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数学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分,选错、不选或多选均得零分.)A B C D 如图,O A B 为直角三角形,O A =,A B =,则点A 的坐标为()A()B ()C ()D ()如图,矩形A B C D 的对角线A C =,B O C Ð=°,则A B 的长为()A B C D 一次函数()y kx k =-¹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它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如图,直线y x =和y k x b =+相交于点()P ,则不等式x k x b £+的解集为()A.x ³B.x £C.x ³D.x £一组数据:n a a a ×××的平均数为P ,众数为Z ,中位数为W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P 一定出现在n a a a ×××中B Z 一定出现在n a a a ×××中C W 一定出现在n a a a ×××中D P ,Z ,W 都不会出现在n a a a ×××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将函数y x =的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如图,点P 是正方形A B C D 内位于对角线A C 下方的一点,已知:P C A P B C Ð=Ð,则B P C Ð的度数为______.南吕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名源于“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市内的滕王阁、八一起义纪念馆、海昏候遗址、绳金塔、八大山人纪念馆等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某班同学分小组到以上五个地方进行研学,人数分别为:,,,,(单位: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一组数据,,,x 的众数只有一个,则x 的值不能为______.如图,在A B C 中,已知:A C B Ð=°,c m A B =,c m A C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 C 以c m s 的速度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连接P A ,当A B P △为等腰三角形时,t 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计算:+-()求x =.如图,点C为线段A B上一点且不与A,B两点重合,分别以A C,B C为边向A B的同侧做锐角为°的菱形.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作出线段D F的中点M;()在图中,连接D F,若A C B C()在图中,连接D F,若A C B C¹,作出线段D F的中点N.《九章算术》是古代东方数学代表作,书中记载:今有开门去阃(读kǔn,门槛的意思)一尺,不合二寸,问门广几何?题目大意是:如图、(图为图的平面示意图),推开双门,双门间隙C D的距离为寸,点C和点D距离门槛A B都为尺(尺寸),则A B 的长是多少?某种子站销售一种玉米种子,单价为元千克,为惠民促销,推出以下销售方案: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种子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x³时,求y与x之间的的函数关系式:()徐大爷付款元能购买这种玉米种子多少千克?已知:①,,,,的平均数是,方差是;②,,,,的平均数是,方差是;③,,,,的平均数是,方差是;④,,,,的平均数是,方差是;请按要求填空:()n,n+,n+,n+,n+的平均数是,方差是;()n,n+,n+,n+,n+的平均数是,方差是;()n,n,n,n,n的平均数是,方差是.四、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职位总经理财务总监部门经理技术人员前台保安保洁人数月收入元()这家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是元,中位数是和众数是;()在()中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哪些统计量能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收入水平?说明理由;()为了避免技术人员流失,该公司决定给他们每人每月加薪x元至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求x的值.已知:一次函数()()y m x m m =+-¹与x 轴、y 轴交于A点,B 点()当m =时,求O A B 的面积;()请选择你喜欢的两个不同的()m m ¹的值,求得到的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m 为何值时,O A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若D E 是A B C 的中位线,则A B C A D E S S =△△,解答下列问题:()如图,点P 是B C 边上一点,连接P D 、P E ①若P D E S =△,则A B CS=;②若P D B S =△,P C E S =△,连接A P ,则A P DS =,A P E S =△,A B CS=.()如图,点P 是A B C 外一点,连接P D 、P E ,已知:P D BS=,P C E S =△,P D E S =△,求A B CS的值;()如图,点P 是正六边形F G H I J K 内一点,连接P G 、P F 、P K ,已知:P G F S =△,P K J S =△,P F K S =△,求F G H I J K S 六边形的值.五、综合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已知直线y x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点,B 点,点()n n Q x y 为这条直线上的点,Q P x ^轴于点P ,Q R y ^轴于点R .()①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nn x --ny --n nx y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 y =,B .x yS S =,C .x y S +=.()当点Q 在第一象限时,解答下列问题:①求证:矩形O P Q R 的周长是一个定值,并求这个定值;②设矩形O P Q R 的面积为S ,求证:S £.()当点Q 在第四象限时,直接写出Q P ,Q R 满足的等式关系.参考答案B C B A D By x﹣°或或()解:()原式(=+-=(=,∴x-=,∴x=解:()如图点M为D F的中点()如图点N为D F的中点解:取A B的中点O,过D作D E⊥A B于E,如图所示:由题意得:O A O B A D B C,设O A O B A D B C r寸,则A B r(寸),D E寸,O E C D寸,∴A E(r-)寸,在R t△A D E中,A E D E A D,即(r-)r,解得:r,∴r(寸),∴A B寸.解:()当x³时,设y与x之间的的函数关系式为y k x b=+,将点(),()带入解析式得k b k b+=ìí+=î解得k b=ìí=î∴y x=+.()将y=时,带入y x=+中解得x=千克.答:徐大爷付款元能购买这种玉米种子千克.解:()∵数据n,n+,n+,n+,n+是在数据,,,,的基础上每个数据均加上(n E)所得,∴数据n,n+,n+,n+,n+的平均数+n E=n+,方差依然是,()∵数据n,n+,n+,n+,n+是在数据,,,,的基础上每个数据均加上(n E)所得,∴n,n+,n+,n+,n+的平均数是+n E=n+,方差依然是,()数据n,n,n,n,n是将,,,,分别乘以n所得,∴数据n,n,n,n,n的平均数为n,方差为n,解:()∵一共有++++++=(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第、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个数据分别为、,∴中位数是+=(元),∵数据出现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为元,故答案为:元,元;()中位数和众数能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收入水平,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在这名员工中只有名员工的收入在元以上,有名员工的收入在元以下,因此用平均数不能反映所有员工的收入水平,中位数和众数为元能反映多数员工的收入水平.()由题意列方程:x x +=+,解得x =元∴技术人员需要加薪元.解:()当m =时,y x =-,当x =时,y =-,∴()B -,∴O B =当y =时,x =,∴A æöç÷èø,∴O A =,O A B S O A O B =×=△;()取m =,y x =+,取m =,y x=,∴y x y x =+ìí=î解得x y=ìí=î∴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为()()当x =时,y m =-,∴O B m =-;当y =时,m x m-=,∴m O A m -=,∵O A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 A O B =,即m m m--=;∵m -¹,∴m =±.解:()如图,连接B E ,∵D E 是△A B C 的中位线,∴D E ∥B C ,A E =E C ,A D =B D ,∴S △P D E =S △B D E =,∴S △A B E =,∴S △A B C =,②∵D E 是△A B C 的中位线,∴D E ∥B C ,A E =E C ,A D =B D ,∴S △P B D =S △A P D =,S △A P E =S △P E C =,∴S △A B C =;()如图,连接A P ,∵D E 是△A B C 的中位线,∴D E ∥B C ,A E =E C ,A D =B D ,S △A B C =S △A D E ,∴S △P B D =S △A P D =,S △A P E =S △P E C =,∴S △A D E =S △A P D S △A P E ﹣S △P D E =,∴S △A B C =S △A D E =;()如图,延长G F ,J K 交于点N ,连接G J ,连接P N ,∵六边形F G H I J K 是正六边形,∴F G =F K =K J ,∠G F K =∠J K F =°,S 六边形F G H I J K =S 四边形F G J K ,∴∠N F K =∠N K F =°,∴△N F K 是等边三角形,∴N F =N K =F K =F G =K J ,∴S △P G F =S △P F N =,S △P K J =S △P K N =,F K 是△N G J 的中位线,∴S △N F K =S △P F N S △P K N ﹣S △P F K =,∵F K 是△N G J 的中位线,∴S △N G J =S △N F K =;∴S 四边形F G J K =﹣=,∴S 六边形F G H I J K =.()①填表如下:n n x --n y --n nx y +②x y ==´--+++++++,故A 正确;[]x S =--+--+-+-+-+-+-+-+-=[]y S =--+--+-+-+-+-+-+-+-=∴x y S S =,故B 正确;∵x y +=∴x y S +=故C 正确;故答案为:A 、B 、C()①设()Q x x -+,∵点Q 在第一象限,∴O P x =,P Q x =-+,∴()O P Q R C O P P Q ==矩形+,∴矩形O P Q R 的周长是一个定值,周长为;②∵()()S x x x x x -=--+=+-=-³∴S £.()设点Q 的坐标为()xx -+,∵点Q 在第四象限,∴Q R x =,Q P x =-,∴Q R Q 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7套)第十六章达标检测卷(100分 90分钟)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 )222.( )3=2.…( )413…( )5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当78.a 9.当101112131415.x 16(A )17.若x<y<0………………………()(A)2x(B)2y(C)-2x(D)-2y18.若0<x<1………………………()(A)2x(B)-2x(C)-2x(D)2x19(a<0)得………………………………………………………………()(A(B(C(D20.当a<0,b<0时,-a+b可变形为………………………………………()(A)2(B)-2(C)2(D)2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1.;2223)÷)(a≠b).24五、求值:25.已知x26.当x=六、解答题:(共20分)+…).27.(8分)计算(+1)28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2|=2.【答案】×.2、2).【答案】×.3、=|x -1|,2=x -1(x ≥1).两式相等,必须x ≥1.但等式左边x 可取任何数.【答案】×.4、【提示】13【答案】√.5是最简二次根式.【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7、89、x -410、11、12、13、(7-14、【答案】40.0时,x+1=0,y-3=0.15、【提示】∵34,∴_______<8__________.[4,5].由于84与5之间,则其整数部分x=?小数部分y=?[x=4,y=4【答案】5.【点评】求二次根式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时,先要对无理数进行估算.在明确了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后,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就不难确定了.(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成立的条件,(A)、(C)不正确是因为只考虑了其中一个算术平方根的意义.17、【提示】∵x<y<0,∴x-y<0,x+y<0.∴|x-y|=y-x.18、19、20、21、【解】原式=2-2=5-3-2=6- 22、【提示】先分别分母有理化,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431.23、【提示】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分配律展开,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解】原式=(a abmnm ·221a b=21b 1mab+22n ma b =21b -1ab +221a b=2221a ab a b -+. 24、【提示】本题应先将两个括号内的分式分别通分,然后分解因式并约分.25、26、∴ x 2=1x.当x=1=-1【点评】本题如果将前两个“分式”分拆成两个“分式”=-1)x1x.六、解答题:(共22分)27、(8分)28、(14分)又∵∴ 原式=x y y x +-y x x y +=2x y 当x =14,y =12时, 原式=21412=2.【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二次根式的意义求出x 的值,进而求出y 的值.第十七章达标检测卷(120分 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B .14C .7D .7或252.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另一条直角边长的13,斜边长为10,则它的面积为( ) A.10 B.15 C.20 D.303. 如图,已知正方形B 的面积为144,正方形C 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A 的面积是( ) A.313 B.144 C.169 D.2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c b a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222c b a =+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 △ABC 中,90C ︒∠=,所以222c b a =+ D.在Rt △ABC 中,90B ︒∠=,所以222c b a =+5.如果将长为6 cm,宽为5 cm 的长方形纸片折叠一次,那么这条折痕的长不可能是( ) A.8 cm B.52cm C.5.5 cm D.1 cm6.在Rt △ABC 中,∠C=90°,AC=9,BC=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 )ABC第3题图A.365B.1225 C.94D.3347. 如图,在△ABC 中,∠C=90°,AC=2,点D 在BC 上, ∠ADC=2∠B ,AD=5,则BC 的长为( ) A.3-1 B.3+1 C.5-1 D.5+18. 如图,一圆柱高8 cm ,底面半径为π6cm ,一只蚂蚁从点爬到点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A.6B.8C.10D.129.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 ) A.6 B.14C.2D.810.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DC 落在对角线AC 上,折痕为CE,且D 点落在对角线上D'处.若AB=3,AD=4,则ED 的长为( )A. B.3 C.1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 在△中,cm ,cm ,⊥于点,则_______.12.在△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13.如果一梯子底端离建筑物9 m 远,那么15 m 长的梯子可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_m.14.三角形一边长为10,另两边长是方程x 2-14x+48=0的两实根,则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 15. 如图,从点A(0,2)发出的一束光,经x 轴反射,过点B(4,3),则这束光从点A 到点B 所经过路径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题,共70分)16. (6分)如图,台风过后,一希望小学的旗杆在某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米处,已知旗杆原长16米,你能求出旗杆在离底部多少米的位置断裂吗?17.(8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E=45°,∠A=60°,AC=10,试求CD的长.18.(8分)如图,小丽想知道自家门前小河的宽度,于是她按以下办法测出了如下数据:小丽在河岸边选取点A,在点A的对岸选取一个参照点C,测得∠CAD=30°;小丽沿河岸向前走30 m选取点B,并测得∠CBD=60°.请根据以上数据,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小丽计算小河的宽度.19.(10分)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cm,cm,求:(1)的长;(2)的长.20.(12分)如图,将竖直放置的长方形砖块ABCD推倒至长方形A'B'C'D'的位置,长方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a,b,AC的长为c.(1)你能用只含a,b的代数式表示S△ABC,S△C'A'D'和S直角梯形A'D'BA吗?能用只含c的代数式表示S△ACA'吗?(2)利用(1)的结论,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21.(12分)如图,要在木里县某林场东西方向的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MN,已知点C周围200 m范围内为原始森林保护区,在MN上的点A处测得C在A的北偏东45°方向上,从A向东走600 m到达B处,测得C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1)MN是否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为什么?(参考数据:≈1.732)(2)若修路工程顺利进行,要使修路工程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需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25%,则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2.(14分)如图,将长方形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4),点C的坐标为(m,0)(m>0),点D(m,1)在BC上,将长方形OABC沿AD折叠压平,使点B落在坐标平面内,设点B的对应点为点E.(1)当m=3时,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点E的坐标为_________;(2)随着m的变化,试探索:点E能否恰好落在x轴上?若能,请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1.C2.B3.A4.A5.A6.C7.C8.D9.D10.A二、11.37012.直角;24 分析:解方程得x 1=6,x 2=8.∵2212x x =36+64=100=102,∴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面积.13.43 cm 分析:过点A 作AE ⊥BC 于点E,A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易得△ABE ≌△ADF,所以AE=AF,进一步证明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且正方形AECF 与四边形ABCD 的面积相等,则AE=24=26(cm),所以AC=2AE=2×26=43(cm).14.略15. 分析:如图,设这一束光与x 轴交于点C,作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过B'作B'D ⊥y 轴于点D,连接B'C.易知A,C,B'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再由轴对称的性质知B'C=BC,则AC+CB=AC+CB'=AB'.由题意得AD=5,B'D=4,由勾股定理,得AB'=.所以AC+CB=.三、16.解:如图,过点A作AD⊥BC于点D.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所以AB2-BD2=AC2-CD2.设BD=x,则82-x2=62-(7-x)2,解得x=5.5,即BD=5.5.所以AD==≈5.8.所以S△ABC=·BC·AD≈×7×5.8=20.3≈20.17.解:如图,过B点作BM⊥FD于点M.在△ACB中,∵∠ACB=90°,∠A=60°,∴∠ABC=30°,∴AB=2AC=20,∴BC===10 .∵AB∥CF,∴∠BCM=∠ABC=30°,∴BM=BC=5,∴CM===15.在△EFD中,∵∠F=90°,∠E=45°,∴∠EDF=45°,∴MD=BM=5,∴CD=CM-MD=15-5.18.解:过点C作CE⊥AD于点E,由题意得AB=30m,∠CAD=30°,∠CBD=60°,故可得∠ACB=∠CAB=∠BCE=30°,即可得AB=BC=30 m,∴BE=15 m.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E===15(m).答:小丽自家门前小河的宽度为15m.19.略20.解:(1)易知△ABC,△C'A'D'和△ACA'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S△ABC=ab,S△C'A'D'=ab,S直角梯形A'D'BA=(a+b)(a+b)= (a+b)2,S△ACA'=c2.(2)由题意可知S△ACA'=S直角梯形-S△ABC-S△C'A'D'=(a+b)2-ab-ab=(a2+b2),而S△ACA'=c2.所以A'D'BAa2+b2=c2.21.解:(1)MN不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理由如下:过点C作CH⊥AB于点H.设CH=x m.由题意知∠EAC=45°,∠FBC=60°,则∠CAH=45°,∠CBA=30°.在Rt△ACH中,AH=CH=x m,在Rt△HBC中,BC=2x m.由勾股定理,得HB==x m.∵AH+HB=AB=600 m,∴x+x=600.解得x=≈220>200.∴MN不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2)设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则实际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5)天.根据题意,得=(1+25%)×.解得y=25.经检验,y=25是原方程的根.∴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5天.22.解:(1)(3,4);(0,1)(2)点E能恰好落在x轴上.理由如下:∵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BC=OA=4,∠AOC=∠DCE=9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BD=BC-CD=4-1=3,AE=AB=OC=m.如图,假设点E恰好落在x轴上.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EC===2,则有OE=OC-CE=m-2.在Rt△AOE中,OA2+OE2=AE2,即42+(m-2)2=m2,解得m=3.第十八章达标检测卷(120分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A)AB平行且等于CD (B)∠A=∠C,∠B=∠D(C)AB=AD,BC=CD (D)AB=CD,AD=BC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四条边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相等3、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4.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2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4B.8C.6D.125.如图,□ABCD中,∠C=108°,BE平分∠ABC,则∠ABE等于( )A.18°B.36°C.72°D.108°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6个三角形,则n 的值是()A.6B.7C.8D.98.菱形的周长是它的高的倍,则菱形中较大的一个角是()A.100°B.120°C.135°D.150°9.如图,菱形ABCD中,AB=5,∠BCD=120°,则对角线AC的长是()A.20B.15C.10D.510.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E,F,G分别是BD,AC,DC的中点.已知两底之差是6,两腰之和是12,则△EFG 的周长是()A.8B.9C.10D.1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菱形ABCD的周长为36,其相邻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5,则此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初二数学免费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免费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5B. πC. 0.333...D. √42.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5B. 6C. 7D. 83.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A. 8B. 16C. -16D. 44. 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2x + 3y = 5x - 6yB. 3x - 4y = 3x + 4yC. 2x + 3y = 2x - 3yD. 2x + 3y = 2x + 3y + 65.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A. 2B. -2C. 8D. -8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这个数是______。
8. 一个数的倒数是2/3,这个数是______。
9.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这个数是______或______。
10. 一个数的立方是-27,这个数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x - 2)^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x^2 - 5x + 6 = 013. 计算下列分数的和:1/2 + 1/3 + 1/4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米、3米和4米,求它的体积。
15.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B4. D5. B二、填空题6. 5, -57. 38. 3/29. 5, -510. -3三、计算题11. 9x^2 - 12x + 412. x = 2 或 x = 313. 13/12四、解答题14. 长方体的体积= 2 × 3 × 4 = 24立方米15. 圆的面积= π × 5^2 = 25π = 78.54平方厘米(取π≈3.14)【结束语】希望这份初二数学免费测试题及答案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湘教版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湘教版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通过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下面是初二数学下册湘教版的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填空题1. 已知一条直角边长为3,求斜边的长度为______。
2. 一只青蛙在一个深度为20米的井里,白天它每次往上跳3米,夜晚会下滑2米,问它需要跳多少次才能跳出井口?3. 小明家的电费是每度0.5元,上个月共用电100度,应缴纳的电费为______元。
4. 甲、乙两个数的和为75,乙数是甲数的2倍减去10,求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它的周长为______厘米。
二、选择题1. 已知点A(2,3),点B(x,5),若AB的距离等于5,则x的值为:A. -1B. 1C. 3D. 72. 一个数减去它的四分之一等于15,这个数是:A. 10B. 20C. 25D. 303. 一个数的一半加上它的四分之一等于15,这个数是:A. 10B. 15C. 20D. 30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24,求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A. 长:6,宽:12B. 长:4,宽:6C. 长:8,宽:4D. 长:12,宽:65. A、B两个数的和为100,若B大于A,则A、B两个数可能是:A. 20、80B. 30、70C. 40、60D. 50、50三、解答题1. 用竖式计算:(1)345 + 78 = ________(2)789 - 256 = ________(3)23 × 4 = ________(4)78 ÷ 6 = ________(5)136 ÷ 17 = 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 小明每天步行上学,来回共需用时1小时40分钟,若小明来回步行时间的比为5:8,那么小明步行去学校的时间是多少分钟?3. 一个线段长14米,将它分成3段,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长度之比为2:3:4,求第一段的长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A.12a-B.3xπ-C. ﹣3xD.2xy+2.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图(如图)由四个图案构成.这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3. 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A. ﹣3a<﹣3bB. a﹣3>b﹣3C. am<bmD. 2a<2b4. 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C于D,E两点,若∠B=80°,∠C=35°,则∠BAD 的度数为()A. 65°B. 35°C. 30°D. 25°5. 已知点A(x+3,2﹣x)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A. x>2B. x>﹣3C. ﹣3<x<2D. x<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7.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5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8,则△DOE的周长是( )A. 22B. 26C. 31D. 358. △ABC与△DBC如图放置,已知,∠ABC=∠BDC=90°,∠A=60°,BD=CD=22,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位置,使得A'C边恰好经过点D,则平移的距离是()A. 1B. 22﹣2C. 23﹣2D. 26﹣49. 若关于x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92B. m<92且m≠32C. m>﹣94D. m>﹣94且m≠﹣3410. 如图,△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4,BD=6,分别连接AD,BF,点M,N 分别是AD,BE的中点,连接MN,则线段MN的长()5 B. 3 C. 213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 已知a﹣b=2,则222a bab+-值_____.12. 若凸n 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的对角线条数是_____ 13. 若分式2||123x x x ---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 14. 如图,点D 是等边△ABC 外部一点,∠ADC =30°,BD =8,则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三、解答题(共9小题,计58分)15. 因式分解:(1)x 3﹣8x 2+16x ;(2)x (x 2﹣5)﹣4x .16. 解不等式组253(2)123x x 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7. 先化简,再求值:(m +252m +-)324m m -÷-,其中m =﹣1. 1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C =90°,若AB =BC .求证:BD 平分∠ABC .19.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2,0)、B (3,﹣1)、C (2,2),格中每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请解答以下问题:(1)求作出△ABC ;(2)将△ABC 平移,使得平移后点C 的对应点为原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1,B 1,请作出平移后的△A 1B 1O ,并直接写出平移的距离为 ;(3)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 2C 2,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B 2、C 2,请作出△AB 2C 2,并求出B 2、C 2点的坐标.20.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延长BC至E,使得CE=12BC,连接DE,F是AD的中点,连接CF.(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8,AD=10,∠B=60°,求四边形ABCF的面积.21. “抗击疫情,八方支援”截至2020年2月19日,全国已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小明和爸爸经过商量打算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A、B两种品牌消毒酒精捐赠当地医院,已知A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比B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多20元,用3000元购进A品牌消毒酒精和用1800元购进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相同.(1)A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和B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小明计划用不超过1560元的压岁钱购进A,B两种品牌消毒酒精共40桶,其中A品牌消毒酒精的数量不低于B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的一半,小明有几种购买方案?22. 如图,两个一次函数y=kx+b与y=mx+n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和l2,l1与l2交于点A(1,p),l1与x轴交于点B(﹣2,0),l2与x轴交于点C(4,0)(1)填空:不等式组0<mx+n<kx+b解集为;(2)若点D和点E分别是y轴和直线l2上的动点,当p=32时,是否存在以点A、B、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 已知:在△ABC中,AB=AC=5,BC=6,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1B1C,旋转角为α(0°≤α≤360°).(1)如图①,当α=60°时,连接A1B交B1C于点D,则A1B的长是;(2)如图②,当点B1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求线段AB1的长;(3)如图③,点E是BC上的中点,点F为线段AB上的动点,在△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F的对应点是F1,线段EF1的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线段EF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 ) A. 12a - B. 3x π- C. ﹣3x D. 2x y +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分式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 、12a -的分母含字母,是分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 、3x π-的分母不含字母,不是分式,是整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 、﹣3x 的分母不含字母,不是分式,是整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 、2x y +的分母不含字母,不是分式,是整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定义,熟练掌握分式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分母中含π的代数式不是分式,是整式.2.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图(如图)由四个图案构成.这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B 、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3. 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A. ﹣3a<﹣3bB. a﹣3>b﹣3C. am<bmD. 2a<2b[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b,∴﹣3a>﹣3b,故A错误;∵a<b,∴a﹣3<b﹣3,故B错误;∵a<b,当m>0时,am<bm,故C错误;∵a<b,∴2a<2b,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4. 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C于D,E两点,若∠B=80°,∠C=35°,则∠BAD 的度数为()A. 65°B. 35°C. 30°D. 2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计算即可.[详解]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A=DC,∴∠DAC=∠C=35°,∵∠B=80°,∠C=35°,∴∠BAC=65°,∴∠BAD=∠BAC﹣∠DAC=65°﹣35°=3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 已知点A(x+3,2﹣x)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A. x>2B. x>﹣3C. ﹣3<x<2D. x<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得到3020xx+>⎧⎨-<⎩,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解:∵点A(x+3,2﹣x)在第四象限,∴30 20 xx+>⎧⎨-<⎩,解得x>2.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不符合题意;C、∵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选项C不符合题意;∵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5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8,则△DOE的周长是( )A. 22B. 26C. 31D. 35[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52,∴BC+CD=26,∵OD=OB,DE=EC,∴OE+DE=12(BC+CD)=13,∵BD=18,∴OD=12BD=9,∴△DOE的周长为13+9=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8. △ABC与△DBC如图放置,已知,∠ABC=∠BDC=90°,∠A=60°,BD=CD=22,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位置,使得A'C边恰好经过点D,则平移的距离是()A. 1B. 2﹣2C. 3﹣2D. 6﹣4[答案]C[解析][分析]过点D作DJ⊥BC于J,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J、BJ、JC,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出J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过点D作DJ⊥BC于J.∵DB =DC =2∠BDC =90°,∴BC ()()222222+4,DJ =BJ =JC =2,∵∠ABC =90°,∠A =60°,∴∠ACB =30°,∴AC=2AB ,∵AB 2+42=(2AB)2,∴A′B′=AB 43, ∵DJ//A′B′, ∴DJ A B ''=C J C B''', 434C J ', ∴C′J =3∴JB′=4﹣3,∴BB′=2﹣(4﹣3=3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9. 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 x x++--=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B. m <92且m≠32C. m >﹣94 D. m >﹣94且m≠﹣34 [答案]B[解析][详解]解:去分母得:x+m﹣3m=3x﹣9,整理得:2x=﹣2m+9,解得:x=292m-+,已知关于x的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所以﹣2m+9>0,解得m<92,当x=3时,x=292m-+=3,解得:m=32,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92且m≠32.故答案选B.10. 如图,△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4,BD=6,分别连接AD,BF,点M,N 分别是AD,BE的中点,连接MN,则线段MN的长()A. 5B. 3C. 32D. 13[答案]D[解析][分析]取AB的中点F,连接NF、M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B+∠CBA=90°,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别求出MF、NF,以及∠MFN=9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取AB的中点F,连接NF、MF,△ABC中,∵∠ACB=90°,∴∠CAB+∠CBA=90°, ∵AM=MD,AF=FB,∴MF是△ABD的中位线,∴MF=12BD=3,MF//BC,∴∠AFM=∠CBA,同理,NF=12AE=2,NF//AC,∴∠BFN=∠CAB,∴∠AFM+∠BFN=∠CAB+∠CBA=90°,∴∠MFN=90°,∴MN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 已知a﹣b=2,则222a bab+-的值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a﹣b=2,∴222a bab +-=2222a ab b-+=2 ()2a b -=22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 若凸n 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的对角线条数是_____ [答案]7[解析][分析]根据凸n 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求出凸n 边形的边数,即可得出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 ﹣3)条对角线.[详解]解:∵凸n 边形的内角和为1440°, ∴(n ﹣2)×180°=1440°,解得:n =10,∴:10﹣3=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解题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凸n 边形的边数.13. 若分式2||123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 [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分子为零列出方程求解,然后验证分母是否为0可得答案.[详解]解:∵分式2||123x x x ---的值为0, ∴|x|﹣1=0,∴x=±1,当x=1时,x 2﹣2x ﹣3=-4≠0,当x=-1时,x 2﹣2x ﹣3=0,∴x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分子的值为0,②分母的值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4. 如图,点D是等边△ABC外部一点,∠ADC=30°,BD=8,则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163﹣16[解析][分析]过点D作DE⊥DC,且使得DE=DA,连接AE;过点A作AM⊥CD于点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ABD≌△ACE,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等边三角形ADE的边长为b,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四边形ABCD面积的表达式,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D作DE⊥DC,且使得DE=DA,连接AE;过点A作AM⊥CD于点M,如下图所示:∵DE⊥DC,∴∠EDC=90°,∵∠ADC=30°,∴∠EDA=60°,∵DE=DA,∴三角形ADE是等边三角形,∴AD =AE ,∠DAE =60°,∴∠CAE =∠CAD +∠DAE =∠CAD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AC =60°,∴∠BAD =∠BAC +∠CAD =60°+∠CAD ,∴∠BAD =∠CAE ,在△ABD 与△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CE =BD ,∵BD =8,∴CE =8,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等边三角形ADE 的边长为b ,直角三角形DEC 中,CE =8,DE =b ,∴2264DC b =-,在直角三角形AMD 中,∠ADC =30°,AD =b ,∴AM =12b , ∴DM =32b , ∴CM =264b -﹣32b , 在直角三角形ACM 中,222AC AM CM =+,∴222213()(64)22a b b b =+--, ∵ABCD S 四边形=S △ABC +S △ACD =12×a×32 a +12DC·AM=12×a×32a +12×12b×264b -, =222313()(64)422b b b ⎡⎤+--⎢⎥⎣⎦ +14b 264b -==∴当b²=32时,即b=,ABCDS四边形最小值1322⨯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边之间的关系.三、解答题(共9小题,计58分)15. 因式分解:(1)x3﹣8x2+16x;(2)x(x2﹣5)﹣4x.[答案](1)x(x﹣4)2;(2)x(x+3)(x﹣3).[解析][分析](1)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x(x2﹣8x+16)=x(x﹣4)2;(2)原式=x(x2﹣5﹣4)=x(x+3)(x﹣3).[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 解不等式组253(2)123x xx 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1≤x≤3,数轴见解析[解析][分析]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再求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画数轴表示即可.[详解]解:253(2)123x x x x +≤+⎧⎪⎨-≤⎪⎩①②, 由①式得x≥﹣1,由②得x≤3,所以﹣1≤x≤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是: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时,空心圈表示不包含该点,实心点表示包含该点.17. 先化简,再求值:(m +252m +-)324m m -÷-,其中m =﹣1. [答案]﹣2m ﹣6,﹣4.[解析][分析] 把m +2看成21m +,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法,化简后代入求值. [详解]解:(m +252m +-)324m m -÷- =(2512m m +--)()223m m-⋅-, ()2224523m m m m---=⋅--, ()()()332223m m m m m-+-=⋅-- =﹣2(m +3)=﹣2m ﹣6,当m=﹣1时,原式=﹣2×(﹣1)﹣6=2﹣6=﹣4.[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是关键.18.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若AB=BC.求证:BD平分∠ABC.[答案]详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HL证明Rt△ABD≌Rt△CBD可得∠ADB=∠CDB,进而证明结论.[详解]证明:∵∠A=∠C=90°,在Rt△ABD和Rt△CBD中,AB=BC,BD=BD,∴Rt△ABD≌Rt△CBD(HL),∴∠ADB=∠CDB,∴BD平分∠A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Rt△ABD≌Rt△CBD是解题的关键.19.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3,﹣1)、C(2,2),格中每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请解答以下问题:(1)求作出△ABC;(2)将△ABC平移,使得平移后点C的对应点为原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请作出平移后的△A1B1O,并直接写出平移的距离为;(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2C2,B、C的对应点分别为B2、C2,请作出△AB2C2,并求出B2、C2点的坐标.[答案](1)作图见解析;(2)22;(3)作图见解析;B2(﹣4,4),C2(﹣1,5)[解析][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作出三角形即可;(2)分别作出A,B的对应点A1,B1即可;(3)分别作出B,C的对应点B2、C2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如图△A1B1O即为所求,平移的距离为22;故答案22.(3)如图△A B2C2即为所求B2、C2点的坐标分别为(﹣4,4),(﹣1,5)[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0.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延长BC至E,使得CE=1BC,连接DE,F是AD的中点,连接CF.2(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8,AD=10,∠B=60°,求四边形ABCF的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D//BC,且AD=BC,证出DF=CE,即可得出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过点D作DH⊥BE于点H,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H=12CD=4,DH3CH=3由梯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证明:在ABCD中,AD//BC,且AD=BC.∵F是AD的中点,∴AF=DF=12 AD.又∵CE=12 BC,∴DF=CE,∵DF//CE,∴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过点D作DH⊥BE于点H.在ABCD中,∵∠B=60°,AD//BC,∴∠B=∠DCE=60°,CD=AB=8,BC=AD=10, ∴∠CDH=30°,∴CH=12CD=4,DH22843由(1)得:AF=12AD=5,∴四边形ABCF的面积=12(AF+BC)×DH=12(5+10)×3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梯形面积公式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 “抗击疫情,八方支援”截至2020年2月19日,全国已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小明和爸爸经过商量打算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A 、B 两种品牌消毒酒精捐赠当地医院,已知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比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多20元,用3000元购进A 品牌消毒酒精和用1800元购进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相同.(1)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和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小明计划用不超过1560元的压岁钱购进A ,B 两种品牌消毒酒精共40桶,其中A 品牌消毒酒精的数量不低于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的一半,小明有几种购买方案?[答案](1)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是50元,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是30元;(2)5种[解析][分析](1)设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价格为x 元,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为(x +20)元,根据“用3000元购进A 品牌消毒酒精和用1800元购进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购买A 品牌消毒酒精m 桶,根据“用不超过1560元的压岁钱购进A ,B 两种品牌消毒酒精共40桶,其中A 品牌消毒酒精的数量不低于B 品牌消毒酒精数量的一半”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为x 元,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为(x +20)元,根据题意得, 3000180020x x=+, 解得,x =30,经检验:x =3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 +20=30+20=50,答:A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是50元,B 品牌消毒酒精每桶的价格是30元;(2)设购买A 品牌消毒酒精m 桶,则购买B 品牌消毒酒精(40﹣m )桶,根据题意得,5030(40)15601(40)2m m m m +-≤⎧⎪⎨≥-⎪⎩, 解得,40183m ≤≤ , ∵m 为正整数,∴m =14或m =15或m =16或m =17或m =18,∴共有5种购买方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意,列出方程和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2. 如图,两个一次函数y =kx +b 与y =mx +n 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 1和l 2,l 1与l 2交于点A (1,p ),l 1与x 轴交于点B (﹣2,0),l 2与x 轴交于点C (4,0)(1)填空:不等式组0<mx +n <kx +b 的解集为 ;(2)若点D 和点E 分别是y 轴和直线l 2上的动点,当p =32时,是否存在以点A 、B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x <4;(2)E 点为(3,12),(﹣1,52),(﹣3,72). [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求解; (2)已知点A 、B 、C 时,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直线AB 与AC 的解析式;点A 、B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三种情况:①四边形ABDE 为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EBDA 是平行四边形;③四边形EBAD 为平行四边形.[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满足0<mx +n <kx +b 的部分为A 点与C 点之间的部分,∴1<x <4;(2)∵p =32, ∴A (1, 32), 将点A 与B 代入y =kx +b ,得3220k b k b ⎧=+⎪⎨⎪-+=⎩,∴121k b ⎧=⎪⎨⎪=⎩,∴y =12x +1, 将点A 与点C 代入y =mx +n ,得3240m n m n ⎧+=⎪⎨⎪+=⎩, ∴122m n ⎧=-⎪⎨⎪=⎩,∴y =﹣12x +2, ①如图1:当四边形ABDE 为平行四边形时,∵E 在直线l 2上,此时,BD ∥AC ,∴BD 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12x ﹣1, ∴D (0,﹣1),∵DE∥AB,∴DE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12x﹣1,∵﹣12x+2=12x﹣1,可得x=3,∴E(3,12);②如图2:当四边形EBDA是平行四边形时, 则有BD∥AC,∴BD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12x﹣1,∴D(0,﹣1),∴AD的直线解析为y=52x+1,∵AD∥BE,∴BE所在直线解析为y=52x+5,∵﹣12x+2=52x+5,解得x=﹣1,∴E(﹣1,52 );③如图3:当四边形EBAD为平行四边形时,设D(0,a),E(m,﹣12m+2),此时AE的中点M的横坐标为12m +,BD中点M的横坐标为﹣1,∴﹣1=12m +,∴m=﹣3,∴E(﹣3,7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E点为(3,12),(﹣1,52),(﹣3,72).[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代入法求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直线平行的关系灵活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3. 已知:在△ABC中,AB=AC=5,BC=6,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1B1C,旋转角为α(0°≤α≤360°).(1)如图①,当α=60°时,连接A1B交B1C于点D,则A1B的长是;(2)如图②,当点B1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求线段AB1的长;(3)如图③,点E是BC上的中点,点F为线段AB上的动点,在△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F的对应点是F1,线段EF1的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线段EF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4+33;(2)115;(3)存在;365.[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CB1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得A1B垂直平分线段CB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A1D即可解决问题;(2)过A作AF⊥BC于F,过C作CE⊥AB于E,利用面积法求出CE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进而可求线段AB1的长;(3)过C作CF⊥AB于F,以C为圆心CF为半径画圆交BC于F1,和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交BC的延长线于F1,得出最大和最小值解答即可.[详解]解:(1)如图1中,∵CB=CB1,∠BCB1=60°,∴△BCB1是等边三角形,∴BC=BB1,∵A1C=A1B1,∴A1B垂直平分线段CB1,∴A1B⊥B1C,B1D=DC.∵△BCB1是等边三角形,BD是高,BC=6,∴∠CBD=30°,∴CD=12BC=3,∴BD =2263-=33, 在Rt △A 1DC 中,A 1D =221AC CD -=2254-=4, ∴A 1B =A 1D +BD =4+33,故答案为4+33;(2)过A 作AF ⊥BC 于F ,过C 作CE ⊥AB 于E ,如图2:∵AB =AC ,AF ⊥BC ,BC =6,∴BF =CF =3,∴AF=2253=4-,∴S △ABC =12BC ×AF=12. ∵B 1C =BC =6, ,CE ⊥AB ,∴B 1B =2BE ,∵EC =2ABC S AB ∆=245, ∴BE=2224186=55⎛⎫- ⎪⎝⎭,则BB 1=365, 故AB 1=365﹣5=115; (3)如图3,过C 作CF ⊥AB 于F ,此时在Rt △BFC 中,∵112 2ABCAB CF S⋅==,∴CF=245,∴CF1=245,如图,以C为圆心CF为半径画圆交BC于F1,EF1有最小值,此时EF1的最小值为245﹣3=95;如图,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交BC的延长线于F1,EF1有最大值;此时EF1=EC+CF1=3+6=9,∴线段EF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9﹣95=365.[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关键是根据旋转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E 平分,6,2ADC AD BE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 )A .16B .18C .20D .24C解析:C【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CDE=∠CED ,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CE=CD ,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求出CD 、BC 的长度,再求出▱ABCD 的周长.【详解】解:∵DE 平分∠ADC ,∴∠ADE=∠CD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BC=AD=6,AB=CD ,∴∠ADE=∠CED ,∴∠CDE=∠CED ,∴CE=CD ,∵AD=6,BE=2,∴CE=BC-BE=6-2=4,∴CD=AB=4,∴▱ABCD 的周长=6+6+4+4=2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边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CE=CD 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过点D 作//DE AC ,//DF AB ,分别交AB ,AC 于E ,F 两点.则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B .若90BC ∠+∠=︒,则四边形AEDF 是矩形C .若BD CD =,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D .若AD BD =,则四边形AEDF 是矩形C解析:C【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矩形的判定定理,菱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详解】//,//DE AC DF AB∴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故A 选项正确;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90B C ∠+∠=︒90BAC ∴∠=︒∴四边形AEDF 是矩形,故B 选项正确;//DE AC12DE BD AC BC ∴== 12DE AC ∴= 同理12DF AB =要想四边形AEDF 是菱形,只需DE DF =,则需AC AB =显然没有这个条件,故C 选项错误;AD BD =,则B DAB ∠=∠,DAC C ∠=∠,180B C BAC ∠+∠+∠=︒90BAC ∴∠=︒∴∴四边形AEDF 是矩形,故D 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矩形的判定定理,菱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3.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当AB BC =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B .当AC BD ⊥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C .当90ABC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D .当AC BD =时,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解析:D【分析】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所给条件可以证出邻边相等;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详解】解:A、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时,它是菱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AB BC⊥时,四边形ABCD是菱B、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知:当AC BD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知:当90∠=时,四边形ABCD是ABC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时,它是矩形,不是正方D、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当AC BD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是D选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的应用,能正确运用判定定理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4.如图,己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A.若AB AD=,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若AB AD⊥,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C.若AB BC⊥,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D.若AC BD解析:C【分析】根据已知及各个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最后答案.【详解】解:A、若AB=AD,则▱ABCD是菱形,选项说法错误;B、若AB=AD,则▱ABCD是菱形,选项说法错误;C、若AB⊥BC,则▱ABCD是矩形,选项说法正确;D、若AC⊥BD,则▱ABCD是菱形,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5.下列结论中,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互相垂直D.对边相等且平行C 解析:C【分析】根据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菱形和矩形的对角线都互相平分,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是菱形具有的性质,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因为矩形和菱形的对边都相等且平分,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矩形和菱形的性质,掌握矩形和菱形性质的区别是解题关键.6.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DH⊥AB于点H,连接OH,若OA=6,S菱形ABCD=48,则OH的长为()A.4 B.8 C13D.6A解析:A【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得出OA=OC=6,OB=OD,AC⊥BD,则AC=1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出OH=12AB,再由菱形的面积求出BD=8,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OA=OC=6,OB=OD,AC⊥BD,∴AC=12,∵DH⊥AB,∴∠BHD=90°,∴OH=12BD,∵菱形ABCD的面积=12×AC×BD=12×12×BD=48,∴BD=8,∴OH=12BD=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求得OH=12 BD.7.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30ACD ∠=︒,若ABC 的周长比AOB 的周长大10,则AB 的长为( ).A .103B .53C .10D .20A解析:A【分析】 由矩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求出AB=3BC ,BC=1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O=CO=DO=BO ,AD=BC ,∠ABC=90°,AB ∥CD ,∴∠BAC=∠ACD=30°,∴AB=3BC ,∵△ABC 的周长=AB+AC+BC=AB+AO+OC+BC ,△AOB 的周长=AB +AO +BO ,又∵ABC 的周长比△AOB 的周长长10,∴AB+AC+BC-(AB +AO +BO )=BC=10,∴AB=3BC=10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求出BC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菱形ABCD 中,4AB =,60A ∠=︒,点E 是线段AB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作EDF ∠交BC 于点F ,且60EDF ∠=︒,则BEF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6B .3C .43D .423+D解析:D【分析】 只要证明DBE DCF ∆≅∆得出DEF ∆是等边三角形,因为BEF ∆的周长4BE BF EF BF CF EF BC EF EF =++=++=+=+,所以等边三角形DEF ∆的边长最小时,BEF ∆的周长最小,只要求出DEF ∆的边长最小值即可.【详解】解:连接BD ,菱形ABCD 中,60A ∠=︒,ADB ∴∆与CDB ∆是等边三角形,60DBE C ∴∠=∠=∠︒,BD DC =,60EDF ∠=︒,BDE CDF ∴∠=∠,在BDE ∆和CDF ∆中,DBE C BDE CDF BD CD ∠=∠⎧⎪∠=∠⎨⎪=⎩,DBE DCF ∴∆≅∆,DE DF ∴=,BDE CDF ∠=∠,BE CF =,60EDF BDC ∴∠=∠=︒,DEF ∴∆是等边三角形,BEF ∆的周长4BE BF EF BF CF EF BC EF EF =++=++=+=+,∴等边三角形DEF ∆的边长最小时,BEF ∆的周长最小,当DE AB ⊥时,DE 最小23=,BEF ∴∆的周长最小值为42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最小值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学会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所以中考常考题型.9.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6AB =,10AD =,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A 处,折痕为PQ ,当点1A 在BC 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 、Q 分别在AB 、AD 边上移动,则当1A B 最小时其值为( )A .2B .3C .4D .5A解析:A【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当Q 与D 重合时,A 1B 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 1C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折叠可知:当Q 与D 重合时,A 1B 最小,A 1D=AD=10,由勾股定理,得:A 1C=221A D CD -=8,∴A 1B=10-8=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利用了翻折的性质得到当Q 与D 重合时,A 1B 最小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4AB =,3AD =,折叠纸片使AD 边与对角线BD 重合,则折痕为DG 的长为( )A 3B 423C .2D 352解析:D【分析】 首先设AG =x ,由矩形纸片ABCD 中,AB =4,AD =3,可求得BD 的长,又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A′B 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 2+22=(4-x )2,解此方程即可求得AG 的长,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设AG =x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90°,∵AB =4,AD =3,∴BD 22AD AB +5,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 =AD =3,A′G =AG =x ,∠DA′G =∠A =90°,∴∠BA′G =90°,BG =AB-AG =4-x ,A′B =BD-A′D =5-3=2,∵在Rt △A′BG 中,A′G 2+A′B 2=BG 2,∴x 2+22=(4-x )2,解得:x =32, ∴AG =32, ∴在Rt △ADG 中,DG =22352AD AG +=.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二、填空题11.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称中心,AD AB >,E 、F 分别是AB 边上的点,且12EF AB =;G 、H 分别是BC 边上的点,且13GH BC =;若1S ,2S 分别表示EOF 和GOH 的面积,则1S ,2S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1S =__________2S .【分析】如图连接OAOBOC 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4S 求出S1S2(用s 表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连接OAOBOC 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4S ∵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称中心∴S △AOB=S △解析:32【分析】如图,连接OA ,OB ,OC .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4S .求出S 1,S 2(用s 表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连接OA ,OB ,OC .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4S .∵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称中心,∴S △AOB =S △BOC =14S 平行四边形ABCD =S , ∵EF=12AB ,GH=13BC , ∴S 1=12S ,S 2=13S , ∴12132123S S S S ==, ∴1232S S =; 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AD CD =,F 是AD 的中点,CE AB ⊥,垂足E 在线段AB 上.下列结论①DCF ECF ∠=∠;②EF CF =;③3DFE AEF ∠=∠;④2BEC CEF S S <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请填序号)②③④【分析】如图延长EF 交CD 的延长线于H 作EN ∥BC 交CD 于NFK ∥AB 交BC 于K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延长EF 交CD 的延长线于H 作EN ∥解析:②③④【分析】如图延长EF 交CD 的延长线于H .作EN ∥BC 交CD 于N ,FK ∥AB 交BC 于K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延长EF 交CD 的延长线于H .作EN ∥BC 交CD 于N ,FK ∥AB 交BC 于K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H ,∴∠A=∠FDH ,在△AFE 和△DFH 中,A FDH AFE HFD AF DF ∠=∠⎧⎪∠=∠⎨⎪=⎩,∴△AFE ≌△DFH ,∴EF=FH ,∵CE ⊥AB ,AB ∥CH ,∴CE ⊥CD ,∴∠ECH=90°,∴CF=EF=FH ,故②正确,∵DF=CD=AF ,∴∠DFC=∠DCF=∠FCB ,∵∠FCB >∠ECF ,∴∠DCF >∠ECF ,故①错误,∵FK ∥AB ,FD ∥CK ,∴四边形DFKC 是平行四边形,∵AD=2CD ,F 是AD 中点,∴DF=CD ,∴四边形DFKC 是菱形,∴∠DFC=∠KFC ,∵AE ∥FK ,∴∠AEF=∠EFK ,∵FE=FC ,FK ⊥EC ,∴∠EFK=∠KFC ,∴∠DFE=3∠AEF ,故③正确,∵四边形EBCN 是平行四边形,∴S △BEC =S △ENC ,∵S △EHC =2S △EFC ,S △EHC >S △ENC ,∴S △BEC <2S △CEF ,故④正确,故正确的有②③④.故答案为②③④.【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如图,点O 是菱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DE //AC ,CE //BD ,连接OE ,设AC =12,BD =16,则OE 的长为_____.10【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CD=20证出平行四边形OCED 为矩形得OE =CD =10即可【详解】解:∵DEACCEBD ∴四边形OCED 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OA =O解析:10【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CD =20,证出平行四边形OCED 为矩形,得OE =CD =10即可.【详解】解:∵DE //AC ,CE //BD ,∴四边形OCED 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OA =OC =12AC =6,OB =OD =12BD =8, ∴∠DOC =90︒,CD 22OC OD +2268+=10,∴平行四边形OCED 为矩形,∴OE =CD =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特殊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在Rt ABC 中,∠C =90°,点D 是AB 边的中点,若AB =8,则CD =______.4【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以得【详解】∵D 是AB 的中点∴∴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以得2AB CD =.【详解】∵90C ∠=︒,D 是AB 的中点,∴2AB CD =,∴118422CD AB ==⨯=. 故答案为:4.【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EF 过ABCD 对角线的交点O ,交AD 于E ,交BC 于F ,若ABCD 的周长为19, 2.5OE =,则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_____.145【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易证三角形全等进而易得AE=CF 故四边形的周长=AD+CD+EF 根据已知求解即可【详解】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BCAC 与BD 互相平分∴AO=OC ∠DAC=解析:14.5【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易证三角形全等,进而易得AE=CF ,故四边形EFCD 的周长=AD+CD+EF ,根据已知求解即可.【详解】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BC ,AC 与BD 互相平分∴AO=OC ,∠DAC=∠ACB ,∠AOE=∠COF∴△AOE ≌△COF∴AE=CF ,OF=OE=2.5∴四边形EFCD 的周长=CF+DE+CD+EF=AE+DE+CD+EF=AD+CD+EF=19 2.52+×2 =14.5. 故答案为:14.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将所求线段转化为已知线段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CD AB ⊥于点D ,AF 平分CAB ∠交CD 于点E ,交BC 于点F ,//EG AB 交CB 于点G ,FH AB ⊥于H ,以下4个结论:①ACD B ∠=∠;②CEF △是等边三角形;③CD FH DE =+;④BG CE =中正确的是______(将正确结论的序号填空)①③④【分析】连接EH 得出平行四边形EHBG 推出BG=EH 求出∠CEF=∠AFC 得出CE=CF 证△CAE ≌△HAE 推出CE=EH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EH ∵∠ACB=90°∴∠3+∠4=9解析:①③④【分析】连接EH ,得出平行四边形EHBG ,推出BG=EH ,求出∠CEF=∠AFC ,得出CE=CF ,证△CAE ≌△HAE ,推出CE=EH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EH ,∵∠ACB=90°,∴∠3+∠4=90°,∵CD ⊥AB ,∴∠ADC=90°,∴∠B+∠4=90°,∴∠3=∠B ,故①正确;∵∠ADC=∠ACB=90°,∴∠1+∠AFC=90°,∠2+∠AED=90°,∵AE 平分∠CAB ,∴∠1=∠2,∵∠AED=∠CEF ,∴∠CEF=∠AFC ,∴CE=CF ,∴△CEF 是等腰三角形,故②错误;∵AF 平分∠CAB ,FH ⊥AB ,FC ⊥AC ,∴FH=FC ,在Rt △CAF 和Rt △HAF 中,AF AF CF FH =⎧⎨=⎩, ∴Rt △CAF ≌Rt △HAF (HL ),∴AC=AH ,在△CAE 和△HAE 中,12AC AH AE AE =⎧⎪∠=∠⎨⎪=⎩,∴△CAE ≌△HAE (SAS ),∴∠3=∠AHE ,CE=EH ,∵∠3=∠B ,∴∠AHE=∠B ,∴EH ∥BC ,∵CD ⊥AB ,FH ⊥AB ,∴CD ∥FH ,∴四边形CEHF 是平行四边形,∴CE=FH ,∴CD=CE+DE=FH+DE ,故③正确;∵EG ∥AB ,EH ∥BC ,∴四边形EHBG 是平行四边形,∴EH=BG ,∵CE=EH ,∴BG=CE .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17.如图,在ABC 中,45BAC ∠=︒,4AB AC ==,点D 是AB 上一动点,以AC 为对角线的所有平行四边形ADCE 中,DE 的最小值是________.2【分析】平行四边形ADCE 的对角线的交点是AC 的中点O 当OD ⊥AB 时OD 最小即DE 最小根据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平行四边形ADCE 的对角线的交点是AC 的中点O 又AB=AC=4 解析:2【分析】平行四边形ADCE 的对角线的交点是AC 的中点O ,当OD ⊥AB 时,OD 最小,即DE 最小,根据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平行四边形ADCE 的对角线的交点是AC 的中点O ,又AB=AC=4∴OC=OA=12AC=2 当OD ⊥AB 时,OD 最小,即DE 最小.∵OD ⊥BA ,∠BAC=45°,∴∠AOD=45°∴△ADO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Rt △ADO 由勾股定理可知OD= 22AO=2 ∴DE=2OD=22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正确理解DE 最小值的条件是关键.18.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8,BC =6,AC =7,依次连接ABC 的三边中点,得到111A B C △,再依次连接111A B C △的三边中点,得到222A B C △,,按这样的规律下去,202020202020A B C △的周长为____.【分析】由再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再总结规律可得:从而运用规律可得答案【详解】解:探究规律:AB=8BC=6AC=7分别为的中点同理: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当时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图形周长的解析:2020212 【分析】 由21ABC C AB BC AC =++=,再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得:111121,22A B C ABC C C ==2221112121,22A B C A B C C C ==再总结规律可得:21,2n n n A B C n C =从而运用规律可得答案.【详解】解:探究规律:AB =8,BC =6,AC =7, 21ABC C AB BC AC ∴=++=,111,,A B C 分别为,,BC AC AB 的中点,111111111,,,222A B AB B C BC AC AC ∴=== 111121,22A B C ABC C C ∴== 同理:2221112112121,2222A B C A B C C C ==⨯= ······总结规律:21,2n n n A B C n C =运用规律: 当2020n =时,202020202020202021.2A B C C= 故答案为:20202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图形周长的规律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掌握探究规律的方法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点,已知点F 、G 、H 分别是DE 、BE 、BC 的中点,连接FG 、GH 、FH ,若BD =8,CE =6,∠FGH =90°,则FH 长为____. 5【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别求出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FG 分别是的中点∴∵分别是BEBC 的中点∴∵∠FGH=90°∴由勾股定理得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三角解析:5【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别求出GF 、GH 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F ,G 分别是DE ,BE 的中点, ∴142GF BD ==, ∵G ,H 分别是BE ,BC 的中点,∴132GH CE ==, ∵∠FGH =90°, ∴由勾股定理得, 2222435FH GF GH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边长分别为4和2的两个正方形ABCD 和CEFG 并排放在一起,连结EG 并延长交BD 于点N ,交AD 于点M .则线段MN 的长是__________.【分析】根据题意易证明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MN 【详解】∵四边形ABCD 和CEFG 为正方形∴∴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和平行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2【分析】根据题意易证明MND 和M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DM DC GC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MN .【详解】∵四边形ABCD 和CEFG 为正方形,//AD BE .∴45DMG BEM MDN DGM ∠=∠=∠=∠=︒,∴MND 和M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22DG DM DC GC ==-=-=. ∴在Rt MND △中,222222MN MD ==⨯=.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和平行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证明MN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结合勾股定理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如图,在菱形ABCD 中,过点D 分别作DE ⊥AB 于点E ,作DF ⊥BC 于点F .求证:AE =CF .解析:见解析【分析】先由菱形的性质得到AD CD =,A C ∠=∠,再由AAS 证得ADE CDF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CD ∴=,A C ∠=∠,DE AB ∵⊥,DF BC ⊥,90AED CFD ∴∠=∠=︒,在ADE ∆和CDF ∆中,AED CFD A CAD CD ∠=∠⎧⎪∠=∠⎨⎪=⎩, ()ADE CDF AAS ∴∆≅∆,AE CF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为边AB 的中点,连结DE ,点F 在DE 上CF CD =,过点F 作FG FC ⊥交AD 于点G .(1)求证:GF GD =;(2)联结AF ,求证:AF DE ⊥.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CF CD =可证得CFD CDF ∠=∠,因为90ADC GFC ∠∠==,所以GFD GDF ∠=∠,再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证;(2)因为,CF CD GF GD ==,所以GC 是FD 的垂直平分线,再证DAE CDG △≌△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 DG =,这样AG GD GF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ADC ∴∠=,FG FC ⊥,90GFC ∠∴=,CF CD =CFD CDE ∴∠=∠,GFC CFD ADC CDE ∠∠∠∠∴-=-,即GFD GDF ∠=∠,GF GD ∴=.(2)如图,连结CG .,CF CD GF GD ==∴点G 、C 在线段FD 的中垂线上,GC DE ∴⊥,90CDF DCG ∠∠∴+=,90CDF ADE ∠∠+=,DCG ADE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AD DC DAE CDG ∠∠∴===,DAE CDG ∴△≌△,AE DG ∴=,点E 是边AB 的中点,∴点G 是边AD 的中点,AG GD GF ∴==,,DAF AFG GDF GFD ∠∠∠∠∴==180DAF AFG GFD GDF ∠∠∠∠+++=,22180AFG GFD ∠∠∴+=90AFD ∠∴=,即AF DE ⊥.【点睛】本题是正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侧重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2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F 在边BC 上,DE ∥AB ,AF ∥CD ,且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1)试判断线段AD 与BC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现有三个论断:①AD AB =;②=B C +∠∠90°;③=2B C ∠∠.请从上述三个论断中选择一个论断作为条件,证明四边形AEFD 是菱形.解析:(1)3BC AD =,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D BE =,同理得到AD FC =,根据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D EF =,从而得到AD BE EF FC ===,进而得到3BC AD =;(2)选择论断②作为条件.根据DE ∥AB ,得到B DEC ∠=∠,从而证明90DEC C ∠+∠=,得到90EDC ∠=,根据EF FC =,得到DF EF =,从而证明平行四边形AEFD 是菱形.【详解】解:(1)线段AD 与BC 的长度之间的数量为:3BC AD =.证明:∵AD ∥BC ,DE ∥AB ,∴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AD BE =.同理可证,四边形AFCD 是平行四边形.∴AD FC =.又∵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AD EF =.∴AD BE EF FC ===.∴3BC AD =.(2)选择论断②作为条件.证明:∵DE ∥AB ,∴B DEC ∠=∠.∵90B C ∠+∠=,∴90DEC C ∠+∠=.即得90EDC ∠=.又∵EF FC =,∴DF EF =.∵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EFD 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知识,熟知相关定理并根据题意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24.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在BD 上,且BE DF =,连接AE 并延长,交BC 于点G ,连接CF 并延长,交AD 于点H .(1)求证:AE CF =;(2)若AC 平分HAG ∠,判断四边形AGCH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析:(1)见解析;(2)四边形AGCH 是菱形,见解析【分析】(1)利用SAS 证明△AOE ≌△COF 即可得到结论;(2)四边形AGCH 是菱形.根据△AOE ≌△COF 得∠EAO=∠FCO ,推出AG ∥CH ,证得四边形AGCH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D ∥BC ,AC 平分HAG ∠,得到GAC ACB ∠=∠,证得GA=GC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 OC ∴=,OB OD =,BE DF =,OB BE OD DF ∴-=-,即OE OF =,又AOE COF ∠=∠,AOE COF ∴≌,AE CF ∴=. (2)四边形AGCH 是菱形.理由:AOE COF ≌,EAO FCO ∴∠=∠,//AG CH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四边形AGCH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HAC ACB ∠∠∴=,AC 平分HAG ∠,HAC GAC ∠∠∴=,∴GAC ACB ∠=∠,GA GC ∴=,∴平行四边形AGCH 是菱形.【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菱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证明边相等,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若,A C ∠∠均为直角,则称这样的四边形为“美妙四边形”.(1)概念理解:长方形__________________美妙四边形(填“是”或“不是”); (2)性质探究:如图l ,试证明:2222CD AB AD BC -=-;(3)概念运用:如图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B AC A =∠=︒,点D 为BC 的中点,点E ,点F 分别在,AB AC 上,连接,DE DF ,如果四边形AEDF 是美妙四边形,试证明:AE AF AB +=.解析:(1)是;(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因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是美妙四边形;(2)连接BD ,在Rt △ABD 和Rt △C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解决;(3)连接AD ,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90ADB ∠=︒,45DAF EBD ∠=∠=︒,AD BD =,于是可证ADF BDE ∠=∠,继而证明用ASA 证明BED AF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E AF =,据此可得AE AF AB +=.【详解】解:(1)∵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是美妙四边形;故答案是:是;(2)如图1,连接BD ,在Rt △ABD 中,222BD AB AD =+,在Rt △CBD 中,222BD BC CD =+,∴2222CD CB AD AB +=+,∴2222CD AB AD BC -=-;(3)如图2,连接AD ,∵四边形AEDF 是美妙四边形,90A ∠=︒,∴90EDF ∠=︒,∵,90AB AC A =∠=︒,点D 为BC 的中点,∴90ADB ∠=︒,45DAF EBD ∠=∠=︒,AD BD =,∴ADF BDE ∠=∠,在Rt △ADF 和Rt △BDE 中,DAF DBE AD BDADF BDE ∠=∠⎧⎪=⎨⎪∠=∠⎩∴()BED AFD ASA ∆≅∆BE AF ∴=,AE AF AE BE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6.在Rt ABC 中,90ACB ︒∠=,以AC 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CD ,点E 为AB 的中点,连接DE .(1)证明://DE CB ;(2)探索AC 与AB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四边形DCBE 是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解析:(1)见解析;(2)AC =12AB 【分析】(1)首先连接CE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 =12AB =AE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 =CD ,然后证明△ADE ≌△CDE ,进而得到∠ADE =∠CDE =30°,再有∠DCB =150°可证明DE ∥CB ;(2)当AC =12AB 或AB =2AC 时,四边形DCBE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1)中所求得出DC ∥BE ,进而得到四边形DCBE 是平行四边形.【详解】解:(1)证明:连结CE .∵点E 为Rt △ACB 的斜边AB 的中点,∴CE =12AB =AE .∵△ACD 是等边三角形,∴AD =CD .在△ADE 与△CDE 中,AD DC DE DE AE CE =⎧⎪=⎨⎪=⎩,∴△ADE ≌△CDE (SSS ),∴∠ADE =∠CDE =30°.∵∠DCB =150°,∴∠EDC +∠DCB =180°.∴DE ∥CB .(2)当AC =12AB 或AB =2AC 时,四边形DCBE 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AC =12AB ,∠ACB =90°, ∴∠B =30°,∵∠DCB =150°,∴∠DCB +∠B =180°,∴DC ∥BE ,又∵DE ∥BC ,∴四边形DCBE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7.如图,在矩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P ,Q 分别是BM ,DN 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BNDM 是平行四边形.(2)猜想:四边形MPNQ 是哪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解析:(1)见解析;(2)菱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因为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由矩形的性质可得DM=BN ,DM ∥BN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2)由四边形DMBN 是平行四边形,求出BM=DN ,BM ∥DN ,求出三角形MPNQ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MQ=NQ ,根据菱形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AD=BC ,∵M 、N 分别AD 、BC 的中点,∴DM=BN ,∴四边形DMBN 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MPNQ 是菱形.∵四边形DMBN 是平行四边形,∴BM=DN ,BM ∥DN ,∵P 、Q 分别BM 、DN 的中点,∴MP=NQ ,MP ∥NQ ,∴四边形MPNC 是平行四边形,连接MN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AD=BC ,∵M 、N 分别AD 、BC 的中点,∴DM=CN ,∴四边形DMNC 是矩形,∴∠DMN=∠C=90°,∵Q 是DN 中点,∴MQ=NQ ,∴四边形MPNQ 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综合运用各性质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如图,在直角ABC 中,90BAC ∠=︒,点D 是BC 上一点,连接AD ,把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DE 交AC 于点M .(1)如图1,若2,30,AB C AD BC =∠=︒⊥,求CD 的长;(2)如图2,若45ADB ∠=︒,点N 为ME 上一点,12MN BC =,求证:AN EN CD =+;(3)如图3,若30C ∠=︒,点D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直线DE 与直线AC 交于点M ,当ADM △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此时CDM ∠的度数.解析:(1)3;(2)见解析;(3)60︒或15︒或37.5︒【分析】(1)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2AB=4,BD=12AB=1,即可得出CD 的长;(2)在BD 上截取DF=EN ,可证出AEN ADF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N=AF ,,EAN DAF ANE AFD ∠=∠∠=∠,可得出,MAN BAF ANM AFB ∠=∠∠=∠,则AMN ABF △≌△,可得12BF MN BC ==,即F 是BC 的中点,可得出AN=AF=FC=DF+CD=EN+CD ;(3)由题意可得AD=AE ,90EAD ∠=︒,45EDA AED ∠=∠=︒,分三种情况:①AM=MD ,②AM=AD ,③AD=M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MD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90BAC ∠=︒,2,30AB C =∠=︒,∴BC=2AB=4,60B ∠=︒,∵AD BC ⊥∴90,30ADB BAD ∠=︒∠=︒,∴BD=12AB=1, ∴CD =BC-BD=4-1=3;(2)证明:如图2,在BD 上截取DF=EN ,∵把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AD=AE ,90EAD ∠=︒,45EDA AED ∠=∠=︒,∵45ADB ∠=︒,∴45ADF AEN ∠=∠=︒,∴AEN ADF △≌△,∴AN=AF ,,EAN DAF ANE AFD ∠=∠∠=∠,∵90EAD ∠=︒,EAN DAF ∠=∠,∴90NAF ∠=︒,∵90BAC ∠=︒,ANE AFD ∠=∠,∴,MAN BAF ANM AFB ∠=∠∠=∠,∵AN=AF ,∴AMN ABF △≌△, ∴12BF MN BC ==,即F 是BC 的中点, ∴AF=FC=DF+CD=EN+CD ,∵AN=AF ,∴AN EN CD =+; (3)解:由题意可得AD=AE ,90EAD ∠=︒,∴45EDA AED ∠=∠=︒,分三种情况:①AM=MD 时,∵AM=MD ,∴45EDA MAD ∠=∠=︒,∴90AMD ∠=︒,∵30C ∠=︒,∴CDM AMD C ∠=∠-∠=60︒;②AM=AD 时,∵AM=AD ,∴45EDA AMD ∠=∠=︒,∵30C ∠=︒,∴CDM AMD C ∠=∠-∠=15︒;③AD=MD 时,∵AD=MD ,∴AMD MAD ∠=∠,∴45EDA ∠=︒, ∴1804567.52AMD MAD ︒-︒∠=∠==︒, ∵30C ∠=︒,∴CDM AMD C ∠=∠-∠=37.5︒.∴当ADM △为等腰三角形时,CDM ∠的度数为60︒或15︒或3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需要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分式21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12.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边相等B .对角相等C .对角线相等D .对角线互相平分3.如果线段AB =3cm ,BC =1cm ,那么A 、C 两点的距离d 的长度为( )A .4cmB .2cmC .4cm 或2cmD .小于或等于4cm ,且大于或等于2cm4.若m n >,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33m n ++>B .33m n ﹣<﹣C .33m n >D .22m n >5.如图,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a a c c b -++-的结果是( )A .2c ﹣bB .﹣bC .bD .﹣2a ﹣b6.一个整数8155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55×1010,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 )A .4B .6C .7D .107.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15的点可能是( )A .点PB .点QC .点MD .点N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30海里的A 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 )A .60海里B .45海里C .203海里D .303海里9.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ACD 的是( ).A .BD =DC ,AB =AC B .∠ADB =∠ADC ,BD =DCC .∠B =∠C ,∠BAD =∠CAD D .∠B =∠C ,BD =DC10.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BD=16,CD=6,则△ABO 的周长是( )A .10B .14C .20D .2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因式分解:2()4()a a b a b ---=________.2.若二次根式x 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3.4的平方根是 .4.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_________5.如图,直线AB ,CD 被BC 所截,若AB ∥CD ,∠1=45°,∠2=35°,则∠3=_________度。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1/2B. 3/4C. 5/6D. 7/82. 如果a=2,b=3,那么a+b等于多少?A. 5B. 6C. 7D. 8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2x+3y=6B. 2x3y=6C. 3x+2y=6D. 3x2y=64. 如果x=4,那么x²等于多少?A. 8B. 16C. 24D. 32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2a+3b=5B. 2a3b=5C. 3a+2b=5D. 3a2b=5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如果a=5,b=3,那么a+b等于______。
2. 如果x=2,那么x²等于______。
3. 如果a=4,b=2,那么a+b等于______。
4. 如果x=3,那么x²等于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答下列方程组:2x+3y=63x2y=52. 解答下列方程:4x3y=73. 解答下列方程组:2a+3b=63a2b=54. 解答下列方程:3x+2y=7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计算:2x²+3y²=6,其中x=2,y=3。
2. 计算:3x²2y²=5,其中x=3,y=2。
3. 计算:2a²+3b²=6,其中a=4,b=2。
五、证明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证明:如果a+b=c,那么a+c=b。
2. 证明:如果x²=y²,那么x=y。
六、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求它行驶的距离。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求它的面积。
七、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方程的基本概念。
2. 简述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八、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册数学测试题
一. 选择题(30分) 1、在
n
m n
m b a a a x -++--,
2,)1(3,352π中,分式有( )个
A 、1
B 、2
C 、3
D 、4
2、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为( ) A 、51-- B 、51- C 、5- D 、51+-
3、如果把分式
y
x xy
+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为原来的3
1倍 D 、缩小为原来的6
1倍
4、对于反比例函数x
y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已知下列四组线段,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①5,12,13 ; ②15,8,17 ; ③1.5,2,2.5 ; ④4
3,.1,4
5。
A 、四组 B 、三组 C 、二组 D 、一组 6、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
1-=+--b a b a B 、b a b
a b a b a 321053.02.05.0-+=-+
C 、y x y x y xy x y x +-=
++-22222 D 、2
23m m m m m +=+
7、在反比例函数x
k y 3
-=
图象的每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新课 标第 一 网
A 、3>k
B 、0>k
C 、3<k
D 、
0<k
8、学校升国旗的一名国旗手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知道旗杆的高是( )
A 、10米
B 、12米
C 、13米
D 、15米
9、己知如图,反比例函数AB x >x
k y x <x
k y 若各一支与,)0()0(21=
=∥x
轴,
与图象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AOB 的面积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 1+k 2=4 B 、k 1-k 2=4 C 、-k 1-k 2=4 D 、k 2-k 1=4
10、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 、4cm 和3cm 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顶点A 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和A 相对的顶点B 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
A 、cm 61
B 、cm 85
C 、cm 97
D 、cm 109 二.填空题(24分)
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00304= ;
x
12
,则底边长为 . 13、如右图所示,设A 为反比例函数x
k y =图象上一点,且矩形ABOC 的面积为3,则k= .
14、计算222a ab
a b
+-=_______________.
15、如果分式2327
3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应为 .
16
、计算301()1)42
--+--=
17、在Rt △ABC 中,∠ACB=90°,AC=1,BC=2,则AB 边上的高为 18、如图,反比例函数y=x
m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 的
图象交于点M (a ,3),点N (-3,-1),则反比例函数y=
x
m
的值 大于一次函数y=kx+b 的值时x 的范围是 三.解答题(66分)
19、(6分)先化简,再求值: .51
)1111(2=+÷--+x x
x x x ,其中
20.(6分)解分式方程:23+x x +2
2
-x =3
第13题
x
21.(8分)如图,在ABC ∆中,CD ⊥AB 于D ,AC =4,BC=3,DB=9
5
,
(1)求CD,AD 的值。
(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6分)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3
1=-+-x
x m 的解为正数,求m 的取值范围
23.(10分)如图,OABC 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O 为原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 边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 翻折,使点O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 ⑴求过E 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⑵求折痕AD 的解析式
24.(10)某商店经销一种旅游纪念品,4月份的营业额为2000元,为扩大销售量,5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9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20件,营业额增加700元. (1)求该种纪念品4月份的销售价格;
(2)若4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800元,5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多少元?
25 .(10分) 己知反比例y=x k 2的图象过点(-2,-2
1
) ①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②如果点A (m,1)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求m 的值。
③利用②的结果,请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以A、O、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26.(10分)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为8cm,腰长为5 cm,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点B向点C以0.25cm/s的速度移动,请你探究:当P运动几秒时,P点与顶点A的连线PA与腰垂直?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A
6、D
7、A
8、B
9、D 10、C 11、-3.04×10-10 12、2 13、-3 14、b
a a
15、-3 16、-11 17、5
52 18、x ﹤-3或0﹤x ﹤1
19.-2
5 20.x=4 21.CD=
512;AD=516
;R T ⊿. 22.m ﹥2且m ≠3 23.(1) y=
x
32
; (2) y=0.5x+5. 24 (1) 500; (2)624.
25.y=x
1; m=1; (1,0), (0,1), (2,0), (0,2) 26.5s 或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