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宋光宗赵惇的生平简介 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
宋光宗赵惇为何当了五年皇帝便成了太上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光宗赵惇为何当了五年皇帝便成了太上皇?导语:宋光宗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历史上流传的一位患有精神病的皇帝。
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孝宗禅位而登基,在位仅五年便由自己的儿子继位为宋光宗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历史上流传的一位患有精神病的皇帝。
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孝宗禅位而登基,在位仅五年便由自己的儿子继位为皇,自己成为了太上皇。
宋光宗只当了五年的皇帝便退位,成为了一位无实权的太上皇,且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他患有精神上的疾病。
宋光宗有一位性格残忍且极为善妒的皇后,在光宗只是一个小小的王爷的时候还没有怎么样,等光宗登基为帝,后宫中的嫔妃越来越多之后,李皇后就受不了了。
她经常折磨后宫中的女子,凡是宋光宗看的上眼的女子,最后结果都极为悲惨。
贵妃黄氏,是宋高宗赐给光宗的妃子,因为其美丽温柔很受光宗宠爱。
曾经生病的时候,光宗还大动干戈为其寻遍名医。
黄贵妃的受宠,李皇后全都看在眼里,只等一个时机便除去这个女人。
后来宋光宗因为祭天离宫,李皇后便迫不及待的将黄贵妃关押起来,命人将其虐待致死。
第二天便派人将黄贵妃暴病而亡的消息告诉宋光宗。
宋光宗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儿,却只能暗自伤心。
第二天祭祀,突发火灾,差点把光宗烧伤。
又突然风雨大作,礼坛黄烛尽灭,不能成祭天之礼而罢。
诸多变故交织在一起,光宗内心深受打击,以为获罪于天,震惧而感疾,“噤不知人,张口呓言”。
宋光宗患病之后,病情是好事坏,以至于后来就算清醒的时候也会出现精神不济,目光呆滞的情况。
病情的渐渐加重,使得李皇后逐渐掌握权柄,并利用手中职权,大肆为自己的娘家人谋取私利。
这也就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宋朝宰相章惇简介 章惇最后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朝宰相章惇简介章惇最后是怎么死的?
导语:章惇是宋朝宰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与王安石一样是新派人士,为人刚正严谨,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
不过和大多数新党人士差不多,章惇的
章惇是宋朝宰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与王安石一样是新派人士,为人刚正严谨,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
不过和大多数新党人士差不多,章惇的结局一样并不好。
景佑二年,章惇在浦城一个官宦世家出生,其父为银青光禄大夫章俞。
生长在这样一个世家,章惇自然从小就能受到很好的教育,才学出众,学问极高,也因此名望日显,在世家贵族中闻名。
嘉佑二年,章惇进京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
但是因为族侄与其同年应考,高中状元,章惇耻于章衡之下,拒不受敕,扔掉敕诰回家。
两年之后,再次入京考试,名列第一甲第五名,开封府试第一名。
章惇这才进入仕途,先任商洛县令,后为雄武军节度推官。
治平三年,因为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被推举参加馆职考试,虽然应试合格,但是因为受到攻击而未能任职,外应武进知县。
四年之时,又因为受到御史弹劾,说他轻佻秽滥,又曾经丢敕诰於廷,没有资格任馆职。
章惇仕途的转折点,是在熙宁二年。
李承之向王安石推荐章惇,一番交谈之下,王安石十分欣赏章惇的才干,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章惇受王安石赏识,被安排进集贤院,成为王安石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章惇颇受重用,官职屡屡迁升。
章惇本人也确实有才,当时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都是行之而有效的,所以宋神宗对其提出的建议多有采纳。
章惇因此在宋神宗这儿留下了
生活常识分享。
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南宋光宗墓在哪

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南宋光宗墓在哪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南宋光宗墓在哪赵惇(1147年——1200年),庙号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宋孝宗第三子。
1189年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
1194年7月24日迫于朝野和宫廷的压力禅位于嘉王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或“光宗内禅”。
庆元六年(1200年)9月十七日因病崩于寿康宫,终年54岁,葬会稽永崇陵。
宁宗嘉泰三年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光宗即位,李氏成为皇后,越发肆无忌惮。
面对强悍的妻子,懦弱的光宗既惧怕又无可奈何。
一次,光宗洗手时见端着盥盆的宫女双手细白,不禁喜形于色,不料被皇后看在眼里。
几天后,李后派人送来一具食盒,光宗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是上次那个端盆宫女的双手。
一个宫女因为手白而得到光宗的好感,李氏尚且不能容忍,对于光宗宠爱的妃嫔,她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光宗还在东宫时,高宗曾赐给他一名侍姬黄氏,光宗即位后晋为贵妃,倍受光宗宠爱,李后自然妒火中烧,她趁光宗出宫祭祀之机,虐杀黄贵妃,然后派人告诉光宗说黄贵妃“暴死”。
光宗明知是皇后下的毒手,但惊骇伤心之余,除了哭泣,连质问皇后的勇气都没有。
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与第二天祭祀时发生的一连串怪事,直接导致光宗的精神彻底崩溃。
光宗的病情时好时坏,无法正常处理朝政,这正中李氏下怀。
从绍熙三年开始,“政事多决于后”,大权旁落李氏之手。
然而,她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决朝廷大政,权力对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为娘家大捞好处。
她封娘家三代为王,侄子孝友、孝纯官拜节度使,一次归谒家庙就推恩亲属26人,172人授为使臣,下至李家门客,都奏补得官。
李氏外戚恩荫之滥,是南宋建立以来所没有的。
李氏家庙也明目张胆地僭越规制,守护的卫兵居然比太庙还多。
李后一门获得的显赫权势、巨额财富,无疑都是其患病的丈夫光宗所赐。
随着光宗病情的恶化,政局也开始动荡不安,群臣再也无法容忍这个疯子皇帝。
宋朝宰相章惇怎么死的

宋朝宰相章惇怎么死的当政之时,章惇屡次打压旧党人氏,旧党官员或夺权撤职,或外放贬谪,轻重处理大小不一,后来章惇甚至想要将两后废除。
宋哲宗晚年,因为无子嗣,所以后继之人成为重大问题。
当时朝中有人推举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作为皇位继承人,但是章惇却竭力反对。
等到宋徽宗继位之后,章惇屡屡被贬,最后被贬为为雷州司户参军。
此后屡次改任,差不多都是这种不值一提的地方小官,毫无实权。
崇宁四年,章惇去世,享年七十岁,政和年间,赠观文殿大学士、太师,追封魏国公。
绍兴年间再次被贬,子孙不仕朝。
章惇简介章惇生于公元1035年的蒲城,字子厚,是北宋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同时他的书法也多为后人所传颂。
章惇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并且狂傲不羁,对于权贵从不屈从赴会,甚至是直言相向。
在章惇的眼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丝毫辩白的余地。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章惇进士及第,但是在发榜之际看见侄子章衡名在自己的前面高中状元。
心高气傲的章惇耻于在其下,所以公然不接受皇命,丢下官位回家去了。
嘉祐四年,章惇才再一次参加考试,名列第五名。
虽然章惇在科举考试上能力不是拔尖的,但是这足以他傲慢的性子。
章惇积极进取,不甘于安享现状,对于朝廷的弊端是无情的揭露。
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章惇成为时任宰相的王安石的左右手,坚决不移地推行变法。
因为王安石等人主张的变法直接损害了以司马光、皇亲贵族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所以变法总是受阻。
在王安石罢相之后,章惇就成了主持变法的主力。
就是因为章惇主持变法,损害保守派的利益,在加上他为人的直性子,说话不恭,导致奸臣当道的朝廷处处刁难他。
但是这不能抹去章惇的政治才能,他为相期间所主持的新法修正了朝廷的诸多弊端,百姓从中得取了诸多利益。
而且章惇还积极开拓疆土,使得西夏臣服于北宋,吐蕃全部归顺朝廷。
所以章惇对于北宋是功不可没的,怎奈被小人污蔑成奸臣,不过时间最终证明了章惇的历史功绩。
赵惇简介_赵惇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赵惇简介 宋光宗赵惇简介 光宗赵惇是南宋第三位皇帝。
他⽣于绍兴⼗七年(1147)九⽉四⽇,43岁登极,仅仅过了两年,就患上了精神疾病。
两宋历史上患有精神障碍的皇室⼦弟并不罕见,如太宗之弟赵廷美、太祖长⼦赵德昭、太宗长⼦赵元佐和六⼦赵元偓,他们的死都与⼼理疾病有关。
这或许是出于某种遗传,加上统治集团内部⽆休⽌的勾⼼⽃⾓,⼀些皇室成员的⼈格和⼼理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
光宗的病态⼼理源于他对⽗亲的猜忌和对妻⼦的惧怕,在位6年间,他的病情不断加重,最后不得不在48岁时退位。
光宗在位虽短,却在宋代历史上写下了极为奇特的⼀笔。
“孝”⼦:从东宫“孝⼦”到不孝之君 孝宗皇后郭⽒共⽣4⼦,长⼦邓王赵愭,次⼦庆王赵恺,三⼦恭王赵惇(即光宗),四⼦早夭。
孝宗最先⽴赵愭为皇太⼦,但不久病死。
按照礼法,庆王、恭王同为嫡出,当⽴年长的庆王为太⼦。
然⽽,孝宗认为庆王秉性过于宽厚仁慈,不如恭王“英武类⼰”,决定舍长⽴幼,于乾道七年(1171)⼆⽉⽴恭王赵惇为太⼦。
有意思的是,孝宗对并⾮⾃⼰⽣⽗的⾼宗谦恭仁孝,⽽光宗对⽣⾝之⽗孝宗却⼀直怀着极⼤的疑惧和不信任。
在东宫时,为了稳定储君的地位,光宗尚能对孝宗毕恭毕敬,⽽⼀旦登上皇位,⽗⼦之间的⽭盾便开始凸现出来,并在各种因素的作⽤下⽇益尖锐。
东宫历来都是权⼒⽃争的漩涡中⼼,太⼦⾔⾏稍有疏忽,不仅储君之位不保,⽽且还可能会招来杀⾝之祸。
赵惇深知这⼀点,因此,他⼊主东宫后,好学,⼀举⼀动严守礼法,对孝宗克尽孝道。
孝宗情绪好时,太⼦也“喜动于⾊”,反之则“愀(qiǎo)然忧见于⾊”。
孝宗常以诗作赐与太⼦,不断提醒他继承⾃⼰恢复故国之宏图壮志,太⼦在和诗中也竭尽所能地称颂⽗皇的功绩,努⼒表现⾃⼰的中兴⼤志。
这种⽗唱⼦和⽆疑使孝宗更感欣慰,太⼦似乎的确继承了他的英武与志向。
赵惇⼩⼼翼翼地在东宫作了⼗⼏年孝⼦,年过不惑,却仍不见孝宗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意向,终于有些耐不住了。
⼀天,太⼦向孝宗试探道:“我的胡须已经开始⽩了,有⼈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
宋光宗生平简介 宋光宗最后是怎么死的?

宋光宗生平简介宋光宗最后是怎么死的?
宋光宗赵惇是宋孝宗赵眘的第三子,生于公元1147年,去世于公元1200年,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母成穆皇后郭氏。
以继位登基,改元绍熙,是为宋光宗。
宋光宗登基之后,因为体弱多病,而且病情时好时坏,因此无心政事,这个时候他的妻子李后便介入到国家政治之中。
李皇后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决朝廷大政,她之所以醉心于权利之中,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谋取私利。
古代人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在李皇后上明显不适用。
李皇后在掌握权力之后,一心为娘家谋福利。
大肆封赏娘家人,致使外戚恩荫在宋光宗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宋宁宗。
宋宁宗继位之后,尊宋光宗为太上皇,就这样在宋光宗不知道的情况下,宋朝完成了一次皇位的更迭。
这一切等宋光宗知晓的时候,已经晚了,尽管宋光宗表达自己的不满,不愿从皇帝寝宫搬至事先为太上皇准备的宫殿,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定局。
皇位的缺失,让
宋光宗认为自己以前的预想成真,使得其性格越发压抑,病情也加重了。
公元1200年,也就是庆元六年,已经成为太上皇的宋光宗患上疾病,第二日便在自己居住的寿康宫中去世,去世的时候年仅五四十岁。
宋光宗当了十多年的太子,却只当了五年的皇帝,就因为其本身的原因而被迫禅位,实在可悲。
皇帝故事-宋光宗赵惇为何被称作疯子皇帝?他是被皇后逼疯的吗?

皇帝故事-宋光宗赵惇为何被称作疯子皇帝?他是被皇后逼疯的吗?在夫妻关系中,有个词语叫“耙耳朵”,指的是妻管严的丈夫,或者说很听妻子的话的丈夫。
试想一下,若是这种夫妻关系出现在古代的皇帝身上,该是怎样一种情形?还别说,宋朝有一位十分著名的疯子皇帝,他就是个“耙耳朵”。
此耙耳朵皇帝乃是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儿子,宋光宗赵惇。
在宋朝所有皇帝中,宋光宗资质平平,不能说他是个坏皇帝,但也绝称不上好皇帝。
宋光宗的皇后叫李凤娘,此女性格强悍,妒忌心强,是个有名的妒妇,行事心狠手辣。
有这么一位皇后,宋光宗也很无奈,他性格软弱,一向逆来顺受,于是就变成了耙耳朵。
有一次,宋光宗洗手时看到端盆子的宫女手很白嫩,就随口夸了一句:“你手挺白的。
”没想到,这句话没多久就传到了李凤娘耳朵里,第二天,宋光宗没见到那个手白宫女,反倒收到一个盒子,说是皇后李凤娘命人送来的,他还以为是什么惊喜,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双血淋淋的手。
传话的宫人向他转达皇后的话:“既然陛下觉得这双手白嫩,那臣妾就把它们献给陛下!”光宗收到断手,受到巨大的惊吓,一连病了好几天,事后也不敢朝皇后发火。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李凤娘善妒,光宗后宫的妃子几乎全都受过李凤娘的迫害。
光宗最宠爱宫里的黄贵妃,李凤娘就趁着光宗出宫祭祀,虐杀了黄贵妃,光宗回宫后,她却说黄贵妃“暴死”。
光宗明明知道黄贵妃是被李凤娘所害,可他除了哭泣,连质问李凤娘的勇气都没有。
在李凤娘的连番惊吓和打击下,光宗的精神彻底崩溃,行事总有些疯疯癫癫。
除了迫害光宗的后妃,李凤娘还挑拨光宗与其父亲宋孝宗的关系,干预朝政,骑在光宗头上,加重了光宗的病情。
臣子们无法忍受一个疯子皇帝,便瞒着光宗,拥立了光宗的儿子嘉王赵扩登基,是为宋宁宗。
蒙在鼓里的光宗稀里糊涂的就当上了太上皇,得知一切之后,他十分气愤,赖在皇宫不走,不肯接受宋宁宗的拜见,神经敏感脆弱,几年后就病逝了,享年54岁。
光宗生前受禅即位皇帝的时候,赐令升恭州为重庆府,因为他封王、即帝位都在这里,这就是“双重喜庆”的由来,重庆由此得名。
史上唯一把皇帝逼疯的皇后 宋光宗赵惇皇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唯一把皇帝逼疯的皇后宋光宗赵惇皇后
导语:南宋第二个皇帝孝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即太子)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埋的地方现在叫“太子湾”。
再选太子,立的是三儿子赵惇,他媳妇李凤娘便
南宋第二个皇帝孝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即太子)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埋的地方现在叫“太子湾”。
再选太子,立的是三儿子赵惇,他媳妇李凤娘便成了太子妃。
凤娘出自武将之门,敢说敢做,但赵惇成了太子后,变得唯唯诺诺,孝宗笑他跟着笑,孝宗忧他也跟着忧,生怕太子位不保。
这让李凤娘非常不爽。
这样的不爽竟持续了19年。
1190年,孝宗为高宗守孝而退位,43岁的太子终于登上皇位,是为宋光宗。
李凤娘也如愿以偿坐上了皇后宝座。
可是,皇后自有皇后的忧虑,废后的事不是没发生过,凤娘熬了19年,不能也不会让其他女人坐享其成。
一日,光宗洗漱,见一旁宫女手如柔荑,禁不住说了一个“好”字。
过了几天,李凤娘派人送来一食盒,打开一看,竟是那宫女的一双手。
光宗吓得一口气往里憋,怔在那里。
光宗有位黄贵妃,对他很是知冷知暖。
光宗继位次年,要祭天地宗庙,出宿斋宫。
李凤娘趁着这个空隙,召来黄贵妃,责她蛊惑病主,令内侍持大杖把黄贵妃活活打死。
光宗接报后,非常惊骇。
次日郊坛祭天,四面阴霾,突然狂风大作,骤雨倾盆,蜡烛像鬼火一样。
这一踉跄回宫,光宗的精神病就发作了。
眼见丈夫成了废物,李凤娘便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要立赵扩为太子。
但是,仍拥有实权的太上皇孝宗有不同意见,老二的儿子赵抦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光宗赵惇的生平简介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
导语:宋光宗简介: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孝宗第三子,成穆郭皇后生,宋朝第十二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
宋光宗简介: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孝宗第三子,成穆郭皇后生,宋朝第十二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
位5年,享年53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绍兴十七年(1147年)九月乙丑生于藩邸宫中〔光宗把这天定为重明节〕,属相兔,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宗即位,封恭王。
乾道七年(1171年)二月立为皇太子,当时孝宗因赵惇性格与自己相似,故立为太子,而与此同时,孝宗也表示对太子是否会在以后的政治中表现出色感到担忧。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光宗即位,以明年为绍熙元年。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平庸的一位,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2岁。
宋光宗体弱多病,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让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干政,宋光宗自己对朝政的掌握力不断下降。
绍熙四年,光宗将浙东总管姜特立召至京城,遭到丞相留正的强烈反对,留正随后出走,直到当年十一月,光宗将姜特立遣回本官,留正方才回朝。
但光宗在位的五年时间,基本延续了高宗、孝宗两朝赈济灾民的政策,也能对一些官吏渎职的现象予以打击,如文思院监常良孙因贪污,不仅自身受到贬黜,荐举其人的宰相周必大也遭到了降爵处分。
经济方面,淮河一带在光宗朝继续严格实行纸钞第一政策,一切银钱都不得进入两淮地区。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