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1.寒潮所带来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于〔C 〕A. 青藏高原B. 新疆C. 蒙古、西伯利亚地域D. 北冰洋2.发作地质灾祸较高的地域是〔 C 〕A.海底B.平原C.山区D.丘陵3.以下关于我国的自然灾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B )A.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祸B.在自然灾祸的种类中,我国尤以地震灾祸最为散布广C.水水灾祸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惹起的D.台风灾祸对西北沿海各省影响最大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山区是我国地质灾祸的多发区B.我国旱涝灾祸频繁的主要缘由是夏季风的不动摇C.西北沿海地域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5.对印度人民影响最大的自然灾祸是〔 B 〕A. 地震与泥石流B. 水水灾祸C. 台风与海啸D. 火山喷发6.长江中下游地域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祸是( B )A.地震B.洪涝C.沙尘暴D.寒潮7.我国是一个旱涝灾祸频发的国度。
在旱区,许多中央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应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处置这一效果,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C 〕A.改动外地气候B.人工降雨C.兴修水利工程D.防治水污染8.山区罕见的自然灾祸是〔D 〕A. 台风、海啸B. 寒潮、洪涝C. 旱涝灾祸D. 泥石流、滑坡9.春春时节,西南地域常遭受影响,容易发作高温冻害。
( C )A.台风B.洪涝C.寒潮D.干旱10.以下对长江洪灾管理措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C 〕A. 增加流域内的降水量B. 在中下游添加耕空中积C. 退田还湖D. 添加河道的弯曲11.外地震发作时,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C 〕A. 车内的游客有序分开车厢B. 维护好头部,避开风险之处C. 躲在巨石下面,坐等救援D. 迅速向空旷的中央撤离12.各种地形都有能够的地质灾祸是〔 D 〕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台风二、非选择题13.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效果。
新2020-2021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下载】

自然灾害一、单选题(共10题;共24分)1.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B. 洪涝多发生在北方地区C. 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广 D. 我国的西南地区多地震【答案】B【考点】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解析】【分析】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A正确;洪涝多发生在南方地区,B错误;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广,C正确;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答题即可。
2.下列地区最易受到寒潮影响的地区是()A. 内蒙古高原B. 四川盆地 C.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答案】A【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北方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所以,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位置最北的地区。
四个选项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北的地区。
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寒潮最容易影响到的地区,理解解答即可。
3.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A. 泥石流 B. 洪涝 C. 寒潮 D. 酸雨【答案】B【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泄洪能力减弱,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
故选:B;长江流域的主要灾害是洪涝,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4.造成狂风和特大暴雨的自然灾害是()A. 寒潮 B.台风 C.地震 D.冰雹【答案】B【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一般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福建、海南等省区。
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灾害一、单选题(共10题;共24分)1.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B. 洪涝多发生在北方地区C. 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广D. 我国的西南地区多地震【答案】B【考点】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解析】【分析】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A正确;洪涝多发生在南方地区,B错误;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广,C正确;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点,理解答题即可。
2.下列地区最易受到寒潮影响的地区是()A. 内蒙古高原B. 四川盆地 C.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答案】A【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北方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所以,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位置最北的地区。
四个选项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北的地区。
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寒潮最容易影响到的地区,理解解答即可。
3.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A. 泥石流B. 洪涝 C. 寒潮 D. 酸雨【答案】B【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泄洪能力减弱,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
故选:B;长江流域的主要灾害是洪涝,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4.造成狂风和特大暴雨的自然灾害是()A. 寒潮B. 台风 C. 地震 D. 冰雹【答案】B【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一般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福建、海南等省区。
201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题(解析版)语文

第四节自然灾害一、选择题1.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复杂多样B. 寒潮影响频繁C. 夏季风进退规律规律反常D. 冬季风进退规律反常【答案】C【解析】【分析】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2.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A. 东北平原--旱灾多发B. 台湾省--地震多发C.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D. 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答案】D【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寒潮多发;台湾省--地震多发;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黄淮海平原--旱灾严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不难做出解答。
3.三明市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别是()A. 寒潮、地震B. 洪涝、崩塌C. 干旱、火山D. 沙尘暴、泥石流【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多发生于夏秋季.台风给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如能够缓解旱情.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寒潮带来的天气现象有急剧大幅度降温、大风等.【解答】福建省三明市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别是洪涝、崩塌.根据题意.4.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主要分布在()A. 华北平原B. 内蒙古高原C. 西南地区D. 塔里木盆地【答案】C【解析】【分析】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主要的地形区有云贵高原等.故选:C.【点评】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平原地区少.5. 如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公路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自然灾害一、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2012年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汇总统计图,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洪涝B. 干旱C. 低温寒潮D. 台风2.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上B. 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C. 多高大的高原与山地D. 多大型工程建设3.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 洪涝B. 寒潮C. 地震D. 干旱4.寒潮所带来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于A. 青藏高原B. 新疆C.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D. 北冰洋5.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 台风、海啸B. 寒潮、洪涝C. 旱涝灾害D. 泥石流、滑坡6.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A. 径流量大B. 航运价值大C. 水力资源丰富D. 矿产资源丰富7.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 车内的游客有序离开车厢B. 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C. 躲在巨石下面,坐等救援D. 迅速向空旷的地方撤离8.对印度人民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地震与泥石流B. 水旱灾害C. 台风与海啸D. 火山喷发9.下列对长江洪灾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减少流域内的降水量B. 在中上游增加耕地面积C. 退田还湖D. 增加河道的弯曲10.夏秋季节,汕头市经常见到的自然灾害是A. 泥石流B. 台风C. 沙尘暴D. 雾霾1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及其主要分布地区,其中搭配正确的是A. 台风——东北平原B. 滑坡——内蒙古高原C. 洪涝——大兴安岭D. 干旱——华北地区12.如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 横断山和秦岭B. 太行山和雪峰山C. 武夷山和巫山D. 祁连山和唐古拉山13.“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近几年,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下列措施能从根本上减轻雾霾天气的是①减少煤的使用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③加强监测与预报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能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4.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夏秋季经常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灾害性天气是()A.台风 B.寒潮 C.梅雨 D.霜冻2.进入冬季后,我国容易发生的气候灾害是()A.洪涝 B.梅雨 C.台风 D.寒潮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我国各地区自然灾害中,普遍存在的是()A.台风B.地震C.泥石流D.暴雨4.我国华北地区的干旱主要发生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旱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大B.冬季风不稳定C.南北跨纬度广D.地形复杂多样6.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沙尘暴等。
其中出现在冬春季节的有()A.寒潮、梅雨 B.台风、沙尘暴 C.台风、梅雨 D.寒潮、沙尘暴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大规模地由北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而此次降温对南方有的地区影响较小。
7.这种冷空气最有可能来自()A.青藏高原 B.蒙古、西伯利亚 C.太平洋 D.印度洋8.这种灾害性天气称为()A.台风 B.寒流 C.寒潮 D.龙卷风9.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A.暴雨B.干旱C.台风D.寒潮10.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B.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C.寒潮对农业生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D.台风会带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11.每年的7、8月份,台风在我国登陆,对农业生产有利的一面是()A.带来狂风 B.带来大量的降水 C.形成闷热天气 D.给沿海地区带来渔汛1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台风、泥石流 B.地震、雪灾 C.洪涝、干旱 D.滑坡、火山爆发13.安徽省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A.洪涝 B.台风 C.雪灾 D.沙尘暴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强台风级)的中心于8月23日12时50分前后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这也是继1964年台风“露比”之后,53年来对港、珠、澳影响最大的台风。
八年级上册地理 2.4自然灾害 同步测试

八年级上册地理 2.4自然灾害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图中①代表的气象灾害是()A. 台风B. 寒潮C. 干旱D. 洪涝2 . 气象灾害②能影响到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A. 福建B. 青海C. 新疆D. 西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3 .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相应的人类活动组合较为合适的是A.室外锻炼—B.晾晒衣服—C.高空作业—D.驾车远行—4 . 下列活动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B.农村焚烧秸秆C.冬天燃煤取暖D.推广电动汽车5 . 应急管理部统计:2019年一季度全国各级各类自然灾害共致87人死亡,下列有关自然灾害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属于地质灾害,常带来狂风和暴雨B.我国的西南地区常发生地震、滑坡等灾害C.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不到寒潮影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6 . 关于图中阴影部分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B.遍地是黄土C.水资源短缺D.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7 . 下列有关地理事物分布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庆比成都海拔高,因为重庆有山城之称B.③是重要水电站,因为这里海拔特别高C.2008年5月12日在A点附近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D.阴影部分既是小麦集中产区,也是水稻集中产区8 . 读图,地震发生时哪个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A.B.D.C.9 . 读“我国台湾岛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及沿剖面线相关要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图中曲线①②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A.气温、光照B.降水、气温C.气温、降水D.降水、光照10 . 影响张掖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A.台风B.洪涝C.梅雨D.寒潮11 . 春节期间,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海南却温暖如春花的海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1

第四节自然灾害一、选择题中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回答下列1-3题。
1、下列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台风B.寒潮C.滑坡D.地震2、应对华北平原春季干旱灾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B.大力开采地下水C.重视发展节水农业D.提高灌溉技术3、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其洪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中游地区围湖造田B.中下游地势低平C.流域内降水丰沛D.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4、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B.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部沿海是寒潮重灾区C.塔里木盆地是旱灾严重多发地区D.山东是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省份5、我国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下列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A.寒潮B.台风C.霜冻D.干旱6、下列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会冻害农作物B.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我国尤以地震灾害发生的最为频繁C.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且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D.台风灾害对东南沿海各省影响最大,对株洲会带来有利影响.7、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旱涝灾害最频繁,危害最大.造成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8、下列几种我国的自然灾害,最易结伴发生的是()①旱灾②寒潮③滑坡④泥石流⑤地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9、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C.干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D.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区域中同一种灾害可能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导致的。
回答下面10-12题。
10、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沙尘暴B.旱灾C.冻害D.洪涝灾害12、上述灾害在两地区的形成原因分别是A.海拔高,距海近B.纬度较低,海拔高C.地势低,纬度较高D.纬度较高,海拔高二、非选择题13、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上海也经常受到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读图表回答:影响上海台风的各月次数(1966年~1995年间)(1)影响上海的台风主要来自______(大洋)(2)从上页表中看出上海台风的多发季节是______(季节)(3)台风给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请你举出一个例子: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测试题
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单选题
1.我国夏季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2.xx年台风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季节
B.除西藏、云贵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台风影响
C.台风是灾害性天气,带来大风降温和霜冻
D.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缓解伏旱
3.在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妥当的是()
A. B.
C. D.
4. 冬季冷空气快速强劲南下,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此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暴雪
5. 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梅雨
D.台风
6. 我国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泥石流
B.沙尘暴
C.干旱、洪涝
D.寒潮
7. 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不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旱灾多发
B.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台湾省─沙尘暴多发
8. 2016年12月10日全国自然灾害情况公布:旱涝、寒潮、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共计1.9亿人次,319.8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5475.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692.2亿元。
其中,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A.旱涝、泥石流
B.沙尘暴、崩塌
C.寒潮、地震
D.滑坡、泥石流
9. 近些年地震频发,人们心有余悸,很多地区的人们都在学习防震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在家中,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底下
C.地震时,不要乘坐电梯
D.在野外,一定要躲在山脚下
10. 当发生泥石流时,下列避灾方法正确的是
A.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B.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
C.逆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
D.原地不动,等待救助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图1 图2
(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季。
(2)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A区域位于____盆地,该盆地地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_____沙漠。
(3)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B区域位于______高原西部.该高原上草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______业生产基地。
(4)A、B两区域成为沙尘暴的多发地带,请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