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的历史发展沿革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定义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据此清洁生产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政策和管理研究;
(2)企业审计;
(3)宣传教育;
(4)信息交换;
(5)清洁技术转让推广;
(6)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
在1990年于英国勘特布里召开的第一次国际 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正式定义了清洁生 产的概念:“持续地将一个综合预防性环境 战略运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以减少对人类 和环境的危害。”
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将清洁生产定为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工业界达到改善和保持竞争力和可盈利性的核 心手段之一,并将清洁生产纳入《二十一世纪议程》中。随后根据环发大 会的精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整了清洁生产计划,建立示范项目及国家 清洁生产中心,以加强各地区的清洁生产能力。1994年5月,可持续发展 委员会再次认定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自从清洁生产提出以 来,每两年举行一次研讨会,研究和实施清洁生产,为未来的工业化指明 了发展方向。
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
西里约热内卢国际会议中心 103 位国家元首
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并讲话。
清洁生产是一项实现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策略,其定义 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 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 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 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 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1-1-1
清洁生产概念的提出
洁生产的概念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于1989年5月 首次提出,但其基本思想最早出现于1974年美国3M公 司曾经推行的实行污染预防有回报“3P(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计划中。UNEP于1990年10月正式 提出清洁生产计划,希望摆脱传统的末端控制技术, 超越废物最小化,使整个工业界走向清洁生产。
制浆造纸清洁生产由来与发展

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
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即推行清洁生产。
25
2.清洁生产的发展概况
2.1 国际上清洁生产发展概况 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这一年的11、12月间欧洲共同体在巴 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的国际研讨会”,提出协调 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应主要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 而不仅仅是消除污染引起的后果。 1979年4月,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 ,并于同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在环境领域内进行国际 合作的全欧高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 料利用的宣言》,指出无废工艺是使社会和自然取得和谐关 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手段。此后,欧共体陆续多次召开国家 ,地区性、或国际性的研讨会,并在1984、1985、1987 年曾三次由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 范工程。
主要内容
1.清洁生产的由来 2.清洁生产的发展概况
2
1.清洁生产的由来
1.1 工业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1.2 工业发展与污染防治历程 1.3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3
1.1 工业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工 业化的大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物质文明,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在人类享受机械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灾难已经悄悄地 降临到人间。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世界环境与 发展大会的召开,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共 识;“发展”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论题。
联合国成立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高级委员会, 提出了“世界各国必须组织新的持续发展战 略”,一再强调持续发展是21世纪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战略,是全人类求得生 存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 清洁生产是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转折,是 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清洁生产的由来

清洁生产的由来第一篇:清洁生产的由来清洁生产的由来20世纪的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但工业的发展,却又严重地干扰了生态系统,过度消耗和浪费资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从而使工业发展丧失后劲。
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对环境危机的看法逐步达成共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已为全球普遍重视。
单纯就环境论环境,就污染治污染,永远也不能解决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寻求有效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迫在眉睫。
世界范围的环境危机使人类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充分表明这种危机己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清洁生产”这个概念开始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
世界上最先明确提出清洁生产概念的是美国。
美国国会1990年10月就通过了“污染预防法”,把污染预防作为美国的国家政策,取代了长期采用的末端处理的污染控制政策,要求工业企业通过源削减,包括: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更新设计、原材料替代,以及促进生产各环节的内部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在组织、技术、宏观政策和资金方面做了具体的安排。
清洁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而明智的选择,其原因有三:1、以消费资源为特征的工业发展不能持久工业生产以追求生产总值为目标的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一系列不可克服的社会弊端,其中污染和资源浪费是最突出的表现。
取而代之的是持续发展战略,现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正逐渐成为人类伟大的实践。
2、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排废的工业、企业及产品在竞争中日趋有利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一条制约因素.不符合环境标准的物品越来越多地受到环境要求的制约,随着国际环境公约的不断出台,工业产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比如,遵循《蒙待利尔协定书》的规定,用氟利昂的制冷设备、冰箱等产品,以及各类化妆品难以进人国际市场,必须以新品代用。
精品清洁生产讲义

清洁生产审核第一节清洁生产概述1.1清洁生产的产生及发展清洁生产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污染预防审计;79年4月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尤其在8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能源和资源的短缺也日益困扰着人们,在经历了几十年末端治理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重新审视了他们的环保历程,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靠污染治理来改善环境是有限的,关心产品生产过程更为有效,于是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国际:·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规划中心制定《清洁生产计划》;·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号召开展清洁生产技术;·98年10月韩国汉城第5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出台《国际清洁生产宣言》,中国签字;国内:·92年5月,我国举办第一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中国推出了《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案;国务院发布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宣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采用清洁工艺;·93年10月,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高度评价推选清洁生产意义,把实施清洁生产作为开展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专门设立了“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这一方案领域;·96年8月,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新扩改项目采用清洁生产工艺;·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发布《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99年5月,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选择10个城市,石化、冶金等5个行业进行试点,山西、陕西、辽宁、江苏、沈阳等省市颁布了地方性清洁生产政策法规;·2003年国家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从机构上,95年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清洁生产中心》;1.2 清洁生产的定义(核心:污染预防)1.2.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中国 清洁 生产 发展 历程

中国清洁生产发展历程学校:中州大学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09机电对口1班姓名:叶栋学号:200925090114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被我们污染了,我们原本美好的生活环境也被我们破坏了……我们不能再自私下去了……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我们该做点什么呢?伴随着我们生活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
我们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从生产上去努力,去改善、去保护我们的环境。
所以我们要重视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993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国务院、国家经贸委及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提出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了清洁生产在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地位。
1994年3月国务院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专门设立了“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这一领域。
1996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19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以便更深入地促进清洁生产。
为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会同有关工业部门编制了《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以及啤酒、造纸、有机化工、电镀、纺织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审计指南。
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议定书于2005年2月生效,截至2009年12月,已有18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但美国布什政府于2001年3月宣布退出,美国也是目前唯一游离于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
清洁生产的演进和概念

清洁生产概述张天柱教授清华大学第一节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伴随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兴起。
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并逐渐汇成了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正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及其实践的逐步形成与不断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基于对传统“末端治理”的环境污染控制实践的反思,清洁生产伴随而生,并成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战略措施。
一人类社会的环境问题1.人与环境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人类长期依赖于自然界,依存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索取维系生存的各种要素,并且努力使自己适应所处的客观环境。
由于生产发展的规模及其强度较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向环境的索取极为有限,对环境的排放冲击与影响也远低于环境的承载和净化调控能力。
相当长的一段人类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在同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同自然界一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并在同自然环境不断进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向前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作用自古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但其严重化始于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化以来,人类干预影响自然的能力大为增强,并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运河开通了、铁路修成了、大量矿产资源从地底下挖掘出来了,一座座都市的出现,工厂林立,市场上各类商品应有尽有,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面貌发生了极大改观。
人类走出了野蛮和蒙昧时代,进入了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文明”时代。
与此同时,人们原有的那种朴素的自然观在动摇,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利益驱动,促使人们不顾一切地向大自然展开掠夺,并且任意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废物。
人类自认为在自然界面前,可以为所欲为,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不必理会大自然会做出什么反映。
在短短的近几百年中,地球上的人口呈指数增长、资源濒临耗尽、几乎每一种人类的排放物都达到了地球无法承受的程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因经济高速增长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导致了一系列举世震惊的环境公害事件。
10清洁生产

(5)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环利用系统,如水的循环利用及重复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排污的目的。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减少污染物排放;
(6)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示范和推广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工艺技术装备和水平,通过重点技术进步项目(工程),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注:确定分值时取两位有效数字
采用百分制 1.对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消耗指标 和污染物产生指标按等级评分标准打分 2.将各分值乘以各自的权重 3.累加得到总分
权重值的确定
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分值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在清洁生产分析的编写要求
一、原则
(1)应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对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关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
评价等级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 (定量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定量指标)环境管理指标。
(定性指标或半定量指标)
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定性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
注:确定分值时取两位有效数字
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
(3)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通过将预测值与同类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值进行对比,给出简要的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4)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谢谢!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清洁生产的由来

推行清洁生产创造绿色生活清洁生产的由来国际: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采用的却是过度的消耗资源、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开始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的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但治理成本高,企业缺乏治理污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治理难度大,并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无助于减少过程中的浪费。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逐步形成了废物最小、源头削减、无废和少废工艺、污染预防等新的污染防治战略。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制定了推行清洁生产的行动计划。
1990年在第一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清洁生产的定义。
1992年,清洁生产正式写入《21世纪议程》,并成为通过预防来实现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专用术语。
从此,清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行。
国内:我国的清洁生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3年到1992年,为清洁生产的形成阶段;显著特点是清洁生产从萌芽状态逐渐发展到理念形成,并作为环境与发展的对策。
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2002年,为清洁生产的推行阶段。
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进入依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阶段。
《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去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从此今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新阶段,预示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清洁生产促进法》何时颁布,其适合范围有哪些?颁布时间: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凡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都应实施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