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纵烈士纪念园简介1

合集下载

参观东纵纪念馆

参观东纵纪念馆

参观东纵纪念馆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东纵纪念馆。

东纵纪念馆坐落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它的里面保存着关于东江抗日战争的记忆。

一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雕塑像,我在雕塑前拍照留念。

然后绕过雕塑,走进展馆一厅,大厅里摆放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戴过的棉帽,有战士们用过的饭盒,有战士们用过的各式各样的枪刺,有侵华日军用过的防毒面具,有日本侵华期间遗留在中国的追击炮弹我心想:以前的武器这么了得呀!
我们又来到第二展馆。

这里陈列着华侨同胞对东作文江抗日支援的武器。

展厅左边显眼处,摆放了一部《前进报》用过的印刷机和打字机,旁边展示柜上还摆了很多不同型号的机枪和冲锋枪。

我们参观完室内,接着来到室外。

放眼望去,一架架高大威武的高射炮整齐地摆放在展示台上,真是壮观!我兴奋地跑过去,骑在那台最高最大的高射炮上,让妈妈赶紧给我拍照留念。

除了高射炮,我又陆续参观了雷达车、教练车、强击车这次参观东纵纪念馆,我回顾了历史,增长了
知识,懂得了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东纵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东纵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东纵纪念馆观后感我最近参观了东纵纪念馆,并对其展览深受触动。

这座纪念馆位于风景秀丽的山区中,建筑设计简洁而富有现代感,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巍峨壮观的雕像,它是东纵行动的指挥官。

雕像栩栩如生,透露出强大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

它向我们展示了东纵行动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接着,我进入到了展览区。

展览区分为多个区域,生动地展示了东纵行动的背景、历史和成就。

首先,它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忍罪行,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悲痛。

然后,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再现了东纵行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我通过照片、文物和实物,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辛和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

在参观过程中,我最感动的是馆内的电影放映厅。

在这里,我观看了一部真实记录片,讲述了东纵行动中无数战士的英勇事迹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些战士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他们砥砺奋进,为了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我深受震撼和鼓舞。

除了展览区和电影放映厅外,纪念馆还提供了一个互动体验区。

在这里,我可以通过参与各种互动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东纵行动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这个互动体验区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历史。

参观东纵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场所,更是一座给人以思考和启迪的纪念地。

通过参观这个纪念馆,我不仅加深了对东纵行动的认识,更对抵抗侵略和保卫祖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发展和建设。

东纵烈士纪念园简介1

东纵烈士纪念园简介1

东纵烈士纪念园简介东纵烈士纪念园是位于河源市源城区的陵园景观设计,立足于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

近些年,纪念陵园有了新的属性: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

东纵烈士纪念园定位为现代生态人文纪念性陵园。

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文化为根”的原则,荟萃古今众多的人文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美丽陵园,纪念公园,旅游胜地,艺术天地,教育基地,公益平台”于一体的粤北大地独特的人文纪念公园。

丰富的人文资源浓厚的人文气息,将使纪念陵园成为一块感悟城市历史,传承时代精神的教育基地和人文纪念公园。

东纵烈士纪念园提炼现代公园景观之精华,结合古典园林风格,将文化融入自然,将自然融入陵园文化;建筑与景观共生,环境与人文共升华,享受人生,感悟宁静,给生命画上圆满的句号。

东纵烈士纪念园位于河源市源城区罗屋角西环路西侧山地。

交通便利,与广深、港澳形成3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包括港澳、广惠、潮汕等地。

此距离便于周边地区人员及港澳同胞回乡祭祖或进行纪念游园等活动,也便于从港澳地区迁回已故东纵侨胞的骨灰,让烈士们荣归故里。

地块山水资源丰富,拥有多处池塘,溪流环绕,植被丰厚,毗邻的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生态水库,是全国唯一达到国家一级水准,可以直饮的水源。

东纵烈士纪念园主要以生态建设、宗教信仰、文化内涵、慈善公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为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以中国“风水学”理论为依据规划布局,将现代园林设计手法和传统陵园规划设计相结合,以山体围合,以水系贯穿,山水相融,景赋于中。

在道路交通、功能分区、绿化景观、雕塑小品、种植设计等方面,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东江纵队纪念园,抗日战争时期,东江河畔,一支人民抗日军队驰骋战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顾闯华南敌后,展开英勇抗战,终成中国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啊,东江纵队,回顾七十年前的烽火岁月,让我们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自强不息。

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东江纵队纪念广场

东江纵队纪念广场

东江纵队纪念广场作者:麦晓慧黄思好来源:《源流》2015年第09期8月27日,天气晴朗,在广州黄埔区永和街道办事处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永和东江纵队纪念广场。

广场位于黄埔区永和街永和大道与新业路交汇处,占地面积约1540平方米,总投资360万元,场地开阔,环境幽美、肃穆。

广场由纪念碑、雕塑、景墙及绿化广场等组成,主要展示和宣传东江纵队光荣革命斗争史,并介绍了曾生、尹林平、王作尧三位东江纵队领导人的生平。

据介绍,2001年,增城在永宁街蒌元村下中屋建立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以此缅怀永和地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2011年原萝岗区委区政府斥资修建了永和东江纵队纪念广场。

街道办事处的同志向我们介绍说,1926年3月起,中共党组织就开始在增城县新塘镇开展活动,当时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对永和地区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8年10月,抗日战火在华南地区熊熊燃起,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惠阳、东莞、宝安、增城等地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

1940年8月,中共派张宇寰、肖光星到禾丰地区禾塱、石径开辟抗日根据地,成立中共增(城)、从(化)、番(禺)沦陷区工委及下属的禾丰地区黄旗山党支部。

1941年下半年至次年初,中共在这些地区掀起武装斗争热潮。

以卢显光为领导的黄旗山武装中队,在禾丰黄旗山地区广泛开展抗日斗争。

在这里,游击队将士面对日本侵略者疯狂围剿,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有力地支持了华南地区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外闻名的抗日武装队伍。

1944年12月,东江纵队第四支队在中共增城县特支委领导的永和抗日根据地成立,此举为永和地区的抗日战争活动增加了强而有力的后盾,抗日力量如虎添翼,禾丰村黄旗山华峰寺一带成为东江纵队抗日活动主要地区。

面对日本侵略者疯狂围剿,游击队将士和人民群众以黄旗山为依托,用华峰寺为掩护,击败敌寇,避过危难。

在著名的黄旗山战役中,日军恼羞成怒,用炮火摧毁了华峰寺,并将古寺内的珍宝、经文抢掠一空。

东纵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东纵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东纵纪念馆观后感800字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在学校"争先创优"活动开展之际,在校组织部和学院的老师帮助下,我们党支部与学校和学院的老师们一起参观了广东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以此来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使命感。

广东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是展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也是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有根据地说,东江纵队是一支驰骋在东莞和华南抗日战场上的英雄部队。

在抗日战争解放时期,东江纵队在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处于敌伪夹击的艰苦环境下,始终坚持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开辟粤北山区,挺进韩江平原,英勇打击敌人,成为了华南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是我们广东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面旗帜。

在争取祖国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东江纵队的2500多名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出可歌可泣的历史赞歌,铸造了永垂青史的东纵精神。

在观看东江纵队纪念馆的过程中,最有印象的要数在幻影成像的电影片段这一环节了。

在这一环节,纪念馆以幻影成像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当年东江纵队驰骋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抗击敌人的战斗场面,让在场的观众深深地体会到革命老前辈的艰辛、智慧以及勇敢。

敌人的凶残,多少村镇被吞噬,多少家庭被破碎,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在战争中挣扎。

这时,党的好同志来了,最可爱的人来了,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住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终把敌人拒之以国门之外。

同时,除了电影片段,纪念馆中还有一些雕塑得有声有色的烈士雕塑。

雕塑是很常见到的,但是每当看到关于刻画革命烈士的主题,心中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想想当年,就是这些革命先烈,不畏敌人的残酷,不畏生命的安危,排除万难,坚持抗战,始终要把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外为己任。

深圳红色教育基地

深圳红色教育基地

东江纵队北撤纪念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坪山东江纵队纪念馆于2000年5月建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由大厅、展厅、文物厅、烈士芳名碑组成。

展厅分十三部分,形象地展示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南北征战的史迹,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坪山新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先后被评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深圳市廉政教育基地。

纪念馆有东江纵队史迹展厅、烈士名碑、曾生文物室、前进报社旧址、曾生祖居等几部分。

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油画、电光显示作战图、大型沙盘等,集中展示了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与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土洋社区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

为1912年修建的意大利天主教堂,二层砖木建筑,外观及装饰具意大利建筑风格,有一厅一厢房。

楼上有阳台。

高9.8米、宽11.4米、深7.75米。

东侧为礼拜堂,砖木钢梁结构。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后,这里成为东江纵队司令部和中共广东省委临时常委所在地。

教堂主楼为神父寝室,会议室设于正厅,楼上为司令部成员曾生、尹林平、王作尧住处。

主楼西侧有二间加建的小平房,砖木结构,作为马厩和电报房。

楼房后面有一小块平地,是当时练兵场,建国后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一座东江纵队纪念亭。

1944年7—8月,有名的土洋会议(省临委和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在此召开。

现旧址保存完好。

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该旧址一度成为土洋小学校址。

198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公布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修复并设立东纵史迹展览馆;1998年,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和东纵史迹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旧址经加固修缮、改造展厅后重新开放。

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导游词

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导游词

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导游词
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导游词
东江纵队纪念馆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岭南第一山的罗浮山珠明洞景区内。

它三面环山,前面是秀丽的白莲湖,右侧前方是东纵司令部的旧址——冲虚古观。

四周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名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提写。

这坐纪念馆于2003年12月1日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时落成的,他记录了东江纵队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记录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东江地区军民浴血奉战的光辉历程。

东江人民富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

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组织创建之后,澎湃在海丰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总农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惠宝工委在惠阳沙坑周田村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1939年9月该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1月下旬,南方工委决定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到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击游击队东江纵队在惠阳土洋村正式宣告成立。

从此,东江纵队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并配合全国解放战争,为解放广东全境作出了贡献。

“东江纵队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馆内设4个展示厅及工作服务区,分别为“序幕厅”、”陈列厅”、“英烈厅”、“映视厅”和参观走廊。

序幕厅正面是一副大型彩色喷绘图,他以东江为背景,展示了东江纵队在革命战争年代那种崇尚的革命精神风貌。

两侧墙上有叶剑英题的“东江纵队史”,徐向前的“向既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东江人民致敬”。

走进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走进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走进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作者:陈立平来源:《红广角》 2012年第6期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敌后战场有一支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抗日劲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被中共中央军委赞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

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

为了铭记东江纵队的光辉业绩,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东莞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斥资3000万元,在大岭山镇大王岭村下角大窝山兴建东江纵队纪念馆。

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东江纵队纪念馆建成开馆。

纪念馆占地面积5.3公顷,建筑面积3965平方米,以大王岭村丰富的抗日文物资源为依托,成为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遗址类专题纪念馆。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带外地来的客人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

纪念馆离东莞市区东南方向20多公里,20分钟后,汽车驶入厚(街)大(岭山)公路,远远看到公路右侧一座深灰色的建筑物矗立在高高的山岗上,这就是东江纵队纪念馆。

车子到了山岗脚下,我们下车从纪念馆正面沿着148级石阶拾级而上。

仰头望去,纪念馆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几个大字赫然入目。

这是著名书法家刘大为的题字,字体既刚劲有力又飘逸洒脱。

说起这个馆名,还有一段小插曲呢。

馆名最初引起了一些东纵老同志的误解:“东江纵队的全称不是这样的。

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怎么变成广东的东江纵队了?”市文广新局的负责人释义:“广东目前有三个东江纵队纪念馆,只有东莞馆被列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的‘南粤锦绣工程’(广东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是广东省省级水平的抗日战争主题博物馆。

”这番解释,老同志甚感欣慰,疑团顿消。

在这个初冬季节里,纪念馆周围看不到丁点儿的冬天气息。

正门两边草坪绿草茵茵,石阶两侧树木郁郁葱葱。

苍翠的松柏,象征着革命先烈的万古长青;挺拔的木棉树,寓意着东江纵队的英雄气概;紫红的杜鹃花,寄托着人们对英烈的深切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纵烈士纪念园简介东纵烈士纪念园是位于河源市源城区的陵园景观设计,立足于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

近些年,纪念陵园有了新的属性: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

东纵烈士纪念园定位为现代生态人文纪念性陵园。

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文化为根”的原则,荟萃古今众多的人文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美丽陵园,纪念公园,旅游胜地,艺术天地,教育基地,公益平台”于一体的粤北大地独特的人文纪念公园。

丰富的人文资源浓厚的人文气息,将使纪念陵园成为一块感悟城市历史,传承时代精神的教育基地和人文纪念公园。

东纵烈士纪念园提炼现代公园景观之精华,结合古典园林风格,将文化融入自然,将自然融入陵园文化;建筑与景观共生,环境与人文共升华,享受人生,感悟宁静,给生命画上圆满的句号。

东纵烈士纪念园位于河源市源城区罗屋角西环路西侧山地。

交通便利,与广深、港澳形成3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包括港澳、广惠、潮汕等地。

此距离便于周边地区人员及港澳同胞回乡祭祖或进行纪念游园等活动,也便于从港澳地区迁回已故东纵侨胞的骨灰,让烈士们荣归故里。

地块山水资源丰富,拥有多处池塘,溪流环绕,植被丰厚,毗邻的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生态水库,是全国唯一达到国家一级水准,可以直饮的水源。

东纵烈士纪念园主要以生态建设、宗教信仰、文化内涵、慈善公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为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以中国“风水学”理论为依据规划布局,将现代园林设计手法和传统陵园规划设计相结合,以山体围合,以水系贯穿,山水相融,景赋于中。

在道路交通、功能分区、绿化景观、雕塑小品、种植设计等方面,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东江纵队纪念园,抗日战争时期,东江河畔,一支人民抗日军队驰骋战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顾闯华南敌后,展开英勇抗战,终成中国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啊,东江纵队,回顾七十年前的烽火岁月,让我们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自强不息。

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啊,东江纵队纪念园!一个给英雄下跪的地方!
【东江纵队纪念园】
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相继沦陷,在这危急关头,党中央派出一批共产党员在到东莞、宝安、惠阳、增城等地组织抗日武装。

12月2日,中共惠(阳)宝(安)工作委员会在惠阳周田村成立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后称东江纵队,曾生任总队长。

在随后的七八年间,东江纵队孤悬华南敌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部队不断壮大发展。

他们英勇抗日、转战港九、抢救转移民族文化精英、帮助盟军、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

七八年中,他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1400余次,歼灭了日伪
军九千多人,部队以两百余人扩大到1万余人,建立了一大片抗日根据地,成为了华南抗日战场上的一支主力部队,战功显赫可昭日月。

1945年,朱德总司令在中共“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追昔抚今,我们怎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
抚今追昔,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容?
打开历史的记忆,半个多世纪前,一群群热血青年,一位位革命勇士,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紧要关头,高举救国大旗,紧挽着有力的肩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伟大的祖国“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东江纵队便是其中伟大的队伍。

五千年沧桑,山水雄浑而来,凝固了岁月不朽的痕迹,东江纵队便是其中不朽的一页。

在中国面临瓜分灭亡、危难深重的年代,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被屈服过。

像东江纵队一样的中华民族先烈分子、志士仁人们,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就义,谱写了一页页爱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篇章,雕塑了一座无字的丰碑。

历史不会忘记,高矗的胜利丰碑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头颅垒就的,如今的光明和幸福也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立足今天,放眼未来,我们学习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克服困难,让青春在建设
祖国的奋斗中闪光。

当历史的车轮飞转到今天,一个世纪前那弥漫于中国大地的硝烟早已在人们的印象里泯灭,“战争”这个近乎残酷的词已被束之高阁。

但是,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切。

我们在东江之滨----河源,将倾心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公益性墓园----东江纵队纪念园,留下一个我们可以给英雄下跪的地方!
北有八宝山,南有东纵园
千年古国孝为先,万名英烈归故旅
深圳东南有龙脉,墓地首选东纵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