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B测试答案
《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B测试答案

《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B测试答案《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测试题(b卷)答案一、简述儿童文学的功能。
(30分)一般来说,文学存有审美、娱乐、心智、教育的功能,儿童文学自然也不完全相同。
审美功能:一、情趣是儿童文学审美功能的核心。
二、培育多样的情感。
娱乐功能: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它有明显的游戏性质,往往可以做为幼儿游戏娱乐的材料。
儿歌、幼儿戏剧自不必说,就是生活故事、童话故事、也可以边讲诉边演出。
同时,新奇有意思的情节、绚丽多彩的图画、开朗动听的音韵、机智幽默的情趣,可以并使幼儿神采飞扬、心情惬意。
认知功能:儿童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儿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介绍社会、重新认识生活、开阔视野、快速增长科学知识。
教育功能:教育从整体来看不是一种情感。
一部儿童文学并作品可以有比较明显的教育价值,但只有当这种教育价值被爱的情感所笼罩,所推涌,并且整个地融入爱的情感中去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幼儿文学以鲜明生动地艺术形象,来启发幼儿辨别生活中的是非、好坏、真伪、善恶、美丑,培养孩子们坚强勇敢的性格以及勤劳、友爱、诚实等美好的思想品德。
二、试析儿童散文《一只小鸟》的艺术特点。
(35分后)一只小鸟――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冰心有一只小鸟,它的窝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飞远;每天只在窝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睡着了。
那两只老鸟都捕食回去了。
它寻科蚜去一望,看到那美好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小地上一片的不好景色;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著了新意,捏刷抖刷翎毛,飞至枝子上,释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去。
它的声音里饱含着明――重――和――美,演唱的时候,似的“自然”也掩映着着聆听通常。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了!它急忙表达意见,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箭去,它一东山再起从树上往上走。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童⽂学复习题(带答案)⼉童⽂学复习题(带答案)⼀、单选题答案:B1、⼴义⼉童⽂学的三个层次是A.婴⼉⽂学、幼⼉⽂学、⼉童⽂学B.婴幼⼉⽂学、⼉童⽂学、少年⽂学C.婴⼉⽂学、⼉童⽂学、青春期⽂学D.⼉童⽂学、少年⽂学、青春期⽂学答案:A2、幼⼉接受⽂学的主要⽅式是通过()A.“听”来接受⽂学B.“看”来接受⽂学C.“读”来接受⽂学D.“背诵”来接受⽂学答案:A3、狭义⼉童⽂学的对象是 ( )A.3~6岁的⼉童B.6、7岁~11、12岁的⼉童C.11、12岁~15岁的⼉童D.15岁以下的孩⼦答案:A4、所有经典的幼⼉⽂学作品,⽆不依靠()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B.作家对幼⼉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C.曲折的情节描写D.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答案:A5、幼⼉⽂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A.条理曲折B.条理简单C.条理丰富D.条理清楚C.“三三七”字句D.“三五七”字句答案:C7、“上边⽑,下边⽑,中间⼀粒⿊葡萄,到了夜⾥⽑对⽑。
”是⼉歌中的特殊形式()A.游戏歌B.问答歌C.连锁调D.谜语歌答案:D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A.孟浩然B.李⽩C.⽩居易D.杜牧答案:A9、“童话”这⼀名称,出现在我国()A.清代末年B.五四运动之后C.清代初期D.上世纪三⼗年代答案:A10、叶圣陶的《稻草⼈》是我国()A.第⼀部创作童话集B. 第⼀部创作诗歌集C. 第⼀部⼉童戏剧D. 第⼀部散⽂集答案:A11.俄罗斯伟⼤诗⼈普希⾦的《渔夫和⾦鱼的故事》属于( )A. 童话诗B. ⼩说C. ⼉童剧D.散⽂C. 蔡元培D.王国维答案:A13.我国出现专为⼉童创作的诗歌是在( )A. 晚清时期B. 五四时期C. 1949年D.1978年答案:A14.世界上较早对民间童话进⾏改写的是法国作家( )A. 夏尔?贝洛B. 安徒⽣C.格林D.普希⾦15.成⼈诗与⼉童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
A. ⼉童情趣B. 诗歌的韵律C. 教育意义D.篇幅的长短答案:A16.幼⼉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是( )A. 拟⼈形象B. 虚构情节C. 虚构⼈物D.拟物形象答案:A17.“童话”这⼀名称出现在我国( )A. 清代末年B. 北洋政府时期C. 五四时期D.1949年以后C.皇帝的新装D.拇指姑娘答案:A19.幼⼉⽣活故事和童话相⽐,最⼤的特⾊是( )。
儿童文学思考与练习答案

儿童文学思考与练习答案《儿童文学》参考答案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理论1.结合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谈一谈你对儿童文学含义的理解。
提示:能结合一些具体的作品说出儿童文学是“被儿童接受的”“适合儿童的”“具有艺术性”“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具有哪些特点,请分别用你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提示:能说出儿童文学具有题材多样、新颖,主题明确、有意义;情节完整、有趣,结构清晰、有层次;人物形象、鲜明,符合儿童审美需要;语言简明、规范,具有儿童化特征;内容富有情趣,充满奇妙幻想等特点,并能够以合适的例子进行分析。
3.结合自己童年接触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谈一谈儿童文学的作用。
提示:每个人童年都会接触过一些影响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是一句话,或是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或是一部动画片,只需分析一两个作品对自己的影响,若能结合正文中提到的基本作用、教育作用及美感作用最好。
4.读一读达妮拉〃库洛特的《鳄鱼爱上长颈鹿》,你觉得这部以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适合儿童阅读吗?为什么?你怎样看待儿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提示:适合儿童阅读。
因为4~6岁的孩子很多都会经历一段婚姻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对婚姻及男女关系产生兴趣。
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们务必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轻易伤害孩子心中对婚姻及男女关系的美好向往。
《鳄鱼爱上长颈鹿》系列绘本正可以在孩子的幼小心灵种下爱的种子。
5.组织一次课堂讨论,结合对《鳄鱼爱上长颈鹿》作品的认识,谈一谈儿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
提示:教育并不都是在课堂上的,也不一定都是死板的,正确的引导,良好的熏陶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意义深远的。
(可以再幼儿园管理实务查找一些资料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第二章儿歌1.结合自己熟悉的一些儿歌,谈一谈儿歌的特点和作用。
提示:儿歌的特点是内容浅显,单纯活泼;篇幅短小,易记易诵;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富有情趣,娱乐性强。
儿歌的作用主要是陶冶性情、启迪心智、训练语言。
儿童文学教程试卷10套含答案

20 ~20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儿童文学试卷A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批卷人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1、寓言:2、儿童故事:3、儿童小说:4、万氏兄弟:二、填空(共10分,每空1分)1、世界四大寓言作家分别是:古希腊的_____法国的_____,德国的______,俄国的_____。
2、儿童故事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图画故事和文字故事,其中图画故事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埃米尔捕盗记》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埃·米斯特纳创作的惊险十足,扣人弦的______类型的儿童小说。
4、叶圣陶先生创作的《荷花》属于儿童散文类型中的______型散文。
5、由任德耀先生根据我国民间童话传说创作的,具有儿童戏剧舞台上的“长盛之花”的三幕十场童话剧的名字是______。
三、阅读(共10分)小蜗牛与牵牛花蜗牛六六在全城的蜗牛爬行比赛中得了第一名,顿时骄傲起来,他开始到处嚷嚷:“谁敢和我比爬行?我是最快的。
”其他蜗牛听后纷纷缩回了头,六六更得意了,脑袋仰得老高。
“我来和你比一比。
”一个很小的声音从墙根传来。
“是谁这么大胆?”六六循声找去,发现了一棵细细小小的绿芽,原来是她在说话。
六六忍不住大笑起来,说道:“你这么小,又不能移动,怎么和我比啊?”“我们就比爬竹竿好啦!”小绿芽指指旁边立着的竹竿。
“没问题!”六六爽快地答应了,心想:这根本不是比赛,不过是我一个人的表演而已。
六六与小绿芽的比赛正式开始了。
第一天,六六爬得很快,把小绿芽远远抛在后面。
第二天,六六有点儿偷懒,他爬一会儿歇一会儿,到傍晚时,小绿芽已经快追上他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六六只好原地休息。
他暗自庆幸:多亏我有厚厚的壳可以避雨,这下,小绿芽可惨了。
雨停后,当六六从壳里钻出来,眼前的景象吓了他一跳:小绿芽的茎牢牢地缠在竹竿上,长得好高好高,已经把六六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由于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小绿芽长得更快了。
《儿童文学》模拟试卷答案(A卷)

《儿童文学》模拟试卷答案(A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单项选择题(10分)1、C2、B3、D4、B5、A6、D7、C8、C9、A 10、A二、简答题(30分)1、答案一:(1)趣:包括童趣和理趣(1分);(2)美:包括意境美和语言美(1分);(3)情:抒发作者真挚的、儿童认同的感情(1分);(4)叙述方式带有故事性(1分)具体阐述(2分)。
答案二:(1)童心和童趣是儿童散文的灵魂和核心(1分);(2)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1分);(3)易于儿童接受的理趣(1分);(4)优美、活泼、朴实、简约的语言特征(12分)具体阐述(2分)。
2、(1)偏于直观感受(1分);(2)易于情感投入(1分);(3)善于模糊解读(1分);(4)拙于辨别评判(1分)。
具体阐述(2分)3、幼儿戏剧的戏剧冲突一般较为单纯、充满幼儿情趣,而且往往在他们生活经验的范畴和符合他们审美期待视野的戏剧情境中展开。
(2分)幼儿戏剧冲突常常产生于角色本身性格的心理冲突。
(2分)不少幼儿戏剧是以幼儿能理解的真假、善恶、美丑之间的矛盾对立作为戏剧冲突。
(2分)4、(1)可视性:这是图画文学塑造形象的外在特征(1分);(2)跳跃性:这是图画文学在文意表达方面的特征(1分);(3)夸饰性:这是图画文学的表现特征(1分);(4)明朗性:这是图画文学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特点(1分);(5)简洁性:这是图画文学的语言特征和要求(1分)具体阐述(1分)5、(1)真率明朗的情感性(1分);(2)形象鲜明的叙事性(1分);(3)稚拙活泼的趣味性(1分);(4)流畅简洁的音乐性(1分);具体阐述(2分)三、论述题(18分)1、(1)寓意明确突出(明确的寓意)(2分);(2)比喻形象生动(生动的比喻)(2分);(3)故事简洁短小(精炼的语言)(2分)。
举例(3分)2、具体阐述亲子共读的重大意义(2分)。
亲子阅读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及亲子共读的方法等等(7分)。
儿童文学概论答案

儿童文学概论答案篇一:2016 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txt> 儿童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58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如()a.《鲁滨逊漂流记》b. 《万卡》c. 《秃秃大王》d. 《小蝌蚪找妈妈》2. 幼儿文学也常常具有突出的倾向,如()a. 生活化b. 音乐化c. 游戏化d. 文学化3. 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已经在人类世界存在的一种婴幼儿所需的文学形式,那是()a.故事b. 寓言c. 儿歌d. 儿童诗4. 由古代神话和传说孕育而成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是()a.传奇故事b. 民间童话c. 怪异故事d. 寓言故事5. 成为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好工具的一类儿歌是()a.数数歌b. 问答歌c.拗口令d. 颠倒歌6. 中国寓言起源很早,在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黄金时期是()a.魏晋南北朝b. 唐代c. 明代d. 清代7. 寓言的灵魂是()a.故事性b. 文学性c. 虚构d. 寓意8. 民间故事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a.叙事性b. 新奇性c. 趣味性d. 口传性9. 以鬼狐为题材,想象大胆奇特而又优美生动,不少篇章成为优美童话的古代短篇志怪小说集,是()a. 《西游记》b. 《聊斋志异》c. 《镜花缘》d. 《山海经》10.主张童话以“色”、“香”、“味”迷人的“荒诞型”童话作家是()a.周锐b. 冰波c. 金近d.郑渊洁11. 中国现代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是()a.黎锦晖b. 郭沫若c.郑振铎d. 严文井12. 科学诗《我们的土壤妈妈》的作者是()a.陶行知b. 老舍c. 高士其d. 鲁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空1 分,共12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上的独特性,根源于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决定这个特征的因素是、和。
2、寓言是一种的简短故事,一般可分为两部分:“身体”,即,“灵魂”,即。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大特征是、、和叙事性。
4、童年期文学主要的样式有、、、和、科幻作品等。
5、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和。
6、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和。
二、选择题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B.象征拟人幽默C.夸张反复写实D.夸张写实幽默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B.小说C.童话D.散文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C.情节曲折而单纯D.语言质朴而活泼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B.王统照C.任大星D.马丁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A.作者B.表现形式C.内容D.读者对象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A.《快乐王子》B.《七色花》C.《豌豆上的公主》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A.《诺言》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C.《小儿郎,小儿狼》三、判断题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
() 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儿童文学完整版答案

儿童文学作业及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儿童文学: 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儿童情趣: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为的情调趣味。
3.儿童文学题材: 指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容的最主要因素。
4.生活流手法: 按生活本身的发展顺序与空间转换来组织故事和开展情节的一种艺术手法。
5.意识流手法: 以“心独自”、“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方式来表现作品中人物意识流动的一种艺术手法。
二、问答题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A.富有儿童情趣(体现在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中)B.韵文性(体现在婴幼儿文学中)C.直观性(婴幼儿文学和童年期文学)D.幻想性(童话和科幻小说中)E.叙事性(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有哪些?举例说明。
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加上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儿童情趣”,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最大区别。
儿童文学同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视角、文学趣味以及作品深层的思维方式和创作心理。
但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说是犬牙交错、相互渗透。
3.儿童文学可以描写爱情题材吗?举例说明。
儿童文学可以描写爱情题材,因为儿童文学的题材是极其广泛的,一般成人文学所表现的题材,儿童文学都可以表现。
所以,在儿童文学题材上,不应人为地限制题材。
写什么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如何写。
同样是爱情题材,儿童文学作家就必须采取适合儿童接受并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反映角度与艺术方法来表现。
中外儿童文学史上,就有不少描写爱情题材的名篇佳作。
以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为题材的古典童话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格林童话《灰姑娘》。
4.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在艺术手法运用上的“四多四少”是指哪些容?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多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少用。
2生活流手法多用,意识流手法少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测试题(B卷)答案
一、简述儿童文学的功能。
(30分)
一般来说,文学有审美、娱乐、认知、教育的功能,儿童文学自然也不例外。
审美功能:一、情趣是儿童文学审美功能的核心。
二、培养丰富的情感。
娱乐功能: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它有明显的游戏性质,往往可以作为幼儿游戏娱乐的材料。
儿歌、幼儿戏剧自不必说,就是生活故事、童话故事、也可以边讲述边表演。
同时,新奇有趣的情节、绚丽多彩的图画、活泼悦耳的音韵、机智幽默的情趣,会使幼儿神采飞扬、心情愉悦。
认知功能:儿童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儿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社会、认识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育功能:教育从整体上看不是一种情感。
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有比较明显的教育价值,但只有当这种教育价值被爱的情感所笼罩,所推涌,并且整个地融入爱的情感中去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幼儿文学以鲜明生动地艺术形象,来启发幼儿辨别生活中的是非、好坏、真伪、善恶、美丑,培养孩子们坚强勇敢的性格以及勤劳、友爱、诚实等美好的思想品德。
二、试析儿童散文《一只小鸟》的艺术特点。
(35分)
一只小鸟
——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冰心有一只小鸟,它的窝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飞远;每天只在窝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突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儿童散文的艺术特点有:1、符合儿童接受心理的童趣①真切并贴近儿童生活的选材。
②亲切而明白晓畅的叙述方式。
③朴实又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
2、表达儿童生命体验的诗意①抒写儿童天真率
性的心灵样貌。
②描绘儿童物我交融的诗化境界。
3、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理趣。
选文是冰心的一篇充满诗意、略带悲伤的儿童散文。
本题旨在考察学生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儿童散文的艺术特点。
三、给下面的童话故事设计一份教案。
(35分)
书本里的蚂蚁
王一梅
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
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顺着花枝往上爬,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很整齐的细碎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
”细碎的声音回答着。
黑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我们小得像蚂蚁。
”字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
”黑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
书本里有一个会走路的字。
第一天,黑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动手动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这是太傻了。
”字对自己说,
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
这有多快乐呀!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
啊!这本原来她看厌的旧书,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
”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是的,第三天的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的太远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
小姑娘再也没有买过故事书。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主要考察学生教案设计的几个环节:活动名称、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相关准备和阅读延伸。
主要部分是活动过程的设计,鼓励学生灵活、自主又不失主旨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