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4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人教版必修3

中国服饰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 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 几十 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 徘 徊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 身暖体,创造出又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 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 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 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 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福建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 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 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 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 七次。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 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又称安 济桥。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 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拱上加拱的“敞肩拱”的运用,更为世界桥梁 史上的首创。不仅有高度的科学性,而且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 风格,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作品。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 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是目前 国内唯一一处。

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21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21张PPT)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 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理解。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 吸收。如: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 潮; *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与佛教文化汇同交融; *唐朝,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 西方世界的伊斯兰教、景教及至马球运动,从开启的国门一拥 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 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大都市; *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 *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 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
科学技术
1.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 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 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 的生动体现
吴越文化
岭南文化—民间舞蹈—舞龙
敦煌文化——敦煌幽梦、楼兰古韵
彝族节日—赛装节
侗族节日—播种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瑶族节日—耍歌堂节
佤族节日—青苗节
布朗族节日—成丁节
怒族节日—祭天节
赫哲族节日—跳路神节
中华文化之 民族文化篇
维 自由舒展,轻快灵活,不时会出现戛然静止
吾 尔
和风趣幽默的小动作,绚丽而精彩
族 的 舞 姿
彝 族 的 铜

民族文化的 舞
藏 族 的 舞 姿
多样性
柔 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  (共23张PPT)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 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 贡献。回答2~3题。 2.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 其特点是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B.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D.我国劳动人民具有热爱科学的优良传统
三、中华文化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们几千年来克
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
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
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总结: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从内容上 看;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从地域上 看;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从民 族上看;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C、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地位
中华文化之科学技术篇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
河北赵州桥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祖冲之与圆周率
四大发明
2、科学技术
地 位 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 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
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 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既有中华文化的 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2)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 傲。
二、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1、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青花瓷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哲学“思中想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 完备深刻的道德与和伦伦东理比方;的灿。烂欧的洲成人就在相艺提术并方论面,无只法能 富有魅力的古典像戏对曲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 不可思议的中华已气。功”;这是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 手到病除的中医威药廉、•蒙查医布药斯、的藏医看药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P68)
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 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各具 区域性。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长期相互交流、相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件(共38张PPT)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一般认为,陕西人受 “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具有憨厚朴实、相 对守旧的性格特点;

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21张PPT)

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21张PPT)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内容: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作用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求同 存异)和对其他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理解。
2、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区域的 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 着各自的特色。
三、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 的民族特性。 (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 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3、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 、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力量,也是激励 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区别
源远流长
角度 侧重 点 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时间)的角 度来说的 源远流长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 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现中 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 未断过
3. 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 也有自身的特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6.2《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6.2《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ppt课件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湖湘文化的精髓: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奇葩。湖湘文化以原道发端,远迹屈 子,中经贾谊、柳宗元形成湖湘文化原道的源头,到周敦颐重构儒道的《太极图 说》、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魏源“技可进乎道”、“师夷长技以制夷”, 谭嗣同锻造维新变法的思想利器《仁学》,直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流风所被, 化及千年”,终于积千年之功,卓然独立于世,为中国近现代革命作出了巨大贡 献。
文学艺术丰富绚丽
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 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 三者高度协调统一。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件 (共24张PPT)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件 (共24张PPT)

特点:规模之大, 存留之丰,为世 界所仅有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 ——《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
(2)史书典籍
A.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 见证
B.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C.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 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如太史令司马迁《史记》)
影响
文化产 生深刻
作用 影响
代中华 文化思 想的雏 形
划时 代意 义
思想 成为 正统 思想
历程 萌芽期 雏形期 划时代
儒学 至尊
进入气 对后期 中国传 度恢弘 封建社 统文化 的全盛 会影响 面临冲 时代 较大 击
全盛期
延续 辉煌
衰微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重 要见证有汉字和史书典籍。
自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广泛参与。这项活动
的举办
①表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 ②展现了汉字作为交际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 ③有利于激发全球青年对中华文化普遍认同
D
④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92021/11/192021/11/1911/19/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92021/11/19November 19, 2021
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我国南北差异举例
南繁北齐 (语言)
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划一
南细北爽 (性格)
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比较直率
南米北面 (饮食)
南方人爱米食,北方人爱面食
南敞北实 (建筑)
园林建筑南方多敞口,北方多封闭严实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成因: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视频中能感受到中华文化有何特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内容极为丰富,涵盖绘画、刺绣、茶艺等多方面。 2.工艺精美,独具特色 3.……
独特性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民族性 中华瑰宝,民族骄傲
包容性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 文学篇
1、地位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A.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意义: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 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科学技术
特 点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
意 义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区分几个“重要标志”
(1)科学技术 (2)汉字 (3)文化遗产 (4)传统建筑 (5)印刷媒体
的推广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