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中考常考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常考知识点归纳地理中考常考知识点归纳1、从世界看中国(1)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230多千米,邻国15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老、越。
)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③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域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 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 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附近)初中地理知识点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4、34个少级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包括自治县、自治洲、市)乡(民族乡、镇)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整理(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整理(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中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中国地理1.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与20个邻国接壤,其中一个邻国是俄罗斯。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4.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迅速。
5.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6.中国民族分布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那达慕大会属于蒙古族民俗,泼水节属于傣族民俗(包括孔雀舞、竹筒饭和高脚楼),长鼓舞属于朝鲜族民俗,锅庄舞属于藏族民俗。
8.中国地势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分布。
9.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2.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13.中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中国温度带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15.中国干湿地区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16.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的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的寒潮和冻雨。
17.中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0.中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地区分布为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为XXX,冬春少。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1.地球与地理坐标: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经纬度和地球
坐标系等。
2.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岩石圈、地膜圈、大气圈、水圈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地表地貌的分类和特征,如高原、山脉、盆地、丘陵、平原等。
3.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分类;影响气候的因素,如纬度、海陆
分布、地形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草原
气候等的特征。
4.水文地理:江河的发源、流经、注入海洋的路径和周边地形特征;
世界重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和特点,如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
黄河等。
5.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
灾害的发生原因、预警体系与应对措施。
6.人口与人文地理: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
结构等人口指标的意义与影响;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城市化率、城
市人口规模、城市用地等。
7.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如日本
的关东工业区、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区等;世界主要农业区的特点和产业类型,如美国的大草原农业区、印度的恒河冲积平原农业区等;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如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8.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恢复。
以上是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的主要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此外,地理学科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地图知识的掌握,因此,学生还应该注重地理实践和地图技能的培养。
中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中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一)世界地理(二)57、西欧的畜牧业特别发达。
原因是: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第五节埃及58、领土: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亚洲)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第八节巴西72、巴西位于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与安第斯山脉相接壤,大部分位于赤道~南回归线之内(因此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73、地形:以平原(亚马孙平原)和高原(巴西高原)为主74、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世界动植物王国”、“地球之肺”之称)。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主要山脉(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
主要地形区中国的天气和气候90、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
温度带(自南向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91、降水(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2)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9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93、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94、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涝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中国的河流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中考地理国内部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地理国内部分知识点总结归纳1.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东西宽度约5000公里,南北高度约5500公里。
-中国的边界线长约2.8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印度等。
2.地形地势-中国地形复杂,由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
-起伏不平的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大别山脉等。
-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分布在西南地区。
3.气候和气温-中国气候多样,包括寒冷的大陆性气候、温暖的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气温差异大,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方温暖湿润。
4.水系和湖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黄河和长江。
-黄河源自青藏高原,流经多个省份,灌溉了中国北方的农田。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流经中南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运输通道。
-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如鄱阳湖、太湖、洞庭湖等。
5.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矿产资源。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元素生产国。
-农业资源丰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小麦和棉花生产国。
-水力资源也很丰富,中国建有许多水电站。
6.经济发展区域划分-中国将国内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发展区域。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中部地区位于东西部之间,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
7.城市和人口分布-中国有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也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相对稀少。
8.交通运输-中国交通运输发达,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
-公路网络辐射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建设也日益完善。
-铁路网覆盖几乎整个中国,是国内外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重要方式。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1. 世界地理知识点- 大洲:位于地球表面的七大陆,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国家:各个国家的位置、首都、主要语言和人口数量。
- 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的划分方式,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经度表示东西方向。
- 自然地理: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地形:中国的地貌特征,如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
- 主要山脉和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以及华山、泰山等著名山脉。
- 经济地理:各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特点,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
- 地理分区: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划,如华北、华东、西南等。
3. 环境与资源知识点- 气候: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 生态环境:研究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了解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 能源资源:了解各种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4. 经济地理知识点- 农业: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 工业:认识各地区的主要工业发展特点,如重工业、轻工业等。
- 贸易与交通: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贸易方式,以及国内外的主要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
5. 人口与城市知识点- 人口分布与迁移: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与城镇:了解城市和城镇的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 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这份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包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地理以及人口与城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考备考非常有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你将对地理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两极略扁,赤道略鼓),平均半径6371公里,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
(2) 地球是球体的有关证据:“站得高,看得远”;“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月食”;“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旅行。
2经纬网及其判读方法①经纬网判断方法: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经度向东增加是东经(E),经度向西增加是西经(W);以赤道为起点,纬度向南增加是南纬(S),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N)。
②注意:(经度从左往右增加为东经,从左往右减少为西经,纬度向上增加为北纬,向下增加为南纬)③东西半球判断方法:经度少于20度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在西半球;经度大于20度少于160度看字母,E为东半球,W为西半球。
④注意:分界线上的点不归入任何一个“区”,如赤道上的点既不在北半球,也不在南半球。
3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南海南邵群岛曾母暗沙。
初中必背地理知识点从北到南,中国濒临灭绝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有中国最大的盐田路畅盐田,东海有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全国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其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
为了减少人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高,尤其是东南沿海,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
中国的人口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初中地理顺口溜地理方位记忆歌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纬线与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纬度用来表示南北方向,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经线与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递增。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季节变化。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方向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图例与注记用于解释地图上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二、世界地理大洲与陆界:了解各大洲的地理位置、轮廓、分界线等,如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世界居民与人口分布: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如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而大洋洲人口最少。
主要国家与地区:了解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基本情况,如美国、俄罗斯、中国等。
三、中国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了解中国的四至点、海域、邻国等,以及人口分布的特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解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火山地震带与防震措施、陆地地形、海底地形等,也是中考地理常考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系统复习,同时注重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多做练习题、模拟题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5、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①建立横座标②建立纵座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6、疆域的四至点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135°E)
7、陆疆和陆上邻国多千米。
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8、大陆海岸线多千米。
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0、领海和内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疆。
渤海、琼州海峡。
11、主要岛屿和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12、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13、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香港和澳门是特殊行政区。
14、中国人口数量12.95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亿(2005年1月6日)
15、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快
16、中国民族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7、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8、主要山脉及其分布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19、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坎坷)
20、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
2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2、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23、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②交通③水力
24、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
25、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①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
②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26、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200mm、400mm、800mm、
16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