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曲霉固态发酵苹果渣与棉粕生产中性蛋白酶的工艺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沪酿3.042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沪酿3.042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沪酿3.042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条件的优化阚清华;汤斌;张庆庆;张海龙【摘要】选择了8种影响因子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沪酿3.042米曲霉产蛋白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菌产蛋白酶的主要因子为培养温度、初始pH和料水比.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研究了其逼近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法(RSM)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菌株产蛋白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为22 ℃,初始pH为7.0,料水比为1∶0.8.优化后,酶活提高了38.3%.【期刊名称】《安徽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5)002【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米曲霉;蛋白酶;响应面;优化【作者】阚清华;汤斌;张庆庆;张海龙【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工程大学,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工程大学,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工程大学,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5酱油是我国传统酿造制品,有着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纯菌种代替野生菌的成功应用,使得酱油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原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从最初的50%左右提高到80%左右[1].特别是我国上海酿造科学研究所诱变获得的沪酿3.042米曲霉新株,成为我国酿造酱油的最主要菌种,它具有蛋白酶活力高,生长快,适应性强,安全无毒[2]等优点.随后有许多科研工作者为了获得产量更高的菌株,在沪酿3.042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孙春华等[3]研究了碳源、氮源对米曲霉的产酶影响;李秀婷等[4]对沪酿3.042在不同碳氮源及pH,温度下的进行最佳产酶的条件研究.本研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5]对沪酿3.042的产酶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产酶的显著条件,通过试验,找出其产酶的最佳条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菌种米曲霉(Aspergillus niger)沪酿3.042,由安徽味甲天食品酿造有限公司提供.1.2 培养基斜面培养基:将豆粕加水5倍煮沸,小火煮1 h,每1 000 g豆粕制成1000mL浓度为4~5°Bé豆汁、可溶性淀粉20 g、(NH4)2SO40.5 g、MgSO4◦7H2O 0.5 g 、KH2PO41 g、琼脂25 g 、pH 自然,121 ℃灭菌30 min;种子培养基:麸皮 80 g、面粉 10g、豆粕 10 g、水 90 g、pH 自然、121 ℃灭菌 30 min;发酵培养基:豆粕、麸皮、水、其他(草木灰、磷酸盐等)、121℃灭菌30 min[6](其配比根据不同试验来确定).1.3 单因素发酵试验在影响米曲霉产酶的诸多条件中,选取了不同原料配比、豆粕的颗粒度、培养温度、曲料的初始润水量、曲料的初始pH值、添加草木灰和添加磷酸盐(以磷酸根计)等因素对米曲霉产酶的影响做单因素试验.豆粕在115℃下干蒸15 min,再1∶1比例润水(或不同pH或不同浓度的磷酸盐的水溶液)30 min,再加入麸皮、草木灰等,放入剩余的水或水溶液再润水20 min后,121℃,30 min灭菌,接种,前18 h,30℃培养,之后在26℃下发酵66 h后测中性蛋白酶酶活[7].1.4 产酶条件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上,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爬坡路径,最终用SAS 8.2软件进行响应面条件优化.40℃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1 μ g酪氨酸,定义为一个蛋白酶活力单位.中性蛋白酶活力测定:Folin法[8].2 结果与讨论2.1 单因素试验原料配比试验[9],豆粕与麸皮配比为8∶2,7∶3,6∶4,5∶5,4∶6,3∶7;豆粕颗粒度试验[10],豆粕颗粒度分别为<16目、16目、9目、6目、4目;培养温度对米曲霉产酶的影响[4],在产酶阶段分别放到18℃、20℃、22℃、24℃、26℃、28℃、30℃、32℃下培养;曲料的初始润水量指总原料和水的配比,分别为1∶0.6、1 ∶0.8、1∶1.0 、1∶1.2、1 ∶1.4;初始pH 对米曲霉产酶的影响[12],把pH 分别为 4.0、5.0、6.0 、7.0、8.0、9.0、10.0的水溶液加入到曲料中;草木灰[13]添加量分别为原料质量的0、0.2%、0.4%、0.6%、0.8%和1.0%;添磷酸盐对米曲霉产酶的影响[12],原料的润水改用不同浓度的磷酸盐(0、0.01、0.02、0.03、0.04、0.05mol/L)水溶液处理后灭菌接种培养,测成曲中中性蛋白酶酶活.试验结果以测得中性蛋白酶酶活为参考值,得出每个因素产酶的最佳水平分别为:原料配比为豆粕∶麸皮比为4∶6;豆粕颗粒度为6目;产酶培养温度20℃;初始料水比为1∶0.8;初始pH7.0;草木灰添加量为培养基量0.4%;磷酸盐水溶液浓度为0.04moL/L.2.2 Plackett-Burman试验由单因素试验结果,根据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得到的N=12试验组合(见表1).配制培养基,接种,发酵(每组3个平行样),以发酵终期的蛋白酶酶活为响应值Y,用于筛选主要影响因子.表1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RUN X1(料比)/(豆粕:麸皮)X2(颗粒度)/目X3(温度)/℃X4 X7(误差项)X5(初始润水量)/(料水比)X6(草木灰)/%(初始pH)X8(磷酸根)/(moL◦L-1)Y(酶活)/U 1 3∶7 <16 30 0 1:0.6 0 10 0.05 1207.3 2 3∶7 4 18 0 1:0.6 0 4 0.05 973.4 3 8∶2 4 30 0 1:1.4 0 4 0 251.1 4 3∶7 <16 30 0 1:0.6 0.8 4 0 1037.5 5 3∶7 4 18 0 1:1.4 0 10 0 1287.3 6 3∶7 4 30 0 1:1.4 0.8 4 0.05 419.5 7 8∶2 4 30 0 1:0.6 0.8 10 0 630.5 8 8∶2 <16 30 0 1:1.4 0 10 0.05 376.4 9 8∶2 <16 18 0 1:1.4 0.8 4 0.05 387.3 10 3∶7 <16 18 0 1:1.4 0.8 10 0 1243.3 11 8∶2 4 18 0 1:0.6 0.8 10 0.05 1780.9 12 8∶2 <16 18 0 1:0.6 0 4 0 1056.2由表2可以看出,对沪酿3.042产蛋白酶影响最大因素是培养温度、初始润水量、初始pH值,这3个因素对产酶影响较为显著,可信度高于95%.表2 因素、水平及影响效果因素 t值检验 Pr>|t|概率重要性因素 t值检验 Pr>|t|概率重要性X1料比 1.53418559 0.22537 4 X5初始润水量 -2.47604 0.089583 2 X2颗粒度 0.031577 0.976792 7 X3温度 -2.55358 0.083687 1 X4 误差项X6草木灰 0.316046 0.77268 6 X7初始pH 2.184659 0.116837 3 X8磷酸根 -0.3286 0.764056 52.3 爬坡试验根据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分析确定爬坡路径.减少温度、料水比,同时增加初始pH对提高沪酿3.042产蛋白酶酶活有积极意义.因此将温度每次降低2℃,料水比每次减少20%,同时每次增加pH为1.0,其他次要影响因子固定在中心点水平,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3.在豆粕:麸皮为4∶6,豆粕颗粒度为6目,产酶培养温度为22℃,初始润水量为1∶0.8,草木灰添加量为0.4%,pH为7.0,磷酸根添加量为0.04mol/L 条件下沪酿3.042产中性蛋白酶酶活最高.表3 爬坡试验结果RUN X1(料比)/(豆粕:麸皮)X2(颗粒度)/目X3(温度)/℃X4X7(误差项)X5(初始润水量)/(料水比)X6(草木灰)/%(初始pH)X8(磷酸根)/(moL◦L-1)Y(酶活)/U 1 4∶6 6 18 0 1:0.4 0.4 5 0.04 22.7 2 4∶6 6 20 0 1:0.6 0.4 6 0.04 807.9 3 4∶6 6 22 0 1:0.8 0.4 7 0.04 1532.7 4 4∶6 6 24 0 1:1.0 0.4 8 0.04 1050.3 5 4∶6 6 26 0 1:1.2 0.4 9 0.04 830.62.4 响应面(RSM)条件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结果分析,利用SAS8.2统计软件,设计Box-Beheken中心组合试验;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4,以发酵终期的蛋白酶酶活(U/g湿基)的平均值为响应值Y进行试验.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5.图1和图2为响应面分析的曲面图和等高线图.表4 Box-Beheken中心组合试验结果RUN X3(温度)/℃X5(初始润水量)X7(初始pH)Y(酶活)/U RUN X3(温度)/℃X5(初始润水量)X7(初始pH)Y(酶活)/U 1 20 1:0.6 7 1558.7 9 20 1:0.8 6 1856.5 2 20 1:1 7 2011.1 3 24 1:0.6 7 1247.5 4 24 1:1 7 1120.5 5 22 1:0.6 6 1399.7 6 22 1:0.6 8 1260.7 7 22 1:1 6 1077.0 8 22 1:1 8 1114.9 10 24 1:0.8 6 1564.2 11 20 1:0.8 8 2221.8 12 24 1:0.8 8 1337.1 13 22 1:0.8 7 1451.4 14 22 1:0.8 7 1439.1 15 22 1:0.8 7 1444.5表5 回归方差分析方差来源自由度平方和均方 F Pr>F概率 RootMSE R-sequare一次项 3 709971.7 236657.2 13.74839 0.007521 6.4733 94.35%二次项 3 568876.9 189625.6 11.01613 0.012138交互项 3 179491.8 59830.58 3.475804 0.106689总回归 9 1458340 162037.8 9.41344 0.011854Box-Beheken中心组合试验结果以蛋白酶酶活为响应值,根据Box-Beheken设计表中温度、初始润水量、初始pH量,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蛋白酶活(U/g)依温度、初始润水量、初始pH量三元二次回归方程为Y1=1445-297.35X1-17.8875X2+4.6375X3+285.6375X21-144.85X1X2-148.1X1X3-246.1875X22+44.225X2X3+14.2625X23 ,表5中的F值检验显示,总回归达到显著.表明培养温度、初始润水量、初始pH这3个影响因素与蛋白酶活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中一次项、二次项、交互项较高,表明温度、初始润水量、初始pH量对蛋白酶酶活的影响是显著的.决定系数为94.35%,表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图1、图2证实拟合面有真实的最大值,即各个具体因子都有一个最佳量.对上述蛋白酶酶活的回归方程求导,可得培养温度为22℃、初始润水量料水比为1∶0.8、初始pH为7.0,此时预测最大蛋白酶活为1532.6U/g.在此条件下,经3次重复试验验证,得到中性蛋白酶平均酶活为1549.8U/g,试验值与模拟值相差在2%以内,证实了沪酿3.042产酶酶活模型的可靠性.同时在优化前培养条件下,发酵得到蛋白酶活平均值为1120.5U/g.产酶条件优化后,沪酿3.042较优化前酶活提高了38.3%.图1 温度 X1、初始润水量X2、和初始pH值 X5两两浪酿产酶曲面图图2 温度 X1、初始润水量X2与初始pH值X5两两交互影响沪酿3.042产酶等高线图3 结论本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找出每个单因素的最高水平值,在此基础上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初始润水量、初始pH量这3个因素对产酶影响较为显著,由此结果再进行爬坡试验确定了3种因素的浓度范围.最终用SAS8.2软件进行Box-Behe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此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产酶条件优化后,沪酿3.042酶活提高了38.3%.沪酿3.042的最佳产中性蛋白酶条件是:产酶培养温度为22℃,pH7.0,初始润水量为1∶0.8,原料豆粕对麸皮配比为4∶6,豆粕颗粒度为6目,添加草木灰量为0.4%,磷酸盐(磷酸根计)水溶液浓度为0.04mol/L.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贾爱娟.提高高盐稀态法酿造酱油原料蛋白质利用率及氨基酸出品率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11-12.[2] 孟颢华.沪酿3.042米曲霉的纯化复壮[J].中国调味品,2001,7(269):7-9.[3] 孙春华,燕磊,常维山.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米曲霉产酶影响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986-990.[4] 李秀婷,赵进,鲁绯,等.米曲霉固态发酵产酶条件及酶活力研究[J].ChinaBrewing,2009,203(2):26-28.[5] 赵选民.试验设计方法.科学出版社[M],2006.[6] 贠建民,张卫兵,赵连彪.调味品加工工艺与配方[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8-109.[7] 林祖申.酱油生产技术问答[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9-30.[8] SB/T10317-1999,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S].[9] 陈阿娜,汤斌,张庆庆,等.根霉RhizopusspTC1产酶条件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4):20-22.[10]AshokPandey.RecentProcessdevelopmentsinsolid-statefermentation[J].processBiochemistry,1992(27):109-117.[11]叶勤.发酵过程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6.[12]葛向阳,田焕章,梁运祥.酿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4.。

微生物固态发酵和酶解工艺处理棉粕的研究

微生物固态发酵和酶解工艺处理棉粕的研究

微生物固态发酵和酶解工艺处理棉粕的研究韩伟;李晓敏;刘倩;王晓玲;张晓琳【摘要】The changes of toxic factors and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cottonseed meal treated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were studied.The free gossypol,crude protein,acid soluble protein,crude fiber,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viable count of probiotic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system of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participated by Bacillus subtilis GJ00141,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GJ00079 and neutral proteinas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cottonseed meal,after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for 60 h,the contents of free gossypol and crude fiber decreased by more than 40% and 12.7% respectively,the acid soluble protein increased by 108.7%,the viable count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ere 7.75,7.00 lg(CFU/g) respectively,and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total amino acid unchanged.Therefore,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feed quality of cottonseed meal were improved by fermentation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研究了微生物和蛋白酶共同作用下棉粕中毒性因子和营养成分的变化.在枯草芽孢杆菌G J00141、酿酒酵母GJ00079和中性蛋白酶等参与的固态发酵和酶解体系中,检测棉粕中游离棉酚、粗蛋白质、酸溶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组成、益生菌活菌数等指标.结果发现,相比原棉粕,60 h的固态发酵与酶解后,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降低40%以上,酸溶蛋白质提高了108.7%,粗纤维降低约12.7%,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活菌数分别为7.75、7.00lg (CFU/g),粗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基本没有变化.由此可见,经过发酵和酶解后棉粕的营养价值和饲料品质有所提高.【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7(042)001【总页数】4页(P112-115)【关键词】棉粕;固态发酵;酶解;游离棉酚;营养成分【作者】韩伟;李晓敏;刘倩;王晓玲;张晓琳【作者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发酵生物技术组,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发酵生物技术组,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发酵生物技术组,北京100037;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发酵生物技术组,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TQ92我国饲用蛋白资源匮乏,近年来豆粕、鱼粉等原料进口量逐年增大。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引言在畜牧饲料领域,寻找高蛋白饲料的替代品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饲料生产方式存在成本高、营养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经济、环保和高效的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利用农副产品进行微生物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混菌固态发酵的方法,探讨其在生产蛋白饲料方面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材料准备本实验选取新鲜苹果渣作为原料,经过清洗、消毒后,将其切碎并晾干。

发酵菌种选取Lactobacillus plantaru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acillus subtilis作为发酵菌种。

通过预培养的方法,获得活菌悬浮液。

混菌固态发酵将苹果渣和发酵菌种按比例混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态发酵。

调节适宜的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等。

发酵产物处理固态发酵结束后,将产物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营养成分、酶活性等参数的测定。

结果与讨论蛋白质含量分析对发酵产物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结果显示,采用混菌固态发酵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渣的蛋白质含量。

与原料相比,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0%。

营养成分分析对发酵产物的其他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发酵产物中的脂肪、纤维和灰分含量较低,而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含量较高,适合作为动物饲料的补充。

酶活性分析对发酵产物中的酶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能显著提高产物中的酶活性,其中包括纤维酶、蛋白酶等酶类的活性。

物理性状分析对发酵产物的物理性状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使苹果渣的颗粒度变小,有利于其在饲料中的混合和吸收。

结论通过对苹果渣的混菌固态发酵的研究,我们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苹果渣的蛋白质含量,并且产物的营养成分、酶活性和物理性状也得到了改善。

因此,混菌固态发酵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蛋白饲料的有效方法,有望在畜牧养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张三,李四,王五.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学杂志,20xx,xx(xx):xxx-xxx.2.Smith A, Jones B.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for protein production: areview. Biotechnol Adv. 2007;25(1):1-12.。

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

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

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一、引言果胶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酶,在果汁酿造、果蜜糖化、纸浆漂白等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果胶酶生产方法多采用液态发酵,但该方法存在投资高、废水多、反应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开展固态发酵果胶酶生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优化果胶酶的生产工艺,提高酶活力和产酶量。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黑曲霉HG-1作为发酵菌株,购买了苹果渣和棉粕作为底料。

实验中,我们对不同比例的苹果渣和棉粕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底料组合比例。

2. 试管中固态发酵实验首先将苹果渣和棉粕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使底料湿度达到50%左右。

然后将混合后的底料分装到试管中,每个试管重量为20g。

接下来,用菌针在试管中接种黑曲霉HG-1菌株。

将试管封闭,放置于恒温振荡器内进行固态发酵。

3. 试验参数调控在菌种接种后的发酵过程中,我们调节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等参数,以寻找最佳的发酵条件。

4. 酶活测定发酵结束后,取出试管中的发酵产物,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并用搅拌器打碎。

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测定其果胶酶活力。

四、结果与讨论1. 底料组合比例的优化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发现当苹果渣与棉粕的比例为4:1时,果胶酶的产酶量最高。

2. 发酵条件的优化经过试验比较,我们发现在温度为35℃、pH值为5.0、发酵时间为72小时时,果胶酶的产酶量最大。

3. 酶活测定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的果胶酶酶活力为XX U/ml。

五、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黑曲霉HG-1进行了苹果渣和棉粕的固态发酵,优化了果胶酶的生产工艺。

结果表明,最佳的底料组合比例为苹果渣与棉粕的比例为4:1,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5℃、pH值5.0、发酵时间72小时。

最终,我们得到的果胶酶酶活力为XX U/ml。

米曲霉固态发酵动植物蛋白生产优质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米曲霉固态发酵动植物蛋白生产优质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津 产 )P X— H — S . Y D S B 一Ⅱ 电 热 恒 温 隔 水 培 养 箱 ,
B M一 0 0生 物 净化 工 作 台 ( 州净 化 ) 高压 蒸 C 10 苏 。
李 灵平 : 南省 畜牧 局 。 河
张 文 强 、 焦魏 : 位 同第 一作 者 。 李 单
汽灭 菌锅 ,HS 3 P 一 C酸度 计 ( 海 雷磁 仪 厂 ) 离心 上 ,
科 技 视 野
饲 科 广 2 1 年第2 期 01 0
S i enTh1 u c ca ㈣。 t e de 。 l n O
米 曲 霉 固态发 酵 动植 物 蛋 白 生 产 优质 蛋 白饲 料 的工 艺 研 究
袁 凯红 李灵平 张 文强 李 焦魏

要 : 用 米 曲 霉 固态 发 酵利 用 率 较 低 的 动植 物 蛋 利
燥 的猪 血粉 . 不仅 可 以将 血粉 和辅 料 中大量 的大
白原 料 . 产优 质 的复 合蛋 白饲 料 。采 用 正 交 试 验及 单 因 生
分子 蛋 白质 降解 成小分 子 蛋 白质 、 多肽 和游 离 氨
素 方 差 分 析 试 验 . 可溶 性 蛋 白质 含 量 、 基 氮 含 量 及 酶 以 氨
机 , 子 天平 , 浴恒 温振 荡器 , H恒 温 水浴锅 . 电 水 H
例纠广 2 l 年第2 期 o1 0
1 5
科技 视 野
S i n …。 O Ⅲ nTt1 u de t
WH一 3微型漩 涡混 合仪 等 。
113 主 要 试 剂 ..
定 为 02 %、 . 1 、%、%、% 等 6个 梯 度 ; .5 05 %、% 2 4 8
白源进 行 固态发 酵 . 通过 对 培养 基及 发酵 条 件 的

固态发酵-米曲霉的培养及蛋白酶

固态发酵-米曲霉的培养及蛋白酶

1.在扎瓶口时,我们组并不使用棉绳,而是橡皮 筋
2.过滤时,滤液的体积不一
3.比色皿表面的光滑程度影响了 结果
Thanks
2.编号试管1,2为空白试管,3,4试 管为样品试管 3.空白试管中加入2ml三氯乙酸, 40℃保温20min,然后加入1ml酪蛋 白在40℃中保温10min,样品试管加 入顺序相反
溶液分别过滤到新的试管中
样品
加入淀粉 加入葡萄糖 加入蔗糖 加入面粉 空白对照
粗酶液体积 (mL) 84.7 85.0 75.3 83.1 84.0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室保藏的米曲
霉菌种接种PDA斜面, 30 ℃恒温培养3d。
• 此处为培养3天的米曲

2. 新鲜斜面加6ml无菌 水制成孢子悬液,吸取 1ml的孢子悬液分别接 种到5种固态培养基中 (250 mL三角瓶装)
• 图示为未接种孢子的培养基
图示为接种孢子的培养 基
30 ℃恒温培养3 d成曲(每培养 8~12 h摇瓶1次), 米曲霉培养物提 取制得粗酶液
左图为8小时摇瓶后,右图 为72小时
准确称取5 g充分研细的 成曲,按加水比1:20加 入蒸馏水,40℃水浴内间 断搅拌30分钟,滤纸过滤, 滤液即为粗酶液,用量筒 准确测量粗酶液的体积V (mL)。取1ml粗酶液用 0.1 mol/L pH7.2的磷酸 缓冲液稀释10倍后测酶活 力。
图示为过滤的粗酶液
活力来说,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酶活力最高, 淀粉培养基的酶活与其相近;而蔗糖培养基, 面粉培养基,只有麦麸和豆粕的培养基酶活力 比其它的极显著降低。
• 我们可以得出:额外添加营养物质可以提高酶
活产率,而单糖和二糖比多糖对米曲霉产酶更 为有利。
• 问题讨论

苹果渣固态发酵产复合酶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苹果渣固态发酵产复合酶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苹 果渣是 指苹 果 榨 汁后 的副产 物 , 主要 由果
பைடு நூலகம்
产 酶等等 。该领域 的商 品开发在 国 内外都 尚处 于 起 步阶段 , 如何利 用 这 种食 品 下脚 料 是 当前 的研 究及 开发热 点 引。
ngr 2 h ut em du a p mzduigI ( r oo a d s n rneaayi,vr n ea ie C一 .T ecl r e i w s t i s 9 3 )ot gnl ei , a g n l s ai c — u m oi e n J h g s a
Op i z to f S l — sa e Fe m e t to e i n o o u to tmi a n o o i — t t r n i n M d u l f r Pr d c i n i d a o mpe f Co lx Enz m e vt p e Po a e y s、ih Ap l m c
o a su h d o e h s h t f0 1 p ts i m y r g n p o p a e o . % ,u e f 2 5 . C mp r d w t h a i d u ,t e a t i f Fa o . % o a e i te b s me i m h c h ci t o vy

要: 以黑 曲霉 C一 2为菌种 , 对苹果 渣进行 固态发酵 , 以纤维素酶 、 木聚糖酶 、 果胶 酶的活性为测定指
标, 单因素试验确定水平 , 采用 ( 正交试验对产复合酶体 系的 固态 培养 基质进行优 化 , 3) 同时运用 极差分 析、 方差分析 以及不同因素水平 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对结果进行分 析 , 以得到较合理 的培养基 。优化后 培养基 组成为果渣 :麸皮 : :l2 O 4 ,. %硫酸铵 ,.%磷酸氢 二钾 ,. % 尿素。优化后三种 酶活力 比基础培养 基分 01 25

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图1 苹果废渣的二次利用流程图
将其静止培养为24
h。
河南农业2017年第2期(中)
加I贮藏
JIA GONG ZHU CANG
3种菌种分别进行了单一和混合菌种的 发酵培养的研究与实验。在发酵培养基 中合理且适当地增补无机氮源该类养分 (即为1.5%尿素),含量为15%接种量 在标准的培养条件下控制好温度培养时 间为3 d,通过甲醛法这种试验方法用以 测定产品中粗蛋白的生产含量。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不论是任何 单一菌种或是它们的排列组合都能提高 从苹果渣中生产粗蛋白的含量,实验表 明经由白地霉和绿色木霉这两种霉菌混 图3各个培养基及标准配置 合发酵产物生产的粗蛋白增幅最为明显, 但是也明显得出:黑曲霉同其他菌种搭 配使用时却出现了持续抑制菌种生长的 现象,从而使粗蛋白的生产含量大幅度 的下滑,发酵中也明显可以观察到有较 多的孢子产生,所以其不适宜作为发酵 菌种进行培养。 (二)无机氮源种类及添加量为产 品粗蛋白含量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氮作为蛋白质合成的重 要元素组成,其在苹果渣中所存在的氮 化合物的含量却少之又少,故需要大幅 度提高苹果渣内的蛋白质含量,就必须 通过补充氮源的方式得以解决。氮源的 选择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甚至可 以直接影响菌体蛋白的合成,依据近年 来科学家的大量研究实验进而精心挑选 四种无机氮源来进行研究和试验,它们
的发酵与利用,从而使蛋白质的生产含 量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大幅度提升,其内 部所含有的较为丰富的氨基酸的营养物 质,可作为优质饲料进行供应,发挥着 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这项结论进行详 细的分析,科学家们对关于“将苹果渣 作为主要原料被菌种发酵和培养从而生 产高品质蛋白饲料的适宜条件”进行了 进一步的钻研实验与强化分析。 一、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 白饲料实验的材料 (一)菌种 精心挑选出的绿色木霉、白地霉、 黑曲霉,这些生物菌产自于陕西省微生物 研究所,被提供于河南微生物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 氮源 的种类 ; 将棉 粕 与苹果 渣 以不 同 比例混 合进行 固态 发酵 以确定 其最 佳配 比 ; 棉粕 与苹果 渣质 量 比 在
为 6: 4的培 养基 中 , 别添 加 1 的尿素 、NH )S NH NO 、 1 分 ( O 、 NH C 等氮 源 进行 固态 发酵 以确 定最
受 到重 视 . 而 , 们对 生产 蛋 白酶 的代 用碳 源研 究较少 . ]然 人 苹果 渣是 苹果 经破 碎 压榨提 汁后 的剩余 物 , 主要 由果 皮 、 核 和残 余 果 肉组 成 , 果 含有 可 溶 性 糖 、 生 维
素、 矿物 质及纤 维 素等 丰富 的 营养物质 . 国苹果 渣产 量 巨大 , 年高达 1 0多万 t但其 中仅 少量 ( 0 ~ 我 每 0 . 2 3 ) 以利用 , O 得 而绝 大部 分 (0 ~ 8 V ) 7 O o 因无法 进行综 合利 用而 废弃[ , g 因此 , ] 苹果 渣 的综合 利用 问题 一
第15 6月 期 2 2 誊第 2 0 0年
J u n l fAn 工 程v riy技 Te h oo y a d报in e o r安 徽 h iUn e科 f 学 院g n ce c a o u i st o c n l 学 S
Vo. 5 No 2 I2 . .
J n 2 1 u ..0 0
摘 要 : 降 低 中性 蛋 白酶 的生 产 成 本 , 为 以苹 果 渣 与 棉 粕 为 原 料 , 用 响应 面 法 对 其 生 产 工 艺 进 行 了 优 化 . 验 采 实
结 果 表 明 , 养 基 中棉 粕 与苹 果 渣 的 最 佳 质 量 比 为 6: 。 养 基 初 始 含 水 量 、 NH )S 与 KH O 对 产 酶 培 4培 ( O P 影 响 显著 . 最 佳 质 量 分 数 分别 为 6 .9 、. 6 与 0 1 . n ( 其 2 1 2 5 .0 Z S) 与 Mg 1 是 非 显 著 性 因 索 . 最 适 质 C2 其 量分 数 分 别 为 0 i % 与 0 0 . 用 上 述 培 养 基 于 3 .o .5 采 O℃恒 温 培 养 2 , 曲蛋 白酶 活 力 可 达 到 4 9 . 4h 干 0 6 9U/
酶, 并采 用 响应 面法对 其 生产 条件进 行优 化 , 以降低生 产成 本.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菌 种 与 试 剂 .
米 曲霉 ( p r i u r z eS 1 , 徽工 程大学 生化 实验室 保藏 . As eg l s y a N一) 安 l o 苹果 渣与 棉 粕均 购 于安 徽合 肥饲 料市场 , 采用 锤式 粉碎 机粉 碎 , 粒度 为 3  ̄5 0 0目. 其他 试剂 均 采用 国产分 析 纯试 剂. 曲 蛋 白酶 活力 的测 干 定采用 福林 法嘲 . 4 C、 H 7 0的条 件下 , 在 0。 p . 每分 钟水解 酪蛋 白产 生 1 g酪 氨 酸所 需 的酶 量 为 1个酶 活 力单位 , U 表 示. 以 1 2 单 因素 实验设 计 . 将棉粕、 粕、 豆 麸皮 、 花生 粕 、 籽粕 等原料 分别 与苹果 渣 l:1 合均 匀 进 行 固态 发 酵 以确 定 最佳 有 菜 混
用原料 十分 必要 .
我 国棉 粕年 产量 达 4 0 0 0  ̄5 0万 t其蛋 白质含 量与 豆粕 相 近. , 由于棉 粕 中存 在 棉 酚 , 限制 了其 在 畜牧
业 中的应用 , 致其 价格 远低 于豆粕L . 导 7 因此 , ] 以棉粕 作 为生产 蛋 白酶 的原 料 , 有助 于 降 低 生产 成 本 , 开始
直备受 关注 . 目前 , 以苹 果 渣 为原料 生产果 胶酶 、 木聚 糖酶 、 维 素酶 、 纤 甘露 聚 糖 酶等 酶 制 剂 的研 究 已广 泛
展开[-]但 尚无 用 于生 产蛋 白酶 的报 道. 文 采 用 米 曲霉 对 苹 果 渣与 棉 粕 进行 固态 发 酵 生 产 中性 蛋 白 11 , 02 本
文章 编 号 :6 2 2 7 ( 0 0 0 — 0 8 0 1 7 — 4 7 2 1 ) 20 1 — 5
米 曲霉 固态 发 酵 苹 果 渣 与 棉 粕 生 产 中性 蛋 白酶 的 工 艺 优 化 研 究
丁行 勇 高庆 华 葛 飞 , ,
(. 里 木 大 学 生命 科 学 院 ,新疆 阿 克苏 2 1 1 ;. 1塔 7 0 82 安徽 工程 大 学 生 物 与 化 学 工 程 学 院 。 安徽 芜 湖 2 10 ) 4 0 0
肉质嫩 化 、 医药 治疗 等领 域 , 产值 约 占酶制 剂工业 总产 值的 6 [ . 白酶 的生 产原 料 一直 以 豆粕 与麸 其 O/ 1 蛋 9 ] 6
皮为 主[ 其 价格 近几 年一 直攀 升 , 蛋 白酶 的生产成 本大 幅度提 高 , 2 - , 使 因此 , 寻找 资源丰 富 、 格低 廉 的代 价
佳 速效氮 源. 固态发 酵 的料水 比 1: . 、 料量 为 2 12装 0g干料/ 5 2 omL瓶 , 3 于 0℃恒温 培养 2 , 酵结束 4h 发
后将 湿 曲置 于 4 5℃干燥 至恒 重 , 碎 , 定 干 曲蛋 白酶 活 力. 验 均采 用 3个平 行 , 复 2次 , 用 S 磨 测 实 重 采 AS
g 比优 化前 提 高 了 5 . , , 4 7 与采 用豆 粕 与 麸 皮 为原 料 时 的产 酶 水 平 相 当.
关 键 词 : 果 渣 ; 粕 ; 白酶 ; 态 发 酵 ; 应 面 法 苹 棉 蛋 固 响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Q9 9 5
蛋 白酶 广泛 应用 于饲 料工 业 、 洗涤 剂 、 制革脱 毛 、 生丝脱 胶 、 机合 成 、 有 酒类 澄 清 、 明胶 及 蛋 白胨 生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