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跨RNC切换失败案例分析
TD RNC系统内CS&PS切换问题处理专题

TD RNC系统内CS&PS切换问题处理专题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江苏公司无锡分公司交换班目录一.背景 (3)二.组网模式 (3)三.系统内CS域切换问题分析 (4)3.1、局内切换(INTRA MSC) (4)3.2、局间切换(INTER MSC) (4)四.系统内PS域切换问题分析 (7)4.1、局内切换(INTRA SGSN) (7)4.2、局间切换(INTER SGSN) (8)4.3、RNC间切换 (11)五.总结 (12)一.背景最近,由于TD 3期RNC的大量入网(无锡3期RNC共7套,分别接入5套MSC和2套SGSN),TD网络的组网较5.17有了很大的改变(5.17共2个RNC,且接入同一套MSC和SGSN)。
随着网络复杂度的变化,3期中跨RNC系统内切换往往需要跨局(跨MSC或SGSN),这些切换类型是2期不曾遇到的。
在现网测试中,CS&PS域系统内切换都遇到了一定问题。
通过问题分析研究,切换主要问题得以解决。
因此,总结文档,为今后的网络调整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组网模式为了比较清晰的说明问题,我把网络图简化如下。
有图中我们可以看到,RNC01与RNC02的CS&PS切换都为系统内局内切换,而RNC01/02与RNC03的CS&PS 切换都为系统内局间切换。
RNC01RNC02RNC03 MSCMSC三.系统内CS域切换问题分析3.1、局内切换(INTRA MSC)MSC局内切换,需要MSC成功配置RNC的IU口数据,使IU_CS信令业务正常。
并且MSC上对应RNC的信息点SPC参数MSG必须置为1,也就是MSC与RNC之间信令消息支持XUDT格式(由于3G U-U系统内切换信令是XUDT格式,默认信令点参数不支持,需要手动修改)。
否则,U-U系统内切换不能成功。
C7NPC:SP=3-10880,MSG=1; !If not define will cause handover porblem! 由于该参数,是爱立信开局都修改,因此在测试中为发现相关切换失败案例。
精品案例_NR小区站内PSCell变更失败分析案例

NR小区站内PSCell变更失败分析案例目录一、问题描述 (3)二、分析过程 (4)三、解决措施 (8)四、经验总结 (8)NR小区站内PSCell变更失败分析案例【摘要】5G簇优化中,进行簇内接入类,保持类指标分析时,发现8月13号站内PSCell变更成功率异常。
研究分析发现主要由于HF-市区-市中心-HA-6881409-0和HF-市区-市中心-HA-6881409-2两个小区导致。
经分析主要由于HF-市区-1+7快捷酒店-HA-6881413该站点未开通,导致在市中心2小区在弱覆盖区域发生站内PSCell变更时,由于信号质差接入失败,最终影响PSCell变更成功功率。
【关键字】PSCell 5G【业务类别】其他一、问题描述在进行簇优化接入类,保持类参数分析优化时,发现8月13号PSCELL变更成功率指标异常,只有75.67%,远低于正常值。
图1二、分析过程2.1、原理分析图21、UE测量NR信号,满足A3门限后向SgNB发送MR报告,申请SgNB变更请求。
2、SgNB收到MR测量报告后进行变更判决,后向MeNB发送SgNBModification Required表明申请进行站内的PSCell变更。
3、MeNB收到该X2口信令后向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ration信令。
4、UE应用新的配置并反馈RRCConnectionReconfigrationComplete,后在新的SgNB上发起随机接入。
5、MeNB会想SgNB发送SgNB Modification Confim表明PSCell变更完成。
查看PSCell变更成功率指标定义,如下表所示:表1PSCell变更成功率即图2中B点的变更成功次数与/A点的变更请求次数*100%。
2.2、指标分析13号指标整体较差,提取TOP小区分析发现:13号PSCell变更失败总共100次,HF-市区-市中心-HA-6881409-0和HF-市区-市中心-HA-6881409-2两个小区贡献其中的99次。
高铁组合业务迁移失败问题分析

高铁组合业务迁移失败分析1 问题现象IPHONE用户在高铁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于迁移发起迁移失败,导致掉话。
2 问题分析2.1 业务流程●用户发起注册业务●PS业务建立●随后建立CS业务●业务释放在用户掉话前,进行了多次的语音通话,但是由于在语音释放后,由于存在PS业务的连接,因此,RRC的连接始终未进行释放。
2.2 掉话原因分析●用户从RNC5起呼,软切换至RNC6,在切换至RNC7时,由于迁移失败,导致掉话。
迁移失败的原因为Iu链路连接失败。
●目前现网RNC之间的Iur接口的关系为●现网迁移策略及掉话分析目前现网RNC 5,6,7,8迁移策略为CS域进行静态迁移,PS域进行DSCR。
用户在掉话前进行了多次呼叫,但是由于PS域始终存在连接,因此RRC连接始终没有释放。
目前,在用户进行组合业务的情况下,跨RNC将不会进行静态迁移或者DSCR。
因此在RNC5切换至RNC6时,终端进行的是软切换流程,随着终端移动,RNC7下的小区增强。
手机发送1D事件,将RNC7下的小区26扰码变更为最好小区。
随后RNC5发起向RNC7的迁移(由于RNC5与RNC7之间没有Iur接口,而此时SRNC为RNC5,因此终端在迁移至RNC7时,采用UE涉及的硬切换伴随迁移。
但是由于SRNC在收到迁移命令后,又给核心网发送了迁移取消,导致迁移失败。
查看迁移取消的原因为iu-transport-connection-failed-to-establish。
考虑到由于RNC5与RNC7之间没有Iur接口,因此两个RNC之间的PS域的迁移会由于没有定义相应的路由导致两个RNC之间迁移无法成功。
3 解决建议增加RNC5与RNC7之间的IPRT 及IPPATH 信息。
切换失败分析方法和案例介绍

TypeUnitOrDepartmentHereTypeYourNameHere TypeDateHere切换日常优化检查项目&切换失败分析和案例介绍 NOKIA Tiger Team2007-3-27TypeUnitOrDepartmentHereTypeYourNameHere TypeDateHere目录1. 前言 (3)2. 切换参数及日常检查项目 (3)2.1 参数规范性检查 (3)2.2 单向切换关系检查 (7)2.3 邻区关系过多的小区检查 (13)2.4 同频同色码复用距离检查 (14)2.5 切换目标错误检查 (15)2.6 TRX参数之TSC检查 (16)2.7 邻小区同频同色码检查 (17)2.8 同站DCS1800与GSM900未加切换关系的检查 (18)2.9 同频切换关系的检查 (19)2.10 长期无切换次数的切换关系清理 (20)2.11 经纬度错误的检查 (20)2.12 定义过远的切换关系检查 (20)2.13 切换关系垃圾数据检查 (21)3. 切换失败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21)3.1 切换类话务统计分析和处理总体原则 (21)3.2 案例分析 (24)3.2.1 (900)火星报业1 CI=50151切换失败分析 (24)3.2.2 (900)袁家岭友谊1CI=50071切入失败高 (27)3.2.3 (900)三胞大厦3 CI=10793切换失败分析 (27)3.2.4 (900)黄花回龙切入失败分析 (30)3.2.5 (900)青竹湖切换失败分析 (31)3.2.6 (1800)留芳宾馆18002 CI=18442切入失败分析 (33)3.2.7 (900)商务学院1CI=16441切换失败分析 (34)TypeUnitOrDepartmentHereTypeYourNameHere TypeDateHere1.前言切换参数是网络优化工作中涉及最多的参数之一;而切换失败是我们最常见的网络问题之一。
RRS通道受损导致PS接通失败

RRS通道受损导致PS接通失败
一、问题现象
8月初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2持续出现PS域未接通现象,严重影响用户感受和RNC401指标,该基站采用的是大唐设备。
二、问题分析定位
经现场测试该小区覆盖范围内UE有信号,但无法正常进行业务。
从信令过程来看终端发了RRC CONNECTION REQUEST,而且也收到了RNC下发的RRC CONNECTION SETUP,但是不回COMPLETE消息。
稍后终端会再次向RNC 发REQUEST消息,重复上述过程4次后本次业务失败终止。
根据上述现象过程分析可能是因为NODEB在无线链路配置完成后没有下发初始DPCH或UE没有收到。
在检查RNC侧参数配置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基本确定是基站侧物理层处理或空口数据发射的问题。
因为该站使用了BIU板,可以对所有BBU板的基带数据进行汇聚和分发,即RRS和BBU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因此尝试将原来正常的1小区建立在另
外一块BBU上,发现1小区仍然正常,而2小区还是无法做业务。
由此可以排除BBU板的问题。
另外通过物理层测试消息跟踪发现物理层的处理也正常。
因此可定位是空口数据发射的问题。
从现场的环境来看,2小区对应的RRS安装环境较差,时间较久,导致RRS上的通道端口受损。
三、处理措施
现场尝试调整该RRS上通道端口,最终将原来配置的ANT2改为ANT3后,所有该RRS的覆盖范围内全业务测试正常,指标恢复正常。
PS系统间切换失败小区测试情况总结

PS系统间切换失败小区测试情况总结4月28日反映PS系统间切换3G切换到2G失败小区如下:RNC08 广州省检察院T3_617 PS切换成功率(系统间)0%RNC09 广州珠玑路2_2521 PS切换成功率(系统间)0%RNC09 广州龙津东1_264 PS切换成功率(系统间)0%RNC09 广州中山六路1_2139 PS切换成功率(系统间)0%RNC10 广州淘金路1_177 PS切换成功率(系统间)0%4月29日选择广州省检察院T3_617和广州淘金路1_177两个小区进行复测,对PS系统间切换失败进行分析和定位。
1、广州省检察院T3_617广州省检察院基站位于东风中路,广州省政府对面,具体覆盖小区如图1所示:针对PS域3G切换到两2G,分别作PS64K/384K和PS64K/128K测试验证:1.1 PS64K/384K系统建测试验证在TD-SCDMA弱覆盖区,观察测量控制中的Uu口消息解码,可以看出,有下发的3a事件,其中系统切换门限是-80dbm。
.从测量控制中也可以看出2G邻区的列表观察此时的TD-SCDMA服务小区/邻小区测量和GSM服务小区/邻小区信息中可以看出,此时信号强度满足系统间3G切换到2G的条件,但是在测量报告中却没有要求向2G切换。
观察此时的物理信道,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在TS3-TS6中没有两条相邻的空闲物理信道。
在此情况下,UE不能解析到2G网络的BSIC,不能切换到2G 网络。
1.2 PS64K/128K系统建测试验证在TD-SCDMA弱覆盖区,观察测量控制中的Uu口消息解码,可以看出,有下发的3a事件,其中系统切换门限是-80dbm。
.从测量控制中也可以看出2G邻区的列表观察此时的物理信道占用情况如下图所示:观察此时的TD-SCDMA服务小区/邻小区测量和GSM服务小区/邻小区信息中可以看出,此时信号强度满足系统间3G切换到2G的条件,观察Uu口消息可以看出,此时已经成功地由TD-SCDMA网络成功的切向GSM 网络。
核心网异常导致pathwtich 切换失败案例

New - OZ_CELLLTE : GLOBAL_CELLLTE (3343) 11/19/2014 00:00 to 11/20/2014 23:00 (Asia/Shanghai) (Working Zone:…
No unit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4000.00 2000.00 0.00
VS_HO_IrC_X2_fail_exec_TimeoutS1PathSwitch_tgt_OD(L12713_5)
结合该时间的操作来看,三家设备(大唐,华为,贝尔)相同时段切换成功率均出现较 为明显下降,建议核查此时间内,MME 以及 PTN 是否作过大面积的操作,以尽快解决此问 题。
14760 14954 16543 764 2134 27205 3 7 8 5 11952 13685 13061 16452 9618 9636 9949 8925 7544 7818 11519
16617
15917
13236
14747
166
105
62
97
131
52
53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造成 X2 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为 PathSwitch 失败。 从 L12713_5 的分布比例来看,在一天存在 X2 切换的 3343 个小区来看,11/18/2014 L12713_5 计数的小区有 593 个增加到 11/24/2014 L12713_5 计数的小区有 2688 个,过滤完 切换次数低于 100 次的小区后,可以大致看到 11 月 20 号起,由于 path switch 超时,导致 切换失败率平均增加 3%左右,与全网切换成功率下降幅度大致保持一致。 再从时间来看,大致问题出现时间在 20 号凌晨:
PS异系统切换出成功率低的问题分析经典案例

PS异系统切换出成功率低的问题分析问题描述:自03-08至03-11期间,小区12021的PS异系统切换出成功率一直不高,甚至在03-10日和03-11日陡然下降至2.78%和0.99%。
原因分析:1、异系统邻区关系配置不合理;2、异系统邻区参数配置不一致;3、GSM设备问题(设备异常告警);4、GSM小区问题(小区拥塞、存在外部干扰、小区信号弱等);5、用户USIM卡开户问题或者终端问题问题处理:根据FMA对小区12021的PS异系统切换情况分析,发现切换失败的原因几乎全是物理信道配置失败,此类失败可能是2G小区信号弱或者受干扰导致的,同时检查邻区关系和邻区参数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邻区关系配置不合理或参数不一致会导致UE无法切换到信号最强的GSM小区而切向信号差的目标GSM小区,导致切换成功率低,于是进行以下分析处理:1、检查小区12021的异系统邻区关系,没有发现邻区漏配或配置不合理的情况;2、将小区12021配置的GSM邻区参数与2G现网中相对应的小区参数进行对比,都是一致的,没有发现异常;3、通过查询“两两异系统小区切换测量”的结果,可知小区12021的PS异系统切换失败主要集中在GSM小区:57021、57022、57023之间,经M2000查询2G 侧的这些小区均无告警,且状态正常,没有拥塞、干扰等问题;4、排除了以上可能性后,同时也可发现与小区12021发生切换切换的异系统小区均为其共站的GSM900小区:可以看出,在03-11日的“两两异系统小区切换统计”中,小区12021与其共站的2G小区发生的PS异系统切换全部失败,从此基本可排除2G小区信号弱覆盖问题,弱覆盖导致异系统切换具有一定的成功概率,不会全部失败,因此问题集中在可能是个别用户的原因导致;5、由上分析可知,小区12021内发生的PS切换失败全部失败,问题可能是某个用户导致,为了进一步证实,并且找到该用户,接下来对小区12021进行了IOS 跟踪:在跟踪到的信令中可以发现有大量的“CELL CHANGE ORDER FROM UTRAN FAIL”;同时,在信令中也找到了相应时间点的“RANAP COMMON ID”消息:从中可以找到此用户的IMSI为460016014314576;6、获取到用户IMSI后,在HLR/VLR侧查询其开户信息,如下:从打印信息可以看到,此用户的接入受限数据是“2G网络不允许”,即此用户在2G网络是被禁止的,因此该用户在3G弱覆盖区域发起异系统切换时,最终因网络限制而导致切换失败;7、后经与局方市场部沟通,得知此用户使用的SIM卡是3G网络试商用期间发放的,当时卡仅开通了3G套餐业务,供用户体验3G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跨RNC切换失败-完整性保护摘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TD-SCDMA系统来说,切换则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实现连续覆盖、提高通信质量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简而言之,切换就是将用户的连接从一个无线链路转换到另一个无线链路。
切换的目的是处理由于移动而造成的越区、负载调整或其它原因使得需要引起无线链路改变。
本文主要介绍切换原理及跨RNC间切换。
关键字:TD-SCDMA,接力切换,硬切换,软切换,跨RNC切换1 切换概述切换是当用户在蜂窝的覆盖区域中移动时,正在进行的呼叫从一个蜂窝转换到另一个蜂窝的过程。
现在,无线移动网络已经成为通信基础网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无线移动网络中,严重的带宽限制已经迫使设计者将服务区域分为能够重复使用无线频谱的蜂窝。
当移动设备从一个蜂窝移动到另一个蜂窝时,呼叫需要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
很显然,这样的切换可能造成通话的中断,从而影响蜂窝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为了满足对无线通信飞速增长的需求,需要从根本上增加业务容量和服务区域的全球覆盖。
一种方法是降低蜂窝的大小。
通过重复使用资源,这些微蜂窝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特别适用于有大业务量需求的区域。
进一步分裂蜂窝可以获得更大的频率重用,但它也增加了与切换有关的问题。
用户移动时所经过的蜂窝越多,切换的次数及引起的问题越多。
另外一种更有效的增加系统容量和扩展覆盖的解决方法是将分层蜂窝结构(多层蜂窝结构)引入无线网络。
它也给运营商提供了灵活性,选择合适的容量来满足业务流量的需求,同时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可用频谱。
分层蜂窝结构是一种最有效的用于调整无线环境来提供更大容量、减少无线干扰和改善业务质量的技术。
但这种系统的网络控制非常复杂,需要更高级和灵活的移动性管理机制,它特别强调切换的设计。
在蜂窝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中,强迫中断正在进行的呼叫要比阻塞新的呼叫更令人反感,因此当用户从一个蜂窝移动到另一个蜂窝时,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来保持当前正在进行的呼叫的连续性。
切换是一个重要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它是蜂窝系统所独有的功能,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特征。
特别是对支持个人通信业务的全球漫游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1.1切换测量和判决过程切换典型过程:在测量控制阶段,RNC通过发送测量控制消息告诉UE进行测量的参数。
在测量报告阶段,UE给RNC发送测量报告消息。
在切换判决阶段,RNC根据测量报告做出切换的判断。
在切换执行阶段,UE和RNC走信令流程,并根据信令做出响应动作。
无论哪种切换UE 必须处于小区专用状态下才能进行,其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切换模块根据UE 所驻留的小区向UE 发送测量控制消息(MEASUREMENT CONTROL) ,在消息中可以指定UE 进行频内、频间或系统间三种切换中的一种测量(即测量类型);指定测量上报方式是周期上报还是事件上报。
如果是周期上报方式需要指定上报次数和间隔;如果是事件上报方式需要指定事件类型。
除此之外消息中还包括一些切换参数的配置。
UE 收到测量控制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参数进行相应的测量,周期上报模式下UE 会周期性地上报测量结果;事件触发模式下UE 会根据测量进行相应的判断,如果满足事件触发的条件,UE上报事件号;切换模块收到UE 的测量报告消息(MEASUREMENT REPORT) 后,在周期上报的模式下其对测量结果进行存储,并由切换算法做出是否切换的判决。
在事件上报模式直接由切换算法做出切换判决。
如果判决需要发生切换,则向UE 发出切换命令。
1.2切换触发方式在RNC 侧切换算法的控制下,UE 可以工作在周期性上报模式或事件触发上报模式下。
事件触发上报测量报告模式相当于UE 侧做了测量、存储、平均和比较的工作。
周期上报模式下UE 只做测量的工作,RNC 侧的切换算法负责对测量结果的存储和比较,因此将所有UE 都设置为周期上报模式,必将极大的增大RNC 侧系统负担,增加空中接口消息的流量,降低系统的性能,这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实际的商用系统中,首选应该为事件触发模式,在UE 不支持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时,RNC 选择周期上报测量报告的模式。
对于周期上报模式,RNC 侧的切换模块也按照事件触发模式下UE 侧使用的事件进行测量量的比较和切换判决。
2 切换分类2.1 基本分类不同的切换类型信令流程是不同的,但对于切换算法来说,其区别可能仅仅只是个别参数的不同,切换判决流程是完全相同的。
切换按测量类型划分为:1)频内切换2)频间切换3)系统间切换(指不同的通信系统之间的切换,例如GSM和TD系统之间的切换)按照切换实现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1)接力切换(利用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技术,在对Ue的距离和方位进行定位的基础上根据Ue的距离方位等辅助信息来判断Ue是否移动到可进行切换的相邻小区)2)硬切换(在切换过程中移动台只与一台基站建立连接)3)软切换(指FDD中载波频率相同的小区之间的信道切换, 在软切换状态下,移动台需要与多于一个的基站建立连接,相当于一种宏分集。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TD-SCDMA标准没有软切换,只有硬切换、接力切换。
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切换才能获得最好的切换性能,即在增强UE通信质量的同时又能减小掉话风险,这对于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是极其重要的。
硬切换分为频内切换与频间切换。
根据TD-SCDMA的特点,由于其频谱占用带宽窄,因此相邻小区更容易配备成不同频率,这将有利于消除小区间的干扰,有利于进行无线资源分配与管理。
对于相互属于异频的相邻小区而言,在相邻小区中的切换将以频间切换为主。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也可根据小区规划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切换策略。
在实施硬切换之前,需要对各个不同载频(包括本载频)的小区信号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及时将UE切换至质量最好的小区。
由于硬切换有可能导致掉话,因此在切换方案中,减小掉话的风险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RNC内目前可以使用接力切换和硬切换,RNC间目前只有硬切换。
2.2切换触发事件简介1)频内切换✓事件1G:最佳小区变化,若任何P-CCPCH变得优于先前的最佳P-CCPCH,触发该事件。
UE上报1G事件,表明Ue测得有小区比当前使用小区的RSCP更好。
✓事件1H:低于某一门槛值的时隙ISCP✓事件1I:高于某一门槛值的时隙ISCP2)频间切换✓事件2A:最佳频率变化,当另一载频的质量值优于当前工作频率时,可考虑切换到另一载频上。
✓事件2B:目前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低于确定门槛值和目前未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高于确定门槛值。
✓事件2C :目前未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高于确定门槛值✓事件2D:目前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低于确定门槛值✓事件2E:目前未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低于确定门槛值✓事件2F:目前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高于确定门槛值注意:RNC间切换也分为频内、频间,目前也使用的是1g,2a事件!3)系统间切换✓事件3A:目前使用UTRAN频率的估算质量低于确定门槛值而其它系统的估算质量高于确定门槛值✓事件3B:其它系统的估算质量低于确定门槛值✓事件3C:其它系统的估算质量高于确定门槛值✓事件3D:在其他系统的最佳小区变化3 切换流程3.1硬切换(RNC内)流程图 1 RNC内硬切换流程图3.2接力切换流程图 1 接力切换流程图3.3跨RNC切换流程图 3 跨RNC切换流程图4 某地市PS跨RNC切换失败-完整性保护案例分析4.1 PS业务RNC间无法回切现象描述在某地市TD外场,发现在RNC2的小区8031和RNC5的小区10142之间无法进行PS域业务的RNC间切换回切。
开始从10142小区PS业务成功切换到8031小区,然后从8031小区无法切回到10142小区。
失败信令截图如下:图 4 切换失败信令图 5 跨RNC请求切换信令4.2 现象分析通过信令分析,如图4、5所示:发现CN给目标RNC5的10142小区发起Relocation Request 消息后,目标RNC5 Relocation Preparation 失败,由于CN等待目标RNC5进行Relocation Preparation 完成超时,所以CN向源RNC2回复一条信令“Relocation Preparation Failure”重定位准备失败。
根据目标RNC侧的详细流程,发现“Relocation Request”是由CN向目标RNC的SCPI 和UCI_C这2个实例发起的一条信令。
由于SCPI是SCPM(信令连接处理模块)模块的一个实例,UCI_C是UCPMC(控制面UE呼叫处理模块)模块的一个实例,所以,为了进一步查明原因,就只需打开3G平台的打印模块SCPM和UCPMC,而不用打开RLMM模块等。
打开2个打印模块后,采集到RNC2和RNC5的打印信息。
为了从大量的打印信息中,快速找到有用信息,采用如下方式:从图5的信令发现CN向目标RNC5发起“Relocation Request”消息,模块:RNLC_SCPM - tdScpm_SendRelocInToUc: SCPI 137 send RelocIn to UCPM_C.”,此信息说明SCPM模块处理“Relocation Request”没有问题,继续查找UCPMC模块的打印信息,发现模块:RNLC_UCPMC - --DUCIC-- : Inst 130 reloc from integrity protected CN to NO integrity protected CN is forbidden!”,此信息的含义是:RNC判断UE从一个打开了完整性保护的CN重定位到一个没有打开完整性保护的CN,所以拒绝了。
此信息说明CN的PS域的完整性保护开关没有打开。
详细说明如下:通过信令发现,开始从RNC5的10142小区PS业务成功切换到RNC2的8031小区,CN的PS域的完整性保护开关没有打开,而CN的CS域的完整性保护开关打开,RNC向NodeB发起“Security Mode Command”的信令解开发现“cn_DomainIdentity”的值是“TRRC_cs_domain”,如图6所示。
正常情况下,如果CN的PS域打开完整性保护,则cn_DomainIdentity”的值应该是“TRRC_ps_domain”。
图6 信令分析1由于UE第一次由RNC5切换到RNC2时,做PS业务时触发过CS域的位置区更新过程,而CS域又打开了安全模式和完整性保护,这就使得UE第二次由RNC2切换到RNC5时,在Relocation Request中的Container中指示UE启动了完整性保护,如图7所示;但是在Relocation Request中的RelocationResquestMsg中指示CN没有启动完整性保护,如图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