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社会的博弈(福建)讲义版
博弈论 第四章 企业制度与博弈

里奥尼德· 赫维茨(Leonid Hurwicz,1917-)
• 机制设计理论最早提出者
• 1917年出生于波兰,犹太人,他是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20多年以来,一 直被提名为经济学诺贝尔奖候选人。他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开创了机制设计理论。 激励或激励兼容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主要著作有《设计中 的经济机制》 《市场经济的缺陷与政府干预》 等 机制设计理论 上世纪70年代对经济机制理论做了开创性研究。其研究对象大到对整个经济制度的 一般均衡设计,小到某个经济活动的部分均衡设计。概括地说,经济机制理论所讨 论的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 下,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经济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方式、法则、政策条令、资 源配置等规则),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 赫维兹的经济机制理论包括信息理论和激励理论,并用经济模型给出了令人信服的 说明。经济机制理论的模型由四部分组成:a.经济环境;b.自利行为描述;c.想要 得到的社会目标;d.配置机制(包括信息空间和配置规则)。赫维兹等人证明:没 有什么经济机制有比竞争市场机制更低的信息空间的维数,并且产生了帕累托有效 配置。 赫维兹在1972年又证明了著名的激励相容“不可能性定理”:在经济社会成员数目 有限的条件下,即使对于只有私人商品的经济环境,不可能存在任何经济机制,当 人们的行为按占优策略决策时,它能执行帕累托最优配置。 赫维兹的“真实显示偏好”不可能性定理(Hurwitz, 1972)是一个类似结论。在个 人经济环境中,在参与性约束条件下(即导致的配置应是个人理性的),不存在一 个有效的分散化的经济机制(包括市场竞争机制),能够导致帕累托最优配置,并 使人们有动力去显示自己的真实信息,也就是说,真实显示偏好和资源的帕累托最 优配置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愿意讲真话,那就意味着讲真话是 他的占优策略。因此,在机制设计中,要想得到能够产生帕累托最优配置的机制, 很多时候必须必须放弃占优均衡假设,即放弃每个人都讲真话办真事的假定。
博弈论完整版PPT课件

2-阶理性: C相信R相信C是理性的,C会将R4从R的战略空间中剔除, 所以 C不会选择C1;
3-阶理性: R相信C相信R相信C是理性的, R会将C1从C的战略空间中剔 除, R不会选择R1;
基本假设:完全竞争,完美信息
个人决策是在给定一个价格参数和收入的条 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个人的效用与其他人 无涉,所有其他人的行为都被总结在“价格”参数 之中
一般均衡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和道义基础,市场机制是完美的,帕累托 最优成立,平等与效率可以兼顾。
.
3
然而在以下情况,上述结论不成立:
.
19
理性共识
0-阶理性共识: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但不知道其 他人是否是理性的;
1-阶理性共识: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并且知道其 他人也是理性的,但不知道其他人是否知道自己 是理性的;
2-阶理性共识: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并且知道其
他人也是理性的,同时知道其他人也知道自己是
理性的;但不知道其他人是否知道自己知道他们
如果你预期我会选择X,我就真的会选择X。
如果参与人事前达成一个协议,在不存在外部强 制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积极性遵守这个协议,这 个协议就是纳什均衡。
.
28
应用1——古诺的双寡头垄断模型(1938)
假定:
只有两个厂商 面对相同的线形需求曲线,P(Q)=a-Q, Q=q1+q2 两厂商同时做决策; 假定成本函数为C(qi)=ciqi
劣策略:如果一个博弈中,某个参与人有占优策略,那么
该参与人的其他可选择策略就被称为“劣策略”。
博弈论讲义完整PPT课件

如果两个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卡特尔,选择垄断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每 个企业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给定对方遵守协议的情况下,每个企业都 想增加产量,结果是,每个企业都只得到纳什均衡产量的利润,它严格小 于卡特而产量下的利润。
• 请举几个囚徒困境的例子
第18页/共293页
第一章 导论-囚徒困境
知识: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每一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对手)的特征、
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的 知识,否则为不完全信息。
第33页/共293页
第一章 导论-基本概念
• 博弈的划分:
行动顺序 信息
完全信息
静态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纳什(1950,1951)
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贝叶斯纳什均衡
0,300 0,300
纳什均衡:进入,默许;不进入,斗争
第29页/共293页
第一章 导论
• 人生是永不停歇的博弈过程,博弈意略达到合意的结果。 • 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游戏规则,最
大化自己的利益; • 作为社会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使社会整体福利增加。
第30页/共293页
第一章 导论-基本概念
一只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不料,飞 来了一只鸟,张嘴去啄他的肉,河蚌连忙合 起两张壳,紧紧钳住鸟的嘴巴,鸟说:“今 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 河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 有死鸟。”谁也不肯松口,有一个渔夫看见 了,便过来把他们一起捉走了。
第17页/共293页
第一章 导论-囚徒困境
✓“要害”是否在于“利己主义”即“个人理
性”?
第20页/共293页
企业经营博弈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1.120. 11.1Sun day , November 01,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 1:46:04 21:46:0 421:46 11/1/20 20 9:46:04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21:46:0421 :46Nov -201-N ov-20
l 针对市场战略:体验包括目标市场设定、品牌策略与管 理以及显示营销策略和战术的综合营销计划。涉及需求预测 (Forecasting)、喜好度(Preference)区隔、差异化行销、需 求的价格弹性、品牌转换矩阵、推拉策略(Pull/Push)、产品 组装(Bundling)策略、波士顿(BCG)矩阵与营销的四“P”范畴 等市场理论与案例。
l 针对集团战略:演练内部资源与外界环境评估,制定短、 中、长期战略規劃,预测市场趋势、调整既定策略。 涉及波 特(Porter)五力模型与一般性策略、范畴经济、PEST分析、 PIMS决策库、GE九方格矩阵、兰切斯特(LAN Chester)法则-库普曼战略、核心能力、整合(Integration)以及八大集团战 略模型等运营理论与案例。
(最新经营)博弈理论知识讲义

第八章博弈论前面章节对经济人最优决策的讨论,是于简单环境下进行的,没有考虑经济人之间决策相互影响的问题。
本章讨论这个问题,建立复杂环境下的决策理论。
开展这种研究的的理论叫做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GameTheory)。
最近十几年来,博弈论于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于揭示经济行为相互制约性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大部分经济行为均可视作博弈的特殊情况,比如把经济系统看成是一种博弈,把竞争均衡看成是该博弈的古诺-纳什均衡。
博弈论的思想精髓与方法,已成为经济分析基础的必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博弈事例博弈是一种日常现象,例如棋手下棋,双方均要根据对方的行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双方的目的均是要战胜对方,互不相容,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一般来讲,博弈现象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之上具有利害冲突的当事人处于一种不相容的状态中,一方的行动取决于对方的行动,每个当事人的收益均取决于所有当事人的行动。
当所有当事人均拿定主意作出决策时,博弈的局势就暂时确定下来。
博弈论就是研究这种不相容现象的一种理论,且把当事人叫做局中人(player)。
博弈论推广了标准的一人决策理论。
于每个局中人的收益均依赖于其他局中人的选择的情况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局中人应该如何采取行动?显然,为了确定出可行的策略,每个局中人均必须考虑其他局中人面临的问题。
下面来举例说明。
例1.便士匹配(MatchingPennies)(二人零和博弈)设博弈中有两个局中人甲和乙,每个局中人均有一块硬币,且且各自独立安排硬币是否正面朝上。
局中人的收益情况是这样的:如果两个局中人同时出示硬币正面或反面,那么甲赢得1元,乙输掉1元;如果一个局中人出示硬币正面,另一个局中人出示硬币反面,那么甲输掉1元,乙赢得1元。
对于这个博弈,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即甲和乙的策略集合均是{正面,反面}。
当甲和乙均作出选择时,博弈的局势就确定了。
显然,该博弈的局势集合是{(正面,正面),(正面,反面),(反面,正面),(反面,反面)},即各种可能的局势的全体,也称为局势表,即表1。
博弈论与企业的策略行为ppt课件

四、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I——产 量,价钱和市场定位
1. 产量竞争:古诺模型 假设企业1以为企业2产量为零,那么企业1将独占 市场,他将选择一个利润最大化产量150;假设他 以为企业2将消费100单位,那么企业1就需求将整 个市场需求量减去100作为本人所面对的市场需求, 这时他将选择利润最大化产量80。假设产量80是企 业1预测企业2产量为100时的回应,而产量100是 企业2预测企业1产量为80时的回应,那么,双方的 预测都是正确的,而产量组合〔80,100〕也就是 最后的平衡。
2.广告战
有些商品只需在运用后才知道其质量真正如 何,我们把这种商品称为阅历品。
只需消费那些高质量阅历品的企业才会选择 做巨额广告,而低质量的企业将不会做广告。 缘由是高质量阅历品会有大量的回头客,而 低质量阅历品那么鲜有人再次光临。
北京新兴医院的例子
三、 现有企业和新进入者之间的博 弈——进入和退出
先动优势
假定市场需求添加,企业1和企业2都计划扩 展产量。假设只需一家扩展了产量,他将新 增赢利1000元,对方的利润不变;但假设双 方都扩展产量,那么双方各损失500元,这是 消费过剩,市场价钱下降所致。假设双方都 选择不扩展产量,那么双方新增利润都是零。 支付矩阵如以下图所示:
先发制人
企业2
顺序行动和精炼纳什平衡
顺序行动的博弈 行动具有先后顺序的博弈
不可置信的要挟〔不会兑现的诺言〕 一哭二闹三上吊 发誓 承诺行动 过剩产能扩张 制定“领土一致法案〞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鼓励
私人信息 关于行动的私人信息 关于类型的私人信息 鼓励问题 如何让人不偷懒 如何让人不扯谎 风险分担和努力 类型显示对“公司猎户〞的诉讼; (2) “绿色邮件〞(greenmail),即以抬高的
《博弈与社会》PPT课件教学内容

本章目录
❖ 社会问题; ❖ 理性人行为; ❖ 效率标准; ❖ 外部性与科斯定理。
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
❖ 社会是什么? ❖ 协调(coordination) ❖ 合作(coopera 靠右行
靠 左
1,
1
-1, -1
行
A 靠
右 -1, -1 1, 1
举一个法律的例子:过失责任
❖ 杨颉等诉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杨颉、王磊、徐方略都是十三四岁的 儿童,三人的爷爷和奶奶是邻居,居住在大华厂家属楼内。2000年10月 2 日,三小孩相约各自携带火柴、爆竹、手电等一起玩耍。大华的厂区 与宿舍区有围墙相隔,但是,该围墙有一缺口,人们可以轻易翻越。为 了上班方便,人们经常从缺口处翻越行走。三小孩来到大华厂围墙外, 从缺口处翻墙进入厂区内,并找到一个装有液体(三氯乙烷,危险品) 的白色塑料桶,三人将桶盖拧开倒出液体,王磊用火柴将液体点燃,后 王磊又将桶内液体全部倒在火上,使火势突然增大,并发出巨响,随即 大火朴到杨颉身上,将其烧伤。(王成,第122页)
❖ 法院判决:大华厂承担责任
❖ HAND 规则。
应用:交易效率
❖ 人们为什么交易:
偏好不同; 生产成本不同; 信息不同; 风险态度不同。 ❖ 自愿的交易一定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假定没有欺诈) ❖ 设想:A拥有10个苹果,0个桃;B拥有0个桃,10个苹果。 如果边际效用是递减的,A用5个苹果换B的5个桃,对双方 是一个帕累托改进;交易的结果:各有5个苹果和5个桃。
是怎么行为的。(行为科学)
Homo economicus vs.
Homo sociologicus
❖ Adam Smith vs. Emile Durkheim
从博弈论看企业之间的关系

从博弈论看企业之间的关系【摘要】博弈论是一种分析个体行为和决策的数学模型,它在企业间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间竞争的本质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博弈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信息不对称在企业博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策略的制定与执行。
博弈论为企业提供了新视角,帮助企业优化决策,提高竞争力。
企业应当重视博弈论在竞争中的应用,加强对博弈论的研究和应用,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博弈论,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定决策,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
【关键词】博弈论、企业间关系、竞争、合作、信息不对称、策略、决策、新视角、优化、企业1. 引言1.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它旨在分析各方面对抗和合作的情况,并从中寻求最佳的策略。
在博弈论的框架下,每个参与者都被视为一个理性决策者,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来选择行动。
博弈可以是零和游戏,即参与者的利益完全相互对立;也可以是非零和游戏,即参与者之间存在合作和互利的可能。
博弈论中的关键概念包括策略、收益、均衡等。
策略是参与者可以选择的行动方案,收益则是参与者在特定策略下可以获得的利益。
均衡则是指达到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每个参与者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博弈论将这种均衡状态称为纳什均衡。
企业间的竞争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博弈,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制定策略和行动来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
在企业间的博弈中,每个企业都会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行动来选择最优的策略,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企业之间的关系和竞争至关重要。
1.2 企业间竞争的本质企业间竞争的本质可以说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更是为了生存和发展。
竞争使企业不断寻求创新和进步,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企业与环境:河流
• 莱茵河:1300公里,9国,1963-2002; • 泰晤士河:346公里,1887~1891年 首次 治理,20世纪60年代再次治理,近20多年 整治,耗资20亿英镑。 1878年爱丽思公主号480人溺水死亡 • 多瑙河:9国,1970-1986-1995-2005
37
中国历史
• 司马迁《史记》: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 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 大者倾郡, 大者倾郡 中者倾县, 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38
企业菁英
• 是否有菁英? • 菁英在哪里? • 菁英的责任?
39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 • • • • 中国儒家传统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 中国与国际社会接轨 中国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中国企业菁英阶层的形成
进入20世纪公司慈善开始发生转变:大量的中介慈善组织得以产生,公司 慈善由最初直接面向所得群体向慈善信托的方式转变,中介慈善组织也 开始寻求公司的支持与合作并努力帮助实现公司慈善活动的合法化。
3. 当代美国公司慈善的蓬勃发展
70年代以后,“企业公民”概念的提出并得到社会各界的逐渐认可。企 业 公民概念的明确提出是一种创新思维,它引起了关于公司慈善的观念革 命和组织制度变革。
33
企业在社会的主体地位
• • • • • • 在多元政治体制下 在持续的市场经济制度下 企业的强势地位 世界 中国 中国历史
34
Berle & Means 1932
“现在公司的出现导致了经济权力的集中, 这种经济权力可以与现代国家的权力相提 并论……在未来,也许能看到,现今以公 司为代表的经济组织,不仅仅可以与国家 平起平坐,甚至可能会取代国家,成为最 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
《货殖列传》中的商人—22人
• 程郑:冶铁 • 宛孔氏:冶铁(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 容。) • 曹邴氏:冶铁、放贷、经商(贳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 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 刀间:渔、盐、商 • 师史尤:运输、经商 • 宣曲任氏:经商 • 桥姚:养殖、种植、放贷 • 无盐氏:放贷 • 田蔷、田籣、栗氏、安陵、杜氏:巨商大贾
26
企业社会责任潮流
• • • • 西方发达国家 物质富足 百年企业 企业家菁英
27
企业社会责任的五个维度
• • • • • 环境维度 社会维度 经济维度 利益相关者维度 自愿维度
28
CSR常用定义
• 在自愿的基础上,公司将社会和环境关系结合 到公司经营和与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欧共体2001 • 公司自愿决定为一个更好的社会和一个更清洁 的环境做贡献。--欧共体2001 • 公司以伦理价值为基础,进行开放和透明的商 业实践,并且尊重员工、社区和自然环境,从 而对可持续的商业环境作出贡献。--国际工 商领袖论坛2003
48
中国慈善排行榜
体现的规律 • • • • • 捐赠文化在中国正在蓬勃发展 政府主导角色逐渐削弱 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国内慈善捐款重要力量 2008年,个人捐款首次超过企业捐款 媒体以群众姿态登上公益舞台
49
中国企业家典型公益行为
• 曹德旺先生在2009年2月份的采访中表示将把曹 氏家族名下的70%的股票捐赠给基金会。按当时 股价,总价值为38亿元。基金会的收益来源于股 票的年底分红和在一定比例内通过高抛低吸运作 投资股票。 • 曹德旺先生原意是要捐其所持公司股份的70%, 但因触动了全面收购要约,故经过与董事会协商, 最后调整至58.8%。 捐出5.9亿股后,曹德旺先生 仍持有4.1亿股福耀玻璃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47
中国慈善排行榜
中国慈善排行经过近七年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为弘扬 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榜单能够紧密结合中国发 展现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公益榜单的形式,使得这 个榜单越来越具有影响。 慈善捐赠总额 2004年 50亿 2006年 100亿 2007年 309亿 2008年 1070亿
40
中国CSR的复杂性
• 历史的浓缩 • 理念的冲突 • 发展与抑制的矛盾
41
中国CSR的发展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课题产生阶段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课题产生阶段(1984-1999)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课题产生阶段 • • • 1989年开始希望工程 1994年成立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1994年成立中国慈善总会
46
中国领导人对CSR的重视
“他(亚当.斯密)只有两次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看不见 的手,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 --温家宝总理2009年接受《金融时报》专访 企业家要有道德。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每个企业都应该承 担起社会责任。合法经营与道德结合的企业,才是社会需要的企业。 --温家宝总理出席2008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 “这件事办得好!企业要向社会负责,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上批示
29
CSR八大核心准则
• • • • • • • • OECD跨国公司行为准则 ICCR全球公司责任准则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 联合国全球契约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国际劳工标准 ISO14000及26000 赤道原则
30
企业为什么要负社会责任?
• 内部问题外部化 • 企业主体地位 • 企业菁英
中国近代民营企业家
• • • • • • • • • 张謇,大生纱厂,1898年,南通 孙多鑫、孙多森,阜丰面粉厂,1898年,上海 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1901年,无锡 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1906年,唐山 1906 范旭东,久大精盐公司,1914年,天津 穆藕初,德大纱厂,1914年,上海 郭乐,永安百货公司,1918年,上海 刘鸿生,鸿生火柴厂,1920年,上海 卢作孚,民生公司(航运),1925年,四川
19
企业与环境
• 环境形成的历史 • 环境破坏者及历史
20
企业与环境:毒烟雾
1837年伦敦首次毒雾,200人死亡 1952年伦敦毒雾导致12000人死亡 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通过 1965 1965年基本解决问题 美国1948年多诺拉毒雾,16000人小镇5911人生 病,17人死亡 • 比利时1930年马斯河谷事件,60余人死亡,被污 染者出现严重后遗症。 • 墨西哥1959波萨里卡事件,22人死亡,几百人住院 治疗。
企业与社会的博弈
兼论闽台企业与社会和谐
何志毅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2009-12-27
1
世界最古老的家族企业
• 金刚组
2
中国王朝
• 秦朝:15年 • 隋朝:37年 • 汉朝:426年 • 宋朝:319年
3
《货殖列传》中的商人—22人
44
中国地方政府对CSR的推动
• • • • 烟台 常州 浦东新区 深圳
45
中国领导人对CSR的重视
“既要继续健全企业激励机制,也要注重强化企业外部约束,引导企业建 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 --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当前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 时,应该在市场运作中采取谨慎、稳妥、负责任的态度,充分顾及整个经 济平稳运行,……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 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008年11月胡锦涛主席出席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讲话
17
企业与社会弱势群体
• 企业发展引发的贫富悬殊 • 1889年卡耐基的理念与实践 The GosPel of Wealth • 巴菲特与比尔·盖茨
18
美国的公益慈善事业
1. 早期公司慈善在制约下萌发
19世纪末企业的发展使得公司慈善开始有所起色,但当时的惯例还是欢 迎工商企业进行慈善活动。
2. 中期公司慈善的曲折发展
31
企业实施CSR的好处 的好处 企业实施
控制风险 可以确保企业 在社会上的信誉
提高顾客满意度
提高企业员工的 满意度
企业
获得股东和投资 人支持
重新评价企业的经 营理念
培育公司的良好风 气
摒除“各部门间的壁垒”
改变员工意识
32
内部问题外部化
• • • • 被迫外部解决 主动外部解决 被迫内部解决 主动内部解决
• • • • • • 消费者 劳工 社会弱势群体 环境 资源 利益相关者
15
企业与消费者
• • • • • 商业诚信问题 1858年美国纽约毒牛奶事件 1906年美国食品与药物法 1974年雀巢“婴儿杀手”事件 2000年日本雪印毒牛奶事件
16
企业与劳工
• • • • 英国工人阶级生存状况调查1845年 美国劳工关系法1936年 英国通过平等工资法1970年 资本、劳动、管理与技术的价值分配
• 管仲:商而优则仕 • 陶朱公:经商(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 称陶朱公。) • 子贡:经商(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 布扬於天下者,子贡先後之也。) • 白圭:经商 • 猗顿:盐(与王者埒富) • 郭纵:冶铁 • 乌氏倮:畜牧业(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 请。) • 巴寡妇清:朱砂矿(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 台。) • 蜀卓氏:冶铁(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
35
梁启超:1890
• “不及百年,全世界之政治界将仅余数大 国;不及五十年,全世界之生计界将仅余 数十大公司。” • “二十世纪以后,天地铁血竞争之时代将 去,而产业竞争之时代方来,….非直一国 强弱所由分,即兴亡亦系此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