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超好)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复习第一单元

文化生活复习第一单元

提升能力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 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 能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养。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 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读书作为一种精 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或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先进的、 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 会发展。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书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北京25Ⅰ 2013海南卷Ⅰ 安徽8. Ⅰ
广东30. Ⅰ广东 31Ⅰ山东 23.Ⅰ浙 江31Ⅰ 北京24Ⅰ 天津2Ⅰ天 津) (1) Ⅱ 2013江苏卷 Ⅰ202013福建卷 Ⅰ2013四川卷Ⅱ 2013浙江卷Ⅱ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
2013江苏卷 Ⅰ2013福建卷 Ⅰ2013广东卷 Ⅰ2013新课标全 国卷Ⅰ2013天津 卷Ⅰ2013重庆卷 Ⅱ2013海南卷 Ⅱ2013天津卷Ⅱ
易错点
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的。 (文化素养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 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易错点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 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 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必须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_知识总结_复习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_知识总结_复习

B
• .(2013· 广东卷· 31题)2013年3月,广东某市 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文化的特点 P6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一 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一种素养;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表现形式
P8
①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动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 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 P9
• (2011· 浙江卷)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 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 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 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 类现象表明( ) • A. 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 文化背景 •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 不同的 •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考点3*: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P17-21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 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P18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引领人们前进。P19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 进。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 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P21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参考答案: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 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 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 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 色彩等方面的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 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传播。 (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 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 的实质就是“扬弃”。 《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 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 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 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 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6. 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
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 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 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 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人说,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 不可能有真正的根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不可能 充分、持久地赢得别国尊重。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பைடு நூலகம்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
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 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 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复习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技能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复习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和课件。

2. 相关教学资源,如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3. 练习和活动的课件、PPT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与学生共同回顾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2. 利用图片、视频或相关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文化与生活的兴趣。

Step 2:复习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查找并复习第一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可以使用词汇卡片、课件等方式进行。

2. 快速游戏(如拍卡片、速记等)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的记忆。

3. 引导学生运用重点词汇描述相关事物或情境,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3:听说训练(20分钟)1. 播放录音或课件中的相关对话或文章,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并填写相关表格或回答问题。

2. 学生通过对话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回顾并展示他们对第一单元内容的理解。

Step 4:读写训练(20分钟)1. 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与第一单元相关的问题。

2.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观点。

3.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比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某个文化习俗的短文。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提高和进步。

2. 鼓励学生自主拓展学习,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网站、书籍等资源供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进步。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 人们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文化的影响。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性意味着永不 改变。
3.文化对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 进作用。
走出误区
×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
人们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文化的影响。
×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性意味着永不
B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考点5-6: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思考: 文化通过什么对人产生影响?
对人的什么产生影响?有何特点? 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 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4.作用: 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2010天津文综)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 “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 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 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 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 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 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 种现象说明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国内) B.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 要内容。(国际)
(2010北京文综)《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 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 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内容3、文化的形式4、文化的特点5、文化的产生6、文化的获得(文化素养的形成)7、文化的载体(文化素养的表现)1、文化的概括性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影响不同。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

④民族精神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总之,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提高文化素养已成为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条件。

②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强权政治。

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①有关科技发展的指标,已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②教育在综合国力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科技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③文化产业对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

④民族精神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4、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根源(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化⽣活第⼀单元知识点总结第⼀单元⽂化与⽣活第⼀课⽂化与社会1、⽂化的外延(1)⽂化形式:丰富多彩(⽐如⽂学、艺术等);(2)⽂化活动:⽂化⽣产、传播、积累的过程;(3)⽂化现象:⽆时不在、⽆处不在;(4)⽂化特⾊:不同区域⽂化⽣活各有特⾊;(5)⽂化形态:有古今地域之别;(6)⽂化性质: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

2、⽂化的内涵⽂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的⼈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包括⾃然科学、技术、语⾔和⽂字等⾮意识形态部分。

它既不是指⼴义的⽂化,也不是指狭义的⽂化。

把握⽂化内涵注意的三个关键:(1)⼈类:⽂化的具体内容是与⼈类直接相关的,是⼈类社会所特有的,⼈是⽂化的主体;(2)全部:强调⽂化是所有⽂化现象的总和,并不单指某⼀种⽂化现象;(3)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指⼈们精神领域的⼀切活动及通过这些活动所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3、⽂化的特点(1)⽂化是⼈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化是由⼈所创造、为⼈所特有的。

纯粹“⾃然”的东西不能称为⽂化,有了⼈类社会才有⽂化,⽂化是⼈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个⼈所具有的⽂化素养不是与⽣俱来的。

⼈的⽂化素养不是天⽣的,⽽是通过对社会⽣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化⽣活、接受知识⽂化教育⽽培养出来的。

⽂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活、实践和教育。

⼈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化,也在社会⽣活中获得和享⽤⽂化。

(3)⼈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总是物化在⼀定的物质载体上的。

4、⽂化⼀词具有多义性(1)⼴义的“⽂化”:是指⼈类改造世界的⼀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2)狭义的“⽂化”:是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们的受教育程度,如“学⽂化”、“⽂化课”等;(3)本书所讲的“⽂化”:是指中国特⾊社会主义⽂化。

文化生活复习(第一单元)

文化生活复习(第一单元)

2、文化的力量 试一试: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有哪些? 1、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2、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3、西方现代文化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 4、文化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5、文化可以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 6、文化会对个人发展起积极作用。 7、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8、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9、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 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举一反三:想想看,我们还可以把以上各 题中的“文化”用什么概念来替换?
高考试题分析:
• 〖辨析〗★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同,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 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回阻碍社 会的发展。 (4)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生产力、 改革、政治活动等也是重要的力量。
A
• 〖单选题〗 • 2、人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可以从 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表明( B)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④文化是 一种物质力量 • A. ①②③ B.①② • C. ③④ D.②④
(二)、文化的作用 (社会、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人)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总的作用)
3、文化与综合国力(作用)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 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泉; (2)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 (3)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 要精神武器 • 如何做: •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把文化建 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 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 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 大的智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 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动态理解(精神活动)+静态理解(精神产品) 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 会特有的现象。
2.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个人的文化 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3.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现 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人的文化 素质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 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 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 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综合国力
--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 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 化 形 式 多 样
社会文化 的印迹
班级 文化
社区 文化
网 络 文 化 的 恶 搞
据了解,为购买“超级女 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 投入了2800万元。在竞得冠 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 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 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 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 资。
另据了解,2005年蒙牛 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 “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 的产品,销售额应该在20亿 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 用可能超过1亿元。
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同祭孔子
孔子主义(Confucianism)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体味文化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Fra bibliotek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如思想、信念、信仰、道德、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A.从社会的角度,有了人类社会 就有文化的存在 B.从个人的角度,人从出生到死 亡都有文化的存在
无处不在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且能在人们认 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有促进作用 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 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越发重要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 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发重要
3)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 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