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852近代物理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科目

11069
11071
11210
张文鹏
伍忠杰
张杨
张锦帆
楚军
王爱华
徐世红
张振忠
高照
李旭
王明庆
谭冰
马维毅
汤朝菊
胡杰辉
01/02/03
02/03
02/03
01/02
01/02
01/02
01/02
01/02
01/02/03
05
04
04/05
01/02/03
01/02/03
01/02/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3新型功能材料与光谱学
04计算凝聚态物理
05强激光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辐照损伤
06半导体物理
50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10211
10212
10213
10214
10237
10239
10240
10759
10923
11025
11026
11028
②241法语(二外)或242德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4英语(二外仅限日语方向考生)
③615日语水平测试或621英语水平测试
④846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及运用或847日语专业基础知识及运用
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学院
代码
导师
代码
导师
姓名
导师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050302
传播学
电子科技大学【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41专业课真题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241法语(二外)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用括号中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 Plusieurs éléments (rendre) ____________ maintenant la situation grave.2. Je vais vous inscrire. (donner) ____________ -moi votre passeport.3. Au début du 20e siècle, la télévision (être) ____________ en noir et blanc.4. Hier après-midi, je (dormir) ____________ pendant trois heures.5. Ne dépassez pas les limites de vitesse ou vous (avoir) ___________ une amende.6. Je voudrais simplement que la vous (savoir) ___________ la réalité.7. Si le voyage n’était pas si long, nous (aller) __________ plus souvent en Bretagne.8. Si tu (réviser) _______________ tes cours, tu aurais réussi ton examen.9. Il est furieux de (rater) __________________ son train.10. Il écoute France Inter à la radio (préparer) __________________ le repas.二、选择填空。
2014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真题答案出炉(政治)

2014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真题答案出炉(政治)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经历了一年的辛勤准备,终于在这一刻考研学子用智慧和毅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证明。
为了帮助广大考研学员进行考后成绩评估,考研频道第一时间编辑整理了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欢迎您收藏本网站,随时查看2014考研的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2014电子科技大学考研政治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2、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3、B(价值补偿)
4、C(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5、B(决定性作用)
6、A(实行差额选举)
7、B(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8、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9、D(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10、A(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11、C(“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12、D(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13、A(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14、D(法律是道德的支撑)
15、D(为民务实清廉)
16、C(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考研答案栏目。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近代物理基础2011-2015年考研初试真题+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52 近代物理基础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其能级与量子数n的关系是()。
(A)正比于n(B)正比于n2(C)正比于n3(D)正比于1/n22. 粒子自旋的本质是()(A)内秉自由度(B)绕自身对称轴的高速旋转(C)反映出粒子性(D)具有能量的特点3.一把直尺相对于Σ系静止,直尺与x轴交角为θ,今有一观察者以速度v沿x轴运动,他看到直尺与x 轴交角为()(A)θ(B)tg‒1[(1‒v2/c2)‒1/2 tgθ](C)2θ(D)tg‒1[(1‒v2/c2)1/2 tgθ]4. 在伽利略变换下()(A)牛顿定律是协变的,麦克斯韦方程不是协变的。
(B)牛顿定律不是协变的,麦克斯韦方程是协变的。
(C)牛顿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都不是协变的。
(D)牛顿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都是协变的。
5. 关于光子描述正确的说法是()(A) 静止质量为零,运动时质量也为零。
(B)静止质量不为零,运动质量为零。
(C)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均不为零。
(D)静止质量为零,以光速运动的质量不为零。
6. 氢原子(库仑引力势场中的电子)的径向波函数具有()的形式。
共3页第3页(A)合流超几何函数(B)球贝塞尔函数(C)连带勒让德函数(D)厄密函数7. 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一切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粒子相互作用表现出的集体效应(C)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极不明显(D)微观粒子的状态可用波函数描述8. 均匀无穷长直圆柱形螺线管每单位长度线圈匝数为n,电流强度为I,则管内和管外磁感应强度B分别为()(A)n μ0 I和0(B)n μ0 I和n μ0 I /2(C)2 n μ0 I和n μ0 I(D)n μ0 I/2和09. 在绝缘介质与导体的分界面上,在静电情况下,导体外的电场线()于导体表面;在恒定电流的情况下,导体内电场线总是()于导体表面。
2014大学物理半期试题及答案(A卷)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电子科技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半期考试 A 卷课程名称:大学物理_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日期:2014年11月8 日考试时长:120 分钟课程成绩构成:平时40 %,期中20 %,实验0 %,期末40 %本试卷试题由_____部分构成,共__4___页。
一、填空题(共30 分,共11题,1-10小题每空1分,11-13小题每空2分)1 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对象包括:(1) ;(2) (2分)2 电磁学研究的对象包括:(1) ;(2) (2分)3 研究场的方法与研究实物粒子运动规律不同,对标量场,主要讨论其;对矢量场,主要讨论其和(3分)4 支撑电磁理论的两大理论支柱是和(2分)5 气体分子动理论在热力学•统计物理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1分)6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加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概括为(1分)7 热力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普适实验定律,然后再经严密逻辑推理以建立起理论体系,那么,在研究热运动与其它运动形式之间能量转化问题时,主要依据的实验基础包括;和(3分)8 热力学系统必须包括大量微观粒子,这里,“大量”的量化标准是(1 分)………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9 如图,三个均匀带电的同心球面的半径分别为R 1、R 2、R 3,带电量分别为Q 1、Q 2、Q 3,则A 点的电场强度E A = ;B 点电场强度E B = ;C 点电场强度E C = ;D 点电场强度E D = ;A 点电势U A = ;B 点电势U B = ;C 点电势U C = ;D 点电势U D = ;(每空1分,共计8 分)10 利用s T Q d d ⋅=改写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到的基本热力学关系式为(1分)11 理想气体从初态 (p 0,V 0,T 0) 变到末态(p , V ,T ),其熵变计算公式可写为 (2分) 12 对任一物理量 θ(x ),设其分布函数为 f (x ),则在(x 1,x 2)区间,θ(x ) 平均值计算公式可以写为 (2分)13 在中学物理中,温度被认为是描述粒子运动平均剧烈程度的参量,在热力学第零定律中,温度是看作为描述处于平衡态热力学系统的 性质而被引入的 (2 分)二、简答题(共20分,共 4题,每题5 分) 1 在数学上,如果已知c x x f x x =⎰21d )(,原则上不能由积分值来得到f (x ) 的函数表达式,但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强度问题中,却是通过εqs E x x=⋅⎰21d 来求解E (r )的函数表达式的 (例如无限长直导线的场强分布),请要点式地回答你对该问题的理解,并给出高斯定理求解场强分布的适用条件(5分) 2 如图,加尔顿板实验是展现统计规律的典型实验之一,请要点式回答: (1) 每个小刚珠运动是确定的还是随机的? (1分) (2) 如何理解大量小钢珠运动结果的随机性? (2分) (3) 罗列该演示实验的实验步骤 (2分)3 “平衡态模型是一个动态平衡”这一结论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处于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尽管其宏观参量不随时间变化,但其内部粒子仍在作不规则的热运动;其二,即便是系统的宏观物理参量,也存在“涨落”。
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821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21经济学基础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1.低档商品2.掠夺性定价3.菜单成本4.资本的黄金律水平5.二级价格歧视与三级价格歧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正确说法后面写T,在不正确说法后面写F)1.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表明如果不是按照比例增加各种要素,而是只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则生产函数的产量不变。
2.等产量线只有在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正时,其生产才是有效率的。
3.根据消费者理论,吉芬(Giffen)商品有可能存在,同样厂商理论也有“吉芬要素”的存在,即当某个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时,追求利润最大的企业有可能增加对这种要素的需求。
4.即使某要素的边际产量下降,总产量曲线也可能继续上升。
5.由于完全竞争厂商利润为零,长期内厂商倾向于退出该行业。
6.斯威齐模型中成本变动对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没有影响是因为需求曲线折曲及其中断的边际收益线。
7.平均成本下降的时候,边际成本也一定是上升的。
8.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替代品最直接的影响是其的需求曲线向右移。
9.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都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10.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赤字预算引起利率提高会妨碍私人支出,这就是挤出效应。
11.“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12.需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
13.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以外的区域,资本或劳动的边际产量必有一个为负。
14.当成本—产出弹性大于1时,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
15.短期生产中,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16.在长期,垄断竞争厂商得不到超额利润,所以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一样是一种有效17.对任何一种资源来说,如果假定它只有一种用途而没有其他用途的话,则其供给曲线就是垂直的。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管理学原理真题_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真题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9管理学原理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概念技能2.管理绿色化3.学习型组织4.平衡记分卡5.信度与效度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正确说法后面写T,在不正确说法后面写F)1.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
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因而它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
2.效率与效果之间的差别可表述为: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用成本达到最小化,而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
3.主张通过与管理者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管理知识汇集起来,力图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揉合在一起以形成管理学科的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
4.按决策的作用(所处地位)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专业决策。
5.行为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一个选优过程,所以决策结果是基于已有资源背景下寻求利润或收益的尽可能大。
6.群体决策理论的三个前提是自主性、共存性、差异性。
7.组织变革的阻力是直接的、公开的、消极的,应予以杜绝。
8.“理解,执行;不理解,执行中理解”,这是在管理活动中具有分权化倾向的管理者的表述。
9.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大;被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小。
10.分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所以分工越细,效率就越高。
11.参谋职权是指参谋人员或职能部门主管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
12.领导工作是组织结构中一种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其实质是影响。
《管理学原理》试题共4页,第1页13.费德勒模型认为,某一领导方式的有效性与他是否和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无关。
14.领导采用的领导方式应与下属的“成熟”程度一致。
15.马斯洛认为,任何人对各层次的需要满足都是相对的,如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满足40%就算相对满足了。
16.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内的个体对自己行为有选择权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825密码学基础与网络安全考研真题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单向选择题(每题 1 分,20 题, 共 20 分) 请在 A、B、C 和 D 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 1. 2000 年颁布的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中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 计算机病毒是恶意代码的一种 B. 计算机病毒是导致系统功能变坏的恶意代码 C. 计算机病毒是指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会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遭受破坏的一组计算 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D.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 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2. 以下关于公钥体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公钥体制中,一般存在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 B. 公钥体制中仅根据密码算法和加密密钥来确定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C. 公钥体制中仅根据密码算法和加密密钥来确定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可行的 D. 公钥体制中的私钥可以用来进行数字签名 3. 以下关于 Kerberos 说法正确的是( ) A. Kerberos 是基于非对称密码算法的安全协议 B. Kerberos 不能抵抗重放攻击 C. Kerberos 可以实现双向身份认证 D. Kerberos 主要用于密钥交换 4. 整数 31 的欧拉函数 ϕ (31) 等于( ) A. 28 B. 29 C. 30 D. 31 5. 下列关于强制访问控制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体不能改变自身和客体的安全级别 B. 主体不能改变自身的安全级别,但是可以改变客体的安全级别 C. 主体能改变自身的安全级别,但是不能改变客体的安全级别 D. 主体既能改变自身的安全级别,也能改变客体的安全级别 6. 根据欧拉定理,7804 的后三位数字是( ) A. 400 B. 401 C. 402 D. 403 7. 以下关于 UNIX 文件系统的安全保护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UNIX 文件系统提供了口令保护机制 B. UNIX 文件系 文件系统提供了基于组(group)的安全保护机制 D. UNIX 文件系统提供了基于进程和线程的安全保护机制 8. 以下关于入侵检测系统(IDS)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B. 入侵检测系统只能够检测已知攻击 C. 入侵检测系统不能够提供日志功能 D.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不能够保护一个局域网 9. 根据 2013 年 9 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网络谣言刑案的司法解释, 以下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 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 布的行为属于刑法所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 B.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 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属于刑法所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 C.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 上的行为属于刑法所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 D.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且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严重危害 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物理安全威胁?( ) A. 自然灾害 B. 物理攻击 C. 硬件故障 D. 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够 11. 以下关于身份认证的说法不正确是( ) A. 身份认证是验证者获得对声称者所声称的事实的信任 B. 身份认证有单向和双向认证之分,但一般不能重复两次单向认证来实现双向认证 C. 密码技术和非密码技术都可以用来实现身份认证 D. 只有密码技术才能够用来实现身份认证 12. 关于域(field)的说法正确是( ) A. 域必须满足加法的分配率 B. 域必须满足乘法的分配率 C. 在域中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加法逆元 D. 在域中每个元素都有一个乘法逆元 13. 以下关于地址解析协议(ARP)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址解析协议用于 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解析 B. 地址解析协议包括 ARP 请求和 ARP 应答两种类型的包 C. 由于 ARP 请求是定向传送,所以存在 ARP 欺骗攻击的安全威胁 D. 通过添加静态 ARP 表项到 ARP 地址解析表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 ARP 欺骗攻击 14. Windows 系统中本地安全管理员(LSA)的任务是 ( ) A. 调用并监视安全警告序列(SAS,一般是 Ctrl+ALt+Del) B. 创建用户的本地访问令牌 C. 提供安全服务相关的应用程序接口(API) D. 管理用户的账户信息(如口令等) 15. Windows 中新技术文件系统(NTFS)的访问控制权限不包括( ) A. 读取权限(Read) B. 执行权限(Execute) C. 改变拥有者权限(Change) D. 拥有者权限(Own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两介质边界处极化矢量法向分量 Pn 跃变和电位移矢量法向分量 Dn 跃变分别与 ( (A) 束缚电荷面密度和自由电荷面密度 (B) 自由电荷面密度和束缚电荷面密度 (C) 总束缚电荷和总自由电荷 (D) 束缚电荷体密度和自由电荷体密度
10. 电磁场能流密度矢量 S 的物理意义是( ) (A) 单位体积内电磁场的能量 (B) 单位时间内电磁场能量的改变 (C) 单位时间内垂直流过单位横截面的能量 (D) 单位时间内电磁场对电荷所做的功 二.填空题 (10 个空,每空 3 分,共 30 分) 1、麦克斯韦方程组将所有电磁基本规律特别是变化电磁场的规律进行了完美的总结,其基本 假设主要有 和 ,并揭示出电磁场的相互激发可形成电磁波。 2、同轴传输线内导线半径为 a,外导线半径为 b,两导线间为均匀绝缘介质(介电常数为 ε) 。 导线载有电流 I,两导线间的电压为 U,若忽略导线电阻,则介质中的能流密度 S 可表示 为 ,传输功率为 。 3、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分别是 和 ,由此奠定了与经典 物理绝对时空观截然不同的新时空观。 4、微观体系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按照统计解释,波函数模的平方表示 , 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反映了 。 5、在不考虑电子自旋的情况下,氢原子的本征态可表为 形式,能量 本征值可表示为 。
3. 在两参照系中观察到的两个事件,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两事件之间的时间不同,但间隔相同 (B) 两事件之间的时间相同,但间隔不同 (C) 两事件之间的时间和间隔都相同 (D) 两事件之间的时间和间隔都不同 4. 由狭义相对论可以得出时间延缓和长度缩短的效应( (A) 体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变化 (B) 体现了观察者的主观感觉 (C) 体现了绝对和抽象的时空观念 (D) 体现了物质运动时空关系的客观规律 5. 基于狭义相对论的物体总能量应表示为( (A) 动能与势能之和 (B) 动能与静止能量之和 (C) 动能与静止能量相互转化 (D) 静止能量与其它形式能量相互转化 ) )
电子科技大学 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852 近代物理基础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选择题(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一维谐振子的基态能量为( ) (A) h ω (B) h ω/2 (C) 0 (D) 2 h ω 2. 考虑电子自旋的氢原子第一激发态的简并度为 ( (A) 2 (B) 4 (C) 6 (D) 8 )
E10 + a b H = ,若用非简并微扰方法处理: 0 E2 + a b*
1) 试写出零级和微扰哈密顿量。 2) 计算出各能级到二级修正,并与严格解比较。 3 ) 说明非简并微扰方法的适用条件。
共3页
第3页
共3页 第2页
三.简答题(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什么叫做规范不变性,电磁场计算中常用的主要有哪两种规范条件,它们各有何优点? 2.试写出不确定关系的表达式,简要解释其物理意义,并说明宏观情况下无法观测到不确定 关系的原因。 3.试证明: (1)厄密算符的本征值为实数; (2)厄密算符的本征函数具有正交归一性。 四.计算题(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1.在接地的导体平面上有一半径为a的半球凸部,半球的球心在导体平面上,点电荷Q位于系 统的对称轴上,并与平面相距为b (b > a)。若用电象法处理: 1) 求镜像电荷的电量和位置。 2)求空间电势。 2.静止长度为l0的车厢以速度v相对于地面S运行,车厢的后壁以速度u0向前推出一个小球。 求地面观测者看到小球从后壁到前壁的时间。 3. 已知宽度为 a 的一维无限深势阱(坐标原点设在势阱左端)中运动的质量为 m 的粒子,设粒 子处于ψ(x) = x 的状态。 1) 试写出各能量本征值和对应的本征函数。 2) 试求该状态下能量观测值为 E1 的几率。 3) 试求该状态下坐标 x 的平均值。 4.设在 H0 表象中,考虑微扰后体系的哈密顿量可表示为下列矩阵
)
共3页
第1页
6. 无限深球方势阱中运动的粒子的径向波函数具有( (A) 合流超几何函数 (B) 球贝塞尔函数。
7. 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自旋源于粒子绕自身的对称轴旋转 (B) 一维束缚态下的粒子的能级通常无简并 (C) 碱金属原子光谱双线结构源于超精细相互作用 (D)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粒子相互作用表现出的集体效应。 8. 电磁场中带电量为 q 的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可表示为( ) (A) (B) (C) (D) F=qE–qv×B F=qE+qv×B F=qE+qB×v F=qv×B )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