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骨折相关知识-修订版.pdf
足部骨折如何护理?足部骨折的四个护理方法介绍

足部骨折如何护理?足部骨折的四个护理方法介绍足部骨折在生活中并不罕见,随着工业以及交通业的不断发展,由此而引发的事故也越来越多,如高空坠落、车祸、积累性劳损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足部发生骨折。
骨折时会伴随强烈的疼痛感,骨折处会出现畸形、肿胀等现象,患者无法走路需立即就医诊治。
临床上有一些足部骨折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骨折也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修复过程,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这个期间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以促进其尽快康复,那么足部骨折有哪些护理事项呢?今天我们就着重聊聊以下四点护理事项。
1、如何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大多数患者缺乏对足部骨折的了解,一旦发生骨折就会非常忧虑,担心治不好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也会影响患者自身的康复效果。
因此,应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安抚。
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足部骨折,为其讲解造成骨折的原因、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等,加深患者对足部骨折的了解,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指导患者舒缓情绪的方法,若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安抚,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给予患者正能量,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2、足部骨折的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护理有哪些?(1)术前护理:有一部分足部骨折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很多患者缺乏对手术的了解,对手术存在恐惧感,那么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解释,为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以及手术可达到的预期效果,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减轻其心理负担,消除术前的紧张感。
陪同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倾听患者的诉求,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的疑问耐心的解答。
伤后早期,若患者患肢肿胀疼痛,需抬高患肢制动,并给予冰袋冷敷患肢,以减轻疼痛并减少出血。
(2)术后护理:将患者的患肢抬高,注意保暖,并为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以加速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进而缓解肢体的肿胀。
同时也要预防发生继发性损伤,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卫生,及时更换敷料,若伤口有不适感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对症处理。
足部跖骨骨折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足部跖骨骨折的处理方法有哪些足部跖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因重物打击足背、内翻扭伤、碾压足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在于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畸形等,经X线进行检查、诊断对患者的与后续有重要价值。
跖骨骨折分为两种病因,一种是直接暴力造成,另一种是积累性劳损导致,如长期直接或间接对某一特定部位造成损伤。
在跖骨骨折当中,比较常见的是第5跖骨近端骨折,针对这一骨折类型应该要及时进行处理,接受相应的治疗。
一、足部跖骨骨折的处理方法复位治疗:足部跖骨骨折之后患者应该要尽快就医,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明确骨折处损伤情况,是否发生骨折移位等情况,如果发生骨折移位等情况,则应该要通过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法复位,避免出现畸形愈合。
固定治疗:如果患者就医之后并未发生骨折移位等情况,则应该要通过手法复位等情况予以保守治疗,比较常见的保守治疗措施为打石膏,能促进骨折面愈合。
在固定时间内患者应该要及时复诊,了解固定治疗的治疗措施,尤其是石膏出现松动等情况时更应该及时进行复诊,及时对石膏进行处理;固定治疗时间通常为6~8周左右,如果患者骨折比较严重,则需要接受10~12周治疗[1]。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骨折移位比较明显,采用手法复位、固定治疗已经不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则应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在多种手术治疗当中,微创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通过螺丝固定能促进患者的骨头愈合,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也相对较小。
清创处理:如果患者在足部跖骨骨折同时还出现开放性骨折情况,则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彻底清创治疗,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将患者破损的血管、肌腱与神经进行有效修复,而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骨折复位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药物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镇痛药物,由于患者发生跖骨骨折之后会有剧烈疼痛感,通过镇痛药物的应用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在镇痛药物的应用过程中应该要遵医嘱用药,如果患者合并有肝肾、心脏等方面的疾病,则应该要谨慎用药,避免因药物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足的骨折与损伤

足的损伤与骨折前足第五跖骨骨折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第一区)是第五跖骨最近端基底部的骨折。
采用保守治疗,穿石膏短靴。
腓骨短肌腱和跖腱膜外份附着于第五跖骨基底部。
Jones骨折(第二区)是干骺端与骨干连接处的骨折。
Jones骨折比撕脱性骨折的预后差,这是由于干骺端与骨干连接处的血供减少。
治疗方法有多种,可能需要手术。
跖骨干(第三区)是应力性骨折的常见部位。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Freiberg病Freiberg病是第二跖骨头的缺血性坏死。
它是由于反复外力作用或鞋子不合脚引起(例如高跟鞋),通常发生在年轻女性。
跖骨应力性骨折跖骨应力性骨折的最早影像学表现是非常不明显的线样骨皮质透亮影。
通常情况下,应力性骨折在平片上表现并不明显,直至骨膜炎或骨痂开始形成。
籽骨骨折趾籽骨骨折通常是由第一跖趾关节极度过伸或背侧脱位(可能是短暂的脱位)所引起。
拇短屈肌附着于籽骨:内侧头附着于胫侧(内侧)籽骨外侧头附着于腓侧(外侧)籽骨。
二分籽骨属于正常变异,可类似于籽骨骨折。
鉴别点是2分籽骨呈圆形,且边缘有完整的骨皮质。
此外,二分籽骨的总体积比其他籽骨要大。
草皮趾这一术语是用来描述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的各种损伤,包括籽骨骨折。
Lisfranc(跗跖关节)骨折-脱位跗跖关节又称Lisfranc关节,是以一位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外科医生的名字命名的,他在这一关节实施了截断术。
跗跖关节的稳定性取决于多条韧带,其中Lisfranc韧带最为重要。
Lisfranc韧带是骨间韧带复合体,它将内侧楔状骨附着于第二跖骨基底部。
Lisfranc骨折-脱位是跗跖关节的骨折与脱位。
治疗Lisfranc 损伤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误诊或未得到治疗,跗跖关节损伤会造成严重的骨关节炎和足纵弓扁平。
轻度的跗跖关节错位可能提示严重的韧带损伤。
负重位平片检查最为敏感。
阅片时必须要仔细评估跗跖关节是否对齐,以下是正常示例。
Lisfranc损伤根据第一跖骨脱位方向分为同侧移位和分离移位。
足部骨折

足部骨折一、查房医嘱概述足部骨折会影响人体的活动、精神状态甚至整个健康状况。
所以对足部的骨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构成足部的骨骼比较多,不同位置的骨折往往各具特点。
通常足部骨折分为:跟骨骨折、距骨骨折、中足骨折和前足骨折。
足部的结构比较复杂,它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并且要适应复杂的路面条件。
所以足部的骨折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
入院评估一、病史询问要点1.明确的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皮肤擦伤或皮下淤血、活动障碍。
二、体格检查要点1.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或畸形。
2.触骨折部有压痛。
三、分析门、急诊资料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再辅以X线检查,诊断足部的骨折不难。
四、继续检查项目X线平片:往往需要正位、侧位和踝穴位X线片。
对于跟骨和距骨骨折还需要特殊体位的X线片。
例如跟骨要加拍轴位片。
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跟骨及距骨及中足解剖结构复杂的骨折意义重大。
五、门诊医嘱示范除了没有移位的距骨颈骨折,绝大多数的距骨体和距骨颈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不需手术治疗的包括:①无移位的关节外骨折;②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③有严重周围血管疾病的;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
骰骨和楔骨较少骨折,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大多数的跖骨基底骨折都可以保守治疗,前提是它们没有合并Lisfranc关节的脱位。
大多数2 ~5跖骨干、颈的骨折和趾骨的骨折不需要手术治疗。
1.石膏外固定4~6周2.观察患足的血运3.定期复查X线片(每周一次)4.石膏拆除后要积极锻炼踝关节和足部关节的功能病情分析诊断依据1.足部外伤史2.症状局部疼痛、肿胀瘀斑(会阴部瘀斑)。
3.体征局部压痛或畸形。
4.辅助检查 x线平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
治疗计划一、治疗原则有移位的距骨颈、距骨体的骨折和开放的距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若有脱位尽早复位。
跟骨骨折:①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②有移位的跟骨结节骨折;③跟骨骨折伴脱位;④开放骨折。
中足骨折:目前大多数医生认为基本上所有的舟骨骨折都需要切开复位。
跖骨骨折功能锻炼方法

跖骨骨折功能锻炼方法
跖骨骨折是足部骨折的一种,需要得到足够的休息和康复。
但是在康复期间,一些功能锻炼方法可以帮助加速康复过程和恢复足部功能。
1. 足部抬高: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把受伤的足部抬高。
可以使用枕头或抱枕垫在床或椅子上支撑脚部,使其保持抬高位置。
保持抬高15-20分钟,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改善血液循环。
2. 指脚活动:坐在椅子上,用手托住受伤的足部,然后尽量扭动和活动脚趾,包括伸展和屈曲。
这可以帮助恢复足指关节的灵活性。
3. 静态踝体操:坐在椅子上,将受伤的脚趾尽量向上抬高。
然后,把绷带或手帕绕在脚趾上,轻轻往下施加压力,伸展踝关节。
保持这个动作15-20秒钟,然后放松。
重复这个动作10-15次。
4. 直腿拉伸:躺在床上,受伤的腿伸直。
用毛巾或绷带把脚趾勾住,然后缓慢地向自己拉。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伸展腿部肌肉和腱鞘。
5. 温水泡脚:用温水盆泡脚,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疼痛和痉挛。
温水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请注意,在进行这些锻炼方法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以确保正确
使用和避免任何进一步的伤害。
足部骨折的正确处理

足部骨折的正确处理足部骨折的发生几率比较高,直接对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足部骨折一般发生在足部跟骨、距骨、跖骨、趾骨的骨折。
多是由于局部暴力因素导致的,也甚至是长期不负重导致的,足部的病理性改变也是重点,针对存在的异常反应,需要了解肿胀的注意事项,明确压痛的类型,只有合理进行处理,才能减少畸形现象。
一、足部骨折概述足部的骨折发生几率比较高,可能衍生很多其他不良影响,在实际护理指导中,针对骨折的实际类型和变量因素等,需要合理进行处理。
足部骨折无年龄、性别和地域差异等,针对具体情况需要合理进行处理和治疗。
骨折现象的衍生因素比较多,在当前干预治疗中,可能存在碾压以及打压等现象,如果异常因素出现应力变化,则导致出现疲劳性骨折的现象。
在临床病症分析中,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畸形等可能存在活动受限的现象,局部不良反应大,出现红肿情况。
足部骨折的并发症比较多,在各项检查中,需要注意的是可以进行X线片、CT等联合应用。
此外后续诊断也是关键,依据的是足部具体情况,疼痛现象和功能性情况等,依据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实施治疗。
日常饮食也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饮食,确保营养的均衡性。
对于足部骨折案例而言,骨折复位治疗是关键,纠正足骨移位和畸形等现象,在操作中,有效的指导后可以恢复步态和运动功能。
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也很重要,骨折复位中,可以实施的是外固定方式或者手术内固定等方式进行纠正,维持骨折稳定后愈合。
二、足部骨折的处理措施(1)距骨骨折距骨骨折比较常见,一般是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的一种现象,骨折的多发部位在距骨颈,由于距骨颈比较细,在外力作用下,胫骨下端比较锐利,冲击在距骨颈部。
距骨颈比较细,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出现过度背伸的现象。
颈部下端比较锐利,如果从高处落下,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移位的现象。
后段向后移位。
在外力的强大作用下,两骨块分离比较严重,产生距下关节脱位的现象。
针对患者而言,切开复位治疗方式很重要,进行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选择踝内侧切口,确定实际长度。
足骨折的健康教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足骨折的健康教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足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因为各种意外事件导致。
它是指足部骨骼中的骨折现象,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程度。
足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的后遗症。
本文旨在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向公众传达足骨折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普及,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足骨折风险的认识,从而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括性地介绍足骨折的背景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足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结论部分将阐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针对足骨折的健康教育策略。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发布,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足骨折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其发生的风险并控制好治疗过程,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保障。
同时,也希望可以引起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共同为预防和治疗足骨折而努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方式来组织和展示信息:1.2 文章结构为了系统地介绍足骨折的健康教育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1.2.1 足骨折的概述在本部分,我们将简单介绍足骨折的定义、统计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重点强调足骨折对个体健康和社会负担的影响。
1.2.2 足骨折的分类足骨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跖骨骨折、距骨骨折等。
我们将详细介绍每种类型的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不同类型的足骨折。
1.2.3 足骨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足骨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外伤、骨质疏松等。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足骨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帮助读者了解和预防足骨折的风险因素。
1.2.4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健康教育在足骨折预防和康复中的重要性。
通过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预防足骨折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降低发病率。
足多处骨折查房

分类: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程度,足多 处骨折可以分为踝关节骨折、距骨骨 折、跟骨骨折、跖骨骨折等。
0 4
距骨骨折:距骨骨折是指距骨,即足 部与踝关节相连的骨骼发生骨折的情 况。
0 5
跟骨骨折:跟骨骨折是指跟骨,即足 部与距骨相连的骨骼发生骨折的情况。
0 3
踝关节骨折: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 周围的骨骼,如胫骨、腓骨和距骨发 生骨折的情况。
感染
风险因素:开放性 骨折、手术伤口、 长期卧床等
护理措施:保持伤 口清洁、定期换药、 监测体温等
预防措施:加强手 卫生、避免交叉感 染、合理使用抗生 素等
感染症状:红肿热 痛、脓性分泌物、 发热等
处理方法:及时报 告医生、调整治疗 方案、加强抗感染 骨折后遗症
药物治疗:在医 生指导下使用抗 炎药、止痛药等 药物,缓解肿胀 和淤血。
感染预防和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 免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保 持伤口干燥
观察伤口情况,及 时发现感染迹象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扩散
加强个人卫生,避 免交叉感染
定期进行感染监测, 确保治疗效果
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预防
01
定期进行关节活动,保持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骨折不 愈合、畸形愈合、 感染等
足多处骨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01
02
03
04
诊断:根据病 史、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 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与 其他足部损伤、 骨关节炎、肿 瘤等疾病相鉴 别
影像学检查: X线片、CT、 MRI等,了解 骨折类型、程 度、位置等信 息
治疗方案:根 据骨折类型、 程度、位置等 因素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02 病例汇报
患者基本信息和主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