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海洋资源》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海洋资源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合作探究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2.我国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

3.概述海洋污染及防治。

4.学习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2.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发展。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碧波荡漾的渤海,一望无际的黄海,这些是我们熟悉的海洋,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发展。

(渤海)(黄海)讲授新课1、海洋资源的概况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

①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00种,其中可捕捞的有1700多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

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石油天然气,海底固体矿产等,我国近海已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有10个,已探明的各种类型的储油构造400多个。

③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直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素和氯化镁,并实现了工业化。

④可利用海水提取海盐,经处理,变为食用盐,海洋生物也可以用来制取药材。

⑤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南沙问题十分复杂,已经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

⑥政府部门及相关环境部门加大宣传力度。

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人们“重发展,轻环保”这种错误理念,强调绿色经济的必要性,推广环保经济。

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我国主要的盐场有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其中以长芦盐场最大。

(长芦盐场)(巨量的化学资源)2、开发海洋资源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各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3.4海洋资源教案(新版)粤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3.4海洋资源教案(新版)粤教版
(3)海洋能源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
(4)海洋水资源:包括海水淡化得到的淡水资源。
(5)海洋旅游资源:如海滨浴场、海上运动、海底观光等。
2.海洋资源的分布
(1)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不同海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如珊瑚礁海域生物种类繁多。
(2)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同海域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有所差异,如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特定的海域。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海洋资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学术文章、研究报告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需要了解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主要领域,如渔业、海洋能源、海洋运输等。同时,要掌握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如海洋捕捞、海底油气开采等。
(3)海洋资源的保护:学生需要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海洋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如休渔期制度、海洋保护区建设等。
(4)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协调,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海洋能源资源的分布:潮汐能、波浪能等受海域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
4.海洋水资源的分布:海水淡化工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5.海洋旅游资源的分布:海滨浴场、海上运动等主要集中在气候适宜、风景优美的地区
③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捕捞、养殖等
2.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石油的开采和提炼、天然气的开发等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海洋资源》是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和利用,以及我国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海洋资源作为一个特定的主题,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地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会分析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

2.难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展示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实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地图:准备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教材和地图。

2.实例和图片:收集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和分析。

3.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使用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说课稿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说课稿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以及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掌握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海洋资源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拓展到海洋资源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海洋权益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难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的展开:(1)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2)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3)探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3.案例分析:以我国某海域的资源开发为例,让学生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海洋资源的基础知识的讲解,旨在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海洋资源这一部分内容较为陌生。

学生对于海洋资源的概念、分类和保护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学会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方法,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海洋资源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实例、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我国美丽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

通过PPT或板书,呈现关键知识点,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选取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其属于哪种海洋资源,以及如何进行开发和保护。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材从海洋资源的种类、开发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海洋资源知识体系的构建,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海洋资源的认识相对较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海洋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分布、海洋的生态环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海洋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2.使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增强学生的海洋资源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海域资源为例,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洋资源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海洋资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准备海洋资源保护的相关资料,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

2.呈现(10分钟)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3.操练(15分钟)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

5.拓展(10分钟)介绍国际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情况,让学生了解全球海洋资源的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3.4 海洋资源学案 (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4 海洋资源学案 (新版)粤教版

3.4 海洋资源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2.我国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

3.概述海洋污染及防治。

4.学习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

二、预习要点1. 我国海洋自然资源的概况。

2. 我国开发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事业。

三、达标练习1. 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长芦盐场位于_______ ;我国近海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

2.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主要是。

3.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是。

4.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是。

5. 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这说明()A. 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B. 生物在不断进化C. 这里曾经是海洋D. 至今无法解释其原因6.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下列属于我们目前南海大力开发的海洋资源的是( )A. 淡水资源B. 海底油气资源C. 潮汐能D. 太阳能7. 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最大的是()A. 大气污染B. 石油污染C. 固体污染D. 污水污染8. 有关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防止海洋石油污染B. 保护沿海红树林和海洋珊瑚礁C.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D. 不加限制地进行海洋捕鲸9. 我国每年都在东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A. 增加渔民的假期B. 减少水污染C. 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D. 保护渔业资源10. 下列不属于人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的是()A. 海洋废弃物污染B. 海洋石油污染C. 过度捕捞海洋生物D. 海啸探究案一、要点回顾1. 为了保护“蓝色国土”,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

2. 对近海养殖业最具毁灭性灾害的是。

3. 我国近海鱼类丰富的原因是。

二、问题展示1.盐是制碱的原料,请说说天津发展制碱的有利条件是什么?2.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目前,休渔海域已覆盖了我国管辖的全部海区,伏季休渔的目的是什么?3.海洋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4.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是什么?三、课堂小结1.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

5460.粤教初中地理八上《3第4节 海洋资源》word教案 (1)

5460.粤教初中地理八上《3第4节 海洋资源》word教案 (1)

第五节海洋资源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分布。

3.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分布状况。

(二)能力谰练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对有关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四)美育渗透点大海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故乡。

利用海洋风景图片或美术品或有关录像资料等展示我国海洋的美丽。

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营造美的氛围。

同时在了解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一基础上,启迪学生认识“海洋不仅美,而且富饶,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21世纪起,人类进入海洋的时代,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关注海洋,准备为开发海洋、建设海洋事业,美化“蓝色国土”而贡献的理念。

二、学法指导学会用语文学科上的阅读技艺,用地理的眼光,用联系的观点和充分利用地图,为工具等综合的方法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2.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难点使学生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疑点为什么各类经济鱼都喜欢到舟山渔场一带回游?(四)解决办法通过读图讲述和组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四、课进按排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挂图)、沿海渔场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分布图(挂图)。

六、师生互动设计教师与学生谈话讨论,让学生阅读思考,使学生认识海洋资源丰富,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成就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应如利用,保护海洋资源,最后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

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分布及海盐、海底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分布状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教科书广东人民出版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海洋资源
【所需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课标没有对本节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课标分析: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本节是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最后一节,通过前面自然资源概况、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案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把握了重难点,因此,本节的学习较为容易。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海洋保护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说出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

难点:树立海洋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式与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演练结合法
【教学设计思路】新课导入-温故知新-新课学习-拓展延伸-总结归纳-课堂反馈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图
【教学过程设计】
进一步引出问题:
海洋资源如此丰富,我们在利用海洋资源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四节海洋资源一、丰富的海洋宝藏
(一)海洋生物资源:
1.海域所跨温度带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3.四大渔场
(二)海洋矿产资源:
1.石油和天然气
2.海滨砂矿
3.深海锰结核
(三)海洋化学资源:四大盐场
(四)海洋空间资源
二、保护海洋
(一)海洋污染
(二)海洋保护
【目标检测】
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黄渤海渔场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
C.紫菜、虾、扇贝、鲍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3.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A.渤海,南海沿岸
B.渤海,黄海沿岸
C.黄海,南海沿岸
D.渤海,东海沿岸
4.目前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是开发海洋()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 D.化学资源
5.某同学到超市购买了一条带鱼和一包紫菜,其产地可能是()
A.四川
B.重庆
C.安徽
D.浙江
6.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A.大气污染
B.污水污染
C.固体垃圾
D.石油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