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毫安控制技术在颈部CT扫描中的价值
第三代双源CT双能量不同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优化选择

吉林医学2021年2月第42卷第2期• 335 •第三代双源CT双能量不同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优化选择高晓玲,刘瑛,陈学志,赵运春,周连军,李清林(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C T M R室,内蒙古宁城024200) [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线性融合120K V、非线性融合及Mono E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 T A中的优化选择。
方法:对30例患者应用低对比剂(20~25 m l)在双能模式下行头颈部C T A检查,分别获取线性融合(A组)、自动最佳单能量(B组)、非线性融合(C组)图像,对比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 T值及S D值,计算S N R及C N 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C组评分与A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评分与C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三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 T值及C N 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 N 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 T值均大于A组(P均<0. 05),C组C N R高于A组、B组(P<0. 05),A组、B组间C N 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非线性融合技术及最佳单能量均可获得高C T值及C N R,非线性融合技术优于两者。
[关键词]双源C T;双能扫描;X线计算机;头颈部血管造影;图像处理头颈部动脉螺旋C 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angiography ,CTA)成像便于系统全面地了解头颈部血管情况 ,可 为临床提供真实准确、清晰直观的血管图像[1],头颈部大范围 扫描野及大剂量对比剂应用同时引起高辐射剂量及增加对比 剂潜在风险,本研究通过增加螺距减少扫描时间,降低对比剂 剂量,引起图像质量的下降,通过重建技术线性融合(linear blending,L B)、非线性融合(non-linear blending,N B L)及最佳 单能量(Mono E)进行后处理,寻求最佳图像的重建方法。
自动毫安低管电压技术在头颈部血管造影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NI 2 ; ru I: V=1 0 = 0 gopI k 2 ,NI 2 ; r u I k 1 0 = 0 go pl : V= 0 ,NI 0 ro pI V= 2 ,NI 1 .I g swee l =1 ;g u k 1 0 V = 0 ma e r
o ti dw t 6 uiiesi l Tsa n r E Lg tp e TX )T eo e aa ees nld :l e ba e i 4m tl r n e( i S e d n h sc p a C c G h VC T. h t r rm t c e s c h p ri u i
w r e r t dfr ute cr g Q a tai n u la v n ls fi aew r e o e , n eerf ma e r r oi . u ni t ea dq ai t ea a i o g eep r r d a d o t o f h s n t v ti ys m fm
AB TR T Obe t e T vlaeteefc o t- A l —V C cn igo m g ulya d S AC jci : oeau t h f t f uo m w— Tsa nn ni aeq ai n v e a o k t
r d a in d s o h e d a d n c a i t o ef rt e h a n e k CT n ig a h M e ho :Th s p o p ci e su y wa ef r d i o a g o r p y. t ds i r s e tv t d s p ro me n
6 ain s e d dh a n e kC A. ainsw r a d ml iie t u ru s go p I k 1 0 0p t t e e e da dn c T P t t eern o yd vd di of r o p : r u V= 0 , e n e n o g
2022~2023放射医学(士)考试题库及满分答案144

2022〜2023放射医学(士)考试题库及答案1.胸部摄影的技术要点,不正确的是A.后前立位能正确反映胸部脏器的确切形态B.后前立位能观察产生气液平面的病理改变C.后前立位肩胛骨易投影肺野之内D.后前位心脏放大率小,肺野相对被遮盖少E..后前位肋间隙增宽,肺野展现宽广正确答案:C2.下述位于颅后窝的解剖结构是A.视神经孔B.棘孔C.舌下神经孔D.圆孔E.舌下神经孔正确答案:C3.以下各项不受植物神经系支配的是A.泪腺分泌B.肛门括约肌收缩与松弛C.膀胱壁的收缩与松弛D.舌的运动E.唾液腺分泌唾液正确答案:D4.颅脑CT扫描采用的基准线是A.外耳孔与鼻翼的连线B.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C.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D.外耳孔与眉上缘中点的连线E.外耳孔上缘与眶上缘的连线正确答案:C5.所谓防护性能好的屏蔽材料是指A.对X线吸收能力强,散射量多B.对X线吸收能力弱,散射量少C.只考虑对X线的吸收能力强D.只考虑材料产生的散射量少E.对X线吸收能力强,而散射量少正确答案:6.下列造影,对比剂的引入方式属生理排泄的是A.胃肠道钡餐造影B.逆行肾盂造影C.口服胆囊造影D.腹膜后充气造影E.颈内动脉造影正确答案:C7.X线控制装置的三钮控制方式是指A.仅调整kVB.仅调整mAC.仅调整SD.kV、mA联动调整E.kV、mA、s单项调整正确答案:E8.X线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是指A.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不成比例的部分B.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比例的部分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D.密度与照射量没有联系的部分E.也称为肩部正确答案:B9.产生X线必备条件中,不包括A.电子源B.高压电场C.高真空度条件D.高真空度条件E.适当的障碍物(靶面)正确答案:C10.散射线对照片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降低照片密度B.降低照片对比度C.降低照片灰雾度D.提高照片信噪比E.提高影像分辨力正确答案:BA.向上及侧向偏离栅焦距B.向下及侧向偏离栅焦距C.聚焦滤线栅反置使用D.上下偏离栅焦距E.侧向偏离栅焦距正确答案:C12.与体层面厚度有关的因素是A.荡角B.层深C.层间距D.照射角E.支点咼度正确答案:D13.使用立位滤线器最多的摄影部位是A.四肢B.腹部C.胸部D.头颅E.腰椎正确答案C14.腹部前后位照片能显示其轮廓的脏器是正确答案:肾15.关于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管电压影响照片对比度B.加大焦一片距,照片对比度提高C.灰雾使对比度下降D.管电压上升照片对比度下降E.Y值大的胶片获得的照片对比度大正确答案:B16.岛叶外侧是11.下述情况,滤线栅切割效应最严重的是A.内囊B.外囊C.外侧沟D.屏状核E.中央沟正确答案C17.胸部侧位标准片所见,描述错误的是A.无组织遮盖部分呈漆黑B.胸骨两侧缘重合成侧位C.第4胸椎以下椎体清晰可见D.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重叠良好E.心脏及大血管影边缘清晰、锐利正确答案:D18.下列组合彼此无关的是A.白细胞——细菌B.红细胞——保护机体C.血小板——凝血、止血D.红细胞氧、二氧化碳E.血浆——蛋白质正确答案:B19.X线影像上,称为肺纹理的解剖结构的构成主要是A.支气管B.淋巴管C.肺动'静脉D.支气管动、静脉及淋巴管E.支气管动、静脉正确答案:C20.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称为A.亮度B.密度C.对比度D.透光率E.阻光率正确答案:D21.相对可靠的碘过敏试验是A.口服试验B.眼结膜试验C.舌下试验D.皮内试验E.静脉注射试验正确答案:E22.与X线照片产生灰雾的原因无关的是A.胶片本底灰雾B.焦点外X线C.胶片最大密度D.被检体产生的散射线E.胶片最大密度正确答案:C23.超声探头的作用是A.发射超声波B.接受超声波C.发射和接受超声波D.放大超声波E.滤过超声波正确答案:C24.矮胖型的人,腹部特点有A.内脏下垂B.膈位置较高C.胃趋于横位D.腹部上宽下狭E.下腹部呈明显隆凸状正确答案:BCD25.若一幅CT颅脑图像的窗宽和窗位为80Hu 和40Hu,那么它显示CT值范围为A.0〜160HuB.0〜80HuC.0〜40HuD.40〜80HuE.80〜160Hu正确答案:B26.有关足骨的描述,错误的是A.趾骨共14块B.跗骨7块属长骨C.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D.距骨下方与跟骨相关节E.跖骨排列大致与掌骨相当解析正确答案:B27.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单位时间内每肾生成的超滤液量B.单位时间内每肾生成的终尿量C.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D.单位时间内肾脏滤过的尿量E.每小时内肾脏滤过的尿量正确答案:C28.环枢关节半脱位,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颈椎正位B.颈椎斜位C.颈椎开口位D.颈椎过屈位E.颈椎侧位正确答案:C29.原子的K壳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A.6B.5C.4D.3E.2正确答案:E30.下列关于胸腔积液的诊断,正确的是A.中等量积液常有纵隔移位B.包裹性积液多位于前胸壁C.显示斜裂叶间积液,以侧位胸片为佳D.立位后前位胸片,可显示100mI以下积液E.立位胸片,肺底积液呈外高内低的致密影正确答案:C31.关于胰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胰腺的外分泌液B.胰液在非消化期分泌C.提供消化酶所需的pH环境D.胰液的有机物成分是消化酶E.胰液中含有三大营养素的消化酶正确答案:B32.将人体纵断分为左右等分的面称A.矢状面B.水平面C.正中矢状面D.冠状面E.垂直面正确答案:C33.关于寰椎的描述,错误的是A.无椎体B.无关节突C.棘突长D.前弓短E.由前弓'后弓和侧块构成正确答案:C34.下列不是PACS系统管理内容的是A.统计分析B.存储管理C.非医学设备管理D.软硬件管理E.安全性管理正确答案:C35.PACS的核心是A.影像米集系统B.网络及通讯系统C.影像存储管理系统D..影像工作站系统E.影像硬拷贝输出系统.正确答案:C36.关于人体轴'面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头至足的连线为矢状轴B.与矢状轴平行,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为矢状面C.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为正中矢状面D.人体左、右不等高的连线为冠状轴E.与人体矢状轴垂直,将人体分为上、两部分的切面为水平面,也称横切面正确答案:D37.下面哪项不是胸部CT扫描的适应证A.纵隔淋巴结肿大B.肺结核C.间质性肺炎D.肋间神经炎E.胸膜增厚正确答案:D38.关于乳腺摄影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般采用40kV以下低千伏摄影B.采用近焦-片距,一般40〜50cmC.常规摄取乳房轴位、侧位D.主要用于乳房肿块性质的鉴别诊断,也用于普查乳腺癌E.禁止加压正确答案:E39.下列不属于X线机辅助装置的是A.摄影床B.诊视床C.X线管D.影像增强器E.摄像机正确答案:E40.关于空间电荷抵偿器的作用,正确的是A.、随管电流的变化,稳定管电压B.随管电压的变化,稳定管电流C.随管电流的变化,稳定电源电压D.随管电压的变化,稳定管电压E.随管电压的变化,稳定电源电压正确答案:B41.X线照片某处对入射光线吸收率为90%,此处的光学密度值为A.0.1B.0.9C.1.0D.2.0E.3.0正确答案:C42.金属铍的原子序数是A.12B.、10C.8D.4E.6正确答案:D43.骨性胸廓的组成是A.胸椎B.肺C.胸骨D.骨E.肩部正确答案:ACD44.参与脑干组成的A.中脑B.间脑C.脑池D.脊髓E.大脑正确答案:A45.观察骰骨和相邻的关节及第4、5跖骨基底部的投照体位应选择A.足前后位B.足内斜位C.足外斜位D.足侧位E.足负重侧位正确答案:B46.关于胶片本底灰雾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照射量等于零时照片所具有的密度值B.位于特性曲线的起始点C.是胶片曝光后产生的最小密度值D.由乳剂灰雾和片基灰雾组成E.与乳剂感光中心的大小和数目有关正确答案:C47.食管下段局限性不规则收缩称为A.第一蠕动波B.第二蠕动波C.第三蠕动波D.第四蠕动波E.第五蠕动波正确答案:48.对肝脏的描述,错误的是A.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B.肝的膈面的前部由镰状韧带分为大而厚的肝右叶和小而薄的肝左叶C.肝的脏面横沟称为肝门D.肝门是肝固有动脉的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以及神经和淋巴管出入之处E.肝脏没有裸区正确答案:E49.下面对颈部CT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平扫,使颈部与床面平行,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B.摄取颈部侧位定位像,在定位像上选择从胸腔入口至下颌角区域进行扫描C.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5颈椎下缘至第1胸椎D.甲状腺的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10mmE.扫描方式为螺旋或非螺旋均可正确答案:D50.下列不是MRI成像的优点的是A.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B.不受骨伪影干扰C.可多参数成像D.能多方位成像E.对钙化灶显示敏感正确答案:E51.伦琴发现X线是在A.1890年B.1895年C.1896年D.1795年E.1695年正确答案:B52.与CT图像显示上下位置偏移有关的操作是A.病人摆位左右偏离B.扫描机架倾角过大C.床面升降调节有误D.床面进出调节有误E.扫描野选择有误正确答案:C53.下述诸骨,不属于近侧列腕骨的是A.腕舟骨B.月骨C.三角骨D.豆骨E.小多角骨正确答案:E54.CR的第三象限英文简称A.IPCB.IBCC..IBDD.EDBE.PSP正确答案:A55.放射科量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体现在A.巨大的社会效益B.巨大的经济效益C.代价一危害一利益的最优化D.提供出高质量的图像E.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正确答案:C56.X线照片上某处阻挡光线能力的大小称为A.密度B.亮度C.对比度D.阻光率E.透光率正确答案D57.一般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的时间是A.2〜3hB.3〜4hC.4〜6hD.7〜8hE.9〜10h正确答案:C58.腹腔动脉DSA,若需观察门静脉,曝光时间应为A.1〜5秒B.5〜10秒C.10〜15秒D.15〜20秒E.20〜30秒正确答案:D59.胶片特性曲线的特性值不包括A.反差系数B.乳剂熔点C.相对感度D.本底灰雾E.最大密度正确答案:B60.主要负责MRI的空间定位的是A.RF场B.梯度场C.外磁场D.自旋场E.磁矩场正确答案:B61.有关明胶性质的说明,错误的是。
小议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

小议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9-01-21T09:44:08.28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陈方明林清龙苏良宝王文辉蔡少辉[导读] 低剂量头颈部CTA扫描的图像质量略微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但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筛查无影响,且低剂量CT扫描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 362400【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将2017年至2018年来我院进行头颈部CTA扫描的95例受检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受检者给予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观察组受检者给予低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两组的图像扫描质量和辐射剂量。
结果:观察组的图像扫描质量优良率和颈动脉虹吸段CT值都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图像颗粒增粗,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剂量指数、有效球管剂量和剂量长度乘积都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低剂量头颈部CTA扫描的图像质量略微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但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筛查无影响,且低剂量CT扫描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关键词】低剂量;CT扫描;头颈部CTA;应用价值随着影像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头颈部CTA扫描的图像分辨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头颈部CTA扫描的影像图片质量与扫描质量呈现正相关,为确保临床诊治的准确性,临床应用时管电压通常控制在120kV左右,但扫描剂量越高造成的辐射损伤越高,为降低CTA扫描引起的辐射损伤,本文将管电压降低至80kV左右,并分析低剂量头颈部CTA的影像图片质量,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行头颈部CTA扫描的95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30例,年龄在37-65岁之间,按照CT扫描剂量将95例受检者分为两组。
头颈部CT检查技术

头颈部CT检查技术概述头颈部CT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疗检查方式,用于评估头颈部血管、神经和软组织等病变。
它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检查准备在进行头颈部CT检查前,患者需要仔细阅读检查前的说明以及医生的指示,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准备。
以下是头颈部CT检查的一些常见准备:1.服用造影剂:有些情况下需要使用造影剂来增加扫描的清晰度和对病变的检测。
有些患者可能对造影剂过敏,医生会在检查前询问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造影剂。
2.忌口:检查前几个小时需要禁食,以避免食物对检查结果的干扰。
3.着装松散:因为患者需要在检查设备上平躺,所以着装要宽松舒适,以便进行检查。
4.移除金属物品:检查过程中会用到磁场和X射线,患者需要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口腔牙齿上的金属填充等,以避免对检查产生干扰。
检查流程头颈部CT检查通常有以下流程:1.患者需要躺到检查设备上,医生会调整设备的位置和角度使其适应不同部位的检查。
2.检查过程需要患者保持不动,医生会给出指令,要求患者保持呼吸平稳,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检查一般会持续几分钟,检查设备会自动进行扫描,患者可以听到轻微的嗡嗡声和感觉到各种震动。
4.检查过程结束后,医生会评估图像质量和报告结果,以进行后续的诊断治疗。
检查结果头颈部CT检查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头颈部影像,包括骨骼、血管、组织和器官等。
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构来评估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数量和分布等信息,进而确定病变的性质、病因和诊断。
注意事项在头颈部CT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患者需要保持冷静,按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以避免对检查造成干扰。
2.检查过程不能带上金属物品,否则会对检查产生干扰。
3.术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对造影剂过敏反应。
4.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以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的进展。
在头颈部CT检查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查准备和检查流程,以得到高质量的影像,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索洪祥【摘要】目的探讨在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中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拟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30例.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CT 扫描技术,常规剂量组常规剂量CT扫描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图像扫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图像扫描质量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剂量组优良率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剂量指数值(CTDlvol)、剂量长度乘积值(DLP)和有效剂量(ED)分别为(4.3±1.1)mGy、(215.3±13.8)mGy·cm、(0.6±0.1)mSv;常规剂量组分别为(12.7±1.4)mGy、(593.7±13.2)mGy·cm、(1.9±0.3)mSv,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CTA检查中采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辐射剂量,还可以保证图像扫描质量.【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7(012)008【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头颈部血管造影;应用价值【作者】索洪祥【作者单位】110122 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研究显示[1], 在头颈部CTA成像患者中可由于扫描剂量过大导致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给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是否能够通过降低辐射剂量但同时又要保证头颈部CTA扫描的图像质量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
鉴于此, 本研究重点探讨CTA技术在头颈部CTA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并将其与采用常规剂量扫描的患者进行对比, 详细内容如下。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需要实施头颈部CTA扫描的患者中选取60例开展临床对照研究,纳入者均需要实施头颈部CTA扫描检查, 均符合检查适应证,均在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
后超高端CT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后超高端CT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一.概述
本次招标采购设备为螺旋CT,投标方应依照招标文件所提出的设备技术规格、产品、产量和效劳要求,综合考虑设备和适应性,选择具有最正确性能价钱比的设备前来投标。
希望投标方以精巧的设备、优良的效劳和优惠的价钱,充分显示贵公司的竞争实力。
二.招标货物一览表
设备用途:可用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脊柱脊髓系统、骨关节系统的运算机断层成像,并可为临床提供先进的能谱成像、灌注等功能分析,以知足医院全身CT扫描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
三.设备技术要求及相应配置。
ct的毫安秒和毫安计算

ct的毫安秒和毫安计算第一段:引言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通过使用X射线扫描患者的身体,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用于诊断和治疗。
在CT技术中,毫安秒(mAs)和毫安(mA)是两个关键参数,它们对于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至关重要。
第二段:什么是毫安秒和毫安在CT扫描中,毫安秒(mAs)是X射线束通过患者体内的时间长短,它决定了图像的对比度和噪声水平。
较高的mAs值会产生更高对比度的图像,但也会增加患者接受辐射的剂量。
而毫安(mA)则是X射线束的强度,它决定了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
较高的mA值会产生更亮和更清晰的图像。
第三段:mAs和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设置mAs值对于获得高质量的CT图像至关重要。
较高的mAs 值可以减少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然而,过高的mAs 值会增加患者接受辐射的剂量,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医生和放射技师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和患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mAs值,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第四段:mA和图像亮度之间的关系mA值决定了CT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
较高的mA值会产生更亮和更清晰的图像,但也会增加患者接受辐射的剂量。
因此,医生和放射技师需要根据需要平衡图像质量和患者辐射剂量的关系,选择适当的mA值。
第五段:如何计算mAs和mA在CT扫描中,mAs的计算公式是mAs = mA × 扫描时间(s)。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mA和扫描时间,就可以计算出mAs的值。
医生和放射技师通常会根据疾病类型和患者情况来确定适当的mA和扫描时间,从而得到合适的mAs值。
第六段:应用举例:肺部CT扫描以肺部CT扫描为例,对于一般的肺部检查,常用的mAs范围是20-200mAs。
如果选择较低的mAs值,图像可能会出现噪声,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而过高的mAs值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
因此,医生和放射技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mAs值,以获得高质量的肺部CT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 o rp i R s a c 专 题 研 究 n ga hc e e rhl
自动毫安控制技术在颈部 C T扫描中的价值
尤 志军 , 建梅 , 明 国 景 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摘要】 目的: 讨 C 探 T扫描 中z轴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 术对 图像 质量、 辐射 剂量的影响 , 以及如何应用 自动管电流调制
m d l i (T M , sw la eapi t no atm t u ecr n m d l i c nl . o a A cnrl r p o u t n A C )a e st p lai f uo ai tb ur t o u t nt h o g M t  ̄ ot o ao l h c o c e ao e o y h ogu
A s a t O j ieT td h f c o m g uly ad rdao oeb s gZ—xsat t ue cr n bt c r bm . o s y tee et fi aeq ai n aitn d s yui ai u ma ctb ur t u f t i n o i e
在显著差异(<. ) P 00 。辐 射 剂 量 N l 5 I0组 (48 1 . ) N l . (48 1 . ) 9 .+ 7 和 I25组 7 . 8 明显 低 于 固定 管 电流 组 ( 3 .+ 31 。结 9 + 3 104 4 . ) 论 : 多层 C 在 T颈部 扫 描 中 , Z轴 自动 m 技 术 与 固定 mA相 比 . 图像 质 量 没 有 明显 的差 异 。 自动 管 电流 组 辐 射 剂 A 其 但 量 却 分 别 降低 了 2 %( I O 和 4 % ( I25 。噪 声 指数 应 根 据 所要 显 示 的纽 织 结 构 、 灶 大 小及 性 质 等选 择 。 7 N I ) 3 N l .) 病
cr n—i epo ut m s w r cre . w do g t ea ae ae r i n scacpait. u ett rd cs(A ) eer odd T or iois vl tdi gs o da ot cet ly R嘲 加 m e a l s u m f g i bi
【 关键 词】 C 自动 管 电 流调 制 ; T; 辐射 剂 量 【 国 图书 资 料 分 类 号】 T 7 4 [ 献 标识 码 】 A [ 编 号] 10 — 8 82 1 )1 0 0 — 2 中 H7 文 文章 0 3 8 6 (00 0 — 0 8 0
Vau fAu o ai A n r l c n l g l r ia l eo t m t m c Co t o h o o y f r Ce vc l Te 0 CT
p t n s o e u d r e t e vc lMDCT u ig z a i AT a i t。 n n e n r ia e w c sn — xs CM t h os n e fNI 0 a d t b u e t n e st o 0 wi t e n i i d x o l n u e c r n t n i f8 - h e i y 4 0 mA,n h t e t h o s n e fN 1 . n u e c re ti tn i f8 - 6 8 a d t e o rwi t e n i id x o I 25 a d t b u n n e s y o 0 3 9 mA. h os n a u e h h e t T e n ie a d me n t b
A T UC
ea iai so td n ot l ru sw r i n scl cetb ,huhojci o ew sd ee t i - x xm nt n f u yadcn o go p eeda ot ayacpal tog b t eni a i rn t z ai o s r g i l e e v s f wh s
技 术。 法 : 方 对照 组 ( 5例 ) 固定 管 电流 1 0 2 0 m 2 用 0 — 2 A扫 描 。自动 管 电 流组 分 别 选择 噪 声指 数 N I IO和 N l . 描 . I25扫 管
电 流分 别 为 8  ̄ 8 A 和 8 ~ 6 0 4 0m O 3 9mA, 测定 并 记 录特 定兴 趣 平 面噪 声 , 录 管 电流 平 均值 。 2住 有 经 验 的 影像 专业 记 由 人 员分 别评 价 图像 。 果 : 有 图像 都 能 满足 诊 断要 求 。 固定 管 电 流 比较 , 结 所 与 头颈 平 面 噪 声 无 明显 差 异 . 肩 平 面不 存 颈
Y u Z ijn JN i — e, HI ig go o h- ,I GJ n m iS n— u u a M (ai oyD p r e tXj gHopt ,h or layMei l n esy X ' 10 2 C i ) R d lg e a m n, in si lt F u hMit dc i r t i n7 0 3 , hn o t i a e t ir a U v i,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