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历史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统考版 专题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总结1

(统考版 专题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板块总结1

板块总结启智慧融会贯通与中外关联坚持唯物史观,聚焦家国情怀一、关注历史重要节点·把握时代主要特征(一)时代的呼唤——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1)诸侯争霸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瓦解导致分封制的崩溃。

②直接原因:国人暴动后周王室衰微,无法节制诸侯。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2.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①“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逐渐强大,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时期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诸侯国内部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

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2)变法运动的兴起从春秋后期开始,晋、齐等国为了谋求在相互战争中取得胜利,纷纷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

各国的变法虽然在方式、程度、成效等方面各有差异,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就是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3)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①从世卿制到任官制春秋初年,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世卿制,后来慢慢扩展为推荐制,到春秋末年,选官与任官之风大开并渐成制度。

具体表现是“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新的官职虽然大多数仍由氏族贵族的后裔担任,但不再凭借世袭贵族身份上台,而是以才能受到国君的任用,职官的待遇也由封土赐田转变为俸禄。

②中央集权的官僚结构战国时期,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国王以下建立了以丞相和将军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又进行了一些配套制度的建设,包括俸禄、官吏选拔、年终考绩的“上计”制度的确立等。

冲刺高考高三二轮复习浅谈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策略

冲刺高考高三二轮复习浅谈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策略

浅谈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策略经过高三第一轮紧张的复习,高三学生基本上都做到了对历史课本逐章逐节的过关,到边到角的落实。

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实现了扎实应对基础性、单一性选择题、问答题的目标。

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升华,如何提高综合分析、比较、应变能力,是我们第二轮复习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一百多天的有限时间里,实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的目标,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掌握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这一切的本源还都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其主干知识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因素,如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典章制度等,它们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或知识板块。

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把握历史主干知识,就必须要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或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以适应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

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在主干知识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因此,在对主干知识进行掌握时,必须高度重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15、16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整体化发展加快。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整体化发展在更高的层次上加速运行。

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重视以下主干知识:关于世界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知识。

关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交往的知识。

关于中国和世界交往的知识。

关于中国国内各地区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彼此促进的知识。

就文明史观而言,可按“渔猎、采集”(蒙昧时代)——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这一发展主线来审视历史,关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等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交流材料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交流材料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交流材料标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交流材料(引言)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交流一下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的经验和材料。

历史是一门需要大量背诵和理解的学科,而高考则要求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较为重要的复习材料和方法。

(主体部分)一、重点知识点梳理在历史的复习中,首先要理清各个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例如,我将中国近代史分为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至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代末等几个时期,然后再针对每个时期总结出重要的人物、事件、思想等。

这样可以帮助我在复习时更加有条理和针对性。

二、记忆方法分享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背诵时,我总结了一些记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如,对于一些列举性的内容,可以采用“首字母+联想”方法。

例如,在背诵五四运动时,我会通过“自主、科学、民主”这个首字母联想,来加深记忆。

此外,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和总结表格等形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记忆和理解。

三、历年真题解析历年高考历史真题是我们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仔细研究,我发现高考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平时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在解题时,可以使用“五步法”:阅读题目→确定问题→分析问题→找寻答案→表达答案。

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训练我们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四、拓展阅读推荐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其影响,我们可以额外进行一些拓展阅读。

在这方面,我向大家推荐了一些值得一读的历史类图书,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资本论》、《史记》等。

此外,还可以浏览相关的历史网站、博客和论坛,参与讨论和交流,扩大我们的历史视野和知识面。

(结尾)以上就是我关于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的经验和材料分享。

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重视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精品]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史古代世界及答案

[精品]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史古代世界及答案

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指导思想: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史观,以史为鉴,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原则:纵横比较,点线面体;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注意问题:一、横向:阶段特征的整合横向整合即以纵向时间为依据,将教材内容中交叉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勾勒出横向的链式结构,在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它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罗列和重复,而是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横向整合,首先要正确划分历史分期①按照时间的标准,人类历史可以划分为三阶段(古代、近代、现代),史界通行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是:中国古代史从远古时期到1840年,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现代史从1949年至今;世界古代史从远古时期到1640年,近代史从1640年到1917年,现代史从1917年至今。

②按照生产关系的标准,人类历史可以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③按照生产力的标准,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然后根据历史阶段划分,从政治、经济、文等方面归纳相应阶段的具体史实,分析各方面特征,最后归纳历史阶段特征。

要特别关注中外历史上几个社会转型和巨变时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前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世界的16—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后、二战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二、纵向:专题线索的整合按照内在知识的点联系,从纵向专题的角度清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按其演进线索整合为春秋战国—萌芽,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元朝—健全,明清—顶峰;再由此升华整合政治文明的演进线索:从奴隶制时代的血缘政治、贵族政治(中国)和直接民主(希腊),到封建时代的官僚政治、专制政治、教权主义,到近代三、类比:中外历史的整合从全球史的视角,将历史事物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是2013年山东卷的新视角之一。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总结专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总结专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一:早期的政治制度1. 宗法制(1)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

(4)作用: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

②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⑸宗法等级制:2.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①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

(5)瓦解: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国推行县制,秦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⑴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①专制主义: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决策方式)。

②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2. 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专制主义逐步强化)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1)秦——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汉——设立中朝,中朝主决策,外朝主执行,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3)唐——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4)宋——增设参知政事等副宰相,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明——废丞相,六部直属皇帝。

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专制加强。

(6)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补充一: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交流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交流

菏泽一中历史二轮复习计划及实施策略菏泽一中历史组一、二轮复习的特点、任务与目标:(一)时间:3月16日至5月10日(共8周)(二)特点:与一轮复习的区别1、从全面复习转向重点复习。

2、从分散式章节复习转向系统综合复习。

3、从地毯式轰炸转向关节点、易混点、遗漏点、提升点等查缺补漏。

4、是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时期,安排得当,学生能迅速提高,安排使用不当,提高甚微。

(三)任务:1、巩固与完善:巩固一轮复习成果,将巩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放在首位;完善即查缺补漏,在形成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关节点、易混点、遗漏点、提升点、重要细节等方面。

这是二轮增分的一个重要方面。

2、综合与系统:以考点、专题为核心进行知识、方法、规律的系统与综合,是二轮复习的基础。

3、技能提高: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与灵活运用能力;优化学生的应试习惯、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这是二轮增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通过考试化的训练与针对性的讲评来实现。

(四)目标:增分力争每位学生增分6—10分二、二轮复习计划附表(二轮复习计划)三、实施策略(一)、时间安排:以周为单位,每周5课时、1节单科作业、1节单科周清、2次文综限时自测。

(二)、两个课型的具体实施复习课:课时学案,学案制作:主要由【高考导航】【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复习效果检测】四部分组成。

课堂实施:第一环节——【高考导航】1、设计意图:(1)主要让学生明确本专题的高考考试范围和二轮复习的主干知识,做到知识复习有的放矢。

(2)考点预测让学生明了高考考查本专题的主要方式以及在今年高考中本专题的主要考点,从而提高学生对本专题复习的重视程度和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第二环节——【体系构建】1、设计意图:因为考点的专题化,决定二轮复习的知识系统化,围绕考点形成完善的知识能力系统结构。

给学生提供大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巩固,帮助学生梳理主干知识,丰满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2、使用方法及要求:根据知识体系和线索梳理的内容对本专题的知识进行自我巩固,注重主干知识的强化和知识薄弱点的针对性巩固。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2)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地方”表现在
哪里,简要分析原因。
相通的地方:都注重人的作用。 原因:经济发展使人的作用突显出来。
新思想的出现及成为主流需要具备哪些要 素?
社会转型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统治者扶持 适应时代潮流
主流
知识分子倡导
文明类型
政治 政治制度 文明 政治活动
古代中国 大河农业文明 君主专制 商鞅变法等
井田制土地国有
2、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实行贡赋制度 3文、艺西:周原商时始代期歌甲政舞骨治为文制后表度世明特戏汉点曲字。起已源具•官手;有营工原完手业始整工绘的:业画体;系。
青铜时代
对比希腊国家起源时期的不同
•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国家分裂
• 平民与贵族斗争,逐步走向民主 • 行政选区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血缘维系政治
1、农业:刀耕火种,耒耜助耕•尚、青未铜高农度具集二权个发展阶
经 济
段.井田制。
•等级制度严格
2、手工铜业冶:铸官繁营荣手(工司业母。戊养鼎蚕)••神缫农;丝权业商世王:朝界权发最结明早原合;始商瓷周器青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生称产。工具有提高
奴隶集体劳动
政 治
文 化
1、西周的建立
世界由分散到整体 工业文明将世界变成“地球村”
历史阶段特征比历史阶段分期重要 探索人类文明间的共性比差异性重要 学会从世界思考比学会思考世界重要 历史解释能力、评价能力比记忆能力重要
例1(08上海)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 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 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 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 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统考版 专题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四、简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统考版 专题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四、简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四、简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爬坡前行,不惜汗水,运筹帷幄,赢定高考高三二轮复习既不是“炒冷饭”,更不是漫无边际的“题海战”,关键在于找到有效的复习方法。

二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考复习的攻坚阶段。

二轮复习应结合一轮复习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已有的学习水平,继续夯实基础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应试能力。

一、找准备考方向——三个“明确”1.明确高考命题导向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内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

这为科学构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明确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构建的、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要求的、用于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测评体系,主要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等。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四翼”对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给出了回答。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的必经之路。

“一核”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高考再怎么重要,它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所以,广大高中生研究高考题、练习高考题、围绕高考题进行复习,其实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所以大家对高考试题的难度要有充分心理准备,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引导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得到巩固 • B.男子是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 • C.小农经济没有绝对的性别分工 •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和传播》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以下题为例进行分析
从学术发展角度而言,2015年,李碧妍所著《危机与 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出版,引发了学术界对 安史之乱及其衍生的地方政治问题的再讨论。随着讨 论的深人,大家逐渐了解到,各藩镇的存在一定程度 上防止了边疆民族的动乱。同时,藩镇之间的彼此牵 制也有利于避免藩镇的骄横,并减少对中央的威胁。 因此,唐朝因藩镇割据而分裂,但又因藩镇的并峙均 衡而维系中央政权,延续了比唐前期的完全统一时期 更长的时间。既然史学的发展为命题者提供了丰富的 素材,对唐朝中后期长时期存续的“藩镇”这一历史 现象,学习者需要形成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融注了 批判性思维,本题的解答显然需要学生基于不同类型 的史料,识别各种谬误和偏见,根据证据和理性推导 作出明确判断,这既实现了对高阶思维及素养水平层 级的测量,也促成对教科书原有结论的不断完善,体 现了较好的区分度和教学导向。
一、注重唯物史观,强化理论指导
教材结论(经过整理) 新视角、新观点
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
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提供顾问的内
必修一 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太平天国反对清朝的统治,定都天京,建立 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必修二
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的经 济危机加剧,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 封还执奏。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太平天国反对清朝,究其本质是要用一个封建 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
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干预经济的政策,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
必修三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 子提出“君舟民水”,体现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 想。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 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 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 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关于北宋时期雇佣劳动的记载于教材中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说 法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 ,使学生理解雇佣劳动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
通过新中国成立前英法等国的外交试探,使学生理解西方列强并非一开始 就想孤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不是考察梭伦在雅典民主进程中的贡献,而是突出梭伦思想中体现的人文 精神,使学生了解早期人文主义与后期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区别。
三、加强针对训练,培养思辨能力
• 例 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 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这反映出唐代 ( )
• A.市出现商住符合功能 • B.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 • 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 例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 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材料反 映了( )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 的思想倾向。
孔子、孟子、荀子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 表明先秦儒学也具有“人文精神”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并非完全否定,而是有 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注重史料教学,强化史证意识
• 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我们从教材中获得的以下几种习以为常的看法就与新的史学成果相冲突。—是战 争爆发的原因。现行的各版本教材都从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比较,给人以落后就要挨打 的认识。但多数学者认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和抗拒世界潮流的作为是其主因。二是对“英军北上” 是因为“广东防御严密”的判断。1840年6月英军舰到达广东海面后,只是发布了一道封锁珠江口的告 示,接着就北上攻打浙江地区。教材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因为林则徐带领民众做了充分的准备,英军没有 首先发动对广东的进攻,是因为“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茅海建先生通过中 英两国的各种档案材料考证清楚,英军北上是既定的作战方略,与广东防备是否严密无关,他们的目标 是通过北上威逼清政府。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性质问题。在现行的教科书中,人民版和岳麓版都 以一个子目的篇幅叙述了相关的内容,并认为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抵抗外国侵略 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但史学界对这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否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早有异议。多数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相当保守,只有中国是天下的观念,近代国家的概念,更不会有 世界的概念。没有国家的观念,哪来的“爱国精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主要是英军在三元里抢 劫财物、调戏妇女的恶行引起了民众的抗争,确切地说,是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保卫 祖国的战争”。这一场斗争,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动,但主观上则是保卫家园、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
关注史学前沿 培养创新思维
阿城区第二中学 历史教研组 曹丹丹
2018年高考全国卷Ι为例
试题 考点
新视角、新观点
24题 25题 26题 30题
32题 34题
墨子
藩镇设置
雇佣劳动
新中国外 交 梭伦
工业革命
不是考察墨子的思想,而是通过《墨子》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记载,体现 出劳动人民的智慧。
不是反映藩镇设置威胁中央集权,而是突出唐后期藩镇的设置延续了唐朝 的统治。
对英国工业革命发源地形成的原因进行 分析,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 自然条件,旨在说明研究历史应该全方位、多领域、泛视角。
2018年全国‖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 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 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 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