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客观规律性C. 客观普遍性D. 客观必然性2.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对立统一B. 质量互变C. 否定之否定D. 矛盾的普遍性3. 认识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体现了()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辩证法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统一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观点属于()A. 历史唯物主义B. 历史唯心主义C. 经济决定论D. 文化决定论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实现途径是()A. 通过个人奋斗B. 通过宗教信仰C. 通过社会革命D. 通过法律制度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人的自然属性C. 人的理性思维D. 人的情感体验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文化传统的传承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的积累B. 个人地位的提升C.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D. 个人对自然的征服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A. 循环往复B. 直线上升C. 螺旋式上升D. 随机变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A. 自然环境B. 社会制度C. 社会关系D. 社会意识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实现条件包括()A. 经济基础的变革B. 社会制度的完善C. 人的全面发展D.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高中的政治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中的政治试卷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 人民当家作主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中国领导D. 依法治国答案:B2.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 社会主义国家B. 人民民主专政C. 君主立宪制D. 联邦制答案:B3. 下列哪个组织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 中共中央B. 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政协答案:C4.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两党制C. 党导制D. 无党制答案:A5. 下列哪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 受教育B. 服兵役C. 纳税D. 参加政治活动答案:B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基本途径。
2. 简述我国的国家性质。
答案: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核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制度。
3. 简述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
答案: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国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第三部分: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案:(待补充)2. 论述我国的政治体制。
答案:(待补充)。
高中政治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国有经济为主导,集体经济为基础C.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遵守宪法和法律C. 保守国家秘密D. 所有选项都是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受教育的权利D. 所有选项都是7.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了:A. 人民民主专政B.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8.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A. 人民B. 国家机关C. 政党D. 军队9.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保障人民民主D. 发展经济和文化10.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A. 民主集中制B. 分权制C. 集权制D. 混合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 阐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描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高中政治笔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笔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权答案:D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A.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B. 以公有制为主体C.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改革开放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7. 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8.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应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材料:(此处省略具体材料内容)答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其次,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再次,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新课标政治试题及答案高中

新课标政治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政治协商制度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选项都是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遵守宪法和法律C. 保守国家秘密D. 所有选项都是4.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计划经济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5.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A. 法律规范体系B. 法治实施体系C. 法治监督体系D. 道德规范体系答案:1. A2. D3. D4. A5. D二、简答题6.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论述题7.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在当代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中政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一国两制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计划经济体制C. 混合所有制经济D. 国有经济4.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A. 社会主义国家B. 资本主义国家C. 君主立宪制国家D. 联邦制国家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依法纳税D. 以上都是6. 我国的发展目标是什么?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 以上都是7. 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哪些?A. 计划生育B. 节约资源C. 保护环境D. 以上都是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D. 以上都是9.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10.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哪些?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包括哪些?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友善1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A. 人身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受教育的权利D. 劳动的权利13.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哪些?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 依法纳税D. 参加国防建设14.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是什么?A. 以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以市场为主导D. 国家宏观调控15.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哪些?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一国两制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政治的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二、多选题3. 以下哪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A. 法律规范体系B. 法治实施体系C. 法治监督体系D. 法治保障体系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 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C.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D. 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手段三、判断题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
()6.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四、简答题7. 简述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8. 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五、论述题9. 论述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六、案例分析题10. 某市在推进依法治市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些措施对推进法治建设的意义。
答案:一、单选题1. D2. A二、多选题3. A B C D4. A B C D三、判断题5. √6. √四、简答题7.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分配制度,以及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手段的经济管理体系。
五、论述题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高中政治的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B. 计划经济制度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 混合经济制度答案:A二、填空题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人民民主专政5.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_________、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简答题6.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四、论述题7. 论述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符合中国国情,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意识,培养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中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基础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没有哲学,科学和艺术就会失去正确方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③物是观念的集合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⑤上帝创造世界⑥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⑧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A.①②③⑤B.④⑤⑥⑦C.①③⑦⑧D.②④⑥⑧3.下列观点与漫画(右图)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A.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人是不是用大脑思考?”对于这个问题,唯心主义者是难以回答的,这说明A.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人脑是生成意识的源泉B.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错误的C.唯心主义的思想还有待发展D.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A.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源泉是意识的能动性B.并非科学的抽象思维活动都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C.不进行主观想象,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D.意识活动不仅能“复制”客观对象,而且能进行主动创造6.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
这说明A.真理是相对的,因条件的变化而发展B.世界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促进作用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7.“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共同说明了A.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B.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人的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D.意识的“饼”、“梅”不能代替物质的“饼”、“梅”8.右图漫画《传声筒》启示我们A.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C.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生命在于运动10.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11.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下面诗词中与《过沙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A.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C.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狄德罗: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
这说明了①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②真理是相对的,谬误也是相对的③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13.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
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③整体离不开部分④部分离不开整体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①既要看到事物的前进性,更要看到事物的曲折性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④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搞好局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5.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
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
这只驴子错就错在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②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问题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④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16.“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①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有了质变,事物就能实现飞跃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的④经历了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必然能战胜旧事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7.《对手,你好》一文中说道: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这个狠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
每种生物都有对手,有了对手,保有警惕,便不失活力。
这个道理人类亦然。
从哲学上看A.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对立的双方相互分离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①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能够选择有利的联系②人从本能上是能够遵循价值规律的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与其他事物是本质联系,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④经济行为的改变是受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驱动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1.西方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初始阶段,都是农业支持工业;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既符合我们国家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国际上通行规律。
这表明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普遍的、客观的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③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普通性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2.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比作“生活的途经”,那么下面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道”和“路”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统一②“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道”和“路”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④“道”和“路”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23.“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却想飞得更高!”由于处境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第一代农民工把“进城挣票子、回村盖房子娶娘子”作为进城打工的最终目标,学本事、长见识、改变人生命运、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社会地位,开始成为他们中很多人的新观念、新追求。
这表明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③现代社会条件下,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④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24.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B.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实践C.社会实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扬善惩恶”。
从“扬善”的方面看,条例的亮点在于规定助人行为原则上将被免责,并由被救助人承担举证责任;救人受伤享工伤待遇、被起诉可申请法援、市政府派人慰问救助人、鼓励证人挺身而出等多项为好人撑腰的制度设计,都将极大地解决行善的后顾之忧。
这些规定,借鉴了国际上像《好撒玛利亚人法》等公民救助行为保护的立法经验,又结合了深圳社会的实际情况,是一部具有特区特色的“好人法”。
从“惩恶”的方面看,条例让被救者承担举证责任,歪曲事实真相的被救助人须赔礼道歉,视其情节可予以罚款或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根据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扬善”和“惩恶”的关系。
(8分)27.当前,不少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引起各方关注。
为此,某市经贸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企业做到“用工荒”不用“慌”,开出了“三帖药方”:第一帖“药方”是加强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第二帖“药方”是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帖“药方”是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同时创造更加优越的外部环境服务企业。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ABDDCAADAD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BBDCBDDBD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8、答: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理论、新闻和文艺作品等必须反映当前社会实际,引领社会,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5分)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因此,只有符合现实经济基础的理论、新闻和文艺作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