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废水混凝工艺的优化研究
基于“混凝脱色-生物降解”组合工艺的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研究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化工与材料工程总第873期第2期2024年1月收稿日期:2023-08-13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300410107);郑州市科技局自然科学项目-协同创新专项(22ZZRDZX12);河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202001050)。
作者简介:陈莉杰(1998—),女,硕士生,研究方向:污水生物脱氮除磷。
通信作者:吴朕君(198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
基于“混凝脱色-生物降解”组合工艺的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研究陈莉杰王梦晗李晓敏郭聪聪卢峥王艺涵吴朕君(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目的】由于水性油墨废水色度高、化学需氧量高且难生物降解,需对其脱色及生物处理工艺进一步进行研究。
针对某水性油墨废水(色度为1000倍,pH 值为6.5~7.5,COD 为1609mg/L )使用硫酸亚铁、壳聚糖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对其进行脱色处理,同时为解决传统铁盐混凝剂使用后出现的溶液“泛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方法】在混凝剂投加量为1000mg/L 、助凝剂投加量为0.7mg/L 、pH 值为8.0左右,总反应时间为8.5min 条件下,使用有效氯含量(以Cl 计)达到6%,并用7mL/L 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试验体系进行优化。
【结果】油墨废水脱色率可达98%左右,在保证脱色效果的前提下采用优化方法可将混凝剂投加量降至500mg/L ,且能有效解决“泛黄”问题。
【结论】针对脱色后无法去除的COD (725mg/L 左右),通过“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可将COD 降至103mg/L ,符合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排放标准,提出的解决常见的铁盐混凝剂“泛黄”问题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水性油墨废水;混凝;脱色;生物降解;组合工艺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4)02-0086-05DOI :10.19968/ki.hnkj.1003-5168.2024.02.016Research on Water-Based Ink Wastewater Treatment Based on"Coagulation Decolorization-Biodegradation"Combined ProcessCHEN LijieWANG MenghanLI XiaominGUO Congcong LU Zheng WANG YihanWU Zhenjun(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hoo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Zhengzhou 450001,China)Abstract:[Purposes ]Due to the high chroma,hig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difficult biodegradationof water-based ink wastewater,its decolorization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In this paper,pH:6.5-7.5,COD:1609mg/L),using ferrous sulphate,chitosan as a coagulant and coagulant aid,was done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the solution "yellowing"after using a traditional ironsalt coagulant.[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was optimized with 7mL/L of 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under the condition of 1000mg/L of coagulant,0.7mg/L of coagulant aid,a pH of about 8.0,and an 8.5-minute total reaction time,a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chlorine (Cl )is 6%.[Findings ]The decol⁃orization rate of the ink wastewater can reach 98%,and the coagulant dosage can be reduced to 500mg/L under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the decolorization effect by using the optimised method,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yellowing".[Conclusions]The COD(about725mg/L),which cannot be removed after decolorization,can be reduced to103mg/L by"hydrolysis acidification+aerobic"biological treatment,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discharge standard of the enterprise´s discharge permit,and the idea of solving the common"yellowing"problem of iron salt coagulant was successfully put forward,which is economical,reliable and has certa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words:water-based ink wastewater;coagulation;decolorization;biodegradation;combined process0引言水性油墨废水的突出特点是污染物组成成分复杂、色度高、COD Cr高、生物降解难[1]。
微电解法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的研究

2试 验 结 果 与 讨 论
2 . 1 对铁屑用量 、 p H值 和反应时间 个重要 因素用正交 实验 法进 行 了分析 , 最后得 f J J 分析结论 。 对去除色素的影响由大到小为 : 铁 屑用量 ,反应时 间 , p H值 。对去 除 C O D的影响 由大 到小为 : p H 值, 铁 屑用量 , 反应时间。得出最优 的组合方式为 : 在进行废 水微 反应 时间应该为 6 0 分钟 , 铁屑用量为 1 / 1 0 , p H值为 4 。 水性油墨是 以水作 为溶剂的 , 有 机溶 剂的含量非常少 。它具 电解时 , . 2 各个 因素对有害物质去除率的影响实验 有不会燃 烧 、 不会 爆炸 、 无残 留 、 对人 身体无 害等特点 , 所 以水性 2 . 2 . 1初 始 p H值 的影 响 油墨是一种绿色的印刷油墨。 但是水性油墨在生产 的过程 中和应 2 在进行实验 的过程 中 ,初始 p H值 的差异会对实验结果造成 用 的 过 程 中产 生 了一 些 废 水 。废 水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丙 烯 酸 树 脂 、 亲 p H值会影响 电极反应 的速度 , 也会影响到溶液 中铁 水性的颜料以及其他的一些添加剂 ,这些废水具 有较高的 C O D、 很大 的影响 , 铁屑用量 1 / 1 0 , 温 色度较高 、 用 生物方法难 以降解能特点 , 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 中 , 离子和废水中物质的降解 。这个实验 的条件为 : 5摄 氏度 , 时间为 6 0分钟。 本实验的 目的主要是测试 p H值 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而这种水性油墨废水 的处 理难 度又非常 度为 2 大, 用 一些常规 的方法效果都 不是很好 , 所 以本文对 微 电解法 对 对有害物质 去除的影 响。 2 . 2 . 2铁屑投放量对去除率的影 响 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 了实验研究 。 铁屑在实验过程 中会形成微小 的类似 于电池 的两极 , 投放量 铁屑微 电解法治理 油墨 污水是几 种污水处理方法的综合 , 这 不 同形成的数量也不 同, 所以肯定会影响反应进行 。本实验 的实 种 方法操作 比较简便 、 处理废 水的成本 较低 、 用铁 屑来 治理废水 验条件与上一个 实验外界条件相 同 , 考察 的项 目相 同 , 是对 C O D 可以以废治废。 和色度去除率 的影 响。通过对实验 结果进行 分析得f } J 结论 : 铁屑 1实 验 部 分 投入量与有 害杂质 的去除率是呈正 比关系的。随着铁屑量投入量 1 . 1 废 水 水 质 增加, 去 除率也增 加。在铁屑投入量 9 g 之前去除率增加率较 大 , 本 次试验用的水性油墨废水取 自某 车间的水性 油墨废水 , 这 在铁屑投入量 9 g 之后增加率开始减缓 。综合考虑 , 确定铁屑用量 些 废水 主要 是在 清洗设备 时遗 留下 的废水 。 这些废水的主要指标 为 1 0 %, 在这个值 时 , 去除效果好 , 成本也 比较低。 如下 :具有 很 高的色 度 ,透光 性很 差 , C O D 5 0 0 0 — 7 0 0 0 m  ̄L , S S 2 . 2 . 3反应时间对去除率 的影 响 反应时 间的长短 , 会影 响反应溶液 中铁 离子 的浓 度 , 影 响有 6 0 - 1 0 0 m g / L, B O D, 3 0 0 - 5 0 0 m  ̄ L , p H 8 . 0 — 8 . 5 。 1 . 2 . 1 实 验 前 的 处理 机 物降解 程度。本实验的实验条件为 : 铁 屑为 1 0 %的用量 , p H值 水 性油墨 中含有很 多丙烯酸树脂 ,这 种树 脂的亲水性很强 , 为4 , 实验 的温 度为 2 0 摄 氏度 , 然 后控制反应 时间的长 短从而得 而且对 D H值特别的敏感 ,所以在进行实验之前应 当用 H c l 中和 出反应时间对去除率 的影 响。通过对实验结果 的分析得 出结论 , 下废水 , 将废水的 p H值降低一下 , 中和完之后再将废水静 置一 反应时间与去除率呈正 比关系 。以 6 0分钟为分界点 , 在 6 0分钟 段 时间。这样就能把废水 中的胶体类物质分离 出来 , 使废水 中的 以前去除率增加率较大 ; 在 6 0分钟 以后 , 去除率增加率变小 。综 废 渣 含 量 减 少 。 而且 在 进 行 p H 调节 之 后 , 废水 的 C O D值 大 大地 合考 虑 , 选择 6 0分钟作为最佳的反应时间。 降低 ,能够 降低 到 7 0 0 — 9 0 0 mg / L ,色度也大大降低 ,可以降低 到 3 结 论 1 5 0倍左右 。 将溶液调节成酸 胜之后也 为后期 的实验提供 了条件 , 通 过 实 验研 究 得 出 , 铁 屑微 电解 水性 油 墨 废水 的 最 佳 实 验 条 因 为微 电解 需 要 一 个 酸 性 的环 境 。 件为: p H = 4 , 反应时 间为 6 O分钟 , 铁屑取 1 0 %的用量 。在这个实 1 . 2 . 2微 电 解部 分 能够达 到较 高的有害物质去除率 。用铁屑微 电解法处 这 一 部 分 首 先 要 做 的就 是 要 将 铁 屑进 行 活 化 处 理 , 因 为 铁 屑 验条件下 , 操作 简单 、 陈本低 廉 、 去 除率高 等优 表 面有 一些油质 ,所 以先用 N a O H溶液将铁屑表 面的油 质去掉 , 理 水性 油墨具 有 以废 治废 、 具有很高的生产应用 价值 。 然 后用 3 %的 H c l 溶 液浸泡铁 屑 3 0分 钟 , 将 铁屑进 行活化 , 活化 点 ,
0344.油墨印刷废水处理工艺

油墨印刷废水处理工艺在水性油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的清洗,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
水性油墨色彩的千变万化造成其废水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具有高COD、高色度、难生物降解的特点,一旦进入水体,对水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废水的处理工艺与水性油墨的种类和特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目前对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化学混凝、电解、混凝气浮、混凝气浮-微电解、化学氧化-混凝等预处理手段结合生化工艺。
1电解法在一些预处理手段中,电解法显示出较好的性能,国内的研究应用已有一定基础;电解法的优点在于:(1)过程中产生的•OH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2)电解过程伴随着产生气浮的功能;(3)能量效率高,电化学过程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就可进行;(4)既可以作为单独处理,又可以与其他处理相结合,如作为前处理,可以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经预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大幅提高;(5)电解设备及其操作一般比较简易。
经茂名市环保局环境工程设计中心在茂名阪田油墨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证明利用电解法预处理,再经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可达标排放。
电解法除污机理电解法作为一种对各种污水处理适应性强、高效、时间短、无二次污染处理方法,它是利用铁板作为阳极,铝板作为阴极,在强电流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电化学处理,其主要化学反应式为:阳极:Fe----Fe2++2e阴极:2H++2e----H2作为阳极的铁板在电解过程中慢慢溶解,以的形式进入废水中,并水解生成Fe(OH)2,这些Fe(OH)2有高的凝聚作用,在阴极产生新生态的氢,其还原能力很强,与废水中的污染物起还原反应,同时大分子污染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电解过程包含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凝聚作用、气浮作用。
1)氧化作用。
电解过程中的氧化作用可以分为直接氧化(即污染物直接在阳极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和间接氧化。
间接氧化是指利用溶液中的电极电势较低的阴离子(如OH-、Cl-)。
水性油墨印刷废水处理技术解析

水性油墨印刷废水处理技术解析1、 技术分析 水性油墨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为丙烯酸系列的水溶性树脂(载色剂)、含带色基团的环状有机物(色料)和大分子量的醇基或苯基分散剂,其中丙烯酸树脂是废水中CODcr 主要组成部分,占80%以上。
颜料种类繁多,其中无机颜料有盐类、氧化物类和炭类三大类;有机颜料则有偶氮颜料、酞菁颜料、硝基颜料、色淀颜料、还原颜料、亚硝基颜料、杂环颜料等多种类型。
另外还含有稳定剂、消泡剂、阻滞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十多种助剂。
水性油墨废水是一种弱碱性、高浓度、高色度、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污水处理难度较大。
目前,现行的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只是简单地对废水进行处理,无法达到排放要求。
而随着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都要求把废水处理达标,这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部分。
我公司不断在印刷水性油墨领域深耕技术,在国内成功拥有较多成功案例,以下就我司客户杭州天元诚达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和广东天元汇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装饰纸印刷水性油墨废水处理技术进行解析。
2、 工艺简图排放水性油墨印刷废水酸/氯化铁/PAM 氧化剂污泥处理系统3、工艺说明印刷车间的水性油墨废水进入废水调节池后,由泵输送至酸析池,通过调节PH后,加入氯化铁与水反应,析出的不溶固体物再经加PAM絮凝后沉淀,沉淀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上清液进入中和池加碱中和PH后,进入高效生物脱氮池,经过脱氮后,废水再进入厌氧滤池,去除尚未完全去除的少量COD和硝态氮,然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再讲COD,氨氮和总氮降低到最低,最后出水经生物沉淀池沉淀,将生化出水携带的活性污泥沉淀后用泵回流到生物接触氧化池前段,然后出水进入中间水箱,由泵输送在多效催化氧化器,向进水中加入氧化剂,废水中少量超标的COD,氨氮可以通过多效催化氧化器大幅度去除,确保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4、主体工艺介绍4.1 高效生物脱氮池生物脱氮技术是利用生物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总氮转为无污染的氮气释放到大气中,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SBR反应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生物脱氮的效率。
水性油墨废水处理技术

水性油墨废水处理技术摘要:本文阐述了水性油墨的环保安全特性,并分析了水性油墨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状况,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性油墨废水处理技术1 环保安全特性水性油墨的溶解载体是水和少量的醇(约3%~5%)。
由于用水作溶解载体,水性油墨具有显著的环保安全特点:安全、无毒、无害、不燃不爆、几乎无挥发性有机气体产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1 对大气环境无污染由于水性油墨用水作溶解载体,所以无论是在其生产过程中,还是被用于印刷时,几乎不会向大气环境散发挥发性有机气体(VOC),而VOC被认为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这是溶剂型油墨所无法比拟的。
溶剂型油墨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低浓度VOC。
根据估算,一般溶剂型油墨工厂,若采用未完全密闭的生产设备,有机溶剂的挥发损失约占油墨产量的0.3%~1%。
而对于低浓度VOC的处理,除了绝少数油墨工厂采用如活性炭吸附等高成本的处理方法外,大多数都高空直接排入大气。
VOC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光化学污染是被公认为最严重的之一。
不仅如此,在印刷过程中,溶剂型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几乎完全被干燥而快速挥发出来,除了在印刷机上方的高浓度VOC被采用如催化燃烧或微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外,弥漫在印刷车间空气中的低浓度VOC往往被直接排入大气,如果按照溶剂型油墨中有机溶剂所占比例25%~35%计算,其直接排入大气环境的VOC数量相当惊人。
而水性油墨恰恰克服了这一缺点。
这一独有的对大气环境无污染的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所看好。
1.2减少印刷品表面残留毒物,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水性油墨完全解决了溶剂型油墨的毒性问题。
由于不含有机溶剂,使得印刷品表面残留的有毒物质大大减少。
这一特性,在烟、酒、食品、药品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中更体现了良好的健康安全性。
在人类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当今,已经关注到了食品包装的卫生安全性。
对包装材料和包装印刷的有害物质的残留量都非常重视。
使用溶剂型油墨的印刷品要达到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相当困难,而这对于使用水性油墨的印刷品,却是轻而易举的事。
水性油墨废水的混凝工艺试验

水性油墨废水的混凝工艺试验
水性油墨废水的混凝工艺试验
探讨了水性油墨废水处理中的混凝工艺,对混凝剂的种类及投药量、混凝最佳pH值、助凝剂种类及投药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当混凝剂为FeCl3,投药量为80mg/L,pH为4.0左右,助凝剂为壳聚糖,投药量为0.8mg/L时,处理后的废水COD去除率达87%以上,色度去除率达99%以上.
作者:张涛呼世斌周丹 ZHANG Tao HU Shi-bin ZHOU Dan 作者单位: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研究室,杨陵,712100 刊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5 28(3) 分类号:X132 关键词:水性油墨混凝 FeCl3 壳聚糖。
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

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张金朝;张文晖【摘要】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 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絮凝工艺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以及架桥作用完成的,降低废水初始pH值可以提高去除率.多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6.56,PAC最佳用量为126.5 mg/L,CPAM最佳用量为4.6mg/L,CODCr去除率达到96.5%;废水初始pH值为6.78,PAC最佳用量为107.7 mg/L,CPAM最佳用量为3.0 mg/L,色度去除率接近100%;废水初始pH值为6.5,PAC最佳用量为107.8 mg/L,CPAM最佳用量为5.8 mg/L,浊度去除率达到99.97%.整合以上3个响应面的最佳条件,油墨废水的初始pH值为6.51,PAC最佳用量为128.7 mg/L,CPAM最佳用量为4.9 mg/L,处理效果最好.【期刊名称】《中国造纸》【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6页(P13-18)【关键词】混凝;PAC;CPAM;pH值;水性油墨废水;絮凝【作者】张金朝;张文晖【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93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环保型印刷油墨,研究和应用水性印刷油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油墨的主要成分是连结料、颜料、填料和助剂。
水性油墨一般由不溶性颜料、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树脂(如丙烯酸树脂)、水及少量的醇等组成,广泛应用于玩具、药品、食品类企业的产品印刷。
使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油墨的溶剂,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1]。
水性油墨印刷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水性油墨印刷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发布时间:2021-11-25T03:40:23.48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4期作者:王金宇张成龙梁宝生郅云 (通讯作者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印刷材料的持续更新和改进王金宇张成龙梁宝生郅云 (通讯作者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1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印刷材料的持续更新和改进,促使印刷包装改变了传统油性油墨的形式,逐步转变为应用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凭借其优良的绿色环保性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水性油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仍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生危害。
基于这种形势,探索水性油墨印刷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而实现对废水的有效、合理处理,已成为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
,本文基于水性油墨印刷废水的处理现状,深入探索分析了水性油墨印刷废水处理的相关工艺,以供相关生产企业参考。
关键词:水性油墨;印刷废水;处理工艺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保观念逐渐增强,同时环保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促使印刷行业随之发生改变。
传统溶剂型油墨环保性能较差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环保性能比较好的水性油墨被逐步推广应用。
特别是水性油墨由于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于生产印刷人员健康更加有利,被广泛应用药品包装、食品包装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水性油墨印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果废水不经过严格处理进入水体,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带来恶劣影响,因此,探索水性油墨印刷废水处理工艺十分必要。
1 水性油墨印刷废水处理现状分析水性油墨印刷过程中,包括对设备进行冲洗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中会产生大量废水。
特别是由于水性油墨不断发展色彩也随之不断增加和丰富,这不可避免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来实现,这些添加剂成分比较复杂,降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含有此类添加剂的废水一旦进入水体和土体,势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Hu e o ic a y L bo ao y o n n e vr nme t lPol to n r la d Re d ai n, b iPr vn ilKe a r t r fMi i g Ar a En io n a lu i n Co to n me i t o
夏 明辉 ,吴其 华 ,郭建林
( 1湖 北理 工 学院环境科 学与工程 学院 ,湖北 黄石 4 5 0 ;2矿 区环境 污染控 制 与修 复 湖北省 重 点 实验 室 , 30 3 湖北 黄石 45 0 ;3湖 北省 建筑设 计 院 ,湖 北 武 汉 4 07 ) 30 3 30 1
摘 要 :采用混凝法对水性油墨废水进行处理 ,探讨了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 、混凝 最佳 p H值 、助凝剂种类及投加量等 因素
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混凝剂硫酸亚铁投加量为 20m / ,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 2 5mgL H值为 5,沉 降时 0 g L . / ,p 间为 4 i ,处理后 的废水色度去 除率达 9 % 以上 ,C D去 除率 达 9 % 以上 。 0mn时 7 O 2
关键 词 :硫酸亚铁;聚丙烯酰胺;水性油墨废水;混凝
・ H O、硫酸 e1 6 亚铁 FS ・ H O、聚合氯 化铝 、P M、骨胶 、壳 聚糖 、浓硫 eO 7 A 酸 、浓 盐 酸 、氢 氧化 钠 。
主 要仪 器 :C C eD ・ 0 0 O R v 1 17超 纯 水 系 统 ,美 国 密 理 博 公 司 ;U 一 10 V 60 A型 紫 外 可 见 分 光 光 度 计 ,上 海 元 析 仪 器 有 限 公
中图分 类号 :X 8 78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1 97 (02 1 — 03 0 0 — 67 21 )7 06 — 3 0
Su yo t d n Optm ia i n o a u a in Pr c s fW a e — s d I a twa e i z to fCo g l to o e s o t r—ba e nk W se t r
Ke r s e O ;P y wo d :F S 4 AM ;w t r a e n a tw tr o g lt n ae —b s d i k w se a e ;c a u ai o
水 性 油 墨 也 叫 水基 油 墨 、环 保 性 油 墨 ,简 称 水 墨 ,是 由水 溶性 高分子树脂 、色料 ( 即颜 料 ) 、溶 剂 ( 主要是水 )和相关 助剂 经 物 理 化 学 过 程 组 合科 学 制 备 而 成 的 。 水 性 油 墨 在 应 用 领 域 的废 水 来 源 主 要 是 更 换 油 墨 等 需 要 清 洗 印 刷 相 关 设 备 的排
X AMi h i ,WU Q —h a ,G O Ja I n g— u i u U in—l i, n。 ( c ol f n i n etl c neadE g er gC l g ,H b i o t h i U i r t,H b i u nsi 3 0 3 1S ho o E v o m na Si c n n i ei o ee r e n n l u e P l e nc nv s y u e H a gh 4 5 0 ; yc ei
Hu e H agh 3 0 3 3Hu e A c i c rl ei ntue bi un si 5 0 ; bi rht t a D s n Is t ,Hu e Wu a 3 0 ,C ia 4 eu g it b i h n4 0 7 1 hn )
Ab t a t s r c :Co g lto r c s s u e o te twae a u ai n p o e swa s d t r a t r—b s d ik wa t wae .Th o g l t n ef cs o h y e a e n se t r e c a u ai f t ft e tp s o e a d d s g fc a ln s, t e p v l e, a d t e t p sa d d s g fc a u ain ad we e i v siae .Th e u t n i n o a e o o g a t u h H a u n h y e n o a e o o g lto i r n e tg t d e r s lsi d — c t d t twh n wa t wae ' H au s5, t o a e o S s2 0 /L, t e d s g fPAM s2. /L, ae ha e se t rsp v l e wa he d s g fFe O4wa 0 mg h o a e o wa 5 mg
第4 0卷 第 1 7期 21 0 2年 9月
广
州
化
工
V 14 . 7 o . 0 No 1
S p e e . 01 e t mb r 2 2
Gua g ho e c lI d ty n z u Ch mia n usr
水 性 油 墨 废 水 混 凝 工 艺 的 优 化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