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毕业设计之-供配电
供配电系统的毕业设计资料

供配电系统的毕业设计编写学生:林树凯指导老师:刘峰海尔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09级2班前言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各种规划的进行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我国的电力建设事业将出现一个大发展的新局面,供配电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做一个关于电力系统方面的毕业设计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使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将电力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得以实践、应用,而且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有关电力系统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次电力系统的毕业设计只是正对通用机器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
主要分为以下一个内容:负荷的分析计算,配电方案,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短路计算对电气设备进行校验,电气设备的布置方案,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及防雷与接地,若时间允许,甚至可以加上变电所电气照明设计内容。
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些错误,请阅读者指出利于改正,谢谢!林树凯目录项目一:通用机器厂的基本情况。
项目二: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项目三: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的选择及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的选择。
项目四:金工车间配电系统的确定。
项目五:变电所主结线方案的设计。
项目六:短路电流的计算。
项目七:变电所一次设备及进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项目八:变电所二次回路的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
项目九:防雷与接地、变电所设计图展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王锡凡主编,科学出版社。
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任建文主编,华北电力大学出版社。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增订版)贺家李、宋从矩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4、《工厂供配电》王玉华、赵志英主编,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5、《使用供配电技术手册》刘介才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静止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粟时平、刘桂英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7、《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供配电毕业设计

供配电毕业设计
供配电毕业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总体设计:根据项目需求和用电负荷情况,确定供配电系统的布置和容量,包括主变电站、配电室、负荷中心等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2. 主变电站设计:确定主变电站的容量和配置,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和开关设备,设计变电站的布置和接地系统,进行变电站的电气计算和短路分析。
3. 配电室设计:确定配电室的容量和配置,选择合适的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设计配电室的布置和接地系统,进行配电室的电气计算和短路分析。
4. 负荷中心设计:根据实际负荷情况,确定负荷中心的容量和配置,选择合适的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设计负荷中心的布置和接地系统,进行负荷中心的电气计算和短路分析。
5. 供配电线路设计:根据供配电系统的布置和用电负荷情况,设计供配电线路的布置和参数,进行线路的电气计算和短路分析,确定线路的容量和规格。
6. 保护装置设计:根据供配电系统的用电负荷和对电气设备的保护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对主变电站、配电室、负荷中心和供配电线路等进行保护装置的设计和配置。
7. 接地系统设计:根据供配电系统的需求和地质条件,设计合适的接地系统,包括主变电站、配电室、负荷中心和供配电线路等的接地设计和配置。
8. 自动化与监控系统设计:根据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与监控要求,设计合适的自动化与监控系统,包括对供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操作控制等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以上是供配电毕业设计的一些内容,具体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另外,在进行供配电毕业设计时,需要注意电气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合理选用设备和材料,进行计算分析和工程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供配电毕业设计

供配电毕业设计电气配电设计是工程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电气配电在提供电能的同时,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以下是一份供配电毕业设计的范文,共计700字,供参考:设计题目:某工业园区的供配电设计设计目标:1. 设计一个满足工业园区电能需求的配电系统,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2. 探索采用新技术,提高配电系统的能效,降低电能损耗。
3. 设计一个合理的配电结构,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设计内容:1. 根据工业园区的负荷需求,确定总负荷容量。
结合工业园区土地面积、用户类型等因素,确定主变压器容量,以满足整个园区的总负荷需求。
2. 设计一套合理的地下电力配电线路,在园区内建设相应的配电设施。
根据各个用户的负荷需求和电缆截面积计算,确定合理的电缆容量。
3. 设计高低压配电系统,并确定合理的变压器容量。
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根据用户的负荷需求以及远近因素,选取合适的线缆容量和线缆保护装置。
4. 开展有效的电能质量分析,针对较大负荷的工业用户,采用合适的电能质量改善措施,以提高用电效率和质量。
5. 结合工业园区的特点,设计适当的应急电源,如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以保障系统的连续供电能力。
6. 对系统进行故障与负载稳定性分析,制定相应的故障排除和检修方案。
7. 设计合理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以及实施科学的保护装置设置。
8. 使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电气配电系统的模拟和优化,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成果:1. 基于工业园区的供需情况和电能需求,设计并完成一套完整的供配电系统。
2. 根据设计目标,采用新技术,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能效提升,降低电能损耗。
3. 设计一种合理的配电结构,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以上是一份供配电毕业设计的示范,希望对您的设计有所帮助。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新建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些住宅小区的电力供应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电力设施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需求,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电力供应。
二、设计目的1. 为住宅小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服务,满足住宅小区的日常电力需求。
2. 优化住宅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3. 保障住宅小区的电力安全,防止电力事故发生。
三、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
设计应符合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考虑到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
2. 稳定高效。
设计应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配置,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
3. 节能减排。
设计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供配电设备,尽可能减少电能损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设计内容1. 设计住宅小区的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位置和规格,确定供配电线路的布置。
2. 计算住宅小区的用电量,并根据负荷计算确定供配电设备的配置及容量。
3.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
4.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设计步骤1. 确定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所处的电力网的供电电压等级。
2. 根据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进行负荷计算,然后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3. 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供配电线路的布置和电缆敷设方案。
4.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确定相关的配电设备和容量。
5.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六、设计结果1. 完成了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负荷计算,并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毕业设计某钢铁厂车间供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某钢铁厂车间供配电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钢铁厂车间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包括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系统组成、电压等级选择、电源接入方式、输电线路的选择、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能够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车间生产正常进行。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压等级;电源接入方式;输电线路;低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1.引言供配电系统是钢铁厂车间正常运作的关键设施之一,对于保证车间生产安全和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该车间供配电系统进行合理设计至关重要。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系统组成车间供配电系统主要由电源接入装置、主配电装置、低压配电系统以及输电线路等组成。
电源接入装置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电能引入到车间内,主配电装置用于将电能分配到各个设备或设施,低压配电系统用于将电能进一步分配到车间内的各个电气设备或用电点,输电线路则负责将电能从电源接入装置传输到主配电装置。
3.电压等级选择根据钢铁厂车间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标准,可以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
一般情况下,钢铁厂车间的供配电系统电压等级选择为10kV或35kV,以满足车间内设备的电能需求。
4.电源接入方式电源接入方式可以选择直接接入或通过变电站接入。
直接接入方式适用于电力系统供能较为稳定的地区,能够减少设备的中间环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而通过变电站接入方式适用于电力系统供能不稳定的地区,能够通过变电站对电能进行调节和稳定,保证车间的正常运行。
5.输电线路的选择输电线路的选择应根据钢铁厂车间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架空线路或地下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施工简便、维护方便,适用于较为开阔的场地;地下电缆线路施工较为复杂,但不易受天气条件的影响,适用于较为狭小的场地。
6.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低压配电系统主要包括开关设备、电缆和配电柜等。
根据车间内的用电设备情况,合理设计低压配电系统的布置和容量,能够保证车间内各个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气系统设计方案供配电系统方案

VS
安全防范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安 全防范措施,如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 状况、及时处理可能的安全隐患。
05
供配电系统方案优化建议
降低线损的建议
采用低阻抗的供电线路
01
选择电阻较小的导线,以减少电流通过时的能量损失。
合理选择电缆截面积
02
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合理选择电缆的截面积,以充分利用电
扩展性及升级成本
随着业务的发展,可能需要扩展或升级供配电系统,需要考虑系 统的可扩展性和升级成本。
环保性分析
1 2 3
能效要求
供配电系统需要满足能效要求,选用高效、环 保的设备,如LED灯具、节能型空调等。
噪音污染
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污染,需 要考虑采取降噪措施,如对设备进行降噪处理 、选择低噪音设备等。
使用滤波器
在电源和负载端安装滤波器,以减少谐波电流对供配电系统的影 响。
合理选择用电设备
选择具有低谐波电流的用电设备,以减少谐波干扰。
增加隔离变压器
在供配电系统中增加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谐波电流的传播。
06
结论与展望
设计总结
经过对现有电气系统进行详细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供配电系统方案。该方案旨在优化系统性能, 提高运行效率,并确保安全可靠。
设计目的和任务
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包括满足项目需求、确保供配电稳 定、降低能耗等。
强调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设计方案的选取、设备的选型 和配置、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02供配电系统方案设计 Nhomakorabea确定供电电源及容量
电源选择
根据负荷性质、负荷大小及当地供电条件,合理 选择供电电源。
毕业设计(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

本设计主要阐述了现代化小区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
本设计共主要包括强电部分设计部分设计及安防部分设计。
强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负荷计算、照度计算等。
本小区电气设计作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切身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即将面临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言本次设计的主要针对是现代化住宅小区楼内供配电系统设计。
通过具体的实例工程设计,初步掌握高层建筑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三年来所学的课程及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 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工程为11层的民用普通高层建筑,为二类高层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电气系统设计。
在本设计中,要求完成对住宅小区楼内配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
论文针对民用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和使用需要,,侧重于电气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设计中,总体按照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来建立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完成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照度计算等。
一设计概况本次设计的主要针对是现代化住宅小区楼内供配电系统设计。
通过具体的实例工程设计,初步掌握高层建筑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三年来所学的课程及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 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工程为11层的民用普通高层建筑,为二类高层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电气系统设计。
在本设计中,要求完成对住宅小区楼内配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
论文针对民用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和使用需要,,侧重于电气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设计中,总体按照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来建立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完成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照度计算等。
供配电毕业设计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供配电系统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优化、新能源接入、智能化技术等方面,取 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供配电系统领域的研究较为先进,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 电设施等方面。
发展趋势
未来供配电系统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注重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经 济性和环保性。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供配电系统将更加注重与可再生能源 的融合发展。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 2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电力供应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生 活质量。
3
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节能减排和环保措施,推动当地绿色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毕业设计成果总结
1
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可靠的供配电系统方案, 包括电源、变压器、配电柜、控制系统等各个部 分的设计和选型。
供配电毕业设计
contents
目录
• 毕业设计背景与意义 • 供配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 配电网络优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 • 节能降耗措施及新能源接入方案 • 经济性评估与环保效益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毕业设计背景与意义
供配电系统概述
01
02
03
供配电系统定义
供配电系统是指将电能从 电源输送到用户设备,并 分配、控制、保护及监测 电能的系统。
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技术,实时 监测新能源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量数 据,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案例分析:某地区光伏电站接入方案
接入方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述 (4)第一节 智能小区 (4)第二节 工程概况 (4)第二章 电气照明设计 (6)第一节 照明设计概述 (6)第二节 照明设计的步骤 (6)第三节 照明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6)第四节 照明设计的计算 (8)第三章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13)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的概述 (13)第二节 负荷的分级及要求 (13)第三节 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 (14)第四章 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 (22)第一节 概述 (22)第二节 防雷的措施 (22)第三节 防雷接地的设计 (24)第五章 消防系统的设计 (26)第一节 消防系统的概述 (26)第二节 火灾报警系统 (26)第三节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 (27)第四节 消防广播 (27)第五节 火灾探测器的计算 (29)第六节 应急照明 (30)第六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32)第一节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32)第二节 有线电视系统计算 (32)第七章 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35)第一节 概述 (35)第二节 系统结构和功能 (35)第八章 综合布线及电话系统 (37)第一节 概述 (37)第二节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37)第三节 电话系统的设计 (40)结束语 (41)参考文献 (42)英文翻译 (43)摘要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均是空前的。
由于建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相互渗透结合和迅猛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了新的建筑类型——智能建筑。
本设计是**小区3#楼电气系统设计。
本工程设计图纸总共26张.其中,一号图纸4张,二号图纸4张。
均采用计算机辅助画图。
设计包括:供配电系统设计,建筑照明设计,插座布置,防雷与接地,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电话系统以及可视对讲系统。
本设计的重点是强电,主要设计该工程的配电系统和动力照明系统。
本工程3#楼为地上24层高档住宅,地上全部为住宅。
占地面积约为800平方米,每层层高为3m 。
室内外高差为0.45m 。
本楼的电气系统设计主要包括:(1)、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由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负荷计算和配电设备选择及线路敷设等部分组成。
(2)、动力及照明工程设计,由照度水平、照明质量、照度计算、动力设计和照明工程设计等部分组成。
(3)、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
本工程为一类建筑,二级负荷供电,消防系统及部分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同时供电,电源由小区变电站引来,三相五线制,采用TN —C —S 系统,采用树干式配电方式至各分配电箱。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of present city of China are fast, its scale big , range is wide, is unprecedented.Techniquepermeate the combination mutually with the information because of the building technique with fast and fierc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lectricity technology, in 1980’s age the period the new building type-intelligent buildings turned out.It is that a electric system of 3# floor of auspicious district of Jinxiang is designed to originally design. This 26 altogether project design drawings. Among them, 4 drawings No. one, four 4drawings No. two.Adopt the computer to assist and draw . Design and include: For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o design, the building illumination is designed, the socket is fixed up, defending Ray and earth, the cable television system is designed, the comprehensive wiring system is designed, telephone system and can look at system of talkbacking.The focal point originally designed is the strong electricity, desig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is project and motive force lighting system mainly.For ground house not top-grade of 24 layers in project 3# floors in this , all house above the ground. The floor space is about 800 square meters, it is that each layer is high.3 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screpancy in elevation of the room is 0. 45m.This teacher apartment electricity the system design primarily include:(1)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grade and is it require to supply power by load, loadcalculate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hoose and circuit lay .(2)Motive force and lighting engineering design , by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level, lightingquality ,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calculate, power design and lighting engineering design . (3)defend thunder and earth design systematicallyThis engineering is two buildings, and carry to adop the double the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power supply to come from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for second class burthen power supply ,fire fight system and part of importance at the same time ,three modulation four line system, adoption TN-C-S System ,adoption tree trunk type contridution electricity the method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the box to each allotmentKey word: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electric technological field Power Light第一章 工程概述第一节 智能小区随着智能大厦的普及,智能化技术也从大厦走向小区,迈进千家万户,智能小区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智能小区的出现是房地产业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网络通信技术所带来的应用前景是不可限量的,而且普及应用的速度和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也是无法预言的。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住宅小区中的逐步应用,智能小区市场从技术上日臻完善。
智能小区的建设应从使用功能上为出发,以小区居民的“舒适、安全、方便”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做到“以人为本”、“节能为重”和“环境优先” ;小区智能化使物业管理更加高效、周到和系统,能够更好的为小区居民服务。
使得居住小区智能化和建筑设计的初衷融汇一体,达到统一。
第二节 工程概况本设计为**小区3#楼的电气设计。
该楼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共二十四层,还设有一层的地下室。
本设计分为强电设计和弱电设计两部分。
其中强电部分为:供配电设计、电气照明及插座设计和防雷接地设计。
弱电部分为:消防系统设计、可视对讲设计、综合布线设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和电话系统设计等。
本设计图纸共二十六张,其中一张为图纸目录和图例,十五张强电图纸,十张弱电图纸。
供配电计算:采用需用系数法计算并确定用户的计算负荷和短路电流,并将其作为选择断路器、电线电缆、电度表、隔离开关等低压电器设备的依据。
电气照明及插座:根据规范要求对住宅内的插座进行布置,其中燃气炉和空调插座由单独回路供电。
防雷与接地:本工程为二级防雷建筑。
根据规范的要求,楼顶布置防雷带和避雷针。
侧面布置均压环,防止侧面遭雷击。
防雷网经主筋与接地极可靠焊接,并且保证接地电阻室设感烟探测器。
设有单独的消防控制室。
可视对讲系统设计:住户可以通过本系统看到访客并与之对话确认对方身份。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本工程住宅均光纤入户。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本系统与市内有线电视网联网,通过同轴电缆将电视信号传输并分配给各个电视机用户。
本工程的主要设计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第二章电气照明设计第一节照明设计概述本设计的电气照明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实际生活条件和要求,结合经济技术的可能性,选择配光合理的光源,合理的照度分布,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的配合,室内各部分亮度的变化限制眩光以及光色和显色等。
从而达到美观、舒适的效果。
电气照明的分类:(1)按照明方式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
(2)按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障碍照明,装饰照明和艺术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