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力资源短缺、融资困难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资金有限,许多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给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引入社会资本,加强政策引导等方式,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状况,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

其次,人力资源短缺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许多高素质的人才会选择去发达地区工作,导致县域地区人才资源流失。

为了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升县域地区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与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机构,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劳动力素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或留在当地就业。

第三,融资困难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由于县域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于县域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持保守态度,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为了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可以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满足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

此外,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长期以来依赖天气、地力等自然条件,生产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部分 , 也是 当前 区域 经 济 发 展 与 创 新 的 一个 重要
支点。

省 县域 实现 生产 总值 1 5 . 6亿 元 , 2 0 15 1 2 比 0 7年
增 长 1. 2 , 7 8 占全 省 G DP的 7 . 4 ; 中生产 1 5 其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现 状
摘 要 : 县域 经 济是 以县城 为 中心 、 乡镇为 纽 带 、 村 为腹 地 的 区域 经济 , 有 农 村 性 、 农 具 地 域 性 、 次 性和 综合 性等 特 点 , 整个 国民经 济 的基 础 , 系到 改革 、 展 、 层 是 关 发 稳定 的大 局 。基 于 河 北省 县域 经济 的具 体状 况 , 面分析 了河北 省县 域经 济发 展现 状及 存在 问题 , 出 了发展 的 全 指
济 社 会发 展 的重 要 环 节 , 国 民经 济 的 重 要组 成 是
产业 产值 近年 来有 所 降 低 , 仍 然 保 持 在 1 但 5
以上 ; 业 占重 要 地 位是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的 重要 农 表 现 。二 是 县 域 经 济 规 模 逐 渐 壮 大 。2 0 0 8年 全
第 5 卷
第 3 期
石 家庄铁道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社
J OURNAI OF S J AZHUANG EDAO HII TI UNI VER I S TY( 0CI C E S AL S I NCE)
V ol 5 N O 3 J .
Se .2 p 011
21 0 1年 9月
县 6个 ; 止 到 2 0 截 0 8年 末 , 省 县 域 人 口 58 1 全 5
收 稿 日期 : 0 1 4一 8 2 1 一O O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1. 人口流失:由于县域经济相对较弱,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者移居到大城市,导致人口流失问题严重。

2. 缺乏投资:由于县域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潜力相对较弱,缺乏吸引外部投资和项目的能力。

3. 产业结构单一:很多县域经济依靠单一的传统产业发展,缺乏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面临产业升级困难。

4. 教育资源匮乏:相对于大城市,县域教育资源匮乏,缺乏高素质人才支撑。

对策建议:1.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创办成本,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来到县域发展。

2. 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投资力度,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供优质教育和培训资源,吸引年轻人才返乡创业。

3. 拓展新兴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推动县域经济多元化发展。

4.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与周边地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施合作项目,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5. 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县域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旅游等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6. 创新金融支持机制:建立健全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持机制,提供低息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服务,鼓励和支持县域企业创新发展。

以上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人口流失、缺乏投资、产业结构单一和教育资源匮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创办成本,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来到县域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外部投资,提供税收减免和土地使用优惠等措施。

同时,建立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企业注册和申报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状,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外流加剧等问题。

为了缓解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制定有效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

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情况大大影响了全国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

2. 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受制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因素,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则呈现出相对滞后的局面。

这样的地区间差距,不仅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也会导致社会不公平。

3. 经济增长缓慢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力度不足等问题。

这使得一些县域经济发展难以获得有效推动,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乏力局面。

4. 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产业上,产业结构不合理、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受限,发展潜力无法充分释放,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空间。

5. 人口外流加剧由于部分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就业机会有限,生活水平不高,导致了人口大规模外流。

这不仅导致了人口资源外流,也造成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定制约。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鼓励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扶持本土企业发展,以此来增加当地经济的活力。

2. 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县域的营商环境,减少企业在当地经营的成本,提升投资兴业的吸引力。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业热情。

3. 拓展资源领域对于欠发达地区,政府可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破局部发展的壁垒。

在环保、文化旅游、农业等领域,通过引导产业向当地转移,增加当地经济的活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市)为单位的地方经济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发达地区经济高度集中,资源优势突出,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长期滞后,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 资源禀赋不均:不同县(市)之间资源禀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煤炭、石油、水资源等,而一些地区则资源匮乏,缺乏发展的动力。

2. 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长期以来依赖传统的农业经济和资源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

而一些地区则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化。

3. 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支撑条件不足,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4.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欠发达地区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到了发达地区,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5. 政策扶持不足: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发展受到了较多的制约,但政府的扶持政策并不充分,导致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二、对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对策1. 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推动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2. 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地方资源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地方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提高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当地的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支撑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4. 引进人才和技术: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扶持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创业,提高当地的人才队伍水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承担着促进国家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使命,面临着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任务,但也面临一些困难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体制制约严重。

县级政府责、权、利不统一,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层级繁多、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县级政府的自主权、经济决策权、社会事务统筹权和管理权被削弱。

税收管理体制与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矛盾,县域政府在税收分配中的比例最小,县级政府在发展本地经济、处理本地事务时往往力不从心。

二是结构调整缓慢。

目前各地县域经济结构多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由于政策、机制、市场、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以XX市为例,虽然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工业增加值占比高达XX%。

三是发展资金短缺。

大多县(区)属于典型的“保工资、保运转”型财政,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

以XX市为例,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和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市大口径增值税收入由2011年的XX亿元下降到2019年的XX亿元,减收XX亿元。

同时,随着增资政策、民生事务和专项扶贫保障等刚性支出政策的不断出台,支出基数大幅增加,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保障存在很大困难。

四是城镇建设滞后。

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等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滞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延缓农村城市化进程。

河北省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寻

河北省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寻

域经济 的外 向型发展 ,探 索全省县域经济 对外开放工作 的新 中 国大 陆最早 开展国际集装箱运 输业务的港 口 ,是京 津冀对
思路 ,对提 升全省对外开放 水平 、全 面完成 “ 十二五 ”规划 外 贸易 的主要 口岸 ,2 0 1 0 年 货物 吞吐总量 突破 4 亿 吨 ,跻身
的战略 目标具有重 要意义 。

世界港 口 l 0 强 。同时 ,河北省 自身也 已逐步在 渤海 湾西岸形 成 了北有 唐 山港 ( 由京 唐港 区 、曹妃 甸港 区和 丰南港 区组

河北省 县城 经济发展 现 状
河北省 下辖 1 4 0 个 县级行 政区 ,位居全 国第二 ,土地 面 威 )和秦皇 岛港 、南有黄骅港 的港 口群发展格局 。丰 富 、优
8 . 6 %,是 目前 世界上 最 的沿海省份差距 较大 。2 0 1 2 年 ,河北省县域经 济平均规模仅 美元 ,占国 内羊绒 行业 出 口总额 的 2 占江苏 省的 2 3 6 %、浙江省 的 4 2 . 9 %。 大 的羊绒产品集 故地 、全国最大 的羊绒 纺纱基地和重要 的羊
二、河北省 县域 经济 外 向型发展 的 S W OT分 析 绒 制 品生 产 基 地 。
( 一 )优势分析 ( S t r e n g t h s ) l 、环渤海地域 优势。众所周知 ,海运是当今世界上成本
( 二 )劣势分析 ( We a k n e s s e s )
l 、经济外 向度偏低 。2 0 1 0 年 ,河北省县域 经济 实现 出口
l l _ 8 亿 美元 ,占全省 出 口总 值的 比重为 4 9 . 5 %。县域 当 最低廉 、最 便捷的运输 方式 ,也是货物进 出 口所采 用的最主 总 值 1 年 实际利用外 资金额为 1 8 - 8 亿美元 ,比上年 下降 4 . 3 %,占全 要的运 输方式 。{ qt  ̄k , 省东 临渤海 ,海岸线长 4 8 7 公里 ,非常 3 % ,比上年 降低 1 0 . 1 % ;其中 , 有利于河 北省县域经济 开展对外 贸易 。同时 ,河北 省海岸线 省 当年实际利 用外资金 额的 4 6 个县 ( 市 、区)当年实际利用外 资金 额为空 白。河 北省 呈扇形 向内地凹陷 ,这 一特点使得沿 海区域与腹地 直线距离 2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1.缺乏产业支撑:许多县域经济过于依赖传统农业,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撑,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2.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县域地区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信、供水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

3.人才流失:优秀人才流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导致县域经济人才紧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足。

4.金融资源匮乏:县域经济融资难,金融机构覆盖不足,企业融资成本高,限制了经济发展。

二、对策建议1.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和技术研发,引导资金和人才向新兴产业集聚。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建设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

3.人才引进和培养: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县域经济工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注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养。

4.完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吸引金融机构进驻县域,提供贷款、担保、股权投资等多样化金融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调研结果与建议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发现存在产业支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流失和金融融资难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完善金融服务等对策。

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具体对策探讨1. 培育新兴产业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鼓励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资金支持、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投资新兴产业。

其次,加强科技研发,增加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同时,在新兴产业方面加强产学研用的对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靠第二和第三产 业 来 推 动,但 第 二 产 业 规 模 远 大 于 第 三 产 业 ,第 三 产 业 增 幅 较 小 ,跟 不 上 第 二 产 业 的发展速度 。 [3] 总体来看,第二、三产业特别 是 第 三产业滞后于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求,工 业 化 水 平 较低、新型工业增 长 缓 慢 是 制 约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的 主 要 因 素 ,初 级 产 品 多 、科 技 含 量 和 附 加 值 高 的 商品少。以农业 为 基 础,大 力 拓 展 第 二、三 产 业, 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是提升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促 进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举 措 。
18
石 家 庄 铁 道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第 5 卷
五是财政收入进一步增加。全省县域地方财政预 算收入2008年 达 300.17 亿 元,占 全 省 地 方 财 政 预 算 收 入 30% 左 右 ,2005—2008 年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25.01% ,增 强 了 县 级 政 府 对 市 场 的 调 控 能 力 。 六 是县域乡村人员就业结构趋向良好。主要表现在 乡村 就 业 人 员 中 非 农 人 员 就 业 比 重 的 增 加,2008 年 已 经 达 到 48.55% ,为 1 298.85 万 人 。
同 时 ,与 发 达 省 份 相 比 较 ,河 北 省 县 域 城 镇 化 程 度 不 高 ,县 域 城 镇 化 率 低 于 山 东 、江 苏 、浙 江 、福 建 及 广 东 省 ,比 江 苏 省 低 9% 左 右 (见 表 1)。 城 镇 化不足影响到了 农 民 收 入 的 提 高、市 场 的 有 效 需 求和扩大。
县 域 经 济 是 以 县 城 为 中 心 、集 镇 为 纽 带 ,以 广 大农村为腹地的 一 种 区 域 经 济,总 体 上 属 于 一 种 门类 齐 全、行 业 众 多、功 能 完 备 的 经 济 单 元,具 有 完整 性、系 统 性,又 具 有 地 域 特 色 性 的 区 域 经 济, 实 质 上 是 一 种 行 政 区 经 济 。 具 有 农 村 性 、地 域 性 、 层次性、综合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1],包 括 县 及 县 级 市 但 不 包 括 市 辖 区 在 内 ,对 于 市 域 、省 域 乃至全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整体国民经济实力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2] 目前县域经济已经成 为 我 国国民经济的基 层 经 济、基 本 支 柱 和 统 筹 城 乡 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 环 节,是 国 民 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 部分,也是当前区 域 经 济 发 展 与 创 新 的 一 个 重 要 支点。
万 人,占 全 省 人 口 比 重 的 85.55%;县 域 面 积 17.83 km2,占 全 省 总 面 积 的 94.98%;县 域 经 济 总量占全省 经 济 总 量 的 71.54%;县 及 县 以 下 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 省 的 52.1%;县 域 内 就 业 人口占全省就业人口 总 数 量 的 78.38%。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表 现 为 以 下 几 点 :一 是 农 村 性 突 出 。 从县域户数来看,农村 住 户 占 79.33%;从 人 口 来 看,农村人口占县域总 人 口 的 86.97%;农 林 牧 渔 业从业人数 占 乡 村 从 业 人 口 的 51.45%;虽 然 第 一产业产值近年来有所 降 低,但 仍 然 保 持 在 15% 以上;农业占重要 地 位 是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的 重 要 表现。二 是 县 域 经 济 规 模 逐 渐 壮 大。2008 年 全 省县域实现生产总值 11 551.26亿元,比 2007 年 增长17.82%,占全省 GDP 的71.54%;其中生产 总值达 到 100 亿 元 以 上 的 县 (市)有 37 个,50~ 100亿元 的 有 45 个。 三 是 产 业 结 构 有 所 改 观。 全省县 域 非 农 业 产 值 为 9 728.27 亿 元,比 2007 年增加 18.60%,占 县 域 经 济 生 产 总 值 的84.22%, 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 15.78∶54.91∶29.31。 四是县 域 储 蓄 能 力 逐 步 增 强。2005—2008 年 河 北省 县 域 城 乡 居 民 储 蓄 余 额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一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现 状
河北省地处华 北 平 原,环 抱 京 津、濒 临 渤 海、 区位 优 越;资 源 丰 富,地 貌 类 型 多 样;境 内 既 有 全 国贫困县也有全 国 经 济 百 强 县;既 有 交 通 发 达 的 平原县也有交通 极 其 落 后 的 山 区 县;既 有 资 源 大 县也有农业 特 色 县 等,县 域 类 型 齐 全。 全 省 拥 有 136个县域(不含市辖区,下同)仅 次 于 四 川,排 全 国 第 二 位 ,其 中 县 级 市 22 个 ,县 108 个 ,民 族 自 治 县6 个;截 止 到 2008 年 末,全 省 县 域 人 口 5 851
第5卷 第3期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5 No.3 2011年9月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Sep.2011
文 章 编 号 :2095-0365(2011)03-0017-05
总之,河北省 县 域 具 有 数 量 众 多、层 次 齐 全、 地位突出、特 色 明 显 等 特 点。 县 域 经 济 直 接 关 系 到全省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是 全 省 社 会 发 展 的 基 点、经 济 进 步 的 基 石、和 谐 稳 定 的 基 础 、“富 民 强 省 ”建 设 的 基 本 ,是 区 域 经 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县域经济已经是构成河北 全省经济社会发 展 的 重 要 部 分,是 消 费 的 重 要 场 所、就 业 的 重 要 方 面、资 金 积 累 的 重 要 渠 道、劳 动 力的重要来源,这 就 决 定 了 做 大 做 强 县 域 经 济 具 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现 状 、问 题 及 对 策
吴建民, 孙Leabharlann 博, 李旭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通信管理系,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摘 要: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 纽 带、农 村 为 腹 地 的 区 域 经 济,具 有 农 村 性、地 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是整个国民经 济 的 基 础,关 系 到 改 革、发 展、稳 定 的 大 局。 基 于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的 具 体 状 况 ,全 面 分 析 了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现 状 及 存 在 问 题 ,指 出 了 发 展 的 特点,总结了河北省县域经 济 应 该 侧 重 的 方 向 和 重 点,为 今 后 的 路 径 选 择 提 供 理 论 和 实 践 基 础。 关 键 词 :河 北 省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对 策 中 图 分 类 号 :K902 文 献 标 识 码 :A
(二 )产 业 结 构 有 待 进 一 步 优 化
在 县 域 经 济 中 ,第 二 产 业 发 挥 了 决 定 性 作 用 , 改 变 了 县 域 经 济 的 产 业 结 构 ,推 动 了 地 区 发 展 ;不 同 产 业 存 在 的 差 别 受 到 诸 如 交 通 、自 然 资 源 、劳 动 力以及市场等因 素 的 限 制;第 一 产 业 比 重 逐 渐 下 降,第 二、三 产 业 的 比 重 加 强,县 域 经 济 更 多 地 依
(三)具 有 辐 射 功 能 的 中 心 城 市 短 缺, 城镇化发展滞后
中心城市往往 是 区 域 经 济 的 增 长 极,一 般 是 一 个 地 方 的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及 科 技 中 心 。 依 据 空 间 联 系 理 论 ,城 市 不 仅 仅 积 聚 了 优 先 发 展 的 要 素 , 而且还会对周边 的 县 域 产 生 较 强 的 辐 射 作 用,同 周 围 广 大 地 区 保 持 着 密 切 联 系 ,具 有 控 制 、调 整 和 服务功能,中心城 市 的 发 展 可 以 促 进 城 乡 产 品 的 贸 易 往 来 、促 进 生 产 要 素 的 流 动 、促 进 农 村 文 明 的 建设等。与 东 部 地 区 其 它 具 有 可 比 性 的 省 份 相 比,河北省中心城市较少(见表 1),对 县 域 经 济 的 带动 作 用 较 弱。 从 表 1 中 可 以 发 现,河 北 省 每 个 地级市平均 所 拥 有 的 县 域 数 量 最 多,是 广 东 的 4 倍 ,江 苏 的 3 倍 ;河 北 省 拥 有 县 域 数 量 最 多 的 是 保 定市,有 22 个 县 域,山 东 省 县 域 最 多 的 地 级 市 为 济 宁 市 和 德 州 市 各 拥 有 10 个 县 域 ,江 苏 省 为 盐 城 市,有 8 个 县 域,浙 江 省 为 温 州 市 和 丽 水 市,各 拥 有 8 个 县 域 ,福 建 省 为 三 明 市 ,拥 有 10 个 县 域 ,广 东省 为 韶 关 市、梅 州 市 和 清 远 市,各 拥 有 7 个 县 域 。 地 级 市 数 量 少 ,每 个 地 级 市 拥 有 的 县 域 多 ,县 域经济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小是河北省县域经 济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16.83%,占全 省 城 乡 居 民 储 蓄 余 额 60% 左 右,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积累了雄厚资金。
收 稿 日 期 :2011-04-08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40901068) 作 者 简 介 :吴 建 民 (1974- ),男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区 域 经 济 及 邮 政 地 理 。
(四 )优 越 的 区 位 资 源 没 得 到 有 效 利 用
对于区域经济 而 言,区 位 反 映 了 一 个 地 区 与 其他地区的空间联系。经济区位的优劣导致了市 场化机会和市场 化 程 度 的 不 同,并 引 起 其 他 经 济 增 长 因 素 的 差 异,促 使 了 区 域 经 济 差 异 的 形 成。 河北 省 环 抱 京 津、面 临 渤 海,是 华 东、华 南 和 西 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