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ICU综合征病人的应用
王不留行耳穴贴压缓解微创脑血管减压术后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论文

王不留行耳穴贴压缓解微创脑血管减压术后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1)O b s e r v a t i o no n 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 o f C h i n e s eV a c c a r i a f o r a u r i c u l a r p a s t e p r e s s u r e f o ra l l e v i a t i n g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o f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m i n i m a l l yi n v a s i v e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e c o m p r e s s i o n s u r g e r y李美娟,张 迅,徐振海L iM e i j u a n ,Z h a n g Xu n ,X uZ h e n h a i (A f f i l i a t e dX u z h o u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a lH o s p i t a l o f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J i a n gs u221003C h i n a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脑外科微创脑血管减压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缓解作用㊂[方法]将2011年2月 2012年6月在我院脑外科住院㊁行微创脑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㊁面肌痉挛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P O N V )评分>3分予以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疼痛评分Ⅱ级(中度)以上予以索米痛片㊁赖氨酸阿司匹林㊁甘露醇或甘油果糖静脉输注;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评价两组术后4h ㊁6h ㊁12h ㊁24h ㊁48h 恶心呕吐情况㊁疼痛评分㊂[结果]术后恶心呕吐㊁头痛㊁睡眠障碍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中药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神经外科微创脑血管减压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缓解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㊂关键词:脑血管减压术;耳穴贴压;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 473.74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08.02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3B 095603 微创脑血管减压术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㊁面肌痉挛等的治疗,具有创伤小㊁见效快㊁不易复发㊁无后遗症等特点,尤其是可完全保留血管㊁神经功能的特性,成为目前三叉神经痛㊁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唯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但由于手术引起颅内压的改变及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术后48h 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㊁呕吐㊁头痛㊁睡眠障碍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的舒适度,甚至延长住院天数㊂传统的治疗方法予以止吐㊁镇痛药物对症治疗,但起效慢且疗效一般,有一定副反应㊂我科自2011年2月 2012年6月采用中医传统技术耳穴贴压疗法用于预防和缓解微创脑血管减压术后不良反应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 2012年6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㊁面肌痉挛病人80例,男37例,女43例,其中三叉神经痛35例,面肌痉挛45例,年龄33岁~79岁(57.4岁ʃ11.19岁)㊂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将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或16排C T 后颅窝薄扫确诊未发现肿瘤或明显占位㊂两组病人性别㊁年龄㊁病情程度㊁手术持续时间㊁手术结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病人入选条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㊁面肌痉挛行微创脑血管减压术者;无严重心脏病者;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如中重度贫血㊁出血性疾病㊁肝肾功能低下者;耳郭形状无异常㊁无外伤㊁无红肿破溃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㊂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入重症监护病房(I C U )复苏,转回病房后予常规治疗护理,密切观察意识㊁瞳孔㊁血压的变化,血压高者予以硝酸甘油微量泵入,使血压控制在(120~140)/(60~90)mmH g (1mmH g =0.133k P a)㊂观察切口有无渗出血㊁有引流者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㊁性质和量㊂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道管理,氧气持续低流量吸入㊂加强体位管理,术后去枕平卧6h ,头偏向健侧,恶心呕吐㊁头痛较甚者延长至术后12h㊂术后禁食水6h 后进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㊁软食㊂术后恶心呕吐(P O N V )评分>3分者予以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疼痛评分Ⅱ级(中度)以上予以赖氨酸阿司匹林静脉输注或索米痛片口服,Ⅲ级(重度)伴有恶心呕吐者联合应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㊂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于病人转回病房即给予中药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㊂①选穴:主穴为神门㊁内分泌㊁交感;配穴为脑干㊁贲门㊁脾㊁胃中;②方法:评估耳郭情况,用探棒探查穴位,寻找敏感点,用0.5%的碘伏棉棒消毒耳郭2遍,左手将耳郭向外提起,右手持镊子将0.5c mˑ0.5c m 中药王不留行籽胶布贴于相应穴位上,拇指㊁食指对捏按压,以病人有酸㊁麻㊁胀㊁痛感为得气,24h 内责任护士每隔4h 给予按压1次,每穴30s ~60s ,每次3m i n ~5m i n ,24h 后指导病人自行按压,每日3次或4次,48h 后去除㊂1.2.2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后4h ㊁6h ㊁12h ㊁24h ㊁48h 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恶心呕吐㊁头痛㊁睡眠情况㊂1.2.2.1 恶心呕吐评价 根据术后恶心呕吐管理指南,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 R S )评价㊂1分为无恶心㊁呕吐;2分有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无呕吐;3分恶心㊁呕吐明显,但无胃内容物呕出;4分重度呕吐,有胃内容物呕出且药物难以控制㊂1.2.2.2 疼痛评价 根据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 A S P )对急性疼痛的诊断标准,采用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 R S ):0级:无疼痛;Ⅰ1)为2011年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计划项目,编号:X F 11C 080㊂㊃659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M a r c h ,2014V o l .28N o .3B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㊂1.2.3 统计学方法全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 P S 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见表1~表3)表1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点恶心呕吐评分比较分组别例数术后4h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 观察组400.20ʃ0.720.73ʃ1.280.20ʃ0.650.08ʃ0.350.00ʃ0.00对照组400.20ʃ0.651.58ʃ1.431.33ʃ1.420.85ʃ1.270.08ʃ0.35 t值0.00-2.69-4.44-.374-1.356 P0.6920.0000.0000.0000.152表2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恶心呕吐头痛睡眠障碍观察组409(22.5)10(25.0)10(25.0)对照组4031(77.5)25(62.5)21(52.5)χ2值24.20011.4296.373P0.0000.0010.012表3两组病人术后疼痛情况比较例(%)组别例数0级I级Ⅱ级Ⅲ级观察组4030(75.0)2(5.0)3(7.5)5(12.5)对照组4015(37.5)8(20.0)11(27.5)6(15.0)注:P=0.004㊂术后6h有12例病人应用甲氧氯普胺治疗后,12h仍有10例病人临床症状未改善,24h还有6例未改善,说明术后6h~ 24h内药物治疗症状缓解较慢㊂3讨论3.1面肌痉挛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原因面肌痉挛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神经外科疑难杂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倾向于血管压迫学说,由于脑桥旁微小血管对面神经㊁三叉神经的压迫导致异常放电,病人出现面肌不由自主的抽搐或异常疼痛,保守疗法如药物治疗㊁物理疗法㊁激光疗法㊁针灸等等难以根治,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㊂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广泛应用,微血管减压术已被国内外医生接受,作为面肌痉挛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案,有效率为7.5%~ 99.3%[1]㊂术中在显微镜下释放脑脊液,小心将脑桥旁微小血管分离或移开,在责任血管与脑干和神经之间放置神经补片,用生物蛋白胶固定,达到减除压迫的目的,也是目前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㊂然而由于手术方式的原因,术中释放脑脊液,往往会引起颅内压的改变以及全身麻醉醉药物的作用,在镇静㊁镇痛的同时抑制胃肠功能,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大量气体进入胃内,引起急性胃扩张等,导致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对照组77.5%的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㊁62.5%的病人出现头痛㊁52.5%的病人出现睡眠障碍㊂3.2术后恶心呕吐㊁疼痛㊁睡眠障碍是围术期的重要问题恶心呕吐可以导致病人不同程度的不适,研究表明严重的恶心呕吐可导致伤口裂开㊁吸入性肺炎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是延长手术病人住院时间的第二大因素,影响因素依次为术后困倦31%,恶心呕吐25%,心血管不良事件24%,剧烈疼痛22%[2]㊂恶心呕吐的发生与呕吐中枢的化学触发带受体㊁阿片受体㊁胆碱能受体㊁大麻受体㊁多巴胺受体等多部位有关[2],治疗上大剂量的甲氧氯普胺可能增加锥体外系统的并发症,如头痛㊁头晕等,标准剂量的甲氧氯普胺常不能有效地防治恶心呕吐㊂本研究中,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评分>3分予以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从临床效果看,术后6h有12例病人应用甲氧氯普胺治疗后,12h仍有10例病人临床症状未改善,24h还有6例未改善,说明术后6h~24h内药物治疗症状缓解较慢㊂手术后疼痛为急性疼痛,国际上已将疼痛定义为继体温㊁脉搏㊁呼吸㊁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3]㊂本研究中病人疼痛多以头部胀痛为主,常伴有头晕㊁复视,且严重的疼痛加重恶心呕吐的程度,其发生主要与组织损伤㊁颅内压改变有关㊂对于疼痛评分Ⅱ级以上病人,对照组予以赖氨酸阿司匹林静脉输注,或索米痛片口服,赖氨酸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在镇痛的同时会出现水杨酸反应,表现为头痛㊁头晕㊁耳鸣㊁视听力减退㊁恶心㊁呕吐,口服给药在病人恶心呕吐较甚时难以服下或难以被胃肠道吸收㊂本研究中,疼痛评分0级者观察组30例,对照组15例,说明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疼痛预防方面疗效显著,但对于Ⅲ级重度疼痛,观察组5例,对照组6例,单纯耳穴贴压效果不明显,仍需要甘露醇㊁赖氨酸阿司匹林等药物联合治疗㊂3.3中医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优势中医认为,术后恶心呕吐属脏腑气机逆乱㊁胃气上逆所致,术后疼痛为经络受损,不通则痛,治疗当以调理脾胃㊁舒经通络㊁活血化瘀为主㊂耳穴疗法是在耳郭上有关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㊂‘内经“中云: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与经脉㊁脏腑㊁神经关系十分密切㊂耳郭虽小,却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刺激耳郭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经络㊁运行气血㊁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㊂现代实验研究反复验证了相应耳穴与患病内脏存在相关性,并有相对特异性[4]㊂耳郭的血管壁内有大量交感神经,刺激耳穴一方面能够通过丘脑系统调节交感神经㊁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另一方面能影响体液中激素等的动态平衡,激发机体内非特异性防御反应[5]㊂研究中取穴以主穴加配穴的原则,主穴神门为心经原穴,原穴擅治五脏疾病,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效;内分泌穴具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功能,主治失眠㊁多梦㊁疼痛性病症;交感穴具有解痉止痛的功效;脑干穴位为治疗头部症状之要穴,主治头痛㊁头晕㊁失眠等;脾㊁胃㊁贲门穴具有降逆㊁止呕和胃之功效,主治恶心呕吐㊁反胃等症㊂本研究通过使用中药王不留行籽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上,主穴㊁配穴合用起到调节神经平衡㊁镇静止痛㊁疏通经络㊁调和气血㊁健脾和胃㊁降逆止呕的作用,有效地预防和㊃759㊃护理研究2014年3月第28卷第3期中旬版(总第460期)缓解微创脑血管减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㊂4 小结微创脑血管减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对病人的术后康复和心理有一定的影响,药物治疗起效慢㊁疗效差且有一定的副反应,早期应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能有效地预防和缓解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6]㊂在临床观察过程中耳穴贴压治疗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说明该疗法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反应,且操作简单,病人易于接受㊂参考文献:[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51.[2] 吴新民,罗爱伦,田玉科,等.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4):413416.[3] 周英华,张伟,眭建.疼痛评估工具选择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974976.[4] 管遵信,管钟洁,姜云武,等.耳穴疗法[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5] 黄丽春.耳穴诊断学[M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4:74.[6] 路瑶,徐炳国,王晶.耳穴压籽对微波治疗腋臭病人术后反应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1,9(5A ):1148.作者简介 李美娟,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2100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张迅㊁徐振海单位:22100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㊂(收稿日期:20130716;修回日期:20131215)(本文编辑范秋霞)排毒保健果蔬汁对减轻乳腺癌病人化疗毒性的研究1)S t u d y o nd e t o x i f i c a t i o n h e a l t h f r u i t a n dv e g e t a b l e j u i c e f o r a l l e v i a t i n g t o x i c i t yo f c h e m o t h e r a p yi n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石 岚,李红米,刘桂凤S h i L a n ,L iH o n g m i ,L i uG u i f e n g (T u m o rH o s p i t a l o f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J i a n gx i 330029C h i n a )摘要:[目的]探讨饮用排毒保健果蔬汁对乳腺癌病人化疗毒性反应的影响㊂[方法]对照组100例按化疗期间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100例化疗期间及化疗后1周每日饮用排毒保健果蔬汁1500m L ㊂[结果]对照组乳腺癌病人行化疗后产生的白细胞减少㊁恶心㊁呕吐㊁食欲减退㊁便秘㊁肝功能损害㊁轻度蛋白尿及血尿㊁肌肉关节痛等毒性反应较观察组明显㊂[结论]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饮用排毒保健果蔬汁可减轻毒性反应程度㊂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毒性反应;饮食护理;果蔬汁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08.02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3B 095802 乳腺癌病人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消化道反应㊁肝肾功能损伤㊁骨髓抑制㊁肌肉关节痛㊁乏力㊁脱发等毒性反应,给病人带来了身心损害,饮食护理对病人的顺利康复十分重要[1]㊂2010年1月 2012年12月,指导病人在化疗期间饮用以玉米㊁黄瓜㊁梨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排毒保健果蔬汁[2],1500m L /d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㊂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病例选自我科2010年1月 2012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住院病人200例,T AM 分期为Ⅱa 期~Ⅲb 期,病人均未手术,为新辅助化疗,排除其他疾病,治疗前心电图㊁血常规㊁肝肾功能均正常,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㊂对照组100例,年龄31岁~69岁,中位年龄4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47例,高中以下53例;T AM 分期为Ⅱa 期36例,Ⅱb 期39例,Ⅲa 期18例,Ⅲb 期7例;观察组100例,年龄28岁~71岁,中位年龄4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48例,高中以下52例;Ⅱa 期33例,Ⅱb 期41例,Ⅲa 期21例,Ⅲb 期5例㊂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 均以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方案为C A F 或T A C 方案㊂化疗过程中进行心电监护,常规给予地塞米松㊁恩丹西酮㊁西咪替丁预防过敏反应及消化道反应㊂1.2.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指导病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少量多餐,多食水果㊁蔬菜,每日饮水2000m L 以上㊂观察组按常规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指导病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化疗期间及化疗后1周每日饮用玉米汁800m L ㊁梨汁200m L ㊁黄瓜汁(生)500m L ㊂采用每次榨取果汁后,尽量在2h 内饮完,以免营养成分下降和微生物污染㊂1.2.3 毒性反应评定方法 治疗周期前后均检测白细胞㊁中性粒细胞㊁血小板㊁肝肾功能及心电图㊂并观察与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情况㊂1)为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10A 028㊂㊃859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M a r c h ,2014V o l .28N o .3B。
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结合孕妇学校治疗围产期抑郁状态80例临床观察

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结合孕妇学校治疗围产期抑郁状态 80 例临床观察东台市第三人民医院 2242002东台市中医院 224200通讯作者摘要: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围产期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1281位孕妇筛查出处于抑郁状态(HSMD量表评分≥14分)的80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孕妇学校围产期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同时加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共3疗程。
对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SMD)评分评定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72.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HS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MD 评分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就诊于我院处于围产期焦虑的孕妇约为6.3%,孕妇学校能改善孕妇围产期抑郁状态,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结合孕妇学校治疗围产期抑郁的疗效优于单纯孕妇学校健康宣教。
关键词:围产期;抑郁;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孕妇学校围产期女性处于生命周期中的特殊时期,常出现各类的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状态最为常见[1],有研究表明,国内孕妇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5.5%-23.1%。
围产期产妇出现的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降低产妇阴道试产的成功率,使无指征剖宫产率升高,围产期抑郁情绪亦可引起免疫低下、内分泌紊乱,甚至可导致产后出血、胚胎停止发育等不良结局[2]。
因妊娠及产褥期的特殊性,临床上可应用的精神类药物有限,考虑到孕期及哺乳期用药的安全性,大多采用孕妇学校宣教和心理疏导的方式治疗,效果明显,而耳穴压籽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但是用于围产期抑郁方面的报道有限。
笔者通过王不留行籽压耳穴治疗孕妇围产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单纯孕妇学校宣教和心理疏导更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研究进展

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研究进展叶菀;丁玉兰;庞书勤;梅阳阳【摘要】从单纯耳穴贴压、耳穴贴压结合中药、耳穴贴压结合针灸、耳穴贴压结合音乐疗法、耳穴贴压结合经颅磁疗等方面综述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脑卒中后失眠中的研究进展.指出王不留行籽耳穴帖压法作为一项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具有操作安全、使用器具简便、容易掌握、无毒副作用的独特优越性.【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7(015)020【总页数】3页(P2462-2464)【关键词】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脑卒中;失眠【作者】叶菀;丁玉兰;庞书勤;梅阳阳【作者单位】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8脑卒中(cerebral stroke)也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1],也是人类第二大死亡原因和致残的首要原因[2]。
脑卒中病人因突然出现功能障碍,易产生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引起焦虑、抑郁、失眠,其中失眠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为75%~95%[3-4]。
失眠会进一步影响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加重病人躯体症状甚至诱发脑卒中的再发[5]。
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主要是以镇静催眠药为主,然而,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有抑制呼吸、药物戒断反应和昼间觉醒质量受影响等缺点[6-7]。
有文献指出,应用中国传统医学治疗技术治疗失眠,有助于降低医疗卫生成本,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病[8]。
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认可。
现将有关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王不留行籽是耳穴贴压时的常用传统中药,也称为王不留行及麦蓝子[9]。
耳穴埋籽在骨科失眠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0 2 — 0 0 2 6 — 0 l
病毒 性肺 炎 。莪 术油 葡萄糖 注射 液偶 可 引起 过敏性 皮 疹及 寒 战 、 男, 1 2岁 。 因发热 咳嗽 2 天, 气 促半 天就 诊 。 过 敏体 质 。 查体 : 发热 等 , 发生严 重过 敏性 休克 尚属 罕 见。 中药 注射剂 不 良反应 除 体温 3 8 . 4  ̄ C , 脉搏 1 0 2 次, 分钟 , 呼吸 2 2次/ 分钟 , 血压 9 0 / 6 0 m m g 。 与个 体差 异 、 剂 型及 给 药 途径 有关 外 , 与 中药 注 射剂 质 量密 切 相 唇红 , 咽部 充血 , 双侧 扁桃体 Ⅱ 度增大, 无分 泌 物 。肺 部 听诊 呼吸 关 。本例 曾 于半年 前使 用过该 药 , 无不 良反应 , 此 次使 用 未见 药
内蒙古中医药
耳穴埋 籽在 骨科 失眠 患者 中的应 用与 护理
王 美华
关键 词 : 耳 穴埋 籽 ; 失眠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5
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临床治验三则

率 ,违 背 了肿瘤 整体切 除的原则 ,故 主张切除肋 间臂 神经 。 但术中切除极易钳夹和热力损伤神经, 对周围组织的稳态和 患者 的心 理影 响较 大。笔者用手指钝 性分离确认肋间臂神经 后锐性剥 离 ,切开脂肪后解 剖出肋间臂神经 ,从而降低 了手 术对 周围神经 的损伤 】 。本研究显示保 留组感 觉障碍发生率
敷在耳 穴上 ,采用 直压 刺激手 法 ,每次取 一侧 耳穴 ,按 压
①河南省 中医院 河南 通讯作者 : 黄 家芹 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5 0 0 0 2
3  ̄ 5 m i n / 次, 以耳廓发热 、 胀、 痛等感应 为度 , 双耳交替进行 ,
轻度水肿 4例 ;保 留组术后并发胸窝处积液和患肢轻度水肿 各1 例。保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 . 5 5 % 明显低于切除组 的
最早关 于耳穴的记载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医籍简 帛 《 足
目疾取 肝穴 ;齿痛 ,可取大肠穴 ;以及循经取穴等 。
1 . 3 按穴 位功 能取穴 如交感 、内分泌 穴有 调节 内分泌作
臂 十一 脉灸 经 》和 《 阴阳十一脉灸经 》 , 其中载有 与上肢 、 眼、 颊 、咽喉相 联系 的 “ 耳 脉”; 《 黄帝 内经 》中关 于耳 的记述 , 《 素 问 》有 5 9 条, 《 灵枢 》有 3 6 条 。耳穴疗法 就是通过刺
肋间臂神经是一种起源于第二胸神经腹支 ,从胸小肌外 神经 联系 司感 觉 ,支 配上臂 内后侧 、腋底 和侧胸 壁皮肤 嘲。 于腋窝淋 巴结清扫 ,一定程度上增 大了手术风 险和局部 复发
缘后 内侧第二肋 间隙穿 出的纯感觉神经 ,与桡神经上臂后皮 【 2 】 殷蔚伯 ,李 哗雄 ,王绿 化 ,等 . 肿瘤放射治疗手册 [ M 】 . 北 京 :中
耳穴压籽法之功用探讨

耳穴压籽法之功用探讨中医护理技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辩证施护为原则,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能够达到预防保健、解除病痛的作用,因其简便验廉,故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青睐。
现以耳穴压籽法为例,做一简单介绍,仅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作用耳穴压籽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菜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二、方法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菜籽等丸状物粘附在0.7×0.7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即“得气”。
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三、耳穴压籽法在常见病中的应用1、失眠失眠中医诊断为不寐,因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病症在心。
耳穴压豆通过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改善失眠症状。
因耳穴压豆法没有副作用,简单方便且效果显著,受到广大患者的热捧。
当下失眠患者只增不减,而西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依赖性让患者欲罢不能,耳穴压豆技术的开展为失眠群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根据辩证选取不同的穴位,心脾两虚不寐、心肾不交不寐、心肝血虚不寐等等,主穴为心、及对应脏器穴位,配穴一般选取交感、神门、皮质下、三焦。
每日按压3到5次,每次1到2分钟,也可以1到2小时按压一次,连续使用10天,三天就有明显效果,同时配合艾灸或针灸治疗效果更佳。
2、高血压中医将高血压称作眩晕或头痛,根据症状、分型选取不同穴位。
一般主穴取高血压点、降压沟,配穴取耳尖、肝。
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按辨证分型可选取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可选择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交感、降压沟。
临床应用中,有的患者当天见效,特别是受情绪影响血压升高的患者,通过刺激耳穴降压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时配合穴位贴敷效果更佳。
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临床治验三则

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临床治验三则目的: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简述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结合临床病案三则并分析。
结果: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心律失常、习惯性便秘、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操作方法简便,无副作用,无痛苦,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耳穴;贴压疗法;临床治验最早关于耳穴的记载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医籍简帛《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中载有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黄帝内经》中关于耳的记述,《素问》有59条,《灵枢》有36条[1]。
耳穴疗法就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
运用耳穴治疗,除传统的耳针,压豆外,还可结合电针,灸法、放血等疗法的运用,根据不同疾病、不同证候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
其选穴原则、方法及疗程如下。
1 选穴原则1.1 按相应部位取穴根据人体的相应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取穴。
如胃溃疡取胃穴,头晕取晕区;耳廓相应部位的疼痛、变色、脱屑等阳性反应点。
1.2 按脏腑经络辨证取穴即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取穴。
如目疾取肝穴;齿痛,可取大肠穴;以及循经取穴等。
1.3 按穴位功能取穴如交感、内分泌穴有调节内分泌作用,凡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疾病均可取用;神门为止痛要穴,对于疼痛性疾病可取用。
1.4 按西医学理论取穴耳穴中许多学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皮质下、神经衰弱点等,西医学认为胃肠疾患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可取交感穴;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故可用肾上腺穴来抗过敏、抗炎、抗风湿。
1.5 按临床经验取穴如取穴外生殖器,可治疗腰腿痛。
2 方法及疗程取主穴和辨证取2~3个配穴,用75%乙醇常规消毒所选耳穴,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6 mm×6 mm的胶布中央,贴敷在耳穴上,采用直压刺激手法,每次取一侧耳穴,按压3~5 min/次,以耳廓发热、胀、痛等感应为度,双耳交替进行,3~5 d一换,10次为1个疗程。
耳穴压豆疗法联合规范化护理对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

x±s 表示,采用t 检 验. 以 P <0.
05 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义.
绝对卧床处 理,同 时 护 理 患 者 进 行 降 低 颅 内 压、调 整
综上所述,应用优化急诊护 理 在 脑 出 血 患 者 的 抢 救 中
可取得较好 效 果,在 提 高 患 者 抢 救 率 的 同 时,使 患 者
2 结 果
对其开展针 对 性 护 理,主 要 围 绕 患 者 为 核 心,能 够 使
的社会功能障碍.排除标 准:排 除 存 在 合 并 其 他 严 重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获得 充 分 展 现,对 于 改 善 患 者 的
疾病患者以及依从性较差 患 者;排 除 存 在 严 重 精 神 疾
睡眠质量以 及 促 进 患 者 的 尽 快 恢 复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为 23:
22,平均年龄(
46.
22±
3.
56)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为 24:
21,平均年龄(
46.
15±3.
28)岁. 两 组 基 线 资 料 比 较,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操作便捷、易于掌握,容易 获 得 患 者 认 可,因 此 其 在 临
义(
P >0.
05).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失眠症的中医
满意度进行评估,并详细记录.
夹取粘有王 不 留 行 籽 的 胶 布,将 其 贴 敷 在 穴 位 上,单
1.
4 统 计 学 处 理 采 用 SPSS20.
0统计学软件进行
分析,计数资料 以 率 表 示,采 用 χ2 检 验,计 量 资 料 以
位敏感点之 后,回 到 原 处 对 其 进 行 轻 轻 按 压,并 使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步骤:使用探棒选择1—2组耳穴,先用75%乙醇棉球消毒耳 部局部皮肤。待干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粘贴压物的 胶布小块对准上述耳穴贴敷,并按压数分钟,以获得耳廓发胀、放 射感的“针感”。每穴每次按压50次,每日按压3~5次,要求有酸、
万方数据
124
内蒙古中医药
麻、胀、发热感觉,3—4天换贴1次,左右交替。 1.3疗效判定:每次治疗后评估疗效。显效:恐惧、焦虑、情绪不稳 定等症状能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有效:症状有改善但不能完全 消失;无效:症状于疗程结束时仍不能控制,需要药物辅助治疗。 1.4结果:本组Icu综合征22例,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9例, 无效3例
药物;保持大便通畅,忌过分用力;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定期检
查PsA、CT;注意有无腰痛、骨关节疼痛等骨转移现象。
4结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 术广泛开展,这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既往的护 理过程中,我们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护理方法,同时结合和发挥中 医特色,术前妥善评估和完善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把护理工作做 到全面、细致,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早日康复。
理fJl.齐鲁护理杂志,20lO,16—24:64~65.
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ICU综合征病人的应用
蔡丽月+曾梅玉+ 摘要: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病人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将22例ICU综合征病人采用 NEEcHAM意识模糊量表进行评价,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Icu综合征22例,治疗后,显效lO例,有效9例,无效3例。结论:王不 留行籽耳压治疗在ICu综合征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耳压治疗;ICU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32—0123—02
ICU综合征是病人在监护过程中,出现意识和注意力的障 碍,兼具认知功能的改变或感知障碍,以急性起病和病情反复波 动,注意力缺失、思维混乱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ICu 谵妄或ICu精神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程度轻重不一,最常见 的如谵妄,表现为烦躁不安,言语错乱,幻听或幻视,其次思维紊 乱,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为联想过程障碍,如思维破裂等;另 一种形式是妄想等。情感障碍、意识混乱、定向力障碍、判断力障 碍,除少数表现为情感高涨和欣快外,多数表现为情感抑郁,严重 者可表现为恐惧、焦虑和罪恶感,并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等。 lCU综合征常会导致用动脉置管监测血压时出现意外拔管, 使用呼吸机时可能会出现人机对抗、意外拔管,延误治疗,增加病 人的意外事件风险,降低床位周转率,增加治疗费用,严重者甚至 拒绝治疗,影响疾病预后。 ICu综合征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心理疏导和必要时的药物镇 静,但其疗效有限。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具有中医针灸理论基础, 且操作简便,临床运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我科自2012年采用王
bid对症缓解。
【3刘英,朱远见,等.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菏 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22—2:62—63. 【4]刘荣华,殷海枝.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护理观察与指导【J】辽宁医 学杂志,20ll,25—5:266—267. 【5]辛英伟,亓卫东,等.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25例固术期护
效。通过耳穴的刺激,引起大脑网状系统的正常有序化激活和抑 制,从而使病理性的睡眠状态向正常的生理性睡眠转化,达到治 疗失眠的目的,对以精神症状为特点的Icu综合征有效。其对局 部血管舒缩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双向调节作用,使经络通畅、 气血调和、通则不痛,适合治疗血管性头痛,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 降压作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 免脱落。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 布潮湿或皮肤感染。如对胶布过敏,可用粘合纸代之。耳廓皮肤有 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 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 产者慎用。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能有效弥补传统治疗的缺陷与 不足,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具 有较高的社会效益,适应面广,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有效等特点, 实用性与可行性强。
参考文献 [1Ⅳemal
Cancer A,Bray
F。Center
MM,et
aI.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J Clin,2011.
【2】俞洋,夏小红。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fJ】。吉林医学,
2008,2,29—4:294—295.
后导尿管堵塞、扭曲、受压均可能导致尿外渗。术后早期导尿管 妥善牵拉固定于大腿内侧,该侧下肢制动,若发现导尿管不通 畅,及时通知医生冲洗,必要时重新调整位置;定时用双手向离 心方向挤压盆腔引流管,反复几次以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因膀 胱刺激引起的尿漏,应及时汇报医生,予以酒石酸托特罗定2mg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32—0124—02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是解决难产的一个重要 手术方案。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剖宫产率日益升高,虽然目前剖 宫产技术已成熟,但仍然有风险;我国医疗资源有限,临床护理工 作面临紧张而巨大的压力,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 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医院 内的一组成员(包括医师、护士以及管理者等)根据某种疾病或手 术制定的一种医护人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诊疗护理模式。它是同 一组医护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和护理制定的一个最 适当的医护计划,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接受治疗与护 理Ⅲ。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于计划性剖宫产 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叭2年1.12月在本院行计划性剖宫产愿意合 作的386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 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193例。路径组和对照组均按第一诊断首 选治疗方案为剖宫产者,手术编码首选Ic驴_9一cM3:74.1子宫 下段剖宫产手术【2】。路径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手术均为单纯性剖 宫产,不同时伴有其他手术及其他妊娠合并症。孕妇年龄在20~ 43岁之间,孕周在37~42周。年龄、孕周、胎次、手术、麻醉方式、
;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Icu(362000) 2013年7月2日收稿
不留行籽耳压治疗Icu综合征取得较好的效果,Icu综合征减
少,缩短ICu住院时间。
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一2013年2月,我科住院Icu综合征病 人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7—89岁,平均年龄53岁; 既往无精神病史,均符合ICu综合征诊断标准,NEECHAM意识 模糊量表评分。
3.4.3尿漏:发生的原因除膀胱颈与后尿道吻合技术有关外,术
意识让患者做提肛动作,以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增加盆底肌的支 持力量,向患者说明尿失禁的短时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 会逐渐恢复控尿功能,以消除患者心理压力;保持会阴部清洁干 燥,指导正确使用尿垫旧。经相关的护理指导,出院后电话随访显 示10例患者术后1月后尿失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尿 失禁基本好转。 3.5出院指导:出院后嘱患者合理休息,劳逸结合,3个月内避免 剧烈运动,避免泡澡;合理膳食,戒烟酒及人参等扩张血管“大补”
2013年11月
123
后出现堵管以及膀胱痉挛.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注意观察输液速 度,穿刺点局部有无肿胀及有无静脉炎。
3.3一般护理及饮食指导:注意观察切口渗血及腹部胀气;对合
3.4.4尿失禁: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尿道外括 约肌受损是造成术后尿失禁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有10例出现
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指导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术后l周开始有
I.2方法
1.2.1用物准备:耳穴按压的材料为王不留行籽。治疗盘,皮肤消 毒液,棉球,探棒,棉签,镊子,弯盘。 1.2.2部位:主穴为神门、心、皮质下、肾;配穴为脾、肝、枕、额、脑 干。如食欲缺乏、恶心欲呕者加脾穴;腹泻、便秘者加胃、大肠穴: 卧床引起的颈腰背部痛采用对耳轮的脊椎点(颈椎、胸椎、腰骶
2讨论
ICu综合征首先由MckegrIey于1966年提出,后日本学者黑 泽于1982年对其作出如下定义:入住ICU后,经2—3d的意识清 醒期(这时可出现失眠)后,出现以谵妄为主的症状,后者持续3— 4d或直至转出Icu;症状消失后不留后遗症。后又修订为:ICu综 合征是“在综合治疗时因患者、治疗、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精神 症状”,其前驱症状是失眠,症状是谵妄与焦虑。近年来,大部分学者 认为,ICu综合征主要以谵妄状态为本质特点的精神病性症候群。 中医护理技术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具有中医针灸理论基础, 王不留行籽是耳压疗法的传统用药,是使用最早的也是普遍使用 的耳压材料,可调节神经功能紊乱,对失眠、头痛等症有显著疗
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对血压或血糖的控制;肠道恢复 后,可进流质饮食,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逐步过渡至普食,嘱多饮水,>2000fIlW;多食蔬菜、水果,勿用力 排便,应避免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品;对有便秘者,患者恢复饮 食后即给予中药煎剂、乳果糖、苁蓉通便口服液通便,同时予开塞 露协助排便;遵医嘱早期下床活动,下床时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 压,活动时可扶床慢走,但应有家属在旁协助,以防摔伤。 3.4术后主要并发症预防及干预 3.4.1肺部感染:本组患者多为高龄患者,且部分伴有肺功能下 降,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注意排痰,协助咳痰,加强吸氧,必要时给 予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通过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和处理肺部 感染呛咳等因素引起的呼吸不畅。本组患者术后仅1例发生肺部 感染,并经对症治疗治愈。 3.4.2血栓形成: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手术 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问长,活动少,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m。 术后常规应用气压治疗、红花活血化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避免血栓脱落,防止引起心、肺栓塞、脑梗死而危及生命。嘱患者 家属按摩下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注意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 动及肢端色泽,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经妥善细心的护理,15例患 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心脑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