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题库
贫血护理常规试题题库及答案

贫血护理常规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贫血的定义是什么?A.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B. 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下限C. 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范围下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贫血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是根据病因分类的?A. 缺铁性贫血B. 溶血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急性贫血答案:D3.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铁摄入不足B. 铁吸收不良C. 铁丢失过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贫血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 皮肤苍白B. 心悸C. 气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贫血患者需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A. 血常规B. 血红蛋白测定C. 骨髓检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6. 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A. 鼓励患者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B. 避免过度劳累C.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D. 给予心理支持答案:ABCD7. 贫血患者可能需要的输血指征包括:A. 血红蛋白低于70g/LB. 出现严重贫血症状C. 急性失血D. 血细胞比容低于0.25答案:ABC8. 贫血患者应避免使用哪些药物?A. 阿司匹林B. 非甾体抗炎药C. 利尿剂D. 抗生素答案:ABC三、判断题9. 贫血患者不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因为贫血不是由营养缺乏引起的。
答案:错误10. 贫血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心脏负担。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描述贫血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
答案:贫血患者的一般护理原则包括:提供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鼓励患者摄入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治疗和药物;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贫血带来的不适和压力。
12. 贫血患者输血前后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贫血患者输血前后应注意以下事项:输血前,应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输血安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输血反应;输血后,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生命体征,评估输血效果。
再障试题及答案

再障试题及答案1. 再障是指什么?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再障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贫血性再障答案:A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A. 贫血、出血、感染B. 贫血、出血、疼痛C. 贫血、感染、疼痛D. 出血、感染、疼痛答案:A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包括哪些?A. 骨髓检查B. 血常规检查C. 骨髓检查和血常规检查D. 骨髓检查和生化检查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A. 免疫抑制治疗B. 造血干细胞移植C. 抗生素治疗D. 铁剂治疗答案:D5.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A.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B. 骨髓造血功能亢进C. 骨髓造血功能正常D.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答案:A6.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A. 贫血、出血、感染B. 贫血、出血、高血压C. 贫血、感染、高血压D. 出血、感染、高血压答案:A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B.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C. 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和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D. 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和进行骨髓检查答案:C8.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后因素包括哪些?A. 年龄、性别、疾病类型B. 年龄、性别、治疗方式C. 年龄、疾病类型、治疗方式D. 性别、疾病类型、治疗方式答案:C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A.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B. 骨髓造血功能亢进C. 骨髓造血功能正常D.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答案:A10.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A. 贫血、出血、感染B. 贫血、出血、疼痛C. 贫血、感染、疼痛D. 出血、感染、疼痛答案:A。
护考-血液解剖、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练习题

护考-血液解剖、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练习题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班级: [单选题] *○护考1班○护考2班○护考3班○护考4班学号(用阿拉伯数字写,比如:1号):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及造血系统解剖生理1.胎儿时期最初的造血器官是 [单选题] *卵黄囊(正确答案)肝脾骨髓淋巴结2.胎儿中期主要的造血器官是 [单选题] *卵黄囊肝(正确答案)脾骨髓淋巴结3.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是 [单选题] *卵黄囊肝脾骨髓(正确答案)淋巴结4.婴幼儿发生各种感染时,可出现 [单选题] *卵黄囊造血肝、脾、淋巴结参与造血(正确答案)红骨髓造血黄骨髓造血红、黄骨髓均参与造血3.婴儿生理性贫血通常发生在 [单选题] *生后1~2个月生后2~3个月(正确答案)生后4~5个月生后6~8个月生后10~12个月6.小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次交叉的时间出现在 [单选题] *生后2~3天,生后2~3岁生后2~3天,生后4~6岁生后4~6天,生后2~3岁生后4~6天,生后4~6岁(正确答案)生后4~6天,生后7~8岁小儿贫血1.患儿,男,8个月,母乳养,未加辅食,约2个月前发现患儿活动少,不哭、不笑,面色蜡黄,表情呆滞,手及下枝颤抖。
查体发现肝、脾增大,血红细胞1×1012/,血红蛋白50g/L。
该思儿的贫血为 [单选题] *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正确答案)极重度贫血生理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见于 [单选题] *新生儿6个月婴儿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正确答案)3至6岁的幼儿6岁以上的儿童3.病人,男性,53岁。
胃癌行胃大部及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半年,并发重度贫血。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题] *胃酸分泌增加便秘胃癌复发术中失血过多手术切除了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正确答案)4.患儿,男,8个月。
2015年河南省临床助理医师:再生障碍性贫血该做的检查考试题

2015年河南省临床助理医师:再生障碍性贫血该做的检查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原位杂交中使用的洗涤缓冲液,遵循的共同原则是A.盐浓度和温度对杂交结果无明显影响B.盐浓度由低到高,而温度则由高到低C.盐浓度由高到低,而温度也由高到低D.盐浓度由低到高,而温度也由低到高E.盐浓度由高到低,而温度则由低到高2、就专业能力而言,咨询和治疗者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不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领域工作;第二A.如实地向来访者介绍本专业的职能范围B.应明确本专业的职能范围C.对本专业的职能范围作出界定D.与来访者共同界定本专业的职能范围E.与来访者讨论本专业的职能范围3、诊断腺癌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是A.分泌黏液B.浸润性生长C.病理性核分裂D.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呈腺样排列E.肿瘤实质和间质分界清楚4、患者,男性,40岁,劳累后突然呕大量咖啡色胃内容物,查体:面色苍白,巩膜轻度黄染,四肢湿冷,脉细数,血压正常。
较为合理的诊断方法A.纤维胃镜B.上消化道钡痕C.血管造影D.床头腹部B超E.床头X线照像5、与肝细胞性肝癌发生无关的是A.黄曲霉毒素B.华支睾吸虫C.乙型肝炎病毒D.丙型肝炎病毒E.亚硝胺类化合物6、大叶性肺炎主要病理学特点是A.肺泡内出血B.肺肉质变C.肺组织广泛炎症并破坏D.并发支气管扩张E.肺泡腔内纤维素渗出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见于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类白血病反应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淋巴瘤8、常用的超薄切片染色剂是A.苏木精B.亚甲兰C.伊红D.磷钨酸E.枸橼酸铅9、单纯部分运动癫痫的病理机制是A.中央后回破坏B.中央后回刺激C.中央前回破坏D.中央前回刺激E.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均破坏10、子宫颈癌肉眼类型除外A.缩窄型B.菜花型C.内生浸润型D.溃疡型E.糜烂型11、卵巢动静脉经什么韧带进入卵巢门A.圆韧带B.骨盆漏斗韧带C.主韧带D.子宫骶韧带E.卵巢固有韧带12、关于宫颈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B.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C.宫颈管内黏液栓呈碱性,无周期性变化D.宫颈阴道部由鳞状上皮覆盖E.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13、9个月男孩,因反复鼻衄3个月,瘀点、瘀斑46d入院。
再生障碍性贫血习题_1

[单选]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最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溶血性贫血[单选]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是().A.全血细胞减少B.血小板减少C.前者为正细胞性贫血D.前者骨髓增生低下E.后者尿隐血阳性[单选]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A.周围血中白细胞减少B.周围血中粒细胞减少C.周围血中红细胞减少D.周围血中血小板减少E.周围血中有原始细胞[单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低C.无淋巴结肿大D.无肝脾肿大E.骨髓多部位增生低下[单选]雄性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最难恢复的是().A.血红蛋白B.网织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E.红细胞[单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产生是由于().A.骨髓造血功能低下B.无效性红细胞生成C.造血原料缺乏D.红细胞破坏过多E.失血[单选]可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的是().A.皮质类固醇B.维生素B12C.叶酸D.雄性激素E.切脾[单选]不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地中海贫血E.恶性贫血[单选]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错误的是().A.氯霉素B.铁剂治疗过度C.肝炎病毒D.先天性因素(如Fanconi贫血)E.放射线[单选]柜员号由12位数字组成,前九位为机构代码,后三位为顺序编号从001-999的任意数字,但不能为()。
A.555B.666C.777D.999[单选]A级柜员,具有授权、柜员资料维护、查询等非账务 易岗位权限,但不得经办具体业务,也不得兼职()A.复核B.机构尾箱管理C.大堂经理D.客户经理[单选]带现金管理员标志的柜员原则上每个网点最多设置()名。
A.一B.二C.三D.四[多选]关于转岗转授权业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授权交接仅限于生效当日之内柜员权限的交接,且当日有效。
血液学检验题库(含答案)

血液学检验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男,15岁,头昏乏力,牙龈出血半年,体检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淤点,肝脾淋巴结不大,怀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列何项最有助于诊断 ( )A、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B、正常细胞性贫血C、骨髓细胞培养集落生长能力降低D、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E、周围全血细胞减少正确答案:D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CLL血象特点 ( )A、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B、小淋巴细胞,形态正常C、大淋巴细胞,形态正常D、可见少量幼淋和原始淋巴细胞E、篮细胞明显增多正确答案:C3、下列哪项运铁蛋白饱和度的检测值,可排除缺铁 ( )A、1%B、9%C、5%D、14%E、18%正确答案:E4、下列哪项不是缩血管物质 ( )A、儿茶酚胺B、去甲肾上腺素C、激肽D、血栓烷A2(TXA2)E、血管加压素正确答案:C5、缺铁性贫血与慢性感染性贫血鉴别要点是 (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骨髓红细胞内铁C、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D、骨髓细胞外铁E、血清铁测定正确答案:D6、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的界限是多少 ( )A、小于20μg/LB、小于15μg/LC、小于16μg/LD、小于18μg/LE、小于14μg/L正确答案:E7、下列哪项错误地描述体液的抗凝成分 ( )A、PC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B、PS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C、TM由肝细胞合成,是一个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D、TM分为细胞型和可溶性两种E、EPCR由内皮细胞合成正确答案:C8、下列哪项不属于CLL的诊断标准 ( )A、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5×109/LB、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C、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D、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增高≥3个月(排除其他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疾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9、检查冷抗体,下列哪项是错的 ( )A、酸溶血试验B、自身溶血试验C、冷凝集试验D、冷溶血试验E、4℃效价最高正确答案:A10、下列哪项是引起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的原因 ( )A、因子Ⅻ的激活B、激肽释放酶的生成C、t-PA或u-PA的含量增多D、凝血酶的生成E、PAI增多或活性增高正确答案:C11、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是 ( )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B、血小板第三因子(PF3)C、血小板第四因子(PF4)D、血小板促生长因子(PDGF)E、血小板生长素(TPO)正确答案:A12、下列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髓中骨髓瘤细胞大于15%B、骨髓瘤细胞的大小、成熟程度与正常浆细胞常有明显不同C、一次骨髓穿刺未找到骨髓瘤细胞不能排除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D、骨髓增生程度常为增生极度活跃E、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正确答案:D1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中,正确的是 ( )A、红细胞膜异常B、放射性核素C、红细胞内某些酶缺乏D、内分泌疾病E、DNA合成障碍正确答案:B14、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检实验是 ( )A、APTTB、PTC、BTD、TTE、CT正确答案:B15、在淋巴细胞代谢中,下列哪种酶在血液系统代谢中最重要 ( )A、腺苷脱氨酶B、嘌呤核苷酶C、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D、RNA多聚酶E、嘌呤和嘧啶合成酶正确答案:C16、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是 ( )A、X、Y、D、E及A、B、C、H碎片B、X’、Y’、D、E’及A、B、C、H碎片C、X、Y、D、E及D-二聚体D、X’、Y’、D、E’及D-二聚体E、X、Y、D、E和A、B、C、H碎片及D-二聚体正确答案:A17、APTT延长而STGT正常,最可能的缺陷是 ( )A、因子ⅡB、因子ⅤC、因子ⅧD、因子ⅨE、因子Ⅹ正确答案:A18、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 ( )A、白血病性原始细胞≥30%B、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除M6外)C、未找到巨核细胞(除M7外)D、白血病细胞多伴有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E、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正确答案:A19、孕妇和哺乳者每天需要叶酸为 ( )A、200~300μgB、100~200μgC、300~400μgD、1000μgE、500~600μg正确答案:A20、下列哪项不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 ( )A、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是最常见的原因B、核、质发育不平衡C、胞质发育落后于核D、可发展成全血细胞减少E、其根本原因为DNA合成障碍正确答案:C21、尼曼-匹克细胞形态的主要特征是 ( )A、胞体大,直径20~90μmB、胞核一个或多个C、胞体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D、胞质丰富E、胞质呈泡沫状或蜂窝状正确答案:E22、下列不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是 ( )A、骨髓病性贫血B、铁粒幼细胞贫血C、PK酶缺乏症D、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E、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C23、过氧化物酶染色鉴别下列哪组疾病最佳 ( )A、AMoL与ALLB、ALL与CLLC、AML与AMoLD、AML与ALLE、AML与CML正确答案:D24、胞体直径12~20μm,呈圆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色或深蓝色,内含大小、形态或多少不一的紫红色非特异性天青胺蓝颗粒。
常见血液病的检验题库3-0-8

常见血液病的检验题库3-0-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A.网织红细胞减少B.血细胞减少C.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E.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成熟障碍诊断原发性再障,必须具备下列标准:①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②无明显的肝、脾及淋巴结肿大;③网织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数值;④骨髓象呈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涂片含脂肪滴增多,如骨髓增生良好者,至少显示一部分造血细胞成分减少,尤其是巨核细胞的减少或消失。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原位溶血的场所主要发生在()A.肝脏B.脾脏C.骨髓D.血管内E.淋巴结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破坏过速、过多,超过造血补偿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种贫血。
根据溶血发生在主要场所的不同,可相对地分为:①血管内溶血;②血管外溶血。
血管外溶血即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破坏红细胞。
如果幼红细胞直接在骨髓内被破坏,称为原位溶血或无效性红细胞生成,这也是一种血管外溶血,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增多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C.MCV112~159flD.MCH32~49pgE.MCHC0.32~0.36确定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依据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周围血象最突出表现为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MCV常大于100fl,MCH常大于32pg。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具有特征性,当血中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或找到6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或计算100个中性粒细胞的核叶平均数超过3.5,或5叶以上和4叶以下中性粒细胞的比率超过0.17,均具有诊断价值。
出处:森林舞会游戏 https://;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30岁,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半年左右发现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
2019年再生障碍性贫血考试试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考试试题一、A1型题(本大题10小题.每题1.0分,共10.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再生瘴碍性贫血骨髓组织中绝对增多的细胞是( )A 脂肪细胞B 组织嗜碱细胞C 网状细胞D 浆细胞E 淋巴细胞【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2题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 血管内溶血B 骨髓内溶血C 出血失血D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E 缺乏造血原料【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3题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无( )A 肝脾肿大B 中性粒细胞减少C 血小板减少D 网织红细胞减少E 红细胞减少【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4题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符合( )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 急性白血病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5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造血原料缺乏B 造血干细胞减少或缺乏C 血管内溶血过多D 免疫机制异常E 造血微环境缺陷【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6题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 畸形红细胞性贫血B 大细胞性贫血C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 小细胞低色索性贫血【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7题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药物是( )A 输血B 雄激素C 切脾D 糖皮质激素E 一叶蔌碱【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8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应首选( )A 雄激素B 胎肝输注C 骨髓移植D 脾切除术E 中医中药【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9题有助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白血病鉴别的是( )A 网织红细胞减少B 皮肤黏膜出血C 贫血苍白D 胸骨压痛E 感染发热【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10题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抗生素药物是( )A 链霉素B 红霉紊C 土霉素D 青霉素E 氯霉素【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二、B1型题(子母单选)(共6小题,共6.0分)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发病率1.87-2.1/10万,男﹕女2.6-4﹕1一、病因:1. 遗传因素再障可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先天性的有家族倾向和其他先天异常,如Fanconi 贫血。
2. 化学因素2.1药物:在继发性再障中,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常见的有氯(合)霉素、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等。
2.2化学毒物:苯及其衍生物农药所致的再障近年来也时有发生。
2.3.物理因素:X射线、r射线,可损害造血微环境,造成再障。
3. 病毒感染,所有能够导致肝炎的病毒都可导致再障。
4. 其他因素妊娠、慢性肾功能衰竭、SLE、类风湿性关节炎,PNH和AA的关系密切,15%的再障可转变为PNH,20%—30%PNH可转变为PNH,叫做AA-PNH综合征。
二、发病机理:1. 造血干细胞异常: CD34 + 细胞减少2. 造血微环境的异常: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
基质细胞分泌异常3. 免疫机制: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T 细胞亚群失衡, Th1 、 CD8+T 抑制细胞, CD25+T 细胞,γδ TCR +T 细胞比例增高, T 细胞分泌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如 IL-2 、 INF- γ、 TNF ),造血干祖细胞凋亡。
三、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1. 急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
发病初期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进展,贫血进行性加重,多有明显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虽经大量输血,贫血也难以改善。
出血和感染常为起病时的主要症状,几乎每例均有出血,出血部位广泛,除皮肤、粘膜(口腔、鼻腔、齿龈、球结膜)等体表出血外,常有深部脏器出血,如:便血、尿血、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及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
半数以上病例起病时即有感染,以口咽部感染、肺炎、皮肤疖肿、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较常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致病菌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常导致患者死亡。
2. 慢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缓、病程进展较慢,病程较长。
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输血可改善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出血一般较轻,多为皮肤、粘膜等体表出血,深部出血甚少见。
病程中可有轻度感染发热,以呼吸道感染多见,较易得到控制,如感染重并持续高热,往往导致骨髓衰竭加重而转变为重型再障。
一般肝、脾、淋巴结均无肿大,晚期可因反复感染和输血,脾轻度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1. 血象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少数病例早期可仅有一系或二系细胞减少。
贫血较重,以重度贫血(Hb30~60g/L)为主,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为轻、中度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急性再障网织红细胞低于1%。
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尤明显,急性再障均低于0.5×109/L。
血小板不仅数量少,而且形态较小,可致出血时间延长,血管脆性增加,血块回缩不良。
急性再障血小板常低于10×109/L。
2. 骨髓象急性再障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网状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均缺如。
慢性再障骨髓有散在增生灶,多数病例骨髓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减少,其中幼稚红细胞及巨核细胞减少更明显,非造血细胞增加,比例大于50%,如穿刺遇增生灶,骨髓可增生活跃,红系有代偿性增生,但成熟停滞在较晚阶段,因晚幼红脱核障碍而出现较多炭核晚幼红。
肉眼观察再障骨髓,油滴增多。
骨髓小粒镜检,非造血细胞超过50%,急性再障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慢性再障脂肪细胞较多见。
3. 骨髓活检骨髓组织呈黄白色,增生减低,主要为脂肪细胞、淋巴细胞和其他非造血细胞,上述细胞比例大于50%,并可见骨髓间质水肿和出血。
急性再障造血面积显著缩小,常<5%,以非造血细胞为主,间质水肿,出血较明显。
慢性再障造血面积<15%,以脂肪细胞为主,间质水肿,出血较轻。
五、诊断1. 急性再障(AAA)亦称重型再障Ⅰ型(SAAI)1.1临床表现发病急,贫血呈现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
1.2血象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外,须具备以下3项中之2项:①网织红细胞<1%(经红细胞压积纠正),绝对值<15×109/L;②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0.5×109/L;③血小板<20×109/L。
1.3骨髓象①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70%),如增生活跃须有淋巴细胞增多;②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yishi/。
2. 慢性再障(CAA)2.1临床表现发病慢、贫血、感染、出血较轻。
2.2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为高。
2.3骨髓象①三系或二系减少,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如增生活跃,红系中常有炭核晚幼红比例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②骨髓小粒脂肪细胞及非造血细胞增多。
慢性再障病程中如病情变化,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与急性再障相同,称重型再障Ⅱ型(SAAⅡ)。
六、鉴别诊断1.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再障与PNH不发作型鉴别较困难。
PNH出血、感染较少、较轻,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往往高于正常,骨髓多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增生较明显,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可阳性,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CD55、CD59抗原表达明显减少,N-ALP减少,血浆及红细胞胆碱酯酶明显减少。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再障与MDS中的难治性贫血(RA)鉴别较困难。
MDS以病态造血为特征,外周血常显示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巨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可见幼稚粒细胞和畸形血小板。
骨髓增生多活跃,有二系或三系细胞病态改变,巨幼样及多核红细胞较常见,中幼粒细胞增多,核浆发育不平衡,可见核异常或分叶过多。
巨核细胞不少,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多见。
进一步可依据骨髓活检,白血病祖细胞增养(CFU-L)、染色体、癌基因等检查加以鉴别。
3.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常由感染和药物引起,儿童与营养不良有关,起病多伴高热、贫血重、进展快,多误诊为急性再障。
下列特点有助于鉴别:①贫血重,网织红细胞可为0,伴重度粒细胞减少,但血小板减少多不明显,出血较轻;②骨髓增生多活跃,二系或三系减少,但以红系减少为著,片尾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③病情有自限性,不需特殊治疗2~6周可恢复;④血清铜显著增高,红细胞铜减低。
4. 恶性组织细胞病(MH) 常伴有非感染性高热,进行性衰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出血较重,外周血全血细胞明显减少,可见异常组织细胞,多部位骨髓检查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常有吞噬现象。
5. 其他需除外的疾病有纯红细胞再障、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转移癌、肾性贫血、脾亢等。
七、治疗1. 雄激素(Androgen):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临床常见的品种及用法如下。
1.1司坦唑醇(康力龙 Stanozolol) 2~4mg /次,每日三次口服;蛋白同化作用为甲睾酮的30倍,雄激素活性仅1/4。
1.2十一酸睾酮(安雄 Testosterone Undecanoate) 为长效制剂,首剂1g,肌肉注射,以后每次500mg,每月二次.或40mg,每日三次口服。
单一雄激素治疗慢性再障的有效率约在50%左右.用药剂量要大,持续时间应足够长,至少三个月。
治疗半年无血红蛋白增加,才算无效.若一种雄激素无效,可换用另一种雄激素或同时用两种雄激素治疗。
用药1~2月后,输血减少,网织上升,血红蛋白增加,说明有效,白细胞恢复慢,血小板恢复较难.有效的病例,不能突然停药,需减量维持至少半年,否则可能复发.复发患者有的再用药仍效。
雄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是肝损害和男性化.前项表现为GPT增高,胆汁淤积性黄疸。
2. 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再障,特别是急性再障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应用时需要注意保护性隔离和支持疗法。
2.1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目前是一些不适合作骨髓移植治疗的急性再障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医学.全在线.通常剂量为12~15mg/kg d,静脉滴注,第1~5天.同时合并使用泼尼松1mg/kg d,二周后开始减量,疗程一个月.有效率在50%左右。
2.2环孢菌素A(CSA) 治疗急慢性再障,有相同的有效率,一般在50%~60%.年龄与性别在治疗上无显著差异,而骨髓中红,粒比例较高者(E/G>0.6),效果较好。
2.3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P) 疗效不如ALG/ATG和CSA据报道在20%左右,对急性再障的早期死亡率高,小儿的疗效可能优于成人。
2.4大剂量环磷酰胺(HD-Cy) 来源于个别患者经HD-Cy预处理后未接受移植,或移植未成功,但自身造血功能却得到恢复.仅有个别报道,方法为环磷酰胺45mg//kg d,静脉输注,共4天.治疗10例重型再障,7例完全缓解,随访7年以上,无晚期克隆性疾病发生.同时用恩丹西酮能改善恶心,呕吐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大量输液和合并使用的美斯钠(巯乙磺酸钠,Mesna),可预防出血性膀胱炎,用药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在低水平维持很长时间,平均3个月才有增加.此阶段需及时输注血小板及预防感染。
3. 干细胞移植对于年龄小于45岁,尤其是小于25岁的年青急性再障患者,如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匹配的相关供髓者,应积极争取做干细胞移植.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以后也很少有晚期克隆性疾病并发症。
4.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包括重组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红细胞生成素(rh-EPO),白细胞介素-3(rh-IL-3)和干细胞生长因子(rhSCF)。
5. 中药治疗6.造血干细胞移植:年龄 <40 岁,输血较少的,成功率较高。
七、病程和预后●重型再障:少数痊愈,30∽50%患者数月至一年内死亡。
●非重型再障多数病情进展缓慢甚至痊愈,但也有迁延不愈者,仅少数进展为SAA-Ⅱ型附:思考题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2 再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重型、非重型再障的治疗有哪些异同点?3 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哪些疾病?4 一例重型再障患者的病例分析,要求学生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