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辅导员岗前培训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辅导员岗前培训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辅导员岗前培训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2023年的辅导员岗前培训中,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辅导员这个职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辅导员要完成的任务不仅仅是辅导学生的学业,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疫情防控等一系列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结这些任务,2023年的辅导员岗前培训中,会有一些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培训缺乏实践考核在辅导员岗前培训中,有些课程缺乏实践考核,只是紧紧围绕着理论知识的讲授。

这样的培训只能让学员们知道要做什么,但却不能保证学员在真正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应对策略:学校可以在培训课程中加入实践考核,如模拟沙盘等,让学员们在模拟中去操作,学会解决各种案例,不断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安排一对一的实习辅导员,为学员提供实际指导。

二、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符现在很多培训课程都是从基础的教育内容入手,对于实际工作内容较少涉及。

由于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在学校工作多年后才转行而来,对于教育行业的基础知识已经比较扎实,而且也比较有经验。

因此,对于这些辅导员来说,这些基础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工作的培训内容。

应对策略: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员,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针对之前辅导员的基础知识提高,对于退役军人、教育专业硕士等学员,需要提供更加专业、实际的课程内容。

三、重理论轻实践学员在学校接受到的教育岗前培训,大多都是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出发。

这样的培训容易导致学员们对于实际工作的认知不足,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对策略: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让学员参加实际工作和学生活动,加强对于学生个性的了解,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同时,在培训课程中加强与学校实际运作的对接,减少理论授课比例,提高实际操作比例。

四、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对于辅导员来说,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辅导员的一项工作就是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无法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情况下,辅导员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及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及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及对策随着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缺乏岗前培训,很多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佳,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如何开展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1.培训内容不够全面目前,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教学理念、教育法律法规、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这样的培训无法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2.培训形式单一目前,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讲座和研讨会为主,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

这样的培训方式难以满足不同青年教师的学习需求,也难以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3.缺乏个性化培训每位青年教师都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但目前的岗前培训缺乏个性化的培训,无法满足不同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这样的培训往往会出现“铺天盖地”的培训内容,而缺乏对个体的关注和支持。

二、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对策1.培训内容要全面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应该包括教学方法和技能、教育法律法规、学科知识、教学理念等多个方面的培训内容。

这样的培训能够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2.培训形式要多样化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应该多样化,包括讲座、研讨会、实践教学、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

这样的培训方式能够满足不同青年教师的学习需求,也能够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3.培训要个性化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应该个性化,考虑每位青年教师的职业背景、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这样的培训能够更好地关注和支持每个青年教师的个体需求,提高培训效果。

4.培训要持续化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应该持续化,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培训,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跟进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多种形式的辅导和指导。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与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就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展开讨论,从岗前培训工作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列举了当前工作制度之下,工作中存在的四个具体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

意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1-0026-02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与对策①解蕙铭(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品食品学院,吉林长春130031)一、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一)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需要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开展岗前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需要。

从当前我国高校在青年教师选拔任用的模式和工作原则上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所选拔出来的青年教师往往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他们往往是专业领域的博士毕业生,这些人在专业领域非常优秀,但是从教学层面上来看,这些人在以往的人生经验当中,往往参与的是学生的工作,没有对教师工作有正确的预估,在教学方面也缺乏必要的训练,从课堂走出就上讲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反馈到他们的工作当中,就会导致很多教师在刚刚接触工作的时候,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而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因此,针对高校的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需要,是博士毕业生在走向教师岗位的过程当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二)帮助教师预先处置突发问题针对高校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教育,实际上也是帮助教师预先处置突发问题的现实需要。

高校青年教师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应该是课堂纪律的组织者,是课堂内外突发状况的处置者。

而这两项工作的任何一项都不是教师本身原有的知识构成所能够支撑他们完成的,因此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突发事件,解决课堂上有可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让教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方面是对老师负责,同时也是对学校和学生负责。

二、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二、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四)我国大学青年教师培训的对策
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高校、教 师以及有关学者都在反思。比如: 有人提出了构建合理、有效的职业培训制度的建议:提高对岗前培训工 作的认识;优化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完善岗前培训考核机制;建立培训 质量评估体系,等等。 也有人从非正式学习的视角提出,可以采用导师制、青年教师联谊会、 自助式系列报告、团队训练、网络平台、校情教育等非正式培训形式,提 高青年教师职业培训的成效。 教育部发言人在2011年7月27日的新闻通气会上宣布,我国将重点建设30 个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试图以示范中心引导各类高校建立适合本 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满足教师个 性化职业发展的需要。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三)我国大学青年教师培训的问题
许多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培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表现为:
第一,青年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第二,岗前培训的功利性日渐凸现。
第三,培训的内容与方法陈旧。
第四,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第五,培训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脱节。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三)我国大学青年教师培训的问题
从以上职业培训情况可见,无论是国家教育部还是省(市、区)教 育厅,对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都郑重其事地下发文件,明确规定 高校要重视岗前培训,高校也想方设法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岗前以及 校内职业培训,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使其更 好地履行教师职责。 然而,尽管青年教师全员接受了制度规定的职业培训,但实际效果 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的理想目标。而且还出现了诸如:培训普遍存 在着目的功利、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职业培训备受质疑。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第一篇: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当今的知识信息时代,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我们知道培训既是满足教师个体自我需要的内在动力,又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此外教师培训对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所以在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迅速扩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问题也日益明显。

因此本文从政府、高校、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效果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培训问题;对策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bstract: in today's knowledge information age, the young teachers to the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their knowledge update faster and faster.We know that training is not only meeting the teacher individual self-fulfillment need internal power, it is to realize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mprove teachers' whole quality of the effective way.In addi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So in the young college teachers training needs expanding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and of the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obvious.This article from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teachers' three aspects of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problems in a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effect of severalcountermeasures.Keywords: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Training problem;countermeasures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实力、增强学校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培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1. 培训内容单一。

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

2. 培训方式单一。

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缺少互动和实践环节。

3. 培训时间短。

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时间短,难以满足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

4. 培训效果难以衡量。

目前,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无法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估。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多样化培训内容。

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以满足不同青年教师的需求。

2. 多样化培训方式。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3. 延长培训时间。

适当延长培训时间,让青年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4. 建立完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制定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及时、全面地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其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采取上述
对策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师资队伍水平是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关键是建设好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这就需要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健康生活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为他们进修学习和提高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有利于新教师适应其职业活动,对新教师的角色定位、情感归属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

但,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探索和解决。

文章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

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阐述了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研究概述。

阐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三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剖析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组织现状,内容现状,考核现状以及效果等,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优化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管理的建议。

提出应分别从提高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认识、优化培训内容和模式、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与考核等三个方面加以调整,以提高岗前培训的效果。

第五章,结论。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在对策建议上结合了目标管理,以需求为导向确定培训内容以及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提高培训工作实效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此研究对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校岗前培训:关键因素分析及提升方案

高校岗前培训:关键因素分析及提升方案

高校岗前培训:关键因素分析及提升方案2023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因此,高校的岗前培训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关键因素分析和提升方案两个方面来探究高校岗前培训的问题。

一、关键因素分析1. 岗位要求分析为了使培训更有针对性,高校需要对不同岗位的要求进行分析。

例如,某企业对销售岗位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洞察市场变化,而对技术类岗位的要求则是具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了解不同岗位的要求,才能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

2. 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岗前培训的重点。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例如跨学科项目、社会服务、实习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3. 培训方式与手段高校岗前培训的方式和手段应该多样化,并且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来进行设置。

有些培训可以采用在线视频,有些则需要认真安排线下课程。

此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模拟等方式来进行培训,以提供更全面的培养。

4. 个人能力提升高校培训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个人能力提升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极为关键。

5. 微标签探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微标签成为了高校岗前培训的重要手段。

微标签是以点为基础的能力描述,是人们便于分类的一种语言表达手段。

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能力识别并打上微标签,以更好的辅助学生职业发展目标的匹配。

二、提升方案1. 班级为单位的培训高校可以将学生按照专业、就业方向进行分类,每个班级对应一个职业方向。

在班集体为单位,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2. 高校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确定合适的企业和岗位用人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具实际应用性的培训,以更好地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3. 线上线下相融合将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能够有效地降低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就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展开讨论,从岗前培训工作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列举了当前工作制度之下,工作中存在的四个具体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

意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1-0026-02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与对策①解蕙铭(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品食品学院,吉林长春130031)一、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一)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需要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开展岗前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需要。

从当前我国高校在青年教师选拔任用的模式和工作原则上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所选拔出来的青年教师往往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他们往往是专业领域的博士毕业生,这些人在专业领域非常优秀,但是从教学层面上来看,这些人在以往的人生经验当中,往往参与的是学生的工作,没有对教师工作有正确的预估,在教学方面也缺乏必要的训练,从课堂走出就上讲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反馈到他们的工作当中,就会导致很多教师在刚刚接触工作的时候,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而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因此,针对高校的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需要,是博士毕业生在走向教师岗位的过程当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二)帮助教师预先处置突发问题针对高校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教育,实际上也是帮助教师预先处置突发问题的现实需要。

高校青年教师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应该是课堂纪律的组织者,是课堂内外突发状况的处置者。

而这两项工作的任何一项都不是教师本身原有的知识构成所能够支撑他们完成的,因此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突发事件,解决课堂上有可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让教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方面是对老师负责,同时也是对学校和学生负责。

(三)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的需要针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也是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的需要。

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体现,是由一个一个的教师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所实现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针对高校的青年教师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技巧,能够使得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这也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人们必须承认,提升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最终还是要依托基层的教师,教师本身教学能力在课堂上的呈现就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外在体现,而由于教师本身主观的原因,他在课堂上没有尽善尽美地向学生表达既有的知识和逻辑,没有让学生掌握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就会导致社会评价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变差,这一方面会影响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同时对学校的声誉和教师的声誉也是一个打击。

(四)申明学校管理规范的需要对高校当中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青年教师开展卓有成效的岗前培训,同时也是申明学校管理规范的需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校园尤其如此,大学校园当中我们所管理的对象并不仅仅是那些青年的学生,同时也包括学校之内从事具体工作的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只有行政人员、教学人员和学生,三者都能够配合学校的管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谐的校园氛围才能够被营造,学生和教师才能够有更好的空间来开展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够从本质上得到应有的提升。

而从这个现实情况来看,针对青年教师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能够帮助教师明确学校的纪律,使得他们的心中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存在着一种敬畏,而这种敬畏之情将会划归为他们对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一种隐性的影响,这对引导和帮助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而言,也是有价值的。

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组织纪律性不强当前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组织纪律性不强。

这实际上是由主客观原因共同构成的,从主观情况上来说,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的青年教师往往集中在“80后”和“90后”一代,这部分教师多数是独生子女,生长的空间比较宽松,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意识,他们对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注程度也更高,所以会表现在外在的特征,就是他们的组织和纪律性不强,与此同时从客①本文系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课题“职业院校新教师校内岗前培训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7ZCY24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解蕙铭(1979—),男,汉族,吉林白山人,吉林农业大学,工学硕士,讲师,从事微生物代谢与调控、生物技术制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管理研究。

26--观角度上来说,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此前的人生经历当中,往往是就读了硕士和博士生,而硕士和博士的管理,是相对比较宽松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所以在组织和纪律上特别是遵守时间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客观障碍的。

(二)培训内容缺乏规范性学校组织青年教师所开展的岗前培训工作,其实是缺乏规范性的。

很多学校为了搞培训而做培训,不管是从事培训的人员还是培训所依照的规章制度,往往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很多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执行者往往不是最适合的,而面对着接受过高等教育洗礼的高校青年教师,这些培训的人员和培训的内容往往无法打动他们,这也会导致培训工作流于表面,培训内容缺乏规范性。

我们必须认识到培训内容缺乏规范性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多的,而且多数是恶性的后果,一方面会导致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与培训相关的规章制度缺乏敬畏,同时教师这种缺乏敬畏的思想也会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传达给学生,影响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三)培训时间无法保障培训时间无法保障,实际上是基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本身繁重的科研任务以及繁重的科研任务双方叠加的现实状况来说的。

人们常常把高校当中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称为“青椒”,学术界已经认识到了青年教师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实际上都是非常繁重的。

相比于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特别是老一辈在高校当中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青年教师进入教育教学行业当中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而双重叠加会导致每一个青年教师尽管刚刚进入岗位,却还需要面临和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工作压力的重压之下很少有青年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围绕着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活动,也往往由于缺乏教师的主观配合而很难有所建树。

而老教师是因为有了此前的积累,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在教学上都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组织更多的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开展培训的过程当中,相关的组织部门也应该考虑邀请和聘请老的教师来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导。

(四)培训效果难以计量任何一个培训活动,最终要是想产生好的效果,就需要有一个非常精确的刻度去计量它,包括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学员的成绩等,但是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往往流于表面,更多的是通过一段时间“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高校的青年教师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学校针对教师的规章管理制度进行一个有针对性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式的教育并不能够满足当前培训的现实需要,而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的实际效果,难以量化的方式来测量,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的几条路径(一)严明培训纪律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的第一条路径就是严明培训纪律,要让青年教师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对高校来说,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过程当中纪律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制定规矩,要让教师明确在规矩规定的范围之内,违反纪律的后果,而我们在制定这样的纪律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充分考虑高校青年教师的现实状况,为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和科研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预估和判断。

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强调人性化管理,尽可能方便高校青年教师来接受培训,与此同时也要为高校青年教师在接受培训方面建立一个更加可实施的规矩,要让青年教师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奖惩制度的颁布,让青年教师自觉去遵守已经颁布的规矩和纪律。

(二)开展专门教材编写工作必须承认,围绕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开辟一个空间,编制一本教材,实际上所需要耗费的人力和物力、需要投入的资源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开展教材的编写工作,从理论和现实上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赋予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要让人们自觉去遵守和尊重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对那些已经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具有非常强专业能力的高校青年教师来说,通过颁布教材并且围绕教材讲课的方式,让他们树立起对高校已经颁布规章制度的尊重之情,实际上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开辟单独的培训时间我们在上面提到了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高校当中的青年教师面对着非常繁重的科研压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督促高校青年教师抽出时间来圆满地完成高效的岗前培训,实际上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是由于学校在人员调配和时间安排上面的冲突所导致的,因此学校应该出面解决这一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就应该给高校的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前提供更加宽松的时间,要让青年教师能够暂时放下所有的科研和教学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岗前培训工作当中,只有这样才是全心全意地去学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开展的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才是有针对性的,才是有实际效果的。

(四)设置前期、中期和后期考核让考核代替培训,以考核为职业来引导和敦促高校的青年教师自觉接受岗前培训,并且基于岗前培训的具体内容,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自我思考、自我反思和自我剖析,使得高校针对青年教师所开展的岗前培训工作能够卓有成效、富有实效。

四、结语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既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是推进相关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1]姜睿馨.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4):98-100.[2]姜睿馨.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6):99-100.[3]季兴帅.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31.◎编辑马燕萍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