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纹详解
衣纹的画法

衣纹的画法
衣服的折皱变化规律,对于画好人物速写是很重要的。
衣服与人体的关系,一般说来贴体的部分为实处,远离身体的部分为虚处。
实处可体现出人物的形体。
衣服分为折叠型和牵引型两种。
折叠型衣纹一般出现在关节弯曲的内侧,而牵引型的衣纹是由于运动使两个结构点之间的衣服产生牵拉所引起的。
学会用直线概括形体
在确定了对象的长宽比之后,就要画出对象的基本形。
概括基本形的一般画法是以较长的直线画出大的转折关系,使描绘对象呈出现几何形组合形状,它能反映对象基本的形态构造关系。
在进行基本形概括时,要注意直线与直线的相互长度比例关系,以及各直线的倾斜角度与对象的吻合程度。
本文出自《图艺动漫》。
速写干货,容易上手的衣纹技巧,掌握这些分分钟甩开同学几条街!

速写干货,容易上手的衣纹技巧,掌握这些分分钟甩开同学几
条街!
速写衣纹的是速写动态的体现,还能使画面更加丰富,今天给大家讲一下衣纹有哪几种,以及用衣纹表现人体结构。
一、衣纹有哪几种
1、挤压式衣纹是衣纹线中的短线,主要表现人体弯曲处的衣纹,一般出现在人体关节与腰的位置。
2、牵引式衣纹主要交代人体动态拉扯或旋转关系,同时也能暗示局部体积关系。
3、螺旋式衣纹主要出现在人体中呈圆柱体的部位上,用来表达人体的体积。
是衣纹中最密集的衣纹,一般呈弧线状。
二、用衣纹表示人体结构。
衣纹的变化规律

、衣纹的变化规律
人物速写、素描要表现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是穿着衣服的,要刻画人物形象,也就必然要表现衣服及衣纹的形象。
无论什么样式的衣服,穿到身上均产生衣纹,并随着人体动态的变化有所变化。
认识、理解和掌握衣纹变化的基本规律对表现人物形象是很重要的。
衣纹变化的基本规律有如下几点:
①、身体支撑衣服使衣服凸起的部位,衣服较平展,衣纹较少或没有衣纹。
如人的肩头部位、背部肩胛凸起处、妇女乳房凸起处的胸部等,衣服松弛而不被身体支撑的部位衣纹往往较多。
衣纹的走向往往以衣服受人体支撑的凸起点为中心,呈放射线状态。
②、处于人体关节部位、尤其是经常向内屈的部位,衣纹较多,一般部位衣纹较少。
③、人体在运动中,处于前进方向轮廓面的衣服较平展,衣纹较少;相反轮廓面的衣服较松弛,衣纹较多。
④、人体处于某种动态之中,处于上方轮廓面的衣服较平展,衣纹较少,处于下方轮廓面的衣服较松弛,衣纹较多。
⑤、在刮风时,迎风面的衣服紧贴身体,衣纹较少;背风面的衣服被风刮起,衣纹较多。
此外,衣服本身的薄厚、料子质地的不同,也影响衣纹的多少和形状。
一般说,布服比料子(绸缎毛料等)衣纹多而琐碎,薄料子。
雕塑衣纹小结

雕塑衣纹小结雕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而备受赞赏。
雕塑衣纹是雕塑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形式,它在雕塑作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对雕塑衣纹进行小结。
首先,雕塑衣纹是雕塑作品中的一种装饰形式。
在古代雕塑中,人们常常通过雕刻不同的衣纹来装饰雕塑作品,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衣纹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的变化。
衣纹的设计和创作需要雕塑师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意识,他们通过精湛的雕塑技巧和巧妙的构图手法,将衣纹和雕塑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其次,雕塑衣纹可以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衣纹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形式,它承载着人们对经典和传统文化的追忆和传承。
在中国古代雕塑中,常常可以看到被称为“仕女纹饰”的衣纹,它们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传统图案和纹样,展现出了古代女性的高雅和美丽。
而在西方雕塑中,衣纹的设计则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雕塑衣纹进行比较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演变。
最后,雕塑衣纹也可以表达出雕塑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雕塑作品是艺术家用雕塑材料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艺术品,它们通过形态和纹理的变化来表达一定的主题和内涵。
衣纹作为一种装饰元素,在雕塑作品中起到了衬托和强调的作用,它可以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美观度,同时也可以丰富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在雕塑中常常可以看到被称为“莲花纹”的衣纹,它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情感,使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
综上所述,雕塑衣纹是雕塑作品中一种重要的装饰形式,它在雕塑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雕塑衣纹进行比较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演变。
衣纹作为一种装饰元素,也可以表达出雕塑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总之,雕塑衣纹是雕塑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丰富了雕塑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掌握衣纹与人体动态

找一找
请根据所学说出右图中各 箭头所指裤纹的虚实及表 示的人体结构部位.
实线: 1,4,5
大腿上侧,膝关节外侧,小腿内侧下部
虚线: 2,3,6
大腿下侧,膝关节内侧,小腿前侧下部
练一练 请根据下图,进行衣纹虚与虚线的概念十分重要! 衣纹的实线实人体结构的反映,人体结构决定衣纹实线的位置及状态。 人体的结构是通过衣纹实线反映出来。 衣纹的虚线是人体结构完整性的补充和与实线的对照。突出人体结构。
作业
1、课后要完成课内作业。体会衣纹虚实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特别是要巩固今天所学裤纹虚实与腿部结构的关系。 2、利用不同的线条(粗细,曲直等)探索衣纹虚实的不同表现形式。
掌握衣纹与人体动态
学一学 衣纹的虚实与动态
人体结构决定衣纹的虚实 衣纹的虚与实往往反映出人体动态特征。
紧贴——实 悬空——虚 例:坐姿
实:大腿上侧,膝关节外侧,小腿内侧下部
虚:大腿下侧,膝关节内侧,小腿前侧下部
例:坐姿
实:大腿上侧, 膝关节外侧, 小腿内侧下部
虚:大腿下侧, 膝关节内侧, 小腿前侧下部
高考速写衣纹课件ppt

04
衣纹的临摹与创作
临摹经典作品
临摹大师作品
选择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 衣纹作品进行临摹,学习大师们 对衣纹的处理手法和表现技巧。
分析衣纹结构
在临摹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分 析衣纹的纹理、走向和结构,理 解衣纹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创作自己的衣纹风格
借鉴与融合
在临摹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大师们的 表现手法,结合自己的审美和风格, 逐渐形成自己的衣纹风格。
05
衣纹的审美标准
符合人物性格与身份
衣纹的形状、走势和疏密关系应与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 、性格等特征相符合,以体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例如,男性衣纹多呈现直线条,刚毅有力;女性衣纹则多曲 线,柔和流畅。
与画面整体风格协调
衣纹的线条风格、色彩搭配等应与画面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感和统一感。
高考速写衣纹课件
• 衣纹的基本概念 • 衣纹的绘画技巧 • 衣纹的表现手法 • 衣纹的临成原理
01
衣纹的形成是由于人体结构、肌 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以及衣物 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
02
衣纹的走向和形态受到人体结构 、动态和姿势的影响,同时也反 映了衣物的质地和折叠程度。
例如,在写实风格的画面中,衣纹应注重真实感的表现; 在装饰性风格的画面中,衣纹则应注重图案和纹理的表现 。
具有艺术感染力与审美价值
衣纹的表现应具有艺术感染力,能够 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同时具 有审美价值,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通过巧妙的线条变化和色彩搭 配,使衣纹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和 审美价值。
抽象风格
总结词
舍弃具象,强调形式与色彩
详细描述
抽象风格在衣纹表现上舍弃具象的形式,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是通过简化、变形、夸张等手法强调形式感和色 彩。这种风格注重画面的构成和色彩的搭配,不拘泥于客观形象的再现。
二、衣纹的表现

1 衣纹的概念: 是指着装人体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衣服表面的衣褶变化,这 些变化直接反映着人体各个部位的形态及其运动幅度的大 小。 · 衣纹的产生:(1)关节活动造成;(2)人体运动造成 · 面料质感与衣纹的关系:(1)棉麻织物衣纹挺而密集 (2)丝织物衣纹长而流畅… 2 衣褶的概念: 衣褶是人为创造而成的,衣褶的产生是与服装制作工 艺的处理有着直接的关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褶:用其他手段抽系、折叠而形成一些灵活多变 的衣褶 · 死褶: 运用服装工艺手段而制成固定而整齐规则的 衣褶
联考中超高分速写衣纹万能画法

速写衣纹的万能画法——联考同学关注静态褶皱当衣物堆在地板上时会形成静态褶皱,堆叠起伏和拉伸折叠的褶皱毫无规律的零星分布。
如果没有力进行拉扯或挤压,布料只受到重力作用,就会形成静态褶皱。
悬垂褶皱悬垂褶皱是一系列悬挂于两点的管状褶皱,在中间由于重力作用自然垂落形成弧形的样式。
悬垂褶皱的基本形态由于衣服悬挂于两个固定点,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两个形状类似的管状褶皱互相拉伸,但是与此同时它们还受到重力的作用。
速写人物中,坐姿动态的两膝盖共同顶起的裙摆形成悬垂褶皱,两肩膀之间和肩膀伸出的手臂之间都是这样的褶皱。
管状褶皱当衣物单点悬挂,其余部分受到重力下拉垂落时产生管状褶皱。
当衣物从单点固定处形成张力时,会产生波浪式的管状褶皱,其实吊挂折痕中最简单的形态。
将管状褶皱想象成圆锥体,圆锥的定点就是吊挂衣服的那个固定点。
身体形态起到悬挂点的作用,膝盖具有单点悬挂的作用,衣物形成管状褶皱。
也可以将腰部看作固定点,整条裙子上都产生了管状褶皱。
联结褶皱当衣物弯曲折叠时会产生联结褶皱,同时在转折处形成小的凹陷。
压力使布料在某一部分相互挤压,起褶凸出,折痕向周围延伸展开。
在转折部位往往会产生联结褶皱,例如膝盖后、手肘前、腋下等。
螺旋褶皱由一系列的折痕组成的,这些折痕环绕包裹住衣物下面的人物形体。
螺旋褶皱的方向与压力的方向垂直。
例如,如果将袖管上推,前臂的布料就会过多,形成环绕手臂的褶皱。
在绘画褶皱时,必须表现布料的体积感。
许多绘画者在表现衣物的折痕时往往会犯无心之失,用线条而不是用体块来表现螺旋折痕。
综上就是对联考速写教学衣纹的知识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专注教育、忠于教育,更多相关咨询,欢迎大家点击查阅后现代画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写》教学(四):结构衣纹的细致表现构成在给一个形体穿上合适的衣服之前,必须首先画出轮廓、草图或者改进稿。
服装是靠肩部、腰带和臀部撑起来的,它们的悬挂原理也总是一样的。
服装一般都是宽松的,以使得身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行动自如,允许四肢在各个可能的方向上自由移动。
服装的皱褶是通过人体的运动或者服饰上的线条形成的。
在皱褶需要向上画而不是让它下垂的情况下,支撑的表面就由一个外部支撑变成了源于内部形体的伸展(图84、85)。
图(84)图(86)画一个着装形体必须首先设计好比例关系,并且每一部分都与整体有关。
不能用没有意义的、对身体的真实形状没有价值的线条和皱褶涂抹,身体的真实形状不能被微小的细节所破坏。
一切细节的安排都应该以总的构图为前提。
在构成中,必须有韵律、美感。
虽然对美这个词还没有人做出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着装形体本身必须是完整的(图87)。
图(88)画皱褶的时候,需要观察那些经常呈现的形状。
以此作为一个背景,人们可以加入那些对描述至关重要的东西,而非仅仅是一系列的静物习作,画一些不值得画的东西。
在研究这些不同皱褶的特性的时候,应该试一试衣料的质地,以研究相对关系,例如,重量和张力的不同;沉重的衣料与轻薄或者柔软的衣料相比较。
尽力记住反复出现的皱褶,然后你就会发现在所有衣料中,不管它的重量和质地如何,都有共同的规律性(图89)。
图(89)描绘一只袖子或着衣的胳臂,必须考虑到衣服下面的手臂。
胳臂和前臂的块面是以各种不同的角度重叠的楔形和楔块运动相连接的。
肩部逐渐向下倾斜并且向外展,它宽大的一侧向外,上臂在侧面变平。
前臂的组块重叠在胳臂顶端的外侧,呈现一个楔形,在胳臂的三分之一的地方高起来,并且沿向手腕的方向渐细。
不管胳臂是直的还是弯的,这个楔形下面的形体必须记在脑子里。
皱褶环绕在上面,褶痕在圆形线条、曲折线条或者封闭线条之间变换,但是它们很少互相平行。
当拇指由身体向外转的时候,前臂上半部的块面是椭圆形;当拇指侧处于相反方向的时候,它会变得更圆。
前臂在接近手腕的地方渐渐变得扁平,其宽度大约是厚度的两倍。
因为衣料本身没有固定形状,这些圆形和楔形的形状必通过覆盖在手臂上的衣料被显示或者感觉出来。
在某些情况下,在肘部的皱褶可以被看成一件静物,并且被作为静物来描绘,如果对位于其下的形体转换理解了,附着和支撑点以及由它们辐射出的线条就能更好地被表现出来(图90、91)。
图(90)图(92)图(93)(图93)正如你可能会研究胳臂和前臂,或者大腿和小腿的表面,以及它们在肘部或者膝部关节的联系,这些皱褶经由或者进入另一部分的时候,必须同时出现,连在一起。
为此,必须对每一个皱褶给出名字以表明其功能:兜布型折线型、管型或者带型、半搭扣型、螺旋线型、垂落或者飞舞型、呆滞型、皱褶的种类。
衣料本没有形状,把它铺在地板上,它就依着地板的形状;扔在椅子上,它们就呈现出椅子轮廓的形状;挂在衣架或衣钩上,衣料就从其支撑点上垂落下来。
衣褶可能会呈现环状,下垂着或者向上扯着。
明白这一点是对皱褶的理解的第一步。
没有雷同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每一个皱褶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
说明皱褶中的广泛区别,以“胜利”塑像为例。
首先,从其肩部的支撑点垂落的兜布型皱褶是皱褶中最容易理解的。
其次,在逐渐回收的臂部有一个螺旋型的皱褶;与这个螺旋相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皱褶,那是横向的、不规则的折线。
在这下面出现了另外一个不同类型的皱褶,称为管型或带型皱褶。
在这之下是另一种称为半搭扣型的皱褶。
这种皱褶与那种被扔在地板上的皱褶常常具有相同的形状,可称为呆滞型。
也是因为运动或者因为风而产生的皱褶,被称为垂落型皱褶或者飞舞型皱褶(图94、95)。
图(94)图(95)(图96)这几张图,代表了皱褶的不同特征,在对着装人体的描述中,每一个都起着自身的作用。
图(96)人们可以总结出一套可以遵循的规律,虽然其中每一条规律都是可以被改变或取消的,但人们仍然需要知道这些规律,以便能够尽量多地运用或者有意识地去打破这些规律。
1、兜布型皱褶(图97)每一个皱褶都必须有其支点。
它或牵拉或被牵拉着,它或贴着或折叠着,它或围绕着或悬挂着,不论是在哪种情况中,它都必须被支撑着。
图(97)双手拿一块简单的衣料,抓住上边的两个角,让中间的部分垂下来,皱褶就会显示出是如何悬挂以及如何从两边向中间相搭的。
同时试一试轻的和重的衣料,直到你记住了辐身线条间的关系。
从皱褶或者褶痕的支撑点一直到两个下垂皱褶的交汇处,仔细研究它们是如何交汇的。
伸直手臂,拿住两个角,使得两端更接近。
在你已经有了皱褶的形状之后,把衣料用图钉钉在板子或者墙上,或者放在人体模型上。
2、折线型皱褶管型的皱褶可能会弯曲,这时,外面的部分显得僵硬,下面则变得松垂。
内侧的衣褶形成的皱褶图纹或多或少是明确的,必须理解并记住这些图纹形状。
当弯曲的时候,这一皱褶的形状则完全改变,可能形成一种称之为折线型的皱褶(图98、99)。
图(98)图(99)拉动有快速的和抽动的。
为示范这一点,拿六张相叠的报纸,把它们卷成圆柱,在中部变曲纸卷,从折变的两边拿住纸卷并且快速地扭转,记下形成的样式。
你可以推测出为什么这些折弯和扭转如此始终如一地重复着自己。
在一块硬布上试一试,你就会发现一个熟悉的相似性。
这种重复应该贮存在大脑中,使你积累的知识与你在模特上所看到的相符合。
随时记住每一个皱褶所独具的特征。
记住,关于皱褶你会有一个倾向,也就是说,某些皱褶对你更有吸引力,使得你的画有别于其他的画。
记住,你清楚省略的东西能为你的画面带来力量和简洁性。
通过画大量的画来描述互相交汇搭扣的折线型皱褶。
从直的或者弯曲的线条开始,试着将线端用另外的线条连接起来,这些线条正是把两种相对的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因素,而不是模仿别人的画(图100、101)。
图(100)图(101)3、管型(带型)皱褶如果一块布被提起并捏住一角,然后从另外一角牵拉,就会从它的固定点辐射出管状的皱褶来。
不管衣料是毛料的、棉布的或者是丝绸的,不管它是厚的、薄的、旧的或者新的,总是有一样的辐射线条和一样的管型(带型)形状。
这是明显的事实,必须作为规律去认识;由于它频繁地出现,可以认为是需要你去寻找,需要你去发现的规律。
这些辐射带或者顶点,从支撑点垂下来的时候,是布帘的最简单的形态,也是首先需要掌握的。
一个简单的带型皱褶会垂下来后分成两三个其它的带子,随着这些带子互相岔开,最开始的带子之间会留出两个或者更多的带子的空间,然后会再分,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带状皱褶,直到其变平为止(图102、103)。
图(102)图(103)4、半搭扣型皱褶每当一块管状的或者扁平的衣料突然改变方向,就会产生半搭扣型的皱褶。
如果折转等于或者接近直角,搭扣就会更加明显,有棱有角;当它以掠过的曲线下落的时候,搭扣会更加圆滑并且更易于使得其中一个融入另一个。
皱褶必须被画得能够毫无困难地表现它自己,因此,必须是直接的和简单的。
每一个皱褶看上去必须在性质上尽可能地独立,就像字母表中的字符一样,而且能够像字符那样可以拿到一起组成一个单词。
就像每一个字符似乎是融化在那个单词中,而单词又融化在了句子中一样,皱褶也是这个道理,每一个都有其独特性质,而当把它们凑到一起的时候,管型、折线型、螺旋型、半搭扣型、兜布型、悬挂和下垂型的皱褶必须能够将一种融入另一种之中,形成着装的和谐画面,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功能,每一种都是被形体支撑着。
半搭扣型皱褶在处于坐姿的形体上是较常见的,因为更多的角致使平面在方向上具有更大的变化(图104—106)。
图(104)图(105)图(106)5、螺旋型皱褶不管皱褶看上去是多么地复杂,它都可以归纳成几种基本的规律,这几种规律应该被加以整理并且尽可能地分别记在心里。
画家能够随时在没有笔记或者模特的情况下,画面这七种独特的皱型中的任何一个。
想一想皱褶所起的作用,当碰到着装模特的时候,你就不会在描述这些随时变化的皱褶时感到迷茫了。
曲线和斜线的安排要适合身体的圆形,因为衣料缠绕在形体上。
当皱褶离开其支撑点时会以同样的褶痕变宽。
可以有把握地说,因为它们从支撑点辐射出来,它们很少相互平行。
在很大程度上,应在安排这些辐射的皱褶的时候考虑装饰性(也就是知道应该省略什么)。
当袖子进入肩部时,画面需要既有弯曲的也有直的线条。
在肘部弯曲的地方,衣料向外、向上辐射,环绕住前臂外侧的楔形。
皱褶的数量取决于织物的材质或重量,以及服装穿过的次数。
皱褶不能看上去似乎是平行的,也不能在方向或体积上出现重复。
你的画应该展示出一种构成完美的感觉(图107、108)。
图(107)图(108)6、垂落型皱褶这种特殊类型的皱褶脱离支撑点后,变得自由自在,沿着衣料有韵律地扭转向下,直到其边缘。
当这些皱褶直直地挂着,为形体增加了一份高贵。
但是,当轮廓蜷曲,例如在运动中,其下边缘悬在空中,内边缘或者外边缘常常扭曲、转动或者具有螺旋形态。
相对任何其它皱褶的性质来说,垂落型皱褶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皱褶,没有一种其它类皱褶会侵犯到这一领域。
它主要用于跑步、跳舞和完成其他装饰性的运动形体中。
当形体处于运动中,它的轮廓在交织的曲线中摇摆,在静止的时候摆动得高贵优雅。
不管是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所有的皱褶远离固定点的时候,都遵从重力的规律。
只是这些规律的细节有些变化,当它们在横向或者弯曲的方向被剪裁得笔直的时候,大部分决定于所使用的织物,产生细节上的不同表现(图109)。
图(109)7、垂落和飞舞型皱褶皱褶必须按照形体的线条安排,并受其控制。
那些与支撑点有一段距离的皱褶,当它们离开形体的时候,会不规则地摇动或者飘动,按照与服饰相接的方式,可以被看成是凹或凸。
上面的部分可能会有相同的宽度或者体积,但是,如果仅有较少的空间,会在上面形成一个类似管子的外观。
当它向下的时候,它会变得越来越宽并且在下边缘变得更加自由。
这些下垂的皱褶必须具有从支撑点(例如肩部、袖子或者腰带)落下来的外观,在画垂落或者飞舞皱褶的时候,必须感觉得到并强迫它下落。
没有一架照相机能够提供这些特征,它们是个性的、独特的。
在研究局部细节的时候,一张照片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它很少能够在对两个或更多的形体安排时派上用场。
一架照相机可能会像人的眼睛那么精确,但它不能描绘那些使线条和布局产生美感和表现力的诸多因素,而这诸多因素正是一部分作品所需要的。
一张照片不能消除那些皱褶的琐碎细节而令人信服。
这里讲述不同性质的皱褶,绝对不能被看成是一件新鲜事。
从形体上落下的衣料,肯定给人以下落或者飞舞的印象,重点是将这个印象传递给别人,也就是说,这块衣料正在做着某件事情,是你对这些简单规律的理解,使得着装的画面有令人信服的可能。
为了获得运动中的皱褶概念,把一段薄或厚的织物做向后、向前或者有韵律的摇动。
之后,用一只手拿一张卫生纸,另一只手扭转或者旋转它,直到它表现出有此些类似于你所希望的皱褶,然后用图钉把卫生纸固定在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