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确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30年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辩证统一关系

改革开放前后对比董志豪一、改革开放的历史1、三十年前的小岗村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
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多数村民都曾出门讨过饭。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大包干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2、从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小岗村探索农村致富新路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大包干”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包产到户实现了小岗村的温饱,但一直没有解决小岗村的致富问题。
近年来,小岗村开始进行以承包制为基础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集中经营,探索致富之路。
这种集中利用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新型合作经济给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
2007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而当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4140元,小岗村摆脱了自改革开放后20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
3、小岗村的民生变迁小岗村的民生变迁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个中国农村的缩影,一个承载太多期望的村庄。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小岗村因率先实行“大包干”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中国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满身光环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小岗村重振改革创新的“大包干”精神,根据自身特点,开始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初步实现了从传统耕作向现代农业的多点突破,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工农业协调发展”改革致富之路。
如今的小岗,葡萄园、养殖场、蘑菇种植大棚等土地集中经营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初步完善。
30年来,小岗走过了贫困,走过了温饱,走过了困惑,走出了希望。
小岗人敢想、敢干、敢闯的大包干创新精神,仍然具有时代的特征,融入中国农村改革的洪流之中,成为当代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何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30年

如何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30年中国的两个30年大致是以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线的,是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
第一个30年以阶级争斗为指导思想,而第二个的30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第一个30年对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发生了让国家动荡的“文化大革命”,犯了“左倾”错误,产生了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等等错误,但是其中的进步因素也不能忽略。
有人说,中国的发展史中,如果没有第一个30年,也许新中国的今天会更加繁华,更加灿烂,甚至于可以“赶美超英”。
我个人的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有如下理由:第一,事物是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是螺旋上升和波折前进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难不了会出现阻挡其发展的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而且新中国成立之后,走的是社会主义路线,新事物总是受到旧事物的强烈打压。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走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面对内忧外患的现状,美国对中国的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
还有国内的大量反对势力的蠢蠢欲动,中国一面要镇压国内发动势力,一面又要应付国外的压力,显得捉襟见肘的。
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经济。
第三,中国是在一清二白的经济上发展起来,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资本主义根深蒂固,八年抗战消耗物资过多,新中国是从无产阶级中滋生出来的,经济实力不足,导致后来的经济发展缓慢也情有可原。
第四,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被反动势力利用,煽风点火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而导致中国落后国外好几十年,造成了损失无法估计。
第五,中国的道路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并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犯错误在所难免。
虽然以上都对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的经济发展及其缓慢,但是也就是在这缓慢的30年里,中国发明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出了氢弹等等。
在我的观点里,中国的前30年,是中国奋起前的养精蓄锐,是中国发展的韬光养晦,更是后30年的奠基石。
第二个3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路线,中国这才真正意义上的登上了世界的舞台,显然,后一个30年的重点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也做到了,而且效果还很不错。
正确认识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

大 的青 藏 铁 路 。 民用 航 空航 线 里 程
4 9万 公 里 扩 大 到 2 4 3万 公 3. 邓 小 平 同 志早 已对 前 三 十 年 作 由 1 .
至 今 的 3 年 为 改革 开 放 、建 设 有 中 出了 准确 的 评价 :“ 1 我们 尽 管 犯过 一 里 ;建 成 了一 批 大 型 的现 代 化机 场 。
科 技 、 国 防 、 外 交 等 工 作 ,更 理 解 ,对 新 举 措 相 当 抵 触 。 后 来 中 业 生 产 资料 私 有 制 的社 会 主 义 改造 , 有 新进展 。我 国 自造 的 载人航 天 飞船 央 反 复 强 调 改 革 不 是 否 定社 会 主 义 奠定 了农村社 会 主义 经济基 础 。 绕 地飞 行 ,航 天员太 空行 走成 功 … … 制 度 ,而 是 通 过 改 革 建 设 有 中国 特 尽管在 这一 过程 中发生 过 曲折 , 20 0 8年 我 们成 功 举 办 了 北 京 奥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通 过 改 革 最 大 限 度 但 整 体 来 说 ,在 一 个 几 亿 人 口的 大 运 会 和残 奥 会 ,向 世 界 展 现 了 我 们 地 调 动 广 大 农 民 的生 产 、经 营 的 积 国 中 比 较 顺 利 地 实 现 了如 此 复 杂 、
新 中 国 的 前 三 十 年 是 筚 路 蓝 缕 、披 荆 斩 棘 的 三 十 年 , 中 国共 产
改革开放的后 三十年
党 领 导 全 国各 族 人 民推 翻 了三 座 大
十一届 三 中全 会 以来 ,以邓 小平 扣 除价 格 因素 , 比 17 年国 。 随 后 ,我 们 完 为 核心 的 党 中央 领 导全 国各 族 人 民 , 倍 ,年 均 增 长 7 2 .%。 农 村 居 民 人
从第一个三十年看第二个三十年

从第一个三十年看第二个三十年作者:白明来源:《西部论丛》2008年第11期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进行了三十年。
在这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中国经济已经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并且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
此刻,我们之所以要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加以“盘点”,并不仅仅是为了弘扬一个时代,也不仅仅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今后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树立新的坐标。
搞清楚了这一切,今后三十年我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为此,有必要从以下六大视角来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动态关联,使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第二个三十年的“所为”与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三十年的“所做”相互串联起来,而不再是无的放矢。
第一个观测视角: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有些方面的动作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个三十年就已经展开了,成就显著,遗留给第二个三十年的负担并不是很重。
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比较容易做的事情现在来看几乎都已经落实到位了,而剩下的事情做起来却越来越更加困难。
从过去三十年来业已“出手”的举动来看,有些方面改革开放步骤行动起来效果还不错,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没有给下一个三十年留下“尾巴”。
相比之下,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最大推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从今后的三十年来看,如无特殊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继续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某些局部环节上尚需进一步完善,也只不过依靠适度修补,而没有必要从整体上去动摇这一经济体制的根基。
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较高效率的运行平台,而在今后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将离不开对这一平台的充分利用。
第二个观测视角: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所产生的驱动力的确显著,但尚未完全实现预期目的。
正确认识新中国两个30年的关系

现 中华 民族 伟 大 复 兴 的 决 心 和 信 心
【 关键词 】 改革 开放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路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新 中 国 已经 走 过 自己 的第 一 个 甲子— — 6 0周 年 。在 这6 0年 里 , 中 共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的 召 开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以
和农村生产条件 , 提高 了农作 物单位 面积产量 。 99年至 14 17 年 . 98 我国基本建设投 资共 6 0 0 0多亿元 , 新增 固定资
前 线 2 1 / I 0 03 7
产 为新 中 国刚 成立 时 的 5 . 倍 ;陆续 投 产 的大 中型 建 设 73
项 目为 3 0 0 0多 个 。至 1 7 9 8年 ,我 国经 过 近 3 0年 建设 ,
立 ,为 当代 中 国一 切 发 展 进 步 奠 定 了 根 本 政 治 前 提 和 制
度 基 础 ”
新 时 期 的起 点 , 好 前 后 各 占大 体 3 刚 0年 时 间 。 如何 认 识
这两个 3 0年 的关பைடு நூலகம்系 , 把 它 们 看 成 是 相 互 割 裂 的 、 立 即 对
为 改 革 开 放 提 供 了根 本 的政 治 前 提 。 新 中 国 的成 立 使 我 国取 得 了 民 族 独 立 、 权 和 领 土 完 整 , 现 了 除 台 、 主 实 港 、 地 区 之 外 的 国家 统 一 , 除 了 帝 国 主 义 、 建 势 力 澳 铲 封 统 治 的 根 基 , 立 了 工 人 阶 级 领 导 的 、 工 农 联 盟 为 基 础 建 以 的人 民 民主 专 政 的 国 家 政 权 , 以及 以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
正确认识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

中国成立至今已整整六十年,这六十年可分两大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简称前三十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1年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简称后三十年)。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认清这两个时期的关系,成为正确认识新中国六十年伟大历史实践的重要一环。
开天辟地的前三十年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
随后,我们完成了土地改革,取得了抗美援朝和保卫祖国边疆斗争的胜利,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教、科、文、卫、体等事业不断发展;国防和外交工作取得一系列成就……然而,往往伟大的事业总伴随着曲折——由于我们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探索中发生了严重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发展三年困难,而错误尚未纠正时,“文化大革命”又接踵而至。
这两次大的曲折,让国民经济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后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终于结束了十年浩劫,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邓小平同志早已对前三十年作出了准确的评价:“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的进步。
我们的经济建设曾经有过较快的发展。
”1985年他又指出:“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拨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升至2007年249530亿元;从世界第十位上升至第四位。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加强,实现了从制约到有力支持经济发展的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个“30年”

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个“30年”改革开放前30年,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后30年,机遇需要把握。
下载论文网2008年,无论就中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史而言,都不寻常。
就世界而言,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一年揭开序幕,是个拐点;就中国而言,30年改革开放阶段性收尾,也正好面临了内外两种发展形势的巨大变化,当然也是个拐点。
全球拐点又恰恰是中国转折点组成的一部分,这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也就是过去的30年,跟第二个30年,也就是未来的30年,与全球的互动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称性的联结与对照。
第一个30年的“两大优势”让我们先谈第一个30年。
从1978年到2008年,第一个30年的开局是“两个形势”:(1)邓小平的改革开放;(2)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通过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产权体制的改革,逐步走向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系,极大程度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中蕴含的巨大能量。
与此同时,全球化又恰如其时地提供了这一能量释放的巨大空间,使得中国一下子在全球市场中出现了两个巨大优势。
这“两个优势”,不用说,最大的就是劳动力优势,其次则是“透支”优势。
所谓“透支”,指的是对环境、生态、资源、劳工、农民权益等所有一切相对“弱势竞争者”的透支。
两种优势合二为一,即具体体现在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两个竞争力之上。
“两个竞争力”之一是价格。
中国制造的售价往往是竞争对手价格的几分之一,所以如此,就是两种竞争优势的共同结果。
劳动力成本低,劳动者素质高,聪明、勤奋、耐劳,都是优势,然而“透支”作出的“贡献”也不低。
后者自然不是没有代价的,许多社会矛盾均由此而生。
另一个竞争力是”品质”,由于价格太具有吸引力,全球大采购商如沃尔玛等蜂拥而至,并对中国出口产品有了符合世界规格的要求,从而使中国产品的品质大幅提升。
中国制造挟“价格”与“品质”两大竞争力,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
在第一个30年结束前,中国已成了全球制造业大国。
两个三十年的异同和中国梦的创新

两个三十年的异同和中国梦的创新2013-10-17 08:41 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李东宏习近平同志“两个不容相互否定”的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30年里,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共同的道路本质和具体的路径差异。
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30年统一于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的共同本质,差异在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即路径选择;统一于人民民主,差异于具体制度:统一于三个代表,差别于三个代表内部的顺序。
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和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都具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不容相互否定,更不容被共同否定。
一、统一于三个代表的伟大实践,差别于三个代表内部顺序的调整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共前80年历史的总结,是新的理论,也是毛泽东、邓小平过去实践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邓小平开创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是比华盛顿、林肯历史功绩伟大得多的政治家,其共同的指导思想就是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覆盖和照顾了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的社会理想、利益诉求和治国方案,把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固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来。
三个代表内部是相互矛盾的,表现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矛盾、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矛盾以及先进文化内部正当性与科学性的矛盾。
中国社会的治理者是知识、管理、资本和权力四大阶层的上层(简称四大阶层)。
他们是中国社会的小股东,是先进生产力的占有者、代表者,但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与之相矛盾;代表文化发展的科学性,但不代表文化发展的正当性,并与之相矛盾。
工人、农民等最广大人民是中国社会一切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大股东,是中国社会的大股东,是先进生产力的大股东,但不是先进生产力的占有者,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对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正当要求,却不能掌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要求,并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对立;代表着文化发展的正当性,却不代表文化发展的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 也 为 建 设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提 供 了宝贵 经验 。 该 承 认 , 中 国成 立后 前 3 应 新 O年 在 建 立
和 巩 固社 会 主 义 制 度 , 织 和 开 展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等 方 面 , 取 得 了举 世 赞 誉 的 成就 。 也 组 都 但
认 为 至 少 应 该 从 以 下 五 个 方 面 去 认 识 与理 解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 一 , 充 分 认 识 新 中 国 的 成 立 绝 不 是 简 单 的 时 光 推 移 , 是 社 会 制 度 的根 本 变 要 而
革 。 照 史 学 界 的 划 分 , 国 近 代 史 经 历 了约 1 0年 的 时 间 , 1 4 按 中 0 即 8 0年 至 1 4 9 9年 。 从 14 8 0年 鸦 片 战 争 到 1 4 9 9年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 国处 于 殖 民地 、 殖 民地 、 封 建 中 半 半
(
: 三
浅 谈 正确看 待 新中 国成 、 以 丑
口 卫富 奎 李 灵 季
的 一 个 重 要 认 识 问题 。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别 是 时光 进 入 2 特 1世 纪 以 后 , 们 对 如 何 评 价 改 革 开 放 前 后 的 人
两个 3 0年 有 着 不 同 的看 法 。 一 部 分 人 、 别 是 一 些 年 轻 人 往 往 是 在 肯 定 改 革 开 放 3 特 O 年 取 得 的 成 就 和 经 验 的 同 时 ,有 意 无 意 地 忽 视 甚 至 贬 低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前 3 0前 的 成 绩 的 同时, 意 无意地 淡化改革 开放 3 有 0年 所 取 得 的成 绩 和 经 验 。 人 们 的议 论 中不 难 看 从 出 , 何 正确 认识 、 价 新 中国改革 开放 前后 两个 3 如 评 0年 , 实 是 现 实 生 活 中 需 要 解 决 确
两个 3 0年 的 根 本 前 堤 。
第 二 , 充 分 认 识 新 中 国成 立 后 前 3 要 O年 所取 得 的 成 就 , 建 立 和 巩 固i- 主 义 制 为 + 会 度 奠 声 了 最根. 的基 础 。 从 新 中 国 成 立 到 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的 召 开 , 后 经 历 了约 本 前 3 O年 , 大体 为 四个 阶 段 , 基 本 完 成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的 七 年 , 面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的 十 年 , 即 全 文 化 大 革 命 动 乱 的 十 年 , 后 在 徘 徊 中又 摸 索 了二 年 多 。 这 期 间 , 立 和 巩 固 了以 工 之 在 建 人 阶 级 领 导 的 、 工 农 联 盟 为 基 础 的 人 民 民 主 专 政 的 国 家 , 立 了 中 国 人 民政 治 协 商 以 确 制 度 、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和 民族 区域 自治 等 新 的 制 度 ; 现 和 巩 固 了全 国 范 围( 港 、 人 实 除 澳 、 ) 国家 统 一 , 根 本 上 改 变 了 旧 中 国 四 分 五 裂 的 局 面 ; 本 完 成 了 对 生产 资 料 台 的 从 基 私 有 制 的 社 会 主 义 改造 , 立 了社 会 主 义 的 基 本 经 济 制 度 , 立 了 比较 完 善 的 、 立 的 建 建 独
工 业 体 系和 整 个 国 民经 济 体 系 , 力 探 索 一 条 适 合 中 国特 点 的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和 建 设 道 努
路 , 中 国社 会 发 生 了深 刻 的 变 革 , 个 从 新 型 国 家 政 权 的 建 立 到 社 会 主 义 基 本 制 度 使 这 的确 立 , 国 民经 济 的 恢 复 到 大 规 模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展 开 , 济 、 治 、 化 、 技 等 领 从 经 政 文 科 域 都 取 得 了一 系 列令 世 人 瞩 目的 成 就 , 启 了 中 国历 史 发 展 崭 新 的 里 程 。 开 第 三 , 充分 认 识 建 国后 前 3 要 0年 的一 些 工 作 失误 既 延 缓 了社 会 主 义 的 发展 与 进 步 ,
和 国 , 国 从 此 结 束 了 l 0多 年 受压 迫 、 奴 役 、 蹂 躏 的 黑 暗 历 史 , 束 了 国 家 四分 中 0 受 受 结 五 裂 、 不 聊 生 的 黑 暗历 史 , 束 了绵 延 几 千 年 的封 建 专 制 统 治 的 黑 暗 历 史 , 国人 民 民 结 中 实 现 了梦 寐 以 求 的 翻 身 解 放 , 此 站 立起 来 , 了 国 家 的 主 人 ; 国 的社 会 制 度 发 生 了 从 成 中 根 本 的 变 革 , 华 人 民共 和 国成 为 人 民 当家 作 主 的 国 家 。 这 是 正 确 认 识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中
社 会 , 中 国 人 民深 受 帝 国 主 义 、 封 建 主 义 和 官 僚 资 本 主 义 三 座 大 山 的 剥 削 和 压 迫 。
12 1年 以 后 , 国人 民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的领 导 下 , 过 国共 合 作 的 北 伐 战 争 、 地 革 命 9 中 经 土 战 争 、 日战 争 和 解 放 战 争 , 翻 了压 在 中 国 人 民 头 上 的 三 座 大 山 , 立 了 中 华 人 民 共 抗 推 建
那 么, 竟应该 如何 正确认识 、 价 我 国改革开放 前后这 两个 3 究 评 0年 呢 ? 通 过 学 习
和 经 验 ; 另 一部 分 入 、 别 是 一 些 老 年 人 则 往 往 是 在 肯 定 前 3 而 特 O年 取 得 的成 就 和 经 验
祖 国 的社 会 主 义 建 设 发 展 史 和 党 的 改 革 开 放 理 论 , 合 自 己的 亲 身 经 历 和 领 会 , 们 结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