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建设[2009]152关于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由于历史原因,以往的铁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对于混凝土结构主要考虑了荷载作用下强度的安全性即承载能力,较少顾及长期使用过程中因环境作用引起的材料性能劣化,对结构安全性与适用性的影响。
因而以往铁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偏低。
为使铁路混凝土结构设计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适用耐久,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的需要,2005年铁道部发布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该设计暂行规定与现行铁路工程设计规范特别是客运专线铁路有关设计规范配套使用,是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设计的基础上,补充了耐久性设计的要求。
客运专线铁路主体工程混凝土结构是按耐久性原则设计的。
如何通过施工过程控制实现设计所要求的耐久性能,铁道部安排编制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作为对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进行控制和验收的依据,是对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的补充。
有关特殊混凝土、砌体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还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的规定。
各专业工程中所称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均应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进行验收。
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不同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分为3级:一级100年,指桥、隧、路基支挡结构等;二级60年,指一般构筑物;三级30年,指可替换的易损构件等。
环境类别分为5类: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冻融破坏环境和磨蚀环境。
作用等级按其侵蚀的严重程度,分别划分为3~4个不同的环境作用等级。
增加检验的主要耐久性指标混凝土电通量。
对于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腐蚀环境而言,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其密实度密切相关。
密实度是判定混凝土抵抗环境中各种有害离子侵入性能的重要指标。
管道压浆试验作业指导书

管道压浆试验作业指导书铁道部铁建设【2009】152号文发布的《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12.1压浆技术要求11.1.1预施应力完成后,已在48h内完成压浆。
采用真空泵压浆,真空度在-0.06~-0.10MPa之间。
注浆压力在0.5~0.6MPa之间。
施压5分钟。
11.1.2压浆时及压降后3天内梁体温度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当环境温度高于35℃时,宜在夜间进行。
11.1.3水泥浆自拌制到压入孔道的连续时间一般用30~40分钟,采用高速的设备搅拌,搅拌速度大于1000转/分钟。
11.1.4材料要求:采用低碱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胶比≤0.34,C3A≤8%,其他指标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压浆前调试好压浆及试验计量设备,压浆原材料准备充足,冬季施工时要做好梁体压浆后的保温工作。
11.2压浆过程控制及质量控制要点11.2.1施工方法:终张拉完毕后,必须在2d之内进行管道压浆作业。
采用真空辅助灌浆工艺。
压浆时及压浆后3d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低于5℃。
压浆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粉煤灰符合GB175-2007的5.2条规定。
浆体水胶比不超过0.34,水泥浆不得泌水,浆体流动度不大于25s,30min 后不大于35s。
压入管道的浆体不能含有未搅匀的水泥团块,终凝时间大于12h。
28d水泥浆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抗折强度不小于7.0MPa,24h内最大自由收缩率不大于1.5%,标准养护条件下28d 浆体自由膨胀率为0~0.1%。
张拉施工完成后,清水冲洗,高压风吹干,安装两端锚垫板上压浆孔、联接管和联接阀,进行封锚,抽真空。
压浆前,管道真空度稳定在-0.06~-0.10MPa之间;浆体注满管道后,在0.50~0.60MPa下持压2min;压浆最大压力不超过0.60MPa。
启动电机使搅拌机运转,然后加水,再缓慢均匀地加入水泥,拌合时间不少于1min;然后将调好的水泥浆放入压浆罐,压浆罐水泥浆进口处设2.5×2.5mm过滤网,以防杂物堵管。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摘要

㈠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等进行设计。
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标准养护时间养护龄期为56天。
当混凝土和施工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择配合比。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确定施工配合比。
应对首盘混凝土的塌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匀质性、和拌合物温度等进行测试。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温度低于-3℃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之前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75%或龄期不足7天时,新浇混凝土不得与流动水接触。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冬施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新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于邻接进已硬化的混凝土或岩石表面温度差不得超过15℃,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的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对已硬化混凝土凿毛,面积不应低于总面积的75%。
人工凿毛混凝土不低于2.5Mp,机械不低于10Mp。
混凝土养护期间,芯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
低于5℃禁止洒水。
混凝土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混凝土养护试验龄期为28天,其他的龄期为56天每拌制100盘100方或不足100方或每一结构部位同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对于标准条件养护试件试验龄期为28d、56d的,其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逐日累积温度分别为600℃·t、1200℃·t,但养护龄期分别不宜超过60d,120t每墩台、隧道每200m衬切、每500m仰拱、底板不同强度的检验各不少于一次。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https://img.taocdn.com/s3/m/e1b54b1387c24028915fc35f.png)
本标准主编单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吉岗、倪光斌、谢永江、仲新华、张勇、李启棣、陈肇元、覃维祖、廉慧珍、唐南生、宿万、黄直久、王起才。
7.1一般规定………………………………………………………43
7.2原材料…………………………………………………………44
7.3制作和安装……………………………………………………45
7.4张拉或放张……………………………………………………47
7.5压浆和封端……………………………………………………49
5.1一般规定……………………………………………………16
5.2原材料…………………………………………………………17
5.3钢筋加工………………………………………………………18
5.4钢筋连接………………………………………………………20
5.5钢筋安装………………………………………………………21
6混凝土分项工程……………………………………………………23
本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由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铁道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二OO五年九月十七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3年铁路工程建设规范定额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3]41号)的要求,为满足客运专线铁路建设需要,实现质量一流的目标,而进行编制的。
2.突出耐久性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原则;
3.规定了工程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保证质量,保障安全;
对《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

对《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理解一、替代标准本标准替代《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152号局部修订条文。
铁科技〔2004〕120号、科技基〔2008〕74号没有提及,因此预制梁及轨道板应多加考虑。
二、执行日期本标准2010-12-08发布,2010-12-08实施;2011年4月第1次印刷;2011年5月11日发布图书目录,2011年5月15日可购买到。
理解1:2010-12-08执行,个人认为此理解错误。
理解2:2011年5月1日执行,个人认为此理解也不合适。
理解3:2011年5月15日执行。
(此理解认为:书买到了必须立即执行,因为及时贯彻新规范新标准是每个试验人员的职责)理解4:2011年6月1日或2011年7月1日执行。
(此理解认为:贯标需要一段时间,表格制作、规范统一也需要一段时间)理解3-4施工自行选择,监理单位执行理解3。
三、规范理解1、模板拆除承重模板的同条件拆模试件抗压试验由见证变为检查报告。
2、钢筋分项工程(1)弯曲试验规程:由GB/T232-1999变为GB/T232-2010,从2011年6月1日执行。
(2)增加直径、重量测量:原文为“按批抽样测量直径、称量每延米重量并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理解一、需编制“直径、重量记录”并修改报告增项;理解二、只编制“测量记录”即可,理解为现场检测。
由于没有平行要求,由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自行编制并统一。
(3)环氧涂层钢筋:检测频率由原来2/4t变为30t一批。
(4)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56d标养抗压由见证变为检查报告。
(5)钢筋连接:主要是直螺纹套筒连接,原来采用JG163和JGJ107,其“适用于房屋建筑与一般构筑物”,因此在客专铁路上使用有过争议,现验标明确提出要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10]41号,本规范2010年3月19日执行,从内容上讲,本规范综合了JG163、JG171及JGJ107一些内容,基本变化不大,从几次检查来看,个别分部需从下面几个地方自查:A、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报告有没有?若有,其日期、套筒型号、钢筋规格是否与现场一致?检测项目及频率是否规范?B、工艺试验:工艺试验报告是否有?其检测项目及频率是否规范?原没有监理要求,新验标提出要见证。
1.箱梁预制考试题及答案范文大全

1.箱梁预制考试题及答案范文大全第一篇:1.箱梁预制考试题及答案杭长客专箱梁预制施工技术考试题单位:姓名:职务:分数: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质量的含义是:()A.产品B.质和量的统一体C.成品D.产品形成实体或隐含的功能特性和总称2、质量管理体系是指:()A.管理人员的总称B.管理机构的总称C.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D.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3、施工项目产品的质量控制在于:()A.人的控制B.物的控制C.机具的控制D.过程的控制4、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A.质量与安全密不可分B.质量与安全进度是矛盾的C.安全第一质量次之D.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5、产品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工序控制必须实行:()A.一检制B.二检制C.三检制D.仅实验检测即可6、对质量管理应进行以下参与:()A.全员B.全过程C.全方位D.以上各项7、采用“四新技术”对质量意义在于:()A.改变质量B.影响质量C.与质量无关D.提高和改进质量8、各工种进行上岗前培训和质量教育培训,对质量而言:()A.形式上的一种B.上级要求的结果C.学习而已D.有利于提高和控制质量9、实行各级岗位质量责任制,对质量的责任从而具有可追溯性,其追溯性仅限于:()A.项目经理B.总工程师C.各班班长D.全员10、对于质量形成实体过程中,需采取以下措施:()A.保证措施B.纠正措施C.预防措施D.以上各项11、新验标中又增加了对混凝土的变形模量和抗侵蚀性进行控制,目的在于保证混凝土的(),满足设计使用年限。
A.高效性B.耐久性12、杭甬客运专线西起杭州,东至宁波,线路全长154.6km。
杭甬客运专线与()等线路构成长三角城际主骨架,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
A.京沪、沪杭、宁杭;B.沪杭、沪宁、宁杭;C.京沪、沪宁、沪杭;13、桥梁上接触网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为3.15m,施工误差为()。
铁建设2009-152修订意见

铁建设(2009)152号文修订意见1、(2009)152号文件中指出:《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等标准中混凝土原材料有关技术指标与本修订条文不一致时,以本文为准。
同时前面论述了(2005)160号文中第6章混凝土分项工程第6.2节及附录D、E、F同时作废。
其中的“等标准中……”没有论述明确。
是否涵盖预制梁场的认证实施细则中原材料要求或预制梁技术条件的特殊要求,请明确。
意见:施工企业在运用中不知道该执行哪个具体混凝土原材料有关技术标准。
例如T梁预制场要执行TB/T3043-2005中原材料标准很多和(2009)152号文矛盾,该执行谁?箱梁预制场要执行的《客运专线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或《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涉及混凝土原材料有关技术指标也与(2009)152号文矛盾!这些为桥梁认证时铁道部质检中心专家组不认可,施工企业不知道该执行就新,就近,还是就严,请明确。
如果执行(2009)152号文认证可能无法通过,风险很大。
同时颁布的修订本(2009)152号文是针对铁路建设所有施工工程部位还是只针对线下工程部位,预制梁场是否适用请商榷。
2、聚羧酸系减水剂含气量要求太低。
按(2009)152号文的要求≤3.0%,其他减水剂标准却要求≥3.0%且≤6.0%,因此必须在减水剂中加引气剂才能保证混凝土含气量:箱梁2-4%,T梁3-4%的指标要求。
(2009)152号文中其他指标与JG/T223-2007及GB8076-2008矛盾,究竟以谁为准请明确。
掺万分之几的引气剂来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含气量是无法办到的,计量装置无法解决,没法控制。
T梁和箱梁的含气量和《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混凝土含气量技术要求不统一,T梁那么高的含气量外观非常差,不利于耐久,同时对于中国地域这么大,都要求耐久抗冻不太合理,比如两广福建地区环境温度低于5℃几乎不可能,标准制定能否有倾向性呢?目前在桥梁认证时要求施工现场将减水剂的固体含量,PH值,密度等匀质性指标列为常规试验指标是否合理和可行,能否指导施工有待商榷。
铁建设[2009]152号
![铁建设[2009]152号](https://img.taocdn.com/s3/m/b6ec311652d380eb62946d8f.png)
铁道部文件铁建设[2009]152号关于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各铁路局,投资、集装箱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为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原材料品质,现印发铁道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第6章混凝土分项工程第6.2节及附录D\E\F 同时作废。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等标准中混凝土在技术指标与本修订条文不致时,以本文。
二OO年八月二十六日《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6.2主控项目6.2.1水泥的质量应符合表6.2.1的规定。
水泥的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6.2.1的规定。
表6.2.1水泥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定注:1、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
2、C4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6.2.2粉煤灰的质量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粉煤灰的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表6.2.2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定6.2.3磨细矿渣粉的质量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磨细矿渣粉的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表6.2.3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定6.2.4硅灰的质量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硅粉的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表6.2.4硅灰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定6.2.5轨道板和双块式轨枕混凝土用复合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表6.2.5的规定。
轨道板和双块式轨枕混凝土用复合掺和料的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表6.2.5轨道板和双块式轨枕混凝土用复合掺和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定注:1、需水量比和活性指数检验用水泥应采用符合GB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且1d抗压强度为11Mpa~15Mpa,28d抗压强度为45Mpa~5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