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5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试卷及答案

⼈教版七年级上语⽂试卷及答案 ⼀⼼读遍圣贤书,七年级的语⽂知识也很重要,语⽂试卷题你做好了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教版七年级上语⽂试卷,希望对⼤家有帮助! ⼈教版七年级上语⽂试卷 ⼀、积累与运⽤(23分) 1.默写填空。
(5分) (1) , 若出其中 ; , 若出其⾥ 。
(2) ,风正⼀帆悬。
(3)⼩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师引述了《论语(⼗⼆章)》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全都正确的⼀项是( )(2分) 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 B.骸⾻(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 C.梦寐(mèi) 泯灭(mǐn) 分歧(qí) 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2分) A.留连忘返 屈径通幽 险象迭⽣ 恍然⼤悟 B.瘦⾻嶙峋 黯然缥缈 随声附合 苦⼼孤诣 C.⼩⼼翼翼 精疲⼒尽 各得其所 嫦娥奔⽉ D.⼀丝不苟 得意忘形 引⼈瑕思 ⽔波粼粼 4.下⾯的连接不正确的⼀项是 ( ) (2分) A.《绿⾊蝈蝈》——散⽂——法布尔——德国 B.《西游记》——⼩说——吴承恩——中国 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丹麦 D.《济南的冬天》——散⽂——⽼舍——中国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错误的项是( )(2分) A.语⽂⽼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禁地把⾐袖越捋越⾼,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家保持⼀致,然⽽他不肯做⼀个随声附和的⼈。
C.《西游记》给⼈们提供了⼀个⼜⼀个神通⼴⼤、除恶灭邪、⼤快⼈⼼的英雄梦! D.201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号,这是多么骇⼈听闻的消息! 6.下列句⼦中修辞⼿法运⽤不恰当的⼀项是( )(2分)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贮藏着⽆数的⼈类智慧的结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五)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五)(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32分)1.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1)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4)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5)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 ,山人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7)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2.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太阳从花园里收敛起它金色的余( huī ) ,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撒下清辉,静柔如水。
我坐在树丛下,注视着这( shùn ) 息万变的天暮,树叶飘舞,袅娜多姿。
每一片叶子都是这次舞会的主角。
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热( chén ) 地摆弄它妖娆的舞姿,像是一只棕色的蝴蝶飞向大地,然后慈祥地卧在大地的怀中,没有遗憾,没有感伤。
无限惬意( yóu ) 然而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余( huī) ②( shùn) 息万变③热(chén) ④(yóu) 然而生(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
(2分)改为改为(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3. 名著阅读(8分)(1)《西游记》中猪八戒既可笑又可爱,试结合相关事例分析其形象。
(4分)(2)王瑶先生在评价《朝花夕拾》中提到:“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试举例加以说明。
(4分)4.班里要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班长要求每位同学收集两则活动宣传语。
下面是小明收集到的两则活动宣传语,请你说说选择的理由。
(6分)(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谨慎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第五单元试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试卷1. 默写。
(10分)(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2),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4)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5)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北风卷地白草折,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李商隐在《贾生》中通过“,”来表现自己的无奈。
(8)晏殊的《浣溪沙》中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依据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2分)(甲)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做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
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
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
七年级红色试卷语文

七年级红色试卷语文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大小B. 高低C. 红色D. 快慢4.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5.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他的脸色像雪一样白B. 他的脸色很白C. 他的脸色白得像纸一样D. 他的脸色白得不能再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2. 汉字是表音文字。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
()5.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______的诗句。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3.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______种。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______的诗句。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形声字”的含义。
3. 请简述“唐诗宋词元曲”的概念。
4. 请解释“比喻句”的含义。
5. 请简述“四大名著”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山、水、花、鸟”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2. 请用“月、夜、风、云”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3. 请用“春、夏、秋、冬”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4. 请用“红、黄、蓝、绿”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5. 请用“东、南、西、北”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五)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五)一、选择题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A.修葺(qì)无虞(yú)校对(jiào)心有灵犀(xī)B.选聘(pìng)契约(qì)震悚(shǒng)怏怏不乐(yāng)C.羸弱(léi)矜持(jīn)拖沓(tà)气冲斗牛(dǒu)D.愧怍(zuò)污秽(huì)亘古(gèn)酣然入梦(hān)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许多科学家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B.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作,不只是作者悲天悯人情感的宣泄,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D.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广泛引起全社会关注。
(把“广泛”移到“全社会”后面)C.经过北京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把“有了”改成“得到了”)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即使不凭借空气,也无法飞上蓝天。
(把“即使”改成“如果”)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就失去了爱心。
②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
③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
④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⑤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④⑤②C.②④⑤③①D.①④⑤③②5.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含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五苏教版

第二单元测试试卷5一、选择题(2分×9=18)1、下列各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宿.儒(sù)蝉蜕.(tuì)殷.红(yīn)秕.谷(bǐ)B、颓.唐(tuí)枸.杞(gǒu)倜傥..(tì tǎng)逞.能(chěn)C、皂荚.(jià)积攒.(zǎn)珊.瑚(shān)花蕊.(ruǐ)D、半晌.(xiǎng)捋.(luō)一茬.(chá)香蒿.(hāo)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B、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C、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
”D、“是这个!”他高兴地说,“仔细看看,仔细看看。
”3、依次填在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由于印巴都拥有核武器,那么彼此就不得不________对方先发制人,这样制定相应的核战争计划便成了难以______的问题。
那么,如果核战爆发,印巴如何打法?根据西方______的印巴军民部署情况,双方可能同时运用新旧两种战术,试图制造更为_______的毁灭力。
A、防备回避搜集广泛B、防止躲避收集广大C、预防回答搜集广阔D、准备回避搜寻广泛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方法的改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C、由于技术原因,这个厂生产出了大量不合格的次品。
D、他积极响应学习团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做有情人”的号召,踊跃捐款。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栏目妙趣横生,让人增长了不少知识,当我陶醉其中时真有点乐不思蜀....。
B、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做什么工作都要大显身手....。
C、在他的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为....的,爸爸是他心中的英雄。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 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七年级,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书本的墨香让人沉醉,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其间,跟随朱自清在酝酿着花香的春风中散步;和老舍一起欣赏终年贮.蓄()着绿色的济南的水;跟着刘湛秋一起沐浴四季的雨,感受春雨的娇媚、夏雨的粗犷、秋雨的jìng mì()、冬雪的柔和。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处处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感受自然的美妙,开启生活的新篇章!(1)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徜徉B.徘徊C.蹒跚D.溜达(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贮.蓄( ) jìng mì( )2. 下列句子中谦辞、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
B.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您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表示感谢。
3. 下列句子存在病句,同学们修改后,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例句:那么才可以加大我们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A.就可以丰富对我们亲情的感悟和理解,加大对我们的情感体验。
B.那么才可以丰富对我们亲情的感悟和理解,加大我们的情感体验。
C.那么才可以加大我们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丰富对我们的情感体验。
D.就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欣赏下列两幅丰子恺的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4. 仔细观察漫画,指出丰子恺两幅漫画意象选择的相同处,并分析他选用此类意象有何用意。
5.请结合上面的两幅漫画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分析朱自清有没有可能成为丰子恺的知己。
链接材料l: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5)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纯悴.(cuì) 倜.傥(tì) 鄙薄.(bé) 见异思迁.(qiān) B .应和.(hè) 棱.镜(líng) 徘.徊(pái) 默.不关心(mò) C .静谧.(mì) 坍.塌(tān) 抖擞.(sǒu) 翻来覆.去(fù) D .突兀.(wù) 着.落(zháo) 废墟.(xū) 美不盛.收(shè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他禁不住小刚的________,放下作业跟他玩去了。
②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把________说一说。
③炼钢工人老王救出了落水儿童,自己却________了。
A .怂恿 原因 牺牲B .劝说 原因 殉职C .劝说 原委 牺牲D .怂恿 原委 殉职3.下列对语段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的绒球,不消几天光.景.,阵阵微风之中,洁白的绒球中飞出无数..把“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飞向遥远..的天际……那丝丝缕缕的花瓣组成的黄花,直径..不足一寸,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如同用圆规精心..画出的圆,开得自然洒脱..,恣意灿然。
A .“脱落”“形成”和“洁白”都是动词。
B .“仲夏”“风力”和“无数”都是名词。
C .“遥远”“直径”和“洒脱”都是形容词。
D .“光景”“围绕”“精心”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
C .写文章时,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啰唆话统统删去。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4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烙.印(lào)澎湃.(pài)抽穗.(suì)粗犷.(kuàng)B.要塞.(sài)暴虐.(nüè)濒.危(pín)纤.维(qiān)C.摒.弃(bìng)灵柩.(jiù)倔.强(jué)风靡.(mǐ)D.胆怯.(què)鲜.为人知(xiǎn)一绺.(lǚ)翩跹.(xiān)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
B.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C.水果摊上种类繁多,苹果呀,梨呀,香蕉呀,桔子呀,应有尽有。
D.我一直搞不清楚这对孪生姐妹里谁是妹妹?3.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表意正确A.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就是传统阅读方式受到大众钟爱的最好印证。
B.我校制定并严格实施《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杜绝甲流不在我校出现乃至蔓延。
C.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我们了解了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与危害性。
D.我市环保部门对市民举报的有关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进行了切实有效的处罚和检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扬州每年都在植树,润扬森林公园的树木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们也回来了。
B.李娜不负众望....战胜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成为第一位站在法网冠军领奖台上的中国选手。
C.放心吧,有了我的鼎力相助....,你一定会渡过难关。
D.李刚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5.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A.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赅。
因此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点。
通常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新闻不可少的三部分。
B.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作者想象丰富、妙笔生花,书中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
C.《木兰诗》是南朝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D.《松鼠》和《松树金龟子》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布丰和法布尔,两篇文章都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科学说明。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B.①④⑤⑥③②C.①②③⑥⑤④D.③②①④⑤⑥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宁静不是消极退缩的同义词,它是看透历史风沙后的平和,是抚平岁月cāng桑后的tián淡。
宁静含有一种震撼生命的力量,它不仅是人生中的一种丰盈和huò达,更是心灵上的一种抵达和升华。
宁静,yùn育着人类的睿智。
8.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3)旋折荷花剥莲子,▲。
(苏轼《莲》)(4)▲,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6)▲,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7)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8)《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9.结合提示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7分)如今扬州城正掀起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目的是想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抓住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阅读下列题目并作答。
(1)某中学为了配合文明城市建设,争做文明小市民,想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请你为学校出谋划策。
(2分)活动一:“文明小市民从我做起”主题演讲赛。
活动二:活动三:(2)文明行为深入于细节中,但有些同学很不注意一些细节场地的文明行为,请你为下列场地各写一句宣传标语,倡导同学们的文明行为。
(2分)餐厅里:垃圾箱旁:(3)假如你是活动一...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份活动开场白。
(60字左右)(3分)二、阅读理解(56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
(5分)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0.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带月荷锄归”所表现的画面。
(2分)1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有哪些含义?(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
(20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乙】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列子〃汤问》)【注释】缁(zī):黑色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驴不胜怒,蹄.之(▲)(2)计.之曰(▲)(3)衣.素衣而出()(4)衣缁衣而反.(▲)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为且噬己也俱以.假山显B.迎而.吠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C.方为.秋田之害孰为.汝多知乎D.放之.山下稍出近之.14.翻译下列各句。
(6分)(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分)(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分)(3)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2分)15.【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乙】文中狗“迎而吠之”的原因是“”。
(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16.从【甲】文的驴和【乙】文的狗身上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5分)扬州话将录音永久存库①方言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
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方言的历史到底有多长?它的起源是什么?后来又经过怎样的变迁?②扬州方言最早起源于吴语。
东晋年间曾有记载,最初扬州话的语言形态甚至像“鸟叫”。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渐变过程,史料记载,隋炀帝到扬州,学会了吴语,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扬州话与吴语的关系。
到了宋代,高宗南渡之后,在扬一年半,大批官员及其家属住在扬州,这时扬州话基本上就已成为北方话了。
到了明朝时期,扬州话成为官话。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中澳两国联合出了一本中国方言地图集,认为扬州地处江淮之间,属江淮官话大区,也正式确认了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代表。
③就是这样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方言却与中国的其他的方言一样正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④“现在多晚子了(几点钟)”、“这一大碗肉都被你顺(吃)得差不多了”,如果家不住在老城区,如果家中没有个把“老扬州”,这样的话在多数..扬州人家中是听不到了。
⑤“现在都说普通话了,年轻人都不愿意讲扬州话。
”张女士告诉记者说。
她的女儿琪琪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平时教的都是些扬州话。
一次,张女士带女儿到朋友家吃饭,琪琪问:妈妈,我的护士加子(音:小孩用的围兜)呢?朋友的儿子立即问:护士加子是什么怪物啊?这样的笑话有很多,张女士说:“现在我让女儿只讲普通话。
”⑥随着人口流动加快、电视普及和教育的发达,各地方言越来越难保持“原生态”,会说正宗家乡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方言即使不会“无后”也肯定正在“变种”。
⑦像扬州话这样历史悠久的方言正面临使用范围萎缩的危机。
随着普通话普及力度越来越大,扬州方言甚至会逐渐消失。
因为推广普通话,方言的使用面积日益缩小,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很正常的演变过程。
⑧基于方言日渐衰微的这样一种局面,以有声的形式保存方言,成为语言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国家建立语言资源数据库,客观上就是希望抢救、保存衰微的语言及方言并向社会提供服务。
江苏省为全国首个试点省份,扬州是紧随苏州之后的第二批试点城市。
⑨将方言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是中国语言学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
很多年后,无论世界怎样改变,语音库里的方言永远字正腔圆。
但保存方言并不是保卫方言,推广普通话和抢救方言并不矛盾。
从教育角度来说,对于扬州人而言,在学好普通话的基础上,也应该学扬州话,因为对扬州人而言,扬州话就是母语。
扬州话是扬州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表现。
17、请根据文意概括扬州方言的发展历史。
(每空不超过20字)(4分)扬州方言最早起源于吴语→→→ 20世纪70年代后期,确认了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代表。
18、第④段“这样的话在多数..扬州人家中是听不到了。
”这句话中“多数”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19、第⑧段划线句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20、请根据文意归纳方言日渐衰微的原因。
除了这些原因,你觉得还有哪些可能的原因?(3分)21、文中第⑨段划线句说“推广普通话和抢救方言并不矛盾”,你是怎么样看待推广普通话与抢救方言的关系的?说说你的理由。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6分)马灯①我把一盏古老的马灯摆在自己的书房里,不是为了怀旧,更不是为了追求一种仿古的装饰效果,而是因为在有些时候,我确确实实能够看到一直到今天它还在亮着。
②一个雪夜,我半夜醒来,忽然被书房里的一种光所吸引,那分明是雪的映照,可是我却仿佛看到一种光正在我面前延伸:在大别山千回百折的山道上,身着灰色军装的队伍正在夜色中行进,一个手提马灯的少妇站在路口,默默地,一直送最后一个战士从她身边走过,消失于崇山峻岭的那团浓黑之中。
那是油菜花开得一片金黄的江南,西江月正在云中浮沉,一个老渔夫背着一个负伤的战士,在油菜花的掩护下,爬到江边他的小屋。
在长江深夜的涛声中,他就是在一盏马灯的光下,为战士裹起流血的伤口。
当月明星稀之夜,当杏花春雨之夜,当梧桐叶落之夜,当霜凝板桥,雪压梅林,冰河无声,竹枝萧疏之夜,曾有一盏马灯的光,在其间忽明忽暗,或止或行,或隐或现地穿行于整个的北国,映照过整个的江南。
③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马蹄声里,喇叭声里,多少漫漫的长夜,多少曲折的道路。
残月下面,深宵之中,它照亮过多少伟大胜利的蓝图,它见证过多少伟大诗篇的诞生。
④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白山黑水,黄土红崖,两湘三晋,五岳三江,那些慈母用泪线缝补的衣衫,那些妻子用挂牵缝制的鞋底,那些独轮车在雪上留下的辙印,那些战士用鲜血书写的决心,有多少是在那盏马灯微弱的不断闪动的光芒之下留下的丰碑,留下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