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题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 单元测试题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 单元测试题一.填一填。
1. 一台电脑打八折后售价是4480元,这台电脑的原价是( )元。
2. 一件商品原价200元,妈妈以120元的价格买来,这件商品是打( )折销售的。
3. 一条连衣裙打八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了( )%,所以便宜的价钱=原价×( )。
4. 把下面的折扣或成数写成百分数。
四五成( ) 三七折( ) 九成( )八折( ) 二折( ) 六九成( )5. 某省今年旅游游客达到50万人次,比去年大约增加了5万人次,大约比去年增加了( )成。
6. 去年杨叔叔家摘了3000千千克苹果,今年比去年减产了一成,今年比去年减产了( )千克,今年摘了苹果( )千克。
7. 妈妈买了30000元的三年期国债,年利率为5.08%,到期时可获得利息和本金一共( )元。
8. 涛涛开了一间商店,这个月的营业额是24000元,如果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月应该缴纳营业税( )元。
二.判一判。
1. 商品“买一送一”相当于打五折。
( )2. 一件商品打六折出售,就是比原价降低60%出售。
( )3. “增加二成”和“打二折”表示的意义相同。
( )4. 苹果如果按原价的7.5%销售,就是打七五折。
( )5. 一件衣服原价是300元,现在打八五折出售,现价就是255元。
( )三.选一选。
1. 杨阿姨今年工资比去年多了两成,相当于去年工资的( )。
①20% ②80% ③120% ④200%2. 一件商品原价是60元,若打折后价格是54元,这件商品的折扣是( )。
①五折 ②六五折 ③七折 ④九折3. 戴叔叔把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五年,年利率是3.05%,到期后他能得到的利息是( )元。
①244 ②1220 ③2400 ④15254. 一件商品分别以下面的方式销售,最便宜的是( )。
①优惠20% ②半价 ③打六折 ④降价三成四. 算一算。
1.脱式计算。
135×89%+138×89% 9×25%+5×432.解方程。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全等三角形》测试题(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MAB ∠为锐角,AB a ,点C 在射线AM 上,点B 到射线AM 的距离为d ,BC x =,若△ABC 的形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d =或x a ≥B .x a ≥C .x d =D .x d =或x a > 2.如图,在ABC 和AEF 中,EAC BAF ∠=∠,EA BA =,添加下面的条件:①EAF BAC ∠=∠;②E B ∠=∠;③AF AC =;④EF BC =,其中可以得到ABC AEF ≌△△的有( )个.A .1B .2C .3D .43.如图,点O 是△ABC 中∠BCA ,∠ABC 的平分线的交点,已知△ABC 的面积是12,周长是8,则点O 到边BC 的距离是( )A .1B .2C .3D .4 4.如图,已知ABC DCB ∠=∠,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CB △△≌,下列添加的条件不能使ABC DCB △△≌的是( )A .A D ∠=∠B .AB DC = C .AC DB =D .ACB DBC ∠=∠ 5.如图,在ABC 中,B C ∠=∠,BD CE =,BF CD =,则EDF ∠等于( )A .90A ︒-∠B .1802A ︒-∠C .1902A ︒-∠D .11802A ︒-∠ 6.工人师傅常用直角尺平分一个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在∠AOB 的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直角尺,使直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即CM =CN ).此时过直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A .HLB .SASC .SSSD .ASA7.如图,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若ABC S 12=,DF 2=,AC 3=,则AB 的长是 ( )A .2B .4C .7D .9 8.如图,ABC 的面积为26cm ,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则PBC 的面积为( )A .21cmB .22cmC .23cmD .24cm 9.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4:3AB AC = ,则ABD △与ACD △的面积比为( ).A .4:3B .16:9C .3:4D .9:16 10.如图,AD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S △ABC =7,DE =2,AB =4,则AC 长是( )A .2.5B .3C .3.5D .411.如图,在△ABC 中,点E 和F 分别是AC ,BC 上一点,EF ∥AB ,∠BCA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D ,∠MAC 是△ABC 的外角,若∠MAC =α,∠EFC =β,∠ADC =γ,则α、β、γ三者间的数量关系是( )A .β=α+γB .β=2γ﹣αC .β=α+2γD .β=2α﹣2γ 12.下列命题,真命题是( )A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二、填空题13.如图,△ABC 中,∠ACB =90°,点D 在边AC 上,DE ⊥AB 于点E ,DC =DE ,∠A =32°,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_.14.如图,四边形ABCD 中,180B D ∠+∠=︒,AC 平分DAB ∠,CM AB ⊥于点M ,若4cm AM =, 2.5cm BC =,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cm .15.如图,点D在BC上,DE⊥AB于点E,DF⊥BC交AC于点F,BD=CF,BE=CD.若∠AFD=145°,则∠EDF=_____.16.如图,ABC ADE≅,延长BC,分别交AD,ED于点F,G,若120EAB∠=︒,30B∠=︒,10CAD∠=︒,则CFD∠=________︒.17.如图,线段AB,CD相交于点O,AO=BO,添加一个条件,能使AOC BOD≅,所添加的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ABC的面积为215cm,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过点C作CD AP⊥于点D,连接DB,则DAB的面积是______2cm.19.如图,△ABC 中,∠C=90°,AC=40cm ,BD 平分∠ABC ,DE ⊥AB 于E ,AD :DC=5:3,则D 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20.如图,ABC ∆中,90,6,8ACB AC cm BC cm ∠=︒==,点P 从点A 出发沿A C -路径向终点C 运动.点Q 从B 点出发沿B C A --路径向终点A 运动.点P 和Q 分别以每秒1cm 和3cm 的运动速度同时开始运动,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在某时刻,分别过P 和Q 作PE l ⊥于,E QF l ⊥于F .则点P 运动时间为_______________时,PEC ∆与QFC ∆全等.三、解答题21.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B DE =,AC AD =.(1)请你添加一个与角有关的条件,使得ABC DEA ≌,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若65CAD ∠=︒,110B ∠=︒,求BAE ∠的度数. 22.如图,△ABC 中,AB=AC ,∠BAC=90°,CD 平分∠ACB ,BE ⊥CD ,垂足E 在CD 的延长线上.求证:CD=2BE .23.已知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绕点C 旋转,过点A 作AD l ⊥于D ,过点B 作BE l ⊥于E ,若6AD =,3BE =,画图并直接写出DE 的长. 24.如图,∠ACB 和∠ADB 都是直角,BC =BD ,E 是AB 上任意一点.(1)求证:△ABC ≌△ABD .(2)求证:CE =DE .25.已知: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是AB 的中点,点E 是AB 边上一点.(1)直线BF 垂直CE 于点F ,交CD 于点G (如图1),求证:AE =CG ;(2)直线AH 垂直于CE ,垂足为H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M (如图2),找出图中与BE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Rt ABC △中,90ACB ︒∠=,CA CB =,D 是AC 上一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E CD =,BD 的延长线与AE 交于点F .求证:BF AE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当x =d 时,BC ⊥AM ,C 点唯一;当x ≥a 时,能构成△ABC 的C 点唯一,可确定取值范围.【详解】解:若△ABC 的形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则C 点唯一即可,当x =d 时,BC ⊥AM ,C 点唯一;当x >a 时,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的作弧,与射线AM 只有一个交点,x =a 时,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的作弧,与射线AM 只有两个交点,一个与A 重合, 所以,当x ≥a 时,能构成△ABC 的C 点唯一,故选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画法,根据题意准确作图并且能够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2.B解析:B【分析】根据EAC BAF ∠=∠,EAF EAC CAF ∠=∠+∠,BAC BAF CAF ∠=∠+∠,经推到得EAF BAC ∠=∠;再结合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EAC BAF ∠=∠,EAF EAC CAF ∠=∠+∠,BAC BAF CAF ∠=∠+∠ ∴EAF BAC ∠=∠E B ∠=∠,即E B EAF BAC EA BA ∠=∠⎧⎪∠=∠⎨⎪=⎩∴ABC AEF ≌△△()ASA ,故②符合题意; AF AC =,即AF AC EAF BAC EA BA =⎧⎪∠=∠⎨⎪=⎩∴ABC AEF ≌△△()SAS ,故③符合题意;①和④不构成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C解析:C【分析】过点O作OE⊥AB于E,OF⊥AC于F,连接OA,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OE=OF=OD然后根据△ABC的面积是12,周长是8,即可得出点O到边BC的距离.【详解】如图,过点O作OE⊥AB于E,OF⊥AC于F,连接OA.∵点O是∠ABC,∠ACB平分线的交点,∴OE=OD,OF=OD,即OE=OF=OD∴S△ABC=S△ABO+S△BCO+S△ACO=12AB·OE+12BC·OD+12AC·OF=12×OD×(AB+BC+AC)=12×OD×8=12OD=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正确表示出三角形面积是解题关键.4.C解析: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分析即可;【详解】在ABC和DCB中,A DABC DCBBC CB∠=∠⎧⎪∠=∠⎨⎪=⎩,故ABC DCB△△≌,A不符合题意;在ABC和DCB中,AB DCABC DCBBC CB=⎧⎪∠=∠⎨⎪=⎩,故ABC DCB△△≌,B不符合题意;只有AC=BD,BC=CB,ABC DCB∠=∠,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故C符合题意;在ABC和DCB中,ACB DBCCB BCABC DCB∠=∠⎧⎪=⎨⎪∠=∠⎩,故ABC DC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B=∠C,BD=CE,BF=CD,可证出△BFD≌△CDE,继而得出∠BFD=∠ED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平角等于180︒,即可得出∠B=∠EDF,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B=∠C,BD=CE,BF=CD,∴△BFD≌△CDE,∴∠BFD=∠EDC,∴∠B+∠BFD+∠BDF=∠BDF+∠EDF+∠EDC,∴∠B=∠EDF,又∵∠B=∠C=18019022AA ︒-∠=︒-∠,∴∠EDF=1902A︒-∠,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BFD=∠EDC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有三组边对应相等,由此证明△OMC≌△ONC(SSS),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在△OMC和△ONC中,OM ON CM CN OC OC =⎧⎪=⎨⎪=⎩, ∴△OMC ≌△ONC(SSS),∴∠MOC=∠NOC ,∴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比较简单,注意利用了三边对应相等,熟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D【分析】求出DE 的值,代入面积公式得出关于AB 的方程,求出即可.【详解】解:∵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DE=DF=2,∵S △ABC =S △ABD +S △ACD ,∴12=12×AB×DE+12×AC×DF , ∴24=AB×2+3×2,∴AB=9,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8.C解析:C【分析】延长AP 交BC 于E ,根据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即可求出△ABP ≌△BEP ,又知△APC 和△CPE 等底同高,可以证明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证明三角形PBC 的面积.【详解】解:延长AP 交BC 于E ,∵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ABP =∠EBP ,∠APB =∠BPE =90∘,在△APB 和△EPB 中∠=∠⎧⎪=⎨⎪∠=∠⎩APB EPB BP BPABP EBP ∴△APB ≌△EPB (ASA ),∴APB EPB S S =△△,AP =PE ,∴△APC 和△CPE 等底同高,∴APC PCE S S =,∴PBC PCE PCE S S S =+△△△=12ABC S=163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关键是求出PBC PCE PCE S S S =+△△△=12ABC S .9.A解析:A【分析】过点D 作DE 垂直于AB ,DF 垂直于AC ,由AD 为角BAC 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得到DE=DF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ABD 与△ACD 的面积之比,把DE=DF 以及AB :AC 的比值代入即可求出面积之比.【详解】解:过点D 作DE ⊥AB 于E ,DF ⊥AC 于F .∵AD 为∠BAC 的平分线,∴DE=DF ,又AB :AC=4:3,∴S △ABD :S △ACD =(12AB•DE ):(12AC•DF )=AB :AC=4: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此类题经常过角平分线上作角两边的垂线,这样可以得到线段的相等,再结合其他的条件探寻结论解决问题.10.B解析:B【分析】作DH⊥AC于H,如图,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H=DE=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 2×2×AC+12×2×4=7,于是可求出AC的值.【详解】解:作DH⊥AC于H,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H⊥AC,∴DH=DE=2,∵S△ABC=S△ADC+S△ABD,∴12×2×AC+12×2×4=7,∴AC=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里的距离是指点到角的两边垂线段的长.11.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EFC=β,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CB=2∠BCD,根据∠ADC 是△BDC的外角,得到∠ADC=∠B+∠BCD,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MAC=∠B+∠ACB,于是得到结果.【详解】解:∵EF∥AB,∠EFC=β,∴∠B=∠EFC=β,∵CD平分∠BCA,∴∠ACB=2∠BCD,∵∠ADC是△BDC的外角,∴∠ADC=∠B+∠BCD,∵∠ADC=γ,∴∠BCD=γ-β,∵∠MAC是△ABC的外角,∴∠MAC=∠B+∠ACB,∵∠MAC=α,∴α=β+2(γ-β),∴β=2γ-α,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详解】解:A、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本选项说法是真命题;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C、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但不一定全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D、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61°【分析】首先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B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得到BD为∠ABC的平分线再求出∠ABD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而求得结论【详解】解:∵∠A=32°∠ACB=9解析:61°【分析】首先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B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得到BD为∠ABC的平分线,再求出∠ABD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而求得结论.【详解】解:∵∠A=32°,∠ACB=90°,∴∠CBA=58°,∵DE⊥AB,DC⊥BC,DC=DE,∴BD为∠ABC的平分线,∴∠CBD=∠EBD,∴∠CBD=12∠CBA=12×58°=29°,∴∠BDC=∠A+∠ABD=32°+29°=61°.故答案为:61°.【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D 为∠ABC 的平分线,难度不大.14.13【分析】过点C 作CN ⊥AD 交AD 延长线于点N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N=CM 然后证明△CDN ≌△CBM 得到DN=BMCD=CB=25然后求出AN=AM=4则AD=4DN 即可求出四边形的周长【详解】解析:13【分析】过点C 作CN ⊥AD ,交AD 延长线于点N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N=CM ,然后证明△CDN ≌△CBM ,得到DN=BM ,CD=CB=2.5,然后求出AN=AM=4,则AD=4-DN ,即可求出四边形的周长.【详解】解:根据题意,过点C 作CN ⊥AD ,交AD 延长线于点N ,如图:∵CM AB ⊥,CN ⊥AD ,∴∠N=∠CMB=90°,∵180B ADC ∠+∠=︒,180CDN ADC ∠+∠=︒,∴B CDN ∠=∠,∵AC 平分DAB ∠,∴CN=CM ,∴△CDN ≌△CBM ,∴DN=BM ,CD=CB=2.5,∵AC=AC ,∠N=∠CMA=90°,∴△ACN ≌△ACM (HL ),∴AN=AM=4,∴AD=4-DN ,∴AB=4+BM=4+DN ,∴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 2.5 2.5413AD DC CB AB DN DN +++=-++++=;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得到AD=4-DN ,AB=4+DN .15.55°【分析】由∠AFD =145°可求得∠CFD=35°证明Rt △BDE ≌△Rt △CFD 根据对应角相等推知∠BDE=∠CFD=35°进而可求出∠EDF 的值【详解】解:∵∠DFC+∠AFD=180°∠解析:55°【分析】由∠AFD =145°可求得∠CFD=35°,证明Rt △BDE ≌△Rt △CFD ,根据对应角相等推知∠BDE=∠CFD=35°,进而可求出∠EDF 的值.【详解】解:∵∠DFC+∠AFD=180°,∠AFD=145°,∴∠CFD=35°.又∵DE ⊥AB ,DF ⊥BC ,∴∠BED=∠CDF=90°,在Rt △BDE 与△Rt △CFD 中,BE CD BD CF=⎧⎨=⎩, ∴Rt △BDE ≌△Rt △CFD (HL ),∴∠BDE=∠CFD=35°,∴∠EDF =180°-90°-35°=55°.故答案是:55°.【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16.9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C=∠DAE 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解析:9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C=∠DAE ,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ABC ADE ≅,∴()12010255BAC DAE ∠=∠=-÷=,∴85ACF BAC B ∠=∠+∠=,∴18085CFA ACF CAD ∠=-∠-∠=,∴1808595CFD ∠=-=.故答案为:9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上述定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或或或【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详解】由对顶角相等得:当时由定理可证当时由定理可证当时由定理可证当时则由定理可证故答案为:或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三角形 解析:CO DO =或A B ∠=∠或C D ∠=∠或//AC BD【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OC BOD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详解】由对顶角相等得:AOC BOD ∠=∠,AO BO =,∴当CO DO =时,由SAS 定理可证AOC BOD ≅,当A B ∠=∠时,由ASA 定理可证AOC BOD ≅,当C D ∠=∠时,由AAS 定理可证AOC BOD ≅,当//AC BD 时,则A B ∠=∠,由ASA 定理可证AOC BOD ≅,故答案为:CO DO =或A B ∠=∠或C D ∠=∠或//AC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8.【分析】如图延长CD 交AB 于E 由题意得AP 平分∠CAB 证明△ADC ≌△ADE 得到CD=DE 由此得到推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延长CD 交AB 于E 由题意得AP 平分∠CAB ∴∠CAD=∠EAD ∵CD ⊥A 解析:152【分析】如图,延长CD 交AB 于E ,由题意得AP 平分∠CAB ,证明△ADC ≌△ADE ,得到CD=DE ,由此得到,ACD ADE BCD BED SS S S ==,推出ACD BCD ADE BED S S S S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延长CD 交AB 于E ,由题意得AP 平分∠CAB ,∴∠CAD=∠EAD,∵CD ⊥AD ,∴∠ADC=∠ADE ,∵AD=AD ,∴△ADC ≌△ADE ,∴CD=DE ,∴,ACD ADE BCD BED S S S S ==,∴ACD BCD ADE BED SS S S +=+, ∴12ABD ADE BED ABC S S S S =+==152, 故答案为:152.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证出CD=DE 得到,ACD ADE BCD BED S S S S ==是解此题的关键.19.1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DC 然后求出DC 即得答案【详解】解:∵AC=40cmAD :DC=5:3∴DC=15cm ∵BD 平分∠ABCDE ⊥AB ∠C=90°∴DE=DC=15cm 即D 到AB解析:1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DC ,然后求出DC 即得答案.【详解】解:∵AC=40cm ,AD :DC=5:3,∴DC=15cm ,∵BD 平分∠ABC ,DE ⊥AB ,∠C=90°,∴DE=DC=15cm ,即D 到AB 的距离为15cm .故答案为:1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目,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20.或【分析】对点P 和点Q 是否重合进行分类讨论通过证明全等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如图1所示:与全等解得:;如图2所示:点与点重合与全等解得:;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 解析:1或72【分析】对点P 和点Q 是否重合进行分类讨论,通过证明全等即可得到结果;【详解】如图1所示:PEC ∆与QFC ∆全等,PC QC ,683∴-=-t t ,解得:1t =;如图2所示:点P 与点Q 重合, PEC 与QFC ∆全等,638∴-=-t t ,解得:72t =; 故答案为:1或7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添加一个角有关的条件为BAC EDA ∠=∠,使得ABC DEA ≌,理由见解析;(2)BAE ∠的度数为135︒.【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选择SAS 原理,可确定添加的角;(2)利用三角形全等,∠B 的度数,可求∠BAC+∠DAE ,问题可解.【详解】(1)添加一个角方面的条件为BAC EDA ∠=∠,使得ABC DEA ≌.在ABC 和DEA △中∵AB DE =,BAC EDA ∠=∠,AC DA =,∴()SAS ABC DEA ≌△△; (2)在(1)的条件下∵ABC DEA ≌,∴ACB DAE ∠=∠,若65CAD ∠=︒,110B ∠=︒,则18070ACB BAC B ∠+∠=︒-∠=︒,∴70DAE BAC ACB BAC ∠+∠=∠+∠=︒,∴7065135BAE DAE BAC CAD ∠=∠+∠+∠=︒+︒=︒,即BAE ∠的度数为13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原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见解析【分析】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CD=∠ABF ,再利用“角边角”证明△AFB ≌△ADC 可得CD=BF ,利用“角边角”证明△BCE 和△FCE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E=EF ,整理即可得证.【详解】证明:∵BE ⊥CD ,∠BAC=90°,∴∠ACD+∠F=180°-90°=90°,∠ABF+∠F=180°-90°=90°,∴∠ACD=∠ABF ,在△AFB 和△ADC 中, 90ACD ABF AB ACCAD BAF ∠∠⎧⎪⎨⎪∠∠︒⎩====, ∴△AFB ≌△ADC (ASA );∴CD=BF ,∵CD 平分∠ACB ,∴∠BCE=∠FCE ,在△BCE 和△FCE 中,90BCE FCE CE CEBEC FEC ∠∠⎧⎪⎨⎪∠∠︒⎩====, ∴△BCE ≌△FCE (ASA ),∴BE=EF ,∴BF=2BE∴CD=2B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3.图见解析,9DE =或3DE =【分析】分直线l 不经过线段AB 和直线l 经过线段AB 两种情况画图,证明△ACD ≌△CBE 即可求出DE 的长.【详解】解:如图1∵AD l ⊥于D , BE l ⊥于E ,∴∠ADC=∠CEB=90°,∴∠DAC+∠DCA=90°,∵90ACB ∠=︒,∴∠BCE+∠DCA=90°,∴∠DAC=∠ECB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AC CB ∠∠⎧⎪∠∠⎨⎪⎩,∴ △ACD ≌△CBE∴AD=CE=6,DC=EB=3,∴DE=DC+CE=9;如图2,∵AD l ⊥于D , BE l ⊥于E ,∴∠ADC=∠CEB=90°,∴∠DAC+∠DCA=90°,∵90ACB ∠=︒,∴∠BCE+∠DCA=90°,∴∠DAC=∠ECB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AC CB ∠∠⎧⎪∠∠⎨⎪⎩,∴ △ACD ≌△CBE∴AD=CE=6,DC=EB=3,∴DE=CE-CD=3;∴9DE =或3D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分类画图证明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24.(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利用“HL ”证明Rt △ACB ≌Rt △ADB 即可;(2)由Rt △ACB ≌Rt △ADB 得到∠CAB =∠DAB ,AC =AD ,然后利用“SAS ”可证明△ACE ≌△ADE ,从而得到CE =DE .【详解】证明:(1)在Rt △ACB 和Rt △ADB 中,AB AB BC BD=⎧⎨=⎩, ∴Rt △ACB ≌Rt △ADB (HL );(2)∵Rt △ACB ≌Rt △ADB ,∴∠CAB =∠DAB ,AC =AD ,在△ACE 和△ADE 中,AC AD CAE DAE AE AE =⎧⎪∠=∠⎨⎪=⎩,∴△ACE ≌△ADE (SAS ),∴CE =DE .【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根据图形的特点确定对应相等的条件,利用:SSS 、SAS 、ASA 、AAS 或HL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由此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5.(1)证明见详解;(2)BE=CM ,证明见详解;【分析】(1)首先根据点D 是AB 的中点,∠ACB=90° ,可得出∠ACD=∠BCD=45°,判断出△AEC ≌△CGB ,即可得出AE=CG ;(2)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CMA+∠MCH=90°,∠BEC+∠MCH=90°,再根据AC=BC ,∠ACM=∠CBE=45°,得出△BCE ≌△CAM ,进而证明出BE=CM ;【详解】(1)∵点D 是AB 的中点,AC=BC ,∠ACB=90°,∴ CD ⊥AB ,∠ACD=∠BCD=45°,∴ ∠CAD=∠CBD=45°,∴∠CAE=∠BCG ,又∵BF ⊥CE ,∴∠CBG+∠BCF=90°,又∵∠ACE+∠BCF=90°,∴∠ACE=∠CBG ,在△AEC 和△CGB 中,⎧⎪⎨⎪⎩∠CAE=∠BCG AC=BC∠ACE=∠CBG ∴△AEC ≌△CGB(ASA),∴AE=CG ;(2)BE=CM ,∵CH ⊥HM ,CD ⊥ED ,∴∠CMA+∠MCH=90°,∠BEC+∠MCH=90°,∴∠CMA=∠BEC ,又∵∠ACM=∠CBE=45°,在△BCE 和△CAM 中,⎧⎪⎨⎪⎩∠BEC=∠CMA ∠CBE=∠ACM BC=AC , ∴△BCE ≌△CAM(AAS),∴ BE=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 、SAS 、ASA 、AAS )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CE ≌△BCD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可以证明结论成立.【详解】证明:∵90ACB ︒∠=∴90ACE BCD ︒∠=∠=在ACE △和BCD △中,CA CB ACE BCD CE CD =⎧⎪∠=∠⎨⎪=⎩∴()ACE BCD SAS =∴CAE CBD ∠=∠∵Rt ACE △中,90CAE E ︒∠+∠=,∴90CBD E ︒∠+∠=,∴90BFE ︒∠=∴BF A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直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数形结合的思想作答.。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等级评价: ) xiǎng yi xiǎng tián yi tián一、想一想, 填一填。
1.〔跨学科〕从下列词语中找出数,写在( )里。
过五关,斩六将八面玲珑十年寒窗龙生九子( )( ) ( ) ( ) ( )将写出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2.〔变式题〕︙︙︙︙︙︙比。
比。
3.〔变式题〕+4=92+5= -2=5tián yi tián quān yi quān二、填一填, 圈一圈。
1.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
2.把右边的3个图形圈起来。
把从左边数第7个图形圈起来。
nǐzhīdào de hòu miàn cánɡde shìjǐ mɑtián yi tián 三、你知道的后面藏的是几吗? 填一填。
6+=9 10-=4 +4=9 -8=28+=10 7-=1 -4=5 7-=2 suàn yi suàn四、算一算。
7-6= 8+2= 10-7= 9+0= 9-5= 10-6+5= 3+3+4= 9-2-3= 8+2-4= kàn túlièshìjìsuàn五、看图列式计算。
1. 2.+=+=○ = (个)-=-=3. 4.○ = (个) ○○ = 5.○○ = (人) jiějuéwèn tí六、解决问题。
1.这组有几名学生已经检查完视力了?2.〔情境题〕我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如下图。
你能用这样的数计算吗?(得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小红的右边有3人,左边有4人。
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一、1.5 6 8 10 9 10 9 8 6 52.多少3.5 5 7 7 7二、1.10 2.提示:按要求圈图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共4套)

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1)(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2分)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y án hán jìnɡ zh í xié xi àn f ēn ɡ shuānɡ zènɡ s òn ɡp ū chu án ɡ ní t ǔ jīnɡ t ǐ jǐn zh ān ɡ yuàn qi án ɡ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3分) 你挤.我碰(j ǐ q í)频.频点头(p ín p ín ɡ)菠萝.(lu ó l ó) 吟.诵( yín jīn) 挑.促织(ti āo ti ǎo ) 钥匙.(chi shi )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
( ) 2.《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 ) 3.《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刘景文送给好友苏轼的勉励诗。
( ) 4.《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
( )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者是张秋生。
( )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0分)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 印象 排列 规则 凌乱B. 综色迟到颜料邮票C. 仙子淡黄听闻梨树D. 拉勾丰收透明翅膀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A.亮晶晶的水洼B.湿漉漉的水泥道C.清脆的水底D.香甜的气味3.下列对《赠刘景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荷尽”、“菊残”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写出了诗人悲观失望的情绪。
B.诗中“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人教PEP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套

人教PEP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套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Unit 2过关检测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听力部分(30分)一、听录音,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为下列图片排序。
(5分)() () ()() ()二、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语。
(5分)()1.A.I like green best B. I like winter best C. I like music best.()2.A.Because I can swim. B. Because I can pick apples.C. Because I can make a snowman.()3.A.On foot B. At 7:00 a. m. C. At 7:00 p. m.()4.A.I often watch TV. B. Yes, I do. C. On the weekend.()5.A.It's sunny. B. It's my favourite. C. I can fly a kite.三、听录音,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连线。
(10分)1. Bob2.Tom3.Sarah4.Mary5.LilyA. B. C. D. E.四、听录音,完成短文。
(10分)There are four 1.________ in a year. And I like 2.________3.________.The trees are green. There are pretty flowers everywhere. The weather is windy and 4.________.Children can fly kites in the park. I often go on a 5.________ with my friends. That's fun!第二部分笔试(70分)五、读一读,选出与所给单词画线部分发音相同的一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单元过关检测卷⼀、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1.计算453÷24时,把除数24看作()来试商,商是()位数;计算278÷38时,把除数38看作()来试商,商的最⾼位在()位上。
2.480分=()时3分=()秒360秒=()分96时=()⽇3.72÷29,要使商是⼀位数,⾥最⼤填(),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填()。
4.÷34=21……,余数最⼤是(),这时被除数是()。
5.根据÷=27,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
27×=()(×3)÷(×3)=()(×3)÷=()÷(×3)=()6.学校体育馆买了6盒乒乓球,每盒10个,⼀共⽤去180元。
平均每个乒乓球的价格是()元。
7.()⾥最⼤能填⼏?32×()<250()×44<36070×()<400()×26<1508.把写着1~100号的100张卡⽚依次分给A、B、C、D四个⼈。
请问22号卡⽚分给了(),98号卡⽚分给了()。
9.⼩王家四个季度共⽤电972千⽡·时,平均每个⽉⽤电()千⽡·时。
⼆、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2.936÷24=38……24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定要⽐除数⼩。
()4.因为75÷4=18……3,所以750÷40=18……3。
()5.最⼤的三位数除以最⼤的两位数,商11余9。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每题2分,共10分)1.把除数64看作60试商,初商容易()。
A.偏⼤B.偏⼩C.不变2.两数相除,商是10,如果被除数乘3,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3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第一部分(1~5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
(《关雎》)(2)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说临别之际,气势宏伟,已有不必作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每小题1分,共4分)(1)路过小庭院,有西府________(hǎi táng)怒放,呆看片刻,忘掉世态炎凉。
(2)宝蓝色的轿车呼啸而过,转弯时没有减速,整个车________(piāo yí)而去,太危险了。
(3)人类的狩猎..( )行为严重威胁了野生动物的生存。
(4)“践行十九大精神,社区教育社区行”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篇推理小说的结构,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B.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但今天可以过得不一样。
C.取得一点儿小成绩就骄傲的人迟早会在人群中销声匿迹....的。
D.她无时无刻....都在展现着自信,这可能就是她的最大魅力吧。
4.下面对两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图片所示字体为行书。
B.图中两个字分别是“花”“茶”。
C.两个字的部首“艹”写法不一样,都是错误书写。
D.图中书法线条流畅,运笔简洁,都稍向左倾斜,有独特的美感。
5.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他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人教版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39分)1.计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也就是1()。
3.一个长方形果园长400米,宽200米,占地面积是()公顷。
4.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块稻田的面积约4();(2)小明家房子的面积是120();(3)北京市的占地面积约是16410();(4)学校舞蹈室的长是20(),宽是5(),占地面积是100(),()间这样的舞蹈室的占地面积是1公顷。
(5)人民大会堂的占地面积约是15万(),中央大厅的面积约是3600()。
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6公顷=()平方米350000平方米=()公顷45公顷=()平方米32平方千米=()公顷100000平方米=()公顷400公顷=()平方千米36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10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80500平方米=()公顷()平方米6.在里填上“>”“<”或“=”。
8公顷800平方米4000平方米4公顷200公顷1平方千米2公顷2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99公顷700平方米7平方千米5000公顷5平方千米12平方千米120公顷7.把下面的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60000平方米6公顷300平方米6平方千米()>()>()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1分,共6分)1.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2.1平方千米比1公顷大。
()3.面积是1公顷的一块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 4.方方家真大!四室两厅两卫,约有1公顷。
()5.边长2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千米。
()6.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的面积大约是36000千米。
()三、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决定性因素是() A.我国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B.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C.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D.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2.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关于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B.发展,能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C.发展,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D.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在世界各种古老文明中,几千年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是()A.中华文明B.希腊文明C.印度文明D.阿拉伯文明4.月共一轮,血浓于水。
实现两岸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一国两制B.两岸同根同文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四个决不”原则5.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使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五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有踪影;在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必须节约资源②必须发展生产力③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坚持对外开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6.当前,一些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有魅力、更有意义B.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不应以外来文化取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D.青少年喜欢崇洋媚外7.中华民族精神()①是我们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②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我们民族继往开来的不竭力量之源④具有与时俱进品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2004年7月中国文化年在法国落幕,同年10月法国文化年在北京拉开了序幕。
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有利于()A.我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文化B.我们吸收外国一切文化成果C.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合二为一D.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下列属于我国传统民乐作品的是()①百鸟朝凤②波卡尔舞曲③二泉映月④春江花月夜⑤卡门序曲⑥渔舟唱晚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10.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又明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这样做的重要目的在于()A.推进依法治国进程B.扩大对外开放C.实现共同富裕D.实现同步富裕11.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十分紧缺,某汽轮厂招收260名数控技工,月薪达到6 000元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上海公布了四类最挣钱的职位,其中有两类是高级和中级技术工种。
这说明()①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工人已经成为我国最理想的职业②人才不仅包括各类专家,也包括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③我国的中级和高级技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④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两个基本点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首要原则B.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D.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13.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A.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状况B.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我国的基本国情14.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形势,党和政府提出了()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实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战略C.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D.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15.以下关于科学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无关B.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16.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是()A.世界性问题B.发展中国家的问题C.人口老龄化问题D.发展问题17.马克思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B.物质生产不如精神生产重要C.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8.以下属于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之一的是()A.农村人口多B.男女性别比失衡C.人口素质偏低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19.从总体上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A.已经并驾齐驱B.还有相当大的差距C.在尖端技术方面我国已经领先于世界发达国家D.占有明显的优势20.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A.保护环境B.培养人才C.发展科技D.教育21.(2004·福州)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因情节感人、旋律优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这告诉我们()A.中国的科技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B.要全部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二、非定项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2.可持续发展战略()A.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B.要求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C.要把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D.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23.在21世纪,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A.控制人口增长B.保护自然资源C.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D.保持经济增长24.能不能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A.我国经济社会的安全B.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C.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5.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方面,我国生产的汽车品牌90%是国外的,我国的机床生产技术70%是国外的,我国90%的药品生产专利是国外的。
这说明()A.我国的经济繁荣是虚假的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C.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科技上占优势的巨大压力D.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民族的振兴26.邓小平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这说明()A.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B.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激励中国人民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C.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意义重大D.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27.1998年,在同洪水的搏斗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这种精神()A.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B.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C.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D.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8.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句话()A.是不符合实际的B.科学地揭示了民族精神的地位C.看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D.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指导意义29.以下关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评述,正确的是()A.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C.中国致力于推动第三世界的发展D.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成就显著30.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的进展,“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些都说明()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体现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D.我们有理由为这些成就感到骄傲31.以下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B.科技进步日新月异C.经济全球化趋势顺利发展D.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2.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B.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D.我国各方面还比较落后三、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反之打×。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抛弃传统的文化。
()34.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5.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
()36.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振兴中华,我国社会已经不存在矛盾了。
()38.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力更生能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3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包括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都不动摇。
()40.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反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四、简答题43.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五、辨析题44.(2004·安徽芜湖)“神舟”五号飞船首次成功地载人航天飞行,使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标志着我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
45.(2004·广东佛山)人是生产者,人口越多就越能推动生产的发展。
六、分析说明题46.(2004·青海西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随着“神舟”飞船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平稳着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一朝成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一伟大成就将庄严地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飞行成功,说明了什么?七、透视自我47.(2004·四川)材料一: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60%~80%,而中国仅为30%。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材料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