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摇滚唱法中的“撕裂音”
爆破音发音规则范文

爆破音发音规则范文爆破音是指在发音时,气流在闭门状态下积聚压力,然后突然释放出来,产生破裂的声音。
在语音学中,爆破音是一种辅音音素,由于其在不同语言中的发音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有特定的发音规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爆破音的发音规则。
1. 发音部位:爆破音主要分为唇音、齿音、龈音和喉音四类。
唇音包括/p/和/b/;齿音包括/t/和/d/;龈音包括/k/和/g/;喉音包括/glottal stop声音。
2.发音时间:爆破音的发音时间非常短暂,通常为20至50毫秒。
这是因为气流突然释放,并产生爆裂声音。
3.发音方式:爆破音的发音方式包括气流的阻塞和突然释放。
具体来说,气流先被嘴唇、舌尖、舌根等部位阻塞,然后通过瞬间的放松和突然释放,创造出爆破音的声音效果。
4.发音声带:爆破音可以是声带震动的浊音或非声带震动的清音。
例如,/p/和/t/是清音爆破音,/b/和/d/是浊音爆破音。
5.发音音量:爆破音通常是较强的音素,因为气流在被突然释放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能量。
通过调整声带的张力和嘴唇、舌头等部位的形状,可以控制爆破音的音量大小。
6. 跟随元音:爆破音通常与元音音素配对使用,组成音节。
在英语中,这种组合通常遵循着特定的规则。
例如,在单词“pin”中,/p/是爆破音,而/i/是元音。
7.发音位置:爆破音的发音位置非常重要。
例如,英语中的/p/音是通过嘴唇闭合产生的,而/k/音是通过舌头与软腭接触产生的。
正确的发音位置可以确保准确的发音。
8.发音语速:爆破音的语速取决于语言的节奏和语速。
一般来说,发音时应该以适当的速度,使气流和声音合理地流动。
总之,爆破音的发音规则涉及发音部位、时间、方式、声带、音量、跟随元音、发音位置和语速等方面。
这些规则使得我们能够正确地发音,并与其他语音连贯地组合在一起。
通过练习和注意这些规则,可以提高爆破音的发音准确性。
浅谈歌唱中的“松”“通”“开”

浅谈歌唱中的“松”“通”“开”歌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表达需要一种放松、通透和开放的状态。
在歌唱中,松、通、开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关乎歌手的声音表达和情感传达。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歌唱中的“松”、“通”、“开”。
我们来谈谈歌唱中的“松”。
在歌唱中,身体的放松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放松的身体可以更好地发挥声音的潜力,使声音更加自然、流畅。
如果身体不够放松,很容易导致声音的僵硬和压抑,影响歌唱的表现。
歌手在歌唱时应该保持身体的放松状态,特别是颈部、肩部和腹部的肌肉要放松,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呼吸和发声。
我们来谈谈歌唱中的“通”。
通,即通畅,意味着声音的顺畅和流畅。
一个好的声音应该是通畅的,没有任何的阻塞和压抑。
在歌唱时,歌手要注意呼吸和发声的通畅,保持声音的自然和流畅。
发声要发自内心,要有力度和韵律,而不是生硬和勉强。
只有声音通畅,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让听者产生共鸣。
我们来谈谈歌唱中的“开”。
开,在歌唱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开放,二是开心。
在歌唱时,歌手要保持心境的开放,要能够接受和表达各种情感,要有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
歌手要保持心情的开心,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和情绪而影响歌唱的表现。
总结一下,歌唱中的“松”“通”“开”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关乎声音的质量和歌手的情感表达。
一个放松、通畅和开放的状态可以使歌唱更加自然、流畅和动人,更能够打动听者。
希望大家在歌唱时能够注意这些要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2000字】。
撕裂音训练方法

撕裂音训练方法
1. 想要练习撕裂音?那可得先从模仿开始呀!就像你学画画要先模仿大师的作品一样,找一些有撕裂音的歌曲,跟着唱,跟着吼!比如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那高音多带劲啊!
2. 发声位置很重要哦!试着把声音从喉咙深处发出来,想象你的声音像火箭一样冲出来!例如唱到高音部分时,像阿信那样用尽全身力气,感受下那种力量感。
哎呀,那绝对够爽!
3. 平日里要多做一些声带训练呀,这就好比运动员要经常锻炼保持状态一样。
可以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咦咦啊啊的,别害羞呀,这样能让你的声带更灵活呀!就像你小时候调皮捣蛋发出的那些怪声一样。
4. 呼吸控制也不能忽视呀!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出来,感受气息的流动。
就像吹气球一样,有控制地吹气,这样在唱撕裂音时才不会断气呀!你看那些厉害的歌手,哪个不是气息把握得稳稳的。
5. 不要害怕破音啦!破音怎么了,谁还没破过音呀!就把它当作一次特别的经历嘛。
就好像走路摔了一跤,难道就不站起来继续走啦?别怕,大胆地去尝试!想想歌神张学友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呢!
6. 多听不同风格的撕裂音歌曲也是很有帮助的哦!感受不同歌手是怎么演绎的。
这就如同品尝各种美食一样,丰富你的“听觉味蕾”呀!像崔健的摇滚歌曲,那撕裂音多有感染力啊!
7. 找朋友一起练呀!互相鼓励,互相纠错多有意思。
你们可以比赛谁的撕裂音更厉害,哈哈!就像和朋友一起打篮球,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8. 坚持练习才是关键呀!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得下功夫呀!想想那些成功的歌手,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呀!所以呀,加油吧!
我的观点结论: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坚持练习,撕裂音一定能练得越来越棒!。
【音乐】音乐鉴赏———浅谈摇滚乐

音乐鉴赏———浅谈摇滚乐1️⃣ 摇滚乐的起源与定义摇滚乐,这一源自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美国音乐流派,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反叛精神震撼着世界。
它不仅仅是音乐的简单堆砌,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态度、一种对自由与个性的极致追求。
摇滚乐融合了蓝调、乡村、R\u0026B等多种音乐元素,通过强烈的节奏、激昂的旋律以及富有力量的歌词,传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不公的抗争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2️⃣ 摇滚乐的分类与风格摇滚乐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子流派。
从最初的摇滚与滚石(Rock \u0026 Roll),到后来的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重金属(Heavy Metal)、朋克(Punk)、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等,每一种风格都承载着不同的音乐理念和情感表达。
迷幻摇滚以其迷幻的音效和超脱的意境著称;重金属则以强烈的吉他失真、激烈的鼓点和粗犷的嗓音,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感;朋克则以其反叛、直接、粗糙的音乐风格,成为年轻一代的代言人。
3️⃣ 摇滚乐的鉴赏要点鉴赏摇滚乐,首先要关注其节奏与旋律。
摇滚乐的节奏往往明快而有力,能够迅速点燃听众的热情,让人随之舞动。
旋律方面,摇滚乐既有激昂高亢的,也有深情细腻的,这些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共同构建起摇滚乐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歌词是摇滚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摇滚歌曲都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个人情感,它们通过直白或隐喻的方式,传达着作者对世界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感悟。
因此,在鉴赏摇滚乐时,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往往能够让我们更加贴近音乐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摇滚乐的精神内核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摇滚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代表着对自由、独立、个性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鉴赏摇滚乐时,感受其背后的精神力量,无疑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音乐流派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摇滚乐作为一种充满魅力的音乐流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赢得了无数乐迷的喜爱。
摇滚唱法的概念

摇滚唱法的概念摇滚唱法是一种特殊的声乐技巧,它与摇滚音乐风格紧密相连。
在摇滚音乐中,声音的强烈表现和破坏性的音乐风格需要一种特殊的唱法来传达歌曲的情感和能量。
摇滚唱法的特点包括高强度、高音量和嘶吼的声音,以及刺激和暴力的表达方式。
以下将详细介绍摇滚唱法的概念、技巧和发展历程。
首先,摇滚唱法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开始兴起时期。
当时的摇滚音乐带有强烈的情感和反叛的精神,需要一种独特的声乐表达方式来准确传达这种情感。
因此,摇滚唱法诞生了。
与传统的声乐技巧相比,摇滚唱法更加注重声音的力量和表现力,强调歌手个体的独特特点。
摇滚唱法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力发声:摇滚音乐常常需要高音量和强烈的声音来传达情感和能量。
因此,摇滚唱法要求歌手能够用全身的力量发声,特别是胸部和腹部的力量。
这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正确姿势来实现,以将声音集中在正确的位置。
2. 头声和胸声的结合:摇滚唱法通常需要歌手在不同音域使用不同的声音质地。
头声和胸声是两种常用的声乐技巧,头声适合高音域,胸声适合低音域。
在摇滚唱法中,歌手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声音,以在歌曲中展示不同的音色和情感。
3. 利用共鸣腔的特点:共鸣腔是指人体中能够产生共鸣的部位,如口腔、鼻腔和喉咙等。
在摇滚唱法中,歌手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共鸣腔的特点,以增强声音的表达力和穿透力。
例如,利用喉咙的共鸣可以产生嘶吼的声音,而利用鼻腔的共鸣可以产生明亮而尖锐的音色。
4. 技巧性音律的应用:摇滚音乐中常常使用高难度的音律和音程,要求歌手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训练。
摇滚唱法需要歌手能够准确地控制音高和音准,并能够灵活运用半音阶、颤音和滑音等技巧来丰富声音的表达。
摇滚唱法在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开始兴起后,逐渐发展壮大,并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摇滚乐黄金时期达到巅峰。
那个时期的摇滚音乐以强烈的爆发力和激情四溢的表现方式而闻名。
许多摇滚乐队和歌手通过其独特的摇滚唱法成为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如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迈克·贝利(Mick Jagger)和罗伯特·普兰特(Robert Plant)等。
论歌唱的破音现象

Ke y wor ds: b e k; b e t ra rah;o e i g o h lt s co ig o o a o s p nn fte go t ; lsn fv c c r i l d
力增 大 ,当气压超 出声 带闭合 所 能承 受的 紧张度 时 ,声 带稍 向两侧 分 开 ,气 息冲 出。就在 瞬
间声 带凭借 本 身弹 力及 声 门肌 的作 用恢 复 闭合状 态 ,同时再度 增加 声 门下的 气压 ,再 冲开 再
闭合 。循 环 反复 ,使得 声带振 动 。冲 开与 闭合 的 系列震动 也 形成 一 系列 气喷 ,造成 空 气稠 密
收 稿 1 :2 0 —72 3期 0 60 —5
作 者 简 介 :莫 成 练 (99 16 一
30 1) 10 2
) ,男 , 广 西 南 宁 人 ,杭 州 师 范 学 院音 乐 艺 术 分 院 讲 师 ,主 要 从 事 美 声 演 唱 教 学 与 研 究 。 ( 州 杭
维普资讯
一
、
有 关 文献 对 破 音现 象 的论 述
目前声 乐界 针 对歌 唱破 音现象 进 行详 细论 述 的文献 并不 多 , 内容 也不 够详 尽 ,只能在 一些声 乐论
著 中找到一 些相 关 章节 和段 落 。 ( )邹 本初 著 《 唱学》 中提 到 : “ 区与 声 区之 间 的分 界 点 ,有 个 ‘ 坎 ’现 象 。这 个 ‘ 一 歌 声 音 音
Jun f hj n o ainlAcd m fA t ora o ei gV ct a l Z a o a e m e , 0 6
唱歌怎么破音(原来你唱歌破音)

唱歌怎么破音(原来你唱歌破音)为什么唱歌会有“破音”或“换音”现象呢?有时候我们唱歌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它。
这篇文章我就“破音”的现象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们所说的“破音”就是感觉声音有突然的变化,就好像一不小心中断了一样。
其实这里有几个基本原因是需要我们去了解的。
一、声带发音情况突然变化。
我们唱歌时声带的张力随着音变高是慢慢增强的,但音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声带要从“拉长”逐渐改变为“缩短”的方法,并且由声带内部的肌肉促使边缘振动才能完成音高的转变。
如果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不管是由低到高或是由高到低,改变发音方法的动作太突然,音质就会有“咯噔”式的中断。
这就需要我们在唱歌时,在音慢慢变高前“意识”要做好准备,平缓地调整发声系统的运作,不要一到了高音,你可以明显的感到脖子很撑,喉部束紧,那么再往上升,音就会“破裂”。
二、共鸣情况突然变化。
大家知道,我们唱出的每个音都有共鸣腔来配合声带所发出的“基音”作共鸣,不管是说话或者唱歌都是如此,没有人说话是不带共鸣的,只不过是多少、强弱的区别。
共鸣腔对音色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它可以使声音更加有“磁性”和“质感”。
有的人初学唱歌,调节共鸣腔来起声带“基音”共鸣的能力往往很薄弱,动作比较迟钝,不能够及时调节“共鸣量”,这样一唱歌,声音效果前后不一致,就会弱掉,有种“破音”的感觉。
因此共鸣腔的调节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声音训练。
三、真假音转换。
这一情况是最普遍。
有时候一些歌曲是需要真假音转换的音色,是真声(声带闭合良好)到假声(声带被吹出一小洞)。
因为发假声(与头声相比较漏气的声音)时声带张力很小,由声带比较“张紧”的状态一下子过渡到“松软”的状态,难免会控制不佳,导致音色出现很大的断层。
有的人调节这种“松紧”的技巧不够娴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这一点完全可以由“意识”慢慢控制去解决,需要时间去消除这其中的差别。
浅析流行唱法

浅析流行唱法流行唱法是指在流行音乐中运用的唱法技巧,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唱法。
流行唱法的特点是声音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和磁性,具有非常强的辨识度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流行唱法的特点和运用。
1. 嘶哑音——单音张嘴发音,用弱音发出,并带点音色调整。
流行歌曲中常使用嘶哑音唱法,它能够使歌曲更有感染力和动感。
这种唱法可以用于强调某些词汇或情感,让歌曲更具情感性。
2. 高音——高音指达到人耳所能听到的最高音。
高音对于流行音乐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让歌曲更加抓人耳朵,也能够表现出歌曲的激情和高潮部分。
但高音的运用必须小心,过度使用可能会对声带造成损伤。
3. 滑音——在一个音的基础上向上或向下滑动发音。
滑音可以表达出歌曲的感情色彩,让歌曲更具动感和变化。
在流行歌曲中,滑音的运用通常用于歌曲高潮部分或重点部分的处理。
4. 倍唱——一首歌曲由2-3人同时演唱,唱出同一首歌曲。
倍唱能够让歌曲更加具有层次感和丰富性,也能够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在流行歌曲中,倍唱比较常见,特别是合唱歌曲,通过多个歌手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可以让歌曲更加具备感染力和震撼力。
5. 节奏——一首歌曲的节奏对于流行唱法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让整个歌曲更加富有节奏感和动感。
节奏的实现通常是通过手部节奏、脚步节奏或身体节奏来实现,以配合歌曲的节奏感。
节奏的运用可以让歌曲更加有感染力和舞动感。
总之,流行唱法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唱法,通过不同的唱法技巧,可以让歌曲更加富有个性和情感性。
对于流行歌手来说,掌握这些唱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他们更加顺畅地表达歌曲,也能够让歌曲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摇滚唱法中的“撕裂音”作者:潘勋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05期[摘 ;要]近年来,许多歌手在演唱时采用了“撕裂”式唱法。
人们逐渐提出了“撕裂音”这个词,笔者对此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目前,对于“撕裂音”的定义,并没有准确的界定,它可以理解为撕心裂肺的呐喊,或者是要破不破的边缘。
无论什么唱法,都要讲究科学发声,撕裂音也不例外。
要保持在横膈膜、笑肌、软腭的“三积极”以及在下巴、舌头、喉咙的三放松。
“撕裂”式唱法可以根据正确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撕裂”音,急于求成不但适得其反还会破坏嗓子。
[关键词]撕裂音 ;训练 ; 发声 ; 方法本文系商洛学院教改项目(13jyjx131)。
从2012年7月开始在浙江卫视热播至今的《中国好声音》大型选秀节目,创造了极高收视率。
《中国好声音》中的梁博、张赫宣、吴莫愁等选手,他们在歌唱中或多或少都运用了“撕裂”式唱法。
逐渐提出了“撕裂音”这个词,但对于它更深层次的了解,人们是知之甚少。
有鉴于此,笔者开始研究,以期大家对于“撕裂”音有更多的认识。
撕裂音的含义“撕裂音”大多出现在摇滚乐中,摇滚可以是年轻的自由、荷尔蒙的冲动、离经叛道、节奏、歌词、旋律、梦想、真实、感觉、狂野、信仰、力量、愤怒等等。
但这些相关的联想只是一些表相,真正的摇滚文化是遮藏在这些“皮相”之下的“核”。
从最纯粹的形式来讲,所谓摇滚就是三和弦、强硬持续的鼓点和流畅的旋律。
自一九八六年崔健的《一无所有》流行以来,中国的摇滚乐似乎在一夜之间诞生了。
摇滚乐中的“撕裂”音更是被大家所喜欢。
“撕裂”这个词我们已经听的太多了。
但是对于“撕裂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确的界定,或许是摇滚的时候把吉他和鼓弄的很吵,演唱者很投入很撕心裂肺的感觉,或许是像哈林说的要破不破的边缘。
《中国达人秀》第八场中:潘倩倩所唱的《等待》被黄舒骏称赞为完美的撕裂音。
“撕裂音”的训练方法“撕裂音”的技巧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歌曲,美声歌曲中若加入“撕裂音”,会给人另类的感觉,就像声音唱破一样。
撕裂音一般出现摇滚乐中,最根本的还是对整首歌曲的理解与把握,才能真正打动听者的内心。
所以不管什么唱法,都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演唱。
1.要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气息是歌唱的动力之源。
气息的正确运用是歌唱时声音连贯的保证,如果没有良好的气息控制,发声时会造成漏气现象而最终导致气息的短缺。
歌唱时不仅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撑,还得灵活的控制气息,这样才能唱好歌。
任何体力活动都要讲究均衡用力,而不只是局部用力,否则就会很费力、疲劳。
打个比方,我们如果用一个手指去勾起20斤的面粉,一般人是勾不起来的,就算勾起来指头也很容易受伤,如果把力量分散在五个手指上、用五个手指去抓的话,虽然轻松多了,但很容易疲劳。
如果我们把20斤面粉放在肩上,我们的腹肌、腰肌、背肌、甚至臀部、大腿和膝盖就会一起用力,这就是均衡的作用。
嗓音的使用也要注意均衡,大家知道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发声时身体的某些部分必须是要用力的,如果不用力,声音就会很小。
而有些地方是必须要放松的,如果不放松,音色就不好听。
只有在该用力的地方用力,该放松的地方放松才能获得好的声音。
这就要求唱歌时必须要做到三个积极:⑴横膈膜保持积极我们平时哈哈大笑时最疼的那个地方一般就是横膈膜了,并且大笑时肚子在不断的进行弹动,这块弹动的肌肉就是横膈肌。
横膈膜在发声练习时必须是积极保持的,否则喉头就会用力,就会导致声音挤、卡、不好听,而且会毁坏嗓子,所以歌唱时横膈肌要保持积极、腹肌及我们腰带一周的肌肉都要用力。
演唱时声音就非常自如。
⑵积极抬笑肌众所周知,“抬笑肌”是声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
我们常常形容:“姑娘的笑,像银铃般的清脆”笑声好听而且嗓子负担轻,比较耐久。
在歌唱训练中,“微笑”是获得甜美声音的前提,因为微笑唱歌可以把面部肌肉抬起来,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提笑肌”。
它可以克服某些发音器官肌肉紧张的毛病,声音的位置也相应高些。
⑶积极抬软腭喉头上方在发声时畅通无阻,在吞咽时有一个如小盖的东西,把它完全遮蔽起来,这个小盖就叫软腭,也称会厌,也叫软口盖。
软腭是跟喉头直接连在一起的,在发声时是一个重要器官。
在歌唱中找到自然打哈欠时的状态软腭就会抬高并并产生共鸣,同时下巴、舌头、喉咙保持放松声音就通畅。
2.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模式及注意嗓音的保护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才可以进行“撕裂”音的训练。
“撕裂音”是在嗓子完全打开绝对松弛的前提下,声带略微收口,以频率极高的颤抖摩擦气流,要保持声音处于“要破不破,似破非破”的状态,需要极强的控制能力。
掌握这种技巧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长期进行歌唱揣摩,才能打造出来。
关于“撕裂音”的训练,上海的顾浩哲老师有着独特的见解。
顾浩哲老师认为,从专业术语上讲,气泡音就是欧美流行的“撕裂音”。
撕裂音是我们演唱中非常危险的一个训练模式,这样的模式如果训练得不对,很容易导致歌手失声或者声音变的沙哑。
比如原来的声音纤细,因为训练的模式或者思路不正确,会导致声音变得粗矿,并且无法复原。
这是非常遗憾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采用正确的训练模式。
演唱的时候,人一定要坐正,坐正之后,保持哼鸣的状态加上后颈肌的发力,先发出“ai”的音。
做这个练习时,喉头要保持松弛状态,声音位置集中在眉心。
坐在椅子上双脚离地,手用力抓住椅子试图将自己抬起来,用力时声带发出的疲惫的杂音就是假声带勒住真声带的发声情况,保持这个感觉发出气泡音,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使软腭上抬,声音树立起来至鼻腔內的感觉,这是低音区中音区的方法和感觉。
高音区气越下沉,口腔内越打开,找声音向头上走的感觉。
这样的声音明亮、有力度,而且正确。
另外,为了避免损害嗓音,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嘶吼,气息和胸腔的支撑。
因为撕裂音干喊是喊不出来效果的,就算喊出来了也很难控制音域和音调。
"撕裂音"的运用许多歌手在演唱中都采用“撕裂”式唱法。
据汪峰在李咏的《咏乐汇》所说,自己的撕裂音技法是在录制《春天里》时忽然开窍的,他说用过去的方法连续唱几首歌就不行了,但现在可以唱30首。
他用声音撕裂你伪装下的坚强,但是又让你充满了力量,当一首《北京北京》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仿佛看到汪峰回家了,这个家是他生长的地方,也是他音乐梦想开始的地方。
撕裂音一般出现歌曲的高潮处,有时也会出现在开头。
比如汪峰在唱歌曲《北京北京》时,“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其中的“当”字就用了撕裂音的技巧。
再比如中国知名乐团——信乐团,凭借单曲《死了都要爱》一夜走红,在歌曲的高潮处,主唱那撕心裂肺的呐喊,更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死了都要爱,以致全场观众为之沸腾。
《中国好声音》中的梁博,他在总决赛中唱的《回来》这首歌,在高潮处也采用了“撕裂”式唱法,更好地带动了现场所有观众的情绪,全场观众起立呐喊,撕裂音也可以出现在歌曲的末尾,梁博在演唱《回来》最后一句“回来”,也采用了撕裂音的演唱技巧。
最终梁博获得了《中国好声音》的冠军。
获得十五届青歌赛流行唱法的周鹏演唱中也经常运用“撕裂音”。
一个歌手能让别人记住必须有自己的特点。
拥有“撕裂音”,能够使你在众人中变得与众不同。
汪峰、阿信等很多歌手,之所以被大家频繁的模仿,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太有辨识度了,有个人特色,高音区欲破不破、沙哑的撕裂音。
梁博的歌声很有感染力,如果不加入撕裂音整首歌就会变得暗淡无光,有了撕裂音,音乐就活起来了。
由此看出,声音辨识度是很关键的。
毋庸置疑,“撕裂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梁博的撕裂式唱法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他的几乎每首歌曲都采用了撕裂音的技巧。
在唱《私奔》这首歌时,他的摇滚范、娴熟的撕裂音,受到了评委老师的青睐,触碰了评委的内心,所以评委为他转身。
梁博凭借一嗓摇滚式“撕裂音”被大家所喜爱。
舞台上的梁博平淡的出奇,不苟言笑。
但唱起歌来却判若两人,歌声中总有一种让人沸腾的爆裂、怒放、撕扯,尤其是那要破不破的呐喊唤醒了无数摇滚人逝去的青春梦想,让人隐约看见他少年老成表象下难掩的激情。
梁博一路饱和的“撕裂音”是他的武器,一开始就亮沙哑撕裂音,使大家对他印象深刻。
起头,中间,收尾,撕裂音运用得炉火纯青。
梁博在摇滚里用的撕裂音只是用技术手段来达到摇滚特有的呐喊特质。
一首歌里有前后几个撕裂音,梁博的“嘶吼”是趋于越来越不破的,那是因为他的嗓子越用越开越松弛。
他的夺冠与“撕裂音”有很大关系。
结语在崔健这位摇滚领军人物的带领下,中国摇滚乐的队伍逐渐庞大,也以更加多元化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对于摇滚中的“撕裂音”所要表达的东西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它像信仰一样涵盖着一种精神,而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狂躁的音乐、不羁的表面等等。
每个人的理解和每个歌手所表达的东西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或愤怒、或忧伤、或自由、或无助。
总之,是在音乐里能找到的最核心的东西,尤其是运用“撕裂音”对整首歌曲感情的恰当把握,能或多或少地撕裂到人们的内心。
目前,“撕裂音”的训练方法是很少的。
只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撕裂音”。
要循序渐进地揣摩练习,特别要根据自身嗓音条件来练习,切不可霸王硬上弓。
参考文献:[1]钟子林.摇滚乐的兴起和影响[J].中国音乐学,1997,4.[2]王磊.浅析软腭在歌唱中的活动和作用[J].黄河之声,2009,16:59-61.[3]严洪萍.谈歌唱中的积极与放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月旬),2012,12:106-107.[4]秦赢.试论“微笑”在歌唱训练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2,1:49-50.[5]陆志玮.论科学发声的人体生理学基础[J].商场现代化杂志,2004,15:183-184.作者单位: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商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