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河南省洛阳市17-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英语)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A. Because it's written by Conan Doyl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Because it mixes science facts with romance.
C.Because it is about Professor George Edward Challenger.
15. What's Conan Doyle mostfamous for?
A. ApologizingB.Recommending. plain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f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l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
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Outdoor Centre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不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的空格内;非选择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代调动地方军队须以虎符为信。
图1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
该铜制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君主专制主义②小篆书法艺术③民族关系和谐④冶金铸造水平高超A.①②③ B.②③④图1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4.“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5. 读图2,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A. 丝织业兴起B. 规定商人入市籍C. 出现铁犁牛耕D. 推行均田制6.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洛阳2018高二质检】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中。
气候学家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春季和秋季为冬、夏季的过渡季节。
读2017年9月23日中国大陆季节分布及一些城市入秋日期图(图1),回答1-2题。
1.推测石家庄市进入秋季的时间,最可能是A.8月16日B.8月20日C.9月6日D.9月23日2.下列不同地区的景观,在图示季节能够欣赏到的是A.长春一雾凇美景B.石家庄一麦翻金浪C.北京-香山红叶D.成都一落叶缤纷图2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民居”特种邮票,邮票上的传统民居建筑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据此,回答3—4题。
3.邮票上的传统民居与其典型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甲——华北平原B.乙——内蒙古高原C.丙——塔里木盆地D.丁——黄土高原4.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A.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B.乙地地形崎岖,草原广布C.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D.丁地气候湿热,树木葱茏区城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读黄河流域图(图3),回答5—6题。
5.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①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但与地形、气候有关系②以山脊、山峰为界③其界线为分水线④其界线为集水线⑤利用单一指标划分⑥利用综合指标划分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⑥D.②③⑤8.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赤潮、酸雨、水土流失B.泥沙淤积、水土流失、荒漠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干旱、洪涝灾害D.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如图4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城,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读图表,回答7—8题。
7.表1中的数据,为图4所示区域的海拔(m)分布情况,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长江下游C.东北平原D.黄河下游8.若要分析近年来该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则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娃娃菜是半耐寒蔬菜,生长周期约为55天,适宜生长温度为15-23℃,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word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质量检测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later?A. Cold.B. Rainy,C. Hot.2.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have?A. Coffee.B. Tea.C. Water.3.For whom are they going to buy some orange juice?A. For the kids.B.For the classmates. C: For the teachers.4. Where did the fire break out?A. In the school.B. On the farm.C. In a factory.5.What's the woman doing?A. ApologizingB. Recommending.C. Complain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en was the man supposed to arrive home?A. At 7:00 pm.B.At 6:30 pm.C.At 6:00 pm.7.Why was the man late?A. He missed the bus.B. He got lost.C. He had an acciden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期末)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共l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A.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B.重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D.有利于文化习俗的统一2.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这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A.是秦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了血缘贵族的政治特权3.“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监,监督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大都由寒门子弟担任。
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科举已取代九品中正制B.寒门子弟已成为治国核心C.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D.世家大族的势力日趋衰落4.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胳时任用)之分。
“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
“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
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
宋代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5.在司法制度上,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甚至通过“重典治吏”来整顿官僚队伍。
这些做法A.推动了明朝社会法治化的进程B.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C.表明当时的官吏腐败比较严重D.是古代司法髙度成熟的表现6.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而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高二历史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政”主要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2.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等官职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4.《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其作者是()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5.在下列各项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邓小平提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我们认为(我们)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这个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7.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自由传统 B.民主政治 C.法律制度 D.国家统一8.我们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因为英国最早()A.颁布成文宪法 B.实行多党制 C.创立总统制 D.确立君主立宪制9.1848年诞生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它诞生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10.下列组图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家关系的突出特点是()修建柏林墙划定三八线组建北约A.美苏两极对峙 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①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发展比较困难②唐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明清时期出现商帮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12.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洛阳2018高二质检】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质量检测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later?A. Cold.B. Rainy,C. Hot.2.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have?A. Coffee.B. Tea.C. Water.3.For whom are they going to buy some orange juice?A. For the kids.B.For the classmates. C: For the teachers.4. Where did the fire break out?A. In the school.B. On the farm.C. In a factory.5.What's the woman doing?A. ApologizingB. Recommending.C. Complain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en was the man supposed to arrive home?A. At 7:00 pm.B.At 6:30 pm.C.At 6:00 pm.7.Why was the man late?A. He missed the bus.B. He got lost.C. He had an acciden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数答案

HB'6"; # H"'B6; # H"'B2; # HB'2"; # HB'2"; #
:$ #
# # 1*2"; )B D# '?槡 ' # ##((# "分 ?槡 ' ' ((# !分
# 时# 三棱锥 B ' 6"; 体积为 # ! ' ' ! "由题意 "#! " # " # 设 B! #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即+ >& ! + #> 时取等号 " ( : $1*"&2 #
# ) ' # ' 槡 ' ' ' 槡 ((# + > 5 6 3 & & 槡+ ># ! "分 ? ? # ! ( ! ( ! # * ! " 设抽出的两人均为 + 成绩优秀 , 的为事件 "# 从不低于% # %! # *分的成绩中随机抽取 " # ! " # ! " # ! " # ! " # ! " # ! ! 个的基本 事 件 有 ! % *# 4 ' % *# 4 * % *# 4 $ % *# 4 4 % *# 4 4 4 '# 4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4 $ 4 '# 4 4 4 '# 4 4 4 *# 4 $ 4 *# 4 4 4 *# 4 4 4 $# 4 4 4 $# 4 4 4 4# 4 4 ((! 分 # )个! 事件 " 是其中画线部分 # 共# "个! # " ! : $ 所求概率 B! ""# # ! # ) ' ! "列表 ! 甲班 ! +" 成绩优秀 成绩不优秀 总计 # # 4 ! " 乙班 ! ," ) # ) ! " 总计 * ' ( ( " ((% 分 高二数学 ! 文" 答案 $ 第# 页 $ ! 共 ( 页" " ! " # %& * $! ((( 分 ((*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 《札记-王制》载:“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又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这些规定A. 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D. 明确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2. 下列为秦朝和唐朝的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B. 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C. 唐朝缺乏监察更易出现权臣D. 都防止了地方剖据势力出现3.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
出现这种变化表明A. 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B. 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 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D. 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4. 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
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制度的影响B.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 分散相权的需要D. 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5. “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
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
”材料描述的是A. 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B.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C. 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D. 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6. 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的官民比例约为1:2460,宋朝皇祐前则约为1:929。
唐宋官民比例的变化A. 说明官员定额渐趋正常B. 表明宋代官僚机构庞大C. 推动科举制度不断完善D. 反映唐代政府效率低下7. 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
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
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
这种权力运作方式A. 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B. 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 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8. 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指边疆官职)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入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
这些做法A. 促进了土司阶层对国家的认同感B. 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C. 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D.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9. “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
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
”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在清代的出现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 妨碍了皇权高度集中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 '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10. 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则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
两者对《南京条约》的不同认识说明A. 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B.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 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D. 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1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
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B.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C.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12. 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
”太平天国运动中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 拒绝英国列强的要求B. 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C. 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D. 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13. 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A. 继续保持在华特权和地位B. 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C. 惩罚反帝官民以瓜分中国D. 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4.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即参议院和临时大总统是一种单向制约关系。
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确立责任内阁制度B. 保障议会中心地位C.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5. 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立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
出现这些事件说明A. 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B. 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C.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 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16.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是摆在中共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毛泽东的这种“大胆尝试”A. 指导了中共开始独立领导人民军队B. 标志着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C.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D. 探索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17. 梁漱溟说:“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的。
”他意在说明。
A.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B.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C.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D.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18.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
这一规定A. 巩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B.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C. 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D. 表明解放战争即将转入战略反攻19. 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台湾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
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A. 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B. 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C. 以“一个中国”为前提D. 反映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20.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后,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
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显示:1989年至2008年,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行政案件超过140万件,结案率为99.7%。
这主要反映了A. 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效果B.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C. 国家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加强D.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21. 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
伯利克里在公民大会上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
”最终伯利克里仍被废黜和罚款。
这反映了A. 伯利克里对决策失误应该负责B. 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终效力C. 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雅典民主D. 伯利克里与公民之间存在冲突22. 古罗马和古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大相径庭。
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
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B. 推动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23.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 议会立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B. 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C. 首相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4.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
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却禁止黑人学生入学。
对此,美国总统有权A. 采取强制措施保护黑人受教育权B. 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C. 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D. 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25. 有德国学者称德意志帝国是“半宪法的”甚至是“假宪法的”国家,更有德国史学家称德意志帝国的宪政机构是一畸形“怪胎”。
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能说明其观点的是A. 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B. 帝国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主席C. 明确了内阁宰相对议会负责D.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26.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由此可知A.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改革比较彻底B. 暴力革命的方式已经逐渐过时C. 科学理论要顺应时代进步而发展D. 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27. 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指出: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人民和平、面包和自由,目前俄国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工人阶级团结农民,团结各国无产阶级,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取得胜利。
列宁意在强调A. 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必要性B. 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C. 暴力夺权是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D. 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28. 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来满足人民的各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
据此可知A.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逐渐提高B. 经济不发达地区易陷入专制统治C. 美国致力于战后各国均衡发展D. 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手段29. 1955年万隆会议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
与会国的这一立场A. 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B. 表明不结盟运动兴起C. 推动亚非国家联合自强D. 体现了求同存异原则30.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中苏边境上的苏联驻军,由10个师增加到54个师、100万军人,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1964年10月15日至1969年3月15日,由苏联挑起的边境事件竞达4189起之多。
这些事件导致A.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终止B. 中国对外战略出现大调整C. 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减弱D. 美苏争霸中苏联转守为攻31. 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