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和白云
形容乌云的词语

形容乌云的词语1、白茫茫琥珀色银灰色卷积云雾蒙蒙积雨云铅灰色火烧云乳白色2、云开见日拨云见日若有若无重云如盖如烟如雾浓云蔽日彩云绚丽3、天高云淡满天阴霾若隐若现白云ssgs 密云不雨云雾迷蒙黑云压城4、重云如铅飘荡不定乌云遮日云空广漠乱云飞渡云封雾绕或散或聚5、白云朵朵片片浮云流云奔流云海奇景画桥不定红霞万里白云例如山6、阴云遮天云雾变幻云开雾散云雾弥漫云海苍茫翻云覆雨云轻如棉7、拔云见日云淡天低无奇不有乱云飞舞天光云影云雾氤氲时薄时厚8、阴云密布彤云密布忽淡忽厚彩云满天云雾消散云雾簇拥云彩飘飘9、云海茫茫乌云跳跃向云ssgs 瞬息万变云朵如絮云幕滴水乌云压城10、满天阴云弥漫一色向云缭绕游来游去光茫万丈1、云兴霞蔚:象云霞荡漾涌入出来。
形容景物美好绚烂。
2、云遮雾障:云雾遮挡视线,看得很模糊。
3、朝云暮雨:暮:傍晚。
早上就是云,晚上就是雨。
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来喻指男女的欢会。
4、风云际会: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
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5、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云雾弥漫,并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6、游响停云: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7、咏月嘲风:指描绘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匮乏的文学创作。
8、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
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9、平步青云:平:稳定;步:奔跑;青云:高空。
指人一下子升至很高的地位上去。
10、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11、不知所云:云:说道。
不晓得说道的就是什么。
言语纷乱或空洞,令人摸不着头脑。
12、蔽日干云:挡住太阳,直冲云霄。
形容十分高大。
13、镂月裁云:雕刻月亮,剪裁云彩。
比喻手艺极精致。
14、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
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15、如坐云雾:象趴在云里雾里。
比喻头脑迷糊,无法辨析事理。
16、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
中班语言教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含课件

《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引导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天气变化。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描述天气变化的词语。
3. 开展合作表演活动。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
2. 故事书《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
3. 白云、乌云的手偶。
4.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白云和乌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什么天气的象征?”2. 故事讲解:教师手持手偶,讲述《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天气变化,并学习描述天气变化的词语。
3. 故事讨论:教师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是怎样应对天气变化的?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天气变化?”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和颜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场景,并运用故事中学到的描述天气变化的词语。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并向家长介绍自己在学校画的天气场景。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照片或视频记录下自己在家模仿故事场景的表演,下次上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和对天气变化词语的掌握情况,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合作表演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环节中对天气变化的描述能力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天气场景的创造性和描述准确性。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分享故事和表演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实际天气变化,尝试用学到的词语进行描述。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与家长共同指导幼儿进行天气主题的亲子绘画。
云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云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范文1:云预测天气变化,我们常说「乌云压顶雨满堂,白云拜月日华光」。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借助云朵预测天气。
云彩的特征可以反映天气的变化,让人们在户外活动时提前做好准备。
乌云压顶,是指天空暗沉,低垂的乌云覆盖了整个天空,表示下雨的概率非常大,很快就会下雨。
这时候,我们需要做好避雨的准备,如携带雨伞或穿上雨衣。
白云拜月,是指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云,其间河流犹如银带,大自然的美景让人叹为观止。
这时候,表示天气晴朗,没有降雨的可能,我们可以安排户外活动,享受阳光的温暖。
以上是「乌云压顶雨满堂,白云拜月日华光」这个谚语的含义。
我们应该利用云彩的特征来预测天气变化,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做好准备,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写作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云预测天气的方法,详细解释了谚语「乌云压顶雨满堂,白云拜月日华光」的含义,倡导人们应该利用云彩来预测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活。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用词分析:本文用词朴实、易懂,涉及大量的天气名词,如乌云、白云、彩云等,便于读者理解。
同时,重视表达清晰,注重词语搭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使得整篇文章非常利于阅读。
范文2:我们常听到的谚语「燕子飞低天气转,乌云多了雨在看,太阳西斜去睡觉,青蛙呱呱雨要到」,这些谚语用人们的观察和研究构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不难看出古人对天气的重视。
燕子飞低天气转,指燕子经常出没的活动区域缩小,离地面越来越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天气会变得异常寒冷或多雨。
此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暖以及带上雨具。
乌云多了,雨在看,意思是天空中的乌云不断增加,而且看起来越来越像下雨了。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朵的颜色和厚度,来判断雨的时间和程度,做好防雨措施。
太阳西斜去睡觉,预示天气将变得寒冷,是因为太阳在西边的时间越来越短,代表着白天会越来越短,而夜晚会越来越长。
此时,我们需要多注意保暖措施。
青蛙呱呱雨要到,是指青蛙在天气将要变化时大声叫喊,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天气会变得异常寒冷或多雨。
描写白云的好词好句摘抄

描写白云的好词好句摘抄描写白云的好词好句摘抄白云一朵朵开放在山谷里,显示出朦胧、干净和神秘,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莲。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白云的好词好句摘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好词1、白云云层乌云彩云2、云海云彩云卷云丝3、祥云云朵淡云浮云4、浓云蔽日飘忽不定千变万化5、云山云海彤云密布瞬息万变6、白云漂浮云雾缭绕云海奇景7、柔和似絮阴云密布云开雾散8、万里无云天高云淡乌云翻滚好句1、一望无际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清晨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轻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万物自由地生长着,显得格外美丽。
2、白云,像棉花,像浪涛,像积雪,自由的飘荡着。
3、流云奔涌,群山浮动。
滚滚的云流翻山而过,直泻深谷,似流水瀑布,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这就是庐山有名的瀑布云。
4、云,起自湖上,前簇后拥,推上山来。
直飞到一千二百米高的含鄱口悬崖上,在人的身前身后涌来退去,飘飘荡荡。
人行云中,好像蒙上一层纱幕的舞台,看不真切舞蹈者。
5、有时,它涓涓细流,翻过小天池山,形成一线,入幽谷。
有时,它银丝缕缕,经过小天池山的每个山口,形若玉帘抖落而下。
有时,它又似奔腾的江河,翻过大目山顶,汹涌澎湃,飞流直下,一泻千尺。
6、现在还有几片残云在天空飘浮,非常漂亮,而且形状和颜色都是极其怪诞的——有的是软软的,像一缕一缕的烟,有暗蓝色的,也有青灰色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像断崖绝壁,有暗黑色的,也有棕色的。
一片一片的深蓝色天空从这些云中间和善地露出脸来窥探。
7、看那朵白云,他张开着嘴,像一只鳄鱼盘旋在空中。
不知道什么时候,慢慢的行成了长长的一条巨龙,那眼神,那牙齿,那爪子。
不知道是哪位艺术家来了,把这条白色巨龙雕刻的徐徐如生。
8、杰西不由得端祥起一朵云来:它的样子像一张脸,五官粗犷,浅薄,神情好似在嘲弄人。
但十分坚定。
上面有眼睛,模糊的鼻子,以及嘴巴的轮廓。
脸上的表情模糊不清,却在揶揄人。
9、仰望蓝天大多有白云衬托,那些变幻莫测的云,或流动,或停驻,有意无意地为蓝天添了装饰;平视蓝天则是无边无际的素面,满眼都湛蓝或者蔚蓝的颜色。
幼儿园中班教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幼儿园语言教案教学背景该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班教学,针对3-4岁儿童开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学会通过故事角色塑造,进一步了解云的种类及特征,并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四种云的名称,并知道它们的特征。
2.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与互动游戏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提高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地与他人沟通。
3.增强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能够更加出色的完成后续的课程。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通过听故事,探索云的种类和特征。
2.鼓励孩子们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提高其互助合作能力及团队意识。
3.鼓励孩子们学会珍惜天然资源,获得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本次教学计划用时约30分钟。
教学内容1.云的种类与特征。
2.故事《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阅读与理解。
3.角色扮演与互动游戏。
教学重点1.学生学会四种云的名称和特征。
2.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带领孩子们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将课堂内容四种云的特征形象化。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步骤一以云朵图片为背景,带领孩子们认识云的四种类型,并一一介绍其特点。
四种云的名称和特征如下:•积云:沙包形的白云,多在晴朗天气出现。
•卷云:长形的白色云层,常在山区出现。
•雨云:深色的云层,容易带来降雨。
•乌云:颜色较深的云层,通常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步骤二通过口头阅读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并核对各自的理解结果。
步骤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互动游戏。
比如,对于《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一文中的情节,以故事读者为裁判,将全体孩子分为两个组,让一组扮演白云家人,另一组扮演乌云。
在场馆内相互追逐,体验所扮演的云所具有的特性。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不同特点。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感知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白云妈妈、乌云朵朵的图片,故事课件。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场景。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注意语气、表情,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
(2)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特点,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故事讨论(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讨论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不同特点。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会有这样的特点?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4.故事表演(1)教师将故事分成几个部分,让幼儿分角色表演。
(2)教师指导幼儿表演,注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5.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师提出延伸活动,如: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讲述这个故事,或者画一幅关于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画。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注重语气、表情,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
2.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表演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情感态度。
同时,也让幼儿了解到自然现象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在讲述故事时,通过变化语气和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有一天,天空出现了两位不一样的云朵朋友,你们猜猜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2.在幼儿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例如:“乌云朵朵为什么哭了?白云妈妈是怎么安慰她的?”教学难点: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发现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如:“谁能告诉老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2.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幼儿理解白云和乌云在大自然中的角色和意义,如:“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在大自然中有什么作用呢?”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天空的云朵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幼:白色的!还有的时候是灰色的。
[精华]白云为什么是白色,乌云为什么是黑色
![[精华]白云为什么是白色,乌云为什么是黑色](https://img.taocdn.com/s3/m/e2a6bf9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a.png)
白云为什么是白色,乌云为什么是黑色白云为什么是白色,乌云为什么是黑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太阳为什么是红色散射有瑞利散射、丁铎尔散射、喇曼散射之分。
“蓝天”、“红日”问题属于瑞利散射类,散射中心是气体分子,其尺寸比光波的波长小三个量级。
“白云”、“乌云”问题属于丁铎尔散射类,散射中心是透明的液滴,其尺寸多半在微米与亚毫米之间,即与光波的波长相近,或是比后者大1~2个量级太阳的本色既不是红色,又不是绿色,而是白色。
维恩定律是揭示黑体辐射谱中最强的单色成分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是说多色光引起的色觉由最强的单色成分决定。
“白”是多色光的综合效果,是视觉效果。
视觉意义上的多色光的“色”是属于主观的感觉,它与纯客观的单色光的“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彩电屏幕能显示黄、橙、紫等种“视觉单色”,但这些色中实际上完全不含黄、橙、紫的单色成分,它们都是由红、蓝、绿三种单色成分按适当的比例配成的具有单色视觉效果的“三色光”。
瑞利定律(散射光强度反比于波长的四次方)是专对分子散射而言的。
利用瑞利定律不难证明:白光受散射后,散射光中的蓝光(~0.45μm左右)的强度是红光(~0.65μm左右)的4~6倍。
白天除了早晨和黄昏时分以外,人们视野内的大气基本上是受到白光的照射。
晴天来自天空的光都是空气分子的散射光,其中蓝、靛、紫成分占80%左右。
靛、紫两种成分在太阳光中占的比例本来就不大,因而天空呈现蓝色。
从上午8时至下午4时,太阳的直射光中遭到散射的部分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有哪个傻瓜愿意用肉眼直接看太阳,那么他看到的就一定是白色圆盘,不可能是“红太阳”。
但是在日出和日落之时,人们看到的太阳确实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此时的直射光线要在几乎与地面相切的方向上长距离地穿过稠密的大气层,直射光中的每一种单色成分都按指数律衰减,短波成分迅速消逝了,最终自然是红光占绝对优势。
尽管日出和日落之时的直射光是红色的,但夕阳斜照下的白色墙壁不是呈现红色,而是呈现橙黄色。
中班语言教案《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

03
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应及时给予
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
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如绘本、动画、音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白云和乌云的基本特征 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课程时长与安排
课程时长:30分钟。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谜语或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 兴趣。
实践环节(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或绘画等 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白云和乌云的理解。
课程安排
学习环节(1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了 解白云和乌云的特征及其与天气的关系;鼓励幼儿运用 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描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家长对活动的评价
向家长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看法,包括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效 果等。
家长对孩子们的表现的评价
请家长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并给出他们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家长和孩子们的反馈,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 学效果。
总结本次教学经验,为下次教学做准备
1 2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分析本次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
本次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了白云妈妈和乌云朵朵的故事 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缺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发挥。此外,部分学生在课 堂上的表现不够积极,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