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检查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孙兴怀-视野检查在青光眼诊治中的应用(20140712上海)

孙兴怀-视野检查在青光眼诊治中的应用(20140712上海)

两次基线检查 VFI趋势图 VFI斜率 进展分析图
当前检查 GPA警示语
Sun Xinghuai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Single Field Analysis-GPA (带GPA的单视野分析) 进展分析图 GPA警示语 基线检查日期 前两次随访日期
当前检查
Sun Xinghuai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异常视野——暗点
• 在一条等视线所包绕的范围内,任何一个超阈值的 光标在每一位点都应当能被分辨出并给予做出应答,
而不能分辨的位点,敏感性减弱,阈值增高,就形
成暗点(Scotoma)。 • 在此暗点区域内,如增加光标强度或改换其他颜色 的光标可以分辨是相对暗点,如最大亮度光标亦不
HFA检查策略
全阈值 24-2 30-2 程序
阈 值 检 策略 测 程 序
SITA标准 SITA快速 FASTPAC
10-2
黄斑阈值 60-2
Sun Xinghuai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检查程序
可靠性指数 患者资料
单 次 视 野 分 析数值图ຫໍສະໝຸດ 灰度图 青光眼半球 视野分析
整体偏差图
模式偏差图 视野指数
能分辨是为绝对暗点。
Sun Xinghuai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各种常见的异常视野表现
• 中央暗点
位于中央固视区
• 哑铃状暗点
位于中央固视区与生 理盲点相连接,盲 中央暗点
• 旁中央暗点
中心5~25°的Bjerrum 区,向生理盲点上或 下方延伸,直径大于 5 °,深度大于5dB。
Sun Xinghuai
Sun Xinghuai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实验原理视野检查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眼的视野范围和视野缺损情况。

视野是指我们能够看到的范围,通过通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的视觉中枢进行处理,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视野检查实验的原理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假设人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布均匀,没有任何缺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眼疾、神经疾病等,人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出现异常变化,导致视野的缺损。

实验主要通过给受试者呈现一系列具有特定亮度和对比度的刺激物,例如光点、线条等,要求受试者向前注视,并在感觉到或者看到刺激物时进行反应。

这一过程通常通过装置进行控制,例如视野检查仪。

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被要求将目光保持在特定位置,然后呈现刺激物。

当感受到或者看到刺激物时,受试者需要通过按下特定的按钮、报数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反应。

实验过程中,刺激物的亮度和对比度会逐渐降低,以确定受试者能够感知到的最弱的刺激强度。

这一过程可以定量评估每个位置的视觉灵敏度。

通过进行一系列刺激物的呈现和受试者的反应记录,我们可以绘制出受试者的视野表,反映出其视觉灵敏度的分布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布均匀,视野表呈现出圆形或者椭圆形,且灵敏度均匀。

然而,当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出现缺损或者异常分布时,视野表会呈现出相应的缺损区域。

根据这些缺损区域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我们可以对受试者的眼部病变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

例如,在视野表上出现的暗点或者亮斑可能意味着视网膜区域的缺血、萎缩或者病变,而缺损区域则可能表示视网膜或者视神经的损伤。

总结来说,视野检查实验利用刺激物的呈现和受试者的反应记录,评估人眼的视野范围和视野缺损情况。

通过绘制视野表,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受试者眼部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这一实验方法在临床眼科检查中广泛应用,对眼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眼科特殊检查及应用(二)

眼科特殊检查及应用(二)
分类
根据检查方法和目的的不同,眼 科特殊检查可分为前节检查、后 节检查、屈光检查、视野检查、 电生理检查等。
检查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04
目的
通过对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全面 评估,辅助眼科医生进行疾病 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特殊检查,可以更准确地 了解眼部病变的性质、程度和 范围,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常见病变
利用裂隙光源和显微镜的结合,提供 高倍放大的眼前节细节图像。
角膜炎、结膜炎、角膜异物、角膜溃 疡等。
检查步骤
调整裂隙灯的角度和宽度,观察角膜、 结膜、巩膜等眼前节结构的病变。
前房角镜检查
前房角镜的原理
利用反射镜观察前房角结构,评 估前房角的开放程度和房水流通
情况。
检查步骤
将前房角镜置于眼前,调整角度和 焦距,观察前房角的形态和细节。
同时,也可用于评估视觉认知功能和大脑皮层的视觉处理能力。
06
眼科特殊检查应用举例
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视力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有视力下 降表现,通过视力检查
可初步判断病情。
眼压测量
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 要特征之一,通过眼压
测量可辅助诊断。
前房角镜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可直接观察 前房角结构,判断前房角 是否关闭及关闭程度。
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然后使用特定的滤光片和 照相机捕捉眼底血管中的荧光素流动情况,从而 评估血管的状态和病变。
检查步骤
在注射荧光素后,医生会迅速使用眼底照相机拍 摄眼底的荧光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图像, 得出血管病变的结论。
适应症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主要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控。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视野的概念及其在视觉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视野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并记录受试者的视野范围,分析其正常与否。

4. 熟悉视野检查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视野是指当眼球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野检查是通过观察受试者在不同方向上对光刺激的反应,来了解其视野的完整性、范围和形状。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大约为:上方40°,鼻侧72°,下方50°,颞侧65°。

三、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我校健康志愿者,共10人,男女各5人,年龄在20-25岁之间。

四、实验器材1. 视野检查仪(弧形视野计)2. 视标(白色、红色、绿色、黄色)3. 视野图纸4. 铅笔5. 眼罩6. 纸巾五、实验步骤1. 受试者坐在视野检查仪前,调整座椅高度,使受试者的眼睛与弧形视野计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2. 遮住受试者的一只眼睛,使其用另一只眼睛注视弧形视野计的中心点。

3. 实验者从弧形视野计的周边向中央慢慢移动视标,随时询问受试者是否看到了视标。

4. 当受试者回答看到视标时,实验者将视标移回一些,然后再向前移,重复试一次,直至得到一致结果。

5. 将视标刚好能看到的位置划在视野图纸的相应经纬度上。

6. 重复上述步骤,检查另一只眼睛的视野。

7. 将弧形视野计转动45°角,重复步骤3-6,直至完成8个点的测定。

8. 将视野图纸上的8个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出视野的范围。

9. 按照相同的操作方法,测定红色、绿色、黄色各色视觉的视野。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野范围:10名受试者的视野范围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上方视野范围为38°-42°,鼻侧视野范围为70°-75°,下方视野范围为48°-52°,颞侧视野范围为63°-67°。

2. 视野形状:10名受试者的视野形状均为圆形,无明显的异常。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检查分析及临床应用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检查分析及临床应用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检查分析及临床应用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视野损害的形态和程度,为高度近视的相关并发症及鉴别诊断青光眼提供依据。

方法对询问病史符合条件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符合纳入标准者选定为受检者,继而对受检者中高度近视患者50例98眼和正视眼受试者45例87眼进行眼部OCT检查,同时对50例98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全阈值静态视野检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并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高度近视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为(103.12±8.32)um,明显变薄,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鼻侧、下方及上方RNFL均明显变薄(P<0.01),而颞侧RNFL反而增厚,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视野异常86眼(87.7﹪),其中生理盲点扩大65眼(66.3﹪),出血黄斑中心相对暗点54眼(55.1﹪),弥漫性损害29眼(29.5﹪)。

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的平均RNFL厚度变薄的同时颞侧反而增厚,结合这一特点及其视野损害呈现的形态多样、程度不一,对高度近视患者的相关并发症进行全面分析,并为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有力依据。

标签:高度近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青光眼【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nge regularity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thickness measur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in high myopia patients and the relative changes of automated static visual field,so that it can provide supports in diagnosing the complication related to the high myopia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ng glaucoma.Methods:Measuring the RNFL thickness of 50 cases(98 eyes)of medium and high myopia and 45 cases 87 eyes)of normal by using OCT.50 cases(98 eyes)of medium and high myopia received the test of automated static visual field as well.All the testing result were analyzed by using variance analysis(SPSS 10.0).Result:The mean RNFL thickness of high myopia(103.12±8.32um)was obviously thinner than the mean RNFL thickness of normal groups(P<0.01).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s,the RNFL thickness of high myopia in nasal,inferior and superior quadrants presented significant thinner(P<0.01),while the temporal quadrant presented thicker (P<0.01).86 eyes(87.7%)showed field abnormalities.Enlargement of the blind spot occurred in 65 eyes(66.3%),central relative scotomatas in 54 eyes(55.1%)and diffuse field defects in 29 eyes(29.5%).Conclusion:The RNFL thickness of high myopia presents thinner in nasal,inferior and superior quadrants while the temporal quadrant presents thicker.The appearance of visual field abnormalities are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high myopia.It is surly helpful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complication of high myopia an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glaucoma by synthesizing these two facts together.【Key words】high myopia;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visual field;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glaucoma近視的发病率高,而开角型青光眼常和近视相伴。

计算机自动视野计的临床应用

计算机自动视野计的临床应用

2020/11/23
重庆康华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检查步骤:
1.开机 开软件 新建患者 筛选模式 自选范围
•定量检测:系统首先对4个特定点 进行全阈值检测,然后按照4点阈值 均值并根据人眼视敏度随视角增大 而逐渐下降的特点,设置测试范围 内各测试点的初值进行测试。速度 适中。
•注:怀疑中央黄斑区有病变或青光 眼的病人不能做定量检测,应做自 动阈值检测。
•以上三项参数结合起来反映了报告单是否可信,如果各参数值 大于1/3,表示报告可信度低,需重新检测。
2020/11/23
重庆康华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
•标准值:是与患者同年龄段的正常人眼应该达到的视敏度
•缺损异度:是根据算术平均数所计算出的所有检测点的离散趋 势,数值越大表示缺损的范围和程度越严重或者形状越不规则。
视敏度:人眼对光的视力敏感程度。
视野检查仪作用:用于检查视野范围和视 敏度是否异常的仪器。
2020/11/23
重庆康华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二、正常视野
正常视野的两个含义:
1、视野的绝对边界达到一定范 围(上方55度,鼻侧60度,下 方70度,颞侧90度);
2、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视敏度 属正常(布点式遵循中心2426db,随着视角增大视敏度逐 渐降低的原则),除生理盲点 外,不应有光敏度明显下降区 或暗点。
2020/11/23
重庆康华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报告单分析结果
旧报告
•盲点监测、假阴性、假阳性:盲点监测也叫固视丢失率,它主 要反映患者在检测过程中的固视状况(配合状况);系统每隔 12个检测点就会出现一次盲点监测,盲点是不可见的,在检测 过程中如果患者响应了系统就自己记一次固视丢视,紧接着在 所检测过的点中随机抽取一个点进行复测,前一次所测的数据 (视敏度)以红色显示在旁边,复测所得的视敏度以黑色显示 在原来的位置,两次结果相比较,红色的数据小于黑色的数据 4DB记为假阴性,反之记为假阳性(差值在4个视敏度以内视为 相等)。假阴性表示患者对检测过程不理解,应该响应的时候 没有响应。假阳性表示患者主观配合能力较差或注意力分散, 不应该响应的时候却响应了。

视野检查单解读

视野检查单解读

视野检查单解读一、视野检查单概述视野检查单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评估眼睛视野范围的检查报告。

通过对视野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视觉功能和潜在眼部疾病。

视野检查单主要包括视野角度、视野范围、视野缺陷等指标,是眼科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

二、视野检查单的用途1.诊断疾病视野检查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眼科疾病,如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网膜病变等。

通过对视野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眼部疾病。

2.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已经确诊的眼部疾病,视野检查单可以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例如,在青光眼患者中,视野检查单可以反映眼压升高导致的视神经损伤程度。

3.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视野检查单的解读方法1.视野角度视野角度是指患者在固定眼位时,所能看到的最大角度。

正常人的视野角度一般在60°-120°之间。

2.视野范围视野范围是指患者在睁眼状态下,从眼前到周边所能看到的范围。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约为200°。

3.视野缺陷视野缺陷是指视野检查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如缺损、偏盲、中心暗点等。

根据视野缺陷的类型和程度,可以判断出相应的疾病和病情。

四、视野检查单的正常值与异常值1.正常值范围视野角度:60°-120°视野范围:约200°2.异常值表现视野缺陷:缺损、偏盲、中心暗点等五、视野检查单的临床应用1.眼科疾病视野检查单在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如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网膜病变等。

2.神经科疾病视野检查单也可以应用于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引起的视神经损伤。

3.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眼底血管,导致眼部病变。

通过视野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监测病情的变化。

六、视野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前准备患者应在检查前避免长时间用眼、剧烈运动和饮食刺激。

性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应用

性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应用
有诊断意义的报告 报告方式,要包含4个因素 对男性单纯性NG感染,敏感性可达95% 对女性NG感染,敏感性只有50% 不能作为诊断指标 不能作为判愈指标
显微镜检查临床意义
淋菌培养临床意义
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WHO推荐的淋病筛查的唯一方法 是判愈的指标 可以对疑似(或非生殖器部位标本)NG的菌株作进一步的鉴定 可进行NG耐药监测,PPNG、TRNG、QRNG 科研
性传播疾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应用
常见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诊断“金标准”
淋病 淋球菌培养 梅毒 暗视野检查+TPPA(FTA-ABS,WB) 沙眼衣原体 衣原体培养+核酸扩增技术 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培养 生殖器疱疹 病毒培养+核酸扩增技术 尖锐湿疣 核酸杂交和核酸扩增技术 HIV/艾滋病 蛋白印迹试验+HIV抗原检测 滴虫性阴道炎 湿片法+毛滴虫培养 细菌性阴道病 G染色查线索细胞 软下疳 细菌培养+核酸扩增技术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衣原体培养+核酸扩增技术
两类血清学方法临床意义的比较
RPR类: RPR等试验可用于大标本量的筛查? RPR定量可排除生物学假阳性? RPR是疗效判定的指标 RPR是疗后随访的指标 RPR用于判定是否血清复发
TPPA类: 是金标准 TPPA等试验是确诊指标 在HIV感染者中,血清学试验可发生难于解释的现象,若怀疑梅毒感染应作HIV检查
面对当前梅毒血清学检测存在的问题,即将有策略五…
梅毒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流程
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
不能开展暗视野、IgM
采静脉血、RPR定量
能开展暗视野、IgM
阴性
诊断先天梅毒感染
阳性
治疗、随访
18月TP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疾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半是黄斑受损或乳斑束神 多见于黄斑疾病,如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区出血
经纤维受损所至
渗出,斑痕形成等;某些青光眼。中浆,黄斑缺损等
3
位于中央固视区的暗点与 哑铃状暗点 生理盲点相连接成哑铃状
可能与乳斑束神经纤维受损 多见于青光眼,有时也可见于烟和酒中毒
有关
的病人
鼻侧阶梯 旁中央暗点
弓形暗点 环形暗点
电脑自动视野计的应用
一 BIO-1000 型电脑自动视野计的概述 1 主要结构 微型计算机系统、彩色喷墨打印机、视野计测试半球(CCD 摄像 头)、电动腮托、电动升降机、应答器。 2 主要性能 能针对易损区(黄斑区、旁中心区、中心视野)分布检测点,具有 实时的瞳孔监视系统,计算机可发出语音提示病人应注意的事项。 3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各级医院、医疗研究单位,开展青光眼的辅助诊断和研 究。 二 检查参数 1 视标亮 0~30dB 2 视标大小 Ⅲ号 3 视标持续时间 200~500ms 4 视标间隔时间 300~800ms
视野检查的临床应用
视野学的基础知识
一 视路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1 视网膜 细胞 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起连接作用的细胞:双极细胞、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 向视中枢传导神经冲动的细胞:神经节细胞 神经纤维 平面 乳斑束
上下方弓形神经纤维 鼻侧放射状神经纤维 纵面 深层(靠近脉络膜) 起源于视网膜周边的神经纤维走行于
9
(1)糖尿病 0~60° 56 点(阈值) (2) 神经病学 0~20° 20 点(阈值,垂直径线两侧) (3) 鼻侧阶梯 30~60° 14 点(阈值,视野鼻侧) (4) 中央低视力 0~30° 60 点(阈值) (5) 上睑下垂 ≤80° 43 点(筛选,上部视野) (6) 颞侧新月型 60~80°23 点(阈值) (7) 盲点区 57 点(阈值) 四 视野机操作与使用方法 1 开机和关机 2 受检者准备 (1)示教和指导。(2)用眼罩遮住未测眼。(3)安置位置。(4)凝视 固视灯。 3 计算机屏幕操作 (1)建立病历档案,注意一定要输入年龄。(2)选择检测项 目。(3)点击眼别。(4)参数设置。(5)开始检测和盲点确定。(6)保存和打印报告 单。 4 仪器的保养和维护 (1)保持反射罩的清洁和光滑,可用干净白毛巾蘸取少 量淡肥皂水轻轻擦拭。(2)每次检测完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应答器和腮托。(3) 不要频繁开关机。(4)仪器不用时,一定要罩上防尘罩。
视野的检查
一 光及其计量单位 背景光亮 asb 光标强 dB
二 原理 1 动态视野检查 将同一刺激强的光标从周边不可见区移向中心可见区,以 探测其刚好能被看见的位置。 2 超阈值静态检查 在某一光标的等视线范围内,该光标属超阈刺激,超阈
5
值的光标更易被看见,若在一等视线范围内某处看不见理应可见的超阈值光 标,则可能存在异常。 3 静态阈值检查 在视野中某一点呈现一系列不同刺激强的光标,50%可见性 的光标刺激强即该点阈值。 三 程序和方法 1 程序 筛选 一般 普查、特殊职业人员体检
特殊 主要针对疑有某种特殊疾病的患者 阈值 定量、随访、科研 2 方法 对比法 主要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卧床、儿童、智力低下者难
以完成较复杂的视野检查时。 视野计 动态
静态 静态阈值 超阈值静态
四 影响因素 1 年龄 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平均敏感性下降,等视线向心性缩小。按 Octopus 的标准,年龄每增加 10 岁,平均光敏感下降 1dB。 2 受检眼的明适应或暗适应程 在暗适应状态,除黄斑中央凹外,视网膜对 光的敏感性提高;反之,在明适应状态,黄斑部的功能处于最佳状态。视野计 恒定的背景照明除与光标刺激形成一定的对比外,另一重要作用即维持视网 膜的适应状态。(1)因此,在做视野检查时,受检眼应充分适应视野计背景照 明,否则不同适应程可使视网膜处于不同的应激状态,得到不同的视野检查 结果。多数视野计的背景照明标准为 31.5asb,接近普通办公室照明,在这种
1
处视神经纤维形成半交叉,即来自于双眼鼻侧半视网膜的神经纤维相互交 叉至对侧,而来自于双眼颞侧视网膜的神经纤维不交叉。 4 视束 起源于视交叉后部,分为左右两支向后绕过大脑脚止于外侧膝状体。
左侧视束 左半视网膜的神经纤维 右侧视束 右半视网膜的神经纤维 5 外侧膝状体 为丘脑的一部分。起源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在外侧膝 状体更换神经元后形成视放射。 6 视放射 上 对应下方视野(传递上部视网膜神经冲动)
7
同时受测试者也要神志清醒。 6 学习效应 初次接受检查者在再次复查时,等视线常比初次结果略大,这 种通过熟悉检查程序而使视野扩大的效应称为学习效应。 7 文化水平 8 其他 (1)过长的检查时间会使受检者疲劳,假阳性增多,其结果不稳定也 不可靠。一般认为视野检查每眼不宜超过 15_~20 分钟。(2)上睑位置,检查 时应将瞳孔完全暴露出,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对于上睑下垂者,应用胶布将 上睑提起。
视野向心性收缩表现为:整个视野的周边出现相对或绝对性缺损,并有向 心性发展的趋势。
4
功能性 癔症 表现为管状视野、螺旋形视野、色视野颠倒。 器质性 视网膜变性、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晚期青光眼及双侧同
向偏盲之后。 其它 奎宁、水杨酸中毒,此外年龄、瞳孔缩小、屈光间质浑浊也可造
成这种视野改变。 4 普遍敏感性下降
区在鼻侧周边水平合缝相连接
受损
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中心管状
视野或/和颞侧新月形残留。
2 局限性缺损 (1) 颞侧扇形缺损 颞侧视野出现尖端指向生理盲点的扇形或楔形缺损。可以 是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 (2) 象限性缺损 即缺损占据视野的一个象限,多见于视交叉以上的视通路 上的损害和病变。 (3) 偏盲 视野缺损一半称为偏盲,多为直切,也可为横切。盲区的边缘可以 直线垂直通过注视点,把视野分为两半, 也可避开中央固视区,在中央保留 一小部分视野称为黄斑回避。直切常见于视交叉及视交叉以上的占位性疾病 或颅脑损害;横切多见于上半部或下半部的视网膜损害。 3 视野向心性收缩
8
5 视标颜色 红色 ≤10° 黄色 >10°
6 固视灯 一点固视 绿色 7 背景光亮 31.5asb
三 检测项目 1 阈值测试程序 (1) 旁中 0~25° 56 点 普查、青光眼、视神经疾病 (2) 周边 30~60° 58 点 视网膜、青光眼疾病 (3) 黄斑 0~10° 48 点 黄斑、视网膜、视神经、晚期青光眼疾病 2 筛选测试程序 (1) 周边 30~60° 58 点 周边筛选、视神经、视网膜、青光眼 (2) 0~75° 142 点 全视野筛选、视神经、视网膜、青光眼 3 快速阈值测试程序 (1) 中央 0~30° 60 点 普查、青光眼、视神经、视网膜疾病 (2) 周边 30~60° 58 点 视网膜、青光眼 4 青光眼测试程序 (1) 中心阈值 0~30° 60 点 普查、青光眼、视神经、视网膜疾病 (2) 青光眼阈值 0~30° 66 点 青光眼 (3) 中心筛选 0~30° 60 点 普查、青光眼、视神经 (4) 青光眼筛选 0~30° 66 点 普查、青光眼、视神经 5 特殊测试程序
近生理盲点较窄,而远离生理盲
点端较宽。
位于固视点的上或下,与生理盲点 视网膜颞侧弓形神经纤维束 青光眼视野损害的典型特征,也可见于视神经供
相连,并向周边呈弧形扩展,鼻侧宽于受损
血不足以及任何位于视神经和视交叉间的神经
颞侧。
纤维病变,或视乳头病变。
上下方弓形暗点环绕中央固视
视网膜颞侧弓形神经纤维束 青光眼的晚期表现
2
(1) 范围:单眼上方 56°,下方 74°,鼻侧 65°,颞侧 91°,约成不规则的 椭圆形。 (2) 各部分光敏感正常。除生理盲点外,正常视野不应该出现光敏感下降的区 域和暗点。中心固视点的光敏感最高,随着偏心增加,光敏感下降。 2 生理盲点 颞侧距中心固视点 15.5°,水平径线下 1.5°。 3 对称性
中 对应黄斑部 下 对应上方视野(传递下部视网膜神经冲动) (下部的神经纤维在行程中与内囊的感觉、运动神经相当接近,因此,内 囊病变常常引起双眼同侧上象限性偏盲和对侧偏瘫。) 7 视皮质 位于枕叶距状裂上下唇 上唇 对应下方视野(传递视网膜上部神经冲动) 枕尖 对应黄斑部 下唇 对应上方视野(传递视网膜下部神经冲动) (双眼视野并没有完全重叠,在视野的颞侧大约 30°范围是单眼视觉, 与这部分视野相对应的神经纤维位于视皮质的最前方,该区的损害可引起对 侧眼单眼视野缺损,典型表现为颞侧“新月形缺损”。更常见的是枕叶中后部 损害引起的双眼同侧性偏盲伴对侧眼颞侧“新月形回避”。) 二 正常视野 1 正常视野 当正常眼(单眼或双眼)固视下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正常视野。
6
照明条件下,视网膜通过自动调节适应该照明水平。 暗光背景下,对视野缺 损的检出更为敏感。有的视野计,如 Octopus,背景照明为 4dB 的暗背景。背 景越暗,所需适应时间就越长。(2)最重要的是,每次做视野检查,视野计的 背景照明必须一致。(3)对于视力极差(<0.1)的患者,应关闭背景灯,增加固视 灯亮,使用大光标。(结果应在报告单上注明,该结果无法进行比较,只能评 价疾病的进程情况。)(4)保持暗室环境。 3 瞳孔大小 瞳孔过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实际视网膜照明减少,从而可 能引起平均光敏感下降或等视线向心性缩小。瞳孔过大,可增加晶状体的像 差效应,减小景深,影响视网膜的成像质量。一般视野检查时,要求瞳孔直 径>2.5mm,但不需要过大,扩瞳患者不能做该检查。 4 屈光不正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不能使光标在视网膜平面形成焦点,而未形 成焦点的模糊物象比实际物象面积略大,亮略暗。在视野检查中,一个模糊 光标对视网膜的刺激强的影响取决于视网膜成像的部位。首先,与中心视网 膜相比,周边视网膜有更好的空间积累效应。物象面积增大所增加的光刺激 强可在一定程上弥补物象亮降低所减少的刺激强。因此,在检查 35°以外视 野时,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小。然而,在空间累积效应相 对较差的中心视网膜,可因未形成焦点的模糊光标亮降低,以及光标与背景 的对比减小,使有效刺激强下降,从而可产生假性弥漫性光敏感降低或等视 线向心性缩小。因此,在做中心 30°范围视野检查时,应常规根据受检眼的 屈光状态和受检者的年龄选用合适的矫正镜。 5 固视情况 在视野检查中,固视的好坏对结果的精确性影响很大。良好的 固视也是完成视野检查的必要条件,固视不良者,甚至生理盲点也不能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