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课课练试卷(1)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课课练试卷(1)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课练试卷基础和积累1.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燕.山(yān yàn) 坚劲.(jìng jìn) 郑燮.(xiè huǒ)2.看拼音,写词语。

wǎng luòcǎi tàtiě chuíkāi záo fén shāo ( ) ( ) ( ) (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何当( ) (2)金络脑( ) (3)等闲( ) (4)浑( )(5)清白( ) (6)任( ) (7)尔( )4.文学常识填空。

(1)《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字长吉,有“________”之称,是与当时“诗圣”________、“诗仙”________、“诗佛”________相齐名的诗人。

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________主义诗人。

(2)《石灰吟》是一首________的诗,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吟”是一种古代诗歌的_______。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第三句“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石灰被烧成粉,而没有半分畏惧的精神。

“_______”一句更是诗人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3)《竹石》是著名画家________题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________诗。

诗开头用“________”二字将岩竹拟人化,写出了岩竹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阅读和理解5.阅读《马诗》,完成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前两句,属于什么描写?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2)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石灰吟》,完成下列各题。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2)写出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课课练试卷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课课练试卷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课练试卷基础和积累1.圈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燕.山(yān yàn) 坚劲.(jìng jìn) 郑燮.(xiè huǒ)2.看拼音,写词语。

wǎng luòcǎi tàtiě chuíkāi záo fén shāo ( ) ( ) ( ) (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何当( ) (2)金络脑( ) (3)等闲( ) (4)浑( )(5)清白( ) (6)任( ) (7)尔( )4.文学常识填空。

(1)《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字长吉,有“________”之称,是与当时“诗圣”________、“诗仙”________、“诗佛”________相齐名的诗人。

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________主义诗人。

(2)《石灰吟》是一首________的诗,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吟”是一种古代诗歌的_______。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第三句“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石灰被烧成粉,而没有半分畏惧的精神。

“_______”一句更是诗人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3)《竹石》是著名画家________题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________诗。

诗开头用“________”二字将岩竹拟人化,写出了岩竹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阅读和理解5.阅读《马诗》,完成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前两句,属于什么描写?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2)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石灰吟》,完成下列各题。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2)写出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课练试卷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课练试卷

“函上 ”的 “上
”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 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上上大吉 ”!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
② 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 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
星斗朦朦胧胧的。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yān j ìng xi è 2.网络 踩踏 铁锤 开凿 焚烧 3.(1) 何时将要 (2)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3)平常 (4)全 ,全然 (5) 指高尚的节操 (6)任凭 (7)你 4.(1) 唐 李贺 诗鬼 杜甫 李白 王维 浪漫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2) 托物言志 明 于谦 体裁 拟人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3) 郑燮 咏物 咬定 坚韧顽强
路。他问: “这些花你认识多少? ”大“都认识。那是迎春,那是瑞香,那是玉兰
… … ”她对
这些花名如数家珍。她的外婆生前爱花,因此,她从小受了熏陶。
他微笑着,看她在盘点花名时慢慢活泼起来,显然,她在环视花朵的同时,也渐渐沉漫于
百花争艳的美景中。 当地气喘吁吁地将园中的鲜花点过大半时,他问了一句:
“你能把此时没开的花点出几种吗
5.(1) 属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2) 何时将要受到皇帝赏识。给这匹骏马佩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 骋。
(3)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空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而无法施展的感情。 6.(1)C (2)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1959 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 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 马诗》一课一练(含答案)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  马诗》一课一练(含答案)

马诗一课一练一、填入适当的字,将成语补充完整。

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二、读拼音,写词语。

从矿山kāi záo()出来的石岩,要经过烈火的fén shāo (),才能变成洁白的石灰。

前来购买石灰的买主luò yì bù jué(),把厂子的门槛都踏破了。

三、《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马诗【唐】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

”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

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

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B.杜牧C.杜荀鹤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A.此/马非/凡马B.此马/非凡/马C.此马/非/凡马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4.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参考答案一、马二、开凿焚烧络绎不绝三、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诗?语文要素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借写“马”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1.B2. C3.示例: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4.(1)√(2)X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

10.《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时间:_____月 ____日 等级:__________【课中促学】1.与“千磨万击还坚劲.”中“劲”字读音不相同的是( )A.劲敌B. 劲.歌热舞C.干劲.十足D.疾风劲.草2.“锤”字的意思最可能和( )有关。

A.钱B.金属C.宫室D.斧头3.“大漠沙如雪”,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 C 排比 D.设问4.下列不能体现出石灰的坚强不屈的词语是( )A.出深山B.于锤万凿C.烈火焚烧D.粉骨碎身5.本课的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的共同之处是( )A.借景抒情B.借物言志C.运用了夸张和比喻D.运用了比喻和拟人6.“好书悟后三更月”的下联应该是( )A.腹有诗书气自华B.良友来时四座春C.千古文章四大家D.万里江山四季新7.下面语段中的句子顺序是乱的,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①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

②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

③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④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⑤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⑥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

A.①⑥④③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③①⑥④⑤②D.③②①⑥④⑤8.诗句填空。

《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

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

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 。

【课后延学】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③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⑤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①[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约六十里定。

②〔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③〔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日职。

④〔*表〕林外,林梢。

⑤〔霁(j1)〕雨、雪后天气转晴。

1.这首诗属于下列哪一类别的格律诗?()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七言绝句D.七言律诗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诗人“望余雪”的时间是什么时候?()A.早晨B.正午C.傍晚D.半夜4.诗中哪个字最能烘托出山高雪厚的特点?()A.秀B.浮C.明D.增5.俗语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0课 古诗三首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0课 古诗三首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测试题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燕.山(yān yàn) 相似.(shìsì)还.是(hái huán) 坚劲.(jìn jìng)焚.烧(fán fén) 任.凭(rèn rén)二、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拢络清秋B.捶炼青山C.凿开烈火 D.焚烧东西三、根据诗意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烈火焚烧若等闲..。

( )①平常②随便③无端2.石灰吟.。

( )①唱,声调抑扬地念②古代诗歌的一种③呻吟,叹息3.要留清白..在人间。

( )①干净,没有污染②高尚的节操4.任.尔东西南北风。

( )①任凭②承受③无论四、下面诗句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

A.烈火/焚烧/若等闲B.要留/清白/在人间C.咬定/青山/不放松D.立根/原在/破/岩中五、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句诗的意思是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

诗中把沙比喻成霜雪,把弯月比喻成银钩。

( )2.《竹石》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郑燮,它既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 ) 3.《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诗人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

( )4.“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了竹子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 )5.文中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精神品质。

( )六、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诗句。

1.竹子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磨炼和打击,更加挺拔有力,任凭你从东西南北刮来的风如何吹。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0 古诗三首 一课一练(含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0 古诗三首  一课一练(含答案)部编版

10 古诗三首一、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àn yān1.一群金丝燕.()在海边岩石间精心地筑巢。

2.古北口有一条南北走向横穿燕.()山山脉的重要通道。

jìn jìng3.“正是这样,安东尼亚。

”哈林太太劲.()头十足地说。

4.消防员叔叔用强劲.()有力的大手托起被困洪流中的孩子。

二、读拼音,写词语。

我从wăng luò()上看到一篇报道,太行山人凭借一股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用钢钎、tiĕchuí()kāi záo()出了一条“挂壁”公路,创造了人间奇迹。

三、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浑:清白:四、默写古诗,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竹石郑燮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郑燮,人称先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品格。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2.《马诗》的前两句是:“,。

”这两句诗主要写的景物是和,这样写的目的是3.《石灰吟》的作者是代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志向。

六、课内精彩阅读,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A.清闲B.平常C.等待D.闲适2.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作者以作比喻,咏它即是咏3.首句中“千锤万凿”说明,“”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等革命烈士。

七、课外类文阅读。

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①百花丛,独立疏篱②趣未穷③。

宁可枝头抱香死④,何曾⑤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并:一起。

②疏篱:稀疏的篱笆。

③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④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⑤何曾:哪曾、不曾。

1.诗人在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菊花。

A.比喻B.拟人C.对比D.夸张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花开不并百花丛”写出菊花的节操;“独立疏篱趣未穷”写出了菊花的心境;诗人借助颇富口语气息的“宁可”“何曾”两个词语,写出菊花的气节。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ān yàn mò mó jìng jìn gǔ gū燕.子()磨.难()使劲.()骨.干()燕.山()石磨.()刚劲.()花骨.朵()2.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词语的意思和诗句的译文。

(1)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

何当:__________________。

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________。

尔: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拓展练习。

1.________千锤万凿,________烈火焚身,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2.《马诗》《石灰吟》《竹石》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意愿,这种描写方法叫________。

其中《马诗》借马来抒情,抒发了诗人________,不被统治者________,但又热切期望自己可以为国________的情感。

三、课内阅读。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若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ān yàn mò mó jìng jìn gǔ gū燕.子()磨.难()使劲.()骨.干()燕.山()石磨.()刚劲.()花骨.朵()2.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词语的意思和诗句的译文。

(1)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

何当:__________________。

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________。

尔: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拓展练习。

1.________千锤万凿,________烈火焚身,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2.《马诗》《石灰吟》《竹石》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意愿,这种描写方法叫________。

其中《马诗》借马来抒情,抒发了诗人________,不被统治者________,但又热切期望自己可以为国________的情感。

三、课内阅读。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若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4.学完《石灰吟》这首诗,我想对诗人于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一)墨竹图题诗郑燮衙斋①卧听萧萧②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⑤。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②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的声音。

③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④吾曹:我们。

⑤关情:牵动情怀。

1.“些小吾曹”指的是()A.诗人自己B.天下所有的官C.既写诗人自己,又指天下所有的官2.诗中的“萧萧”二字使作者联想到了什么?表现出作者的什么胸怀?3.请简要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墨梅图题诗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3.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一、1.yàn yān mó mò jìn jìng gǔ gū2.(1)快走踏清秋何日,何时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这里指戴上金络脑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凭你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无论是从四面八方哪个方向刮来的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二、1.无论不管即使也 2.托物言志怀才不遇赏识建功立业三、1.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怕牺牲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精神追求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惧怕,甘愿把高尚的气节留在人世间3.A4.示例:石灰的形象正是你光辉形象的写照,也是你人生的追求,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四、(一)1.C2.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亲民爱民的胸怀。

3.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情感。

(二)1.拟人2.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3.表现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言之成理即可)二、选择题2.改变一生的闪念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勿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地问。

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你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笑容,她也笑了。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 第自然段中“冲”“搂”两个加点字有什么表达作用?3.文中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都写到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第一次:第二次:4、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1.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位偷书的小女孩,因此挽救了她的人生。

2.“冲”“搂”两字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师救助小女孩的急切之情,表现了老师对孩子无私的关心和爱护。

3.第一次:为了安慰小女孩,解除她的恐惧。

第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挽救女孩的一生而欣慰高兴。

4.示例:谢谢您,如果不是当年您假扮了我的妈妈,将偷书的我救出来,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现在我大学毕业了,特意来感谢您,我好想叫您一声妈妈。

(提到“偷书”“大学毕业”,用语得体即可)3.陪着母亲坐火车张玉兰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正连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

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

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于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

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

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

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吃过饭,天也渐渐地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

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起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

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

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

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

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

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