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急性冠脉综合症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摘要】本文探讨了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先介绍了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概念,然后解释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并探讨了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之后通过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和影响因素讨论,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在总结了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结论,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血小板体积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临床研究,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小板是参与血液凝固的细胞碎片,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是描述血小板大小的指标。

近年来,研究发现平均血小板体积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MPV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于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仍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及临床研究的分析,希望可以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2. 研究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相关性;3. 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4. 探讨影响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研究结果的可能因素。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达成,有望深入了解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
n ss o i .M eh d 1 8 p t n s s s e t d c r n r re y d s a ewe e s u id wi o o a y a g o r p y tos 9 a i t u p c e o o a y a t r ie s r t d e t c r n r n ig a h .Th e e iy o e h e s v rt f c r n r r e y d s a ewa u n i e t d f d Ge sn c r n t e b ss o n i g a hc i g n n p l t n o o a y a t r ie s s q a t id wi a mo i e n i is o e o h a i f a go r p i ma i g ma i ua i f h i o
醇 (D L L—C 。结 果 ) 在 控 制 其 他 因素 如性 别 、 龄 、 烟 、 尿 病 、 年 吸 糖 高血 压 、 脂后 , 示 MP 和 冠脉 Ge s i 分 显 著 血 显 V ni 评 n
相 关 , 相 关 系数 为 0 3 6 P< O 0 ) 偏 .0 ( . 1 。去 除 了年 龄 、 烟 、 糖 、 压 、 脂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后 , 明 MP 大 小 与 冠 脉 吸 血 血 血 证 V G n ii 分 之 间存 在 有 意义 的 回 归 关 系。结 论 es 评 n MP 的 大 小与 冠脉 病 变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 对 冠 心 病 的 防 治 和 预 后 具 V 并
ZOU Hu - u a y ,LIJ a b i HANG i- e ,Z Yi
( p r n f C r ilg De a t t a d o o y,Xiqa s i l h h r ltr d c l ie s y, h n qn 0 0 7 h n ) me o n ioHop t ,T e id Mi a y Me ia v r i C o g ig 4 0 3 ,C ia a T i Un t

血小板四项参数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观察(附96例分析)

血小板四项参数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观察(附96例分析)
附袁 血小慧●t溅定 结果
耗有关 。因此 ,监测血小板的 4项指标 ,对冠心病发生,发展
及碗后有一 定的 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 会及世界 卫生组织临床命 名标准化联合 专题 . 组的报告.缺血性 心脏病的命名及谚新标 准. 中华心血 臂病杂喜 ,
1 8 , 9 ( 与其 它 各组 比 较
P O 0 < .5
3 讨论
讨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 资 料 与 方法
近年来 ,冠心病发 病事与死亡率在发达国家 已有所下降, 在 我国 仍呈上升趋 势[ , 2 血小板功能异常在 冠心晴 的发生 , ] 发 展 中起重要的作用啪。 组资料提 示,冠 病鲺 ( A  ̄UA 奉 SP P
比较采用 t 检验 ,P . 5 <o 口 为有统计学意 义 。
2 结果
而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 计数 显著 高于其它各组 , 这也是 该 型冠心病 易发展为急性 心梗的原因之一 A 的血 小扳 MI
计数显著低 于对 照组 , 考虑 与心梗时形成血栓 , 导致血小扳 消
见附表。
8 : 51 ~ 5】 . 4 3 8
I 一 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 铡复发性 L2 生殖器疱疹 疗效观察 一
福 州铁 路 中心 医 院 (5 03 李 3 0 1) 玲 严 圣 陈 小 琼 胡 廷 书
19  ̄2 0 我科 采用丽科伟 ( 9 9 00年 盐酸 万乃洛韦)及 I L2
2 朱万寿 . 景信 , 秀龙.血 小板 救量变化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观 . 颜 朱 察.血栓与止血 杂志,1 9 ,4 () 8 1 97 2 3.
3 Th r l E.B o d plt ltc n n un d0 Le r l t d t ot l . a dw l o a e e u ta df e i ea e ot a r c r i a c l r d a h i p a e l e lhy ma .Ck u a i a, 1 9 a dov s u a e t n a p r nty h a t n c l to 9 1,

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p r e d i c t i n g c o r o n a r y h e a t r d i s e a s e . Me t h o d s : A t o t a l o f 3 5 2 c o n s e c u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u s p e c t e d CHD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 Al l
摘要 目的 : 探 讨 平 均 血 小板 体 积 ( MP V) 、 红 细 胞 分 布 宽度 ( R D W) 与 冠 心 病 的 关 系, 并探 讨 M P V及 R D W 作 为预 测 冠 心病 的界
定指标 。 方法 : 回顾性收集 因胸 痛或胸 闷等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3 5 2 例,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 C A G) 结果分为冠心病 组 2 2 5例 , 非
组 MP V、 R D M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 O . 0 5 ) , 且随 着冠脉病 变支数的增加其值 增加( P < 0 . 0 5 ) 。( 2 ) 多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 9 3 - 分析 显示 ,
MP V和 R D W 为 冠 心病 发 生的 独 立危 险 因素 ( O R= 2 . 2 2 8 , 9 5 %C / : 1 . 5 5 6 3 . 1 9 1 , P = 0 . 0 0 0 ; O R= 1 . 2 6 9 , 9 5 %C I : 0 . 8 6 4 1 . 8 6 4 , P =
0 . 0 3 6 ) 。( 3 ) 相关性分析 显示, 冠心病组 M P V、 R D W 水平与 G e n s i n i 积分呈正相关趋势( r = O . 4 9 6 , P < O . 0 5 : r = 0 . 1 6 3 , P < 0 . 0 5 ) 。( 4 ) 根

血小板参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血小板参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㊃论著㊃通信作者:秦勤,E m a i l :q i n qi n 6351@163.c o m 血小板参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滕 欣1,秦 勤2,路雅茹2,杨 宁2(1.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70;2.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二科,天津300051) 摘 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 C S)患者临床分型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㊂方法 入选A C S 患者262例,其中急性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 T E M I )组167例,急性非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 S T E M I )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 A P )组65例㊂采用G e n s i n i 评分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㊂比较3组临床资料,分析G e n s i n i 评分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㊂结果 S T E M I 组和N S T E M I 组的年龄㊁平均血小板体积(M P V )㊁血小板分布宽度(P DW )和高敏C 反应蛋白(h s -C R P )水平明显高于U A P 组(P <0.05);S T E M I 组M P V 和P DW 水平明显高于N S T E M I 组(P <0.05);A C S 患者M P V ㊁P DW 和h s -C R P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 e n s i n i 评分呈正相关㊂结论 M P V 和P DW 水平与A C S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故可以作为A C S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㊂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小板;G e n s i n i 评分中图分类号:R 5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7)06-0487-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7.06.009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l a t e l e t p a r a m e t e r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s e v e r i t y o f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n d r o m e T e n g X i n 1,Q i nQ i n 2,L uY a r u 2,Y a n g N i n g21.P o s t g r a d u a t eS c h o o l ,T i a n j i n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00070,C h i n a ;2.S e c o n d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l o g y ,T i a n j i nC h e s tH o s p i t a l ,T i a n ji n 30005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Q i nQ i n ,E m a i l :q i n qi n 6351@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l a t e l e t p a r a m e t e r sa n dt h ec l i n i c a l c l a s s if i c a t i o n a n d 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n d r o m e (A C S ).M e t h o d s At o t a l o f 262p a t i e n t sw i t hA C S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S T E M I g r o u p (n =167),N S T E M I g r o u p (n =30)a n dU A P g r o u p (n =65).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c o r o n a r y s t e n o s i s w a s q u a n t i t a t e db y G e n s i n i s c o r es y s t e m.T h ec l i n i c a ld a t ao f t h r e e g r o u p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G e n s i n i s c o r e a n d c l i n i c a l i n d e x e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h i g h e r l e v e l s o f a g e ,h s C R P ,m e a n p l a t e l e t v o l u m e a n d p l a t e l e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i nS T E M I g r o u p a n dN S T E M I g r o u pt h a n i nU A P g r o u p (P <0.05),M P Va n dP DWi nS T E M I g r o u p 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t h o s eo fN S T E M I g r o u p (P <0.05).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d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e r e w e r es i gn i f i c a n t p o s i t i v ec o r 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 M P V ,P DWa n dh s C R P l e v e l s a n d c o r o n a r y l e s i o n s a n dG e n s i n i s c o r e i n a l l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C S .C o n c l u s i o n M P Va n d P DWl e v e l s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A C St y pe s ,a n dt h e l e v e l sof M P Va n dP DW w e r e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t h es e v e r i t y o f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le s i o n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S ,w h i c hc o u l d b eu s e da s p r e d i c t o r s of 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l e s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C S .K E Y W O R D S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 s ;b l o o d p l a t e l e t s ;ge n s i n i s c o r e 急性冠脉综合征(a c u t ec o r o n a r y s yn d r o m e ,A C S )是一类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血小板活化在A C S 的发生㊁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近年来关于血小板活化的参数,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m e a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 ,M P V )㊁血小板分布宽度(p l a t e l e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P DW )和血小板计数(p l a t e l e t c o u n t ,P L T )等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较多[2-5]㊂随着血小板的激活,A C S 患者M P V 和P DW水平升高[6-8]㊂但M P V 和P DW 水平与A C S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鲜有报道㊂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的A C S 患者M P V 和P DW 水平,了解M P V 和P DW 水平对A C S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以期为A C S 的预测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15年4-10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住院的A C S 患者262例,男195例,女67例,平均年龄(60.93ʃ10.46)岁,其中急性S T 段抬高型心肌㊃784㊃‘临床荟萃“ 2017年6月5日第32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n e 5,2017,V o l 32,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梗死(S T E M I)组167例,急性非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 S T E M 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 A P)组65例㊂1.2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急诊快速诊疗指南“㊂①S T E M I㊂肌钙蛋白(c T n)>99t h正常参考值上限(U L N)或肌酸激酶同工酶(C K-M B) >99t h U L N,心电图表现为S 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有下列情况之一或以上者:持续缺血性胸痛;超声心动图显示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异常㊂②N S T E M I㊂c T n>99t h U L N或C K-M B>99t h U L N,并同时伴有下列情况之一或以上者:持续缺血性胸痛;心电图表现为新发的S T段压低或T波低平㊁倒置;超声心动图显示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异常㊂③U A P㊂c T n阴性,缺血性胸痛,心电图表现为一过性S T段压低或T波低平㊁倒置,少见S T段抬高(变异性心绞痛)㊂排除标准:①既往使用阿司匹林㊁氯吡格雷㊁替格瑞洛㊁低分子肝素㊁华法林等抗血小板㊁抗凝药物㊂②入院时合并有肝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疾病,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创伤,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免疫性疾病,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既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C 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 A B G)史,各种外周血管疾病,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以及正在服用各类激素者㊂1.3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h s-C R P㊁P L T㊁M P V和P DW水平,次日晨抽取禁食水12小时后静脉空腹血,检测总胆固醇(T C)㊁甘油三酯(T G)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C)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㊁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 L D L-C)水平㊂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标准,冠状动脉直径狭窄ȡ50%病变累及主要冠状动脉支数为病变支数,累及左主干时按同时累及前降支和回旋支计算㊂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狭窄部位与临近正常管径比较减少的百分比,采用G e n s i n i评分法对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定量评定:ɤ25%为1分,26%~50%为2分, 51%~75%为4分,76%~90%为8分,91%~99%为16分,100%为32分,再乘以病变所在血管段不同系数,总积分为各段积分之和㊂1.4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 N K-q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影响A C 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采用P e a r s o 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基线资料与U A P组比较,S T E M I组和N S T E M I组年龄更大㊁h s-C R P水平更高(P< 0.05);3组性别㊁高血压史㊁糖尿病史㊁家族史㊁血脂水平(T C㊁T G㊁H D L-C㊁L D L-C㊁V L D L-C)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3组基线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男女年龄(岁)高血压史[例(%)]糖尿病史[例(%)]家族史[例(%)]T C(mm o l/L)T G(mm o l/L)H D L-C(mm o l/L)L D L-C(mm o l/L)V L D L-C(mm o l/L)h s-C R P(m g/L)U A P组65471857.77ʃ8.4034(52.31)15(23.08)24(36.92)4.85ʃ1.171.64ʃ0.811.04ʃ0.313.01ʃ0.820.59ʃ0.252.53ʃ4.11 N S T E M I组3062459.57ʃ8.85*16(53.33)8(26.67)11(36.67)4.79ʃ1.072.09ʃ2.081.15ʃ0.273.00ʃ0.760.67ʃ0.5514.12ʃ21.03* S T E M I组1671244362.40ʃ11.17*101(60.48)39(23.35)38(22.75)4.73ʃ0.871.64ʃ1.061.09ʃ0.283.20ʃ0.990.62ʃ0.3216.83ʃ29.94*统计值χ2=0.646F=5.021χ2=1.536χ2=0.171χ2=5.98F=0.321F=1.966F=1.607F=1.353F=0.493F=7.644 P值0.7240.0070.4640.9180.0510.7250.1420.2030.2600.6120.001注:与U A P组比较,*P<0.052.2血小板参数 S T E M I组和N S T E M I组M P V 和P DW水平明显增高于U A P组(P<0.05), S T E M I组M P V和P DW水平明显高于N S T E M I组(P<0.05)㊂但3组P L 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㊂2.3相关性M P V㊁P DW和h s-C R 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 e n s i n i评分均呈正相关(P< 0.05)㊂见表3㊂表23组血小板参数比较(x-ʃs))组别例数M P V(f l)P DW(f l)P L T(ˑ109/L) U A P组658.02ʃ1.6113.95ʃ2.52232.60ʃ50.67 N S T E M I组308.85ʃ1.44*15.35ʃ2.81*224.83ʃ63.18 S T E M I组1679.75ʃ1.57*#17.03ʃ2.61*#228.30ʃ62.10 F值29.50733.6920.203P值0.0000.0000.816注:与U A P组比较,*P<0.05;与N S T E M I组比较,#P<0.05㊃884㊃‘临床荟萃“2017年6月5日第32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7,V o l32,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3M P V㊁P D W㊁h s-C R P与G e n s i n i评分㊁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变量G e n s i n i评分r值P值病变支数r值P值M P V0.317<0.010.302<0.01P DW0.375<0.010.256<0.01h s-C R P0.435<0.010.261<0.012.4多元线性回归以G e n s i n i评分为因变量,年龄㊁M P V㊁P DW和h s-C R 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M P V㊁P DW和h s-C R P是G e n s i n i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4㊂表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回归系数标准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标准误t值P值M P V4.6230.2001.2443.716<0.01 P DW3.6160.2650.7344.924<0.01 h s-C R P0.4900.3160.0855.744<0.01 3讨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是A C S发生㊁发展的重要机制[9]㊂活化的血小板体积增大,致密小体含量增多,酶活性增强,黏附聚集能力更强,更利于血栓形成㊂激活的血小板释放血栓烷A2㊁血小板因子4㊁P选择素㊁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凝血物质,这些因子促进血栓形成,加重心肌缺血甚至血管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㊁发展[10]㊂M P V和P DW是血小板活化的标志,并与循环中血小板的超微结构㊁酶活性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11]㊂一项研究发现A C S患者M P V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正常对照组[9]㊂另一项研究得出相似结论,A C S患者M P V水平㊁P DW水平㊁大血小板比率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12]㊂高M P V和P DW水平可能是冠心病㊁溶栓失败和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11,13-14]㊂另外,M P V和P DW水平与A C S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M P V水平升高是A C S患者6个月内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15]㊂接受P C 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高M P V和P DW水平组心源性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 P V和P DW 水平组,入院时M P V和P DW水平是P C 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16]㊂M P V和P DW 水平与S T E M I患者P C I治疗后冠状动脉无复流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17]㊂A C S 患者M P V和P DW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18]㊂国外有研究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类型A C S患者的P DW水平发现S T E M I和N S T E M I患者P DW水平明显高于U A P患者[1]㊂本研究显示,S T E M I组和N S T E M I组M P V和P DW水平明显高于U A P组㊂随着A C 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血栓形成,血小板激活,M P V和P DW水平升高[19-20]㊂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冠状动脉内大量血栓形成,造成大量血小板消耗,进一步刺激血小板激活,标志血小板活化的M P V和P DW水平明显升高㊂Y i l i r a y等[21]证实M P V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及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在急性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组更加明显㊂M u r a t等[22]发现高M P V水平是A C S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㊂B e k l e r等[1]研究发现P DW水平与A C S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㊂本研究显示随着M P V和P DW水平升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G e n s i n i评分越高,M P V和P DW水平与A C 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㊂推测其可能与冠状动脉血管内血小板与白细胞,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聚集增加导致微血管损伤有关㊂激活的血小板释放趋化因子,促有丝分裂因子和C D40配体等与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有关的介质也可能与A C 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㊂本研究发现不同A C S分型的患者,M P V和P DW水平明显不同,M P V和P DW水平与A C 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故其可作为A C 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㊂因此,临床上对于M P V和P DW水平升高的患者应予以强化抗血小板㊁抗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其水平变化㊂参考文献:[1] B e k l e rA,O z k a nM T,T e n e k e c i o g l uE,e t a l.I n c r e a s e d p l a t e l e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i s a s s o c i a te dw i t h s e v e r i t y of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d i se a s e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J].A n g i o l o g y,2015,66(7):638-643.[2] E g e M R,G u r a y U,G u r a y Y,e ta l.P l a t e l e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a n ds a p h e n o u sv e i n d i s e a s ei n p a t i e n t sa f t e r C A B G.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 h g r a f t o c c l u s i o n[J].H e r z,2013,38(2):197-201.[3] V a t a n k u l u MA,S o n m e zO,E r t a sG,e t a l.An e w p a r a m e t e rp r e d i c t i n g c h r o n i c t o t a l o c c l u s i o no f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i e s:p l a t e l e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J].A n g i o l o g y,2014,65(1):60-64.[4] E g eM R,A c i k g o zS,Z o r l u A,e ta l.M e a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a n i m p o r t a n t p r e d i c t o r o f c o r o n a r y c o l l a t e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J].㊃984㊃‘临床荟萃“2017年6月5日第32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7,V o l32,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P l a t e l e t s,2013,24(3):200-204.[5]S e n a r a nH,I l e r i L M,A l t i n b a sA,e t a l.T h r o m b o p o i e t i na n dm e a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i n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J].C l i nc a rd i o l,2001,24(5):405-408.[6] O z k a nB,U y s a lO K,D u r a n M,e t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m e a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a n d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i n y o u n g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Te l e v a t i o n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A n g i o l o g y,2013, 64(5):371-374.[7] K h a n d e k a rMM,K h u r a n aA S,D e s h m u k hS D,e t a l.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 i n d i c e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a n d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a nI n d i a ns c e n a r i o[J].J C l i nP a t h o l,2006,59(2):146-149.[8] K h o d eV,S i n d h u r J,K a n b u rD,e t a l.M e a n p l a t e l e t v o l u m ea n d o t h e r p l a t e l e t v o l u m e i n d i c e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t ab l e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d i se a s e a n d a c u t em y o c a r d i a l i nf a r c t i o n:a c a s ec o n t r o l s t ud y[J].JC a r d i o v a s cD i sRe s,2012,3(4):272-275.[9] Y i l m a zM B,C i h a nG,G u r a y Y,e t a l.R o l eo fm e a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 i n t r i a g g i n g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 s[J].JT h r o m bT h r o m b o l y s i s,2008,26(1):49-54.[10]I h a r aA,K a w a m o t o T,M a t s u m o t o K,e t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p l a t e l e t i n d e x e s a n dc o r o n a r y a n g i o g r a p h i c f i nd i n g s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s c h e m i c h e a r t d i s e a s e[J].P a t h o p h y s i o lH a e m o s tT h r o m b,2006,35(5):376-379.[11] C e t i n M,B a k i r c iE M,B a y s a l E,e ta l.I n c r e a s e d p l a t e l e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 i d t hi s a s s o c i a te d w i t h S T-s e g m e n t e l e v a t i o n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a n d t h r o m b o l y s i s f a i l u r e[J].A n g i o l o g y, 2014,65(8):737-743.[12] D e h g h a n iM R,T a g h i p o u r-s a n i L,R e z a e iY,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i m p o r t a n c eo fa d m i s s i o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i n d i c e s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c u t e c h e s t p a i n s u g g e s t i n g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J].I n d i a nH e a r t J,2014,66(6):622-628.[13] V e r d o i a M,B a r b i e r i L,S c h a f f e rA,e t a l.P l a t e l e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a n dt h er i s ko f p e r i p r o c e d u r a l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i n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o r o n a r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J].JT h r o m bT h r o m b o l y s i s,2014,37(3):345-352. [14]J a k lM,M a l y J.P r o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m e a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 i n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J].A n a t o l JC a r d i o l, 2015,15(1):31-32.[15] N i u X,Y a n g C,Z h a n g Y,e ta l.M e a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o na d m i s s i o ni m p r o v e s r i s k p r e d i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c o r o n a r y s y nd r o me s[J].A n g i o l o g y,2015,66(5):456-463.[16] R e c h c i s k iT,J a s i n s k aA,F o r y s J,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p l a t e l e t i n d i c e sa f t e r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t r e a t e d w i t hp r i m a r yp e r c u t a n e o u sc o r o n a r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J].C a r d i o lJ, 2013,20(5):491-498.[17] C e l iT,K a y a M G,A k p e k M,e ta l.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o fa d m i s s i o n p l a t e l e t v o l u m e i n d i c e s f o r i n-h o s p i t a lm a j o r a d v e r s e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e v e n t s i n a c u t e S T-s e g m e n t e l e v a t i o nm y o c a r d i a li n f a r c t i o n[J].A n g i o l o g y,2015,66(2):155-162.[18] A s s i r i A S,J a m i l AM,M a h f o u z A A,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i m p o r t a n c e o f p l a t e l e t p a r a m e t e r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c o r o n a r y s y nd r o me a d m i t t e d t o at e r t i a r y c a r e h o s p i t a li ns o u t h w e s t r e g i o n,S a u d iA r a b i a[J].JS a u d i H e a r t A s s o c, 2012,24(1):17-21.[19] H u c z e kZ,F i l i p i a k K J,K o c h m a nJ,e ta l.B a s e l i n e p l a t e l e ts i z ei si n c r e a s e d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c u t e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 sd e v e l o p i n g e a r l y s t e n t t h r o m b o s i sa n d p r e d i c t s f u t u r er e s i d u a lp l a t e l e t r e a c t i v i t y.A c a s e-c o n t r o ls t u d y[J].T h r o m b R e s, 2010,125(5):406-412.[20] U l u c a nS,K e s e rA,K a y aZ,e t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P D Wa n d l o n g t e r m m a j o ra d v e r s ec a r d i a ce v e n t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J].H e a r t L u n g C i r c,2016,25(1):29-34.[21]S a h i nD Y,G u r M,E l b a s a nZ,e ta l.M e a n p l a t e l e tv o l u m ea n d e x t e n t a n d c o m p l e x i t y o f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 i n d i ab e t i ca n d n o n d i ab e t i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T e l e v a t i o n m y o c a rd i a li n f a r c t i o n[J].A n g i o l o g y,2013,64(7):505-511.[22] M u r a t S N,D u r a n M,K a l a y N,e t a l.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m e a np l a t e l e t v o l u m e a n d s e v e r i t y o f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 s[J].A n g i o l o g y,2013,64(2):131-136.收稿日期:2017-02-14编辑:王秋红㊃094㊃‘临床荟萃“2017年6月5日第32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7,V o l32,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血清胱抑素-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血清胱抑素-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 类号 : 4 1 . 4 R 2 5 6 . 2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1 3 4 9 . 2 0 1 4 . 0 2 . 0 2 0 文章编 号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4 ) 0 2 — 0 1 6 8 —0 3
Cy s —C水 平 , 比较 两 组 的 差 异 ; 根 据 冠 脉 病 变 支 数 和 Ge n s i n i 积 分 将 冠 心病 组 分 为 不 同 亚组 , 进 一 步 比较 各 亚组 R DW 、 P DW 、 C y s—C
的差异 , 并对 R D W、 P D W、 C y s — C 与 Ge n s i n i 积分间进行相关分析 , 以明确 R D W、 P DW 、 C y s — C 与冠 脉 病 变程 度 的 关 系。 结 果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冠心病组 R D W、 P D W、 C y s — C 水 平 明 显升 高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 随 着 冠 脉 病 变 程 度 的加 重 , R D W、 P D W、
大 学 第 一 医 院行 冠 脉 造 影 ( C A G) 的1 8 0 例 病人 为研究对 象 , 根 据 造 影 结 果 分 为 冠 心 病 组 和 对 照 组 。冠 心 病 组 1 3 O例 , 男 8 5
例, 女 4 5 例 , 年龄 3 2岁 ~7 7 岁( 5 8 . 9 5岁 士 9 . 8 2岁 ) ; 对 照组 5 O
2 结 果
2 . 1 冠 心 病 组 与对 照组 基 线 资 料 比较 冠 心 病 组 吸 烟 率 、 白细 胞计数( WB C ) 、 R D W、 血小板 体积 ( MP V) 、 P D W 及C y s —C 水 平高于对照组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余 各 指 标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详 见 表 1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中B 型脑钠肽(BNP) 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的关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中B 型脑钠肽(BNP) 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的关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中B 型脑钠肽(BNP) 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的关系发表时间:2012-09-20T17:51:18.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陈天海[导读] 而将两者联合使用,还能够提高对患者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陈天海(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佛山 5 2 8 0 0 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中B 型脑钠肽(BNP) 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的关系。

方法对我院2010 年2 月~ 2011年9 月收治的47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B 型脑钠肽( B N P ) 与血小板平均体积( M P V ) 检查,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 例健康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 型脑钠肽高于对照组被检者,血小板平均体积高于对照组,p < 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 型脑钠肽( B N P ) 与血小板平均体积( M P V ) 有明显的相关性,r=0.318,p < 0.05。

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B 型脑钠肽与血小板平均体积均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B 型脑钠肽血小板平均体积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381-0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引起急性冠脉内有血栓形成,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心血管急症[1]。

如何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分析患者的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

B 型脑钠肽( BNP ) 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 V ) 均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检测指标。

我院为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中两指标的关系,现进行了本次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 年2 月~ 2011 年9 月收治的47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血小板分布宽度及体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血小板分布宽度及体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法 选择AC S 患者2 3 9 例 ,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 AMI 组 ) 及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 UA 组 ),选择有胸痛表现但经冠状 动 脉 ( 简称冠脉 ) 造影 证实无缺血性心脏病 的患者6 5 例作为对 照组 。所有入选者术前 空腹采血测定血小板计数 ( P L T)、 血 小板分 布宽度 ( P D W ) 及 平均血 小板体积 ( MP V)并 行冠状 动脉造影 ,AC S 患 者计算冠脉 病变支 数并作GR AC E 评
4孙 燕 , 周际昌. 临床肿瘤学. 第四版.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3 . 33  ̄3 7 , 5 6 3  ̄5 6 6.
5赵 莎平 . 苦参碱联合化 疗对晚期 小细胞肺 癌的疗效观察 . 临床肺
科杂志, 2 0 1 1 , 1 6 ( 1 2 ) : 1 9 0 6 - - 1 9 0 8 .
参 均 具有 升 高 白细 胞 数 量 、提 高 机体 免 疫力 的药 理 作 用 。黄 芪 中所含 的多 糖类 成 分可 保 护 和改 善
骨 髓造 血 微 环境 ,改 善 骨造 血 干 细胞 与髓 基 质 细
3 吕 宇 康 艾 注射 液联 合 T p 方 案 治 疗 晚 期 非 小 细胞 肺 癌 的 临 床 研 究 现 代 预 防 医 学, 2 0 1 2 , 3 9 ( 2 2 ) : 6 O 6 1 ~ 6 O 6 5 .
胞 的接 触 ,促 进 造血 集 落刺 激 因子 等 内源 性 细胞 因子 的分 泌 ; 人 参 中所 含 多糖 类及 皂 苷成 分 可促 进 造血 干 细胞 的增殖 及 其定 向分 化 ,并 促 进 造血 集落 刺激 因子与骨 髓基 质 细胞 的表达 。
本 资 料 结 果显 示 ,采 用 N P化疗 方 案治 疗 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一个简单可靠的血小板大小参数,它与血小板的活性密切相关。

作为一个新生的心血管风险检测指标,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分级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方法:我们检测了1056个病人的mpv值,这些都是在一年时间里,因胸闷、胸痛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他们都被怀疑为acs。

所有的病人作为基本的检查项目都做了血常规和4,6,12小时的肌钙蛋白检测。

结果:204个病人(占总数的19.3%)诊断为acs。

这些病人肌钙蛋白都不低于0.2 ng/ml 并同时伴有局部缺血性心电图的改变,他们的mpv都高于没有acs并且肌钙蛋白正常的病人(p <0.01)。

为了评价mpv的诊断精确度,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了曲线下方的面积是0.663 (p <0.01)。

结论:因为mpv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所以它在急诊科收治的acs病人风险分级上,可以和其他传统的心脏病标志物联合使用作为一项实用的排除实验。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 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目前在诊断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临床医生由于高估了病情,收治了大量低风险心肌缺血病人入院[1]。

目前诊断acs理想的的生化标记物
是肌钙蛋白,但是acs症状开始的2-4小时内,肌钙蛋白检测的有效性不高[2]。

专家很早就发现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与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因为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3]。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一个简单可靠的血小板大小参数,它与血小板的活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心血管风险检测指标[4]。

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疑似acs收治入院的病人mpv和肌钙蛋白检测之间的关系,评估mpv 在诊断acs上的有效性。

1材料和方法
我们收集了1056例(男:女=538:518;平均年龄63岁)在一年时间里,因胸闷、胸痛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被怀疑为acs的病人。

我们检测了病人入院时的血常规和肌钙蛋白以及入院后4、6、12
小时的肌钙蛋白,血常规和肌钙蛋白用edta-k2抗凝,采用智能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检测肌钙蛋白,采用beckman coulter difft2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

另外所有病人都接受了常规心电图的检测,并由心脏病专科医生采用常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对mpv值的显著性差异和频率分布分别进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本研究的基本资料见表1。

一共有204例(19.3%)诊断为acs,诊断的依据为心脏的症状、局部缺血性心电图以及整个检验过程中肌钙蛋白的变化。

52例(25%)为nstemi,152例(75%)为stemi。

表1显示,性别和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42和0.15)。

诊断为acs的病人,其mpv要显著高于非acs病人(p<0.01),并且他们的肌钙蛋白不小于0.2ng/ml。

另外acs病人年龄要比非acs 病人高(p<0.01)。

我们根据ctn不同的患者制作了图1,可以直观的发现ctn增高患者的mpv值显著高于ctn正常患者。

注:1表示ctn<0.2ng/ml,2表示ctn≥0.2ng/ml
为了评价mpv的诊断精确度,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了曲线下方的面积是0.661 (p < 0.01),提示mpv预测肌钙蛋白的升高相对比较合理。

3讨论
根据目前的诊断标准,肌钙蛋白的微小增加就预示着心肌损伤,而且多数可能反映的是不可逆的心肌损伤[5]。

然而肌钙蛋白检测对诊断的有效性在症状开始的2-4小时内是有限的[2]。

因此结合生化标记物的诊断有效性,一种多种标记物组合对临床诊断acs十分重要[2, 6]。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3, 7]。

血小板活化形成花生四烯酸,后者转化成前列腺素,如血栓素a2,一种强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物;或转化成增强炎症反应的白三烯类。

一般来说,血小板的功能和大小相关,因为来自活化巨核细胞的大血小板比普通血小板更容易活化。

因此,较大并且极度活跃的血小
板可以加速冠脉冠脉血栓形成,最终形成急性血栓[8]。

这些研究提mpv可能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分级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作用[4]。

有报道称血小板生成素的增加可能使血小板计数和体积增加,生成更多具有止血功能的活化血小板,后者可以导致冠心病[9]。

还有报道,在年长人群中,局部缺血心电图的变化作为mpv的主要决定因素[10]。

相应地,在非-st段抬高的acs病人中,mpv增高不仅预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还预示局部缺血并发症的风险增加[7]。

有专家证实小样本中心肌梗死病人的mpv值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和正常人,提示mpv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风险标记。

最近有报道称入院时mpv有利于梗死相关动脉开放的预测和针对冠脉介入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采取有效的辅助治疗[11]。

这些研究进一步表明,mpv增高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有助于了解冠心病中血栓形成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还有可能有利于检测高风险病人的心血管疾病[12]。

总之,研究发现,诊断为acs的入院病人的mpv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由于mpv是一个简单经济的实验室检测项目(血常规的一个子项目),我们建议将它与其他传统心脏病生化指标联合,用于早期预测急诊acs病人的风险。

参考文献
[1]lippi g, montagnana m, salvagno gl, et al. potential value for new diagnostic markers in the early recognition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 cjem, 2006, 8(1): 27-31.
[2]apple fs, wu ah.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defined: role of cardiac troponin testing [j]. clin chem, 2001, 47(3): 377-379.
[3]ross r. 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 [j]. n engl j med, 1999, 340(2): 115-126.
[4]martin jf, bath pm, burr ml. influence of platelet size on outcom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lancet, 1991, 338(8780): 1409-1411.
[5]thygesen k, alpert js, white hd.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j am coll cardiol, 2007, 50(22): 2173-2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