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广州市海珠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4-P5例1 、例2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主题图引入师:今年的春节天气特别寒冷,下了大雪,今天我们就去冰雪天地游乐园,看看哪里的数学问题。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对简单问题迅速解决。

小结:看来同学们都能准确的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先去滑冰场看看。

二、新授课。

1.教学教科书第4页的例题1。

师:这里有补充的信息: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中午有44人离去”是什么意思?“又有85人到来”又是什么意思?那么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让学生分步列式:72-44=28(人)28+85=113(人)请大家列出综合算式:72-44+85=教学脱式计算师:我们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错了。

应用题大家要记住写答案:答:现在有113人在滑冰。

/2.练习: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第1题。

提问:这一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综合算式:98-46+25=77(本)3.观察:这两道题中,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加法和减法运算)那刚才我们都是怎样算的?(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的) 1、根据已学知识列式。

2、提出本课的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能复述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递等式正确运算两步式题。

3、能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小结:如果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法和减法运算,那我们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教学教科书第4页的例题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分析: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用线段图表示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2017-2018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精品试卷)

2017-2018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精品试卷)

10cm 7c m10c m9cm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期末质量监测四年级数学试卷(答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总分人得分评分人卷首语:尽心尽力,轻松面对,用90分钟展示一下自己吧!一、谨慎填写(23分,每一小题3分,其中第2、4、5、6题2分) 1.计算56×(44+224÷4)时,先算(),再算(),最后的结果是()。

2.我们可以根据()和()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如右图,一块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

这个角是()度,原来这块纸片的形状 是()三角形,也是()三角形。

4.把10.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扩大10倍后是(),10.3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后是0.103。

5.右边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长度的和是()厘米,高是()厘米。

6、李叔叔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10分钟,那么据同样的木头锯成九段就要()分钟。

7、万田小学在第二届体育节方阵表演时中,最外层一共有有40人,参加这个方阵表演的一共有()人。

8、小明在小丽的西偏北30°方向上100米处,还可以说成()方向上;那么小丽在小明的()方向上距离是()。

二、准确判断(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18×500,积的末尾有两个0。

()2.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 3.(12+K )×5=60+5×K 。

() 4.等腰三角形一定比等边三角形大。

()5.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

() 三、慎重选择(1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B 、C 、3厘米3厘米5厘米4厘米 4厘米 4厘米3厘米 3厘米6厘米2、小强看小林在( ),小林看小强在( )。

A 、北偏东50°B 、东偏北50°C 、西偏南40°3.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2018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精校版)

2018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精校版)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8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略)二、全册教材整体分析(一)教学内容包括: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统计营养午餐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注意:本试卷共4页,六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第11小题3分,其余的一空一分,共20分)1、把4990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

2、5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1吨=( )千克 10厘米5毫米=( )厘米 2元5分=( )元3、当B 、C 都不等于0时,A ÷B ÷C=A ÷(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在小鹿的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5米插一面,一共插了20面,这条小路长( )米。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1、将0.58、5.8、5.08、0.508、0.558这五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10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2、35×(7×3)=35×7+35×3。

( )3、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5、7.05和7.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7.l 。

( )6、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 )7、大于2.4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 ) 8、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 ) 9、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1)及考点分析答案详解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1)及考点分析答案详解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1)一、填空:15%1.(2分)0.84读作;十四点八五九写作.2.(1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3.(1分)一个数和0相乘,得.4.(3分)一个小数由、和三部分组成.5.(2分)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6.(1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这就是小数的基本性质.7.(1分)房屋的顶架做成三角形是运用了三角形的.8.(1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于第三边.9.(1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10.(2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也就是要把对齐.二、判断:10%11.(1分)0可以作除数..(判断对错)12.(1分)个位与十分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判断对错).13.(1分)小数点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线.(判断对错)14.(1分)0.32里面有2个0.01.(判断对错)15.(1分)把3改写成三位小数是3.00.(判断对错)16.(1分)0.60大于0.6.(判断对错)17.(1分)把1.3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135..18.(1分)3厘米、6厘米、9厘米的三条线段可以拼成三角形.(判断对错)19.(1分)我们戴的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判断对错)20.(1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末尾0一般要划去..(判断对错)三、将下面各题进行单位转换:10%21.(10分)将下面各题进行单位转换:13厘米=分米86克=千克1.09米=毫米2.56吨=千克4米35厘米=米四、用竖式(珠算)计算下面各题:8%22.(8分)用竖式(珠算)计算下面各题:3.64+0.48=21.56+6.74=8.24﹣3.56=41.2﹣15.6=五、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12%23.(12分)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48÷8×924+12×825×4﹣125÷5(15+20)×3六、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21%24.(21分)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5.6+2.7+4.4 1.88+2.3+3.7200﹣73﹣2767+25+33+75125×14×82000÷125÷8117×3+117×7七、应用题:24%25.(6分)一件上衣50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26.(6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40度,60度,求第三个角多少度?27.(6分)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28.(6分)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017-2018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15%1.(2分)0.84读作零点八四;十四点八五九写作14.859.【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0.84读作:零点八四,十四点八五九写作:14.859;故答案为:零点八四,14.85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和读法,注意小数部分的读写方法.2.(1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解答】解:由分析可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故答案为:乘除法.【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3.(1分)一个数和0相乘,得0.【分析】根据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进行解答.【解答】解: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所以一个数和0相乘,得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知识的掌握.4.(3分)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分析】根据小数的组成可知:一个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解答】解:一个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故答案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组成知识的掌握情况.5.(2分)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 ×(b+c)=a×b+a×c.【分析】(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解答】解:(1)加法交换律:a+b=b+a;(2)乘法分配律:a×(b+c)=a×b+a×c.故答案为:a+b=b+a;a×(b+c)=a×b+a×c.【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法的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形式.6.(1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不变.【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基本性质.7.(1分)房屋的顶架做成三角形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不易变形的特点.【分析】不容易变形,是三角形的特性,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房屋的屋架是三角形的形状,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不易变形的特点.故选:稳定不易变形的特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8.(1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三角形的特性是: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答案为:大.【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9.(1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即可解答.【解答】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故答案为:18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10.(2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分析】根据题意,由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可知: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故答案为:小数点,相同数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二、判断:10%11.(1分)0可以作除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0的除法,0不能作除数,0作除数无意义,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0作除数无意义;所以,0不能作除数.故答案为:×.【点评】在除法算式中,0作除数无意义,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2.(1分)个位与十分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判断对错).【分析】十进制计数法: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解答】解:个位与十分位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所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是10;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十进制计数法的特征,注意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13.(1分)小数点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线.√(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小数的组成可知:一个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解答】解:一个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所以小数点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线,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组成知识的掌握情况.14.(1分)0.32里面有2个0.01.×(判断对错)【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0.32÷0.01=32,即0.32里面有32个0.01,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15.(1分)把3改写成三位小数是3.00.×(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把一个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就是根据指定的位数,缺少几位就在它的后面添几个0.由此解答.【解答】解:把3改写成三位小数是3=3.000;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小数的改写方法.16.(1分)0.60大于0.6.×(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小数的末尾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0.60等于0.6而不是大于06;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17.(1分)把1.3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135.√.【分析】把1.35扩大100倍,即把1.3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是135;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把1.3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135,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18.(1分)3厘米、6厘米、9厘米的三条线段可以拼成三角形.×(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3+6=9,不能满足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3厘米、6厘米、9厘米的三条线段可以拼成三角形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9.(1分)我们戴的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结合实际可知:我们戴的红领巾是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因此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知:我们戴的红领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等腰三角形的定义,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20.(1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末尾0一般要划去.√.(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末尾0一般要划去,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小数加减乘除法运算,明确:只有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三、将下面各题进行单位转换:10%21.(10分)将下面各题进行单位转换:13厘米= 1.3分米86克=0.086千克1.09米=1090毫米2.56吨=2560千克4米35厘米= 4.35米【分析】把13厘米换算为分米数,用13除以进率10;把86克换算为千克数,用86除以进率1000;把1.09米换算为毫米数,用1.09乘进率1000;把2.56吨换算为千克数,用2.56乘进率1000;把4米35厘米换算为米数,先把35厘米换算为米数,用35除以进率1000,再加上4;据此改写.【解答】解:13厘米=1.3分米86克=0.086千克1.09米=1090毫米2.56吨=2560千克4米35厘米=4.35米故答案为:1.3;0.086;1090;2560;4.35.【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四、用竖式(珠算)计算下面各题:8%22.(8分)用竖式(珠算)计算下面各题:3.64+0.48=21.56+6.74=8.24﹣3.56=41.2﹣15.6=【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解答】解:3.64+0.48=4.1221.56+6.74=28.38.24﹣3.56=4.6841.2﹣15.6=25.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解答.五、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12%23.(12分)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48÷8×924+12×825×4﹣125÷5(15+20)×3【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解答】解:(1)48÷8×9=6×9=54(2)24+12×8=24+96=120(3)25×4﹣125÷5=100﹣25=75(4)(15+20)×3=35×3=105【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六、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21%24.(21分)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5.6+2.7+4.4 1.88+2.3+3.7200﹣73﹣2767+25+33+75125×14×82000÷125÷8117×3+117×7【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简算;(2)根据加法结合律简算;(3)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5)根据乘法交换律简算;(6)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7)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解答】解:(1)5.6+2.7+4.4=5.6+4.4+2.7=10+2.7=12.7(2)1.88+2.3+3.7=1.88+(2.3+3.7)=1.88+6=7.88(3)200﹣73﹣27=200﹣(73+27)=200﹣100=100(4)67+25+33+75=67+33+25+75=(67+33)+(25+75)=100+100=200(5)125×14×8=125×8×14=1000×14=14000(6)2000÷125÷8=2000÷(125×8)=2000÷1000=2(7)117×3+117×7=117×(3+7)=117×10=1170【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七、应用题:24%25.(6分)一件上衣50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分析】先依据长裤单价=上衣单价﹣9元,求出长裤单价,再根据裙子单价=长裤单价+5元即可解答.【解答】解:50﹣9+5=41+5=46(元)答:这条裙子46元.【点评】求出长裤单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6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40度,60度,求第三个角多少度?【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已知两个内角,用减法即可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解答】解:180﹣40﹣60=140﹣60=80(度)答:第三个角是80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7.(6分)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分析】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可知海洋面积是5.1﹣1.49=3.61亿平方千米,求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就用海洋面积数减去陆地面积数.【解答】解:5.1﹣1.49﹣1.49=3.61﹣1.49=2.12(亿平方千米)答: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2.12亿平方千米.【点评】对于这类题目,先求出未知量,再把这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即可.28.(6分)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分析】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由此先用100÷5求得间隔数,再加上1即可.【解答】解:100÷5+1=20+1=21(棵)答:一共需要21棵树苗.【点评】因为此题考查了两端都要栽的情况,所以要用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总长度÷间距.。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4]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4]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学校:虹桥小学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1)班任课教师:唐玉琼目录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十单元………………………………………………………………总复习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5。

海珠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海珠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海珠区四年级数学期末水平测试(全卷共4页,6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1.根据4523-1420=3103,写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减法算式()。

【答案】3103+1420=4523;4523-3103=1420。

【解析】加减法的性质。

2.120.37是由1个()、2个()、3个()和7个()组成的(括号里填计数单位)。

读作()。

【答案】百;十;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一百二十点零三七。

【解析】数位。

3.把30.8缩小到原数的11000是(),把0.2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就是扩大到原数的()倍,得()。

【答案】0.0308;一百;23。

【解析】小数的扩大和缩小。

4.6.05t=()t()kg34dm2=()m2。

【答案】6;50;0.34。

【解析】单位转化。

5.如右图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一个角,∠1=50︒,∠2=65︒。

撕去的这个角是()度,原来这张纸片的形状是()三角形,也是()三角形。

【答案】65;锐角;等腰。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6.某商场2017年的营业额达到194505600元,把画线的数据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把画线的数据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釆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万。

【答案】19450.56; 1.95。

【解析】单位转换和四舍五入。

7.连一连。

【答案】【解析】三视图。

8.把125-75=50,132-50=82;1148÷82=14,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答案】1148÷⎡⎣132-(125-75)⎤⎦。

【解析】略。

9.把1.023、10.23、1.32、1.203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答案】10.23;1.32;1.203;1.023。

【解析】排列大小。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里打“√”,错的打“×”1.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目录教学计划 (1)教学进度表 (3)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4)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5)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7)第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 (10)第4课时括号 (13)第5课时解决问题 (16)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8)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 (18)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2) (22)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24)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25)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 (28)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 (31)第4课时减法的性质及应用 (33)第5课时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 (37)第6课时乘法运算定律(2)——乘法结合律 (39)第7课时乘法运算定律(3)——乘法分配律 (43)第8课时乘法运算定律(4)——简便计算 (45)第9课时除法的性质及应用 (48)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1)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52)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 (56)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 (59)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1) (61)第5课时小数的性质(2) (64)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66)第7课时小数点的移动(1) (69)第8课时小数点的移动(2) (72)第9课时解决问题 (74)第10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1) (77)第1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 (80)第12课时小数的近似数(1) (82)第13课时小数的近似数(2) (85)第五单元三角形 (88)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性 (89)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92)第3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95)第4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98)第5课时四边形的内角和 (101)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05)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 (106)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 (108)第3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10)第4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12)第5课时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115)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18)第1课时轴对称(1) (118)第2课时轴对称(2) (120)第3课时图形的平移 (122)第4课时利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24)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126)第1课时平均数(1) (127)第2课时平均数(2) (131)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1) (134)第4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2) (137)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41)第1课时鸡兔同笼(1) (142)第2课时鸡兔同笼(2) (145)第十单元总复习 (149)第一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的复习 (151)第二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复习 (155)第三课时图形与几何 (158)第四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 (160)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数学,共有学生XX人,上期期末平均分XX,及格率XX,优生率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


线
-
-
-
-
-
-
-
-
-


线
-
-
-
-
-
-
-
-
-
2017学年第二学期广州市海珠区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参考内容(试卷)(2018.07)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填空。

1. 根据4523-1420=3103,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
一道减法算式:( )。

2. 120.037由1个( )、2个( )、3个( )、和7个( )组
成的(括号里填计数单位),读作( )。

3. 把30.8缩小到原数的
1
1000
是( );把0.2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
就是扩大到原数的( )倍,得( )。

4. 6.05t=( )t( )kg 34dm2=( )m2
5. 如有图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
∠1 = 50゜,∠2 = 65゜,撕去的这个角是( )度,
原来这张纸片的形状是( )三角形,也是( )
三角形。

6. 某商场2017年的营业额达到194505600元。

把画线的数据改写成用“万”作
单位的数是( )万;把画线的数据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亿,并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亿。

7. 连一连。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从左面看
8. 把125-75=50、132-50=82、1184÷82=14,写出一道综合算式是:
( )。

9. 把1.023、10.23、1.32、1.203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 > ( ) > ( )
二、判断下列各题,对的在( )打“ ”,错的打“ ”。

1. 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
2. 学校排球队队员的身高最高是171cm,最矮是153cm,他们的平均身高有可能是
151cm。

( )
3. 140-(40-10)=140-40-10。

( )
4. 401.02000与401.020的大小相等。

( )
5. 48+23+57=23+48+57,这道算式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 如右图,阴影部分的长度可以用( )表示。

① 0.04m ② 4m ③ 0.4m
2. 下列算法中正确的是( )。

① 25×44×3=25×4+40×3
② 125×(3×8)=(125×8) ×3
③ 12×97=12×100-3
3. 下面第( )组线段能围城三角形。

① 3cm、3cm、3cm ② 6cm、3cm、3cm ③ 2cm、3cm、6cm
4. 一个钝角三角形,它也可能是( )。

①有一个直角②三条边相等③有两条边相等
5. 下面三个物体,从( )看到的形状相同。

①前面②左面③上面
四、计算。

1.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0.12+3.4= 3.4-0.15= 0.6×1000=
4.23-0.17-0.83= 6÷100= 15-15÷3=
5800÷25÷4= 2×125×4=
2. 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00-1300÷65+25 102×45
200×[(230-65) ÷25] 73.9+1.33+0.67+0.13
五、操作与计算
1. 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 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左平移11格
后的图形。

3.
(1)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王飞家( )月份用水量最多;李东家( )月份用水量最少。

五月份李东
家比王飞家多用水( )吨。

(3)这五个月份,王飞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李东家平均每月用水( )
吨。

六、解决问题
1. 只列式不计算。

(1) 王琳植树42棵,是张希植树棵数的3倍,张希植树棵数比王琳少多少棵?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菜场运来35筐黄瓜和1680千克萝卜,一共重2730千克。

平均每筐黄瓜
重多少千克?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0kg小麦可以磨出8.5kg面粉,1000kg小麦可以磨出多少面粉?
3. 甲地汽车总站开往乙地的客车情况如下表。

从甲地汽车总站开往乙地的客车每
天最多可运送乘客多少?
4. 杨师傅开车从广州运送一批货物到茂名市,全程360千米。

去时用了5小时,
原路返回时用了4小时。

返回时比去时平均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5. 水果店下午卖出65.6千克苹果,比上午多卖出17.28千克。

水果店全天一共
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