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徽致刘国钧的一封信

合集下载

“红色家书叙党史”之一位父亲给17岁女儿的赠言

“红色家书叙党史”之一位父亲给17岁女儿的赠言

“红色家书叙党史〞之:一位父亲给17岁女儿的赠言这样想,就正确了,念书的劲头也就大了。

当然,国〔家〕需要干其余,我们还是坚守国家需要。

爸爸妈妈都没有把你看成是我们的产业,我想的会比你想〔得〕更周到,因为你还很小。

你要特别关系〔心〕妈妈的病,牺牲两节课,送妈妈看看门诊是可以的,不会影响你多少学习。

爸爸4.15 注:此信写于1964年,已被国家博物馆正式保藏。

【背景链接】张新秋自述父亲张风玄在我平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父亲张风玄。

他虽已离我而去,但当我经常翻阅他写给我的这些珍藏多年的家书时,他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出来;他的谆谆教导便萦绕在我耳畔,唤起我无尽的思念。

这里登载的家书是1964年“四清〞期间,父亲写给我的,主题是教育我如何做人,也反映出父亲对我母亲的牵挂与关心。

父亲教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字句句铭肌镂骨。

他不仅视子女为本身的昆裔,更把对子女的教育当成为国家培育种植提拔人才。

他所写的家书,不仅是他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对党对人平易近忠诚的见证,也是育人成才的教科书,更是革命老一辈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

父亲1917年生于河北省威县,1992年去世。

1937年正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了中原大地之时,他参加了八路军,插足了共产党,决然扛起了枪,踏上了杀敌的战场。

为了中华平易近族,与日寇浴血奋战,曾任八路军四军分区二营营长兼教导员。

在一次激战中,不幸身负重伤,敌人的枪弹射穿了他的右腿。

直至他离世,这颗仇恨的枪弹,一直留在他的身上。

枪伤刚愈,他就转到敌后,与敌人继续作战。

时任河北广曲抗日政府三区区长。

1949年他来到北京,从事新北京的城市建立工作。

1958年,由国家经委调到天津针织厂任厂长。

后曾任天津市河东区区长、天津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1982年离休时,任天津市交通局参谋。

父亲的平生,耿直刚烈,疾恶如仇,廉洁公正。

他视党的工作为本身的第平生命,为工作废寝忘食,彻夜不眠。

他在?遗书?中没向党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嘱托“不向遗体辞别,不送花圈,不惊动亲友及交往颇深的老同志〞,把本身的骨灰“和前妻张菱君的骨灰一起撒在如今邢台地区威广一带〞。

常州刘国钧优秀毕业生200字事迹

常州刘国钧优秀毕业生200字事迹

常州刘国钧优秀毕业生200字事迹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传来喜讯,该校2019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吴昊荣获2020-2021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并作为获奖学生优秀代表登上本月初出版的《人民日报》,江苏省共有4名中职学子入选。

清秀的面庞,慧黠的双眼,是吴昊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老师眼里,他是“聪明、好学、踏实”的好学生;在同学眼里,他是“有威信、够哥们、学习好”的好伙伴。

吴昊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第一名、202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一等奖。

张舜徽致刘国钧的一封信

张舜徽致刘国钧的一封信

张舜徽致刘国钧的一封信作者:王余光来源:《图书与情报》2011年第06期刘国钧,字衡如,1899年11月15日生于江苏南京。

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哲学系,留校图书馆工作。

1922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修习图书馆学课程,192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

1929至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部主任,主编《图书馆学季刊》。

1930年回金陵大学,任教授并先后兼图书馆馆长、文学院院长等职。

1937年随金陵大学内迁成都。

1943年到兰州,任国立西北图书馆筹备主任,1944年任馆长。

1945年7月至1946年9月,国立西北图书馆停办,此时刘先生任中央大学哲学系主任。

1946年9月国立西北图书馆复馆,刘国钧仍任馆长。

1947年2月,国立西北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兰州图书馆,1949年该馆与省立兰州图书馆合并为兰州人民图书馆,即今甘肃省图书馆前身。

1951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1958年起担任系主任。

1980年6月27日病逝世于北京。

著有《中国图书分类法》、《图书馆学要旨》、《图书馆目录》、《中国书史简编》、《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等。

[1]1946年国立西北图书馆复馆,因无馆舍,暂借省立兰州图书馆,联合开放与办公。

此时,张舜徽先生正在兰州大学任教,常去省立兰州图书馆看书或借书。

据《张舜徽壮议轩日记》1946年10月25日记:午后偕何自诚助教往游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晤其主者李端揆,谈移时,导观楼上,庋藏之书,凡四部常见之书略备矣。

李字冠卿,兰州人,年三十许,西北大学毕业生,曾从黎劭西、谭戒甫、刘博荣诸君受业,气度温雅,辞意谦婉,亦今日循谨少年也。

[2]又同年11月19日记:午后赴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访李端揆,谈甚畅。

旋从假《陇右金石录》十一本……诸书,携之以归。

[3]又1947年1月4日记:巳刻雇车载所借兰州图书馆书籍十余种,亲往缴还。

与其主者闲话时许。

因得识国立西北图书馆长刘衡如,南京人,年五十余,温温儒雅,近以谋复馆事来兰。

初二杂文作文:校魂_900字

初二杂文作文:校魂_900字

校魂_900字参观刘国钧职教中心有感今天,我们小记者参观了刘国钧职教中心。

头戴小记者帽,穿梭在充满绿意的校园中,远远地,便看到了它的校徽。

它似舞动彩带,它似胎儿,似火炬,使人浮想联翩,它是一种美的享受,其中浓缩着那生生不息的历史。

噢,这是校园的魂!走在校园中,抚摸着校园里的天然岩石,感受那自然的延伸的力量。

这里的学生,不断攀登,心灵手巧,虎性生威。

体现了点点滴滴,憨实朴素的人生。

这里的人和物串成了一条生命线,而其源泉便是那文化。

文化的力量沁人心脾,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文化的力量,博彩多恣。

噢,这是校园的魂!刘国钧职教中心的前身是刘国钧职业技术学校,是由纺织巨子刘国钧创办的。

他的纪念馆中陈列着太多的往事!刘国钧,又名金巽,出生在江苏靖江,自幼家境贫寒,备尝艰辛,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资本倾轧下,惨淡经营,艰苦创业。

1930年果断集资创办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

8年间使大成企业由1个厂发展到4个厂,纱锭由1万枚发展到8万枚,资金由50万元发展到400万元,被当时经济学界誉为罕见的奇迹。

他也由此一跃成为中国的纺织巨子。

他通过实践,深深地感受到技术人才的重要,于是他设立刘国钧基金,创办刘国钧职业中心学校,进行各种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

他的高瞻远瞩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

不畏艰辛,勇敢创业,这是刘国钧老先生留给刘国钧职教中心的校魂!刘国钧曾三渡日本,考察欧美,引进技术、管理,结合工厂实践,提出工管工自治化、工教工互助化、工资等级化、华厂革新化、出口优质化的口号,全面提高工厂管理素质。

并率先在我国纺织界中试制成功灯芯绒、丝绒。

不断学习,开拓创新。

这也是刘国钧老先生留给刘国钧职教中心的校魂。

十年动乱时,亲笔书写“人老心不老,永远跟党跑”对联,以示忠诚。

并且出巨资支援。

爱国实业家刘国钧

爱国实业家刘国钧

刘国钧办厂的诀窍,是著名的“三个一点点”:“质量好一点点,成 本低一点点,价格高一点点。”他在点点滴滴上下功夫,绝不放过经营 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的先 进技术,将日本纺织业作为自己赶超的对象。1932年和1934年,他先后 两次到日本考察,甚至像当初在上海怡和纱厂那样,亲自偷学丝绒和灯 心绒的生产窍门,终于开创了民族工业中成功生产丝绒和灯心绒的先例。 同时,他十分注意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他深知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企 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坚决废除了传统的封建工头制度,聘请专家管理工 厂,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他定期召开管理会议,每次都请各厂 厂长和工程师参加,鼓励大家反映问题,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使整个 公司的工作能很好地协调起来。
1909年,雄心勃勃的刘国钧与人合开了和丰京货店。他看准了当时染色布 的利润大,就设了一个土染坊,从外地买进白布,自己加工染成青布和黑布出 售。由于品种多、花色全,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成了镇上最大的一家京货店。 生意越来越好,与他合资的老板却迷上了鸦片和赌博,为偿还赌债,便把自己 的股金卖给了刘国钧,和丰京货店就成了刘国钧独资的店铺。一切由刘国钧自 己做主,生意做起来更加顺手,两年后就积累了上万资金。紧接着辛亥革命就 爆发了,常州一带的局势很不稳定,奔牛镇上人心惶惶,店铺纷纷关门。机会 总与风险相随,风险越大,机会也越大。精明的刘国钧明白这个理,他决心冒 一回险。为防止辛辛苦苦攒积下来的家业毁于一旦,他先将五百银元埋在地下, 给自己留条后路,然后照常营业。一时间全镇的生意都集中到了他一家店中。 到了冬天,常州批发商害怕战乱,也将部分存货寄存到刘国钧的店中。因为怕 打仗,不少农民都把子女的婚嫁日期提前,纷纷找到刘国钧的店子里买衣料, “和丰”的布匹供不应求。刘国钧又去劝说常州的批发商,要他们将存货折价 卖给“和丰”。批发商要现钱,买布的农民只有稻子,刘国钧就以店子作抵押, 先把货弄到手,待卖掉稻子再还钱。当时秋收刚过,粮贱银贵,到了第二年春 天,粮价大幅上涨,刘国钧不但顺利卖掉了稻子,还了贷款,还从中赚取了巨 大的差价,净利高达五千银元。不久,他又买下了一家倒闭的京货店。这时, 刘国钧已成为奔牛镇上闻名一方的富户了。

写给张謇的一封信

写给张謇的一封信

写给张謇的一封信
亲爱的张謇:
写此信,是为了向您表达对您的敬仰和感谢之情。

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先驱,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您在晚清时期积极参与政治,推动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措施。

您坚信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改革开放,提倡引进西方文化和技术,注重科教兴国,积极倡导民主宪政。

这些思想对于当时封建的中国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启蒙和革新,为后来的时代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想向您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您对中国现代铁路建设的奋斗可谓功不可没。

您主持创办的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和修建的铁路,我们对此倍感骄傲。

正是因为您的努力,铁路交通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为国家的统一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对您的理想和追求深感敬佩。

您一生致力于实现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

无论是积极谋求国家利益的外交事务,还是推动改革的内政措施,您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志向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您的追求和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在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富强的中国,正享受着您和其他先贤们为我们创造的国家繁荣和幸福。

愿您在天之灵得到宁静和安宁。

敬佩和感恩之情,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衷心的致敬,。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会感谢信(精选多篇)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会感谢信(精选多篇)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会感谢信(精选多篇)亲爱的食堂负责人:首先让我们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权益中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会权益中心开展的一卡通回收工作已经进行了将近半年时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回收同学们丢失的一卡通和遗失物品等。

但这项工作仅仅靠我们一个部门是完成不了的,当我们向您提出请您帮忙的请求后,您很高兴的接受了我们的请求。

所以大家都本着竭力为同学服务的原则,进行了愉快的合作。

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的部员每周都去您那里询问又没有丢失的物品的信息,您每次都很热心的配合我们的工作,为的是能让丢失东西的同学尽快的找回自己的东西。

因为有了您的高度配合,使得我们的回收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而在您热心的配合我们工作的同时,没有要求一丝回报。

这使我们非常感动和感激。

您不仅工作尽职尽责,而且心灵更美。

我们也想用一种方式表达我们的感激,所以今天特意写下这封感谢信来表达我们对您由衷的感激。

让我们再次感谢食堂的负责人!此致敬礼!第二篇:天津工业大学文件天津工业大学文件津工大[2014]295号天津工业大学关于表彰2014-2014学年度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决定2014-2014学年,我校开展了“学风建设年”系列教育活动,广大学生响应学校号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为鼓励学生勇于拼搏、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积极向上优良学风的形成,学校决定对在本年度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15个团队和72名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受表彰的团队和个人是我校学生的优秀代表,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学风严谨、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积极参加学校及社会各类学科竞赛,并在竞赛中奋力拼搏,为取得好的成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学校希望获奖同学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创造更多佳绩。

同时,号召全校学生向获奖同学学习,发扬拼搏精神,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立志报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按照“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校训,为树 1立良好学风、校风作出贡献,争做德才兼备、学能并进的优秀大学生。

写给历史名人的一封信

写给历史名人的一封信

写给历史名人的一封信范文大全> 条据信> :写给历史名人的一封信以下是写给历史名人的一封信的正文:第一篇:《给历史名人的一封信,大连市锦绣小学六年五班王鑫懿。

》锦绣小学六年五班王鑫懿尊敬的雷锋叔叔:您好!雷锋叔叔,虽然您已逝世我年,但您不用牵挂,您的身影会永远刻在我们中国人民的心中,您的精神也会让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您还记得国家领导人们给您的题词和您做的好事吗?也许您都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我们会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

您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

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您。

您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

您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您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我不会忘记您做过的事:一天傍晚,天下起了大雨,您发现公路上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娃娃,另一手还牵着一个小朋友,背上又背着一个大包袱,在倾盆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

您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回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见下了这么大的雨,十分着急。

您二话不说,立刻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写给历史名人的一封信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着大雨朝着樟子沟走去。

您宁可把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叔叔,您的生命中做了多少好事,您的去世是因为做好事,您的一生由始至终都和做好事有着莫大的关系。

雷锋叔叔,您身上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好品质是我们理应学习的。

以后,在生活中,当碰上有困难的人时,我一定也会挺身而出,热心地去帮助他们。

如果我的同学被难题卡住了,我就要利用课间时间,仔仔细细地帮他解答。

敬爱的雷锋叔叔,您是一位跨世纪的领导者,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民解放军,您将在我们心中永生!祝您:在九泉之下生活得快乐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第 期 0年 6 1
文革 后 , 刘先 生 的著作 , 除上述 两种 外 , 大多 未有 重 印。此后 , 在 旧书店 曾买 到过刘 先 生所著 书几 种 : 图书馆 学要 我 《
旨》13 中华 书局 版 , 陈绍业 的签名 本 ;中 国 图书分 类法 》李 小缘 序 ,96 南京 金 陵大学 图 书馆 印行 ;中国书 ,94年 赠 《 , 13 年 《
婉, 亦今 日循 谨 少年 也 。
又 同年 1 1月 1 日记 : 9
午 后赴 甘肃 省立 兰州 图书馆 访李 端揆 , 甚畅 。 旋从 假《 谈 陇右 金石 录》 十一 本 ……诸 书 , 携之 以归 。_ 3
又 14 9 7年 1月 4 日记 :
巳刻雇 车 载所借 兰 州图 书馆 书籍 十 余种 。亲 往缴 还。 与其 主者 闲话 时许 。 因得 识 国立 西北 图书馆 长刘衡


: 《

我入 读 图书 馆学 系 。 时刘 先生 还是 系里 的教 授 , 此 由于 身体
原 因 . 已不 给学 生上课 了 , 于次 年 6月 辞世 。我 无 缘见 他 并

面。 只是 听课 堂老 师与 师兄 们说 起 过刘 先 生 , 在大 学 期 间 并
读过 刘先 生 所著 《 国书 的故事 》 与郑 如 斯师 合 著 )《 国 中 ( 、中
13 9 7年随金 陵大 学 内迁 成 都 。9 3年到 兰州 , 国立 西北 图书馆筹 备 主任 ,9 4年 任馆 长。 9 5年 7月 至 14 14 任 14 14 9 6年 9月 ,
国立西 北 图书馆 停办 , 时刘 先生任 中央大学 哲学 系主 任 。 9 6年 9月 国立西 北 图书馆 复馆 , 国钧仍 任馆 长 。14 此 14 刘 9 7年
书史 简编 》 郑 如斯 师 订补 ) 书 。1 9 ( 等 9 9年 9月 , 京大 学信 蠢 北 薯 息管 理 系 ( 其前 身 即 图书馆 学 系 ) 为筹 备 纪念 刘 国钧 先 生百 年诞 辰 学术 研讨 会 , 出版 《 代 宗师 —— 纪 念刘 国钧 先 生百 一 年诞 辰 学术论 文 集》 ,我 也参 与 了这 本 文集 的编辑 工 作 , 拜

嚣 0
溅 豢 一 蠹 l 嬲 _

,÷
_ ≯ ~ ; 臻

- 叠 0 一 。


读 了文 集 中一些 关 于刘 先生 的研 究 论文 ,对 刘 先 生 的生平
16 3
囤素 . 占毒 I 振
与学 术有 一 点了解 。
分类法 》《 书馆学要 旨》《 、图 、图书馆 目录 》《 国书史 简编》 《 国钧 图书馆 学论 文选 集》 。[ 、中 、刘 等 】
14 9 6年 国立 西北 图书馆 复馆 , 因无馆 舍 , 暂借 省立 兰州 图书馆 , 合开 放与 办公 。 时 , 联 此 张舜徽 先 生正 在兰 州大 学任 教, 常去 省立 兰州 图书 馆看书 或借 书 。据 《 舜徽 壮议轩 日记) 9 6年 1 张 )4 1 0月 2 5日记 : 午后偕 何 自诚助教 往 游甘 肃省立 兰 州 图书馆 , 晤其 主者 李端揆 , 移 时 , 谈 导观楼 上 , 庋藏 之 书 , 四部 常见 之 书 凡 略 备 矣 。李 字冠 卿 , 州人 , 三十许 , 北 大学毕 业生 , 兰 年 西 曾从黎 劭 西 、 戒甫 、 谭 刘博 荣诸君 受业 , 气度 温雅 , 意谦 辞

一 一
曩 一 薯 n j 蠢 _

。 ¨ l ¨
《 j
曩 纛
岁 , 肖都属 猪 。从过 去 的照片可 看到 , 先生 稍瘦 显老 , 生 刘 故 张先 生 以为他年 五 十余 。 张舜 徽先 生是 我 读博 士 生 的导 师 ,而刘 国钧先 生 则是
我就读 本 科 的北京 大学 图书馆 学系 老 系主任 。17 9 9年 9月


: i ”

这 是 张舜徽 先生 与刘 国钧先 生第 一次 见 面。《 张舜 徽壮 议轩 日记 》 也就 记 到这一 天 , 面未 有续 记 。我 们对 他们 之 后
间 以后 的交 往亦 不得 而知 。 一年 , 先生 4 这 刘 8岁 , 张先生 3 6
_ 鬻
2月 , 国立 西北 图书馆 更名 为 国立兰 州 图书馆 ,9 9年该 馆 与省 立 兰州 图书 馆合 并为 兰州 人 民 图书馆 , 14 即今 甘肃 省 图书
馆前 身 。1 5 年 任北 京大 学图 书馆学 系教 授 ,9 8年起担 任 系主任 。18 91 15 9 0年 6月 2 7日病逝 世于北 京 。著有 《 国图书 中
囤童 f .知 { }

人 物 与 书 林 ・
张舜徽致刘国钧的一封信
王 余光 ( 北京 大学 信息 管理 系 北 京 107 ) 08 1
刘 国钧 , 字衡 如 ,8 9年 1 月 1 19 1 5日生 于江苏南 京 。1 2 9 0年毕业 于 金陵 大学哲 学 系 , 留校 图书馆 工作 。12 9 2年 赴美
国威斯 康 星 大学 留学 , 习 图书馆 学课 程 ,9 5年 获哲 学博 士学 位 , 国任金 陵 大学 教授 兼 图书馆 主任 。1 2 修 12 回 9 9至 1 3 90 年任北 平 图书馆 编纂 部 主任 , 主编 《 图书馆学 季 刊》 13 。 9 0年 回金 陵大学 , 教授并 先后 兼 图书馆 馆 长 、 学 院 院长 等 职 。 任 文
溅 鹫

誊 曩
鬻 馥 0 ≯ 0 鬟 碧 。 0
… ≯ 嚣 鬻 。 l∞ l 。 “
l 0 l
i ≯
如, 南京人 , 五 十 余 , 温儒 雅 , 以谋 复馆 事 来 兰 。 年 温 近
与 谈 甚 畅 l 4
麓 爹 太 曩 _ 毒 鹾 l } 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