即可,对大多数同学不熟悉的大师,可请知道的同学做一个简要介绍。
总结:大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他们中既有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民族英雄,也有从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3. 大师的风采老师在课前搜集古今中外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师图片,布置成“大师风采展”或制作成课件,组织全班同学观看展示,认识、了解大师。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学生小组的形式搜集大师图片,供全班交流辨认。
第二课时1. 大师童年故事会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一些大师童年的资料,准备故事会。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下《大师成才的故事》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下《大师成才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儿童崇敬大师的情感,使他们心中有榜样,初步培养儿童有向往、有追求、有向往的生活态度。
2、养成乐于阅读、动脑筋、合作讨论的良好学习适应。
3、尝试通过大师的成长经历,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探究大师成才的隐秘。
4、了解一些大师和他(她)为人类所作出的奉献的故事。
教学重点:1、了解一些大师和他(她)为人类所作出的奉献的故事。
2、激发儿童崇敬大师的情感,使他们心中有榜样,初步培养儿童有向往、有追求、有向往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养成乐于阅读、动脑筋、合作讨论的良好学习适应。
2、尝试通过大师的成长经历,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探究大师成才的隐秘。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大师成就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大师为我们的人类生活作出了庞大的奉献,而大师们的童年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富有吸引力。
事实上一个大师的成功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1、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大师成就的课件(把书上的图片及一些学生想了解的大师的成就做成课件)。
2、学生畅谈感受:大师们的奉献真是了不得呀!3、教师小结:大师们为人类作出了庞大的奉献,他们改变了世界,为后代制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他们成材的隐秘吧!种植“大师成材的要领”苹果树。
二、种植“大师成材要领”苹果树1、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你明白哪个科学家与苹果树有关啊?(牛顿)2、谁情愿为大伙儿讲“苹果落地”的故事。
3、讨论:听了那个故事,你发觉牛顿是个如何样的人啊?(善于摸索)师生共同填写好“善于摸索”的苹果贴在苹果树上。
三、交流故事探究要领1、小组间相互交流收集到的大师成材的故事。
四人小组派一个代表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这四个人物的成才经历和故事:“钱学森和中国的火箭技术”、“齐白石和他的四绝”、“马克思和《资本论》”、“鲁班和锯子的发明”。
师:确实,这些大师各有各的成才经历和故事,大师们的故事或有味或让人兴奋,总会给我们许多的摸索。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一寻访大师的童年教学目标:态度和情感: 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行为和习惯: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过程和方法:了解几个大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知识和技能: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教学时间: 2 课时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2、了解几个大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二、教学活动设计: (一)、走近大师。
1、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感知大师。
2、小赛台:“大师知多少”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大师知多少”竞赛活动。
以说出大师的名字多的小组为胜方。
3、课件出示“大师风采展” ,学生谈体会、感受(大师们真了不起啊,有那么多发明创造。
(二)、寻访大师的童年 1、每个小组合作表演一个爱迪生童年时的趣事。
(1)、爱问为什么的孩子(2)、爱迪生捐马蜂窝(3)、爱迪生孵小鸡(4)、爱迪生配“助飞药” 2、学生交流感受:原来伟人爱迪生小时侯和我们一样也是那么的调皮、可爱。
3、你还了解哪些的大师的童年?找一个自己喜爱的大师寻找他童年的故事,下一次我们将举行“大师的童年”故事会。
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重年的感 fc1 受,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二、教学活动设计:(一)、大师童年故事会 1、导语。
2、故事会:指导学生讲清、听清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事情发展的经过。
公布评比标准,设表演奖、口才奖、故事大王奖等。
全班讨论:听故事的秘诀。
3、小组(4——6)人内先交流故事,每个小组推荐讲得最好的这个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我做的好吗?听故事(我听了)讲故事()个关于大师的童年故事。
我喜欢的是 4、全班进行评选:表演奖、口才奖、故事大王奖等奖项。
(二)“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辩论赛、 1、同学们看过辩论赛吗?今天我们举行一个“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的辩论赛。
浙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浙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浙教版二年级(下)《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
第一主题我和大师交朋友
单元目标
态度和情感:培养崇敬大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好奇、好问、好动脑筋的探索精神,以及惊叹人类创造力和热爱人类社会文化科技成就的人文精神,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有憧憬。
行为和习惯:养成动脑筋、勤奋、专注、饶而不舍、留心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和方法: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如新华书店、图书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计算机网络搜寻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会用讲故事、辩论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经验。
知识和技能: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和他们的贡献,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感受、想法的相关技能。
1、寻访大师的童年
教学目标:
态度和情感: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行为和习惯: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了解几个大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知识和技能: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教学时间:2 课时……。
二下品德与生活备课(浙教版)

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四、了解参赛项目,运动员报名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参赛项目又哪些?2.你对哪个项目比较熟悉呢,能来介绍一下吗?3.接下来我们起来报名。
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决定运动员。
为了班级的集体利益,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硬要参加。
我们要选出体育能力最强的同学作为选手。
五、组织志愿者,组建拉拉队1.想开好运动会,想取得好成绩,是不是只要运动员努力就行了?还需要谁一起作出努力呢?2.看有关奥运会志愿者的公益广告录像。
3•你喜欢奥运会的志愿者吗?看了录像,没有被选中比赛的同学们你觉得自己可以为这次的运动会做些什么呢?3.集体的事情需要大豕一起加油,现在请大豕在我的决心卡”上填写,为了开好这次运动会,你希望自己作出怎样的努力。
4•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六、制定训练计划1.接下来,为了让运动员们的体育水平再有一个提高,就需要来制定训练计划了。
2.在制定计划前,我先要考考大家的锻炼常识,请选择,为什么?3.同学们打算怎么进行训练呢?学生讨论。
4.老师把同学们讨论出来的训练计划写在了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5.通过了大家的训练计划后,咱们再去健康加油站加点油吧!七、总结:运动会展示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体育才能,更要展示的是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风貌。
刚刚很多同学都为班级能在这次运动会上获得胜利而出谋划策,非常又集体荣誉感。
那么让我们从今天的活动课开始进入积极的训练阶段,一起认真地锻炼,争取在比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吧!让学生了解了比赛的项目特点,又为选拔合适的运动员提出了建议。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训知识,并和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寻访大师的童年》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寻访大师的童年》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描述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特点;2.能够理解和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思考;4.能够用简单词语和句子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交能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Warming up•引入故事主题:大师的童年。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大师的童年照片,让学生猜测这些人是谁,他们小时候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童年的感受和思考,例如:你觉得童年是什么?你小时候最喜欢做什么?2. Pre-reading•预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和图片,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例如:你觉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要做什么?3. While-reading•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停顿,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例如:故事中的孩子们有哪些特点和共同点?他们是如何完成任务的?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合作有哪些体现?4. Post-reading•与学生进行交谈,探讨故事的寓意和启示,例如: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你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什么感悟和体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生活,让他们描述自己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感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情境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料1.《寻访大师的童年》课文;2.课件PPT,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3.教案,包括教学流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等内容。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主题我和大师交朋友单元目标态度和情感:培养崇敬大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好奇、好问、好动脑筋的探索精神,以及惊叹人类创造力和热爱人类社会文化科技成就的人文精神,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有憧憬。
行为和习惯:养成动脑筋、勤奋、专注、饶而不舍、留心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和方法: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如新华书店、图书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计算机网络搜寻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会用讲故事、辩论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经验。
知识和技能: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和他们的贡献,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感受、想法的相关技能。
第一课寻访大师的童年【教材分析】本课以校园伟人廊中的居里夫人、李时珍、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大师的头像导入,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大师。
通过对大师的了解,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
通过寻访身边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童年故事,找找大师与我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教学目标】态度和情感:培养崇敬大师鲁迅好学、好问、好动脑筋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和憧憬。
行为和习惯:养成爱动脑筋、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和方式:学会通过采访周围老师或其他人的方式获取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归纳;能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归纳总结个人的感受。
知识和技能: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和他们的贡献,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感受、想法的相关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防止学生对大师的误解与神化,关注孩子从大师童年中获得的体会以及对此种体会的内化和提升。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寻访大师的童年》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寻访大师的童年》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大师的童年生活,感受大师的成长历程,增强学生认识大师的兴趣与好奇心。
2. 掌握生词词汇: 小学、留有、尝试、逐渐、答案等。
3. 领会文章中的道理:让孩子自由尝试、勇敢探寻,才能成为自己的大师。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文章中的道理。
难点:体验大师成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有关大师的图片,点名要求学生说出这是谁。
2.引导学生思考大师是从哪里来的,成为大师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些什么。
二、阅读1.教师朗读文章《寻访大师的童年》,让学生跟读,注重语音语调,体验文字的力量。
2.再次朗读文章,让学生跟读,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重要的单词和短语,如“小学”、“留有”、“尝试”、“逐渐”、“答案”等。
3.展示关键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掌握。
二、理解1.展示问题:为什么说大师的生活有趣又充满各种尝试?2.学生自我思考,学生之间讨论答案,老师进行补充。
三、感悟1.谈谈自己的兴趣,对该兴趣现阶段的认识和想法,以及以后的打算。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要怎样做才能像大师一样成为自己的大师。
四、巩固1.分组,将大师的生活分成几个部分,分别介绍。
2.展现团体游戏环节:听教师读完一段近似的故事,学生通过听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五、检查和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回答进行检查并进行点评与评价。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大师的生活经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奇心,帮助学生建立了一种多元文化的认识。
在阅读前,通过展示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对大师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掌握生词词汇,接下来引导学生朗读文章并进行跟读。
在感悟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成为自己的大师,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探索的欲望。
在检查和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提供的答案进行检查,并进行点评与评价,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寻访大师的童年》教学设计
寻访大师的童年【教材分析】《寻访大师的童年》这一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的第一课。
教材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朋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的亲密朋友。
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的、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孩子们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识字不多,而且孩子这方面的一些课外知识也不是特别丰富,学生知道的大师、名人还是不多的。
他们对于听大师童年的故事兴趣浓厚,但对于自己去准备故事,自己来讲故事还是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课前,就有必要通过课外调查的途径,了解更多的大师。
教师也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收集资料的指导。
【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教学目标】总目标:1. 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2. 了解几个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3. 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童年的感受,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第一课时目标:1、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2、交流分享大师的童年故事,初步认识大师的童年有好学、好问、好探索的特点。
3、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
4、学习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
【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交流分享大师的童年故事,初步认识大师的童年有好学好问好探索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一些大师的个人信息及他们童年时候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安排】一、猜猜他是谁1、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课件)。
这可是一个有挑战性的游戏哦,大屏幕上会出现有关他的信息,如果你知道答案了,就可以举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寻访大师的童年 3教案浙教版单元目标:1. 态度和情感:培养崇敬大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好奇、好问、好动脑筋的探索精神,以及惊叹人类创造力和热爱人类社会文化科技成就的人文精神,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有憧憬。
2. 行为和习惯:养成动脑筋、勤奋、专注、饶而不舍、留心生活的良好学习习惯。
3. 过程和方法: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如新华书店、图书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计算机网络搜寻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会用讲故事、辩论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经验。
4. 知识和技能: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和他们的贡献,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感受、想法的相关技能。
1. 寻访大师的童年教学目标:1. 态度和情感: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2. 行为和习惯: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3. 过程和方法:了解几个大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4. 知识和技能: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2. 了解几个大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二、教学活动设计:(一)走近大师。
1. 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感知大师。
2. 小赛台:“大师知多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大师知多少”竞赛活动。
以说出大师的名字多的小组为胜方。
3. 课件出示“大师风采展”,学生谈体会、感受(大师们真了不起啊,有那么多发明创造。
(二)寻访大师的童年1. 每个小组合作表演一个爱迪生童年时的趣事。
(1)爱问为什么的孩子(2)爱迪生捐马蜂窝(3)爱迪生孵小鸡(4)爱迪生配“助飞药”2. 学生交流感受:原来伟人爱迪生小时侯和我们一样也是那么的调皮、可爱。
3. 你还了解哪些大师的童年?找一个自己喜爱的大师寻找他童年的故事,下一次我们将举行“大师的童年”故事会。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重年的感受,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二、教学活动设计:(一)大师童年故事会1. 导语。
2. 故事会:指导学生讲清、听清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事情发展的经过。
公布评比标准,设表演奖、口才奖、故事大王奖等。
全班讨论:听故事的秘诀。
3. 小组(4——6)内先交流故事,每个小组推荐讲得最好的这个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我做的好吗?听故事()讲故事()我听了个关于大师的童年故事我喜欢的是。
4. 全班进行评选:表演奖、口才奖、故事大王奖等奖项。
(二)“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辩论赛1. 同学们看过辩论赛吗?今天我们举行一个“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的辩论赛。
2. 每2个大组推荐4名选手。
3. 辩论方法和过程的指导:1.语言要文明在.认真听对方的叙述并动脑筋反驳;3.不打断别人的话人引导学生以事实说服对方。
4. 进行辩论赛。
课外活动建议:1. 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大师传记类书籍。
2. 推荐故事讲得好的同学到校广播站、电视台演讲。
3. 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讲一个大师童年的故事,并请打分。
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冀教版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活动主要通过用游戏、小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切身体验到残疾人的不易,懂得应当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继而让同学们认识一些残疾人和老人专用设施,教育他们保护这些设施;还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使同学们接受一些榜样教育,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帮助别人的情感。
再通过课后去福利院、老人院等慰问的形式,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帮助别的快乐。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助人为乐是对人友爱的表现。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敬老日。
(二)能力目标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帮助别人给自己所带来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游戏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与残疾人相关的资料。
2.让学生搜集班里乐于助人的事迹。
【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下面做一个模拟游戏好吗?学生:(略)(让同学们闭着眼镜走一段路;用一只手系鞋带;用一条腿走路;不说话,用手势表达清楚一件事情等。
就是让学生模仿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做事情。
)老师:大家做完这些游戏,有什么感受呢?残疾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最需要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残疾人学习或生活是非常的不容易。
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对不对啊?学生:(略)老师: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应该帮助类似这些有困难的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过渡)【讲授新课】一、小故事:一个都不能少(板书)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十四页,我们看一看图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大家想一想,李刚听到春游的消息后,为什么一声不响坐在那里呢?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呢?下面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李刚是自己不能正常走路,以至于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去春游,他当时一定很难过。
后来,同学们是怎样帮助他的呢?得到帮助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同学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略)老师:同学们讲的很好,可见知识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学到,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大家说是不是啊?学生:(略)老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李刚在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同学们也露出了笑容。
可见,同学们帮助李刚,也从中得到快乐。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帮助那些像残疾人一样有困难的人。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帮助残疾同学”、“帮助患病同学”、“帮残疾同学上楼”、“搀扶”、“扶盲人过马路”等。
)老师:在许多公共场所,为了帮助老人和残疾人,设置了专门的服务设施。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有哪些专门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过渡)二、说一说(板书)(一)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专门设置的设施(板书)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二十六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画了哪些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图上画了四种专门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为盲人设置的盲道;为残疾人设置的厕所;公共汽车上设置的老弱病残专座;还有为老人们锻炼身体设置的锻炼设施。
这些都是帮助他们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这些设施。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盲道损坏”。
)老师:像图片中这样,我们是在伤害那些盲人,而不是帮助他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这些设施,这样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帮助。
大家还知道哪些设施,是专门为残疾人和老年人设置的呢?学生:(略)(让同学们欣赏图片“为残疾人设置的无障碍通道”、“为残疾人设置的电话”、“为残疾人上车方便设置的设施”、“地下通道为残疾人设专用电梯”。
)老师:这些设施都是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是对他们的一种帮助,我们又该怎么帮助他们呢?(过渡)(二)尽自己能力帮助别人(板书)老师:我们看课本第二十七页,看一看,说一说:图中的同学是怎么做的?学生:(略)老师:我们年龄虽然小,但我们也能尽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
当然我们在帮助别人时,还要注意自我保护,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扶弱助残捐款”、“给老人让座”、“看望老人”、“让座”、“慰问老人”、“助残捐款”、“尊敬老人”、“尊老”。
)老师:下面把你帮助别人的事和感受,讲给大家听,并记下来。
学生:(略)老师:同学们都感觉到了帮助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特别是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可大家知道哪天是助残日,哪天是重阳节吗?(过渡)三、助残日、重阳节(板书)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十八页,看一看“你知道吗”。
学生:(略)老师:这回大家知道哪天事助残日,哪天是重阳节了吧!学生:(略)老师:在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助残日;而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日,大家要知道这两个日子。
在“你知道吗”小知识的下面,我们看同学们在做什么?学生:(略)老师:同学们在慰问福利工厂的叔叔阿姨;在慰问福利院的爷爷奶奶,我们也要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
(课后,由老师带领,就近组织同学们,到福利工厂慰问残疾叔叔阿姨或到福利院看望爷爷奶奶。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助人为乐是对人友爱的表现,知道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敬老日。
使学生懂得要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使他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