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竞赛试题 分类汇编5 光热部分(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5光热部分

物理应用知识比赛试题五( 光热部分 )一.单调选择题: (每题 3分,共 36分 )题123456789101112答案1.对于电冰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若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C.夏季,翻开冰箱门看到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D.家用电冰箱的耗电功率往常超出 1000瓦。
2.两支内径不同、下边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涨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3.以下图,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着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A.30°B. 45°C.60°D. 90°α 应为:4.酷热的夏季,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碰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
这时你会感觉更为闷热,产生这类感觉的主要原由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添,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添,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获得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5.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挺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能够看到物体的像,下边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射入眼中的光必定是由像发出的C.像必定是倒立的B .像必定是虚像D.像必定是放大的6.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 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当是下边哪个图中的情况?7.天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感觉星光闪耀不定,这主若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C、地球在自转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D、大气密度散布不稳固,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8.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边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添进入镜筒的光强。
高中物理竞赛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物体的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A. 正确B. 错误2. 一列火车以$v$速度行驶,它的长度为$L$,宁静的人听到车头发出声音后$T$秒后听到车尾发出的声音。
则$v$为:A. $\frac{L}{2T}$B. $\frac{2L}{T}$C. $\frac{L}{T}$D. $\frac{T}{L}$3. 两个均质、半径相等、长度不同的均匀圆筒A、B,均可在竖直平面内以固定点O为转轴转动,轴线分别与定点OA、OB平行。
当它们同时从静止转动起来时,轮毂周向速度$V_1$比$V_2$:A. $V_1=V_2$B. $V_1>V_2$C. $V_1<V_2$D. 不确定4. 一个长为$L$的导线,施加电流$I$,沿任意方向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做完一周回路时,会发生电流改变的原因是:A. 因为改变导线的长度B. 因为导线被磁场力拉直了C. 因为导线切割磁力线D. 不确定5. 一根长度为$l$,截面积为$S$,长度均匀分布电荷$q$的细长直线,经过小球$O$($O$到直线距离为$r$)的电场强度$E$是:A. $\frac{1}{4\pi\epsilon_0}\frac{q}{r^2}$B. $\frac{1}{4\pi\epsilon_0}\frac{q}{\sqrt{l^2+r^2}}$C. $\frac{1}{4\pi\epsilon_0}\frac{ql}{\sqrt{l^2+r^2}}$D. $\frac{1}{4\pi\epsilon_0}\frac{q}{l^2+r^2}$答案:1.A 2.B 3.C 4.C 5.A二、填空题1. 一个直导线,垂直于均匀磁场B,长度为$l$,电流为$I$,受到的磁感应强度$B_1$是$______$2. 单色光的波长为500nm,折射率为1.5,其在空气和该介质交界面的发射角是$______°$3. 质量为$m$,长度为$l$,弹性系数为$k$的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振动周期是$______$4. 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______$,动能不断$______$5. 一列火车以$v$速度行驶,铁轨相对静止。
高中物理竞赛光热测试卷1-预赛难度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 . 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 . 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 . 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2、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B . 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物理竞赛线上1对1辅导答疑 Q 。
q :3429866816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C . 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D . 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3、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 ,外圆半径为r R 2=.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 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 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 ,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t ,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 )A . n 可能为3B . n 可能为2C . t 可能为c r 22D . t 可能为cr 64、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n 的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是它的一个截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 点,入射角为θ。
AD AP 21=,则( )A . 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 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n 21arcsin B . 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 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5arcsin 5n C . 若要此光束在AD 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25arcsin arcsin 1n n θ<<- D . 若要此光束在AD 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225arcsinarcsin 1n n θ<<-二、填空题。
2023年全国高中生物理奥赛高难题目

2023年全国高中生物理奥赛高难题目一、题目背景高中生物理奥赛是全国性的竞赛,旨在考察学生在物理知识、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2023年,该竞赛的高难题目将继续挑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以下是本届高难题目的内容介绍。
二、题目内容题目:长长的电流导线上有一根磁铁,当将磁铁从距离导线a处拉远至距离导线b的位置时,确认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说法一:当磁铁靠近导线时,导线上会产生感应电流。
说法二:当磁铁远离导线时,导线上会产生感应电流。
说法三:当磁铁靠近导线时,导线上的磁感应强度会增大。
说法四:当磁铁远离导线时,导线上的磁感应强度会减小。
三、解析与论证针对以上题目,我们将对每个说法进行解析与论证,来判断其正确性。
说法一:当磁铁靠近导线时,导线上会产生感应电流。
对于这个说法,我们可以引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解释。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线在磁场变化时会感应产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当磁铁靠近导线时,磁场的变化会导致导线中出现感应电流,因此说法一是正确的。
说法二:当磁铁远离导线时,导线上会产生感应电流。
同样地,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铁远离导线时,导线中的磁场变化也会引起感应电流。
因此,说法二也是正确的。
说法三:当磁铁靠近导线时,导线上的磁感应强度会增大。
为了判断这个说法的正确性,我们需要了解导线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安培环路定理,当磁场的变化导致感应电流产生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磁感应强度。
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得出,磁铁靠近导线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磁铁相同,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表明磁感应强度的增大或减小。
因此,说法三需要进一步论证。
说法四:当磁铁远离导线时,导线上的磁感应强度会减小。
同样地,安培环路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说法四。
当磁铁远离导线时,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减小,因此周围的磁感应强度也会减小。
所以,可以得出说法四是正确的。
四、结论综上所述,根据解析与论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说法一:当磁铁靠近导线时,导线上会产生感应电流。
河南高二高中物理竞赛测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物理竞赛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C.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β粒子就是原子的核外电子D.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2.下列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3.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需要增大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可采用哪种方法()A.增加光照时间B.增大入射光的波长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D.增大入射光频率5.船和人的总质量为M,原来静止在水面上,质量为m的人从船头水平跳出后,船获得的反冲速度为V,则人跳出去时的速度为()A.MV/m B.(m-M)V/m C.MV/(M-m)D.mV/(M+m)6.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它两端各有弹性挡板P和Q,车内表面动摩擦因数为μ。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车上,在极短时间内给物体施加向右的冲量I,物体与Q作弹性碰撞,后又返回,再与P做弹性碰撞,这样物体在车内来回与P和Q碰撞若干次后,最终物体的速度为()A.0B.I/m C.I/(M+m)D.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量同时变大,同时变小C.爱因斯坦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提出了能量子的观点D.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发现光具有波动性8.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石、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
高中物理竞赛含答案(很经典)

一、1. 操作方案:将保温瓶中90.0t =℃的热水分若干次倒出来。
第一次先倒出一部分,与温度为010.0t =℃的构件充分接触,并达到热平衡,构件温度已升高到1t ,将这部分温度为1t 的水倒掉。
再从保温瓶倒出一部分热水,再次与温度为1t 的构件充分接触,并达到热平衡,此时构件温度已升高到2t ,再将这些温度为2t 的水倒掉。
然后再从保温瓶中倒出一部分热水来使温度为2t 的构件升温……直到最后一次,将剩余的热水全部倒出来与构件接触,达到热平衡。
只要每部分水的质量足够小,最终就可使构件的温度达到所要求的值。
2. 验证计算:例如,将1.200kg 热水分5次倒出来,每次倒出0m =0.240kg ,在第一次使热水与构件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水放热为1001()Q c m t t =- (1)构件吸热为110()Q cm t t '=- (2) 由11Q Q '=及题给的数据,可得1t =27.1℃ (3)同理,第二次倒出0.240kg 热水后,可使构件升温到2t =40.6℃ (4)依次计算出1t ~的数值,分别列在下表中。
可见=66.0℃时,符合要求。
附:若将1.200kg 热水分4次倒,每次倒出0.300kg ,依次算出1t ~4t 的值,如下表中的数据:由于4t =65.2℃<66.0℃,所以如果将热水等分后倒到构件上,则倒出次数不能少于5次。
5t 5t v zv ⊥vθv二、设计的磁场为沿z 轴方向的匀强磁场,O 点和M 点都处于这个磁场中。
下面我们根据题意求出这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粒子由O 点射出就进入了磁场,可将与z 轴成θ角的速度分解成沿磁场方向的分速度Z v 和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分速度v ⊥(见图预解20-4-1),注意到θ很小,得cos Z v v v θ=≈ (1) sin v v v θθ⊥=≈ (2)粒子因具有垂直磁场方向的分速度,在洛仑兹力作用下作圆周运动,以R 表示圆周的半径,有2v qBv m R⊥⊥=圆周运动的周期2RT v π⊥=由此得2mT qBπ=(3) 可见周期与速度分量v ⊥无关。
(完整word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热学).doc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 热学1. ( 19Y4)四、( 20 分)如图预19-4 所示,三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器A、B、C,用带有阀门 K1、K2的绝热细管连通,相邻两球球心的高度差h 1.00 m .初始时,阀门是关闭的,A 中装有 1mol 的氦( He) ,B 中装有 1mol 的氪( Kr ) ,C 中装有 lmol 的氙( Xe),三者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现打开阀门 K 、K ,三种气体相互混合,1 2最终每一种气体在整个容器中均匀分布,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相同.求气体温度的改变量.已知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003 10 3 kg mol 1He3kg mol 1Kr 83.8 103 kg mol 1Xe 131.3 10在体积不变时,这三种气体任何一种每摩尔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均为3R/ 2,R为普适气体常量.2.( 20Y3)( 20 分)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 4.20 kg 的铝合金构件升温;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 = 90.0 oC的 1.200kg 的热水外,无其他热源。
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 0= 10.0 oC升温到66.0 oC 以上 ( 含 66.0 oC),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 c=0.880 × 103 J· (k g·o C)-1,水的比热容 c=4.20 × 103J·(kg ·o C)-1,不计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3.( 22Y6)(25 分 ) 如图所示。
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平行的直长金属导轨,处于恒定磁场中。
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的均匀导体细杆,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动,细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导轨的左端与一根阻值为尺 0 的电阻丝相连,电阻丝置于一绝热容器中,电阻丝的热容量不计.容器与一水平放置的开口细管相通,细管内有一截面为 S 的小液柱 ( 质量不计 ) ,液柱将 l mol 气体 ( 可视为理想气体 ) 封闭在容器中.已知温度升高1K时,该气体的内能的增加量为5R/2(R 为普适气体常量 ) ,大气压强为po,现令细杆沿导轨方向以初速V0向右运动,试求达到平衡时细管中液柱的位移.4.( 16F1)20 分)一汽缸的初始体积为V0,其中盛有2 mol的空气和少量的水(水的体积可以忽略)。
物理知识竞赛试题05(光热部分)

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五(光热部分)一.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1.关于电冰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D.家用电冰箱的耗电功率通常超过1000瓦。
2.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A.30°B.45°C.60°D.90°4.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
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5.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6. 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7.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8.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5 光热部分(含答案解析)1A.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D.家用电冰箱的耗电功率通常超过1000瓦。
2.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A.30°B.45° C.60°D.90°4.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
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5.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6. 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7.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8.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
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A、凹型镜面B、凸型镜面C、平面镜面D、乳白平面9.如图1,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C .应把A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 .应把B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10.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A .4℃B .0℃C .-40℃D .略高于-40℃11.冻豆腐里面有小孔的成因是:A .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 .豆腐自身膨胀而成C .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D .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12.用一重锤从相同的高度落下敲击质量和温度分别相同的钢块和铅块,重锤打在钢块上时,重锤会跳起,打在铅块上时,重锤没有弹起,这时:A .钢块的温度比铅块高B .铅块的温度比钢块高C .钢块与铅块的温度一样高D .无法判断谁的温度高二、填空(每空3分,共24分)1.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
他们的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
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_中的那一付。
2.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
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__,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__时要吸热。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_____。
4.有一个写着F 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投影仪上。
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请在屏幕上画出F 的像。
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5.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三、(6分)油炸食品时,油锅中滴入水滴会发生爆裂声,并把热油溅起;沸水中滴入油滴却没有类似的现象,解释产生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
四、(8分)我国北方为了室内采暖,用管道将热水从锅炉输往室内。
在管道上方天花板上常可看到被“熏”黑的痕迹。
1.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形成这种黑迹的原因。
2.提出一种观察或实验的方法,用以判断上述解释的正确性。
五、(8分)有一堆从河中捞出的温砂子,测得其比热容为1.2×103焦/(千克.℃)已知干砂子的比热容为0.9×103焦/(千克.℃),则按质量说,这堆砂子含水的百分比是多少?六、(9分)小红在两个同样的烧瓶中灌满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厚度相同的1、2两种保温材料包好,定时测量烧瓶中水的温度。
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
他想用这种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表中给出了在时刻t (单位是分)测得的两个烧瓶中的水温T 1、T 2的几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在下面的方格纸中作出表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并回答以下问题:1. 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2. 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第4题图3. 在这些水温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记录的疏忽而产生的错误?七、(15分)下表列出的是北京煤气用具厂生产的JS系列家用燃气热水器的参数,其中各物理量的单位用的是国际通用的符号,说明如下:Pa一帕斯卡mmH2O—毫米水柱J—焦耳h—小时M3—立方米l—升,即分米3kgf—千克力,即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in—分(时间单位)单位前面的字母M表示系数106,字母H表示系数1021.分别计算燃烧1米3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热量(单位:焦耳)。
2.王秋生同学说,热水产率一栏中,5、3、2后面的符号印得不清楚,好像是数字“l”,但在“/min”的前面又丢掉了什么,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个栏目中三个参数的正确数值和单位。
3.“热效率”一栏给的是参考值;“热水产率”一栏给的是厂家对样品的实测值。
分别计算温升25℃和55℃时的热效率,并解释这两种情况下热效率不同的原因。
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五(光热部分)之答案一.1、A 2、D 3、B 4、D 5、C 6、D 7、D 8、A 9、D 10、B 11、D 12、B二.1、乙 2、低,蒸发,高 3、F的像如图。
远离,下。
4、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降温液化成水使左盘质量增加三、答:因为热油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100℃,当水滴在油中,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沉入油中并迅速沸腾,所以会把热油溅起来,并发生爆裂声。
而油滴入沸水中时,油的密度比水小,因而漂浮在水面上,不会发生激烈的汽化现象,所以没有类似的现象。
四、答:1.热水管道附近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上升,对流加快,空气中的微尘附着在天花板上,形成黑迹。
2.居住单元通往楼道的门比较严实,但门和墙之间仍有小缝,外面的风经常吹进来,这种门缝附近的墙壁上,也有类似黑迹。
这种现象支持了上述的解释。
五、参考解答:解答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m1—干砂子的质量,m2—水的质量,m—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的质量;c1—干砂子的比热容,c2—水的比热容,c—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的比热容;Q1—干砂子吸收的热量,Q2—水吸收的热量,Q—砂子和水的混合物吸收的热量;△t—温度差。
砂子和水的混合物、砂子、水各自吸收的热量可以表示为:Q=c(m1+m2)△t (1) Q1=c1m1△t (2) Q2=c2m2△t (3)由这三个式子可以解出代入数值后,得评分标准:共8分。
(1)式2分,(2)、(3)两式共3分(写对一个给1分),(4)式2分,(5)式1分。
六、参考解答:图象如图。
第一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当时的室温约为20 ℃。
所给数据中t =35 分时的T1= 50 ℃最可能是测量或记录时的错误。
评分标准:本题9分。
正确作出图象给4分,其中描点2分,作出曲线2分,要求点的位置正确,曲线光滑。
前两个问答题每题2分,第3题1分。
七、解:1.查表可知:燃气热水器额定热负荷为37×106J/h。
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的额定燃气耗量分别是0.368×102m3/h、1.964×102m3/h和1.04×102m3/h。
因此,石油液化气:人工煤气:天然气:2.以温升40℃为例,根据表中其他参数计算热产生率。
设每分钟热水产生率为m,则水在1分钟内吸收的热量可表示为Q收=cm△t=4.2×103m△t(J)。
又根据表中所给参数,按热水率80%计算时,燃气在1分钟内放出的能被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即4.2×10m△t=Q放由此判断:3和“/min”之间的符号如果是代表质量,它的意义应该是千克(符号kg),考虑到1千克水的体积是1升,所以,这个符号一定是字母L的小写“l”,而不是数字“1”。
因此正确的数字和单位是3升/分(3L/min)。
分析温升25℃和55℃两种情况可以印证这个结论。
3.由关系式Q放=cm△t和热水产生率表可知升温25℃时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和燃气放出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