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的中考作文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7篇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
而今天,我要向大家说说的是端午节。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年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还会去看赛龙舟呢,十分热闹!传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的一位大诗人屈原。
人们会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是为了以防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赛龙舟也是为了驱赶鱼类。
午饭过后,妈妈、婆婆、阿姨一起搬着几个凳子到外面,还搬了一大盆糯米和各色各样的馅儿,有豆沙馅儿、红豆馅、蜜枣馅等。
说是包好了给邻居家的老奶奶,老爷爷吃几个,再分几个给亲朋好友吃,剩下的就自己吃。
也是呢,懂得分享才会更快乐!“加油,加油!”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原来啊,浦阳江上在赛龙舟啊。
共有五支龙舟,参赛选手们紧张地准备着,只听着一声号令,这五支龙舟如离弦般地飞出去,桨手们都个个都身强力壮,并有节奏地划着般,当船桨接触水面的一瞬间,江面就溅起了白色的浪花;鼓手站在船头,用尽全身力气敲着鼓,控制着船速度;舵手,站在船尾掌控着船的方向。
江岸两边的观众人山人海,屏息凝神地关注着这场比赛,有些人还大声吆喝起来:“加油!加油!要追上来了!”还有些小孩子都围着江边跑来跑去,别提有多高兴了。
因为看到了如此热闹的赛龙舟比赛,老人家的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
端午节,实在太有趣了,对了,我还得回家吃香喷喷的肉粽呢!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2郭承恩端午节快要到来了,朔州日报小记者工作站举行了一次“亲子寻宝”拓展活动,就在沙楞河度假旅游村。
这天,我和妈妈早早的起了床,上了大巴车。
在车上我们一起唱歌,进行自我介绍,非常开心。
我想,这次活动一定很有意思!我和妈妈被分配到了水木清华一组,活动就此开始了!第一关,我们水木清华组得到的提示是“___,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由此我们推测出第一关肯定是逆水行舟。
我们穿上救生衣,上船了。
我们组根本没有人会划船,于是就拿着船桨左一下右一下地划,用不了两分钟的路我们却划了五分钟多,在路上,船左右晃动,我心惊胆战,生怕船翻了!后来我才知道,我那简直是杞人忧天。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5篇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5篇作文家乡的端午节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作文家乡的端午节2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10篇)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10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在我们家乡还把端午节叫做“五月端午”,因为它是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而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粽子节”,因为在这几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粽子。
不仅如此,端午节的习俗也很多呢。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虽比不上春节、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户户也是很重视的。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在进入阴历五月初一这一天,妈妈就把提前买好的红葫芦贴在了门口,和窗棂外面。
贴葫芦也有讲究,葫芦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问妈妈为什么要贴葫芦,还要这样去贴。
妈妈说:“端午节贴葫芦,挂葫芦是为了趋灾避邪保安宁的。
”“那为什么口朝上呢?”“听老人们说是为了把毒虫,灾难全都收起来,让家家户户安宁。
”妈妈笑着说。
原来如此啊。
当然贴葫芦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到了五月,正是蚊虫开始活跃的时候了,家里的老人们,也爱把剪好的葫芦缝在小孩的衣服后背上。
在肩头还要缝上一个小布老虎,以求平安。
妈妈说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衣服,但是我已经不记得了。
初一这一天我们还要吃鸡蛋,至于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反正妈妈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里的每个人都要吃上几个。
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门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驱蚊避邪的。
晒干的艾草还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给我,当然这也是保平安的。
这一天重头戏就是吃粽子。
妈妈早早的就把米、枣、叶子泡上。
泡好后大家就开始包,一个个粽子就在大人们的手中包好了。
煮熟的粽子透着叶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枣甜甜的,真好吃!我真的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祝福。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故乡的端午作文(通用20篇)

故乡的端午作文故乡的端午作文(通用2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的端午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乡的端午作文篇1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秦国灭楚国之后,爱国诗人屈原悲愤极了,便跳入汨罗江自杀。
两岸的民众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糯米粽叶包成食物投入水中供鱼虾食用。
端午节由此而来。
这个感人的来历使我对端午节喜爱有加。
端午节主要有吃粽子、戴花绳、带荷包、插柳条这几件风俗活动。
去年我们在老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首先是包粽子,吃粽子。
妈妈买来了糯米和粽叶。
奶奶将粽叶几下折成一个奇怪的菱形,然后用勺子往粽叶里倒入糯米,放入几颗枣和葡萄干,接着包好粽皮,用细绳扎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妈妈和奶奶手法很熟练,包起来井井有条;每一个粽子都那么饱然,棱角分明。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一煮,顿时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奶奶用漏勺将粽子一个个打捞出来。
我嘴很馋,每次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拿走一个。
“小机灵鬼!”奶奶不忍心骂我,每次都这样说。
粽子香甜可口,嚼一嚼,糯米的甜味里透着淡淡的枣香,让人吃了还想吃。
戴花绳和戴荷包也是端午节风俗之一。
尽管,我并不喜欢这项活动。
奶奶用五彩的丝绳制成花绳,戴在手腕和脚裸上。
据奶奶说,这样可以防止被蛇咬。
奶奶绣的荷包十分好看,一只褐色的雄狮张牙舞爪,长长的鬃毛倒竖着,身上还有一些花纹图形和金色的小铃铛,狮子的四个爪子分别挂着一条线,每条线上是三个生肖动物,四条线合起来,正好有十二个生肖。
插柳条是为了避邪,但它插的地方也有讲究,一般插在房檐或门上。
端午节那天,我和奶奶从柳树上折下了较好的枝条四五支,拿回家中。
爸爸顺着木梯爬上房檐,在适当的位置,插好柳条。
怎么样,故乡的端午节别有一番风味吧!故乡的端午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甘肃陇南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虽没有都市的繁华,但有着自己的风韵,尤其是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作文(通用37篇)

家乡的端午作文家乡的端午作文(通用37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作文(通用3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端午作文篇1时光流转,古代,屈原含冤投江而死,他那一身正气惊天动地,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中各种花哨而令人兴奋的游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美丽的传统,人们在粼粼波光上划着龙舟,听着呐喊加油的节奏,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茶鸡蛋,小孩子们系着各种五花八门的红线,与此同时,与传统一起定格在人们心间的便是屈原那高大的身躯!回到现实。
又逢一年端午佳节,早晨,刚起床,一股艾草的香味扑鼻而来,空气中参杂着端午节特有的气息;中午,一个个独特的粽子传播着一种诱人的味道,一个个白净的鸡蛋上变魔术般的出现了一道道咖啡色的细纹,在这独特的节日里享受独特的佳肴,每个家人脸上都带着一种透明的笑,那种比彩虹泡泡还清澈的快乐从心底浮起;晚上,与妈妈在人来人往的夜市中走着,也许正是这一个个人身上散发出的节日气息,构成了一幅热闹的画面。
这一天中细节太多,多得难以说完,收获太多,多得令人意外,当然也有一些遗憾,足以让我慢慢弥补,这个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玩味十足的一天我却更偏爱这种独有的节日氛围。
端午节,悲伤的节日演变成了喜气洋洋的人来人往,但在开心之余,我想无论哪一个人有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在心里纪念的屈原,清澈的水洗清了流言蜚语,我忽然觉得,如果他看到现在的一切一定会瞑目了。
家乡的端午作文篇2节日指出谁说的端午,传闻千古是屈原。
这是端午节,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是我的家乡长江以南的苏州的一个盛大的节日。
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按习俗在门上挂绿艾草,洒黄酒驱蚊,孩子的脚踝和手都用彩色丝线包裹,据说是辟邪求平安。
我不太了解这个习俗,因为我一直被美味的粽子所馋。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通用12篇)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通用12篇)不同的地方过端午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通用12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我的故乡是江苏沭阳,每当端午事节,人们都会包出各种各样的米棕,琳琅满目。
当然十分好吃,香甜可口每到端午节的前一天,爸爸妈妈就会到河边采一些苇叶用来包粽子,爷爷奶奶则去选购一些包粽子的必须品——糯米和各样的花生,红豆等材料准备足了,我们整个下午都在包棕子端午节一早,爷爷就去买雄黄。
雄黄可以预防各种瘟疫疾病所以我们在端午节戴雄黄,喝雄黄酒。
妈妈和奶奶在帮妹妹洗澡。
端午节洗澡可不同于平常。
先端来一个大澡盆,然后放上昨天摘来的草药,放在盆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拿出来洗澡。
在我们这里十岁之前都要这样。
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也酿好了,大家终于要吃饭了,我拿起一个粽子那翠绿的粽子一看就很有食欲,一剥开,一股清香扑鼻。
那白白的棕身上镶着两颗红枣。
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色香味聚全,这就是我家乡的粽子。
每当端午时节,我都分外高兴,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端午节,也是我们很多民族的风俗节日。
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风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而在我们家乡过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看赛龙舟。
提到吃粽子那是没得说,我们这的粽子可是超好吃的哟!吃一口让你终身难忘。
这粽子通常扎成五角塔状、四角扁状,这四个角成菱形的。
粽子也分大棕小粽。
粽子要用糯米来做,多用猪肉、绿豆、墨鱼、虾米等做馅。
包粽子还有特有的包粽叶,那叶子好像只有我的家乡才有哦!粽子怎么做我就不多说了,因为这是秘密。
我来说说粽子是怎么样好吃的,怎么的让你回味无穷。
叶子的清香渗进粽子里,打开粽子,香味顿时弥漫到了整个屋子,还没吃到嘴里就已经为它陶醉了。
吃到了嘴里,就有一种鲜嫩滑腻中香气扑鼻的感觉。
那真是无法形容,让你不禁的说道:“好吃,好吃,这粽子真好吃!之类的话。
如果你吃了粽子还不过瘾,那就让我带你去看赛龙舟吧!那是每年端午节都举办的。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8篇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有特色。
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汉阴的端午节吧!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重五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的家乡汉阴,也特别重视端午节这个节日,过端午节前一天,人们就开始包粽子了,关于清香美味的粽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怨怒投汨罗江里。
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希望这样鱼虾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我们这的端午节可热闹了,每当这天来到时,我们都会在爸爸他_的带领下穿上新衣服,备送厚礼到外公外婆家去追节,外公外婆也拿出粽子、咸蛋让我们品尝,然后外公外婆就准备好丰盛飞午餐,同我们一起在餐桌上享受美食,祝福彼此,欢生笑语不断。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来汉阴过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到时候你一定会大饱口福和眼福的。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2“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
”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最早记载于《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别名,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天中节”等,都是和民间习俗有关的一些生活细节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通用7篇)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通用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1在我的家乡豫南,端午节是除了春节和中秋节之外另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关于屈原的历史传说,在比我们更远一点的南方,还会有龙舟比赛,我们这里没有,这里之所以说隆重是因为它有序幕、高潮、还有尾声。
它的序幕大约提前半个月就开始了,或者更早,村里的闺女媳妇们提前准备五彩线还有做各种香包的配料,据说孩子带了五彩线就不会被蛇咬了,可能是因为五彩线的样子和老家的无毒小花蛇长的很像吧?带了香包,小孩子就不会被蚊虫叮咬,因此村里的大闺女小媳妇老早的都开始忙碌起来了,小孩子们就像跟屁虫,和她们一起跑来跑去凑热闹,对于小一点的姑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知不觉的也就会配五彩线、会缝香包了。
五彩线就是五种颜色的线搭配在一起做成的,端午节戴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踝、还有脖子上,家里的彩线不是很齐全,没有关系,有白线就可以了,因为可以用白线染出黑线、绿线、黄线、红线,五彩线做法非常有趣而且环保,我们用锅灰来染黑线、用灰灰菜染绿线、用苋菜染紫红色、用藏红花染出橙黄色。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2“柳叶青,梅子黄,家家户户过端阳。
”今年公历6月12日是又一年的端午节。
到了端午节,我就不然的想起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的粽子。
说起端午食粽这一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至于粽子的缘起,大多数人认为那只不过是纪念屈原这一榆木疙瘩而已。
此说的依据是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
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区回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
谓回日:闻君当见祭,甚善。
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绿丝缠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
回依其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端午节的中考作文家乡的端午节的中考作文1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夏季即将来临,这让我想到一个夏天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春秋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不被楚王赏识,遭受官员排挤,被流放在外,屈原虽被流放,却仍然心系祖国,看着楚国渐渐衰败,屈原忧愤不已,最后跳进汨罗江自杀。
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也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包儿。
而在我的家乡,这些习俗却颇有不同,下面我就与大家说一说我眼中的“家乡的端午节”。
粽子那是必不可少,可是我家乡的粽子却与大家眼中的粽子大相径庭,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家乡的粽子用法、用量都极其简单,只需在端午节前几天将糯米、粽叶采购完毕。
把粽叶洗净,糯米泡软,就步入下一步——包粽子了。
粽子的馅中也只需包入糯米,吃时,也只蘸糖,虽然十分简单,但却令人回味无穷。
在端午节这天,早晨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鸡蛋。
薄皮馍卷鸭蛋和韭菜盒子,非常丰盛,现在你就明白了家乡的粽子,为什么这么简单了吧?端午节这天家家门前还要挂“桃老虎”呢!你肯定要问:什么是桃老虎呀?它是用桃叶和纸做成的挂件,现在这门手艺只掌握在家里奶奶辈的手中。
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提前准备好的桃树叶折成老虎耳朵样的圆弧形,在镶进两张相同的圆形纸板中间,在最外面一层贴上红纸,做老虎的脸,用毛笔画上“王”字图案,再剪好老虎的五官贴上去。
这样,可爱不失威风的桃老虎就做好了!端午节,把桃老虎挂在门上,有拒毒,辟邪的作用!它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家乡的端午节正因它有着些许与众不同的韵味,才成为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家乡的端午节的中考作文2“五月五,是端午。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一阵阵儿歌声传入耳中,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一提到端午节,我最喜欢的事就是戴五色绳了。
五色绳是由黑、橙、红、黄、绿这五种颜色编成的;大人们会在小孩腄着后,给我们戴上五色绳。
不说了,我要起床去看看我的五色绳了。
果然,我一起床就看见我的双手双脚都带着一对漂亮的五色绳;据说,五色绳要在端午节后的第一雨天剪下,放进河里随着河流飘走,就能给我们带来好运。
吃完早饭后,我和姑姑一起去选香囊。
“哇!”香囊真漂亮,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
红色的,像火一样热情招迎着人们来买卖;白色的,像高山飞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那墨绿的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那金黄的,仿佛一块金子,带着金光,闪闪发光;那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不同的香囊,有不同的寓意。
像鱼一样的形状是表示年年有余,像球一样的形状是财源滚滚,还有福气满满的福袋,还有十二生肖……香囊是用各色带珠光的布料,上面还隐隐约约看到用金银丝线绣成的图案闪闪发光,还串联着各种各样的珠串,底下还有流苏。
香嚢还有着淡淡的香味,听店主讲香囊里有朱砂、雄黄、香药、以及艾叶……古时候佩带香囊是求吉祈福,驱恶辟邪之意……我选的是热情如火的红色,上面还串联着各种珠串,而且底下是编制了一个中国结,中国结的下面是流苏,当店主把香囊递给我的时候,底下的流苏在空中飞舞真是漂亮!选完香包,和妈妈一起去看赛龙舟。
这些龙舟五花八门,比赛人员摩拳擦掌的准备着。
到了比赛时间,裁判一声令下“开始”,鼓手双手奋力的上下敲打着鼓面。
“咚,咚咚……”那声音壮观又洪洪亮,一个个队员奋力地用双手左右划着船桨,那打鼓的鼓声以及划桨的动作像你追我敢一样激烈。
看着这么激烈的比赛,我的双手似乎不听使唤似的,也不由自主地拍手“唰唰唰”地加油。
一个个队员似乎听到我们的鼓励,奋力地大展身手,争取第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红色龙舟冲过遥遥领先的黄色龙舟,而绿色龙舟也不甘示弱地奋力地加速往前冲,赶上了黄色龙舟,不过一眨眼的时间,蓝色龙舟追了出去……经过一场激烈的比赛后,绿色龙舟胜利了,不过,其实的队员也没有气馁,练习着为下次的端午比赛做准备。
端午节可还有特定的美食,那就是吃粽子啰!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揭锅盖,粽子的浓浓香气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我轻轻剥去绿色的粽叶,里面的糯米晶莹剔透,蘸一点白砂糖,咬一口,甜而不腻,粘而爽口,再咬一口,鲜美的蜜枣甜甜的,加上香嫩的糯米,简直是人间美味啊!要是被别人看见肯定是“口水直流三千尺,疑似银河流九天!”下午,竟然下雨了,我可是最不喜欢下雨天的,不然的话,我的五彩绳就不会被河水抢走了。
我和奶奶打着雨伞一起走向这奔腾的大河,看着“它们”变成五色小蛇游走,我真是恋恋不舍。
“五月五,是端午。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的中考作文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大家应该都唱过这首歌吧。
没错,这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的一首儿歌。
到端午节,也就是我们的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啦。
但同时呢,我们也会举行一场龙舟竞渡比赛。
分好了队,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红、蓝队就像发了狂似的一个劲的摆动双桨。
在岸上观看比赛的我也没闲着,使出浑身的劲,大喊:“红队,加油!红队,加油!”红队似乎听到了我的叫喊声,突然加快速度,使出浑身解数,冲向终点。
蓝队一看苗头不对,也立马使出全身的劲儿,奋起直追。
这场面怎一个精彩了得啊!远远望去,清澈见底的江面上水花四溅,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珠幻化成了一颗颗漂浮在半空中的彩钻,煞是耀眼。
选手们的脸上湿漉漉的,已分不清是江水还是汗水……。
比赛进行到中途,两队的选手都已累得满头大汗,但他们似乎一点也不累。
在汗水和江水的飞舞中,在观众们的欢呼喝彩声中,他们显得更亢奋了,劲头更足了,速度也更快了。
终于,距离终点只有十米远了,队员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恨不得龙舟能变成一条真正的龙,带着他们飞向终点,上天入海。
五米、四米、三米、二米……。
眼看就要到达终点了,两队龙舟飞速冲向终点。
哇!红队胜利了。
我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不禁产生了一些疑惑:为什么端午节会有龙舟比赛呢?这个习俗有多久历史了?旁边一位观看比赛的阿姨对我说:“赛龙舟是为了我国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之后,他跟我讲述了屈原跳江的故事,听后,我深受震撼。
当又一个端午节即将来临时,我不禁在想,要是屈原在天之灵能看到这样热闹、和谐的生活场景,他该多么欣慰,多么兴奋啊!家乡的端午节的中考作文4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诞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前几天,我们一家人忙着去街上办置节日的特殊用品:买粽子、雄黄、香包等,有的人家会自己做粽子,大家都盼着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早上,等我们打开门就会发现有好心的邻居已给我们送来了新鲜的艾蒿,有时竟有两三家给送,是他们自己起早去山上割的,爸爸忙把艾蒿插在门窗上,有的邻居搬走了,爸爸也会在他们老房子门窗上插上艾蒿,这就是别人把爱传递给我们,我们又传递给他人,这种关系一直维系着。
这一天,妈妈给我们煮大蒜、鸡蛋、粽子吃,记得小时候妈妈强行用蒜头蘸雄黄酒抹鼻子、耳朵、脖子,现在长大了很自觉的抹,妈妈说今天抹了一夏天虫子不会钻进鼻子和耳朵,我就当是真的吧。
急急火火的吃完中午饭,就缠着爸爸妈妈带我们去看龙舟赛,龙舟上的小伙子们配合有序,充分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听从统一指挥,竞相争先,每年龙舟赛集镇居民赛不过大河南农民,他们很客观的找原因,是农民的勤劳练就了一副好身体,值得他们学习。
在看完赛龙舟后,人们把没吃完的粽子和大蒜丢到河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
这就是我们蜀河古镇纯朴又热闹的端午节。
传统的节日里显现出了古镇的传统美德和和谐氛围,会一直传承下去的。
家乡的端午节的中考作文5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五月节。
在这一天,人们一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或菖蒲、喝雄黄酒……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那么,端午节的习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来为你一一解答吧!首先是吃粽子。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因屡次向昏庸的楚倾襄王请求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损害了那些唯利是图的王公贵族的利益,遭到了谗臣的污蔑,被发配到偏远的地方。
公元前278年,秦国入侵楚国,楚国的全部土地被秦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屈原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并为自己无法做任何事情而痛苦,于是他写下了《怀沙》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
周边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后,驾着渔船到汨罗江打捞屈原,却都无功而返。
后来,人们怕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将煮熟的糯米团丢进江中喂鱼虾以保屈原躯体。
挂艾草、菖蒲,则是人们为了驱瘟辟邪而形成的习俗。
在古代,五月也称为“恶月”,瘟疫盛行,人们会把艾草、菖蒲挂在大门上,以保一家平安健康。
也有人把艾草晒干,用火点燃后,用来驱除家中的蚊虫等害虫。
艾草和菖蒲都可以做为香囊里的材料,利用其气味使自己免受蚊虫叮咬。
当然,这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在这一天,有的人还会喝雄黄酒来驱邪扶正,这是因为端午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为“圣日”,古人认为在这一天喝药酒更有效。
这时,你应该会想到小孩不能喝酒,该怎么办呢?没关系,可以把雄黄酒摩擦在手脚,达到驱除蚊虫的效果。
也可以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个“王”字,这个字并不是代表着长辈想让他的子孙成为大王,而是希望邪恶之物远离子孙,祈求他们将来平安幸福。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对端午节的习俗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这些习俗,我们家乡年年都有。
如果想切身体验一番,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家乡的端午节的中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