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两优669的选育及应用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66高产制种技术

1.1 母本 Y58S 以安农 S-1 为不育基因供体 ,通过杂 交、复交导入常菲 22B 和 Lemont 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 并累加培矮 64S 优良株叶形态基因,经多年系谱选择和测 交筛选,育成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 Y5 8S。该不育系株型松紧适中,分蘖力强,叶色浓绿, 叶片挺直,其上 3 叶长、直、窄、凹、厚。穗形大,着粒密度 适中,颖花量大。在在河南省南部稻区播始历期 84d 左 右,主茎叶片数 13~14 片。 1.2 父本信 R66 以 93-11(杨稻 6 号)为母本,以辅恢 718 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进行选育而成。信 R66 叶姿
挺拔,株间通透性好,穗粒协调,颖花量大,生育后期转色 好,扬花结实耐高、低温能力强,结实稳定,籽粒充实,且 对 主 要 病 虫 具 有 抗 、耐 性 能 。 在 河 南 省 南 部 稻 区 种 植 R66 始历期 100d 左右,主茎总叶片数 16~17 片。
2 高产制种技术
2.1 根据气候条件和亲本特征特性,安排播种期 根据 杂交稻制种对适宜气象因子的要求及信阳常年气象资 料,花期宜安排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结合 Y 两优 66 亲 本播始历期,父本安排两期,Ⅰ期父本于 4 月 20 日左右播 种,Ⅱ期父本于 4 月 30 日左右播种,母本 Y58s 在 5 月 8 日 左右播种。 2.2 强化秧田栽培管理措施,培育多蘖壮秧 秧田应尽 早准备,冬闲时翻犁冻伐,开春后耙田深耕,3 月底施农家 肥 15t/hm2 ,上水泡田,以加快上季田间落粒谷沤烂和农 家肥的分解,4 月初施水稻专用复合肥 450kg/hm2后耙田、 平田,达到泥烂、田平的要求。通过稀播达到早发快发分 蘖,培育多蘖壮秧,提高移栽质量。母本秧田面积不小于 本田的 12%,父本秧田面积不小于本田的 3%,2 叶 1 心时 施尿素 50~70kg/hm2 作断乳肥,使秧苗能够(下转 51 页)
早稻超级稻陆两优996栽培技术简介

陆两优996属两系早杂超级稻品种,7月15日前后成熟,为了夺取丰收,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备足秧田,育好壮秧,每亩大田要备足秧田0.1亩,亩大田用种2公斤,宜在3月21日前后抢晴天或冷尾暖头播种,用地膜小拱育秧。
秧田要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畜肥25-30担或人粪尿5担左右及45%的合格复合肥30公斤,在播种前一星期施下。
2、按叶龄插秧,插足基本苗。
叶龄在4叶1心就可进行移栽,在5叶1心前插完,不插超龄秧。
株行距6*6寸,每亩插1.7万蔸左右,每蔸插4-5苗,每亩确保基本苗7-8万。
3、施足底肥,施好追肥。
大田亩施畜肥20担左右,45%的优质复合肥25-30公斤,插后一星期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打苞初期看苗追肥,缺肥田施尿素、氯化钾各2.5公斤,齐穗时结合防治病虫害,亩用“五增牌”谷粒1-2包,兑足水均匀喷雾。
4、科学管水,干湿灌溉。
早稻移栽后6-7天,施工分蘖肥后,田间要坚持间歇灌溉,即在每次灌水后任其自然落干,2-3天后再灌水,再落干,直到成熟的管水方法。
5、搞好病虫防治。
早稻分蘖期用“锐劲特”等农药防治二化螟,在6月上中旬用“康宽”等防治稻纵卷叶螟,用“吡虫啉”之类农药防治稻飞虱,用“好力克”或“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具体防治时间及防治方法请注意看县农业部门印发的病虫情报。
****农校年月日株两优02属两系杂交超级稻品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7月15日前后成熟,为了夺取高产,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备足秧田,培育壮秧。
秧田与大田之比1:10,亩大田用种2公斤,宜在3月21日前后抢晴天或冷尾暖头播种,用地膜小拱育壮秧。
秧田要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畜肥25-30担或人粪尿5担左右及45%的合格复合肥30公斤,在播种前一星期施下。
2、适时插秧,插足基本苗。
叶龄在4叶1心就可进行插秧,在5叶1心前插完,不插超龄秧。
株行距6*6寸,每亩插1.7万蔸左右,每蔸插4-5苗,每亩确保基本苗7-8万。
3、施足底肥,施好追肥。
两系杂交水稻栽培技术论文

两系杂交水稻栽培技术论文两系杂交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豪两优996是由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优质不育系徽豪S和自育恢复系R996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2015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5002。
由于其亲本具有抗病性好、米质优、异交性好、制种产量高的特点,豪两优996成为目前示范种植及大面积生产的主推品种之一。
为指导农民进行该组合标准化生产,达到优质又高产,笔者对两系杂交水稻豪两优996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1品种特征特性毫两优996全生育期136d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138d左右)早2d,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强,剑叶挺直,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
有效穗225万/hm2左右,株高125cm,穗长27.5cm,平均每穗总粒数200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8.5g。
垩白度小,垩白粒率低,食味和适口性好,米质优。
抗病性好,抗倒性强(图1)。
近几年在安徽多点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高抗、优质”等优势,一般单产9750kg/hm2以上,高产可达12000kg/hm2。
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1秧田整地选用易排易灌,土质疏松,肥力较高的田块作秧田。
施足底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15000kg/hm2,复合肥750kg/hm2,氯化钾75kg/hm2,尿素150kg/hm2。
使肥料与肥料充分融合后,平整秧田,开沟做畦,畦面宽1.3~1.5m,沟宽0.3m,深0.15m,畦面平整。
2.2浸种催芽2.2.1晒种。
浸种前7d选晴天将种子晒6~8h,然后将晒好的种子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晒种时不能直接把稻种摊在水泥地板晒,以免晒伤稻种。
2.2.2选种。
将种子清洗干净,捞取秕谷,黑粉粒。
2.2.3浸种。
浸种时间不宜过长、最好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浸种时最好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先浸6h(无流动清水的要每隔4~6h换水1次,并洗净种子),再用强氯精浸种12h(消毒期间不换水),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残留药液至干净。
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96高产制种技术探讨

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96高产制种技术探讨佚名【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从介绍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96亲本特征特性出发,总结了徽两优996高产制种技术,包括制种基地选择、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父本及培养整齐度高的母本群体等方面,并提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的保质措施。
%Huiliangyou 996 was a two-line indica hybrid rice variety which was weclusive buyout and produced by Anhui Quanyin Chaoda Seed Industry CO.,LTD. Starting from introduc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rice Huiliangyou 996 parents, the high 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selection of seed production bases, reasonable sowing gap stage of the parents, training high uniformity female population, etc. Moreover, the shelf measures for improving seed germination were improved.【总页数】4页(P93-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相关文献】1.两系杂交稻徽两优898高产优质制种技术探讨 [J], 陈琳2.两系杂交稻徽两优丝苗高产优质制种技术探讨 [J], 陈琳3.两系杂交稻徽两优丝苗高产优质制种技术探讨 [J], 陈琳;4.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96高产制种技术探讨 [J], 丁友奇;5.两系杂交稻新两优1671高产制种技术探讨 [J], 王德怀;王维刚;王占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两优669水稻品种好不好?

创两优669水稻品种怎么样?审定编:国审稻20210104品种名称:创两优669申请者:合肥丰民农业科技育种者:合肥丰民农业科技品种来源:创5Stimes;R669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在长江中下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136.1天比对照丰两优四早熟0.7天。
株高118.2厘米穗长24.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每穗总粒数209.7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4.0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3、3.4穗颈瘟损失率级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耐热性中等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8垩白粒率15.0垩白度3.2直链淀粉含量15.1胶稠度82.7毫米长宽比3.2到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三级。
产量表现:2021年参加长江中下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5.87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增产7.73;2021年续试平均亩产665.73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增产10.1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0.8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增产8.94;2021年消费试验平均亩产675.77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增产11.43。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合适于中等偏上的肥力程度下栽培。
其它栽培措施与同类型普通杂交籼稻一样。
要点如下:1.适播种应适时播种合理稀播每亩大田用种1.5千克左右。
2.适时移栽:移栽度以20厘米times;20厘米或18厘米times;25厘米为宜每亩插足根本苗6~8万。
3.肥水理:该品种适宜在中等偏上肥力程度下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重施早施追肥后看苗施肥。
后采用干干湿湿灌溉不要脱水过早。
4.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该品种符合稻品种审定通过审定。
适宜在湖北〔武陵山区除外〕、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江西、安徽、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中稻区、福建北部稻区、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的选育与特征特性【摘要】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是通过精心筛选和杂交育种而得到的新品种,具有优异的产量和抗性特性。
本文通过介绍惠两优369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探讨了其在水稻生产中的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在选育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对亲本的综合评价和选育筛选,成功培育出了惠两优369这一具有高产、抗逆和优质特性的新品种。
该品种在水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惠两优369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机理,为水稻育种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选育、特征特性、水稻生产、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是由优质父本两系粳稻和籼稻GFJ-1-大号厘子,在浙江大学水稻育种研究中心领导下,经过数代选育繁育而成的一种新品种。
该品种在水稻生产中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优良的抗逆性,同时具有优质的米质和口感,广受农民和市场欢迎。
惠两优369的选育过程经历了严格的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通过对父本的优势互补以及选择优良基因进行组合,逐步选育出具有较高稳定性和优异表现的杂交组合。
在选育过程中注重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控,提高了稻谷的品质和产量,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
惠两优369具有较高的抗病虫性和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生长,并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米质。
其优良的特征特性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望成为未来水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惠两优369的优良性状及其遗传背景,探索更多水稻品种间的优势互补,为水稻生产提供更多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动我国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从而为水稻生产提供更优质、高产、抗逆的新品种。
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的选育与特征特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中国人民的主食作物,因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是近年来在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该种组合通过两系法进行育种,综合运用中籼和杂交优势,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质性。
研究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及特征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类水稻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分析、品质分析、抗逆性分析以及遗传特性研究,探讨其在水稻育种中的优势和潜力,为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1.2 选育目的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的选育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品质优良、产量高的水稻品种,以满足人们对优质粮食的需求。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障粮食安全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
2. 提高水稻的抗逆性:面对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各种逆境环境的挑战,选育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确保稻米产量稳定增长。
3. 研究水稻的遗传特性:通过对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遗传特性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水稻的遗传背景和基因表达规律,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4. 推动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度,加速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过程,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和特征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研究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特征特性,可以为选择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未来育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深入研究水稻的抗逆性和遗传特性,有助于提高水稻对各种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增强其抗病虫性和抗逆性,保障水稻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的选育与特征特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备受关注。
而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水稻育种工作者们不断努力,不断进行育种实验和研究,力求培育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优质水稻品种。
在这些优秀的水稻品种中,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无疑是备受关注的。
本文将从该水稻品种的选育历程、特征和特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选育历程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是在水稻选育领域由我国水稻专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选育而成的。
该品种得益于新一代育种技术的运用和育种原理的深入研究,得以选育成功。
在其选育的过程中,育种专家们首先进行了精准的品种遴选和杂交组合的选定,然后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和评价,最终筛选出了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
二、特征特性1. 适应性强惠两优369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显示出了良好的适应性,无论是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还是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都可以取得稳定的高产。
2. 产量高该品种的产量非常可观,根据田间试验的结果显示,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其每亩产量可以达到800公斤以上,相较于传统的水稻品种,其产量提高了30%以上。
3. 品质优良惠两优369的稻米质地细腻,米粒饱满、晶莹透亮,煮熟后有粘性、香味浓郁,口感极佳。
其食用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4. 抗逆性强该品种的株型和生长势强健,对干旱、倒伏、病虫害等具有良好的抗性。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可以保持稳定的产量和品质。
5. 栽培管理和机械化性好惠两优369在栽培管理和机械化收获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特性,具有较好的抗倒性和抗拉性,适合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和收割。
三、市场应用前景优质两系中籼杂交水稻组合惠两优369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诸多优点,适合在我国的多种水稻种植区域推广种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主要 特 征 特 性
2 . 1 产 量 表 现
2 0 0 7年在 安徽 省农科 院水 稻所试 验地 参 J J N  ̄ J ' 区
安徽省最重要 的粮食作物 ,一季 中稻在安徽省水稻生 产上 占首 要地位 , 面积达 1 7 3 . 3 3万 h m z , 总产量 1 3 0 . 0 万t , 占粮 食 作 物 面 积 的 3 3 . 3 3 % , 占粮 食 总 产 的 4 1 . 6 6 %。但生 产上 目前推广 的品种多为以广 占 6 3 S ( 及 其衍生 系 ) 与9 3 1 1 ( 及其 衍生 系 ) 杂交 的组 合 , 遗 传背 景单一 , 生产风险大 , 如丰两优 1 号、 新两优 6 号、 扬两 优 6号等抗病力正在下降 ,生产上急需优质高产新 品 种来替代 。本课题组选 育的杂交 中稻新组合 两优 6 6 9 米质达 国标 优质稻 3 级标 准 , 且产 量高 、 生育期 适 中 , 适宜在 长江 中下游地 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
品种与 技术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3 . 0 5 . 0 3 3
中 国稻 米 2 0 1 3 , 1 9 ( 5 ) : 9 8 — 1 0 0
优质两 系杂交 中稻新组合 两优 6 6 9的选育及应用
品 比试验 , 平均单产 1 0 . 1 8 t / h m : ,比对照 Ⅱ优 8 3 8 增 产 7 . 4 5 %。2 0 0 8 年参加安徽省水稻中籼组 区试 , 平均单产 9 . 6 7 t / h m ,比对照 Ⅱ优 8 3 8 增产 7 . 6 8 %,达极显 著水 平; 2 0 0 9续试 , 平均单产 9 . 2 3 t / h m , 比对照 Ⅱ优 8 3 8 增 产7 . 1 9 %, 达极 显著水平 ; 两年平均 单产 9 . 4 5 t / h m z , 比 对照 Ⅱ优 8 3 8 增产 7 . 4 4 %。2 0 1 2年在安徽省巢 湖市亚 父社 区示范种 植 6 . 6 6 h m , 经专 家测产 验收 , 平均单 产 1 1 . 6 1 t / h m , 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潜力 。
我 国继三 系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之后 ,从上世纪
开始推 荐参 加安 徽省 中籼 组 区试 ,组 合定 名 为两优 6 6 9 。2 0 0 8 — 2 0 0 9 年参加 安徽省 中籼组区域试验 , 2 0 1 1 年通 过安徽 省农作 物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审定 ( 审定 编号 :
2 . 2 农艺性状 两优 6 6 9 属迟熟籼型杂交 中稻 ,在安徽 4月下旬
1 选 育 经 过
恢 复系选 育 : 2 0 0 0年春在海 南省 陵水 县用 自育恢 复系 9 0 1 9为母本 ,以 9 3 — 1 1 为父本 ,进行杂交 得 F
播种 , 全生育期 1 3 7 d左右 , 与 Ⅱ优 8 3 8 相 当。分蘖力 中等 , 结实率 较高 , 株高 1 2 3 C 1 T I , 株型 松紧适 中 , 茎 秆 粗壮 , 抗倒性较 强 , 适合 中高肥力水平 田块 种植 , 叶色 深绿 , 剑 叶长 、 宽、 挺直 , 着粒 密 , 谷粒长 形 , 稃尖 无色 , 部分穗 有少量 短顶芒 , 成熟 时秆青 籽黄 , 熟 相好 。 一 般有效穗数 2 4 0 . 5万/ h m ,穗长 2 5 . 2 c m,每穗总粒数
1 9 4 . 5粒 , 结 实率 8 2 . 6 %, 千粒 重 2 6 . 7 g 。
2 . 3 稻 米 品质
代, 2 0 0 0年 夏季 在合 肥 种植 F . , 2 0 0 0冬在 海南 加 代 , 2 0 0 4年 夏 季 在 合 肥 种 植 F 。 代 已经 稳 定 ,编 号 为 4 D 6 6 9 。 不育系选育 : 2 0 0 3 年从合肥峰海标记水稻研究 所选育的庐 白 7 6 S中系统选 育了 1 株稃尖 无色 、植 株 偏高 、 粒 型较大 的不育系 , 经加代 , 于2 0 0 5 年稳 定 , 定 名为 5 3 0 6 S( 2 0 1 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 织 的现场技术鉴定 ) 。2 0 0 5年夏季在合肥用 该不育 系与 恢复系 4 D 6 6 9进 行 配 组 , 2 0 0 6年 夏 季在 合肥 种 植 F 代, 表现出产量 高 、 米 质优 、 抗性好 等优点 , 且综合 性状 优 良, 2 0 0 7夏季 在肥东 县进行 围布隔离 制种 , 2 0 0 8年
交 中稻新组合 , 具有稻米品质优 、 产量较高 、 生育期适宜等特点 , 2 0 1 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 文介绍 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 、 主要特征特性 、 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 两 系 杂 交 中稻 ; 两优 6 6 9 ; 优质 ; 选 育 中图 分 类 号 : S 5 1 1 . 2 1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3 ) 0 5 — 0 0 9 8 — 0 3
施伏 芝 阮新 民 从 夕汉 罗 志祥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合肥 2 3 0 0 3 1 ) 摘 要- 两优 6 6 9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以 自育恢复系 R 6 6 9与 自育两系不 育系 5 3 0 6 S组配的两系杂
皖稻 2 0 1 1 0 0 2 ) 。
8 0年代 开始 , 开展 了两系杂交 水稻育 种工作 , 先 后在 国家“ 8 6 3 ” 计 划 的支持 下 , 育成 了一批实 用性 比较强 、 米质优 、 配合力好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 继而育成 了一批 高产 、 优质 的两系杂交水 稻 , 并大 面积应用 于生 产 , 为 保 障我 国抗病性等方 面具有 明显 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