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蒙幼学诗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原文及翻译王守仁原文: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谚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
讽乏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
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
偷薄庸劣,日趋下流。
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
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
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
念之念之!注:教读,社学的教师。
译文:古代的教育,是以人伦道德为内容教学生。
后来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先王的教育之义就消失了。
现在教育儿童,只应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专门的功课。
古代训蒙

古代训蒙洞学十诫一曰立志卑下谓以圣贤之事不可为。
舍其良心,甘自暴弃,只以工文词、博记诵为能者。
二曰存心欺妄谓不知为己之学。
好为大言,互相标榜,粉饰容貌,专务虚名者。
三曰侮慢圣贤谓如小衣入文庙及各祠。
闲坐嬉笑及将圣贤正论格言作戏语。
不盥栉观书之类。
四曰陵忽师友谓如相见不敬,退则诋毁。
责善不从,规过则怒之类。
五曰群聚嬉戏凡初至接见之后,虽同会亦必有节,非同会者,尤不可数见。
若群聚遨游、设酒剧会、戏言戏动,不惟妨废学业,抑且荡害性情。
六曰独居安肆谓如日高不起,白昼打眠。
脱巾裸体,坐立偏跛之类。
七曰作无益之事谓如博奕之类。
至于书文,虽学者事,然非今日所急,亦宜戒之。
八曰观无益之书谓如老、庄、仙、佛之书及《战国策》、诸家小说、各文集,但无关于圣人之道者,皆是。
九曰好争凡朋友同处,当知久敬之道,通财之义。
若以小忿小利辄伤和气,与途人无异矣。
十曰无恒夫恒者入圣之道。
小艺无恒,且不能成,况学乎?在院生儒,非有急务,不宜数数回家。
及言动课程,俱当有常,毋得朝更夕变,一作一辍。
钱氏家训家庭篇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篇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篇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的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明·王守仁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后世记诵问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泳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癮,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
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
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
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
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译文古时教育,教的是人伦道德。
后世背诵词章之风兴起,三王时代的教化就消失了。
现在教育儿童,只应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至于培养的具体方法,则应当用适宜的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志向与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礼仪,使他们的仪表威严,教导他们读书,以开发他们的智力。
可现在的人往往认为学习诗歌、礼仪不是当务之急,这都是庸俗鄙薄的见识,他们这些人怎么能明白古人推行教育的本意呢?一般说来,儿童的情趣是喜爱玩耍而害怕拘束,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让它舒畅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以致枝繁叶茂,如果摧残压抑它,就会很快枯萎。
《五字经》训蒙幼学诗

《五字经》训蒙幼学诗
天子重贤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幼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教子以诗书何劳更外图但教仙桂在终是胜耕锄养子教读书书中有金玉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养子切须教莫嫌家裏贫手拈一管笔到处不求人七岁应神童天生我性聪有才朝圣主何必谒侯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凿山通大海炼石补青天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昔日一贫儒今乘驷马车乡人皆叹惜养子教诗书刮镜光方彻淘沙始见金世人如欲学须用下真心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历阶趋宰辅犹挂老来衣昨日尧阶试今朝挂绿袍归来亲未老方信读书高直上蟾宫去蓝袍惹桂香花街红粉女争看绿衣郎衫长堪扫地袖大好摇风有志朝天子无心谒相公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来岁春三月花香衬马蹄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暖日浮金殿和风动玉除宫娥调雅乐帝子诵诗书一看栏干绝清风水际间白云飞过去天外见青山花开蝶满枝花卸蝶还稀惟有堂前燕主人贫亦归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有名闲富贵无事小神仙往事多如梦流年只断魂不堪春日尽细雨又黄昏尽值春多雨催残花易空不知春态度犹在雨阴中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向晓铺阶湿如烟障碧天几回芳草上珠样不胜圆枫落吴江冷霜横楚岸寒晴烟飞水面爱日上云端任人舒复卷笔落似蚕声写尽相思字因风寄有情
七札弓何勇千钧弩不强手持七寸管容易达朝堂香胶和汞烟捣作方圆片日日渐消磨自身却不见紫石为奇砚无痕妙处多烦君收什取免被别人磨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荷德如山重承恩似海深莫将风火性烧断岁寒心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凄凉百年事应与百年同。
中国古代蒙学古训重要书籍

中国古代蒙学古训重要书籍
蒙学重要书籍
《千字文》 (南朝)——太子的识字课本,最具影响的童蒙读物
《蒙求》 (唐)——趣味横生的历史启蒙生
《百家姓》 (宋)——常见常用,知宗探祖的不凡读本《三字经》 (宋)——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家庭儿童教育读物
《千家诗》 (宋)——优秀的唐宋诗选本,最适儿童吟诵
《小学》 (宋)——历史上最受推崇的儿童道德教育巨著
《幼学琼林》 (明)——中国古代内容最为广博的百科全书
《龙文鞭影》 (明)——集历史、名人、各类典故之大成,最具鞭策力的四言读本
《训蒙骈句》 (明)——习文做诗,又饱含哲理的启蒙佳作
《增广贤文》 (清)——剖析古今处事待人真谛的千古奇文
《声律启蒙》 (清)——学诗作对的启蒙读物、字词俱佳的千古美文
《格言联璧》 (清)——古代先哲智慧格言的总录
《笠翁对韵》 (清)——清朝以来最流行的习对启蒙课本
《韵史》 (清)——以四言韵诗,诠释二十四史的奇书
古训重要书籍
《人间训》 (汉)——通解仕途、左右逢源的神奇之作《颜氏家训》 (北朝)——历代最受推崇的家庭范本
《温公家范》 (宋)——家庭道德教育的传世典范
《袁氏世范》 (宋)——垂范后世的家训巨作
《治家格言》 (清)——治家良策、修身之铭
《庭训格言》 (清)——康熙大帝教子真言
《圣谕广训》 (清)——雍正皇帝的治国治家之训
《聪训斋语》 (清)——宰相治家训言
《澄怀园语》 (清)——“父子宰相”、“两世豪门”的教子治家之法
《双节堂庸训》 (清)——融圣贤书与人间事于一炉的古训名作
《曾国藩家训》 (清)——后世人雄俊杰治国治家的仿效模本。
《声律启蒙》(清)车万育

《声律启蒙》(清)车万育《声律启蒙》(清)车万育(清)车万育撰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声律启蒙》是训练我们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上卷○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街泥双紫燕,课密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蒙学背诵内容

第一学期背诵内容一、清•车万育《声律启蒙》节选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二、《弟子规》节选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三、《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训蒙幼学诗

训蒙幼学诗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籍,北宋年间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一雨初收霁,金民特送凉;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荷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蒙幼学诗
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人。
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
天子重贤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幼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
教子以诗书何劳更外图但教仙桂在终是胜耕锄
养子教读书书中有金玉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
养子切须教莫嫌家裏贫手拈一管笔到处不求人
七岁应神童天生我性聪有才朝圣主何必谒侯公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凿山通大海鍊石补青天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昔日一贫儒今乘驷马车乡人皆叹惜养子教诗书
刮镜光方彻淘沙始见金世人如欲学须用下真心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历阶趋宰辅犹挂老来衣
昨日尧阶试今朝挂绿袍归来亲未老方信读书高
直上蟾宫去蓝袍惹桂香花街红粉女争看绿衣郎
衫长堪扫地袖大好摇风有志朝天子无心谒相公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来岁春三月花香衬马蹄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
暖日浮金殿和风动玉除宫娥调雅乐帝子诵诗书
一看栏干绝清风水际间白云飞过去天外见青山
花开蝶满枝花卸蝶还稀惟有堂前燕主人贫亦归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有名闲富贵无事小神仙
往事多如梦流年只断魂不堪春日尽细雨又黄昏
尽值春多雨催残花易空不知春态度犹在雨阴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向晓铺阶湿如烟障碧天几回芳草上珠样不胜圆
枫落吴江冷霜横楚岸寒晴烟飞水面爱日上云端
任人舒复卷笔落似蚕声写尽相思字因风寄有情
七札弓何勇千钧弩不强手持七寸管容易达朝堂
香胶和汞烟捣作方圆片日日渐消磨自身却不见
紫石为奇砚无痕妙处多烦君收什取免被别人磨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荷德如山重承恩似海深莫将风火性烧断岁寒心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凄凉百年事应与百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