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习(精)

合集下载

李小龙与成龙

李小龙与成龙

于香港出生 拜读于占元学习京剧
拍摄多部电影。
1954年
1960年
1973年
1978年
1985-2010年
李小龙突然逝世,武师多 被解雇,成龙亦一度失业, 只靠做散工为生。
拍出令人受注意 的电影
7
3.1)李小龙的成就(金)
李小龍是中国电影人对 荷里活发展开拓了先河。
李小龍的功夫令世界不 少影迷崇拜得如痴如醉, 全球人亦争相学习功夫。
常识科专题研习报告
李小龙与成龙
1
目录
引言p.4
1.李小龙和成龙的背景(水)
p.5-6
2.李小龙和成龙的生平事迹[时间线](水) p.7-8
3.李小龙和成龙的成就(金)
p.9-10
4.李小龙和成龙的缺点和不足(土)
p.11-12
5.李小龙和成龙性格(火)
p.13-14
6.用五行思考法分析李小龙和成龙(木) p.15-16
8
3.2)成龙的成就(金)
• 成龍是具有影响力的著 名演员和导演。他以主 演惊险动作电影为主。
• 他是以功夫加喜剧而闻 名,成为一名国际功夫 电影巨星。
9
4.1)李小龙的缺点(土)
• 少年的李小龙喜欢常 与人争斗,学习成绩 不佳,令家人送他往 出生地美国。
• 李小龙在33岁就去世 了,可能与癫痫猝死 症有关。
21
附录:成龙的生平事迹
1954年,成龙于香港出生。 1960年,拜读于占元学习京剧 ,为七小福 之一 。 1971年,因李小龙突然逝世武师多被解雇, 成龙亦一度失业,只靠做散工为生。 1978年,首次拍出令人受注意 的电影。 1985-2010年拍摄多部电影。
22
The End

锦绣中华——专题研习报告作品评语

锦绣中华——专题研习报告作品评语

(+4 分)
YAN-P07
銀獎 (+3 分)
(+1 分) *
YAN-P15 YAN-P15
銀獎 (+2 分)
YAN-P03
銀獎 (+1 分)
YAN-P14
中國文化瑰 寶_殷墟
參賽作品題目
評語
楊家樂、李卓謙、許皓婷、 嚴 簡報能簡潔清晰的將殷墟文化先作介紹,然後以兩面思考方式提出保育文
靖嵐
物措施利弊的探討,以反思評價及提出具建設性的建議。主題結構完整有
中國特色建 築我眼中的 四合院與吊 腳樓
林巧恩、林巧詩、文貝多、 程曉彤 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
善用概念圖、關聯圖比較整理資料。加入互評、自評及反思表,可見過程 認真與投入。
探究曹操
嚴子彬 坪石天主教小學
運用概念圖、時間軸及五行思考法等作人物探究富有新意。總結反思過程 表現認真與投入。
銅獎作品(4 名)
參賽作品題目 孫中山
孫中山
參賽者姓名
學校
評語
許槙蘭、羅素蓉、 觀塘官立小學 ( 秀 這是一則難得的廣播劇演繹。參賽者咬字清晰,語音清亮,音質獨特,背
黃麗雯、鄧超萍、 明道 )
境音樂彷佛也在悠揚細訴。更難得的是參賽者真情自然流露,發自內心的
甄藹嬋
啟發與感受,能觸動人心,傳達感染力。
層次分明,發音清晰。
參賽者姓名
學校
劉栢 、 李逸熙、陳嘉恒、楊皓文 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
-善用樹幹圖整理資料。
黃保鈞、林灝柏、何浚豪、劉俊廷 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
-構思清晰,展示流暢,善用六何法、兩面思 考及多方觀點作故宮簡介與保育方面的思考。
陳家龍、 黃思洋、陳瑞華
坪石天主教小學

大学化学基础研习专题(气体和溶液复习题)_共4页

大学化学基础研习专题(气体和溶液复习题)_共4页

习题一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大的是(B)a.0.1mol·L-1KC1b.0.1mol·L-1C12H22O11c.1mol·L-1H2SO4d.1mol·L-1C12H22O112.等压下加热,下列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B )a.5%C6H12O6溶液 b.5%C12H22O11溶液c.5%(NH4)2CO3溶液d.5%C3H8O3溶液3.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水溶液渗透压最小的是(A )a.C6H12O6b.BaCl2c.HAcd.NaC14.含30gCO(NH2)2的0.5L溶液渗透压为π1,含0.5molC6H12O6的1L溶液渗透压为π2,在相同温度下则(C)a.π1<π2b.π1=π2c.π1>π2d.无法判断5.0.01mol·kg-1C6H12O6水溶液和0.01mol·kg-1NaCl水溶液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B)a.蒸气压相等b.葡萄糖溶液凝固点较高c.无法判断d.NaCl溶液凝固点较高6.将一块冰放在0℃的食盐水中则(C)a.冰的质量增加b.无变化c.冰逐渐溶化d.溶液温度升高7.0.1%葡萄糖溶液(凝因点为T f1)与0.1%白蛋白溶液(凝固点为T f2)的凝固点的关系是(C)a.T f1> T f2b.T f1= T f2c.T f1< T f2d.无法判断8.测定非电解质摩尔质量的较好方法是(C )a.蒸气压下降法b.沸点升高法c.凝固点下降法d.渗透压法9.测定高分子化合物摩尔质量的较好方法是(D)a.蒸气压下降法b.沸点升高法c.凝固点下降法d.渗透压法10.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为了保持渗透平衡,必然在浓蔗糖溶液上方施加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 D )a.浓蔗糖溶液的渗透压b.稀蔗糖溶液的渗透压c.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和d.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差11.下列四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的渗透压由大到小的次序为(D )a.HAc>NaCl>C6H12O6>CaCl2b.C6H12O6>HAc>NaCl>CaCl2c.CaCl2>HAc>C6H12O6>NaCld.CaCl2>NaCl>HAc>C6H12O6b(Mg2+)=0.055mol•kg-1, b(K+)=0.011mol•kg-1和b(Ca2+)=0.011mol•kg-1, 试计算海水的近似凝固点和沸点。

高中“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高中“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高中“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设计与实施》2023-10-26•背景与意义•任务群设计•实施过程目录•效果评估•总结与展望01背景与意义背景介绍当前高中课程中,科学和文化论著研习相对较少受到重视,往往被视为附加课程,而非核心课程。

学生在学习科学与文化论著时,大多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深入思考。

科学与文化论著的研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任务群的意义增强学生对科学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通过团队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深入思考,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其对科学与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02任务群设计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论著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了解科学文化论著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和价值。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科学文化论著领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文化论著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论著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文化论著,如《物种起源》、《人类简史》等,以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科学文化论著及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和价值。

选择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文化论著,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论著,以便学生了解科学文化论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和价值。

选择具有思想深度和哲学思考的论著,如《思考快与慢》、《人类简史》等,以便学生了解科学文化论著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和方法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选择论著研习主题阅读原著学生需要阅读所选择的科学文化论著原著,了解其基本内容和思想观点,形成自己的阅读笔记和思考。

撰写论文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思考,撰写一篇论文,阐述自己对论著主题的理解和看法,以及论著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建议。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研习经典中的立身处世(一)——认识儒家立身处世之道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研习经典中的立身处世(一)——认识儒家立身处世之道

《论语·八佾篇》:“孔子 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 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 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 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 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
活动过程
任务二
深入理解儒家思想要点
1.请同学们就《<论语>十二章》中谈到的立身处世要点跟 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
(1)本课章节涉及哪些思想观念?梳理其关系。 (2)孔子所说的“仁”包含哪些内涵? (3)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格? 孔子说的 “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 (4)在孔子看来,《诗》有什么功用?他为何重视读《诗》?
微专题1 走近经典,疏通文 任
,选择精神对话人
务 ”主题交流活动
微专题2 研习经典中的立身处世 微专题3 向经典学习文章之法
活动2 活动3
活动1
了解先哲,诵读经典。 巧借助力, 疏通经典文意。 认识儒家的立身处世之道。 体悟道家对俗见的突破。 理解墨家无差别之爱。
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活动拓展
孟子怎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
仁政
仁 人性本善是“仁政”的基础
民贵君轻
活动拓展
任务三 思考儒家思想对我们自己立身处世及现代社会的意义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和孟子的“四端”学说及以此为基础 的性善论对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及社会建设有什么现实意义?
慎,谨也。——《说文》 慎,德之守也。——《国语·周语》
慎,诚也。——《尔雅》
活动过程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分析高二不再按照知识体系来安排,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释、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而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希望能够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学生反复操练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以任务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在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文化修养等多方面起到综合的效应。

从六省市使用高一语文新教材所反馈的情况看,这样改革的确有点难,但应当努力坚持朝这个方向去改。

高二显然比高一难一些,要求高一些。

大家可能要问,梯度表现在哪里?根据是什么?高二和高一能区分得那么明显吗?这个问题很重要,也是新教材努力要做好的。

教材的梯度设计主要参考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高二的学习任务群,二是课标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课标的第五部分“学业质量”,其中有一个学业质量水平分级描述的表格,分5个水平等级,每个水平等级都有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质量描述。

水平一和水平二是高一的要求,学业水平考试主要以水平二为依据;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高二选择性必修课的要求,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主要是水平四;而水平五是选修课程的要求,修习情况可供高考或用人单位参考。

高二的要求则是能准确清晰地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对文本内容形式提出质疑,并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高三选修要求更高,理解语言时,能多角度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推断分析文本观点是否合理,等等。

我这里只是举例,说得不全,关于学业水平质量的分级,还包括文学鉴赏、文化理解等几个维度,大家仔细研究,会看出5个等级是逐层递进的。

教材编写所要考虑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大体参照了这些分级描述。

其实高考命题也会参照这些质量描述。

二、“专题研习”的单元结构特点高二是6个任务群,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中三级生物科专题研习冠心病

中三级生物科专题研习冠心病

簡介
1.正常健康的動脈
2. 脂肪凝聚血管內壁
3. 血管變窄血管壁纖維變厚 硬血液凝塊阻塞
由於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關係,以致血管變得愈來愈窄, 減少血液流量, 每當患者過勞或進行一些較為劇烈的活動, 血液輸送供不應求,導致心臟肌肉缺氧而引起心絞痛。凡 因心臟血管狹窄所引致的心臟病,都稱冠心病.
西醫方面
目的是找出心瓣, 心房及主要血管(如主 動脈)是否不正常或 冠狀動脈是否狹窄閉塞。
治療方法:
• 有兩個方法,分別是心臟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 • 心臟手術治療
1.導管方法 .冠狀動脈血管形成術(俗稱通波仔手術) .利用心導管探入冠狀動脈,以導管前端的「氣球」 膨脹,擴張血管狹窄阻塞的部份使血液流通
2.血管繞道手術(俗稱搭穚) • 從病者的小腿或胸處抽取血管,接駁在阻塞的血管上,
積滿脂肪的血管
經常運動會降低 血內的壞膽固醇, 減輕體重, 和增加血內的高密度脂肪蛋白。
•生活緊張
緊張的時侯, 腎上腺的分泌會增加, 脈搏加速, 血壓繼而增高,所以患上冠心病的危險性 較生活協調的人士為高。
診斷:
•運動負荷心電圖檢查 運動時,血壓和心跳會逐漸增加,而患上冠心病的患者,心
電圖就多數會顯示出心臟缺氧,從而得知有否患上冠心病。 •心導管X光檢查
等等。
預防方法:
• 作常規性的例行心臟檢查 • 積極處理高血壓, 糖尿病, 膽固醇過高,而從速更正
及治療 • 停止吸煙 • 要有適當時間休息, 消遣和運動, 保持理想體重
•調整及改良適當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我們可遵照食字塔來 進食)
這就是食物金字塔
請不要再吃高脂肪的食 物了!
中醫方面
冠狀動脈樣硬化性心臟痛簡稱冠心病,中醫學屬〝真 心痛〞、〝胸痹〞等範圍。

体育科专题研习之乒乓球

体育科专题研习之乒乓球
• 在一局比賽中,先得21分的一方為勝方 ,20平後,先多得2分的一方亦為勝方。 一場比賽應採用三局兩勝制或五局三勝制。
國際乒聯2002年球例修訂
• 國際乒聯已通過下列的修訂球例,新例於2002年9月 1日起執行,詳情如下:
• 1. 球: 直徑改為40mm,重2.7g。 • 2. 阻擋: 對方擊球後,若球正朝著比賽檯面方向移動
乒乓球玩法
• 首先由發球員發球 (開波),再由接發球員還擊, 然後兩者交替還擊,若發球員發球失誤則重發。
• 運動員發球 (或還擊) 至對方的半區,乒乓球觸及 了球網或不能達對方台區內 (出界) 為之失分。對 方還擊後運動員未能拍球 (還擊) ,亦屬失分。
• 乒乓球運動可以單打、雙打,比賽或分為男子單 打、雙打;女子單打、雙打;混合雙打。
乒乓球歷史起源
• 起源英國的乒乓球,至今仍把乒乓球稱為“桌上 的網球”,可知,乒乓球是由網球發展而來。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亞洲蓬勃開展起 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 請賽 (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同時成立了 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促 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進。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 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隨 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歐洲人把帶有 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在 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 貼有厚海棉的球拍。
出色乒乓球員—中國英雌
踏進二十一世紀中國女乒壇, 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但今年中國 重獲世界賽全冠,新球員明顯已經 接班,其中以王楠為首。(坊間稱為 鄧亞萍第二,王楠時代。)
王楠,15岁 (1993年) 入國家 隊,是中國乒壇新秀,實力很强。 1997年的世界杯比赛中奪得女單冠 軍。繼而在第44届世乒賽女隊團體 冠軍,女單及女雙亞軍。今年47届 世乒賽,奪得女單、女雙及團體冠 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和學校的情況,想清楚:“究竟期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甚麼;在完成之 時,那方面有所轉變,有所進步?” • “怎樣的表現才算合乎水平;會採用甚麼 方法來判斷水平的高低”
注意事項
• 目標是否明確 • 不要審題太廣及太闊
現時同學出現的問題
• 太闊沒有深入分析 • 從網上搜集大量資料,沒有審辨資料 • 找資料的能力不弱,但找出相關的,有用的則較
2007年3月24日 專題研習教學分享 --「十一五」規劃與中國經濟及社會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高級講師 區志堅博士
• 專題研習的理論 • R.Fogarty,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Other Curriculum Models fo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lassroom
• 6.要注意事項: • 不要泛論 • 要深入討論\介紹\由以上各個較小的題
目,組合成為一個大課題 • 更重要的是,探究原因??
評量及考核表
• 詳見派發的設計表
個案考察

--完-- 多謝各位
聯絡電郵:ccauck@.hk 聯絡電話:34002 952
• (二)計劃與規劃有何不同? • “市場經濟調節下,政府從對經濟的直接干預中
跳出來,轉為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 “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經營決策,對微觀經濟主體 的具體活動不具有約束力” • “建立在對市場科學預測的基礎上” (中共黨史委員會編:《歷史的跨越--中華人民共 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一五”計劃至“十一 五”規劃要覽》(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6),頁1319)
Handbook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 專題研習是一種教與學的模式,圍繞某科
目的主要概念和原則,專題研習要求學生 參與解難或其他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容許 他們自發性工作,自我學習,並以學生製 作實在的,自我創作為最高目標
• 換言之,專題研習是由已有的知識為基礎,
建構新的知識,建構過程是主動的,最重 要的是將個人的經驗同化(assimilation) 和調適(accommodation)
• 學生不應只注重心放在發展重要概念,解
決難題,尋求深層,經自己的知識,個人 的體驗,自我管理,調控的過程 • 教師的任務再不是知識的給予者,而是督 導,促進和輔助學生建構知識,因此鼓勵 學生探究時,應注意如何採取多元化的教 學策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以及 提供師生之間互動的學習方式
• • • •
困難 沒有討論 泛泛而論 沒有掌握重心 不要太多
• *主要原因:沒有主題
主題
• 即整份報告要交代哪些東西 • 以十一五規劃經濟政策,農村經濟發展為
例 • 主題是甚麼? • 試想想小組\各同學欲藉是次報告找出哪 些東西? • 確立整份報告的主線
• • • • • •
審題不清: 十一五規劃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 太空泛: 十一五規劃農村經濟發展的缺失? 有沒有訪問,調查,口述故事 有沒有清楚指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清楚主題
• • • •
主線是: 十一五規劃的經濟發展:農村發展 考察及報告與主題是否相連貫 是次考察主要明白十一五規劃的經濟發展: 農村發展的成敗得失 • 先從表面搜集的資料入手
要注意主題
• 農村經濟的要點 • 1. 序言 • 2.先引介十一五規劃內有沒有注意農村經濟?
其經濟政策內容是怎樣的? • (一)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 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06-2010)
專題要點
• 學習的事物:對象 • 學習體驗:訪問及交流 • 現象審辨:注意審題,感受不同的角度\
問題的面貌
檢核要點:研究專題
• 研究動機
為甚麼要探究這個主題? 能清楚交代嗎? • 有沒有指出有關問題的不同看法,從而訂 定研究的重心,以及搜集的方法 • 假設問題時,是否有清楚的考慮及方向
• 教師方面:在設計及推行研習前,得因應
專題研習是一種真實學習(authentic learning),對學生來說,它是一種實在的, 看得見的,個人化的研習,再者專題研習 給予學生有成果的,有吸引力的學習經驗, 學習目標明確,能預期學習成果,又能評 估學習效果
• J .W. Thomas, Project-Based Learning: A
• 六,成效預測 • 七,建議:對中國的影響,對香港的影響,特別
要注意國際事務 • 八,總結 • 九,感想:成果及不足地方 • 十,參考資料
• • • • • • • • •
5.工作情況: 一,組員資料 二,內容分工 三,工作進程 四, 構思主題 五,探究方向 六,研習大綱 七,圖表 八,問卷內容
• (二)經濟體制 • 注意“三農”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 (I)加促農業建設,農業工業化及信息化; • (II)農村公共事業,如教育; • (III)增加農民收入:
• 3.研究方法?蒐集資料?文獻閱讀考察對象?
訪談?
• 4.內容: • 一,昔日的農村政策是怎樣? • 二,三農問題 • 三,昔日農民問題 • 四,新農村政策對當前問題的回應及分析 • 五,農村實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