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浮力讲义
初二物理浮力知识讲解

浮力【要点梳理】要点一、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方向:【高清课堂:《浮力》三、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1)步骤:①如图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就是铝块的重力G ;②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图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拉。
(2)结论:①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变小,说明浸没在水中的铝块受到浮力的作用。
②浮力的大小(图丙受力分析):=-F G F 浮拉4.浮力产生的原因:【高清课堂:《浮力》二、浮力的产生】完全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各个表面均受到液体的压力,由于它前后左右对应部分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而平衡,物体的上下两面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对应部分所受压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同,这两个压力的合力方向向上,液体对物体上、下两面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用公式表示为:。
要点诠释:1. 浮力的施力物体就是“液体”,受力物体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同时,液体也受到物体对它的压力作用,这个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和浮力的方向相反。
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如果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不是沉底),这时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力,物体的下表面并没有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物体虽然浸没在液体中,但是不受浮力。
(如图)要点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1)如图甲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物体浸没在一种液体中,并分别停在液体内不同的深度;(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变化;(3)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2.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1)如图乙所示,把一个柱状固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逐渐增大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3)随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逐渐增大。
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完整)

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完整)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p分析;浮=G则:液Ⅴ排g=p物vg p物=(V排/)p液=2/3p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不同悬浮p液=p物;V排=V物漂浮ρ液 V 排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p物=Gp/(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漫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浮=G排=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1)轮船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初二物理浮力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3
浮力大小计算公式及方法
阿基米德原理 称重法 压力差法 平衡法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漂浮和悬浮时,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探讨
热气球、飞艇等应用实例分析
通过加热空气使气球内空气膨胀,密度减小,从而获得向上的浮力。热气球可用于观光、科研等。 热气球 利用氦气或氢气等轻于空气的气体充入飞艇内部,使飞艇获得向上的浮力。飞艇可用于运输、广告、观测等。 飞艇 利用燃烧加热空气,使灯内空气膨胀,密度减小,从而获得向上的浮力。孔明灯可用于祈福、庆祝等内部的压强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例如,一个空心的金属球浸入液体中,由于液体内部压强的作用,金属球会被压扁。
压强对物体浮沉影响研究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浮力的关系,加深对浮力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密度计、天平、烧杯、水、食用油、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等。
气体中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5
气体中物体浮沉条件介绍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气体的重力。 浮沉条件 当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密度与浮沉关系 物体的密度小于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物体的密度大于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物体的密度等于气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实验器材
气球、氢气或氦气、细绳、电子秤等。
实验步骤
将气球吹起并系紧口部,用细绳将气球悬挂在电子秤下方,记录此时电子秤的读数;向气球内充入氢气或氦气,观察气球的浮沉情况,并记录电子秤的读数变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备课讲义10.1 浮力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知识点1:浮力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产生原因以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为例,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位置深度压强面积压力图示前后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前、F后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左右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左、F右是平衡力,大小相等上下两个面h上<h下p上<p下相等F上=p上S;F下=p下S;F浮=F下-F上方向竖直向上公式F浮=F下-F上F浮=G-F如图所示,F上:物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F下: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如图所示,物体受三个力:重力G、弹簧测力计拉力F和浮力F浮,因为物体静止,所以受平衡力,此时拉力F和浮力F 浮的二力之和与重力G平衡,即F+F浮=G,F浮=G-F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且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不密合适用于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拓展延伸浮力产生的两种特殊情况:(1)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如图1(a)所示,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为0,则F浮=F下。
图1(2)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密合,如图1(b)所示,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为零,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C.深海潜游的鲸鱼D.深入河底的桥墩答案:D点拨: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桥墩由于埋在地下,故下表面没有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知识点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假设猜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设计探究1.如何测出浮力的大小?2.该实验如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步骤?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盐水、物体、烧杯。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如图2A所示;图2(2)将物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部分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2B 所示;(3)将物体浸没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F2<F1),如图2C所示;(4)让物体浸没在水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深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F2,如图2D 所示;(5)将物体浸没在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F3<F2),如图2E所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重点知识点
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所在位置的表面,并指向离物体较远的一侧。
4. 浮力与物体的浸没程度: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所受的压强与浸没部分的表面积的乘积。
5. 物体的浮沉判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浮在液体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沉于液体中。
6. 悬浮和漂浮:当物体在气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在空气中;当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在液体中。
7.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应用,如水上运输和潜水装备设计中的浮力控制、气球的原理、船只的浮力设计等。
8.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原理的基本定律,它指出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所受重量的大小。
初二物理下册《浮力》复习课讲义试题及答案解析

(三)上课讲义知识点一浮力产生的原因例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B)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知识点二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利用例2: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C)A.B.C.D.翟志刚“行走”太空李宁点燃奥运圣火炬热气球冉冉升空飞机翱翔蓝天知识点三阿基米德原理例3:将一铁块第一次浸没于水中,第二次浸没于煤油中,比较铁块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A)A.铁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大B.铁块浸没于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大C.两次铁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两次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例4: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A)A.B.C.D.例5: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下降(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例6: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果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A、B、D、E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过程不完整,没有探究物体浸没后受到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当堂测试(A卷)1.(2005•连云港)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F2C.F3D.F42.(2005•东城区二模)潜水运动员从水面开始下潜到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潜水运动员受到的()A.重力变大B.浮力不变C.水的压力差不变D.浮力变大3.(2000•重庆)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C.C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4.(2015•南平模拟)如图1、2所示,某跳水运动员完全入水后,身体由蜷曲变为打开蹬地.在这过程中,他所受的浮力和水对脚底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减小,压强增大B.浮力增大,压强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增大D.浮力不变,压强减小5.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A.B.C.D.6.某核潜艇完全潜入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1,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1.排出一部分水后,潜艇缓慢上浮,但未露出水面,受到的浮力是F2,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7.如图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时,小华观察到的鱼吐出气泡上升情景.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是()A.浮力、压强均变小B.浮力、压强均变大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压强均不变8.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A.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小B.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大C.两者体积不相等,但是质量相等D.两者体积不相等,质量也不相等9.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10.小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2﹣F3=F4﹣F1B.F1=F4F2=F3C.F1=F2=F3=F4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11.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A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A.B.C.D.12.(2015•益阳)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N.13.(2015•杭州校级模拟)在如图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填“大”或“小”)鱼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无关.14.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秤、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的.设四个图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15.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深潜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000m级试潜,若“蛟龙号”体积为20m3,完全潜入海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N,在海面下下潜过过程中浮力(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潜到水下70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海水密度取1.0×107kg/m3,g=10N/kg)16.如图,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右图是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金属块下降距离的图象,由图可知,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17.把一块矿石挂在弹簧秤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把矿石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则:(g=10N/kg)(1)矿石受到的浮力是N.(2)矿石排开的水重N.(3)矿石排开水的体积是.(4)矿石的密度是.18.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是否有关”.(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择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水、细线,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实验器材有.(2)实验步骤:①用细线拴好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铜块的重力为G1,将铜块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求出铜块受到的浮力F浮1=G1﹣F1;②重复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G2﹣F2.(3)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19.有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4.9N,当把它放在液体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了2.5N,则:(1)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2)该物体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0.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八下物理浮力讲解

八下物理浮力讲解嘿!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好好讲讲这神奇的八下物理浮力知识!你们想想看,当我们把一个皮球丢进水里,它为啥不会像石头一样沉下去,而是会漂在水面上呢?这可就是浮力在起作用啦!浮力啊,就像是水给物体的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它就会受到向上的浮力。
就好比我们在游泳池里,能轻松地浮起来,不就是因为水给了我们浮力嘛!那浮力的大小到底是由啥决定的呢?这可就有讲究啦!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这啥意思呢?比如说,一个大大的木船能在水上漂着,是因为它排开了好多好多的水,这些被排开的水的重力可大啦,所以就能支撑着大船浮起来。
这不就像我们吃很多很多的饭,才有足够的力气去跑步一样嘛!咱们再来说说浮力的计算。
老师教过我们阿基米德原理,那公式是F 浮= G 排= ρ 液gV 排。
这里面的ρ 液就是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V 排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哎呀,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晕乎?其实不难啦!比如说,同样大小的铁块和木块放进水里,铁块就会沉下去,木块却能漂着。
为啥?因为铁块的密度比水大得多,它排开的水的重力根本就托不住它,而木块的密度小,排开的水的重力足以让它浮起来,这不就清楚了嘛!还有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多了去了!轮船能在大海上航行,不就是利用了浮力嘛!轮船做成空心的,就能排开好多好多的水,获得足够大的浮力。
潜水艇也很神奇呢!它能在水里自由地上浮下沉,你们知道为啥不?那是因为潜水艇里面有水箱,要下沉的时候就往水箱里注水,让它变重,浮力小于重力就沉下去啦;要上浮的时候,就把水排出去,变轻了,浮力大于重力就浮起来了,这是不是超级酷?再想想热气球,它能在空中飞,也是浮力的功劳呀!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小,所以热气球里面充满热空气后,受到的浮力就比自身重力大,就能飞起来啦!同学们,你们说浮力是不是特别神奇?它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学好浮力知识,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说不定还能发明出更厉害的东西呢!总之,浮力这东西,有趣又有用,咱们可得好好学,好好琢磨!。
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浮力(三)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十二章浮力(三)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十二章浮力(三)二. 重、难点浮力计算题的解决方法。
三. 知识点分析(一)求浮力的几种常用方法:1. 示重差法: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
即:F浮=G空-G液。
2. 压力差法: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即:F浮=F向上-F向下。
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当物体漂浮时,因上表面并未浸入液体中,所以F向下=0,此时漂浮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F向上(2)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下表面没有液体,也就不存在液体施加的向上的压强和压力,形不成“压力差”,故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受浮力。
3. 阿基米德原理:F浮= 液gV排4. 从平衡力的角度建立求浮力的方程:(1)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此二力平衡:F浮=G(2)物体受3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①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G+F=F浮②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反向时:G-F=F浮(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液的几种表达方法:1. 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 排液=V 物-V 露2. 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V 排液=V 物3. 物体是空心体时:V 物=V 实+V 空(三)本章的计算题类型多,难度大 ,涉及的概念多,综合性强,解题时经常是两种以上的方法交叉使用;对能力的要求很高。
因此,解题时要仔细审题,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已知条件,仔细判断出物体所处的情景,学会并掌握画出不同的物理情景所对应的图景,做好受力分析,思路要灵活多变,只有这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会提高。
【典型例题】[例1] 一空心银球在空气中称为牛,在水中称为牛,求银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银的密度是×103千克/米3)分析:设银球的体积为V 1,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 ′,球壳部分的体积为V ,质量为m ,受到的重力为G ,银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1ρ银浸没在水中称时重为G ′,它在水中所受浮力为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