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卷考试试卷编制问题及应对研究

合集下载

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阶段的教师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试命题工作。

然而,近年来,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质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本文将针对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一:命题方式单一目前,高中考试命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方式,这种单一的命题方式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种命题方式下,学生只需要简单的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真正的思考和理解。

这样的命题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整改措施:多样化命题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多样化考试命题的方式,引入论述题、应用题和实验题等更具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题型。

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问题二:命题范围过于狭窄现行的考试命题范围常常过于狭窄,只注重学科知识的背诵和记忆,忽略了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这导致了学生在考试中只注重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而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同时,这种狭窄的考试范围也给教师带来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和限制。

整改措施:拓展命题范围应相应地拓宽考试命题的范围,突破传统考试的边界。

可以引入跨学科的综合性命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问题三:命题难度不合理目前的考试命题难度普遍过高或过低,无法合理地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过于简单的命题容易导致学生的浮躁心态和对学习的懈怠。

而过于困难的命题则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整改措施:合理定制考试难度对于考试命题的难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进程来进行合理定制。

可以通过设立不同层次和类别的试题,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同时,也要注意命题的质量,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评价和反馈。

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背景介绍在高中课程中,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评估方式。

高中教师作为命题的主要责任方,承担着设计合理、公平公正的考试题目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中教师的考试命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成绩和评价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中教师考试命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分析1. 命题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符合高中教师在命题过程中,有时会忽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导致考试题目与教学内容不一致。

这样的命题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得考试成绩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

2. 题目难度过大或过小高中课程的难度较大,但有时高中教师却命题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

题目难度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符,会导致考试成绩波动较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3. 题型单一在命题过程中,高中教师通常只使用传统的选择题或填空题等传统题型,而忽视了其他题型的运用。

这种命题方式使得考试评价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不能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4. 题目语言不清晰高中教师在命题过程中有时会使用复杂的语言或表达不准确,导致学生难以理解题意。

这种问题会误导学生,使得他们在考试中无法正确回答问题,降低评价的准确性。

整改措施1. 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高中教师在命题之前应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保命题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教师可以参考大纲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核心能力要求,在命题中重点考查这些内容,以确保考试评价的准确性。

2. 设置适当的难度在命题过程中,高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合适的题目难度。

既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没有挑战性,也不能过于困难,使学生无从下手。

教师可以参考教材中的示例题和习题,确保命题难度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

3. 多样化题型设计高中教师应尝试引入多样的题型设计,以充分考察学生的各项能力。

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外,还可以设计解答题、应用题等题型,使得学生能够展示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地理试题编制是评估学生地理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工具,而试题编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试题编制中的常见问题1. 难度不合适在编制地理试题时,有时会出现试题难度不合适的情况。

有些试题可能过于简单,而有些试题可能过于难题,导致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地理能力。

2. 范围不够全面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自然现象、地球环境与资源、地球上的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试题编制时,可能会忽略某些方面,导致试题范围不够全面。

3. 语言表述不清晰地理试题中的语言表述不清晰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进而影响他们答题的准确性。

语言表述不清晰的试题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影响试题的公正性。

4. 缺乏灵活性地理试题编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试题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试题可能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难以评估学生的真实地理能力。

1. 设定试题难度分级为了解决试题难度不合适的问题,可以在试题编制时设定试题的难度分级。

通过设定不同难度的试题,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地理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多方面思考,全面覆盖地理知识为了解决试题范围不够全面的问题,试题编制者需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思考,确保试题能够覆盖地理知识的各个方面。

也可以借助专业教材和资料,进行多方面的参考和查阅,确保试题范围的全面性。

4. 培养灵活思维,设计多种形式的试题为了解决缺乏灵活性的问题,试题编制者需要培养自己的灵活思维,设计多种形式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试题编制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试题编制者需要全面思考,多角度考虑,确保试题的质量和公正性。

通过采取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评估和学习体验。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一、知识点选取不合理地理学科内容繁杂,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而且每一部分又涉及到众多细分的知识点。

试题编制者在进行试题编制时,往往会出现知识点选取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试题内容不够全面或者难度不够均衡。

解决方法:试题编制者在编制试题时,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选取知识点,既要能够覆盖到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又要考虑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组合。

还应该注意试题的难度分布,让试题既有一定难度,又不至于过于艰深,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题型设置单一在地理试题的编制过程中,题型设计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有些地理试题编制者在设计试题时,往往只注重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而忽视了其他题型的设置,导致试题单一乏味。

解决方法:地理试题编制者在进行试题设计时,应该注重题型的多样性。

除了选择题和填空题外,还可以考虑增加解答题、综合题等题型,让试题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题干表述不清晰地理试题的题干表述清晰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试题内容的理解和答题效果。

有些地理试题编制者在进行题干表述时,往往表述不够清晰,容易误导学生或者造成学生答题困扰。

解决方法:地理试题编制者在进行题干表述时,应该尽量避免歧义和模糊性,让题干表述简明扼要,能够清晰地传达试题的意思。

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提示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试题要求。

四、试题内容陈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有些地理试题编制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采用一些陈旧的知识内容,导致试题的时效性不足,影响试题的实际应用效果。

解决方法:地理试题编制者在进行试题编制时,应该随时关注地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试题内容,保持试题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时事相关的地理知识内容,让试题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中考生物试题编制的原理与应对策略方法

中考生物试题编制的原理与应对策略方法

(3)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通常每一环节只能把 所获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因此,能量在沿 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据此推测,图 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种类应该是鹰。 (4)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 减少,但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 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我调节能力, 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 定的状态。
(四)试题的基本类型
1.客观性试题:分数评定不受评卷者主观 意识的干扰,如答案唯一的填空题、是非 (判断)题、匹配(配对或连线)、选择 题等。 2.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相比,分数 评定受评卷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如简答 题、论述题、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 实验题以及作文题等。
(五)生物试题的基本类型
四、简答题的命制
简答题要求考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试题提供 的资料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 力、归纳演绎能力、迁移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 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涉及记忆、理解、运用、 分析、评价、创造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生物试题中的简答题主要包括实验探究题、 分析说明题两大类型。
(一)实验探究题
例题: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 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上图的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写 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草→兔→鹰(或其他合理答 案) 。 (2)上图所示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草和 树,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这些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进入食物链。
(一)选择题的一般要求
2.选择题对选项的要求: (3)干扰项要有似真性,能真正起到干 扰的作用;正确选项与干扰项又要有本质 区别,不能模棱两可。 (4)各选项彼此独立,在意义上不要互 相重叠,更不要互相排斥。 (5)正确选项不要集中出现在同一位置 上,或表现出某种规律性。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地理试题的编制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编制地理试题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试题的质量。

下面就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试题的内容是否全面在编制地理试题时,需保证试题的内容能够全面覆盖教学大纲中的相关内容。

有时候,会出现只关注某些热点、突出内容的现象,导致试题的内容不够全面。

这样的试题无法真正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容易造成对知识点的片面理解。

为解决这一问题,编制者需要对教学大纲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根据大纲的要求编制试题,确保试题的内容全面。

二、试题的难易度是否适当地理试题的难易度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试题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试题过于困难,容易造成学生的挫败感和学习兴趣的丧失。

在编制地理试题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合理确定试题的难易度。

可以采用分层次、分难度编制试题的方式,确保试题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试题的语言是否准确清晰试题作为教学工具,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答题的准确性。

试题中使用的术语是否准确,描述是否清晰,都需要编制者在编制试题时进行仔细斟酌和反复推敲。

为解决这一问题,编制者应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在编制过程中多方面斟酌,确保试题中的语言准确清晰。

在编制地理试题时,答案的确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试题答案模糊或者存在多个答案选项,都会给学生答题带来困惑,丧失试题评价学生的准确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编制者需要在编制过程中进行反复论证,确保试题的答案唯一、明确。

五、试题的应用性是否强地理试题的编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

试题缺乏实际应用性,只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很难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为解决这一问题,编制者可以采用情境式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进行推理和分析。

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试卷存在的问题:
1.内容把握方面:
(1)基础知识积累落实不够
(2)阅读语段重方法、规律运用轻文章内容解读;答题较机械,不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解答。

答题方法方面:
审题不全或不清,知识点辨识不准,答题方法把握不准。

二、解决办法:
1.加强积累,积累《课标》要求积累的所有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山西省中考重视的俗语、谚语、成语、歇后语等语文本质的东西
2.查缺补漏
首先做到:
➢系统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提炼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提升应试技能,养成规范习惯
除此之外,在阅读语段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把握结构、理解内容、咀嚼语言
3.精选精练,针对以下三方面做精细指导
➢答题要规范
➢思维要严谨
➢语言有文采。

基于两道高考试题的“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

基于两道高考试题的“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

基于两道高考试题的“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考是中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考量。

近年来,一些高考试题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种现象是指同一道试题存在多种不同但合理的答案,或者试题的题意和要求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出现,给考生带来了困扰,也给评卷工作带来了挑战。

如何应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现象,并非偶然。

一方面,试题设计者可能因为主观能力、认知差异等原因,对题目的表述存在歧义或模糊之处,导致考生产生多种不同的理解;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也可能受到个人经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解答不同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考试题中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其原因和特点,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考评卷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而教育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现象,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1.2 问题引出无法确定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基于两道高考试题的“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现象,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两道高考试题的“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现象,其中“研究意义”作为引言的重要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高考试题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工具,其设计是否合理、实施是否公平一直备受关注。

而“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现象的存在,可能暗示着试题设计不够精准和清晰,需要更多的改进和优化。

研究“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可能反映了学生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通过研究这一现象,或许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引领教学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第2期教学研究Vol 41No 22018年3月ResearchinTeachingMar.2018一题多卷考试试卷编制问题及应对研究邱丽原㊀孙伟超㊀邱㊀杰(海军航空大学航空作战勤务学院,山东烟台264001)㊀[收稿日期]㊀2017⁃06⁃05㊀㊀㊀[作者简介]㊀邱丽原(1986⁃),女,重庆人㊂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㊁电子战与系统仿真㊂㊀㊀[摘㊀要]㊀针对一题多卷考试中普遍存在的原始试卷平均成绩高于派生试卷平均成绩的问题,进行了座谈访问和问卷调查分析,从教学和考试的心理学角度对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㊂得出了重要结论,由原始试卷产生派生试卷时需要遵循教学和心理学规律,不能随意进行,否则将会造成新的㊁隐形的考试不公平㊂并提出了产生派生试卷过程中需要遵循先易后难㊁就近交换㊁选择题改变选项顺序最优3条基本原则㊂㊀㊀[关键词]㊀一题多卷;梅花卷;课程考试;教学改革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642.4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18)02⁃0082⁃040㊀引言考试一直以来受到学校㊁教师和学生等各方的高度重视㊂对学校来说,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和效果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考试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㊁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并据以调整和优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其个人荣誉和各种利益,如评奖学金㊁评优等学生㊁免试推荐保研等㊂学生因考试不及格门数过多会肄业,进而严重影响就业和个人生活㊂由于种种原因,高等院校中的考试作弊问题时有发生㊂考试作弊违反了诚信原则,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败坏了学风,干扰了学校对教师授课水平㊁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掌握和准确评价,是非常有害的,应该尽力禁绝㊂但现实情况是,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考试作弊呈现增长趋势[1⁃3]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考试作弊人数大幅度增加,由过去只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弊,发展到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作弊或者帮助他人作弊;(2)考试作弊范围大幅度扩展,由过去大三㊁大四作弊多,大一作弊少,发展到从大一就开始大范围作弊;由过去重点课程作弊多㊁其它课程作弊少,发展为各种课程都作弊等等,不一而足㊂如何有效遏制考试作弊行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㊂为遏制考试作弊行为,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㊁国家公务员考试等开始使用一题多卷(即俗称的梅花卷)的考试方式㊂这种考试方式一经推出,迅速被广泛接受,成为国内目前各种考试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㊂从实际体会和公开发表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一题多卷方式在防范和遏制考试作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肯定[4,5]㊂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题多卷考试试卷编制带来的一些新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会产生新的不公平㊂鉴于这些新的不公平的问题是隐性的,难以被发现,而且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上一直没有看到有关的报道和研究,本文拟在概述一题多卷考试方式的基础上,从一题多卷考试试卷编制存在的问题㊁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3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㊂1㊀一题多卷考试方式概述所谓一题多卷是指在原始试卷(试卷1)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试题顺序,生成试卷2㊁试卷3㊁试卷4等派生试卷㊂一题多卷的特点是各份试卷上的试题都是相同的,只是试题顺序不同㊂一题多卷考试方式为通过发给相邻学生不同的试卷来杜绝学生之间相互抄袭㊁相互传递答题信息等作弊行为㊂目前,高等院校普遍使用的是一题两卷的考试方式,具体操作分以下4步㊂第2期邱丽原㊀孙伟超㊀邱㊀杰一题多卷考试试卷编制问题及应对研究83㊀第一步,由学校教务处人员组织,每门课程考试出两套试卷,分别为原始试卷A1派生试卷A2,以及原始试卷B1派生试卷B2,其中一套用于考试,另一套用于补考㊂至于哪套用于考试,哪套用于补考,由学校教务处人员在考前决定㊂第二步,由学校教务处人员按照错位排列座位顺序的方式排出试卷发放座位,以保证发给相邻学生试卷是不一样的㊂例如,选定A1㊁A2卷为考试试卷(以下讨论均以A1㊁A2卷为例),排出的试卷发放座位如图1所示㊂第三步,由学校教务处人员随机抽取学生姓名,排出考场学生座次表㊂第四步,考前半小时由监考人员按照考场学生座次表,顺序点名让学生入座,进行考试㊂图1㊀试卷发放座位图由于相同试卷的位置分布形似梅花,这样的一题多卷的考试方式被形象地称作梅花卷考试方式,或简称为梅花卷㊂2㊀一题多卷考试试卷存在的问题迄今为止,笔者已对3门课程共11个专业班次的学生按一题多卷的方式进行了考试㊂在统计和分析考试分数数据时,笔者不经意地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就是A1卷的平均成绩总是高于A2卷的平均成绩,有时还高得非常明显㊂具体而言,可以归纳出这样的3个特点㊂1)A1卷的平均成绩比A2卷的平均成绩高㊂2)A1卷的分数分布比A2卷的分数分布高㊂3)最高考试分数即可能出现在A1卷,也可能出现在A2卷㊂表1和表2分别给出了X专业班次和Y专业班次考试分数的统计数据,印证了上述的第一个特点㊂图2按照由低到高顺序给出了X专业班次A1卷和A2卷的考分分布,表明了上述的第二㊁第三两个特点㊂表1㊀X专业班次考试分数的统计数据考卷考试分数平均分数A1卷926285888364586678908183748677.9A2卷709671706673678477605778857573.5表2㊀Y专业班次考试分数的统计数据考卷考试分数平均分数A1卷908873838280566377766065626773.0A2卷9153626572718564678068635468.8图2㊀X专业班次A1卷和A2卷的考分分布A1卷平均成绩高于A2卷平均成绩是一题多卷考试的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在学校考务中心随机抽调了分属于5个系20门课程的考试答题册分析㊂结果显示,其中13门课程的A1卷平均成绩高于A2卷平均成绩,高得最多的达12.1分㊂这表明,至少在笔者分析研究所及的范围内,A1卷的平均成绩高于A2卷的平均成绩是一个普遍的现象㊂3㊀一题多卷考试试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个学生考A1卷还是考A2卷是随机抽取的㊂可以认为,如果试卷相同,在统计意义上,考A1卷的学生群体与考A2卷的学生群体是相同的㊂其平均成绩以及成绩分布应该基本相同,只会有一些小的随机涨落,不应该具有倾向性的㊁明显的差异㊂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指向了试卷的差异,但A1卷和A2卷的试题是完全一样的,其差异仅在于试题顺序㊂因此,可以肯定,问题是因改变试题顺序产生的㊂84㊀教学研究2018为了弄清一题多卷改变试题顺序的普遍做法,笔者对来自5个系㊁不同年龄段㊁不同职称的30名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调研㊂调研对象的单位分布为每个系6名教师;年龄分布为30 40岁的11人,41 50岁的13人,50岁以上的6人;职称分布为讲师10人,副教授14人,正教授6人㊂在访谈中,教师普遍表示,由A1卷派生A2卷时,因为试卷答案要随着试题顺序的改变一起改变,为了防止搞错和搞乱,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保证试卷答案顺序与试题顺序的一致上㊂试题顺序的改变是随意的,没有什么具体原则,也没有仔细考虑过合理性的问题㊂在具体做法上,有小题与小题对换的,有大题与大题对换的,还有把试卷分成几块,然后进行块与块对换的㊂作为调研对象的教师的普遍认识是,A1卷和A2卷的试题完全一样,没有考虑过改变试题顺序会对考试效果有什么影响,所以试题顺序的改变是随意的㊂考虑到考试结果不仅与出试卷的教师有关,更与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关㊂就相关的问题,如表3所示,笔者对3个专业班次的5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㊂表3㊀改变试题顺序是否影响本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结果考试成绩分布区间90 100分80 89分70 79分60 69分不及格影响情况有影响无影响有影响无影响有影响无影响有影响无影响有影响无影响人数比例0.0%100%24.6%75.4%48.2%51.8%61.3%38.7%100%0.0%㊀㊀由表3可知,对于改变试题顺序是否影响本人考试成绩这一问题,不同考试成绩的学生的回答是不一样的㊂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100%认为无影响;考试不及格的学生100%认为有影响;其它考分学生的回答介于这两者之间,有的认为有影响,也有的认为无影响,且认为有影响的人数比例随考试成绩的降低而增高㊂座谈访问中,学习成绩90分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试题会不会答只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关,与试题顺序无关,改变试题顺序不会影响自己的考试成绩㊂这对于前面归纳的第3点最高考试分数即可能出现在A1卷,也可能出现在A2卷,是一个合理的解释㊂考试成绩越差的学生越多地表示改变试题顺序会影响自己的考试成绩,具体原因主要有2条:一是如果学生答试卷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本来就紧张,上来就懵了,会影响整个答题;二是如果试题顺序相对于授课时的章节顺序是乱的,感觉答题时思维凌乱,也会影响考试中的正常发挥㊂至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一题多卷的考试方式下,造成原始试卷A1卷平均成绩高于派生试卷A2卷平均成绩的原因是试题顺序的改变,相关分析如下:在一题多卷以前的考试方式中,只有原始试卷即A1卷㊂出A1卷的教师在安排试题的顺序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以下几条规则:(1)在难度/深度上,先易后难,由浅入深;(2)在内容上,按照授课时的顺序从前往后㊂这样的试题安排顺序符合考试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稳定学生情绪,有利于助其树立信心㊂考试中,特别是重要的考试中,学生难免情绪紧张㊁怕考不好㊂但是,如果首先碰到的题较容易,答题结果也自我满意,则有助于进入良好状态,提高整体的临场发挥水平㊂(2)产生良性刺激,有利于唤醒有序的联想和记忆㊂课程中,学习的知识是具有逻辑顺序的,教材中的章节就反映了这样的逻辑顺序㊂教师在授课中,学生在学习时都顺应了这样的逻辑顺序㊂如果试题的内容顺序与授课时一致,则前面的试题(通常也较浅)会对学生产生良性刺激,帮助学生较为容易地思考和回答后面的(通常是较难的)试题,从而提高考试成绩㊂在现在的一题多卷考试试卷编制中,由于出试卷的教师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保证试卷答案顺序与试题顺序的一致上,在没有得到相关指导的情况下,没有考虑试题顺序调整后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更没有考虑如何去避免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使得试题顺序的调整是随机的,或者说是盲目的,导致了A2卷违反正常规律,不能客观㊁准确地反映考A2卷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结果㊂这样的结果虽然是无意识造成的,但对于考A2卷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必须予以纠正㊂4 解决一题多卷考试试卷存在问题的方法为了维护考试的公平性,消除(至少要大幅度减小)试题顺序改变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根据上述分析㊁研究并基于多年的课程考试实践经验,第2期邱丽原㊀孙伟超㊀邱㊀杰一题多卷考试试卷编制问题及应对研究85㊀笔者提出在一题多卷考试方式下,在由原始试卷A1卷产生派生试卷A2卷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3条基本原则㊂1)先易后难原则㊂一题多卷考试的试卷编制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编写A1卷及其答案;第二步是以编好的A1卷为基础,通过改变试题顺序得到A2卷及其答案㊂如前所述,教师在编写A1卷时通常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先易后难原则㊂这里要强调的是,在A2卷的编制中仍然要遵循这一原则㊂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在通过改变A1卷试题顺序从而得到A2卷的过程中,要遵循先易后难原则,保证A2卷与A1卷一样,试题要按顺序由易到难,从浅入深,而不能随意为之㊂2)就近交换原则㊂教师在编写A1卷时通常遵循的在试题内容上,按照授课时的顺序从前往后安排的规律仍应保持㊂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为了在A2卷中仍然体现这个规律,在通过改变A1卷试题顺序从而得到A2卷的过程中,要遵循就近互换原则,基于试题内容的教材章节号,将章节号相同或相近的试题进行互换㊂3)选择题改变选项顺序最优原则㊂试题的题型有选择题㊁填空题㊁问答题㊁证明题㊁计算题等㊂选择题与其它题型不同,除了试题本身的顺序外,还可以改变给出的选项的顺序㊂实践表明,选择题改变选项顺序比改变试题顺序更可获得防止和抑制作弊行为的作用㊂因为这样,相邻学生只要抄袭㊁传递答题信息,就必错无疑㊂所以,在由A1卷产生A2卷时,对于选择题最佳的做法是保持试题顺序不变而改变选项顺序㊂5㊀结束语考试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㊂考试的公平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利益,而且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效果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㊂本文针对一题多卷考试中原始试卷平均成绩高于派生试卷平均成绩的现象,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等方式,对相关问题㊁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即在由原始试卷A1卷产生派生试卷A2卷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先易后难㊁就近交换㊁选择题改变选项顺序最优3条基本原则,以期使一题多卷考试方式取得更好的㊁更为全面的效果,为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做出贡献㊂参考文献1 高辉杨劬吴昊等.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1 3 111⁃116.2 林文卿.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呈现的新特点与对策思考 J .河北农业科学2010 14 5 164⁃166.3 王林李奇.教学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探析 以北京某高校为例 J .高校教育管理2013 7 4 72⁃77.4 汪玲王泽波吴鸿翔.一题多卷试卷质量和防作弊成效的计算分析 以2012年综合能力和英语试卷为例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 5 66⁃70.5 姜钢.国家教育考试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J .中国考试2013 2 3⁃6.StudyoncompilationproblemsandcountermovesofamultivolumeexaminationpaperQiuLi⁃yuan SunWei⁃chao QiuJieNavalAeronauticalUniversity AeronauticalOperationServiceInstitute Yantai Shandong264001China㊀㊀AbstractInformaldiscussionandquestionnairesurveyaremadeontheproblemthattheaveragemarkoforiginalexamina⁃tionpaperishigherthantheaveragemarkofexaminationpaperderivedfromtheoriginalexaminationpaper.Thecauseoftheproblemispsychologicallyresearched.Followingconclusionareobtained.Teachinglawandpsychologicallawmustbefollowedduringthederivedexaminationpapersareproducedbytheoriginalexaminationpaper otherwisethenewunfairnesswillbecaused.Threebasicprinciplesareadvancedduringthederivedexaminationpapersareproducedbytheoriginalexaminationpaper.㊀㊀Keywordsamultivolume plumblossomexaminationpaper curriculumexamination educationalrefo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