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合集下载

四标一体

四标一体

安全管理“四标一体”的意义
什么是安全管理“四标一体”?安全管理“四标一体”内容是:在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体系框架下的,以GB/T19001-2000标准为基础,融合GB/T24001-2004标准、GB/T28001-2001标准、CMB253-2004管理标准要求,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的综合管理体系。

四标之间的联系: ISO9001 标准、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四个标准有着共同的管理理念、管理基础、框架结构和公共的管理性要求,但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如:目的不同、范围不同、切入点不同等。

四标一体的工作思路:采取了“遵循一个目标,推行两种方法,实现三个融合,形成四个一体,强化五种措施”的“12345”工作思路。

1) 、遵循一个目标。

即以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示范化、现代化”管理为要求,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2) 、推行两种方法。

即推行过程管理和风险预控两种方法。

3) 、实现三个融合。

即实现“体系融合、文件融合、方法融合”。

4) 、形成四个一体。

即“方针目标一体、组织机构一体、文件标准一体、管理方式一体”。

5) 、强化五种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三是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四是建立了学习和信息共享交流平台。

综上所述开展“四标一体”有绝对意义,但任重而道远!。

四标一体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程序

四标一体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程序

四标一体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程序
四标一体法规是指信息化、标准化、优化服务、协同发展的一种管理理念,它包含了四项要求,即信息化要求、标准化要求、优化服务要求和协同发展要求。

在识别和评价程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了解法规和其他要求:首先需要了解相关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政府政策等,以及公司内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制定识别程序:根据法规和其他要求,制定识别程序,明确识别的对象、方法和流程。

例如,可以制定一份清单,列出所有相关的法规和要求,然后根据清单逐一进行识别。

3. 评价合规性:对识别出的法规和要求,进行评价,判断其合规性。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评估企业在各项法规和要求方面的合规程度,包括制度建设、操作执行等方面的合规性。

4.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以针对不合规的方面,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推动改进工作的落实。

5. 定期复评:定期对识别和评价程序进行复评,确保其持续有效。

可以制定评估周期,例如每年进行一次复评,对新出台的法规和要求进行及时识别和评价。

通过以上识别和评价程序,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各项法规和
其他要求,评估合规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的法规合规性。

四标一体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程序

四标一体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程序

四标一体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评价程序
识别和评价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序可被称为“四标一体”的方法。

这一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标识:确定适用于组织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国家法律、行业标准、监管要求、合同规定等。

这些要求可能与组织的业务活动、服务提供、产品开发或其他方面有关。

2. 记录:将所识别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记录下来,建立一个清单或数据库。

这样可以方便组织进行后续的评价和分析。

3. 评价:对识别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评价,确定对组织的影响和合规要求。

评价可以包括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风险和机会的分析,以及法规要求的解读与理解。

4. 整合:将评价的结果整合到组织的管理体系中,确保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

这可能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流程和程序,进行内部培训和沟通,建立监控和改进机制等。

“四标一体”方法的目的是帮助组织识别和理解适用于其业务的
法规和其他要求,并确保其合规性。

这一方法可以帮助组织降低法律风险、提高业务效率、改善客户满意度,以及满足监管和合同要求。

ISO45001及50430-2017四合一管理手册

ISO45001及50430-2017四合一管理手册

ISO45001及50430-2017四合一管理手册依据: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PZJS/SC-2017 xxxxx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A/0管理手册编制:编制小组审核:AA 批准:BB2019年X月X日目录手册修改页 (1)0.1 前言 (2)0.2 颁布令 (3)0.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3)0.4 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聘任书 (3)0.5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发布令 (5)0.6公司简介 (6)0.7公司组织机构图 (7)1.目的、适用范围 (8)1.1 目的 (8)1.2适用范围 (8)2.引用标准 (8)3.术语和定义 (9)4 组织环境 (11)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1)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2)4.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 (12)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3)5 领导作用 (14)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14)5.2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4)5.2.1 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4)5.2.2 沟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5)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5)6 策划 (20)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20)6.1.2 环境因素 (21)6.1.3 危险源的控制 (22)6.1.4 合规义务 (22)6.1.5 策划应对质量和环境的风险和机遇 (23)6.2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23)6.2.1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3)6.2.2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 (24)6.2.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检查与修订 (24)6.3管理体系变更的策划 (24)7 支持过程 (24)7.1 资源 (24)7.1.1总则 (24)7.1.2 人员 (25)7.1.3 基础设施 (25)7.1.4 过程运行环境 (27)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27)7.1.6 组织的知识 (28)7.2人员能力 (28)7.3 意识 (29)7.4沟通(E信息交流,S沟通、参与和协商) (29)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29)7.5.1总则 (29)7.5.2 创建和更新 (30)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30)8 运行 (30)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30)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32)8.2.1 顾客沟通 (32)8.2.2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投标及合同管理) (32)8.2.3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32)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33)8.2.5投标管理 (33)8.2.6 合同管理 (33)8.3 工程设计 (34)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外部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劳务分包管理) (35)8.4.1 总则 (35)8.4.2 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36)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37)8.4.4 外部供方产品的验证 (38)8.4.5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 (39)8.4.6 分包(外包)管理 (40)8.4.7 承包商的控制 (41)8.5 施工和服务提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42)8.5.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42)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43)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43)8.5.4 防护 (44)8.5.5 交付后的活动 (44)8.5.6 更改控制 (44)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44)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45)8.8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控制 (46)8.9 应急准备与响应 (47)9 绩效评价 (48)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48)9.1.1 总则 (48)9.1.2 顾客满意度 (49)9.1.3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 (49)9.1.4分析和评价 (50)9.1.5合规性评价 (50)9.2 内部审核 (51)9.2.1 内部审核策划 (51)9.2.2内部审核的实施要求 (51)9.3 管理评审 (52)9.3.1总则 (52)9.3.2 评审输入 (52)9.3.3 评审输出 (53)10 持续改进 (53)10.1 总则 (53)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53)10.3 持续改进 (54)附录B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能分配表 (56)手册修改页0.1 前言本手册依据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8和GB/T50430-2017标准编制,规定了本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公司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为满足顾客需求、实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升提供了实施基础。

2024年标准化创建及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范本

2024年标准化创建及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范本

2024年标准化创建及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范本标准化创建及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于一个组织或企业而言,它可以提供一种全面、系统的方法,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标准化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并且能够使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在2024年,我所在的组织积极推动标准化创建及管理体系的工作,以下是工作总结:一、标准化创建1. 确定创建的目标和方向:在制定标准化创建的计划之前,我们首先确定了创建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明确了需要创建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达到这些标准和要求的时间表和步骤。

2. 制定创建计划:根据确定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创建计划。

计划包括创建的时间表、资源的分配以及各项工作的具体责任人。

3. 资源准备:为了支持标准化创建的工作,我们进行了必要的资源准备。

我们对必要的设备和技术进行了更新和升级,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培训和宣传:在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

我们向员工介绍了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供了相关的培训,以帮助员工理解和运用标准化要求。

5. 创建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在标准化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监督和评估。

我们设立了专门的监督和评估小组,定期对创建的进展进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1. 确定管理体系的结构:在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之前,我们明确了管理体系的结构。

我们确保在管理体系中包含了适当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执行和监督。

2. 制定管理体系的文件和程序:为了规范管理体系的运行,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体系文件和程序。

这些文件和程序包括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程、系统的流程图以及相关的记录和报告。

3. 培训和推广:为了使管理体系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和推广活动。

我们开展了针对不同层级和部门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并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四标体系建立方案书DOC

四标体系建立方案书DOC

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方案书制作:潘方平日期:2015年8月17日●QMS(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8)●EMS(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OHSAS(GB/T28001-2011 idt OHSAS18001:2007)●CMS(GB/T19022-2003 idt ISO10012:2003)以下文中简称“四标管理体系目录1、开展管理体系认证说明 (3)2、四标管理体系系列简介 (4)3、四标管理体系建立意义 (5)4、四标体系认证所需资料 (8)5、成立内审工作小组 (10)6、项目实施具体推进工作事项 (13)7、项目实施流程图 (17)8、体系认证流程图 (20)9、附件 (21)1.开展管理体系认证说明1.1.管理体系认证简介管理体系认证是由第三方的认证机构依据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GB/T28001-2011idt OHSAS18001:2007、GB/T19022-2003idt ISO10012:2003)对组织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进行评定并颁发认证证书,证明其符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技术活动。

管理体系认证的方式,可以是贯彻一种标准(如:ISO 9001)的认证;也可以是两种以上标准(如:ISO 9001与ISO 14001)整合后的一体化认证。

1.2.组织开展管理体系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对照四标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重点工作是进行标准导入、培训、管理体系策划、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与运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等,所需的时间根据我司管理基础、体系运行现状、产品复杂程度等条件而有所不同,预估在5至6个月,其中:⏹全员培训、建立体系1个月;⏹体系试运行3个月;⏹申请认证现场审核1个月;⏹审核取证1个月第二阶段主要是试运行后四标体系最后内审、申请认证;组织进行现场审核应具备的条件⏹依据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一套文件化的管理体系;⏹申请认证企业单项目必备条件(在各项体系认证中必备条件有备注);⏹该体系试运行三个月以上,并应留有运行记录;⏹一次以上的全面内审及管理评审。

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冯亚民

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冯亚民

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冯亚民发布时间:2021-10-25T06:29:05.40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0期作者:冯亚民[导读] 系统管理:包括组织结构、应用管理、菜单管理、系统参数配置、自定义信息聚集等。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730050摘要:现阶段我们国内的不少企业当中都已经建立了QHSE管理体系标准,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体系完善,基于该体系的重要性,做好相关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很有必要。

该体系包含了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四个方面,企业管理要以这四点为核心开展工作,重视风险预测,实现对企业程序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QHSE管理体系;建立;实施1 QHSE管理体系QHSE管理体系为实现企业QHSE标准化管理,把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模式系统化地进行整合,打造一套四位一体覆盖全企业的科学、系统、完善的、标准化的信息化系统,业务模块包括:(1)质量管理:包括质量分析、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对比分析、满意度调查、质量投诉、质量大事记、质量考核;(2)职业健康:包括职业卫生监测、劳防用品管理和体检管理;(3)安全管理:包括安委会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管理、项目安全管理、危化品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教育培训、风险管理、安全观察、项目三同时管理等;(4)环境保护:包括环境监测管理、环境装置运行管理、指标控制、三废管理和环境辨识等;(5)检查与整改:包括检查整改设置、检查整改统计、检查整改记录管理、检查整改统计分析等;(6)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管理、设备的检查、设备的维修、设备的保养、设备的停用、设备的恢复、设备的报废;(7)体系管理:包括文件记录管理、内审管理、外审管理、管理评审、目标指标、相关方管理、法律法规;(8)消防管理:包括车辆管理、人员管理、器材管理等;(9)人员管理:岗位管理、部门岗位、企业员工、部门人员、外来人员的管理、供应商流程管理;(10)系统管理:包括组织结构、应用管理、菜单管理、系统参数配置、自定义信息聚集等。

贯标与构建“四标”合一的管理体系

贯标与构建“四标”合一的管理体系

贯标与构建“四标”合一的管理体系
吉训平;刘文平
【期刊名称】《中国质量》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引言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康尼公司)是1992年成立的校办企业.康尼公司秉承"质量立身"的企业精神,1999年按ISO9001标准建立并运行了质量管理体系,2008年贯彻了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nternational Railway Industry Standard,缩写并简称IRIS标准)并与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整合,形成了IRIS、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四标"合一的管理体系.【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吉训平;刘文平
【作者单位】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贯标为企业加上"安全锁"——中船澄西"三标"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J], 殷毅
2.邢台矿贯标与构建“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 [J], 李燕
3.邢台矿贯标与构建“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 [J], 李燕;
4.疾控中心"四合一"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J], 赵川;张红英;王丽;宋红梅;张玉兰;党静
5.首开物业亿方物业公司顺利通过“三标合一”综合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J], 杨悦;陈晓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体系的内函:
确保组织的有效经营、能对 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信 息流合理调配,充分发挥作用, 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实施QOHSE的意义
1、 企业应对WTO要求,提高核心竞争 力的必由之路 2、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适应国际一体 化认证的需要 3、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强化企业管理 的需要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系列1
美国
德国
日本
2029613520 8549 8512
1
2
3
4
中国亿$
中石化、中石油进出口总额
中石化 国际事业 有限公司
中化工 进出口 总公司 进出口 总额
中石油 集团 公司
进出口 总额
进出口 总额
329308 万$
1098080 670905 万$ 万$
1
3
8
国际工程市场承包总量
每年约3600~3200亿$
(2)质量活动遵循国际贸易惯 例、法律、法规等要求。
• 建立整合型的管理体系,实施一体化认 证和管理,势在必行。早认识,早主动; 早实施,早受益。
四、一竞争力。 依据三项标准作为组织的管理模式,具有极 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权威性。建 立一 个高效、系统的管理模式,使企业不断 追求卓越,增强其综合竞争力。 (2)提高管理水平,夯实基础工作。应用 PDCA循环规律运作,有利于减少要素之间 重复工作量、保证提高效能,使专业化管理 高效有序,基础性管理规范完整,综合性管 理科学合理。

质量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基 础。加强质量管理是提升竞争力的基 本途径。采用国际标准,开展企业质 量管理体系认证,尽快实现与国际质 量管理惯例接轨,是一个企业的最高 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强化企业认证管 理,决不是为了一张认证证书,而是 用国际惯例的管理方法来规范我们的 行为,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每年有400亿美元的出口货物受到国外各种 形式的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我国一年的经 济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 • 2001年因不符合环保标准受阻的出口商价已 超过100亿美元。 • 2003.1~12被美FDA(食品药品管理局)拒 绝的中国产品达1436批。 • 年产5亿只的温州打火机被欧盟的CR法规拒 之门外。 • 日本对我国出口的大米的农残项目由94年的 54项增加到98年的104项。
3、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强化企业 管理的需要
• 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可用较少的 投入和较短的时间,达到多个管理目标,实 现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目的。在日益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可不断地提高顾客的信任度、 企业的信誉度;为社会创造安全、良好的环 境;关注员工的健康;可为企业实现可持续 发展奠定基础。
(3)科学地配置人力资源,优化组织的管理 结构。三个体系都对人力资源有明确的要求, 要求规定岗位、职责和权限。一体化管理体 系,要求统一考虑人员岗位设置,如一岗多 责、一岗多能提高综合工作效率。 (4)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费用。建立实 施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对传统管理过程的变 革,加强增值的过程,完备支持过程,拼弃 不增值的过程,即过程再造。减少审核频次, 降低管理成本。
舒适性:
• 指在满足了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和时 间性等方面特性的情况下,提供服务的舒 适程度,它包括了服务设施的完备和适用、 方便,环境的整洁、美观和有序性。舒适 性与经济性有密切的关系。在外经贸企业 中,方便、满足客户十分重要,经营手续 和方法应该不断创新,不断改革,适应潮 流的发展。如:散装货物与集装箱货物, 传统交易方式与 EDI形式。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认证工作 的影响
•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WTO的最基本的原则“公 平竞争” 包括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 按照WTO的规则,为了减少和消除技术壁垒,签署 了《技术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其核心是要求 各个成员国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各国不能因制定和实 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给国际贸易制造不 必要的障碍。允许成员国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内实施 必要的技术规章和标准以及检验和认证程序,鼓励成 员国采取积极的措施达到这些要求。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在 我 国 加 入 WTO 的 谈 判 中 , 发 达 国 家 一 再 强 调 在 WTO的文件中写上,“只有达到国际公认的劳工标准、 采取统一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才能参 与国际贸易活动”以期对抗哪些以降低劳工标准和职 业安全卫生投入换取低价竞争优势的企业、从而形成 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 面对中国加入WTO,美国的有些组织对中国的玩具残 留有毒物质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并且生产玩具过程中 没有采取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损害了工人健康、侵 害了人权为理由,提出抵制中国玩具出口到美国。并 且,美、法、意、联合协议,要求所有生产纺织、成 衣、玩具、鞋等产品的企业对工作条件、安全健康的 社会责任制定标准,否则要联合抵制进口。
1、企业应对WTO要求,提高核心
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竞争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 资源,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国家 和民族的兴衰荣辱和企业的生存 发展。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升各经济实体的竞争力已成为 关键所在。
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
WEF<全球竞争力>报告 2003-2004,我国排名第44位。比 上年度下降11位。虽然我国经济总 量占世界第五位,但在世界竞争力 的排名却落后与小国。 前十名排名:芬兰、美国、瑞典、 丹麦、中台、新加坡、瑞士、冰岛、 挪威、噢大利亚。
一、体系的作用和特征
• 通过体系认识世界、通过体系 管理企业 • 体系的特征: • 总体性、关联性、有序性、动态性。
二、体系、管理体系的含义
• 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 体系。 •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 管理体系。 •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在质量健康 安全环境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文明性:
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需要的 程度。文明性是服务行业的特色,一个和 谐的人际关系,自由、亲切、尊重、自然、 友好和谅解的气氛是满足顾客的必要条件。 文明性与员工的仪表、礼仪、精神面貌有 关。一个企业,员工训练有素、着装整洁、 举止大方、语气和蔼,可以给顾客带来满 意感。
2、外经贸企业的经营特点
• 我国进入WTO以后,面临严酷的 国际竞争,只有靠竞争的实力才能 取得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国际市场 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需要多种认证, 只有涵盖多种认证的一体化管理体 系,才能确保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符 合各种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 和相关方的需求。
2003年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排名
8 7 6 5 4 3 2 1 0
• 进出口贸易的经营公司、国际 工程服务公司、国际商务、业 务代理、大型设备公司、技术 贸易公司、服务贸易公司、外 运公司、船运公司、货代公司、 码头港务公司等等,各有分工、 协作,服务特性各不相同。概 括而言,有如下一些共同特色。
(1)业务活动受相关方 制约因素较大
• 如进出口公司,其相关方 有海关、检验检疫、货运、 银行、保险等,在组织货 源时,受生产厂家、批发 商等的制约、货物运输公 司受码头、航线、运输工 具等的制约。
• 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竞争力论坛上,联合国工业发展 组织中国投资处主任周臻指出:中国企业乃至整个 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缺陷分布在十大领域。①信 息②学习③管理④国际化的市场准入能力和市场的 国际化建设;⑤金融的创新⑥科技的创新⑦规则的 资源。⑧产业政策⑨地方政策和环境⑩国际行业的 资源整合和跨国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 其中,①信息的国际化和国际化的信息、②国际化 的学习、③有效地提升国际化的管理和管理的国际 化。仍然是今天中国企业乃至一届地方政府能否提 高竞争力的关键问题。
国际认证发展趋势及我国企业面临形势
• 在全球,世界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等同或等效采用 ISO9000族标准进行认证。通过ISO 9000认证的 企业已高达五十万。27个国家签署了IAF 质量管理 体系多边承认协议。2000年2月有14582家组织获 得ISO14001认证证书。有目前,发达国家的认证 机构已开始了着手进行整合型的认证。英国核燃料 有限公司、Akzo Nobel 化工集团、夏普公司的复 印机制造厂均已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的 整 合 型 管 理 体 系 , 国 外 著 名 的 认 证 机 构 BSI NQA 已于1999年推出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审核。
一、涉外商务的产品特性 和经营特点
• 国际石油工程开发与实施过 程 • 进出口贸易服务过程
1、涉外商务企业的服务特征
管理职责
外贸服务 金三角
与顾客接 触面
管理体系与结构
人员、物质资源
服务特征

功能性:是指某项服务所发挥的效 能和作用。如:外贸公司的主要功能 是进出口业务;国际代理商务、业务; 劳务输出;承揽国际石油工程、钻探、 基建、油田开采等。各公司也逐渐向 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在此需要 通过了解需求,对市场开发的过程, 必要时,进行服务设计。
• 周臻:信息、学习、和管理的国际化,构 成中国经济火箭的第一级动力。没有第一 级火箭,这支火箭不可能离开地面,不可 能冲出地球本身的束缚。 • 目前国内企业如海尔的“真诚服务到永 远”,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他的产 品已进入美国10大连锁店的8家。取得27种 认证证书。 •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
安全性:
• 是指在服务过程中确保顾客、货物 的安全,如身体、精神不受伤害以及货 物不受损失的能力。安全性的改善和保 证,取决于服务设施的可靠性及维护保 养;安全和保密措施的完善,货物和环 境的清洁卫生,防火和防盗、防自然灾 害措施的建立等。安全性对货运公司而 言,应该是第一位的。
时间性:

指在时间上能将满足顾客需要的能 力,包括了及时、准时、省时的要求。 对每一个外经贸企业,准时履约、及 时交货,是必须考虑的内容。特别是 经营鲜活食品、蔬菜、水果等公司。 要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也要熟悉货 物的性能,特别是涉及到有保质期、 保鲜期等要求的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