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声音是什么》课件(苏科版初二上)声音是什么第2课时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声音是什么课件 (共17张PPT)

后罩中空气变少, 声音小; • 推理:假如空气完全被抽完,里面成为真空,
我们完全听不到闹钟的声音。 • 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电磁波
三、声音是一种波
水波
声波
声波类似于水波(类比法)
声音的反射——回声
• 距离=速度×时间÷2
四、声速
运动会上,发令员打枪时,计时员先看到白 烟,过段时间才能听到枪声。这是因 为 光速大于声速 。
1.1 声音是什么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 固体可以传声
固体传声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
• 液体可以传声
声音的传播
• 气体可以传声
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产生的。
空气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理想实验法
• 实验:抽气前能听到铃声;抽气后铃声变小。 • 分析:抽气前罩中空气充足,声音大;抽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上午6时51分22.4.1506:51April 15,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5日星期五6时51分34秒06:51:3415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百米赛跑,若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则少计 了 0.29 秒。因1为00米÷(340米/秒)=0.。29秒
五、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声波使烛焰摇晃
超声碎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转化放大法 理想实验法 类比法)
我们完全听不到闹钟的声音。 • 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电磁波
三、声音是一种波
水波
声波
声波类似于水波(类比法)
声音的反射——回声
• 距离=速度×时间÷2
四、声速
运动会上,发令员打枪时,计时员先看到白 烟,过段时间才能听到枪声。这是因 为 光速大于声速 。
1.1 声音是什么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 固体可以传声
固体传声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
• 液体可以传声
声音的传播
• 气体可以传声
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产生的。
空气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理想实验法
• 实验:抽气前能听到铃声;抽气后铃声变小。 • 分析:抽气前罩中空气充足,声音大;抽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上午6时51分22.4.1506:51April 15,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5日星期五6时51分34秒06:51:3415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百米赛跑,若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则少计 了 0.29 秒。因1为00米÷(340米/秒)=0.。29秒
五、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声波使烛焰摇晃
超声碎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转化放大法 理想实验法 类比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声音是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
能传声 C.固体传声一般比气体慢 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音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 距离不得小于34m
2.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D)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归纳 (1)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再 传入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回声。
回声的形成
声音的反射
想一想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1)人靠耳朵听声音。如上图是人耳构造中的最重要的器官。 (2)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 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4)人耳听到声音的必备条件:①有声源(发声体振动);②有 介质传声;③声音能引起人耳的听觉;④人耳的听觉正常。
振动停止 ,发声也 停止
实验三:我们在鼓面撒上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 ,先用肉眼观察正在发声,你发现了什么?
4.实验现象
实验一中,可以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并不 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会发现球跳动; 实验二中,可以将振动的音叉插入水中一部分,会看到水花飞溅;
思考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说说看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话声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是什么 课件(共29张PPT)

听一听:请你闭上眼睛,仔细的听一 听你的周围,你能听到哪些声音?
想一想:你刚才听声音时,你和声 源之间有什么物质?(空气)
结论:这个生活事实说明了 空气可 以传播声音。
说明:其它的气体也能传播声音。
做一做:
(1)甲同学用一根细线吊住一个 这衣个架声,音将是细通线过的两空端气缠绕传在播两到手人的耳食朵的。
读一读:阅读课本上第10页中间的相关 内容后,完成下列填空。
1.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2.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较慢,在 固体中的传播速
度较快,在
液中体的传播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3.声速的大小与 介质种类和
温度有关。
完成学案内容(四、声速)
课堂反馈:
1.声音是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真空 中不能传播声音。 3.悠扬的琴声是靠 琴弦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空传气到人耳朵的。 4.声音是一种 波 ,声音具有能量 ,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 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完成学案内容(二、声音的传播)
读一读:请大家阅读课本第9页下方的 内容,进一步的了解声音。
结论:声音是一种 波 ,叫做 声波。
读一读:请大家阅读课本上第10页的 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声能。
结论:声音能引起其它物体的振动,说 明声音具有 能量,这种能量叫 声能。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源
体固、
体液、 体气都可
以振动发声作为声源。
考考你:
指出下列声音的声源: (1)老师讲课的声音(声带)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空气、声带、水) (3)悠扬的小提琴声、二胡声、吉他声、琵琶声等(琴弦) (4)动听的笛声、箫声、唢呐声、口哨声等(空气) (5)古战场上激励人心的战鼓声(鼓面) (6)潺潺的流水声、淅淅沥沥的下雨声(水)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是什么》课件

V空=340m/s V固>V液>V气
谈谈你的收获!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且能辨别声源;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 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声音是一种波,知道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通过阅读课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不同。
第一章 声现象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且能辨别声源;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 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声音是一种波,知道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通过阅读课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不同。
一、探究声音的产生
活动一:请利用碗、矿泉水、吸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小结:声音可以在固 体、 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介 质)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呢?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声音不能在 真空中传播。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实验现象:听到的声音越来 越小,但是不会消失。
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理想实验法)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管、橡皮筋、纸张完成以下实验。
3个让固体发声的实验; 2个让气体发声的实验; 1个让液体发声的实验。
归纳小结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你能举出几个声源的例子吗?
活动二:感知声源的振动
说说你是如何感知发声体在 振动的?(我爱表达!)
转换法——将不容易观察的
现象转化成容易观察的现象!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通过什 么传播到别人的耳朵里的? 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谈谈你的收获!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且能辨别声源;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 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声音是一种波,知道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通过阅读课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不同。
第一章 声现象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且能辨别声源;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 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声音是一种波,知道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通过阅读课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不同。
一、探究声音的产生
活动一:请利用碗、矿泉水、吸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小结:声音可以在固 体、 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介 质)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呢?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声音不能在 真空中传播。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实验现象:听到的声音越来 越小,但是不会消失。
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理想实验法)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管、橡皮筋、纸张完成以下实验。
3个让固体发声的实验; 2个让气体发声的实验; 1个让液体发声的实验。
归纳小结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你能举出几个声源的例子吗?
活动二:感知声源的振动
说说你是如何感知发声体在 振动的?(我爱表达!)
转换法——将不容易观察的
现象转化成容易观察的现象!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通过什 么传播到别人的耳朵里的? 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声音是什么》ppt课件

(2)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比如人说话时的声源不 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鸣的声源 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 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
例1 (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D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 在振动
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 声波与水波
方法技巧:本知识点用到了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对不同 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或物理现象进行对比,从中找到它们 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提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研究 方法.
(1)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其具有能量.声音在介质中 传播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将声源产生的振动形式向远处传递 的过程,同时将声源振动的能量向远处传递.
错解:B 注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 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 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在 空气中继续存在并传播.
题型一 声音的产生
例6 (江苏无锡期中)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解释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是C( )
A.放在发声鼓面上的小纸团在鼓面上跳动 B.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的乒乓球被弹开 C.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 D.弹击绷紧的橡皮筋,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橡皮筋 振动
声音的传播
过程
现象
结论
固体 一位同学轻敲桌子一端,另一 位同学将耳朵贴在另一端,并 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声音能 能听到明显的
在桌子 敲桌子的声音
中传播
液体 轻轻敲鱼缸,观察鱼的反应
会看到金鱼因 声音能 受到惊吓而在 在水中 水里游来游去 传播
过程
【2024新教材】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课件

教材深挖回声声波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1)人耳能分辨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以上,人耳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当障碍物离人耳太近时,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更响亮.
(2)回声测距原理: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路程,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其中, 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 为声音的传播速度.如图是海洋测量船利用回声测量海深的示意图.
2.声源 正在发声(一个物体能够发声,但它并没有发声,不能称为声源)的物体叫作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典例1 [溧阳期末改编]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当用锤敲击音叉后,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声源是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舱外其他干扰声音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解析] 太空是真空 航天员对话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
1.声波声音在物质中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例如,音叉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从而形成声波,将音叉(声源)的振动传播到远方,如图所示.声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与水波具有类似的特性,我们通过可观察的水波想象声波的形成及相关特性.
1.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图示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一
_
轻压喉部,同时说话或唱歌
发声时,手指感觉到喉部在振动
固体(声带)振动发声
图示
操作
现象
(2)回声测距原理: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路程,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其中, 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 为声音的传播速度.如图是海洋测量船利用回声测量海深的示意图.
2.声源 正在发声(一个物体能够发声,但它并没有发声,不能称为声源)的物体叫作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典例1 [溧阳期末改编]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当用锤敲击音叉后,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声源是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舱外其他干扰声音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解析] 太空是真空 航天员对话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
1.声波声音在物质中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例如,音叉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从而形成声波,将音叉(声源)的振动传播到远方,如图所示.声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与水波具有类似的特性,我们通过可观察的水波想象声波的形成及相关特性.
1.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图示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一
_
轻压喉部,同时说话或唱歌
发声时,手指感觉到喉部在振动
固体(声带)振动发声
图示
操作
现象
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是什么第2课时课件.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12/192020/12/192020/12/192020/12/19
谢谢观看
材料3:
看了上述二则材料你有什么想法
声音的速度 识记
空气
水
钢铁
340m/s 1500m/s 5200m/s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_同_的_ 在固体中最 快 ,在气体中最 慢 。
想一想:
•打闪后经过1s人才听到雷声,则由些可 判断人离打闪处的距离约为_3_40_m •当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速度将_变_大_.
声音的传播速度
材料1:有时候会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画面, 演员的口型与我们听到的话不同步我们听 到的声音比演员的口型慢了半拍。
问题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
猜想
雷电
猜想的依据 发令枪响后,先看到烟 后听到枪声
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器材 秒表、尺子、人耳 实验设计
1s
300m
材料2: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时,让士兵头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觉, 可以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第二课时)课件

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声能的利用越来越广泛。 试收集与声能利用有关的资料,并与只是人眼看不到。
人耳结构图
回声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 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
议一议:声速
猜一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有哪些现象或事实支持你的猜想?
阅读信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m/s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议一议:声速 想一想,如图所示,小华是在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的同时听到枪声的吗?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
小结:
声音的产生 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传播的速度跟介质 种类、温度等因素有关。真空不能传声。
回声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还具有能量。 这种能量叫作声能。
作业:
1.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 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应该如何计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声音是什么(第二课时)
上节回顾: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形式
石头落入水中,激起的水波从石头入水处向四周传播,如图所示。
声音的传播形式
如图所示,用手轻轻推一下水平悬挂着的弹簧的一端,弹簧中就会形成 疏密相间的波动形态,并向另一端传播。
人耳结构图
回声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 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
议一议:声速
猜一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有哪些现象或事实支持你的猜想?
阅读信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m/s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议一议:声速 想一想,如图所示,小华是在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的同时听到枪声的吗?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
小结:
声音的产生 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传播的速度跟介质 种类、温度等因素有关。真空不能传声。
回声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还具有能量。 这种能量叫作声能。
作业:
1.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 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应该如何计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声音是什么(第二课时)
上节回顾: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形式
石头落入水中,激起的水波从石头入水处向四周传播,如图所示。
声音的传播形式
如图所示,用手轻轻推一下水平悬挂着的弹簧的一端,弹簧中就会形成 疏密相间的波动形态,并向另一端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课件(苏科版初二上)
声音是什么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明白声音在各介质的传播速度。
2.简单了解一些测量声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
难点: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
影象资料
五、板书设计
知识回忆:
1.产生声音的缘故:物体的振动
2.传播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传播的方式:声音以波的方式传播,成为声波。
声波具有能量。
新课知识:
4.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六、教学反思
1.在声音传播速度那个内容上,第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缘故我们会想到那个咨询题。
可展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传播不同步的例子加以讲明,使学生了解咨询题的由来。
2.让学生回去积极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的一些测量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