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他的籼型杂交水稻

合集下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推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推文

谢谢大家!
二、主要成就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10月,获得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授予的世界粮食奖。 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国之脊梁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一、简介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 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 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二、主要成就
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64年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 1973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 杂交水稻。 1974年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领先地 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 1976年至1978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十一亿亩,增产稻谷一千亿公斤。 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三、精神品质
袁隆平院士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具有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 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 利的高尚情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袁隆平爷爷个人事迹介绍

袁隆平爷爷个人事迹介绍

袁隆平爷爷个人事迹介绍“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他就是我们最敬佩的袁隆平爷爷,他的一生真的太辛苦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感人事迹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袁隆平爷爷个人事迹介绍最新,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袁隆平的事迹简介(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袁隆平的故事“对钱不能看得太重”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袁隆平很有钱,但他是一位拿国家俸禄的科学家,每个月的全部收入连工资和补贴加起来,总共4000多元钱的样貌。

他乐呵呵地说,这些收入不低了,够我花的了,所以,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

此外,他还出资捐助过教育事业。

他对于金钱的观点,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

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他说:“钱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没有钱,饭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

但钱够一般日常生活开销,再小有积蓄就行了,对钱不能看得太重。

”倘若对钱看得太重,被金钱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

对人生,对金钱,对地位,乃至对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彻明了,他向来对自我很“小气”,对别人却有一份古道热肠,侠义肝胆,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会尽全力帮忙他人。

他是博士生导师,带过许多博士生,其中有一个是从农村来的,家里生活较困难,有一次,这位学生打电话给他,说是父亲病重住院,急需用钱,他十分同情,从自我的工资收入中给那个学生寄去了两千块钱。

▼袁隆平的贡献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他大胆设想“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 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并设计出整套培 育杂交水稻的方案,即培育出不育系、保持 系和恢复系,通过三系配套,完成不育系繁 殖、杂交制种和大田生产应用。
第一个雄性不育系培育成功,1973年实现三系 配套,育成第一个具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 优2号”。1976年,三系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 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 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 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 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 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 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 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 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 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 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 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 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
五、新的攻关
三系杂交水稻取得的成就举世赞叹,袁隆 平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没有 骄傲,更没有止步,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 幅度地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 产环节多等不足,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
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
的战略设想。
这又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有好心人说,你已 成了著名科学家,万一搞砸了,岂不坏了名声? 袁隆平回答:“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 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 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 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 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 单位协作攻关。
三、研究历程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 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 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 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 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 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 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 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 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

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40多年。

从《诗经》慨叹的“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蝗旱不登,饿殍载道”,饥饿曾经长时间和中国人如影随形。

2005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从2006年起停止对华粮食援助。

这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

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其中杂交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

失败中诞生的灵感火花上个世纪60年代,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青年教师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株型优异,穗大粒多。

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数了数稻粒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

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长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

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根据蒙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

中国现代杰出人物故事

中国现代杰出人物故事

中国现代杰出人物故事中国现代杰出人物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 袁隆平:袁隆平是杂交水稻领域的杰出先驱,他倾注毕生精力,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他的成就不仅为中国人民的粮食产量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

袁隆平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科研成果,还在于他为推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他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使农业生产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他的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成为杂交水稻领域的重要文献和理论基石。

2. 邓稼先:邓稼先是新中国核武器事业的杰出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工业的开拓者和先驱。

他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彰显了他在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

邓稼先不仅在核武器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成功和贡献不仅在于他的科研成果,还在于他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 刘翔:刘翔是中国男子田径队的杰出运动员,他在110米— 1 —栏比赛中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和亚洲纪录。

他是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刘翔的成功不仅在于他在比赛中的卓越表现,还在于他的刻苦训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他始终保持着对运动的热爱和追求,通过不断努力和挑战自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成就。

4. 杨利伟:杨利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设计师,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也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杨利伟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科研成果和航天经历,还在于他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稻之⽗袁隆平的故事⽔稻之⽗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次绿⾊⾰命”,给整个⼈类带来了福⾳。

以下是⼩编整理的⽔稻之⽗袁隆平的故事,欢迎阅读。

现为中国⼯程院院⼠的袁隆平,从60年代起致⼒于杂交⽔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

1976⾄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稻种植⾯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1000亿公⽄。

1979年,杂交⽔稻作为我国第⼀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以后,他⼜研制出⼀批⽐现有三系杂交⽔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

如今,我国⼤江南北的农⽥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稻。

杂交⽔稻的⼤⾯积推⼴应⽤,为我国粮⾷增产发挥了重要作⽤。

袁隆平的杂交⽔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的专家到中国来取经,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引种了杂交⽔稻。

袁隆平的努⼒,也为解决世界粮⾷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为此,我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国先进科技⼯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作者”等光荣称号。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

国际同⾏称他为“杂交⽔稻之⽗”。

⼈物故事 袁隆平,1930年9⽉⽣于北平,1949年8⽉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

1953年8⽉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在长达19年的教学⽣涯中,袁隆平⼀⾯教学,⼀⾯从事⽣产实践、选择课题进⾏科学研究,开始⾛上了作物育种之路。

由于开展杂交⽔稻研究的需要,袁隆平1971年2⽉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稻研究⼯作。

为加强和协调杂交⽔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成⽴了全国性的杂交⽔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稻研究中⼼,后⼜成⽴国家杂交⽔稻⼯程技术研究中⼼,均由袁隆平任中⼼主任⾄今。

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程院院⼠。

1960年袁隆平从⼀些学报上获悉杂交⾼粱、杂交⽟⽶、⽆籽西⽠等,都已⼴泛应⽤于国内外⽣产中。

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常重要的意义。

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简介2024新版

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简介2024新版
在三系法基础上,袁隆平团队进 一步创新,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 稻,简化了制种程序,提高了制 种效率。
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与国内其他技术相比
袁隆平团队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产量、品 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处于 国内领先地位。
VS
与国际同类技术相比
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 位,袁隆平团队的贡献尤为突出。
05
纪念袁隆平院士活动回顾与展望
历年纪念活动回顾
2021年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悼念活动,包括追思会、座谈会、图片展等,回顾袁隆平院士的生平 事迹和贡献,表达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怀念和敬意。
2022年
袁隆平院士诞辰92周年,相关机构和组织举办了纪念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纪念文章征集、视频展播等,旨在 传承和弘扬袁隆平院士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1949年8月,考入西ຫໍສະໝຸດ 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 系,主修遗传育种学。
03
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开始 了他的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
杂交水稻研究历程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 “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 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 功,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01
02
03
袁隆平院士非常关心青年科技人 才的成长和发展,积极为他们提 供指导和帮助。
他经常与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思想 、分享经验,鼓励他们勇于创新 、敢于实践。
他还通过各种渠道为青年科技人 才争取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更 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04
袁隆平院士社会影响及传承
提高中国粮食产量和国际地位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奋斗故事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

“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他的奋斗经历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价值。

“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几乎看不到因为吃不饱饭而晕倒的人, 更别说死于饥饿的人了。

吃树皮、吃草根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 我们仅仅只是把他当做爷爷、奶奶辈讲的传奇故事罢了。

的确,我们是没有挨过饿的一代, 我们对袁隆平先生并不感冒, (蔡爽,不喜欢袁隆平,他种的杂交水稻不好吃)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他。

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做出的贡献,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 ,没有他的话,可能没有人能养活中国、养活世界。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 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

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 尝尽逃难的艰辛。

于是他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

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想为国家发展做点什么。

起初因为看到袁隆平的照片, 再加上他最初是在安江农校教书,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安江” ,它位于湘西南,是湘与云贵高原交界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是一个镇,是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 那地方挺穷的) 所以我对袁隆平的第一印象觉得他也就是农民出身。

其实他也是可以称为“官二代的” ,他父亲袁兴烈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过孙连仲将军的秘书,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 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父亲本来想让他报考南京重点, 日后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他却因为自己的兴趣毅然选择了农学,选择了一个这么艰苦的职业, 我挺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的。

毕业以后, 他父亲本来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好工作的, 但因为励志要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于是服从分配来到了偏远的湘西农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 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 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 美国、日本、 菲律宾、 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 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 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 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 个国家讲学、 个国家讲学 传授技术、 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 动19次。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美国、日 次 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美国、 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 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 多个 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 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自1981年袁隆 年袁隆 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 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 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 ~ 1988年的短短 年内,又连续荣获了 个 年的短短4年内 年的短短 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 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 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 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 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 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 价说: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 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 水稻之父’ 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 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 人类带来了福音。 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说他曾经做过这样那个一个 水稻比高粱还高, 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 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 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 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就让我们记住这位让全中国骄 傲的人物~~~~~袁隆平 ! 傲的人物 袁隆平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 年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年并入西南大 年并入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年实现三系配套, 学)。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年实现三系配套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 号,1975年研 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 年研 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 定了基础。 定了基础。 1960年7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旱稻田中,发现特 年 月 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旱稻田中, 异稻株,第二年认识到这是“天然杂交稻” 异稻株,第二年认识到这是“天然杂交稻”株,而受到启 立志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发,立志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70年11月23日,在袁隆平构想指导下,助手李必湖 年 月 日 在袁隆平构想指导下,助手李必湖 和冯克珊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野败” 和冯克珊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野败”,为籼型杂交稻 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 年 南优2号 翌年作晚稻栽培1. 公顷 攻克了“ 公顷, “南优 号”,翌年作晚稻栽培 .33公顷,攻克了“优势 关”。 1977年,袁隆平总结了 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发表 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 年 袁隆平总结了10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 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 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 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2年8月26日,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 年 月 日 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 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 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 水稻之父” 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院士获首届“国家最高 年 月 日 袁隆平院士获首届“ 科学技术奖” 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 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 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500 万元)。 万元)。 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 年 月 ~ 日 调研期间, 日专程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 日专程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国家杂 调研期间,3日专程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国家杂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肯定了他们作出 的重大贡献。 的重大贡献。 2005年8月13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 日下午, 年 月 日下午 程前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程前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了解杂 交水稻研究情况,看望袁隆平院士。 交水稻研究情况,看望袁隆平院士。 2007年1月28日,“和谐中国.2006年度影 和谐中国. 年 月 日 年度影 响力人物”大奖在北京颁发, 响力人物”大奖在北京颁发,袁隆平位列获奖首 席。
袁隆平与他的 籼型杂交水稻
昆二中 初二.3班 初二.3班 .3 陆莹 25号 25号
长词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际水稻研究所 斯瓦米纳森
袁隆平, 日生于北平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汉族 年 月 日生于北平,汉族, 江西省德安县 德安县人 无党派人士, 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 在湖南长沙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长沙。 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 国工程院院士。 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 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教授、 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名誉院长、 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 主席、 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 湖南省政协月当选美国 院士, 科学院外籍院士 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